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6994A -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6994A
CN112836994A CN202110251602.4A CN202110251602A CN112836994A CN 112836994 A CN112836994 A CN 112836994A CN 202110251602 A CN202110251602 A CN 202110251602A CN 112836994 A CN112836994 A CN 112836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group
content
service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16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516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6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6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699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能够对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进而结合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如此设计,能够基于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对教学课程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教学质量分析指标以及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这样可以准确判断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对应的内容输出质量,提高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内容输出质量分析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及在线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中,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技术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已经是人们生活中重要部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加快了信息化系统的实现、传统技术的转型,以及各行各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教育创新和科学管理受到各国的重视,计算机应用和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与教是网络在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在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之中如日中天,正在挑战传统教育的地位。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十分重视网络教育这方面的发展,所以说网络教育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指可视化技术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将数据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的过程,以此增强数据呈现的效果。用户可以以更加直观的交互方式进行数据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在线教育和数据可视化的结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然而,相关的针对在线教育可视化处理的技术在进行可视化教学内容输出时存在内容输出与实际教学场景不匹配的问题。为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对可视化教学内容进行质量分析,然而相关技术难以实现对内容输出质量的准确判断和分析。
发明内容
为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应用于在线教育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通过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线教育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能够对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进而结合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如此设计,能够基于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对教学课程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教学质量分析指标以及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这样可以准确判断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对应的内容输出质量,提高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内容输出质量分析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线教育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训练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在线教育服务器、计算机设备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在线教育服务器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的在线教育服务器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在线教育服务器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在线教育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在线教育服务器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在线教育服务器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在线教育服务器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在线教育服务器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在线教育服务器10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可以总结为如下内容: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通过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根据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如此,能够对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进而结合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如此设计,能够基于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对教学课程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教学质量分析指标以及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这样可以准确判断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对应的内容输出质量,提高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内容输出质量分析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关于上述总结中所使用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的训练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描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训练的流程图,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S101、对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连续的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进行以下处理:针对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及所述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第二教学互动模式,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并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的训练方法可以应用于在线教育服务器,该在线教育服务器可以是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教学管理信息采集设备和教学管理信息处理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线教育服务器可以根据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的训练,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在每个时间节点包括动态、静态两组教学管理信息,因此针对每个时间节点也就具有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即动态、静态两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连续的两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以下处理。具体的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可以为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任意两组教学管理信息,此时,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为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前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其中,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可以包含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可以包含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
当确定了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后,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确定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具体的,针对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确定有该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以及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即确定了该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并同样的,确定有该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二教学关注事件信息。
可以理解,采用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在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教学服务内容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中对该过程不进行赘述。
进一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存储有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的第二教学互动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教学互动模式为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在线窗口的师生教学互动模式。对在线窗口进行教学互动模式分析并获取第二教学互动模式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过程不进行赘述。根据在线窗口的局部分析原理,以及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在线窗口的第一教学互动模式,可以利用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一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对应的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一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并利用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关注事件信息,确定该第二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对应的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二局部教学关注事件。
S102、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有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并且该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的每个内容标签包括数量相同的在线课程内容,每个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主题信息可以预先确定,针对每个内容标签,该内容标签对应的第一教学主题信息也可以预先确定,因此针对该内容标签中的每个在线课程内容,根据该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主题信息对应的第二内容差异与第一教学主题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差异的对比信息,可以确定该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主题特征。
当确定了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后,将每个教学服务内容设置在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的参考清单中,针对每个教学服务内容,根据该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确定该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哪个在线课程内容,即以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的参考清单为初始内容,该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为参考,确定一组模拟课程内容,该模拟课程内容与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的重叠内容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作为该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的该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
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后,根据每个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主题特征,可以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例如可以根据映射有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每个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主题特征的融合信息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
S103、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因为已经获取了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在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局部教学关注事件,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和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的关系可以预知,因此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一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二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可以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下分别获取与第一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二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对应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
可以将教学课程清单划分为多个课程数量相等的在线课程内容,具体划分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方式可以是根据课程关联性或者课程内容或者课程属性进行划分的。
将获取的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分别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上,并对映射到的在线课程内容进行标记,针对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对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上的被标记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得到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以及每个在线课程内容的占比,可以确定该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映射占比,则根据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映射占比的和,可以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S104、针对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判断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是否均满足其对应的预设第二条件,如果是,将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标记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根据被标记的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
在在线教育服务器中预先保存有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阈值、教学质量热度值阈值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阈值,针对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的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获取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H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S后,首先判断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H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S是否分别满足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阈值、教学质量热度值阈值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阈值。
如果某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满足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阈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H满足教学质量热度值阈值,并且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S满足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阈值,则将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标记为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否则,不对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进行标记。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对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进行标记,当确定了每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后,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可能存在多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并且很可能存在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因此可以确定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根据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中包含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数量,可以确定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对应的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其中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包括至少一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
例如,在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被标记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教学管理信息分别为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三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五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七组教学管理信息、第八组教学管理信息等等,则可以确定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三组教学管理信息为一个教学管理信息组,确定一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第五组教学管理信息为一个教学管理信息组,确定一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第七组教学管理信息、第八组教学管理信息为另一个教学管理信息组,确定另一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
S105、针对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根据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每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根据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以及所述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组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测试标签,对所述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进行训练。
针对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在根据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每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针对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可以根据每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分别将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中各自对应的最大值作为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或者根据每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分别计算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的平均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的平均描述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的平均描述值,并将其分别作为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为了实现模型的训练,预先设置有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的每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测试标签,例如,如果某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包含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则可以将该组教学管理信息的测试标签设置为0,如果某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不包含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则可以将该组教学管理信息的测试标签设置为1,因为用户可以预先使用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因此可以准确的确定每组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从而可以准确的确定每组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测试标签。
在对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进行训练时,可以将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和第二有效教学时长输入到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中,该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将会输出每个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对应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概率,当该概率满足预设的设定概率阈值时,确定当前输入模型的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中触发了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对应的可视化需求,进而根据样本中当前输入模型的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测试标签对该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进行训练。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针对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两个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根据该教学服务内容在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和第二教学关注事件信息,确定其在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一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二局部教学关注事件,以及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进而确定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针对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判断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并根据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进而根据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以及所述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组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测试标签,对所述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进行训练。使该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可以准确的获取局部场景中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局部教学质量情况,能够以实际的教学互动情况准确获取真实的局部教学质量;通过确定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以及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使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可以基于局部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目标的局部教学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准确判断出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确定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更加准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获取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对应的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
针对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根据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的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确定在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与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将每个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添加到候选内容集中;针对候选内容集中的每个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所述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确定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一教学资源内容,并分别根据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及第一教学资源内容,确定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二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三教学资源内容;在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该第二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一关联资源内容集,并在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第三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二关联资源内容集,分别在所述第一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二关联资源内容集内确定与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一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判断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一教学资源内容、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的相关系数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如果是,则确定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一教学资源内容、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为第二目标教学服务内容,将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移出所述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集合,并将该第二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为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并添加到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
当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确定了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教学服务内容后,可以将该教学服务内容作为基准服务内容,并且还可以依据基准服务内容进行更新,确定更多的基准服务内容,从而方便进行模型的训练。
将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从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移出,针对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位置,确定在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与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具体的是将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为参考清单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作为与该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也就是说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为该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于第二教学服务内容中的教学资源内容。将确定的每个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添加到候选内容集中,候选内容集是进行基准服务内容更新的中间集合,从候选内容集中移出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针对被移出的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根据确定的该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确定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一教学资源内容,并分别根据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及第一教学资源内容,确定该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二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三教学资源内容。
分别在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该第二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一关联资源内容集,和包含第三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二关联资源内容集,该第一关联资源内容集可以为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该第二教学资源内容以及该第二教学资源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组成的集合;该第二关联资源内容集可以为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该第三教学资源内容以及该第三教学资源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组成的集合;其中,第二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三教学资源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分别可以为对应于该第二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三教学资源内容中的教学资源内容。分别在第一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二关联资源内容集内确定与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一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其中,在确定第一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二关联资源内容集内与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一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教学资源内容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确定了与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一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后,确定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一教学资源内容、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的相关系数,当该相关系数满足设定的阈值时,则确定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一教学资源内容、第一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二目标教学资源内容为第二目标教学服务内容,并将该第二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为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并添加到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将该第二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到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以便确定该第二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是否能够更新出基准服务内容。其中,该阈值可以调节基准服务内容的置信度,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设置该阈值的值,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阈值设定为0.9。
当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和候选内容集中不包含任何教学资源内容时,该基准服务内容更新过程结束。
为了提高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检测的效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二教学服务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判断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之前是否包含至少两组教学管理信息,如果包含,则将根据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前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服务内容,预测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否则,分别提取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确定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二教学服务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基准服务内容更新过程结束后获取的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通过现有的机器学习处理等方法,预测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基准服务内容。此时在确定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服务内容时,便可以利用预测的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基准服务内容,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基准服务内容更新,进而获取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服务内容。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了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连续的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后,可以对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进行预处理,即,可以根据该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在线教学互动模式对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进行管理策略分析,并获取分析后的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针对分析后的第一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静态教学管理信息,分别获取其对应的实时教学管理信息,即,获取第一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
分别提取经过管理策略分析后的第一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其中,在进行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提取时,可以相关现有的内容提取模型提取教学管理信息中的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针对从第一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提取到的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
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将第一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匹配成功的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组,确定为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进而根据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组,在第一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教学资源内容在教学管理信息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教学资源教学关注事件,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一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
为了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包括:
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获取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
提取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每个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根据所述提取的每个第二教学质量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确定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并可以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删除教学质量记录较差的教学服务内容对本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造成的影响,可以预先设置第二条件,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提取出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满足该第二条件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并根据提取出的每个第二教学质量记录,计算其对应的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并将该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作为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其中,该第二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具体地,为了使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对应的教学质量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也可以将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按从升序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后的前q个第二教学质量记录,并将所述q个第二教学质量记录的描述值作为所述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其中,所述q为正整数。通过筛选出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并将筛选得到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的平均描述值作为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使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对应的教学质量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为了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获取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三条件的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
并将所述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
可以根据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确定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但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获取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三条件的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
相应的,在确定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时,所述分别获取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将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根据每个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分别获取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将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根据每个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在获取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时,根据上述筛选出的每个目标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三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四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上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以下处理:针对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及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第一教学互动模式,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并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每个时间节点的每组教学管理信息包括动态、静态两组教学管理信息,因此针对每个时间节点也就具有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即动态静态两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两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以下处理。具体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可以为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任意两组教学管理信息,而且,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为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的前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其中,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可以包含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可以包含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
当确定了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后,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确定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具体的,针对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确定有该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以及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即确定了该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三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并同样的,确定有该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四教学关注事件信息。
其中,采用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在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教学服务内容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中对该过程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预先保存有不同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第一教学互动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教学互动模式为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在线窗口的师生教学互动模式。组在线窗口进行教学互动并获取第一教学互动模式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过程不进行赘述。
根据在线窗口的局部分析原理,以及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在线窗口的第一教学互动模式,可以利用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三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三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对应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五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并利用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四教学关注事件信息,确定该第四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对应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六局部教学关注事件。
S302、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有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并且该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的每个内容标签包括数量相同的在线课程内容,每个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主题信息可以预先确定,针对每个内容标签,该面对应的第一教学主题信息也可以预先确定,因此针对该面上的每个在线课程内容,根据该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主题信息对应的第二内容差异与第一教学主题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差异的对比信息,可以确定该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主题特征。
当确定了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后,将每个教学服务内容设置在关联的的参考清单,针对每个教学服务内容,根据该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确定该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哪个在线课程内容,即以关联的的参考清单为初始内容,该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为参考,确定一组模拟课程内容,该模拟课程内容与关联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的重叠内容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作为该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的该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
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后,根据每个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主题特征,可以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例如可以将映射有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每个在线课程内容对应的教学课程主题特征的和作为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
S303、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因为已经获取了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在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局部教学关注事件,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和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的关系可以预知,因此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五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六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可以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下分别获取与第五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六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对应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
将获取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分别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上,并组映射到的在线课程内容进行标记,针对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组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上的被标记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得到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以及每个在线课程内容的占比,可以确定该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映射占比,则根据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中每个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映射占比的和,可以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S304、针对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判断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是否均满足其对应的预设第一条件,如果是,将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标记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根据被标记的连续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
在在线教育服务器中预先保存有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阈值、教学质量热度值阈值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阈值,针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的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获取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H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S后,首先判断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H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S是否分别满足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阈值、教学质量热度值阈值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阈值。
如果某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满足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阈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H满足教学质量热度值阈值,并且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S满足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阈值,则将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标记为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否则,不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标记。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确定是否组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标记,当确定了每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后,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组的教学管理信息中可能存在多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并且很可能存在连续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因此可以确定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根据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中包含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数量,可以确定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对应的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其中每个教学管理信息组包括至少一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
例如,在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被标记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教学管理信息分别为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三组教学管理信息、第四组教学管理信息、第六组教学管理信息、第八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九组教学管理信息等等,则可以确定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三组教学管理信息、第四组教学管理信息为一个教学管理信息组,确定一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第六组教学管理信息为一个教学管理信息组,确定一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第八组教学管理信息、第九组教学管理信息为另一个教学管理信息组,确定另一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
S305、针对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根据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每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根据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及所述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和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确定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
针对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在根据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每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针对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可以根据每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分别将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中各自对应的最大值作为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或者根据每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的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分别计算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的平均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的平均描述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的平均描述值,并将其分别作为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在确定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时,可以将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和第一有效教学时长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该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将会输出每个连续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发生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概率,当该概率满足预设的预设概率阈值时,确定当前输入模型的连续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对应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触发了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可视化需求。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针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两个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根据该教学服务内容在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三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和第四教学关注事件信息,确定其在窗口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五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六局部教学关注事件,以及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进而确定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针对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判断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并将连续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进而根据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进而确定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使该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可以准确的获取局部场景中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局部教学质量情况,能够以实际的教学互动情况准确获取真实的局部教学质量;通过确定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以及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使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可以基于局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目标的局部教学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准确判断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对应的内容输出质量,提高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内容输出质量分析的准确性。
为了使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更加准确的判断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获取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对应的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
针对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根据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的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确定在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与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将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添加到候选内容集中;针对候选内容集中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所述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确定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并分别根据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及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确定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五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六教学资源内容;在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该第五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并在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第六教学资源内容的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分别在所述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内确定与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确定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的相关系数,判断该相关系数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如果是,则确定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为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将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移出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并将该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为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并添加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
当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确定了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教学服务内容后,可以将该教学服务内容作为基准服务内容,并且还可以依据基准服务内容进行更新,确定更多的基准服务内容,从而使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是否触发了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可视化更新需求。
在依据基准服务内容进行更新时,具体的更新策略是遍历基准服务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计算每个关联资源内容集教学资源内容在其他三组教学管理信息上对应的最相关的三个候选内容。在针对基准服务内容进行更新之前,为了方便进行后续操作,针对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获取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对应的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
在依据基准服务内容进行更新时,将基准服务内容保存在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针对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确定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是否能够更新出基准服务内容。
将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从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移出,针对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位置,确定在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与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具体的是将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为参考清单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作为与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也就是说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为该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于第一教学服务内容中的教学资源内容。将确定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添加到候选内容集中,候选内容集是进行基准服务内容更新的中间集合,从候选内容集中移出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针对被移出的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根据确定的该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确定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并分别根据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及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确定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五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六教学资源内容。
分别在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该第五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和包含第六教学资源内容的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该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可以为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该第五教学资源内容以及该第五教学资源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组成的集合;该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可以为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该第六教学资源内容以及该第六教学资源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组成的集合;其中,第五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六教学资源内容的关联资源内容集的教学资源内容分别可以为对应于该第五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六教学资源内容中的教学资源内容。分别在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内确定与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五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六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其中,在确定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内与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教学资源内容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确定了与第一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后,确定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的相关系数,当该相关系数满足设定的阈值时,则确定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为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并将该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为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并添加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将该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以便确定该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是否能够更新出基准服务内容。其中,该阈值可以调节基准服务内容的置信度,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设置该阈值的值,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阈值设定为0.9。
当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和候选内容集中不包含任何教学资源内容时,该基准服务内容更新过程结束。
为了提高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检测的效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判断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之前是否包含至少两组教学管理信息,如果包含,则将根据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前一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服务内容,预测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否则,分别提取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基准服务内容更新过程结束后获取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通过现有的机器学习处理等方法,预测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的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基准服务内容。此时在确定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时,便可以利用预测的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基准服务内容,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基准服务内容更新,进而获取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与其下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的每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预处理,即,可以根据该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在线教学互动模式对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管理策略分析,并获取分析后的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针对分析后的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分别获取其对应的实时教学管理信息,即,获取第三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
分别提取经过管理策略分析后的第三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其中,在进行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提取时,可以采用SIFT算法,或者采用ORB算法提取教学管理信息中的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针对从第三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提取到的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
通过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匹配,将第三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匹配成功的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组,确定为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而根据每个基于多维特征聚类的教学服务内容组,在第三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教学资源内容在教学管理信息教学关注事件集下的教学资源教学关注事件,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三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第三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第四实时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实时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
为了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获取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提取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根据提取的每个第一教学质量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删除教学质量记录较小的教学服务内容组本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造成的干扰,可以预先设置第二条件,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提取出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满足该第二条件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并根据提取出的每个第一教学质量记录,计算其对应的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并将该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作为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其中,该第二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具体地,为了使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对应的教质量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也可以将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按从升序进行排序,获取排序后的前d个第一教学质量记录,并将所述d个第一教学质量记录的描述值作为所述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其中,所述d为正整数。通过筛选出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并将筛选出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的平均描述值作为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使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对应的教质量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为了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根据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获取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三条件的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并
将所述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
可以根据每个教学服务内容确定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但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根据所述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获取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三条件的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
相应的,在确定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时,所述分别获取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将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根据每个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分别获取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将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根据每个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是否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在获取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时,根据上述筛选出的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上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装置400框图,所述装置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内容分析模块410,用于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结果确定模块42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可视化处理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
可以理解,上述内容分析模块410、结果确定模块420以及可视化处理模块430的描述可以参阅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在线教育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通过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一教学服务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包括:
对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连续的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以下处理:针对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及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第一教学互动模式,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并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
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及其对应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利用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确定所述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判断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是否均满足其对应的预设第一条件,如果是,将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标记为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
根据被标记的连续的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
针对每个第一有效教学时长,根据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每个第一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根据预先训练完成的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及所述第一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一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一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和该第一有效教学时长,确定第一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在线互动教学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获取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对应的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
针对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确定在第三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与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相关联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
将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添加到候选内容集中;针对候选内容集中的每个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所述教学管理信息比较结果,确定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三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并确定该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在第二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和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对应的第五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六教学资源内容;
在第四动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该第五教学资源内容的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并在第四静态教学管理信息中确定包含第六教学资源内容的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分别在所述第三关联资源内容集和第四关联资源内容集内确定与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和第四教学资源内容匹配的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
确定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的相关系数,判断该相关系数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如果是,则确定第二候选教学服务内容、第四教学资源内容、第三目标教学资源内容和第四目标教学资源内容为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将该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移出所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并将该第一目标教学服务内容更新为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并添加到第一教学服务内容集合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获取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提取满足预设第二条件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根据所述提取的每个第一教学质量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获取对应的第一教学质量记录满足预设第三条件的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
并将所述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根据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一教学质量热度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分别获取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将每个目标第一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根据每个第七局部教学关注事件和第八局部教学关注事件所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一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对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连续的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进行以下处理:
针对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所述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二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中的教学关注事件信息,及所述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对应的第二教学互动模式,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对应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并确定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及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
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预设的在线课程内容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
根据每个第二教学服务内容在全局教学关注事件集中的教学关注事件映射到教学课程清单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的数量,确定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在教学课程清单的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
针对每个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判断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的第二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是否均满足其对应的预设第二条件,如果是,将该第一组样本教学管理信息标记为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
根据被标记的连续的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针对每个第二有效教学时长,根据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对应的每个第二目标教学管理信息,确定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和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根据第二目标教学质量记录描述值、第二目标教学质量热度值、第二目标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该第二有效教学时长以及所述样本在线互动教学平台中每组教学管理信息所展示的教学统计可视化结果的测试标签,对所述教学管理可视化模型进行训练。
10.一种在线教育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51602.4A 2021-03-08 2021-03-08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Withdrawn CN112836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1602.4A CN112836994A (zh) 2021-03-08 2021-03-08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1602.4A CN112836994A (zh) 2021-03-08 2021-03-08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6994A true CN112836994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9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1602.4A Withdrawn CN112836994A (zh) 2021-03-08 2021-03-08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69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5123A (zh) * 2021-11-23 2022-03-08 陈冬冬 应用于大数据和在线教育的业务处理方法及大数据服务器
CN114549249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江苏兴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校用在线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5123A (zh) * 2021-11-23 2022-03-08 陈冬冬 应用于大数据和在线教育的业务处理方法及大数据服务器
CN114549249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江苏兴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校用在线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0909A1 (zh) 一种课程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74411A (zh) 课程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17460A (zh) 学习资源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6126524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9299882A (zh) 一种成绩分析、诊断预测和学习资源推送方法及平台
CN110415569B (zh) 校园课堂共享教育方法和系统
CN112836994A (zh) 针对在线远程教育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在线教育服务器
CN111475627B (zh) 解答推导题目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44241B (zh) 一种线上作业的智能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1160606A (zh) 试题难度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038664A (zh) 教学课程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1192170B (zh) 题目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690B (zh) 直播内容品类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4373A (zh) 基于移动轨迹数据的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11781B (zh) 数据标注方法、问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228361A (zh) 基于特征匹配的课程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15283A (zh) 一种有效在线教学的因素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1523028A (zh) 数据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690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线上教育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822589A (zh) 智能面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617A (zh) 基于大数据的学业预警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3822521A (zh) 题库题目的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270231A (zh) 一种确定目标视频属性特征的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84140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ai实训方法及系统
CN116384703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整合系统及云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