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5589B -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5589B
CN112835589B CN202110008549.5A CN202110008549A CN112835589B CN 112835589 B CN112835589 B CN 112835589B CN 202110008549 A CN202110008549 A CN 202110008549A CN 112835589 B CN112835589 B CN 112835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e recognition
executing
sequence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85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5589A (zh
Inventor
毕凯峰
张佳发
陈华军
张华兵
王健
许伟杰
黄清水
母天石
李慧娟
邓子杰
李昳
周磊
付志博
黄海英
刘家豪
叶思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ower Grid Group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85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5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5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5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5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5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52Binary to bina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35Categorising the entire scene, e.g. birthday party or wedding scene
    • G06V20/36Indoor scenes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生成白色可见光;得到第一图像序列;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生成白色可见光;得到第二图像序列;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二进制的计算机代码一般是显性存在,存储在常规的存储介质中,但正由于其显性特性,其隐秘性较差。因此,传统方案缺少隐秘的二进制隐藏代码,更缺少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
S2、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
S3、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S4、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
S5、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
S6、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S7、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8、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
S9、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
S10、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
S11、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12、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S13、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S14、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
S15、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16、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
S17、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的步骤S3,包括:
S301、从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中随机抽取n张图像,并从所述n张图像中的每一张中均随机抽取m个像素点,从而得到n×m个像素点;其中,n为大于5的整数,m为大于10的整数;
S302、对所述n×m个像素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取黑色像素点,并统计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黑色像素点指RGB三通道的红色通道数值、绿色通道数值和蓝色通道数值之和不大于30的像素点;
S303、根据公式:黑色占比=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n×m),计算出黑色占比数值;
S304、判断所述黑色占比数值是否大于90%;
S305、若所述黑色占比数值大于90%,则将判定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的步骤S7之前,包括:
S61、获取预先收集的样本图像序列,并根据预设比例将所述样本图像序列划分为训练用图像序列和验证用图像序列;
S62、调取预设的初步图像识别模型;其中,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多个全连接层和多个输出层构成,所述多个全连接层彼此间并行且均连接至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最后一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输出层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输出层彼此间并行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多个全连接层,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卷积层、一个激励层和一个池化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中的成员数量相同;
S63、将所述训练用图像序列依次输入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以得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
S64、利用所述验证用图像序列对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进行验证,以得到验证结果,并判断验证结果是否合格;
S65、若验证结果合格,则将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记为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的步骤S7,包括:
S701、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第一张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一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一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二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二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最后一个输出层输出的最后一个子识别结果,并顺序连接所有的子识别结果以得到第一子序列;其中,每个子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
S702、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第二张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一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一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二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二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最后一个输出层输出的最后一个子识别结果,并顺序连接所有的子识别结果以得到第二子序列;
S703、持续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其他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第三子序列、…、第p子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共有p张图像;
S704、顺序连接所述第一子序列、第二子序列、…、第p子序列,从而得到由p个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线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两倍,所述第三光线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本申请提供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装置,包括:
白光发生器开启单元,用于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
第一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
第一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光线强度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
第二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
第二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第二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二隐藏代码转换单元,用于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
红外线发生器开启单元,用于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
第三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
第三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三隐藏代码转单元,用于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白光发生器移动单元,用于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第四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
第四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四隐藏代码转换单元,用于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
代码激活单元,用于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了隐藏代码的激活,所述隐藏代码是隐藏于真实世界中的纸板。具体地,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一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其中,本申请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指的是将隐藏在真实世界中的代码发现出来。本申请的隐藏代码可应用于任意可行场景,任如可以作为身份验证的依据,可以作为正常代码或者恶意代码的隐藏状态与激活状态的切换等。更具体地,例如可以用于名片的制作,即本申请的纸板为名片,再通过本申请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即可得到特定的二进制代码,作为身份验证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
S2、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
S3、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S4、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
S5、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
S6、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S7、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8、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
S9、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
S10、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
S11、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12、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S13、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S14、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
S15、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16、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
S17、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如上述步骤S1-S6所述,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本申请的隐藏代码是隐藏在真实世界中的,因此需要借助多个工具以激活隐藏代码。因此,先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在本申请的整个实施过程中,除了白光发生器和红外线发生器外,不存在其他光源。所述第一光线强度是尝试性的调试参数,优选为较低数值的光线强度。本申请中的纸板是特别的,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并且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也是有其特殊性的,即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当可见光从背面穿透纸板时,正面的可见光感应器能够感测到在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夹层绘制的第三图案;当红外光发生器从背面穿透纸板,并且可见光从背面穿透纸板时,正面的可见光感应器能够感测到在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夹层绘制的第三图案和背面绘制的第二图案;当仅纸板正面仅被可见光照射时,正面的可见光感应器能够感测到在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的第一图案。从而能够感测出三种不同的图像,并且这三种不同的图像存在一定的关联特性,这也是后续步骤能够继续的前提。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在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这能够保证后续进行可见光发生器在正面照射时,夹层绘制的第二图案不会被感测到。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和第三图案均为内容丰富的图案,从而将图案划分出多个区域后,每个小区域中仍具有复杂的图案。其中,所述第一物质可为任意可行材料制成,例如为绘画材料(即传统的绘画材料)。而所述第二物质可为任意可行材料制成,例如为红外上转光材料(即指能够吸收红外光而发射可见光的材料),例如为氟氧基类化合物制成的薄膜,由于其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可以抑制无辐射跃迁的几率,从而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再进行掺杂Tm3+,Er3+,Ho3+等离子,以实现将红外线转为可见光。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例如,将纸板的正面划分为5X5的小区域,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也有25个对应的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对应的小区域。
由于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当可见光照射在第一物质(例如为普通颜料)上时,第一物质的自身颜色能够被观测到,例如采用普通颜料作为第一物质,那么其构成的图案呈现出的颜色与传统画家用颜料画出的画案并不区别;当红外光照射在第一物质上时,第一物质不可见,即无法被可见光感应器感应到;当可见光照射在第二物质上时,第二物质的自身颜色能够被观测到,这是普通物质固有的漫反射定律决定的;当红外光照射在第二物质上时,由于第二物质能够吸收红外线而发射可见光,因此其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观测出发射出的可见光的颜色(这与第二物质的能带结构有关,通过对材料进行掺杂等改性,能够对发射的可见光的波长进行调整,从而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再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其中,之所以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其目的在于判断白光是否穿透了纸板。具体地,当白光穿透了纸板,那么正面的可见光感测器序列会感测到色彩丰富的图像。因此,采用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的方式,以确定白光是否穿透了纸板。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线,其目的在于使可见光能够穿透纸板,所述第二光线强度例如为第一光线强度的两倍。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如前述,可知若此时的白光穿透了纸板,那么所述第二图像序列就是在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夹层绘制的第三图案的叠加。并且,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分别由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每一个可见光感应器分别采集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的步骤S3,包括:
S301、从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中随机抽取n张图像,并从所述n张图像中的每一张中均随机抽取m个像素点,从而得到n×m个像素点;其中,n为大于5的整数,m为大于10的整数;
S302、对所述n×m个像素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取黑色像素点,并统计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黑色像素点指RGB三通道的红色通道数值、绿色通道数值和蓝色通道数值之和不大于30的像素点;
S303、根据公式:黑色占比=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n×m),计算出黑色占比数值;
S304、判断所述黑色占比数值是否大于90%;
S305、若所述黑色占比数值大于90%,则将判定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
从而实现了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一般而言,若白光未穿透纸板,那么正面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几乎感测不到光线,因此感测到的图像中几乎全由黑色像素点构成,因此无需进行全面的图像分析,或者更复杂的图像比对来确定。据此,从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中随机抽取n张图像,并从所述n张图像中的每一张中均随机抽取m个像素点,从而得到n×m个像素点,对所述n×m个像素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取黑色像素点,并统计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根据公式:黑色占比=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n×m),计算出黑色占比数值;判断所述黑色占比数值是否大于90%;若所述黑色占比数值大于90%,则将判定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从而提高了判断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的效率。
如上述步骤S7-S12所述,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在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的情况下,即可见光穿透纸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第一图案和第三图案的叠加,可以作为一部分隐藏代码的激活依据。因此,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二图像序列由多张图像构成,而每张图像能够被识别出一个子序列,因此,所述第二图像序列能够被识别出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这也能够保证后续第二隐藏代码的长度。再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进一步地,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也能够被替换为,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0,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1,这需要与代码和图案识别结果之间进行匹配。与第二隐藏代码的获取过程类似,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生器的功率的强度要较高,以保证红外线能够穿透纸板,这样,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就能够吸收红外线,并发射出可见光线,并被纸板正面方向的可见光感应器感应得到。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生器的功率的强度能够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在吸收红外线而发射出的可见光线能够穿透纸板。此时,由于可见光与红外线的共同作用,因此正面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感测到的图像为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和第三图案的叠加。再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其中,第三隐藏代码的二进制编码规则与第二隐藏代码的二进制编码规则相同或者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的步骤S7之前,包括:
S61、获取预先收集的样本图像序列,并根据预设比例将所述样本图像序列划分为训练用图像序列和验证用图像序列;
S62、调取预设的初步图像识别模型;其中,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多个全连接层和多个输出层构成,所述多个全连接层彼此间并行且均连接至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最后一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输出层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输出层彼此间并行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多个全连接层,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卷积层、一个激励层和一个池化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中的成员数量相同;
S63、将所述训练用图像序列依次输入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以得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
S64、利用所述验证用图像序列对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进行验证,以得到验证结果,并判断验证结果是否合格;
S65、若验证结果合格,则将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记为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
从而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其中,本申请的图像识别模型是特别的模型,相对于普通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本申请的模型存在两个特别之处,其一为样本数据为样本图像序列,即是以一整个图像序列作为完整的单元,而不是以单张图像作为完整的单元,这样能够匹配本申请的特殊模型,有助于在本申请的特别场景中的识别准确性;其二为模型包括多个全连接层和多个输出层,因此模型的输出是并列的多个识别结果。即,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多个全连接层和多个输出层构成,所述多个全连接层彼此间并行且均连接至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最后一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输出层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输出层彼此间并行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多个全连接层,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卷积层、一个激励层和一个池化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中的成员数量相同。所述预设比例例如为9:1。再将所述训练用图像序列依次输入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以得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利用所述验证用图像序列对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进行验证,以得到验证结果,并判断验证结果是否合格;若验证结果合格,则将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记为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从而得到与本申请的方案适应性高的图像识别模型。其中,多个输出层的输出结果例如为:是否存在猫,是否存在狗,是否包括三角形,是否包括四个正方形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的步骤S7,包括:
S701、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第一张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一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一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二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二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最后一个输出层输出的最后一个子识别结果,并顺序连接所有的子识别结果以得到第一子序列;其中,每个子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
S702、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第二张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一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一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二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二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最后一个输出层输出的最后一个子识别结果,并顺序连接所有的子识别结果以得到第二子序列;
S703、持续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其他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第三子序列、…、第p子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共有p张图像;
S704、顺序连接所述第一子序列、第二子序列、…、第p子序列,从而得到由p个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
从而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由于本申请的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包括多个输出层,因此将一张图像输入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则能够得到由多个子识别结果构成的子序列,据此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输入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就能够得到多个子序列,再顺序连接所述第一子序列、第二子序列、…、第p子序列,从而得到由p个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
如上述步骤S13-S17所述,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本申请的第四图像序列较为不同,其需要在纸板正面方向提供的可见光光源,并且不需要红外光光源。因此,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即前述提及的,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再结合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这就能够保证夹层的第三图案不会被纸板正面方向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感测得到,因此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所述第四图像序列则是单纯对第一图案的采集。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指的是这三者彼此之间各不相同。类似的,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再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其中,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可为任意可行规则,例如为顺序连接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从而完成组合过程;或者,以拆分合并的方式实现代码组合,例如将每个隐藏代码均拆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先依次连接前半段,再连接后半段的方式,实现代码组合。本申请的隐藏代码的激活,即是对隐藏于真实世界中的代码的发现过程,这种特别的隐藏代码由于与真实世界存在交互,因此难以被传统技术激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线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两倍,所述第三光线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从而保证了第二图像序列、第三图像序列和第四图像序列不相同。
本申请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实现了隐藏代码的激活,所述隐藏代码是隐藏于真实世界中的纸板。具体地,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一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装置,包括:
白光发生器开启单元,用于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
第一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
第一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光线强度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
第二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
第二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第二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二隐藏代码转换单元,用于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
红外线发生器开启单元,用于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
第三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
第三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三隐藏代码转单元,用于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白光发生器移动单元,用于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第四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
第四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四隐藏代码转换单元,用于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
代码激活单元,用于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其中上述单元分别用于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施方式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隐藏代码的激活装置,实现了隐藏代码的激活,所述隐藏代码是隐藏于真实世界中的纸板。具体地,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一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所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分别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实现了隐藏代码的激活,所述隐藏代码是隐藏于真实世界中的纸板。具体地,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一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分别与执行前述实施方式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的步骤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了隐藏代码的激活,所述隐藏代码是隐藏于真实世界中的纸板。具体地,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一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序列;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序列;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序列;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得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
S2、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
S3、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S4、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
S5、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
S6、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S7、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8、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
S9、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
S10、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
S11、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12、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S13、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S14、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
S15、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S16、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
S17、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的步骤S3,包括:
S301、从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中随机抽取n张图像,并从所述n张图像中的每一张中均随机抽取m个像素点,从而得到n×m个像素点;其中,n为大于5的整数,m为大于10的整数;
S302、对所述n×m个像素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取黑色像素点,并统计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其中,所述黑色像素点指RGB三通道的红色通道数值、绿色通道数值和蓝色通道数值之和不大于30的像素点;
S303、根据公式:黑色占比=所述黑色像素点的数量/(n×m),计算出黑色占比数值;
S304、判断所述黑色占比数值是否大于90%;
S305、若所述黑色占比数值大于90%,则将判定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的步骤S7之前,包括:
S61、获取预先收集的样本图像序列,并根据预设比例将所述样本图像序列划分为训练用图像序列和验证用图像序列;
S62、调取预设的初步图像识别模型;其中,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多个全连接层和多个输出层构成,所述多个全连接层彼此间并行且均连接至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最后一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输出层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输出层彼此间并行且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多个全连接层,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卷积层、一个激励层和一个池化层;所述多个全连接层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中的成员数量相同;
S63、将所述训练用图像序列依次输入所述初步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以得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
S64、利用所述验证用图像序列对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进行验证,以得到验证结果,并判断验证结果是否合格;
S65、若验证结果合格,则将所述中间图像识别模型记为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的步骤S7,包括:
S701、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第一张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一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一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二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二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最后一个输出层输出的最后一个子识别结果,并顺序连接所有的子识别结果以得到第一子序列;其中,每个子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
S702、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第二张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一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一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第二个输出层输出的第二子识别结果、…、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最后一个输出层输出的最后一个子识别结果,并顺序连接所有的子识别结果以得到第二子序列;
S703、持续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其他图像输入所述最终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第三子序列、…、第p子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共有p张图像;
S704、顺序连接所述第一子序列、第二子序列、…、第p子序列,从而得到由p个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两倍,所述第三光线强度等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6.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白光发生器开启单元,用于执行白光发生器开启指令,以使预设的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一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
第一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一光线感应指令,以使预设的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预设的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一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序列;其中,所述白光发生器位于所述纸板的背面方向;所述纸板的正面绘制有由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一图案,所述纸板的背面绘制有由第二物质形成的第二图案,所述纸板的内部还存在夹层,所述夹层绘制有由所述第一物质形成的第三图案,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背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纸板的正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图案、所述第二图案和所述第三图案各不相同;所述第一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一物质在仅被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不能够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均能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但是所述第二物质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和在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被可见光感应器感测到的颜色不同;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中的所有可见光感应器分别感测所述纸板的正面的不同区域的图像;
第一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执行第一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光线强度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光线强度修改指令,以使白光发生器生成第二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
第二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二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二图像序列;
第二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执行第二图像判断指令,以判断所述第二图像序列是否为空白图像序列;
第二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不为空白图像序列,则执行第二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二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二隐藏代码转换单元,用于执行第二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二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二隐藏代码;其中,所述二进制编码规则指,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是时编码为1,当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为否时编码为0;
红外线发生器开启单元,用于执行红外线发生器开启指令,以在保持白光发生器开启的情况下开启预设的红外线发生器,从而使红外线从所述纸板的背面穿透所述纸板的正面;
第三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三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三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三图像序列;
第三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执行第三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三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三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三隐藏代码转单元,用于执行第三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三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三隐藏代码;
白光发生器移动单元,用于执行白光发生器移动指令,以关闭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并使白光发生器移动至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并且控制所述白光发生器的功率以生成第三光线强度的白色可见光,以使白色可见光照射所述纸板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三光线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的一半;
第四光线感应单元,用于执行第四光线感应指令,以使所述可见光感应器阵列对所述纸板的正面方向进行第四次图像采集处理,从而得到第四图像序列;
第四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执行第四图像识别指令,以将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依次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从而对应得到由多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构成的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其中,每个图像识别结果的取值只能为是或者否;所述第四图像序列中的每一张图像均对应一个第四图像识别结果子序列;
第四隐藏代码转换单元,用于执行第四隐藏代码转换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二进制编码规则,将所述第四图像识别结果总序列转换为第四隐藏代码;
代码激活单元,用于执行代码激活指令,以根据预设的代码组合规则,将所述第二隐藏代码、第三隐藏代码和第四隐藏代码组合为激活代码,从而完成隐藏代码的激活过程。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008549.5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Active CN112835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549.5A CN112835589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549.5A CN112835589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5589A CN112835589A (zh) 2021-05-25
CN112835589B true CN112835589B (zh) 2022-03-04

Family

ID=7592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8549.5A Active CN112835589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558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1876A1 (de) * 2001-08-28 2003-03-20 Sick Ag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eines Codes
CN104575544A (zh) * 2008-10-24 2015-04-29 尼尔森(美国)有限公司 从媒体提取标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89415A (zh) * 2015-03-17 2016-10-05 埃科亚特姆公司 用激光检查移动设备和其它消费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04801A (zh) * 2018-01-30 2018-07-20 亿慧云智能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欺骗的人脸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人脸识别装置
JP2018180484A (ja) * 2017-04-21 2018-11-1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162729A (zh) * 2019-04-04 2019-08-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建立浏览器指纹以及识别浏览器类型的方法、装置
CN110363159A (zh) * 2019-07-17 2019-10-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4902A (zh) * 2020-07-21 2020-10-2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方法、目标识别方法、装置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86663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electable display of data on a payment device
US10984274B2 (en) * 2018-08-24 2021-04-2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etecting hidden encoding using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1876A1 (de) * 2001-08-28 2003-03-20 Sick Ag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eines Codes
CN104575544A (zh) * 2008-10-24 2015-04-29 尼尔森(美国)有限公司 从媒体提取标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89415A (zh) * 2015-03-17 2016-10-05 埃科亚特姆公司 用激光检查移动设备和其它消费电子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JP2018180484A (ja) * 2017-04-21 2018-11-1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304801A (zh) * 2018-01-30 2018-07-20 亿慧云智能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欺骗的人脸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人脸识别装置
CN110162729A (zh) * 2019-04-04 2019-08-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建立浏览器指纹以及识别浏览器类型的方法、装置
CN110363159A (zh) * 2019-07-17 2019-10-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4902A (zh) * 2020-07-21 2020-10-2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方法、目标识别方法、装置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XenAccess的隐藏代码检测;马庆;《科技风》;20110531(第9期);第15页 *
基于控制流分析的隐藏代码动态捕获方法;刘建林等;《计算机工程》;20111130;第37卷(第21期);第23-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5589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6063B (zh) 一种活体人脸识别方法
US20020076088A1 (en) Method of multi-level facial image recogni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1933270B1 (en) Image search method and device
CN112418360B (zh)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hariah et al. Detecting fake images on social media using machine learning
CN112835589B (zh) 一种隐藏代码的激活方法
CN115690541A (zh) 提高小样本、小目标识别准确率的深度学习训练方法
CN106803091A (zh) 一种纸币币值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Iva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on Randomized Data.
Alam et al. A smart login system using fac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by ORB algorithm
CN110581856A (zh) 一种恶意代码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783776B (zh) 基于真实板材的文字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otapov et al. New paradigm of learnable 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onal MDL principle
Nanni et al. RegionBoost learning for 2D+ 3D based face recognition
CN113518997A (zh) 基于微结构检测的防伪纸质品及其制作方法和鉴别方法
CN113177516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80076433A (ko) 해마 신경망 학습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문자인식방법 및시스템
CN107527423A (zh) 纸币防伪识别方法及纸币识别装置
Heidemann et al. A hybrid object recognition architecture
KR100360486B1 (ko) 가버 필터링 반응값의 차원 공간 변환을 이용한 얼굴 인식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462918A (zh) 基于自适应非均匀量化的人脸生物密钥生成方法
CN114519416A (zh) 模型蒸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Voicu et al. Clutter modeling in infrared images using genetic programming
Ribeiro et al. 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for pedestrian detection
CN112528287B (zh) 一种多终端参与的计算机病毒查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6, No.1, Yichuang street,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06, No.1, Yichuang street,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1

Address after: Floor 12, Unit 2, Building 2, No. 11 Spectral Middl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ower Grid Group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06, No.1, Yichuang street,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