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5429A -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5429A
CN112825429A CN201911139601.XA CN201911139601A CN112825429A CN 112825429 A CN112825429 A CN 112825429A CN 201911139601 A CN201911139601 A CN 201911139601A CN 112825429 A CN112825429 A CN 112825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inverter
photovoltaic
commutation failur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96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5429B (zh
Inventor
颜全椿
范立新
李辰龙
袁超
梅睿
刘亚南
单华
顾文
肖鹏
俞智鹏
汤奕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angsu Fangti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angsu Fangti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angsu Fangti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1396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5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5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5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5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5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包括:S1:分析光伏无功输出与有功之间的关系,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S2:实时监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若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2;S3:切换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STATCOM模式下,抑制直流系统进一步的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本发明能够利用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光伏逆变器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对直流连续换相失败进行抑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该抑制方法无需增加额外设备,配置成本低;由于系统中存在大量光伏逆变器,能够提供的容量大。

Description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晶闸管的直流输电技术由于其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华东、华南等负荷中心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多馈入直流系统,其中华东电网截至2018年底共馈入11回直流,直流的密集接入在有效缓解用电压力的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直流换相失败就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若直流换相失败后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后续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甚至直流闭锁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导致系统大功率缺额和严重的频率问题。
目前,针对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策略,国内外一般从提升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角度出发,利用SVC、SVG的无功补偿能力来给予系统在发生直流换相失败时一定量的动态无功支撑,但SVG设备一般配置成本较高,容量也较小。
例如,专利号为CN201711475450.6的发明专利中,提到一种提高近区直流换相失败恢复速度的STATCOM附加控制方法,根据STATCOM所连交流母线与直流换流母线之间的电压关联因子评估STATCOM附加控制的可行性,若评估结果表明STATCOM附加控制可行,则在STATCOM交流电压控制器基础上增加附加控制器,根据近区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修改交流电压参考值。在直流换相失败之后,本发明充分利用直流近区STATCOM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提高换流母线电压水平,帮助直流系统更快恢复。但第一需要评估附加控制可行性,即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适用该控制方法,第二,需要增加额外的附加控制器,配置成本增加。
专利号为CN201811273587.8的发明专利中,提到一种电池储能电站应对直流换相失败的控制策略,根据直流换流站母线电压来对电池储能电站进行控制:一旦发现系统电压暂降超过设定值则立即控制电池储能电站发出无功,提升换流站母线电压;若换流站母线电压畸变率超过设定值,则电池储能电站立即执行有源滤波控制策略,对谐波进行补偿,降低换流站母线电压畸变率;通过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减少直流换相失败的发生或缩短直流换相失败后的恢复时间,进而减少直流换相失败对受端电网的影响,提高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性。但前述方法需要专门设置电池储能电站才能实现,配置成本高,且容量同样受限。
随着光伏发电产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电网系统中存在大量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在某些应用场合,光伏逆变器具备无功调调节特性。但目前尚未有将光伏逆变器应用到交直流互联系统中以解决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例子,对于在发生直流换相失败后,如何采用光伏逆变器正确提供无功支撑,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运行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的具体技术方案更加未曾涉及。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从而有效抑制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减少系统的功率冲击,提高受端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持多馈入直流系统乃至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实时监测系统是否发生了直流换相故障,一旦发生,利用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光伏逆变器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提供系统运行所需无功功率,对直流连续换相失败进行抑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该抑制方法无需增加额外设备,配置成本低;由于系统中存在大量光伏逆变器,能够提供的容量大;通过设置光伏逆变器的三种工作模式,动态调整无功输出范围,提高光伏逆变器运行效率,减少电网损耗。
为达成上述目的,结合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所述抑制方法包括:
S1:分析光伏无功输出与有功之间的关系,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有功削减工作模式以及STATCOM工作模式;
其中,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光伏有功输出功率最大;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有功削减工作模式时,按照预设削减策略对光伏有功输出功率进行削减;当光伏逆变器处于STATCOM工作模式时,光伏逆变器作为静止同步补偿器运行以保证系统的动态无功需求;
S2:实时监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若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2;
S3:切换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STATCOM模式下,以提供直流系统动态无功支撑,抑制直流系统进一步的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是指:
(1)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21
其中,S为逆变器的视在功率,Pmppt为MPPT控制下光伏输出的有功功率;
(2)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有功削减模式时,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22
其中,Pdec为有功削减模式下光伏输出的有功功率;
(3)当光伏逆变器处于STATCOM模式下时,利用光伏逆变器的额定容量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S≤Q≤S。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所述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以下参数的变化趋势:换流母线电压UL、直流功率Pd、直流吸收无功Qd及熄弧角γ。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所述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的监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直流系统换流器的稳态方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31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32
式中,Vd和Id分别为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Pd和Qd分别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d0为理想空载直流电压,B为串联的桥数,k为换流变压器变比,Xc为换相电抗,Uac表示高压侧母线线电压有效值,γ表示逆变侧熄弧角,φ表示换流器的功率因数;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33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所述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是指,根据换流器两个阀的工作状态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当换流器两个阀进行换相时,如果在换相过程中退出导通的阀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未能及时恢复阻断能力,或者在反向电压作用期间换相过程未能结束、使本该关断的阀在正向电压作用下重新导通,则判定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步骤S3中,光伏逆变器在直流换相失败时提供的无功功率为:
ΔQ=KΔU
式中,ΔU为换流母线电压的变化量;K为逆变器无功下垂系数,根据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以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充分利用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能够在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给予一定的无功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2)给予的无功支撑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运行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
(3)无需另接设备或控制装置,配置成本低,普适性强。
(4)当直流换相失败时,光伏逆变器响应速度快,运行效率高,能够有效避免系统遭受更大的损失。
(5)实时监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判断过程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进一步降低电网风险;并且,监测数据可以作为经验数据再行利用,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判断结果的精确性。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交直流系统功率交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结合图1,本发明提及一种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所述抑制方法包括:
S1:分析光伏无功输出与有功之间的关系,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有功削减工作模式以及STATCOM工作模式。
其中,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光伏有功输出功率最大;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有功削减工作模式时,按照预设削减策略对光伏有功输出功率进行削减;当光伏逆变器处于STATCOM工作模式时,光伏逆变器作为静止同步补偿器运行以保证系统的动态无功需求。
S2:实时监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若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2。
S3:切换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STATCOM模式下,以提供直流系统动态无功支撑,抑制直流系统进一步的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
经实践证明,当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由于直流电流的上升使得直流系统的无功需求增大,若不能提供足够的动态无功支撑,容易导致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光伏逆变器作为STATCOM运行可保证系统在发生直流换相失败的动态无功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及的抑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分析光伏无功输出与有功之间的关系,设置光阀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步骤S1中,所述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是指:
(1)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51
其中,S为逆变器的视在功率,Pmppt为MPPT控制下光伏输出的有功功率。
(2)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有功削减模式时,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52
其中,Pdec为有功削减模式下光伏输出的有功功率。
(3)当光伏逆变器处于STATCOM模式下时,利用光伏逆变器的额定容量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S≤Q≤S。
正常情况下,光伏逆变器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光伏的有功输出;若逆变器的无功容量不足,考虑对光伏进行有功功率削减,从而满足系统的无功需求;在夜间或系统无功缺额较为严重时,可切换到STATCOM模式下,使光伏逆变器作为STATCOM运行保证系统的动态无功需求。
二、监测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监测直流换相是否失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
步骤S2中,所述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是指,根据换流器两个阀的工作状态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当换流器两个阀进行换相时,如果在换相过程中退出导通的阀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未能及时恢复阻断能力,或者在反向电压作用期间换相过程未能结束、使本该关断的阀在正向电压作用下重新导通,则判定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该方式较为直接,判断结果准确,但具有一定的延迟特性。
第二种方式
通过实时监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具体的,所述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以下参数的变化趋势:换流母线电压UL、直流功率Pd、直流吸收无功Qd及熄弧角γ。
而所述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的监测过程则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直流系统换流器的稳态方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61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62
式中,Vd和Id分别为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Pd和Qd分别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d0为理想空载直流电压,B为串联的桥数,k为换流变压器变比,Xc为换相电抗,Uac表示高压侧母线线电压有效值,γ表示逆变侧熄弧角,φ表示换流器的功率因数;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
Figure BDA0002280555520000063
继而根据检测到的状态量的变化趋势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别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该方式可以对换相失败故障做出提前预测,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该判断过程可以结合历史经验数据执行,同样的,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也可以作为经验数据在后续再行利用,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判断结果的精确性。
三、采用光伏逆变器抑制直流系统进一步的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
步骤S3中,光伏逆变器在直流换相失败时提供的无功功率为:
ΔQ=KΔU
式中,ΔU为换流母线电压的变化量;K为逆变器无功下垂系数,根据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义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6)

1.一种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方法包括:
S1:分析光伏无功输出与有功之间的关系,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有功削减工作模式以及STATCOM工作模式;
其中,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光伏有功输出功率最大;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有功削减工作模式时,按照预设削减策略对光伏有功输出功率进行削减;当光伏逆变器处于STATCOM工作模式时,光伏逆变器作为静止同步补偿器运行以保证系统的动态无功需求;
S2:实时监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若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2;
S3:切换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STATCOM模式下,以提供直流系统动态无功支撑,抑制直流系统进一步的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将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模式是指:
(1)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Figure FDA0002280555510000011
其中,S为逆变器的视在功率,Pmppt为MPPT控制下光伏输出的有功功率;
(2)当光伏逆变器处于有功削减模式时,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Figure FDA0002280555510000012
其中,Pdec为有功削减模式下光伏输出的有功功率;
(3)当光伏逆变器处于STATCOM模式下时,利用光伏逆变器的额定容量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其输出的无功范围Q表示为:
-S≤Q≤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以下参数的变化趋势:换流母线电压UL、直流功率Pd、直流吸收无功Qd及熄弧角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直流系统的无功特性的监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直流系统换流器的稳态方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2280555510000021
Figure FDA0002280555510000022
式中,Vd和Id分别为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Pd和Qd分别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d0为理想空载直流电压,B为串联的桥数,k为换流变压器变比,Xc为换相电抗,Uac表示高压侧母线线电压有效值,γ表示逆变侧熄弧角,φ表示换流器的功率因数;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得到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
Figure FDA00022805555100000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是指,根据换流器两个阀的工作状态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当换流器两个阀进行换相时,如果在换相过程中退出导通的阀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未能及时恢复阻断能力,或者在反向电压作用期间换相过程未能结束、使本该关断的阀在正向电压作用下重新导通,则判定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光伏逆变器在直流换相失败时提供的无功功率为:
ΔQ=KΔU
式中,ΔU为换流母线电压的变化量;K为逆变器无功下垂系数,根据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CN201911139601.XA 2019-11-20 2019-11-20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Active CN112825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9601.XA CN112825429B (zh) 2019-11-20 2019-11-20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9601.XA CN112825429B (zh) 2019-11-20 2019-11-20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5429A true CN112825429A (zh) 2021-05-21
CN112825429B CN112825429B (zh) 2022-05-17

Family

ID=75906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9601.XA Active CN112825429B (zh) 2019-11-20 2019-11-20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542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879A (zh) * 2018-06-15 2018-10-23 四川大学 一种抑制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直流功率控制方法
CN109066759A (zh) * 2018-08-16 2018-12-21 重庆大学 兼顾电网有功平衡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CN109245147A (zh) * 2018-09-17 2019-01-18 湖南大学 储能型静止同步补偿装置及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10212565A (zh) * 2019-06-19 2019-09-06 东南大学 一种抑制连续换相失败的直流功率控制策略
CN110417042A (zh) * 2019-08-16 2019-11-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抑制直流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879A (zh) * 2018-06-15 2018-10-23 四川大学 一种抑制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直流功率控制方法
CN109066759A (zh) * 2018-08-16 2018-12-21 重庆大学 兼顾电网有功平衡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CN109245147A (zh) * 2018-09-17 2019-01-18 湖南大学 储能型静止同步补偿装置及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10212565A (zh) * 2019-06-19 2019-09-06 东南大学 一种抑制连续换相失败的直流功率控制策略
CN110417042A (zh) * 2019-08-16 2019-11-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抑制直流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5429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0520B (zh) 适用于故障穿越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Zhou et al. Coordinated power control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for mitigating subsequent commutation failures of HVDC
CN111786396B (zh) 基于储能型链式statcom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Kornilov et al. Increasing stability of electric drives of rolling mills with active front ends at voltage sag
CN107910877A (zh) 一种送端换流站高功率波动时并联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
CN111009916B (zh) 一种对直流连续换相失败进行抑制的方法
CN111769583B (zh) 一种改善级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的协调控制方法
Antar et al. Using seven-level cascade H-bridge inverter with HVDC system to improve power quality
CN112825429B (zh) 基于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06877333B (zh) 具备主动补偿能力的pwm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81763A (zh) 用于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系统工作模式选择切换的方法
CN107681687B (zh) 基于储能的分布式系统母线过电压抑制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641225A (zh) 一种利用多功能储能装置调节能力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CN106026101B (zh) 双回线路统一潮流控制器及多断面潮流控制方法
CN110460087B (zh) 一种改进型定关断角控制方法
CN112994065A (zh) 基于光伏电站调相运行的抑制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方法
Qu et al. Energy Storage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ordinated Control Considering DC Commutation Failue Voltage Recovery and Restraining AC Line Active Power Fluctuation
CN111628508A (zh) 抑制高压直流暂态过电压的调相机与svc协调控制方法
CN106786725B (zh) 一种提高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暂态电压的控制方法
Tao et al. Power Control Strategy of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Gao et al. A method of solving three-phase power unbalance problem with PV inverters connected to the grid in series
CN112398138B (zh) 一种高压换流站同步调相机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00995B (zh) 一种牵引供电有功功率融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Zhu et al. DC-Link current optimal control of current source PWM converter
CN111641224B (zh) 一种基于光伏电站无功自适应调节的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