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4665B -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4665B
CN112824665B CN201911146968.4A CN201911146968A CN112824665B CN 112824665 B CN112824665 B CN 112824665B CN 201911146968 A CN201911146968 A CN 201911146968A CN 112824665 B CN112824665 B CN 112824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ulvert
main actuator
linear motion
thrust rever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69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4665A (zh
Inventor
白杰
李雪
何玉军
梁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69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4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4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4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4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4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K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K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jet pipe or nozzle; Jet pipes or nozzles peculiar thereto
    • F02K1/06Varying effective area of jet pipe or nozzle
    • F02K1/09Varying effective area of jet pipe or nozzle by axially moving an external member, e.g. a shrou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K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K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jet pipe or nozzle; Jet pipes or nozzles peculiar thereto
    • F02K1/06Varying effective area of jet pipe or nozzle
    • F02K1/15Control or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外涵喷管组件、短舱、航空发动机、试验台架、试验方法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其中,所述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包括主作动器,安装在反推装置的扭力盒,输出直线运动;第一正交传动机构,与所述主作动器耦接,将主作动器输出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输出;联动环,与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耦接,输出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输出的转动;多个辅助作动器,各所述辅助作动器具有第二正交传动机构,与所述联动环耦接,用于接收所述联动环的转动,并将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外涵喷管。

Description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外涵喷管组件、短舱、航空发动机、试验台架、试验方法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民用飞机飞至巡航阶段前,为了获得大推力,一般采用加大油门,提高风扇转速的方式实现。但这一过程中,航空发动机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影响飞机的乘客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可以包括进气道101、风扇罩102、反推装置103以及内涵喷管104的部件组成。有研究表明,通过增大航空发动机外涵喷管的空气质量与通过发动机核心舱的空气质量的比值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而图1所示的反推装置103采用固定的外涵喷管,该结构导致航空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固定,无法进行出口面接调节而实现进一步降噪。
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噪音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设置可移动外涵喷管,增大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以降低噪音。另外,增大外涵喷管出口面积还可以有效降低风扇压力,提高风扇的喘振裕度,降低油耗。
但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外涵喷管的机构一般都需要配备复杂的液压或者电驱动系统,增加了航空发动机的重量以及成本。且复杂液压或电驱动系统还存在可靠性问题,增加了航空发动机的维护保养成本。同时,由于外涵喷管附近受到气流以及扭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复杂液压系统或点驱动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实现外涵喷管移动,降低外环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以及提高航空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另外,在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中,也需要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下不断调节外涵喷管的空气质量与通过发动机核心舱的空气质量的比值,以期获得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各工况下的最佳比值。因此,本领域还需要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以及试验方法,以灵活调节外涵喷管的空气质量与通过发动机核心舱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涵喷管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涵喷管组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舱。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台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用于安装在航空发动机的短舱上,用于驱动外涵喷管,该短舱还包括反推装置以及反推装置的扭力盒;该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包括:主作动器,用于安装在反推装置的扭力盒,用于输出直线运动;第一正交传动机构,与所述主作动器耦接,用于将主作动器输出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输出;联动环,与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耦接,输出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输出的转动;多个辅助作动器,各所述辅助作动器具有第二正交传动机构,与所述联动环耦接,用于接收所述联动环的转动,并将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外涵喷管。
在所述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外涵喷管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在反推装置上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将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可离合连接;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分离,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进行传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以及离合器固定,使得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反推装置固定,以推动反推装置。
在所述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离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定义一第一空间;以及离合组件,包括基座以及离合件;其中,所述离合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以及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离合件具有锁止部以及耦接部;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锁止部解锁,使所述耦接部与所述主作动器分离;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锁止部锁止,使得所述耦接部与所述主作动器耦接。
在所述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作动器的下游端具有耦接孔,所述离合件包括锁止销钉;在所述断开状态,所述锁止销钉收起,使得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分离,所述主作动器可直线移动地穿过所述基座;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锁止销钉凸出,与所述耦接孔插接,使得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固定。
在所述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结构,其蜗杆部与所述主作动器固定,蜗轮部设置于所述联动环。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外涵喷管组件,包括:外涵喷管以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外涵喷管相连,驱动其直线移动,使所述外涵喷管的气流出口面积可调。
在所述外涵喷管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涵喷管的材料为复合材料,具有声衬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带孔内蒙皮、复合材料外蒙皮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层降噪蜂窝。
在所述外涵喷管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涵喷管具有第一滑块部以及第二滑块部,所述第一滑块部、所述第二滑块部分别用于沿设置于所述反推装置的铰链梁、锁扣梁的滑槽滑动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短舱,包括反推装置以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
在所述短舱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推装置的铰链梁、锁扣梁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内镶嵌钢制衬套,所述钢制衬套内表面具有耐磨涂层。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核心舱以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短舱。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试验台架,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试验方法,包括设置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通过所述外涵喷管组件的外涵喷管的移动调节所述试验发动机的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外涵喷管气流的输出,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外涵喷管的移动,以调整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主作动器、联动环以及多个辅助作动器构成所述驱动装置,主作动器固定于航空发动机的反推装置的扭力盒,多个辅助作动器连接所述外涵喷管;
步骤S2:驱动主作动器进行第一直线运动;
步骤S3:将所述第一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联动环的第一转动;
步骤S4:将所述第一转动转化为多个辅助作动器的第二直线运动;
步骤S5: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驱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外涵喷管移动。
在所述调整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设置离合器固定于航空发动机的反推装置,将所述主作动器与联动环离合连接;
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为断开状态,所述第一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联动环的第一转动;
步骤S32: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为闭合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以及所述联动环固定;
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转动转化为多个辅助作动器的第二直线运动;
步骤S42: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固定;
所述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驱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外涵喷管移动;
步骤S52: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与所述主作动器固定。
本发明的进步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设置联动环以及正交传动机构,使得驱动装置仅需要驱动主作动器即可带动多个辅助作动器从而驱动外涵喷管移动,仅需对主作动器配置液压或者电驱动机构驱动即可,无需每个辅助作动器均设置单个或多个液压或电驱动机构驱动,使得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系统布置简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低,降低了设计制造成本,同时,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运行可靠,降低了运营以及维护成本。同时,可以在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下不断调节外涵喷管的空气质量与通过发动机核心舱的空气质量的比值,以期获得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各工况下的最佳比值,试验效果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航空发动机的短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短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调节外涵喷管气流输出面积的原理图。
图4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外涵喷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图4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具有声衬结构的复合材料的外涵喷管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在离合器的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在离合器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以涡扇发动机为例。
参考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短舱10可以包括进气道101、风扇罩102、反推装置103、内涵喷管104以及外涵喷管组件105。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外涵喷管组件105包括外涵喷管驱动装置200以及外涵喷管201。如图3所示,外涵喷管201在轴向朝下游直线移动,可以将外涵喷管201 相对于核心舱罩301的气流输出面积从原来的S1增大为S2,从而起到降低噪音,以及降低风扇压力,提高风扇的喘振裕度,降低油耗等有益效果。
参考图5以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外涵喷管200的材料可以是复合材料,材料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具有声衬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带孔内蒙皮501、复合材料外蒙皮503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层降噪蜂窝502,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进一步消除部分外涵道气流产生的噪音。
参考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航空发动机试验中,试验台架包括工艺进气道701、风扇机匣702、工艺短舱703、工艺内涵喷管704,以及外涵喷管201以及对应驱动外涵喷管201移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通过对外涵喷管201的移动,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下,调节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即外涵喷管的空气质量与通过发动机核心舱的空气质量的比值,以期获得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各工况下的噪音、喘振裕度以及油耗对应的最佳比值。如此可以随试验的进行实时地调整比值,试验效率高。
继续参考图2至图5以及图7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用于驱动外涵喷管201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200包括主作动器202、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联动环204、以及多个辅助作动器203。需要说明的是,联动环204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部分环形,其材料可以是软质材料。由于视角的关系,图2 中所示的仅是在半边的驱动装置,在另一半边也可以存在相同的驱动装置驱动另一半边的外涵喷管。主作动器202安装于反推装置103的扭力盒,通过液压或者电动(未图示)的驱动而输出直线运动。第一正交传动机构 600与主作动器202耦接,将主作动器202输出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输出。具体地,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 具体可以是蜗轮蜗杆结构,蜗杆部602与主作动器202一体地固定,蜗轮部601设置于联动环204。可以理解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不以图7所示的内容为限。联动环204与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耦接,输出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输出的转动。多个辅助作动器203可以各自具有第二正交传动机构(未图示),与联动环204耦接,接收联动环204输出的转动,并将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与多个辅助作动器203连接的外涵喷管201,多个辅助作动器203如图2所示输出相互平行的直线运行。可以理解到,第二正交传动机构可以是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的机构的简单变换,即将第一正交传动机构的输入结构用于第二正交传动机构的输出结构,第一正交传动机构的输出结构用于第二正交传动机构的输入结构,以上叙述中已经对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图示说明示例,故此处不再对第二正交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赘述。驱动装置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联动环以及正交传动机构,使得驱动装置仅需要驱动主作动器即可带动多个辅助作动器从而驱动外涵喷管移动,实现喷口面积多级可调,以适应不同飞行阶段的面积需求,从而降低民航客机起飞至巡航阶段产生的噪音。并且,仅需对主作动器配置液压或者电驱动机构驱动即可,无需每个辅助作动器均设置单个或多个液压或电驱动机构驱动,使得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系统布置简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低,降低了设计制造成本,同时,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运行可靠,降低了运营以及维护成本。
继续参考图2至图5以及图7至图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离合器205,其固定安装于反推装置103,可以与反推装置103 一同移动。离合器205将主作动器202与联动环204可离合连接。例如需要调节移动外涵喷管201以调节外涵喷管的气流输出面积时,使离合器205 至断开状态,主作动器202与离合器205分离,主作动器202与联动环204 之间通过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进行传动,将主作动器202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输出。例如在飞机降落需要打开反推装置103进行反推时,使在离合器205至闭合状态,主作动器202与联动环204以及离合器205固定,即三者相对静止,使得主作动器202与反推装置103固定,即主作动器202 与反推装置103相对静止,主作动器202在受到液压或者电动的驱动而输出直线运动直接带动与之相对静止的反推装置103将其打开进行反推。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离合器的设置,仅用一套驱动装置200实现了双功能,即,既具备在必要时打开反推装置103的功能,也具备推动外涵喷管201直线移动而调节外涵气流输出面积的功能,进一步简化了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结构,降低加工制造成本以及运营维护成本。
参考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器205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壳体606以及离合组件。离合组件包括基座605以及设置于基座605的离合件603,离合件603具有锁止部6031以及耦接部6032。壳体606内定义第一空间607,基座603以及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均设置于第一空间607 内。参考图9以及图7,在离合器205的闭合状态,锁止部6031锁止,使得耦接部6032与主作动器202耦接,主作动器202与离合器205相对静止固定,也使得蜗杆部602以及蜗轮部601构成的第一正交传动机构600相对静止以及联动环204也相对静止。如图8所示,在离合器205的断开状态,锁止部603解锁,使耦接部6032与主作动器202分离,主作动器202 与离合器205相对运动,主作动器202可以从离合器205的壳体606的孔洞6061穿过。如此设置离合器205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正交传动机构 600以及涉及主作动器202以及联动环204的部分高度地集成至壳体606 定义的第一空间607中,使得整个驱动装置200的集成度高,有利于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小型化。
继续参考图7至图9,主作动器202与离合器205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主作动器202的下游端具有耦接头604,离合件603为锁止销钉结构;在断开状态,锁止销钉收起,使得主作动器202与离合器205分离,主作动器202可直线移动地穿过基座605以及穿过壳体606;在闭合状态,锁止销钉凸出,与耦接头604的孔形成插接,使得主作动器202与离合器603固定。实现销钉的收起与凸出的切换可以采用图7的弹簧结构,但不以此为限。采用销-孔锁止的结构,其结构可靠简单,成本低。
参考图4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涵喷管201可以具有第一滑块部401以及第二滑块部402,如图4所示,第一滑块部401、第二滑块部402 可以分别位于外涵喷管201的上下两端,第一滑块部401、第二滑块部402 分别沿设置于反推装置103的铰链梁403、锁扣梁404的滑槽滑动地移动。滑块与滑槽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5,以第一滑块部401与铰链梁403之间的滑动为例。第一滑块部401设置有与弧形的第一导轨槽800滑动配合的配合部405,第一导轨槽800内镶嵌钢制衬套801,衬套801内表面涂覆耐磨涂层802,以增加滑动结构的耐用性。如此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反推装置103 现有结构中的铰链梁403、锁扣梁404设置滑动结构,外涵喷管201更易于进行直线移动。
由上述介绍可知,作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外涵喷管气流的输出的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包括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外涵喷管的移动,以调整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1:设置主作动器、联动环以及多个辅助作动器构成所述驱动装置,主作动器固定于航空发动机的反推装置的扭力盒,多个辅助作动器连接所述外涵喷管;
步骤S2:驱动主作动器进行第一直线运动;
步骤S3:将所述第一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联动环的第一转动;
步骤S4:将所述第一转动转化为多个辅助作动器的第二直线运动;
步骤S5: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驱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外涵喷管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还可以设置离合器固定于航空发动机的反推装置,将所述主作动器与联动环离合连接;
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为断开状态,所述第一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联动环的第一转动;
步骤S32: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为闭合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以及所述联动环固定;
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转动转化为多个辅助作动器的第二直线运动;
步骤S42: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固定;
所述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驱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外涵喷管移动;
步骤S52: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与所述主作动器固定。
以上离合器的闭合状态,例如可以飞机降落时需要打开反推装置的情况,那么此时航空发动机的外涵喷管气流的输出被调整为急剧下降设置被封堵而直接调整为零。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实施例介绍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外涵喷管组件、短舱、航空发动机、试验台架、试验方法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设置联动环以及正交传动机构,使得驱动装置仅需要驱动主作动器即可带动多个辅助作动器从而驱动外涵喷管移动,实现喷口面积多级可调,以适应不同飞行阶段的面积需求,从而降低民航客机起飞至巡航阶段产生的噪音。并且,仅需对主作动器配置液压或者电驱动机构驱动即可,无需每个辅助作动器均设置单个或多个液压或电驱动机构驱动,使得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系统布置简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低,降低了设计制造成本,同时,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外涵喷管组件、短舱以及航空发动机运行可靠,降低了运营以及维护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用于安装在航空发动机的短舱上,用于驱动外涵喷管,该短舱还包括反推装置以及反推装置的扭力盒;其特征在于,该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包括:
主作动器,用于安装在反推装置的扭力盒,用于输出直线运动;
第一正交传动机构,与所述主作动器耦接,用于将主作动器输出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输出;
联动环,与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耦接,输出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输出的转动;
多个辅助作动器,各所述辅助作动器具有第二正交传动机构,与所述联动环耦接,用于接收所述联动环的转动,并将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外涵喷管;
离合器,用于安装在反推装置上;
其中,所述离合器将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可离合连接,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分离,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以及离合器固定,使得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反推装置固定,以推动反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定义一第一空间;以及
离合组件,包括基座以及离合件;
其中,所述离合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以及第一正交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离合件具有锁止部以及耦接部;
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锁止部解锁,使所述耦接部与所述主作动器分离;
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锁止部锁止,使得所述耦接部与所述主作动器耦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作动器的下游端具有耦接孔,所述离合件包括锁止销钉;
在所述断开状态,所述锁止销钉收起,使得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分离,所述主作动器可直线移动地穿过所述基座;
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锁止销钉凸出,与所述耦接孔插接,使得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结构,其蜗杆部与所述主作动器固定,蜗轮部设置于所述联动环。
5.一种外涵喷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涵喷管;以及
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外涵喷管驱动装置与所述外涵喷管相连,驱动其直线移动,使所述外涵喷管的气流出口面积可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涵喷管的材料为复合材料,具有声衬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带孔内蒙皮、复合材料外蒙皮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层降噪蜂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涵喷管具有第一滑块部以及第二滑块部,所述第一滑块部、所述第二滑块部分别用于沿设置于所述反推装置的铰链梁、锁扣梁的滑槽滑动地移动。
8.一种短舱,用于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推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短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推装置的铰链梁、锁扣梁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内镶嵌钢制衬套,所述钢制衬套内表面具有耐磨涂层。
10.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舱,以及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短舱。
11.一种试验台架,用于航空发动机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
12.一种试验方法,用于航空发动机试验,其特征在于,设置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涵喷管组件,通过所述外涵喷管组件的外涵喷管的移动调节所述航空发动机的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
13.一种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外涵喷管气流的输出,其特征在于,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外涵喷管的移动,以调整外涵喷管气流的出口面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主作动器、联动环以及多个辅助作动器构成所述驱动装置,主作动器固定于航空发动机的反推装置的扭力盒,多个辅助作动器连接所述外涵喷管,设置离合器固定于航空发动机的反推装置,将所述主作动器与联动环离合连接;
步骤S2:驱动主作动器进行第一直线运动;
步骤S3:将所述第一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联动环的第一转动,其中,
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为断开状态,所述第一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联动环的第一转动;或
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为闭合状态,所述主作动器与所述离合器以及所述联动环固定;
步骤S4:将所述第一转动转化为多个辅助作动器的第二直线运动,其中,
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转动转化为多个辅助作动器的第二直线运动;
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与所述联动环固定;
步骤S5:在所述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驱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外涵喷管移动;或
在所述离合器的闭合状态,所述多个辅助作动器与所述主作动器固定。
CN201911146968.4A 2019-11-21 2019-11-21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Active CN112824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6968.4A CN112824665B (zh) 2019-11-21 2019-11-21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6968.4A CN112824665B (zh) 2019-11-21 2019-11-21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4665A CN112824665A (zh) 2021-05-21
CN112824665B true CN112824665B (zh) 2022-02-18

Family

ID=7590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6968.4A Active CN112824665B (zh) 2019-11-21 2019-11-21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46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2280B (zh) * 2021-04-20 2021-09-2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进排气同时模拟的短舱试验装置
CN114715416A (zh) * 2022-03-22 2022-07-08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航空涡扇发动机及外涵道喷口
CN114878175B (zh) * 2022-04-15 2024-02-23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内外涵分流排气系统的外涵面积同步调节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97907A (en) * 1948-11-12 1954-12-28 Gen Motors Corp Multiplate variable area jet nozzle
CN1077217C (zh) * 1996-08-22 2002-01-02 波音公司 反推装置同步轴锁定机构
EP2278147B1 (en) * 2009-06-16 2014-06-25 Rohr, Inc. Translating variable area fan nozzle providing an upstream bypass flow exit
US8978356B2 (en) * 2010-12-03 2015-03-17 The Boeing Company Thrust reverser and variable area fan nozzle act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615982B2 (en) * 2011-07-05 2013-12-3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lectric variable area fan nozzle thrust reversal actuation system
US9316112B2 (en) * 2011-12-21 2016-04-19 Rohr, Inc. Variable area fan nozzle with drive system health monitoring
US9303590B2 (en) * 2012-05-22 2016-04-05 Spirit Aerosystems, Inc. Variable area fan nozzle actu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4665A (zh) 2021-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4665B (zh) 外涵喷管驱动装置、组件以及气流输出面积调整方法
US11661906B2 (en) Propulsion system arrangement for turbofan gas turbine engine
EP3244051B1 (en) Gas turbine engine with thrust revers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US8523516B2 (en) Bypass turbojet engine nacelle
EP2459862B1 (en) Integrated thrust reverser assembly
US20150260126A1 (en) Nacelle thrust reverser and nacelle equipped with at least one reverser
US8899013B2 (en) Thrust reverser having locking/unlocking cascade vanes
CN102918252B (zh) 具有可锁定的可变截面喷嘴的推力反向器
CN111212970B (zh) 三致动器叶栅型推力反向器致动系统
US9562595B2 (en) Double-acting linear actuator
EP2725218A2 (en) Aeroengine thrust reverser arrangement
RU2500585C2 (ru) Воздухозаборник для гондолы турбореактив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US20080069687A1 (en) Aeroengine nozzle
US20160131082A1 (en) Thrust reverser with hidden linkage blocker doors
US20130277454A1 (en) Aircraft propulsion assembly
CN110173372A (zh) 推力反向器叶栅
CN109563788A (zh) 反推装置组件
EP2987991B1 (en) Fan nozzle with thrust reversing and variable area function
US4506850A (en) Engine installation for aircraft
US20150354500A1 (en) Actuator for aircraft engine nacelle
CN103201489B (zh) 用于飞机推进单元的致动系统
US10774786B2 (en) System for actuating a panel of a turbojet engine nacelle
CN113217223A (zh) 反推装置、航空发动机短舱、飞机及反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833574B (zh) 反推力装置和航空发动机
CN116692017A (zh) 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系统和辅助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