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7734B - 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7734B
CN112827734B CN202011640313.5A CN202011640313A CN112827734B CN 112827734 B CN112827734 B CN 112827734B CN 202011640313 A CN202011640313 A CN 202011640313A CN 112827734 B CN112827734 B CN 112827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og
buoyancy
connecting portion
gui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03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7734A (zh
Inventor
李翔
申大雄
李干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Li 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Li 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Li 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Li 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03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7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7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7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7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7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导雾组件、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导雾组件包括底盖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雾管,第一导雾管可固定于水池内,且第一导雾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底盖与第一导雾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雾化组件包括底座和雾化片,底座位于第一导雾管内并可沿第一导雾管竖直移动,雾化片设置于底座上端,浮力组件包括浮力罩和导气柱,浮力罩向下开口并设置于底座的上端,浮力罩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导气柱和雾化片均位于浮力罩内,并且导气柱的上端穿过浮力罩与外界连通,导气柱的下端向雾化片沿伸。本发明的雾化器可以使雾化片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雾化效率、保证出雾量稳定,防止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随水流漂移。

Description

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雾化器的使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雾化器固定在水池底部,不控制雾化器的进水量,然后雾化器通过第一导雾管向外排出雾气,这种方式下雾化片的工作状态不稳定、雾化效率低,雾化量会随水池内水位变化,如果水位过高,还可能导致无法出雾;第二种是下吸水式结构雾化器,该种雾化器漂浮设置于水面上,通过微孔将水吸入到雾化片表面再进行雾化,然而,因为微孔的储水量较小,使得这种雾化器的出雾量有限,并且雾化器容易随水流漂移,位置难以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雾化器,能够使雾化片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且可防止雾化器随水流漂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导雾组件,包括底盖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雾管,所述第一导雾管可固定于水池内,且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底盖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雾化组件,包括底座和雾化片,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雾管内并可沿所述第一导雾管竖直移动,所述雾化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浮力组件,包括浮力罩和导气柱,所述浮力罩向下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浮力罩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所述导气柱和所述雾化片均位于所述浮力罩内,并且所述导气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浮力罩与外界连通,所述导气柱的下端向所述雾化片沿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雾化片设置于底座上,浮力罩向下开口并设置于底座上端,浮力罩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使得水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孔进入浮力罩内部与雾化片接触,进水量充足并且不易堵塞,保证出雾量;浮力罩内部设置有导气柱,导气柱的上端穿过浮力罩与外界连通,导气柱的下端向雾化片延伸,当水由第一进水孔进入浮力罩内部将第一进水孔和导气柱的下端淹没后,浮力罩和其内的水形成封闭空间将空气留置于浮力罩内部,使得浮力罩可以带动底座漂浮在水中,雾化片淹没在水中并与水面保持固定的间距,雾化片的进水量不受水池液位高度的影响,从而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雾化效率,保证出雾量稳定;第一导雾管可固定于水池内,雾化组件设置于第一导雾管内,浮力组件设置于雾化组件上,水池内的水依次经过通孔和第一进水孔进入浮力罩内并与雾化片接触,第一导雾管可以保证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只能跟随水面在竖直方向移动,防止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随水流漂移,但不限制雾化片随水面竖直移动;第一导雾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设置有底盖,底盖使第一导雾管的底端封闭,使用者向上提拉第一导雾管,可以带动设置于第一导雾管内的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脱离水池,然后拆卸下底盖,可以将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从第一导雾管内取出,操作方便;并且本雾化器通过浮力罩和其内的水形成封闭内腔实现漂浮,相比于填充泡沫实现漂浮或是采用中空的密封结构实现漂浮的方式,本雾化器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雾组件还包括水池盖和风扇,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各个所述通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侧壁,且各个所述通孔的尺寸从上向下逐渐变大,所述水池盖环设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上端外侧,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水池盖上,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水池盖下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雾管上端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雾管同轴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侧,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水池盖下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起和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匹配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电路板,所述连接电路板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片和外部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导雾组件还包括:导雾罩,所述导雾罩开口朝下的设置于所述水池盖上;第二导雾管,所述第二导雾管位于所述导雾罩内部,且所述第二导雾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导雾罩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导雾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上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上端设置有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二导雾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一导雾管和所述第二导雾管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部和所述第六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六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雾管上端外侧的第三连接通道,所述第三连接通道连接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雾管下端内侧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可穿过所述第三连接通道并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池盖上设置有连接电路板,所述连接电路板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片和外部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片和所述连接电路板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连接电路板的连接方式包括弹簧触点、防水插拔、防水磁吸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雾化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固定槽连接并与所述雾化片相抵接,所述压盖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进水孔,所述导气柱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孔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压盖与所述固定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盖为罩体且朝下开口的设置于所述雾化片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内侧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外侧的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连接块可穿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使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浮力罩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浮力罩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力罩下端的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连接块可穿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使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图示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图示位置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导雾管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雾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组件和浮力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浮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雾化组件100、底座110、第二连接块111、第二卡槽112、雾化片120、压盖130、第一连接块131、第一卡槽132、第二进水孔133、固定槽140、第一连接通道141、第一卡扣142、数据线150、公头151;
浮力组件200、浮力罩210、第一进水孔211、第二连接通道212、第二卡扣213、导气柱220、第三进水孔221;
导雾组件300、第一导雾管310、通孔311、第三连接通道312、第三卡槽313、水池盖320、第一环形凸起321、第二环形凸起322、风扇330、安装板340、第一环形槽341、第二环形槽342、连接电路板343、母头344、导雾罩350、第二导雾管360、第三卡扣361、底盖370;
水池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导雾组件300、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
其中,导雾组件300包括底盖370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雾管310,第一导雾管310可固定于水池400内,且第一导雾管310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11,底盖370与第一导雾管310的下端可拆卸连接,雾化组件100包括底座110和雾化片120,底座110位于第一导雾管310内并可沿第一导雾管310竖直移动,雾化片120设置于底座110上端,浮力组件200包括浮力罩210和导气柱220,浮力罩210向下开口并设置于底座110的上端,浮力罩210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211,导气柱220和雾化片120均位于浮力罩210内,并且导气柱220的上端穿过浮力罩210与外界连通,导气柱220的下端向雾化片120沿伸。
雾化片120设置于底座110上,浮力罩210向下开口并设置于底座110上端,浮力罩21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211使得水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孔211进入浮力罩210内部与雾化片120接触,进水量充足并且不易堵塞,保证出雾量;浮力罩210内部设置有导气柱220,导气柱220的上端穿过浮力罩210与外界连通,导气柱220的下端向雾化片120延伸,当水由第一进水孔211进入浮力罩210内部将第一进水孔211和导气柱220的下端淹没后,浮力罩210和其内的水形成封闭空间将空气留置于浮力罩210内部,使得浮力罩210可以带动底座110漂浮于水面,雾化片120淹没在水中并与水面保持固定的间距,雾化片120的进水量不受水池400液位高度的影响,从而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雾化效率,保证出雾量稳定;第一导雾管310可以固定于水池400内,雾化组件100设置于第一导雾管310内,浮力组件200设置于雾化组件100上,水池400内的水依次通过通孔311和第一进水孔211进入浮力罩210内并与雾化片120接触,第一导雾管310可以保证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只能跟随水面在竖直方向移动,防止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随水流漂移,在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同时不限制雾化片120随水面竖直移动;第一导雾管310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设置有底盖370,底盖370使第一导雾管310的底端封闭,使用者向上提拉第一导雾管310,可以带动设置于第一导雾管310内的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脱离水池400,然后拆卸下底盖370,可以将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从第一导雾管310内取出,操作方便;并且本雾化器通过浮力罩210和其内的水形成封闭内腔实现漂浮,相比于填充泡沫实现漂浮或是采用中空的密封结构实现漂浮的方式,本雾化器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雾管310固定于水池400内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第一导雾管310下端设置负载,依靠重力作用将第一导雾管310固定于水池400内,负载可以为铁块、石块等;也可以在第一导雾管310下端设置螺钉,通过螺钉将第一导雾管310的下端与水池400连接等。
值得一提的是,雾化片120可以为超声波雾化片。
可以想到的是,底座110上端设置有固定槽140,雾化片120设置于固定槽140内。
参照图2和图7所示,底座110上端设置有固定槽140,固定槽140内侧形状可与雾化片120外侧形状相匹配,雾化片120设置于固定槽140内,通过固定槽140便于将雾化片120固定于底座110上。
可以想到的是,雾化组件100还包括压盖130,压盖130与固定槽140连接并与雾化片120相抵接,压盖130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33,导气柱220的下端位于第二进水孔133的上方。
参照图2和图7所示,通过在雾化片120上设置压盖130,使得雾化片120可以牢固的固定在固定槽140内,并且压盖130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33,使得雾化片120只有与第二进水孔133连通的位置接触水,以便于控制雾化片120的进水量,导气柱220的下端位于第二进水孔133的上方,便于雾气通过导气柱220向外传输。
进一步的,可以在压盖130与雾化片120之间设置密封圈,第二进水孔133位于密封圈内侧,将压盖130通过密封圈与雾化片120抵接,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保证雾化片120只有对应于密封圈内侧的位置接触到水,即对应于第二进水孔133的位置接触到水,防止雾化片120的电路部分接触到水出现故障。
可以想到的是,导气柱220的下端抵接于压盖130上,且第二进水孔133位于导气柱220的下端内侧,导气柱220的下端外侧壁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进水孔221。
参照图2和图9所示,通过将导气柱220的下端抵接于压盖130上,并且使第二进水孔133位于导气柱220的下端内侧,使得雾化片120产生的雾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二进水孔133和导气柱220向外传输,避免雾气泄露,导气柱220侧壁开设有第三进水孔221,使得浮力罩210内的水可以依次通过第三进水孔221、导气柱220和第二进水孔133与雾化片120接触,实现产雾。
可以想到的是,压盖1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固定槽1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压盖130与固定槽140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压盖13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固定槽1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压盖130与固定槽140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便于在固定槽140上安装和拆卸压盖130,从而便于雾化片120的安装和拆卸。
可以想到的是,压盖130为罩体且朝下开口的设置于雾化片120上,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压盖130内侧的第一连接块131,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固定槽140外侧的第一连接通道141,第一连接块13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32,第一连接通道14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42,第一连接块131可穿行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41使第一卡槽132与第一卡扣142卡接。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压盖130为罩体并朝下开口的设置于雾化片120上,在压盖130的侧壁与固定槽140连接的同时,便于压盖130与雾化片120抵接,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压盖130内侧的第一连接块131,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固定槽140外侧的第一连接通道141,第一连接块13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32,第一连接通道14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42,可以将压盖130罩在固定槽140上,使设置于压盖130内侧壁的第一连接块131插入设置于固定槽140外侧壁的第一连接通道141,然后相对旋转压盖130与固定槽140,使得第一连接块131顺着第一连接通道141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卡槽132与第一卡扣142卡接,实现压盖130与固定槽140的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压盖130与固定槽140还可以采用压扣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在压盖130内壁设置扣齿,在固定槽140外壁设置扣槽,将压盖130向固定槽140方向下压,使扣齿和扣槽扣接,实现压盖130与固定槽140的可拆卸连接。
可以想到的是,浮力罩210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底座11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浮力罩210和底座110通过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浮力罩210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底座110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浮力罩210和底座110通过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便于在底座110上安装和拆卸浮力罩210。
可以想到的是,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底座110上端的第二连接块111,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浮力罩210下端的第二连接通道212,第二连接块111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12,第二连接通道21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13,第二连接块111可穿行通过第二连接通道212使第二卡槽112与第二卡扣213卡接。
参照图7和图9所示,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底座110上端的第二连接块111,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浮力罩210下端的第二连接通道212,第二连接块111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12,第二连接通道21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13,可以将浮力罩210罩在底座110上,使设置于底座110上端的第二连接块111插入设置于浮力罩210下侧的第二连接通道212,然后相对旋转底座110和浮力罩210,使得第二连接块111顺着第二连接通道212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卡槽112与第二卡扣213卡接,实现底座110与浮力罩210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底座110与浮力罩210。
可以理解的是,浮力罩210与底座110还可以采用压扣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在浮力罩210内壁设置扣齿,在底座110外壁设置扣槽,将浮力罩210向底座110的方向下压使扣齿和扣槽扣合,实现浮力罩210与底座110的可拆卸连接。
可以想到的是,导雾组件300还包括水池盖320和风扇330,通孔311具有多个,各个通孔3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导雾管310的侧壁,且各个通孔311的尺寸从上向下逐渐变大,水池盖320环设于第一导雾管310的上端外侧,风扇330设置于水池盖320上,且风扇330的出风口朝向水池盖320下侧。
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水池盖320设置于第一导雾管310的上端外侧,水池盖320用于盖在放置雾化器的水池400上,使第一导雾管310可以通过水池盖320固定于水池400内。风扇330设置于水池盖320上并且朝向水池盖320下侧吹风,风扇330吹出的风会经过各个通孔311进入第一导雾管310内,因为各个通孔311的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所以通孔311的水平高度越低,进风量越大,第一导雾管310下侧的气压大于上侧的气压,气流带动雾气从第一导雾管310下侧向上输出,可以有效提高出雾速率,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导雾管310内的雾气向四周溢出,雾气不会在水池壁上形成水雾,当放置雾化器的水池400为透明水池时,使用者可以从水池400外清晰的看到水池400内部情况。
可以想到的是,第一导雾管310上端设置有沿第一导雾管310周向向外延伸的安装板340,安装板340上设置有与第一导雾管310同轴的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第一环形槽341位于第二环形槽342内侧,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水池盖320下侧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槽341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起321和与第二环形槽342匹配的第二环形凸起322,第一环形凸起321和第二环形凸起322分别与对应的密封圈抵接,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之间设置有连接电路板343,连接电路板343用于连接雾化片120和外部电路。
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一导雾管310上端环设有安装板340,安装板340上设置有与第一导雾管310同轴的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第一环形槽341位于第二环形槽342内侧,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之间设置有连接电路板343,连接电路板343用于连接雾化片120和外部电路。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水池盖320下侧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槽341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起321和与第二环形槽342匹配的第二环形凸起322。第一环形凸起321可以插入第一环形槽341并与对应的密封圈抵接,第二环形凸起322可以插向第二环形槽342并与对应的密封圈抵接,可以防止设置于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之间的连接电路板343接触到水雾而出现故障。连接电路板343用于从外部电路取电以及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向雾化片120输出。
雾化片120和连接电路板343通过数据线150电性连接,数据线150的一端与雾化片120电性连接,数据线150的另一端先穿过通孔311,然后向上沿伸穿入安装板340上侧,并在安装板340上侧与连接电路板343连接,连接电路板343和数据线15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弹簧触点、防水插拔或防水磁吸。通过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线路的防水效果,便于数据线150与连接电路板343连接。
可以想到的是,导雾组件300还包括导雾罩350和第二导雾管360,导雾罩350向下开口并设置于水池盖320的上方,第二导雾管360位于导雾罩350内部,且第二导雾管360的上端穿过导雾罩350与外界连通,第二导雾管360的下端与第一导雾管310的上端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导雾罩350和第二导雾管360可为一体式结构,导雾罩350向下开口的罩在水池盖320上,第二导雾管360的上端穿过导雾罩350与外界连通,第二导雾管360的下端与第一导雾管310的上端连接,使得雾气依次经过第一导雾管310和第二导雾管360向外界传输。导雾罩350、第二导雾管360和水池盖320形成的腔室可以将雾气与风扇330分隔开,防止风扇330以及相应的电路结构接触到雾气而出现故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水池盖320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水池盖320的安装孔,然后连接电路板343嵌设于安装孔内。雾化片120和连接电路板343通过数据线150电性连接,数据线150的一端与雾化片120电性连接,数据线150的另一端先穿过通孔311,然后向上沿伸至与连接电路板343的下端连接,连接电路板343和15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弹簧触点、防水插拔或防水磁吸。例如,当连接方式为防水插拔或防水磁吸时,在连接电路板343下端设置有母头344,数据线150上设置有公头151,公头151外侧环设有防水橡胶圈,当公头151通过磁吸或手动插拔的方式插入母头344内时,防水橡胶圈与母头344内腔璧抵接实现密封。通过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线路的防水效果,便于数据线150与连接电路板343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电路板343设置于水池盖320的同时位于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之间,公头151可固定设置于在安装板340上,且公头151位于第一环形槽341和第二环形槽342之间,公头151的下端与数据线150连接,在连接电路板343的下端设置有母头344,当水池盖320设置在安装板340上时,公头151和母头344可以实现连接,从而实现雾化片120和连接电路板343的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在安装板340上取放水池盖320即可实现连接电路板343和数据线150的通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防水性好。
可以想到的是,数据线150为软排线。软排线具有柔软和重量轻的特点,不会阻碍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跟随水面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软排线可为胶扁线、FPC线或FFC线等。
可以想到的是,第二导雾管360下端设置有第五连接部,第一导雾管310上端设置有第六连接部,第一导雾管310和第二导雾管360通过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导雾管310和第二导雾管360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第二导雾管360和导雾罩350整体从第一导雾管310上拆卸下来,便于使用者将第一导雾管310内部的雾化组件100和浮力组件200取出清洗。
可以想到的是,参照图4和图6所示,第五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导雾管360下端内侧的第三卡扣361,第六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导雾管310上端外侧的第三连接通道312,第三连接通道312连接有第三卡槽313。第二导雾管360的下端套设于第一导雾管310的上端外侧,使第三卡扣361进入第三连接通道312,然后相对旋转第二导雾管360和第一导雾管310,使得第三卡扣361顺着第三连接通道312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卡扣361与第三卡槽313卡接,实现第二导雾管360和第一导雾管310的可拆卸连接。
第二导雾管360的下端可以插入第一环形槽341内与对应的密封圈抵接,使第三卡扣361进入第三连接通道312,然后相对旋转第二导雾管360和第一导雾管310,使得第三卡扣361顺着第三连接通道312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卡扣361与第三卡槽313卡接,实现第二导雾管360和第一导雾管31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导雾管360与第一导雾管310连接的同时还向下抵接水池盖320,使得水池盖320下侧面的第一环形凸起321和第二环形凸起322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密封圈抵接,以保证第一环形凸起321和第二环形凸起322之间的空间保持密封状态,防止连接电路板343接触到水雾。
进一步的,底座110内部设置有雾化电路(图未示出),雾化片120下端设置有引脚,引脚穿入底座110内部与雾化电路电性连接,软排线通过雾化电路与雾化片120电性连接。
参照图1所示,底座110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具有防止液体进入的作用,可以在封闭内腔内设置用于控制雾化片120的雾化电路,雾化片120的下端设置有引脚,引脚可以穿入底座110内部与雾化电路电性连接,将雾化电路和雾化片120设置于底座110的不同位置,在雾化片120可与水充分接触的基础上防止雾化电路进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雾组件,包括底盖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雾管,所述第一导雾管固定于水池内,且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各个所述通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侧壁,且各个所述通孔的尺寸从上向下逐渐变大,所述底盖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雾化组件,包括底座和雾化片,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导雾管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雾管竖直移动,所述雾化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浮力组件,包括浮力罩和导气柱,所述浮力罩向下开口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浮力罩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水孔,所述导气柱和所述雾化片均位于所述浮力罩内,并且所述导气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浮力罩与外界连通,所述导气柱的下端向所述雾化片沿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雾组件还包括水池盖和风扇,所述水池盖环设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上端外侧,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水池盖上,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水池盖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雾管上端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雾管同轴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侧,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水池盖下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匹配的第一环形凸起和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匹配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电路板,所述连接电路板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片和外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导雾组件还包括:
导雾罩,所述导雾罩开口朝下的设置于所述水池盖上;
第二导雾管,所述第二导雾管位于所述导雾罩内部,且所述第二导雾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导雾罩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导雾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上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雾管的上端设置有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二导雾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一导雾管和所述第二导雾管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部和所述第六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雾管上端外侧的第三连接通道,所述第三连接通道连接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雾管下端内侧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穿过所述第三连接通道并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盖上设置有连接电路板,所述连接电路板用于连接所述雾化片和外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和所述连接电路板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连接电路板的连接方式包括弹簧触点、防水插拔、防水磁吸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雾化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固定槽连接并与所述雾化片相抵接,所述压盖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进水孔,所述导气柱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孔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压盖与所述固定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为罩体且朝下开口的设置于所述雾化片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内侧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外侧的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连接块穿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使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罩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浮力罩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力罩下端的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连接块穿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使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CN202011640313.5A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 Active CN112827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313.5A CN112827734B (zh)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313.5A CN112827734B (zh)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7734A CN112827734A (zh) 2021-05-25
CN112827734B true CN112827734B (zh) 2021-12-28

Family

ID=7592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0313.5A Active CN112827734B (zh)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77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35036U (zh) * 2017-08-23 2018-05-08 陈甘霖 一种带有导雾净化装置的上加水加湿器
JP6960679B2 (ja) * 2018-04-23 2021-11-05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加湿器
CN108970891A (zh) * 2018-09-28 2018-12-11 佛山市思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超声波雾化器及无线漂浮式超声波雾化装置
CN210035782U (zh) * 2019-05-31 2020-02-07 锐莫(佛山)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片容器及加湿器
CN111197834B (zh) * 2020-02-23 2024-05-17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
CN212157518U (zh) * 2020-05-08 2020-12-15 中山市泽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进风的超声波雾化加湿器
CN212179133U (zh) * 2020-06-12 2020-12-18 中山市大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浸泡在水中的雾化装置
CN112050333A (zh) * 2020-09-30 2020-12-08 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7734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1308A (zh) 加湿空气净化器
CN111197834B (zh) 一种加湿器
US11280505B2 (en) Humidifier
CN112827734B (zh) 雾化器
CN214554794U (zh) 雾化器
CN210373930U (zh) 加湿器
CN112827735B (zh) 雾化装置
CN112539493A (zh) 一种悬浮式无线供电加湿器
CN214501533U (zh) 导雾装置
JP4417483B2 (ja) 水中電動ポンプの自動運転用脱着式液位検出具
CN111156638A (zh) 一种带加水自动断电功能的加湿器
CN110542167A (zh) 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
CN109297130B (zh) 加湿器及加湿器的水箱
CN211503046U (zh) 一种上加水式无雾加湿器
CN211345686U (zh) 一种操控部与水箱分体的上加水加湿器
CN210441389U (zh) 一种加湿器壳体和加湿器
CN109297131B (zh) 一种加湿器
CN219809998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加湿器
CN201159185Y (zh) 一种空调扇
CN220937700U (zh) 一种水箱及台式净饮机
CN218213898U (zh) 水位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加湿设备、取暖器
CN216522149U (zh) 一种落地式加湿器
CN217763751U (zh) 一种具有飘浮雾化结构的落地式加湿器
CN21912595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4244769A (zh) 电气设备的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