CN112837447A -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7447A
CN112837447A CN202011617002.7A CN202011617002A CN112837447A CN 112837447 A CN112837447 A CN 112837447A CN 202011617002 A CN202011617002 A CN 202011617002A CN 112837447 A CN112837447 A CN 112837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ngerprint lock
fingerprint
internet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70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辉
李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ushe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ushe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ushe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ushe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70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74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7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74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指纹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通讯解锁模块、手机控制端和供电模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指纹锁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密码触摸模块。该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通过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能够使物联指纹锁在不打开防护罩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解锁,进而使得人员双手在无法空闲出来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解锁,十分不便,同时通过在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的内部设置补光模块使得物联指纹锁能够更清晰的对人脸进行识别拍摄,以便物联指纹锁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解锁的人员信息传输到手机控制端,使得物联指纹锁能够时时监控解锁人员的信息。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指纹锁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背景技术
物联指纹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物联指纹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生物识别类,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高)、磁卡、射频卡(非接触类,安全性较高,塑料材质,配置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TM卡(接触类,安全性很高,不锈钢材质,配置携带极为方便,价格较低),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注重方便管理)。
现有的部分物联指纹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对指纹识别模块进行防尘,所以会在壳体的外侧设置防护罩,避免灰尘聚集在指纹识别模块的表面,对指纹识别产生影响,这样会造成只有在打开防护罩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解锁,如果人员双手都无法空闲出来,会导致解锁十分不便,同时密码触摸模块的表面也用以沾染指纹,不进行清理的话,指纹印会一直存在其表面,容易出现密码泄露的现象,而且电池一但出现没电,也不能及时找到电池进行供电解锁。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通讯解锁模块、手机控制端和供电模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指纹锁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密码触摸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通讯解锁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相连接,所述指纹锁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与供电模块之间相连接的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指纹锁本体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永磁铁,所述指纹锁本体位于永磁铁两侧的正面均设置有对称分布且与供电模块之间相连接的导电柱,所述指纹锁本体的外侧卡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侧设置有与供电模块之间相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指纹锁本体位于指纹识别模块下方的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距离感应器分别指纹识别模块和密码触摸模块之间进行连接,且指纹识别模块和密码触摸模块通过距离感应器与供电模块之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密码触摸模块和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均单独与控制模块之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解锁模块包括电动解锁模块、与手机控制端之间相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以及与供电模块之间进行连接的低电量报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的内部设置有补光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动解锁模块的内部设置有与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之间相连接的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卡接在指纹锁本体外侧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凸台,所述防护罩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避位槽和安装槽,且安装槽的部位采用非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以及设置在避位槽内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线圈之间相连接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位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的部位设置有铁块,且防护罩位于铁块的下方设置有纳米擦拭棉。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通过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能够使物联指纹锁在不打开防护罩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解锁,进而使得人员双手在无法空闲出来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解锁,十分不便,同时通过在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的内部设置补光模块使得物联指纹锁能够更清晰的对人脸进行识别拍摄,以便物联指纹锁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解锁的人员信息传输到手机控制端,使得物联指纹锁能够时时监控解锁人员的信息。
2、该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通过无线充电线圈、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导电柱的配合使用,使得物联指纹锁能够通过具备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对供电模块进行充电,以保证物联指纹锁在没电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正常使用。
3、该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通过在防护罩上设置纳米擦拭棉,使得物联指纹锁在打开和关闭防护罩进行密码解锁的同时纳米擦拭棉能够对密码触摸模块的表面进行擦拭,进而去除其表面的指纹印,避免密码信息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连接框图;
图3为本发明防护机构未打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讯解锁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指纹锁本体;2、通讯解锁模块;21、电动解锁模块;22、无线通讯模块;23、低电量报警模块;3、手机控制端;4、供电模块;5、控制模块;6、指纹识别模块;7、密码触摸模块;8、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9、永磁铁;10、导电柱;11、防护机构;111、防护罩;112、限位凸台;113、避位槽;114、安装槽;12、无线充电模块;121、无线充电线圈;122、第一导电片;123、第二导电片;13、距离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请参阅图1-6,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1、通讯解锁模块2、手机控制端3和供电模块4以及固定安装在指纹锁本体1内部的控制模块5、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供电模块4分别与通讯解锁模块2和控制模块5之间相连接,指纹锁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的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指纹锁本体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永磁铁9,指纹锁本体1位于永磁铁9两侧的正面均设置有对称分布且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的导电柱10,指纹锁本体1的外侧卡接有防护机构11,防护机构11的内侧设置有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12,指纹锁本体1位于指纹识别模块6下方的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13。
其中,距离感应器13分别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之间进行连接,且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通过距离感应器13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利用距离感应器13使得防护罩111在关闭时,物联指纹锁能够切断与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之间的供电,防护罩111在打开时,物联指纹锁能够为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进行供电,进而对供电模块4的电能进行节约。
其中,指纹识别模块6、密码触摸模块7和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均单独与控制模块5之间进行连接,通过指纹识别模块6、密码触摸模块7和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的配合使用,使得物联指纹锁具备多种解锁方式,以便用户进行选择,同时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在夜间在不打开补光模块的情况下也能够直接对人员的脸部进行红外识别,而且只有在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检测到人员的眼睛注视在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上是时,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才会进行人员信息采集,节约电能。
其中,通讯解锁模块2包括电动解锁模块21、与手机控制端3之间相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22以及与供电模块4之间进行连接的低电量报警模块23,利用无线通讯模块22使得物联指纹锁能够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电动解锁模块21的开启和闭合,同时利用低电量报警模块23能够对供电模块4的电量进行检测,以便在低电量时进行报警,进而对供电模块4及时进行更换电池。
其中,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的内部设置有补光模块。
其中,电动解锁模块21的内部设置有与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之间相连接的存储模块,利用存储模块能够对解锁人员的信息进行统计存储,以便人员通过手机控制端3进行调取查看,同时也可分别通过指纹识别模块6、密码触摸模块7和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设置住户人员的信息,以便于物联指纹锁解锁时进行信息比对供电模块4充电以及对物联指纹锁内部的其它组件进行单独供电,不需要再单独的对物联指纹锁的组件进行拆卸,插入新的电池对其进行供电,进而物联指纹锁在没电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通过具备反向充电的手机进行供电解锁,十分快捷方便。
其中,防护机构11包括卡接在指纹锁本体1外侧的防护罩111,防护罩111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凸台112,防护罩11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避位槽113和安装槽114,且安装槽114的部位采用非金属材质,利用非金属材质能够使得物联指纹锁在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21对供电模块4进行无线充电时不存在电磁干扰,利用避位槽113能够对导电柱10进行避位,防止防护罩111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导电柱10之间产生干涉,便于对防护罩111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利用安装槽114能够便于无线充电线圈121安装的同时使得防护罩111在移动的情况下,无线充电线圈121不会与导电柱10之间产生干涉。
其中,无线充电模块12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14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121以及设置在避位槽113内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线圈121之间相连接的第一导电片122和第二导电片123,通过第一导电片122、第二导电片123和导电柱10的配合使用,使得物联指纹锁解锁在不打开和打开防护罩111的情况下,使其都能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21对。
通过在防护罩上设置纳米擦拭棉,使得物联指纹锁在打开和关闭防护罩进行密码解锁的同时纳米擦拭棉能够对密码触摸模块的表面进行擦拭,进而去除其表面的指纹印,避免密码信息泄露。
其中,防护罩111位于第一导电片122和第二导电片123之间的部位设置有铁块,且防护罩111位于铁块的下方设置有纳米擦拭棉,利用铁块能够与永磁铁9之间进行吸附,防止防护罩111打开后产生下滑,同时能够对防护罩111进行限位,防止防护罩111从指纹锁本体1上直接脱落。
物联指纹锁使用时,在不打开防护罩111的情况下,人员的眼睛注视到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时,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会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的同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5,也可将防护罩111打开,选择通过指纹识别模块6或者密码触摸模块7进行解锁;
控制模块5从电动解锁模块21内部存储模块调取存储的人员信息与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指纹识别模块6或者密码触摸模块7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无误后启动电动解锁模块21将物联指纹锁打开;
同时控制模块5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2将采集到的人员信息传输至手机控制端3上,以便用户端进行查看,物联指纹锁在没电时,可以直接使用具备反向充电的手机放置防护罩111位于无线充电线圈121的部位;
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21对供电模块4和物联指纹锁进行充电和供电,此时可以通过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进行解锁,也可将防护罩111打开后将具备反向充电的手机放置防护罩111位于无线充电线圈121的部位进行充电,人员可以选择通过指纹识别模块6或者密码触摸模块7进行解锁,十分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1)、通讯解锁模块(2)、手机控制端(3)和供电模块(4)以及固定安装在指纹锁本体(1)内部的控制模块(5)、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4)分别与通讯解锁模块(2)和控制模块(5)之间相连接,所述指纹锁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的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所述指纹锁本体(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永磁铁(9),所述指纹锁本体(1)位于永磁铁(9)两侧的正面均设置有对称分布且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的导电柱(10),所述指纹锁本体(1)的外侧卡接有防护机构(11),所述防护机构(11)的内侧设置有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12),所述指纹锁本体(1)位于指纹识别模块(6)下方的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器(13)分别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之间进行连接,且指纹识别模块(6)和密码触摸模块(7)通过距离感应器(13)与供电模块(4)之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6)、密码触摸模块(7)和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均单独与控制模块(5)之间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解锁模块(2)包括电动解锁模块(21)、与手机控制端(3)之间相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22)以及与供电模块(4)之间进行连接的低电量报警模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的内部设置有补光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解锁模块(21)的内部设置有与3D红外人脸识别模块(8)之间相连接的存储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1)包括卡接在指纹锁本体(1)外侧的防护罩(111),所述防护罩(111)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凸台(112),所述防护罩(11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避位槽(113)和安装槽(114),且安装槽(114)的部位采用非金属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14)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121)以及设置在避位槽(113)内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线圈(121)之间相连接的第一导电片(122)和第二导电片(1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11)位于第一导电片(122)和第二导电片(123)之间的部位设置有铁块,且防护罩(111)位于铁块的下方设置有纳米擦拭棉。
CN202011617002.7A 2020-12-31 2020-12-31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Pending CN1128374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7002.7A CN112837447A (zh) 2020-12-31 2020-12-31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7002.7A CN112837447A (zh) 2020-12-31 2020-12-31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7447A true CN112837447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7002.7A Pending CN112837447A (zh) 2020-12-31 2020-12-31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74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230A (zh) * 2022-06-27 2022-09-23 浙江万宇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用动力切换装置及智能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3187A (ja) * 2008-06-20 2010-01-07 Kimitake Utsunomiya 電子指紋と電子署名機能を持つ、コイルを横切るジャンパーのないhf帯の格段にコストダウンされた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CN106910268A (zh) * 2017-01-18 2017-06-30 深圳市多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装置及其开门方法
CN206667972U (zh) * 2016-08-31 2017-11-24 托斯卡尼(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挂锁及智能挂锁系统
CN110112803A (zh) * 2019-05-13 2019-08-09 中粤(深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智慧无线充电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1894359A (zh) * 2020-08-15 2020-11-06 唐翠华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具
CN112037381A (zh) * 2020-09-07 2020-12-04 广州李博士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用智能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3187A (ja) * 2008-06-20 2010-01-07 Kimitake Utsunomiya 電子指紋と電子署名機能を持つ、コイルを横切るジャンパーのないhf帯の格段にコストダウンされた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CN206667972U (zh) * 2016-08-31 2017-11-24 托斯卡尼(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挂锁及智能挂锁系统
CN106910268A (zh) * 2017-01-18 2017-06-30 深圳市多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装置及其开门方法
CN110112803A (zh) * 2019-05-13 2019-08-09 中粤(深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智慧无线充电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1894359A (zh) * 2020-08-15 2020-11-06 唐翠华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具
CN112037381A (zh) * 2020-09-07 2020-12-04 广州李博士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用智能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230A (zh) * 2022-06-27 2022-09-23 浙江万宇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用动力切换装置及智能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6246B (zh) 一种具有防开启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CN206144361U (zh) 一种防盗票据保管箱
CN207122186U (zh) 基于静脉识别装置的智能门锁及其门把手
CN105275274B (zh) 一种智慧识别锁具
CN208380389U (zh) 一种保管柜
CN207960217U (zh) 智能锁
CN112837447A (zh) 基于互联智能家具的物联指纹锁
CN201213299Y (zh)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CN108986274A (zh) 一种人脸识别型家居门禁控制装置
CN202673090U (zh) 一种自动监控门
CN209590939U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验证的智能门禁系统
CN201177867Y (zh) 指纹遥控器
CN205792750U (zh) 防盗手机壳
CN213482962U (zh) 一种设备智能安全管理柜
CN206249460U (zh) 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防盗刷卡门锁
CN212671405U (zh) 一种防盗智能门锁
CN211851417U (zh) 一种会计票据保管箱
CN207988694U (zh) 一种智能锁
CN203490770U (zh) 一种具有防开启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CN208654880U (zh) 一种可远程接收指纹信息的智能指纹锁
CN21003890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云门禁智能控制系统
CN209509915U (zh) 一种具有智能防盗功能的储物柜
CN111028387A (zh) 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的智能门锁及其使用方法
CN218729137U (zh) 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锁
CN212084223U (zh) 一种智能锁的备用解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