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2731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22731A CN112822731A CN201911154539.1A CN201911154539A CN112822731A CN 112822731 A CN112822731 A CN 112822731A CN 201911154539 A CN201911154539 A CN 201911154539A CN 112822731 A CN112822731 A CN 112822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ore network
- network element
- target base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增加双连接场景下的网络吞吐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经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之后,才会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也就是说,一旦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完成承载变更,就通过第一消息发起添加辅基站的流程,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失败,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基站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非独立组网(NSA,non-standalone)与独立组网(SA,standalone)是5G空口(NR,new radio)在实际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组网配置形态。NSA是一种快速提供5G能力,并能够实现规模部署的组网方案。一般来说,NSA可以通过双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多射频技术双连接(MR-DC、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演进的陆地无线接入(E-UTRA,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与NR双连接(EN-DC,E-UTRA-NR dualconnectivity)予以实现。
在现有技术中,在NSA架构下,以EN-DC为例,核心网是基于4G网络的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锚定4G网络的演进型基站(eNB,evolved NodeB)作为基站即终端接入核心网的主载波,下一代基站(gNB,next generation-NodeB)作为终端接入核心网的辅载波,至于何时添加gNB作为辅载波可以由eNB根据自身算法进行判断,并向核心网发出添加辅载波的请求,然后核心网根据该请求执行终端添加gNB作为辅载波的承载变更过程,在完成辅载波添加过程之后,eNB和gNB通过S1接口与EPC存在用户面(UP,userplane)连接,而只有eNB与EPC有控制面(CP,control plane)连接,eNB通过X2接口与gNB传输CP数据。
然而,当接入eNB的终端由于信号质量的变化、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灯等原因触发站间切换时,会发生载波的转移,eNB站间切换流程和gNB添加流程有可能发生冲突,eNB在站间切换后会导致用户吞吐率降低较明显,类似地,核心网在NSA结构下的其他类型执行辅载波添加的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增加基站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与源基站在发生站间切换时,目标基站为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添加辅基站实现双连接的过程,在该方法中,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即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经完成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时,目标基站获取第一消息,其中,在第一消息中携带有辅基站的标识,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此后,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也就是说,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经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之后,才会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失败,通过对齐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的处理机制,规避站间切换过程中辅载波添加流程失败场景,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双连接场景下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有多种,其中,该过程可以是目标基站从核心网网元接收第一确认信息,该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进一步地,在发送第一确认信息之后,该目标基站可以向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该能力信息用于请求该第一确认信息;从而,核心网网元在确定该目标基站具备双连接能力之后,在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从而使得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本实施例中,通过该能力信息实现站间切换后目标基站和核心网握手对齐双方用户面承载变更状态,即提供了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能力信息具体可以携带于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交互的信息中,具体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来实现,其中,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能力信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核心网缓存该能力信息的预留时间,具体可以将该能力信息携带于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的第二消息中,从而提供了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有多种,其中,该过程可以是当目标基站从源基站接收到终止标识之后,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本实施例中,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会向源基站发送用于标识该过程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此后,当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终止标识之后,目标基站可以由此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有多种,其中,该过程可以是当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时,目标基站启动第一定时器,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从而,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在发送第二消息时,通过第一定时器来延迟发送第一消息,避开核心网内部处理站间切换对应的用户面承载变更的处理时间,即提供了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接入成功率,可以在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目标基站启动第二定时器;当第二定时器超时,若目标基站未接收到核心网网元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时,目标基站重新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建立。
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可以通过第二定时器验证核心网网元是否完成该第一消息对应的承载变更的过程,若未完成,则重新发送该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网元根据重新发送的第一消息执行对应的承载变更,从而提升网络接入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核心网网元在处理目标基站与源基站发生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为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添加辅基站实现双连接的过程,在该方法中,核心网网元在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该核心网网元会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其中,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此后,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核心网网元再根据该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从而,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通过对齐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的处理机制,规避站间切换过程中辅载波添加流程失败场景,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双连接场景下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核心网网元会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之前,可以响应于来自目标基站的能力信息来发送第一确认信息,其中,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当核心网网元根据能力信息确定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之后,即确定该目标基站可能存在双连接的需求,然后核心网网元再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能力信息的过程可以携带于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交互的信息中,具体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来实现,其中,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能力信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核心网缓存该能力信息的预留时间,具体可以将该能力信息直接携带于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的第二消息中,从而提供了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核心网网元在处理目标基站与源基站发生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为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添加辅基站实现双连接的过程,在该方法中,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此后,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也就是说,只有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从而,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增加双连接场景下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具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核心网网元确定未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缓存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核心网网元在确定未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则缓存第一消息,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该第一消息丢弃相比,将第一消息进行缓存,从而在后续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避免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基站,该目标基站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获取单元、发送单元、确定单元和启动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网元,该核心网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建立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网元,该核心网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建立单元和缓存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前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是使得前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该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称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或者,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目标基站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该目标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核心网网元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或者,用于支持核心网网元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该核心网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架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目标基站和任一实施中的上述核心网网元。
其中,第三、第六、第八、第十、第十二和第十四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第五、第七、第九、第十一、第十三和第十四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或者是,参见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该目标基站获取第一消息,其中,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此后,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因此,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才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也就是说,一旦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完成承载变更,就通过第一消息发起添加辅基站的流程,避免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理解不一致导致添加辅站失败,通过对齐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的处理机制,规避站间切换过程中辅载波添加流程失败场景,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目标基站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实现的一个示意图;
图2a为EN-DC场景中双连接网络实现的一个示意图;
图2b为EN-DC场景中双连接网络实现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EN-DC场景中站间切换实现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目标基站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网元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网元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目标基站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网元的另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网元101、接入网设备111和接入网设备112。核心网网元101可以与接入网设备111和接入网设备112连接。终端121可以与接入网设备111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1所述的通信系统所包含的核心网网元、基站和终端仅是一种示例,所述基站之间的接口连接关系也仅是一种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包含的网元的类型、数量,以及网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不限于此。
该通信系统可以是支持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支持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支持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还可以是支持多种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的通信系统。另外,该通信系统也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
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11和接入网设备112可以是接入网侧用于支持终端接入通信系统的设备,例如,可以是2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3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节点B(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B,g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中继节点(relay node)、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等。
图1中的核心网网元101可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网设备,或者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或者可以给终端配置资源。例如核心网网元可以是3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支持节点(servingGPRS support node,SGSN)或者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或者用户面性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等等。
图1中的终端121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者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unit),站台(station),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平板电脑(pad)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接入通信系统、可以与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进行通信,或者通过通信系统与其它物体进行通信的设备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譬如,智能交通中的终端和汽车、智能家居中的家用设备、智能电网中的电力抄表仪器、电压监测仪器、环境监测仪器、智能安全网络中的视频监控仪器、收款机等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111或者接入网设备112进行通信。多个终端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静态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在图1对应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适用于NSA架构,以EN-DC为例,核心网是基于4G网络的演进型分组核心网,锚定eNB作为主基站即终端接入核心网的主载波,gNB作为终端接入核心网的辅载波,至于何时添加gNB作为辅载波可以由eNB根据自身算法进行判断,并向核心网发出添加辅载波的请求,然后核心网根据该请求执行终端添加gNB作为辅载波的承载变更过程,具体该主基站eNB添加辅基站gNB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可以参考图2a,其中,图2a中涉及的数据传输过程的交互主体包括:用户终端(UE,userequipment)、主基站(MastereNB)、辅基站(Secondary gNB),核心网网元包括: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移动管理节点功能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function),该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201、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辅基站添加请求(SgNB addition request);
步骤202、当辅基站确认支持该请求时,辅基站向主基站返回辅基站添加确认(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步骤203、主基站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重建消息(Radio resourcecontrol reconfigutation);
步骤204、UE向主基站返回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重建确认(Radio resourcecontrol reconfigutation complete);
步骤205、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重建确认(SgNB 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步骤206、辅基站向UE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建立过程(ramdom access procedure);
步骤207、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状态转移消息(SgNB status transfer);
步骤208、主基站、辅基站、SGW协商处理数据前送(data forwarding);
步骤209、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修改指示(E-rabmodification indication);
步骤210、SGW与MME之间处理承载变更(Bearer modication);
步骤211、SGW向主基站发送携带有终止标识的数据包(end marker packer);
步骤212、MME向主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修改确认指示(E-rabmodification confirm)。
其中,步骤209至步骤212的过程被称为路径更新过程,即通过数据交互核心网实现向UE的数据传输路径,后续该UE可以通过更新后的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即以主基站为主载波,添加辅基站为辅载波进行载波聚合的数据传输。
在完成图2a所示辅载波添加过程之后,网络数据传输架构可参阅图2b所示,其中,eNB和gNB通过S1-U接口与EPC中的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存在UP连接,而只有eNB与EPC中的移动管理节点功能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function)有控制面CP连接,eNB可以通过X2-C接口与gNB传输CP数据。
在图2b对应的网络架构建立之前,如果当接入该eNB的终端由于信号质量的变化、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灯等原因触发站间切换时,会发生主载波的转移,即终端从源4G网络的演进型基站(SeNB,source eNB)转移到目标4G网络的演进型基站(TeNB,target eNB)的过程,终端在SeNB与TeNB之间完成切换,此时,核心网网元需要对终端接入核心网进行承载变更的处理过程,以实现终端由原来的通过源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连接变更为由目标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连接,具体基于S1接口的eNB站间切换实现可参阅图3的步骤,其中,图3中涉及的传输过程的交互主体包括:UE、源eNB、目标eNB,核心网网元包括源MME、目标MME、源SGW、目标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GW,public data networkgateway)、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该过程具体包括:
数据传输状态:用户面数据下行(downlink user plane data),具体用户面数据下行路径为PGW、SGW、SeNB、UE。
步骤1:源eNB决定进行基于S1的切换(Decision to trigger a relocationviaS1),即源eNB决定进行基于S1的切换,S1切换的原因可能是源eNB和目标eNB之间不存在X2连接,或者源eNB根据其他情况作出的判断。
步骤2:源eNB向源MME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
步骤3:源MME选定合适的目标MME,通过S10接口发送重定位请求(Forwardrelocation request)消息给目标MME;
步骤4:目标MME选定相应的目标SGW;
步骤4a:目标SGW返回创建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给源MME。
步骤5:目标MME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eNB;
步骤5a:目标eNB收到上述消息后会建立UE上下文,目标eNB也回送切换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目标MME;
步骤6:目标MME发送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通道请求(Create indirect dataforwarding tunnel request)消息给目标SGW;
步骤6a:目标SGW回复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通道响应(Create indirect dataforwarding tunnel response)消息;
步骤7:目标MME发送前向重新定位响应(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给源MME;
步骤8:源MME发送创建间接数据转发隧道请求(Create indirect dataforwarding tunnel request)消息给源SGW;
步骤8a:源SGW回复创建间接数据转发响应(Create indirect data forwardingresponse);
步骤9:源MME发送切换确认(Handover command)消息给源eNB;
步骤9a:源eNB会将切换确认(Handover command)发送给UE;
步骤9b:源eNB会将接入网使用数据报告(RAN Usage data report)发送至源MME;
步骤10:源eNB发送eNB状态转移(eNB status transfer)消息;
步骤10a:源MME向目标MME发送转发访问上下文通知(Forward access contextnotification);
步骤10b:源MME向目标MM发送转发访问上下文确认(Forward access contextacknowledge);
步骤10c: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eNB状态传输(eNB status transfer);
步骤11a:源eNB通过仅用于直接转发数据(Only for direct forwarding ofdata)将数据转发给目标eNB;
步骤11b:源eNB通过仅用于间接转发数据(Only for indirect forwarding ofdata)将数据发送至目标eNB,其中,源eNB发现需要将数据向目标eNB转发,源eNB首先将数据发送到源SGW,源SGW转发数据到目标SGW,目标SGW将数据最终转发到目标eNB;
步骤12:UE与目标eNB建立上,下行同步后,发送切换确认(Handover confirm)消息给目标eNB;
数据传输状态:用户面数据上行(Uplink user plane data),此时目标eNB可以将从源eNB转发过来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UE也开始发送上行数据,经目标eNB到目标SGW最后到PGW;
步骤13:目标eNB发送切换完成通知(Handover notify)消息给目标MME。
步骤14:目标MME发送转发重新定位完成通知(Forward relocation completenotification)消息给源MME;
步骤14b:源MME回应转发重新定位完成确认(Forward relocation completeacknowledge)消息,此时,源MME和目标MME启动相应的定时器,以便在切换结束后,删除相应的资源;
步骤15:目标MME发送修改承载请求(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SGW,此后,切换后的下行数据通道在目标SGW到目标eNB之间的部分建立完成;
步骤16:目标SGW发送修改承载请求(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给PGW,这样切换后的下行数据通道在PGW到目标SGW之间的部分建立完成,整个的PGW到目标eNB之间的下行通道就建立完毕,下行数据就可以从PGW,经由目标SGW以及目标eNB到达UE;
步骤16a:PGW更新相应的上下文,返回修改承载请求(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目标SGW;
步骤17:目标SGW收到PGW的回应后,上行通道在SGW到PGW的部分可以建立,目标SGW返回修改承载响应(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目标MME,其中,如果SGW不改变,则SGW应在切换路径之后立即在旧路径上发送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end marker)”数据包,以协助目标eNB中的重新排序功能;如果发生数据转发(直接或间接),则源eNB必须通过转发隧道将“结束标记”包转发到目标eNodeB。
数据传输状态:在步骤17之后,核心网这一侧已确定完成源eNB与目标eNB之间的站间切换对应的承载变更;
步骤18:UE可以触发相应的TAU的过程,此后,源MME和目标MME将触发相应的资源释放过程,即完成基于S1接口的eNB站间切换。
其中,核心网在步骤13接收到目标eNB发送的切换完成通知之后,在步骤14至步骤17处理该站间切换过程的承载变更。
然而,目标基站在图3中切换过程中或者是切换后触发添加gNB作为辅载波的过程是随机的,若核心网在处理该目标基站与源基站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中(对应图3步骤14至步骤17),该目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添加gNB作为辅载波的请求时(对应图1步骤109)会产生冲突,由于核心网正在执行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对应图3步骤14至步骤17)无法同时处理添加gNB作为辅载波的承载变更(对应图1步骤110至步骤112),导致目标基站当前的辅载波添加失败,即由于eNB和核心网对于流程冲突场景的处理可能理解不一致,最终导致gNB添加失败,影响EN-DC场景下的5G接入成功率。
类似地,核心网在NSA结构下或者是SA结构下的其他类型的双连接模式下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例如E-UTRA与NR双连接、NR与E-UTRA双连接、或者是NR-NR双连接等,以NR-NR双连接为例,在UE接入的基站为gNB时,在该基站发生站间切换过程即由源gNB切换到目标gNB的过程中,通过该目标gNB添加辅基站gNB作为辅载波时,也会由于目标gNB和核心网对于流程冲突场景的处理可能理解不一致,最终导致辅基站添加失败,从而影响网络接入成功率,使得用户体验较差。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地,该方法应用于目标基站与源基站在发生站间切换时,目标基站为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添加辅基站实现双连接的过程,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当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目标基站获取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目标基站获取第一消息,其中,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第一消息包括辅基站的标识,第一消息指示建立辅基站与终端之间的用户面连接。
其中,该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LTE网络中的EPC中的相关网元,例如MME、SGW、PGW等网元,或者可以包括NR网络中的认证管理功能实体(AMF,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function)、用户端口功能实体(UPF,user port function),或者是更高级网络中的核心网网元等,该目标基站、辅基站及源基站可以是eNB、gNB或者是更高级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等。
具体地,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即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经完成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时,目标基站才获取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包括辅基站的标识,用于指示为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建立与辅基站之间的用户面连接,此外,该第一消息可以是目标基站确定该目标基站及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具备双连接能力的时候触发生成,也可以是根据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的请求来获取,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式获取得到该出发消息,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是否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确定过程可以由多种实现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
一、通过向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有多种,其中,该过程可以是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可以通过该能力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确认信息,在此之后,核心网网元在确定该目标基站具备双连接能力之后,在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向该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从而使得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其中,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也就是说,通过该能力信息实现站间切换后目标基站和核心网握手对齐双方用户面承载变更状态,即提供了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此外,该能力信息具体可以携带于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交互的信息中,例如在EN-DC场景下的话可以是图3对应的步骤13之前每一条目标基站发给核心网的消息中都可以携带该能力信息,甚至可以创建一条新的信令专门用来携带该能力信息,此后,核心网将该能力信息进行缓存后续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根据该能力信息进行适应性的处理。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核心网缓存该能力信息的预留时间即减少核心网网元的信令消耗,具体可以通过第二消息来实现,其中,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能力信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例如在EN-DC场景下的话第二消息可以是图3对应的步骤13来实现,从而目标基站可以通过核心网网元反馈的第一确认信息来确定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二、通过向源基站发送的终止标识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有多种,其中,该过程可以是当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终止标识之后,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具体来说,以图3对应的基于S1接口的eNB站间切换实现为例,其中,源基站与目标基站发生站间切换的过程如图1中步骤17所示,如果SGW不改变,则SGW应在切换路径之后立即在旧路径上发送一个或多个“终止标识(end marker)”数据包,以协助目标eNB中的重新排序功能;如果发生数据转发(直接或间接),则源eNB必须通过转发隧道将“终止标识”包转发到目标eNB,类似地,在基于S1接口的gNB站间切换或者其他的场景中,源基站都会将核心网网元发送的终止标识转发给目标基站,用于指示该核心网网元已经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本实施例中,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会向源基站发送用于标识该过程的终止标识(end marker),此后,当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终止标识之后,目标基站可以由此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三、通过源基站自身设置的第一定时器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的过程有多种,其中,该过程可以是当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时,目标基站启动第一定时器,其中,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从而,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具体来说,目标基站在发送第二消息时,通过第一定时器来延迟发送第一消息,避开核心网内部处理站间切换对应的用户面承载变更的处理时间,例如EN-DC场景下的话该第二消息可以是图3中对应的步骤13来实现,从而目标基站可以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时候可以确定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402、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具体来说,目标基站将在步骤401中获取得到的第一消息发送至核心网网元,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有该第一消息中的辅基站的标识,使得核心网网元根据该标识可以确定出辅基站。
403、核心网网元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本实施例中,核心网网元根据步骤402中获取得到的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也就是说,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经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之后,才会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失败,通过对齐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的处理机制,规避站间切换过程中辅载波添加流程失败场景,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4所述实施例,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402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接入成功率,可以在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目标基站启动第二定时器;当第二定时器超时,若目标基站未接收到核心网网元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时,目标基站重新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建立。此外,在重新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后,如果仍然没有收到核心网发送的回复的响应,即若在预设时长内仍然未接收到核心网网元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的话,则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收到核心网网元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或者呼叫结束、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如辅基站信号质量变差)不再需要触发添加辅基站为止。
其中,在目标基站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可以通过第二定时器验证核心网网元是否完成该第一消息对应的承载变更的过程,若未完成,则重新发送该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网元根据重新发送的第一消息执行对应的承载变更,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网络接入成功率。
图4对应实施例主要是针对目标基站一侧的改进优化,即当目标基站在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目标基站再获取第一消息,并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指示建立添加辅基站为辅载波的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网元与目标基站之间达成共识,避免了核心网网元处理承载变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此外,还可以针对核心网网元这一侧来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化,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核心网网元在处理目标基站与源基站发生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为接入该目标基站的终端添加辅基站实现双连接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501、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其中,类似于图4所示实施例,该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LTE网络中的EPC中的相关网元,例如MME、SGW、PGW等网元,或者可以包括NR网络中的认证管理功能实体(AMF,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用户端口功能实体(UPF,user port function),或者是更高级网络中的核心网网元等,该目标基站、辅基站及源基站可以是eNB、gNB或者是更高级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等。具体来说,目标基站可以根据触发辅基站的消息来生成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有辅基站的标识,使得核心网网元根据该标识可以确定出辅基站。
502、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本实施例中,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也就是说,只有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从而,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图5所示实施例,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501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具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核心网网元确定未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缓存第一消息。其中,核心网网元在确定未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则缓存第一消息,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该第一消息丢弃相比,将第一消息进行缓存,从而在后续当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避免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
上面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下面从具体装置实现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目标基站6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获取第一消息,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发送单元602,用于向该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601,用于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获取第一消息,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发送单元602,用于向该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因此,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发送单元602才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使得核心网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从而,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通过对齐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的处理机制,规避站间切换过程中辅载波添加流程失败场景,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601还用于:
从该核心网网元接收第一确认信息,该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该核心网网元完成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602还用于:
向该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指示该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该能力信息用于请求该第一确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基站还包括:
确定单元603,用于当该目标基站从该源基站接收终止标识之后,确定该核心网网元完成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该终止标识指示该终端在该源基站和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数据传输已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基站还包括:
启动单元604,用于当该目标基站向该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时,启动第一定时器,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
确定单元603,用于当该第一定时器超时,确定该核心网网元完成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基站还包括:
启动单元604,用于该目标基站启动第二定时器;
该发送单元602还用于,当该第二定时器超时,且该目标基站未从该核心网网元接收到第二确认信息时,重新向该核心网网元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该核心网网元已完成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基站6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网元7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发送单元701,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该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该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接收单元702,用于从该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建立单元703,用于根据该第一消息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本实施例中,发送单元701,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该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该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接收单元702,用于从该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建立单元703,用于根据该第一消息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从而,避免了核心网网元700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通过对齐目标基站和核心网网元的处理机制,规避站间切换过程中辅载波添加流程失败场景,增加辅载波添加成功率,降低切换数据掉沟时延,从而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702还用于:
从该目标基站接收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
该核心网网元还包括触发单元704,用于当该核心网网元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该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之后,在该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触发执行向该目标基站发送该第一确认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核心网网元7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核心网网元8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801,用于从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建立单元802,用于当该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该核心网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该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本实施例中,接收单元801,用于从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建立单元802,用于当该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该核心网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建立该终端在该辅基站与该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该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该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也就是说,只有当核心网网元800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核心网网元再根据第一消息建立终端在辅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从而,避免了核心网在处理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过程中无法同时处理终端在目标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承载变更所导致目标基站添加辅基站作为辅载波的过程失败,增加在站间切换后的网络吞吐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核心网网元还包括:
缓存单元803,用于在该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该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该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之前,缓存该第一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核心网网元8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目标基站即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接入网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结构。
接入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11、至少一个存储器912、至少一个收发器913、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14和一个或多个天线915。处理器911、存储器912、收发器913和网络接口914相连,例如通过总线相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可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天线915与收发器913相连。网络接口914用于使得接入网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相连,例如网络接口914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网络接口,例如S1接口,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其他网络设备(例如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网络接口,例如X2或者Xn接口。
处理器91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接入网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执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接入网设备可以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9中的处理器911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存储器912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911相连。可选的,存储器912可以和处理器91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91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91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911的驱动程序。
图9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为与处理器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或者为独立的存储元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收发器913可以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射频信号的接收或者发送,收发器913可以与天线915相连。收发器91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天线915可以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器913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911,以便处理器911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器913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处理器911接收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915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所述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时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信号,所述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以统称为数字信号。
收发器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请参阅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核心网网元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核心网网元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012,至少一个处理器1011以及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13。存储器1012,处理器1011和网络接口1013相连。
处理器1011可以用于为核心网网元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网设备,或者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或者给终端配置资源。
存储器1012可以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由处理器1011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网元的功能。
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013与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进行通信,例如向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发送数据,或者从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接收数据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如目标基站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核心网网元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称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目标基站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上述核心网网元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目标基站实现上述目标基站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该目标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核心网网元实现上述核心网网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或者,用于支持核心网网元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该核心网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目标基站和上述核心网网元。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6)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所述目标基站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确认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确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终止标识之后,所述目标基站确定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所述终止标识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源基站和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数据传输已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时,所述目标基站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所述目标基站确定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启动第二定时器;
当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目标基站未从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到第二确认信息时,所述目标基站重新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网元已完成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建立。
7.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网元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所述核心网网元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所述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网元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
当所述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之后,在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所述核心网网元触发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确认信息。
9.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网元从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当所述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所述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所述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网元缓存所述第一消息。
11.一种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目标基站确定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所述能力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确认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终止标识之后,确定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所述终止标识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源基站和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数据传输已结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时,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已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控制面承载;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确定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所述目标基站启动第二定时器;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目标基站未从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到第二确认信息时,重新向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网元已完成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的建立。
17.一种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核心网网元已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包括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
所述核心网网元还包括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支持双连接的能力之后,在所述核心网网元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触发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确认信息。
19.一种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辅基站的标识,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建立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时,所述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建立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指示所述终端在源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变更为所述终端在目标基站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承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还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在所述核心网网元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核心网网元确定完成所述站间切换的承载变更之前,缓存所述第一消息。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和权利要求22或者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或者指令,或者,存储有用于实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或者指令,或者存储有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或者指令。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被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54539.1A CN112822731A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PCT/CN2020/127024 WO2021098532A1 (zh) | 2019-11-18 | 2020-11-06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54539.1A CN112822731A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2731A true CN112822731A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52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54539.1A Pending CN112822731A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22731A (zh) |
WO (1) | WO202109853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3252A (zh) * | 2021-07-08 | 2021-10-22 |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sa和nsa小区nr网络的转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1919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关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
CN102438284A (zh) * | 2011-12-12 | 2012-05-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基站内小区切换的数据倒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5141607A1 (ja) * | 2014-03-20 | 2015-09-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 |
CN106413008A (zh) * | 2015-07-27 | 2017-0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定时器取值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377526B (zh) * | 2016-11-03 | 2020-09-2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11154539.1A patent/CN112822731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1-06 WO PCT/CN2020/127024 patent/WO202109853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3252A (zh) * | 2021-07-08 | 2021-10-22 |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sa和nsa小区nr网络的转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98532A1 (zh) | 2021-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76334B2 (en) | Data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1118481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chor replacement | |
US10595350B2 (en) | Service continuity ensuring method, control plane gateway,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 |
CN111328460B (zh) | 无效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处理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 |
EP2876932B1 (en) |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enb | |
TW202010351A (zh) | 協定資料單元會話切換衝突之處理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
RU2763519C2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US1006411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WO2020061931A1 (zh) | 一种切换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US20160157156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dual connection mode,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3618500B1 (en) |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WO2021098532A1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20155157A1 (zh) | 切换过程中安全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 |
JP2020061732A (ja) | ハンドオーバーでのアップリンクベアラーバインディング | |
WO2020024301A1 (zh) | 一种保证数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 |
US20210337441A1 (en) | Mobility interruption reduction in multi-rat dual-connectivity (mr-dc) | |
CN112703766B (zh) | 由无线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无线通信节点 | |
CN117280750A (zh) | 用于ue到网络中继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22148205A1 (zh) | 多连接下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11989951B (zh)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 |
WO2020163996A1 (zh)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TW202420855A (zh) | 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
CN116017417A (zh) |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 |
CN116208977A (zh) | 切换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