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5245A -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35245A CN112835245A CN202110174557.7A CN202110174557A CN112835245A CN 112835245 A CN112835245 A CN 112835245A CN 202110174557 A CN202110174557 A CN 202110174557A CN 112835245 A CN112835245 A CN 1128352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protection device
- air inlet
- lens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group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镜头防护装置,包括风压仓、防护罩以及风源组件,风压仓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构造形成一中通的视窗通道;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构造形成有风腔;风腔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开设于内层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自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依次经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以在视窗通道内形成相对应的风幕;防护罩,其连接于外层壳体,进风口位于防护罩内;以及风源组件,其设置于防护罩内,风源组件的出风端连通至进风口;防护罩上开设有进气孔。本申请改善相关技术中镜头或护罩视窗表面积灰、挂雨滴及不易清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采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监控和机器视觉技术的蓬勃发展,工业摄像机作为一种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已经在智能交通、治安卡口、高清电子警察、工业检测、半导体检测、印制板检测、食品饮料检测等众多领域应用。
摄像机护罩又称摄像机室外防护罩,是视频检测和安防监控系统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防护罩的主要功能是防尘、防损坏。室外防护罩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确保雨水不能进入防护罩内部腐蚀摄像机。有的室外防护罩还带有排风扇、加热板、雨刮器,它们能够更好的保护摄像机及镜头设备。
相关技术中,带雨刷器的护罩玻璃除尘、防水滴主要依靠雨刷器以及遮阳罩来实现,对于没有配备雨刷器的普通护罩只能定期进行人工清洁清洗;相关技术的室外防护罩的遮阳罩、滴水沿、雨刷器等只能适用于普通安防监控领域,而对于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则存在较大问题。例如:鱼眼相机或短焦摄像机由于视角大,防护罩的滴雨沿就不能突出镜头玻璃太长,否则会遮挡监控视域影响检测;滴水沿太短时在大风和雨天时起不到保护作用。视窗玻璃一旦沾上水滴就会造成大量误报警,并导致智能视频检测系统完全失去效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镜头或护罩视窗表面积灰、挂雨滴及不易清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镜头防护装置,包括:风压仓,其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构造形成一中通的视窗通道;所述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构造形成有风腔;所述风腔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开设于所述内层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自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以在视窗通道内形成相对应的风幕;防护罩,其连接于所述外层壳体,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以及风源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防护罩内,风源组件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进风口;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进气孔。
可选的,所述风腔内自进风口向第二出风口方向设置有多层不同高度的环形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风腔内自进风口向第二出风口方向通过所述环形凸起结构依次构造形成有气流压力逐渐增大的低压区、中压区和高压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中压区;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高压区。
可选的,所述外层壳体自进风口向第二出风口方向具有渐近所述内层壳体的导流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镜头倾斜开设或朝向所述视窗通道外倾斜开设。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视窗通道外倾斜开设。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为所述内层壳体间隔开设的多个排风孔构造形成。
可选的,所述风幕的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有两个,每个进风口连接一个风源组件。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动态止回装置,用于在风腔内的气压大于所述进风口外的气压时,关闭所述进风口。
可选的,所述风源组件包括涡轮风扇。
可选的,所述风源组件还包括滤尘装置,所述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的进气端。
可选的,所述视窗通道内设置有护罩玻璃。
可选的,所述护罩玻璃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呈环形分布。
可选的,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和雨滴传感器;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上传防护罩内部的温湿度数据;所述雨滴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上传外界雨水信息;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风源组件和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温湿度数据和外界雨水信息,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所述风源组件和第二控制指令至所述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风源组件的输出功率增大或减小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包括加热电阻丝的打开或关闭指令、功率增大或减小指令以及风源组件的打开或关闭指令、功率增大或减小指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采用多层次风幕清洁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灰尘、雨滴积存,使镜头或者护罩玻璃长时间保持清洁、高透,有利于利用摄像机等视频设备的视频监控和视频检测系统的有效运行;
2、本申请利用风幕隔离和负压清洁是无接触清洁技术,与雨刷器等接触式清洁方式相比不容易划伤玻璃、不会在玻璃表面出现明显清扫痕迹,较为有效地保证视频图像的成像质量。
3、本申请可以根据不同镜头视角等条件,对风压仓的长度进行延长或缩短、灵活性强,可以适用于对现有多种护罩的改造和升级。
4、本申请采用护罩玻璃加热方式进一步解决结霜、结雾、挂雨滴等问题,与传统的护罩内加热方式相比,可以直接对玻璃外侧的水滴、结霜等进行清除,更加直接有效。
5、可通过智能控制模块、温湿度、雨滴传感器等对风速、风力灵活控制,延长装置运行寿命、降低不必要能耗消费;而且,可以实现涡轮风扇以及加热电阻丝的自动控制,实现无接触式的防护罩自动清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腔内低、中、高压区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段的截面形状为弧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段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的开口向护罩玻璃倾斜的气流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的开口向视窗通道外倾斜的气流运行轨迹的原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加热电阻丝的分布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双边垂直对射风幕的原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双边水平对射风幕的原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四边形对射风幕的原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多边形对射风幕的原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模块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镜头防护装置;20、风压仓;201、外层壳体;202、内层壳体;203、视窗通道;21、护罩玻璃;22、风腔;221、进风口;222、第一出风口;2221、中压风幕;223、第二出风口;2231、高压风幕;224、安装室;30、防护罩;301、进气孔;302、软硅胶圈;40、风源组件;401、涡轮风扇;402、滤尘网;50、环形凸起结构;501、低压区;502、中压区;503、高压区;60、导流段;70、排风孔;80、动态止回装置;90、加热电阻丝;100、智能控制模块;101、温湿度传感器;102、雨滴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防护装置10可以应用于交通、安防、摄影等视频监控和图像采集领域,可与诸如摄像机、照相机等具有镜头的设备配合使用,诸如摄像机、照相机等具有镜头的设备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装设于镜头防护装置10内部,也可以将本装置与诸如摄像机、照相机等具有镜头的设备集成为一体。镜头防护装置10利用对气流导流、挤压、加速,通过在镜头外侧形成一个透明、负压洁净区域,通过气流形成的多层次风幕,实现对灰尘和水滴的自动驱散、清洁作用,实现镜头或护罩玻璃21长时间表面洁净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以摄像机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1,镜头防护装置10主要包括风压仓20、防护罩30、风源组件40。风压仓20连接防护罩30,风压仓20依靠其产生的风幕配合防护罩30共同为摄像机的机身和镜头进行防护,风源组件40设置于防护罩30内,向风压仓20提供风源。
在本实施例中,风压仓20主体结构呈现一个中通夹层圆筒形态,当然,其整体形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诸如三角形状、四边形状等多边形状结构也是可以的。风压仓20主要包括内层壳体202和外层壳体201,内层壳体202构造形成一个中通的视窗通道203,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安装于该视窗通道203内,光学镜头接收从视窗通道203外向内射入的自然光。为了对光学镜头进一步防护,在视窗通道203内安装有护罩玻璃21,以用于阻挡从视窗通道203外进入的灰尘和雨滴污染光学镜头。护罩玻璃21可以是单独安装于视窗通道203内,也可以是摄像机的光学镜头自带的。
可以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镜头视角等条件,对风压仓20和视窗通道203的长度进行延长或缩短、灵活性强,可以适用于对相关技术中多种防护罩30的改造和升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满足摄像机视角特性,视窗通道203的视角范围可以从内之外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即内层壳体202的内径从内向外逐渐增大。
防护罩30可以采用传统的防护罩30材质和结构(如铝合金、不锈钢、ABS塑料等),用于安装摄像机、光学镜头以及其它附件,并对摄像机护罩进行固定、密封。防护罩30的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301,以供外界空气进入防护罩30内;当然,为了阻挡外界灰尘的进入,进气孔301处可以设置有过滤网,当然,也可以在进气孔301处设置诸如百叶状结构来降低灰尘和雨水的进入。
由于进气孔301的存在,防护罩30内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灰尘,为了防止防护罩30内部的灰尘进入到镜头所在空间污染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中,风压仓20的内部壳体与摄像机机身之间通过软硅胶圈302进行密封。
内层壳体202和外层壳体201之间构造的夹层即为风腔22,风腔22具有至少一个供气流进入的进风口221以及开设于内层壳体20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222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223,自进风口221进入的气流在风腔22内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排出,从而分别在视窗通道203内形成与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相对应的风幕,风幕阻断外界经视窗通道203进入的灰尘和雨滴,保持了护罩玻璃21的洁净。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21可以设置有两个,进风口221构造成两个独立地开口,并且在每个进风口221外设置安装室224,安装室224用于安装风源组件40,风源组件40分别独立的通过对应的进风口221向风腔22内供风。通过设置两个进风口221,配备两个风源组件40,能够快速向风腔22提供足量气流,以实现风幕的成型;并且,两个风源组件40相互备用,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风源组件40主要包括涡轮风扇401,涡轮风扇401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布局选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选用12V-220V的上进风、侧吹风的涡轮风扇401,涡轮风扇401的侧向出风端对准进风口221。为了保证风腔22内的洁净,在邻近涡轮风扇401上部进风端的安装室224上安装有滤尘网402,滤尘网402提供灰尘过滤功能对输入气流进行过滤,避免风压仓20的出风口造成粉尘污染。可以了解的是,滤尘网402也可以被其它相关的滤尘器替代。
参考图1和图2,风腔22内自进风口221向第二出风口223方向设置有多层不同高度的环形凸起结构50。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结构50可以设置三层,三层环形凸起结构50自进风口221至第二出风口223依次将风腔22划分为低压区501、中压区502和高压区503,从低压区501至高压区503的气流压力逐渐增大。第一出风口222位于中压区502内,第二出风口223位于高压区503内。
关于环形凸起结构50的设置位置和角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其目的是能够在不同位置阻断气流和调整气流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对气流的加压控制。
参考图1,外层壳体201自进风口221向第二出风口223方向具有渐近内层壳体202的导流段60,风腔22的容积同样随着导流段60逐渐由大变小,导流段60能够对进入风腔22内的气流进行导流,而且利用风腔22由大变小时气流流速加速的特性,配合环形凸起结构50形成对气流的阻断、挤压作用,实现气流的逐渐加压。
参考图3,在一个示例中,从纵截面来看,导流段60呈弧形。
参考图4,在另一个示例中,从纵截面来看,导流段60呈直线形。
参考图5,第一出风口222为中压风幕口,进入低压区501的气流经过加压后进入中压区502,从第一出风口222排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22的开口朝向护罩玻璃21方向,可直接吹散少量从视窗通道203外进入的雨滴和灰尘。
参考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22的开口向视窗通道203外倾斜开设,第一出风口222排出的气流形成中压风幕2221,阻断视窗通道203外进入的灰尘和雨滴,并且能够在护罩玻璃21表面区域形成负压,从而使得少量混入的灰尘和雨滴无法在护罩玻璃21上附着。第一出风口222倾斜的角度可以为5-10度。
参考图5或图6,第二出风口223为高压风幕口,其风速较中压区502风速高,进入中压区502的气流经过加压后进入高压区503,从第二出风口223排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223的开口向视窗通道203外开设,第二出风口223排出的气流形成高压风幕2231,高压风幕2231为最前面的一道屏障,用于阻断外界灰尘和雨滴侵入视窗通道203内;而且,由于高压风幕2231所在区域的风压较大,能够将中压风幕2221引出的灰尘和雨滴送出视窗通道203。第二出风口223倾斜的角度可以为5-10度。
可以了解的是,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均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具体的设置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个、不同角度的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参考图7,下面对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的结构进行介绍,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以第一出风口222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出风口222采用环形出风口,其可以环绕内层壳体202间隔开设多个排风孔70。排风孔70的大小可以根据风压仓20的实际大小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的形状与风压仓20的形状相匹配,其可以包括圆形(但不限于圆形),还可以包括诸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等形式,从而能够形成诸如四边双向对射风幕、三边三角形风幕、四边形风幕、五边形风幕等多边形风幕(包括但不限于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本实施例中的风压仓20、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采用圆形,能够最大化地降低内部气流紊乱,产生的风幕效率较佳。
风幕形式可参考图8-图11示出的双边垂直对射风幕、双边水平对射风幕、四边形对射风幕以及多边形对射风幕。
参考图1,为了能够提高装置运行地稳定性,除了两个涡轮风扇401的相互备用,还在每个进风口221处配装有动态止回装置80,其可以控制风腔22内的气流方向,只允许气流由涡轮风扇401进入,当其中任意一个涡轮风扇401损坏或关闭时,相对应的动态止回装置80可以自动关闭,防止气流由于风压突然降低发生回流,从而使得另一个涡轮风扇401依然可以有效维持装置运转。
在一个实例中,动态止回装置80可以是两扇彼此对应、分别铰接于进风口221的挡风板,并且挡风板始终具有一个在自然不受压的状态下,向进风口221外转动的趋势,挡风板与设置在进风口221的限制挡风板配合,限制限位板过度向外转动,从而关闭进风口221。这一趋势的形成可以通过诸如扭簧等弹性件实现,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但可以了解的是,挡风板可以在涡轮风扇401一定的功率运行时,打开一定的角度,以供气流进入风腔22。在另一个示例中,动态止回装置80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技术已公知的气体流体动态止回阀门,只要能够实现气流单向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腔22,并在涡轮风扇401损坏或关闭时,自动关闭进风口221功能的装置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1和图7,护罩玻璃21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通过环形分布的加热电阻丝90对护罩玻璃21进行加热,可以将残留在护罩玻璃21表面的结霜、雾气驱散或清除,并且在遇到暴雨或者是有风的雨天时,也可以驱散室外下雨导致的护罩玻璃21外侧雨滴积存,解决了视窗玻璃挂雨滴的问题,降低视频检测的视频源的误报数指数级,有效地确保系统检测功能有效运行。应当理解,也可以配置其它玻璃加热器替代加热电阻丝90。相较于在护罩玻璃21内利用诸如加热电阻丝90及其它玻璃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在护罩玻璃21外表面环形分布的加热电阻丝90直接对玻璃外侧的水滴、结霜进行加热驱散,更直接有效。
参考图12,为了实现装置的自动化、智能工作,镜头防护装置10还包括内置于防护罩30内的智能控制模块100、温湿度传感器101、雨滴传感器102,其中,温湿度传感器101和雨滴传感器102连接智能控制模块100的信号输入端,智能控制模块10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电阻丝90和两个涡轮风扇401。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智能控制模块100、温湿度传感器101也可以应用到摄像机本身,另外智能控制模块100、各个传感器、涡轮风扇401以及加热电阻丝90的工作电源可以是配置在防护罩30内部,也可以是提供电源接口,通过接入外部移动电源或者市电进行工作。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智能控制模块100接收到开机信号后,控制两个涡轮风扇401以设定的转速工作,加热电阻丝90处理关闭状态。
温湿度传感器101用于采集外界环境温度或者防护罩30内温湿度数据,并上传至智能控制模块100,智能控制模块100根据阈值设定输出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涡轮风扇401输出功率,即控制无论涡轮风扇401的转速。例如: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45度时,智能控制模块100控制一个或两个涡轮风扇401提高转速,从而能够快速排除防护罩30内部的热量,改善摄像机工作环境。
雨滴传感器102用于感应外界环境是否下雨,从而外界雨水信息上传,智能控制模块100通过不同阈值输出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控制加热电阻丝90的打开或者关闭、控制加热电阻丝90的功率的增大或者减小,以及控制涡轮风扇401的打开或关闭、功率增大或减小。例如:当降雨时,智能控制模块100控制加热电阻丝90启动,并根据设定的程序以预设的功率进行加热,并且控制一个或者两个涡轮风扇401提高转速,从而防止雨滴进入视窗通道203附着在护罩玻璃21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指令可以顺序地发出或者同时地发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温湿度、雨滴传感器102等对风速、风力灵活控制,延长装置运行寿命、降低不必要能耗消费。
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防护装置10,采用多层次风幕清洁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灰尘、雨滴积存,使护罩玻璃21长时间保持清洁、高透,保证视频监控和视频检测系统的有效运行。
另外,采用风幕隔离和负压清洁是无接触清洁技术,与雨刷器等接触式清洁方式相比不容易划伤玻璃、不会在玻璃表面出现明显清扫痕迹,不会影响视频图像成像质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压仓(20),其包括内层壳体(202)和外层壳体(201),所述内层壳体(202)构造形成一中通的视窗通道(203);所述内层壳体(202)和外层壳体(201)之间构造形成有风腔(22);所述风腔(22)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221)和开设于所述内层壳体(20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222)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223);自进风口(221)进入的气流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排出,以在视窗通道(203)内形成相对应的风幕;
防护罩(30),其连接于所述外层壳体(201),所述进风口(221)位于所述防护罩(30)内;以及
风源组件(40),其设置于所述防护罩(30)内,风源组件(40)的出风端连通至所述进风口(221);所述防护罩(30)上开设有进气孔(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22)内自进风口(221)向第二出风口(223)方向设置有多层不同高度的环形凸起结构(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22)内自进风口(221)向第二出风口(223)方向通过所述环形凸起结构(50)依次构造形成有气流压力逐渐增大的低压区(501)、中压区(502)和高压区(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22)设置于所述中压区(502);所述第二出风口(223)设置于所述高压区(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体(201)自进风口(221)向第二出风口(223)方向具有渐近所述内层壳体(202)的导流段(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22)朝向镜头倾斜开设或朝向所述视窗通道(203)外倾斜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3)朝向所述视窗通道(203)外倾斜开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22)和第二出风口(223)均为所述内层壳体(202)间隔开设的多个排风孔(70)构造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的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21)设置有两个,每个进风口(221)连接一个风源组件(4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21)的动态止回装置(80),用于在风腔(22)内的气压大于所述进风口(221)外的气压时,关闭所述进风口(22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源组件(40)包括涡轮风扇(4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源组件(40)还包括滤尘装置,所述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401)的进气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通道(203)内设置有护罩玻璃(2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玻璃(21)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电阻丝(90),加热电阻丝(90)呈环形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镜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100)、温湿度传感器(101)和雨滴传感器(102);其中,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01)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0)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0)上传防护罩(30)内部的温湿度数据;
所述雨滴传感器(102)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0)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0)上传外界雨水信息;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风源组件(40)和所述加热电阻丝(90),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0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温湿度数据和外界雨水信息,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所述风源组件(40)和第二控制指令至所述加热电阻丝(90);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风源组件(40)的输出功率增大或减小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包括加热电阻丝(90)的打开或关闭指令、功率增大或减小指令以及风源组件(40)的打开或关闭指令、功率增大或减小指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74557.7A CN112835245A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74557.7A CN112835245A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35245A true CN112835245A (zh) | 2021-05-25 |
Family
ID=75932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74557.7A Pending CN112835245A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3524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9160A (zh) * | 2022-01-25 | 2022-06-07 | 深圳大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施工用摄像头防护方法 |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10174557.7A patent/CN11283524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9160A (zh) * | 2022-01-25 | 2022-06-07 | 深圳大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施工用摄像头防护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75989B (zh) | 一种可根据环境调整的免清洁智能窗户 | |
CN107745697A (zh) | 一种自动清洁系统及方法 | |
CN201837909U (zh) | 一种户外监控设备的智能温控防护箱 | |
CN214041973U (zh) |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 |
CN110440182B (zh) | 一种定时防尘的隧道照明设备 | |
CN109756658A (zh) | 一种无死角风力自清洁户外摄像头 | |
CN112835245A (zh) | 一种镜头防护装置 | |
CN108105929B (zh) | 一种预制舱 | |
CN110410915B (zh) | 一种智能型防沙尘通风装置 | |
KR102032984B1 (ko) | 거치프레임에 구비되는 태양광 집광장치 | |
CN214123389U (zh) | 一种基于全反射技术的低功耗液晶屏电子站牌 | |
CN214417189U (zh) | 一种风压仓 | |
CN209608739U (zh) | 摄像装置及其防护装置 | |
CN110445043A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户外综合配电箱 | |
CN113766808A (zh) | 通信机柜除尘装置、通信机柜及通信机柜散热除尘方法 | |
KR20110024900A (ko) | 발수 기능이 있는 감시카메라 | |
CN110131830B (zh) | 送风管道系统 | |
CN209448815U (zh) | 一种带有除尘功能的摄像机 | |
CN213604040U (zh) | 一种农业用户外害虫综合监控装置 | |
CN207484901U (zh) | 上出风挡雨风帽及排气系统 | |
CN207965272U (zh) | 一种室外光缆分纤箱 | |
CN213683831U (zh) | 一种具有防风沙效果的百叶窗 | |
CN216531582U (zh) | 车底监控设备及车道检测系统 | |
CN217178011U (zh) | 一种防风抗雹电子眼 | |
CN216391853U (zh) | 通信机柜除尘装置及通信机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