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7465A -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7465A
CN112817465A CN202110156789.XA CN202110156789A CN112817465A CN 112817465 A CN112817465 A CN 112817465A CN 202110156789 A CN202110156789 A CN 202110156789A CN 112817465 A CN112817465 A CN 112817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unit
screen
head
acquisition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67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7465B (zh
Inventor
黄静
肖伟华
李振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TC Commerc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TC Commerc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TC Commerc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TC Commerc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67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7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7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7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屏幕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目标笔画并对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若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直接对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若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则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中部笔锋后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本发明涉及智能显示技术领域,获取用户书写的目标笔画并划分为笔画单元后对应生成笔锋显示信息,可大幅提升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

Description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子显示屏幕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例如,公司在办公室开会时可利用电子显示屏幕对会议相关内容进行显示,课堂上老师可利用电子显示屏幕对授课内容进行显示。电子显示屏幕可以具体体现为电子白板、显示一体机等显示终端,电子白板除了显示相应内容之外,还可接收用户在电子白板上的书写轨迹并对书写轨迹对应的内容进行实时显示,然而,现有技术方法中仅是根据笔画宽度生成与书写轨迹对应的书写内容,由于所生成的书写内容的宽度固定且缺乏立体感,导致电子白板上所显示的书写内容无法体现书写的特点,书写线条不美观,因此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较差。因此,现有技术方法中的电子显示屏幕存在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的电子显示屏幕所存在的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包括:
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
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
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
判断所述笔画单元中是否包含中部单元;
若所述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对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画显示信息并显示于所述屏幕上;
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
将所述头部笔锋、所述中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依次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画显示信息并显示于所述屏幕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其包括:
目标笔画获取单元,用于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
目标笔画划分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
偏转调整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
笔画单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笔画单元中是否包含中部单元;
第一笔画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对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画显示信息并显示于所述屏幕上;
拉伸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
第二笔画信息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头部笔锋、所述中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依次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画显示信息并显示于所述屏幕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其包括屏幕、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屏幕进行实时检测并输出显示信息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对屏幕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目标笔画并对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若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直接对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若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则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中部笔锋后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通过上述方法,获取用户书写的目标笔画并划分为笔画单元,对不同笔画单元对应进行处理生成笔锋显示信息,可大幅提升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应用于显示终端中,该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通过安装于显示终端中的应用软件进行执行,用户可在显示终端的屏幕上书写并输入相应书写信息,显示终端对书写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对应显示信息在屏幕上进行显示,显示终端可以是电子白板、显示一体机、具有触控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S170。
S110、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
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具体的,用户可通过手写笔、手指等在屏幕上进行书写,屏幕即可对用户书写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得到对应的目标笔画,用户开始接触屏幕并在屏幕上书写直至离开屏幕的整个过程即为一个完整的书写过程,一个书写过程对应得到一个目标笔画,一个目标笔画经调整处理后对应得到一个笔画显示信息并可在屏幕上对应位置进行显示,对每一目标笔画的调整处理及显示的过程均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10包括子步骤S111和S112。
S111、对所述屏幕中的每一采集点是否被扫掠进行实时检测。
具体的,屏幕中包含多个采集点,可对屏幕中每一采集点是否被扫掠进行实时检测,若用户使用手写笔或手指触摸屏幕上的任意一个采集点,则屏幕能够检测到该采样点被扫掠。
S112若检测到任意一个所述采集点被扫掠,获取扫掠过程覆盖的所有所述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笔画。
若检测到屏幕中任意一个采集点被扫掠,也即是检测到用户开始进行书写,可进一步检测得到当前书写过程中屏幕上被扫掠的所有采集点,获取所有被扫掠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笔画。位置信息可采用平面坐标值的形式进行表示,例如位置信息可表示为(xi,yi),其中i为屏幕中的第i个采集点,xi为该坐标点在屏幕上的横坐标值,yi为该坐标点在屏幕上的纵坐标值。
S120、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
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所述笔画划分规则包括头部数量阈值。可根据笔画划分规则对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对应的笔画单元,则划分后的笔画单元中至少包含两个单元,每一单元中均至少包含两个采集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0包括子步骤S121、S122、S123和S124。
S121、判断所述目标笔画所包含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
具体的,可判断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例如,头部数量阈值可设置为16,则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为32,可判断当前的目标笔画中采集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32。
S122、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不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获取所述目标笔画中头部及尾部分别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相等的多个采集点划分成为对应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笔画中剩余的部分作为中部单元。
若采集点的数量不小于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获取目标笔画中头部与头部数量阈值相等的多个采集点进行划分得到头部单元,以同样方式对目标笔画中尾部包含的多个采集点进行划分得到尾部单元,则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中包含的采集点的数量均等于头部数量阈值,目标笔画中剩余的部分即可划分成为中部单元,中部单元的起始点即为头部单元末尾的一个采集点,中部单元的终止点即为尾部单元起始的一个采集点。
例如,目标笔画中包含80个采集点,头部数量阈值为16,则划分得到头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16的采集点,尾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65-80的采集点,剩余的部分划分为中部单元,中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6-65的采集点。
S123、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判断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
若采集点的数量小于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则进一步判断采集点的数量是否大于头部数量阈值。
S124、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进行对折以划分为对应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
若采集点的数量大于头部数量阈值,则将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进行对折分配,以划分得到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包含的采集点的数量可能不相等。具体划分时,将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的数量除以二后进行向上取整,在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与向上取整结果相等的采集点作为划分原点,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中同时包含该划分原点,则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位于划分原点之前的多个采集点及该划分原点划被分为头部单元,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位于划分原点之后的多个采集点及该划分原点被划分为尾部单元。
例如,若目标笔画中包含采集点的数量为20,20除以2等于10,10的向上取整结果为10,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0的采集点即作为划分原点,则划分得到头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10的采集点,尾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0-20的采集点;若目标笔画中包含采集点的数量为21,21除以2等于10.5,10.5的向上取整结果为11,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1的采集点即作为划分原点,则划分得到头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11的采集点,尾部单元包含目标笔画中排序位置为11-21的采集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3之后还包括步骤S1231和S1232。
S1231、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作为头部单元。
S1232、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头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若目标笔画中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头部数量阈值,则无需对目标笔画进行划分,直接将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作为头部单元,并对应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头部笔锋后经输出至屏幕进行显示。
S130、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
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所述第一调整规则中包括偏转角度及最小笔画宽度,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头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即可得到头部笔锋,以相同方法对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即可得到尾部笔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30包括子步骤S131、S132、S133、S134、S135和S136。
S131、根据所述最小笔画宽度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确定所述头部单元及所述尾部单元中任意两个连续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其中所述头部单元的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所述最小笔画宽度至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进行等差变化,所述尾部单元的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至所述最小笔画宽度进行等差变化。
具体的,头部单元中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最小笔画宽度至预设的笔画宽度依次进行等差变化,预设的笔画宽度大于最小笔画宽度,也即是将头部单元中最初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确定为最小笔画宽度、最后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确定为预设的笔画宽度,其他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基于最小笔画宽度及预设的笔画宽度依次进行等差变化,也即是其他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均介于最小笔画宽度与预设的笔画宽度之间。同样的,尾部单元中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预设的笔画宽度至最小笔画宽度依次进行等差变化,则尾部单元中最初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确定为预设的笔画宽度,尾部单元中最后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确定为最小笔画宽度,其他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基于预设的笔画宽度及最小笔画宽度依次进行等差变化。
S132、根据任意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生成连接两个采集点的基准连线。
获取任意两个连续采集点的位置信息,根据两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对两个采集点进行连线即可得到基准连线。
S133、以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中排序较小的采集点作为旋转中心,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所述基准连线进行逆时针旋转得到旋转连线。S134、在所述基准连线的中心点生成与所述旋转连线相平行的平行线,并将所述旋转连线的两个端点作为圆上的两个点生成与所述平行线相切的圆。
S135、根据所述旋转连线截取对应圆上的一段圆弧并根据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的笔画宽度值设置所述圆弧的宽度得到与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对应的圆弧线段。
根据旋转连线截取位于旋转连线的两个端点之间较短的一段圆弧,并根据对应笔画宽度值对该圆弧的宽度进行设置,得到具有该笔画宽度值的圆弧线段。
S136、分别对所述头部单元包含的多个圆弧线段及所述尾部单元包含的多个圆弧线段进行组合连接,得到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
头部单元可对应生成多个圆弧线段,若头部单元包含n个采集点,则可对应生成得到n-1个圆弧线段,对头部单元包含的所有圆弧线段进行组合连接,即可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同样的,若尾部单元包含m个采集点,则对应生成得到m-1个圆弧线段,对尾部单元包含的所有圆弧线段进行组合连接,即可得到对应的尾部笔锋。
S140、判断所述笔画单元中是否包含中部单元。
所划分得到的笔画单元中可能包含中部单元,也可能不包含中部单元,则可判断笔画单元中是否中部单元,若不包含中部单元,则无需对中部单元进行调整处理。
S150、若所述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对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画显示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若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则对所得到的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对应的第一笔锋显示信息,可将第一笔锋显示信息输出至屏幕中,屏幕在与目标笔画对应的位置对该第一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即可完成对用户书写所得到的目标笔画进行处理以生成对应显示信息并在屏幕显示的过程。
S160、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
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所述第二调整规则包括深度计算公式及斜率计算公式。若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则可对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以生成具有立体感的中部笔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160包括子步骤S161、S162、S163、S164、S165、S166和S167。
S161、根据所述中部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在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生成对应的椭圆。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161包括子步骤S1611、S1612和S1613。S1611、根据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生成连接两个采集点的长轴连线。S1612、以所述长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点生成与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相等的短轴连线;S1613、根据所述长轴连线及所述短轴连线对应生成椭圆。
将中部单元中两个相邻采集点进行连接得到的连线作为长轴连线,取长轴连线的中点作为中心点并根据笔画宽度对应生成短轴连线,根据长轴连线及短轴连线即可对应生成椭圆。
S162、根据所述深度计算公式、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计算得到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对应的深度值。
具体的,深度计算公式可表示为H=0.5×W×(S/T),其中,W为预设的笔画宽度,T为深度计算公式中预设的参数值,S为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H为计算得到的深度值,则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越大,对应计算得到的深度值也越大,具体的,深度值的取值范围为(0,1]。
S163、根据所述斜率计算公式及两个所述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每一所述两个向量采集点对应的斜率值。
具体的,斜率计算公式可表示为D=90×(R/S),其中R为斜率计算公式中预设的参数值,S为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D为计算得到的斜率值,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越大,则对应计算得到的斜率值越小。
S164、根据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深度值沿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对应椭圆的短轴连线对所述椭圆进行压缩得到压缩椭圆。
具体的,深度值即为进行压缩处理的压缩比例,可基于短轴连线的长度及深度值计算得到压缩后短轴连线的压缩长度,将1与深度值的差乘以短轴连线的长度,即可得到对应的压缩长度,根据压缩长度对椭圆进行压缩处理,以使压缩椭圆的短轴长度与压缩长度相等。
S165、将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斜率值作为偏转角度对垂直于所述压缩椭圆平面的垂线进行偏转以确定与所述斜率值对应的拉伸方向。
可获取垂直于椭圆平面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有无数个,斜率值即为对垂直于椭圆平面的垂线进行偏转的角度值,则可将任意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斜率值作为偏转角度,根据偏转角度对该两个相邻采集点的压缩椭圆的垂线在垂线与水平面45°线形成的直立面内,以垂线的垂足作为中心点进行偏转,将偏转后的垂线确定为拉伸方向。
S166、根据预置的拉伸高度沿所述拉伸方向对与所述拉伸方向对应的一个所述压缩椭圆进行拉伸得到立体式压缩椭圆。
根据预设拉伸高度沿所确定的拉伸方向对相应压缩椭圆进行拉伸,即可得到立体式压缩椭圆,则立体式压缩椭圆在三维坐标系中具有立体结构,可将得到的立体式压缩椭圆在屏幕上进行显示,虽然屏幕是二维平面,但可根据立体式压缩椭圆获取其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并将该立体式压缩椭圆的投影在二维平面上进行显示,则在屏幕上所显示的投影即具有立体感。
S167、对所述中部单元包含的多个立体式压缩椭圆的投影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立体式的中部笔锋。
中部单元可对应生成多个立体式压缩椭圆,若中部单元包含u个采集点,则可对应生成得到u-1个立体式压缩椭圆,将中部单元对应的所有立体式压缩椭圆的投影进行组合连接,即可得到中部笔锋。
S170、将所述头部笔锋、所述中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依次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画显示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对所得到的头部笔锋、中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对应的第二笔锋显示信息,可将第二笔锋显示信息输出至屏幕中,屏幕在与目标笔画对应的位置对该第二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即可完成对用户书写所得到的目标笔画进行处理以生成对应显示信息并在屏幕显示的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中,对屏幕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目标笔画并对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若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直接对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若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则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中部笔锋后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通过上述方法,获取用户书写的目标笔画并划分为笔画单元,对不同笔画单元对应进行处理生成笔锋显示信息,可大幅提升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该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可配置于显示终端中,该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用于执行前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的任一实施例。具体地,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7所示,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100包括目标笔画获取单元110、目标笔画划分单元120、偏转调整单元130、笔画单元判断单元140、第一笔画信息输出单元150、拉伸调整单元160和第二笔画信息输出单元170。
目标笔画获取单元110,用于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笔画获取单元110包括子单元:屏幕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屏幕中的每一采集点是否被扫掠进行实时检测;采集点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若检测到任意一个所述采集点被扫掠,获取扫掠过程覆盖的所有所述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笔画。
目标笔画划分单元120,用于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笔画划分单元120包括子单元:第一数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笔画所包含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第一划分单元,用于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不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获取所述目标笔画中头部及尾部分别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相等的多个采集点划分成为对应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笔画中剩余的部分作为中部单元;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判断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第二划分单元,用于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进行对折以划分为对应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笔画划分单元120还包括子单元:头部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作为头部单元;头部笔锋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头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偏转调整单元130,用于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偏转调整单元130包括子单元:笔画宽度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笔画宽度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确定所述头部单元及所述尾部单元中任意两个连续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其中所述头部单元的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所述最小笔画宽度至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进行等差变化,所述尾部单元的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至所述最小笔画宽度进行等差变化;基准连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任意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生成连接两个采集点的基准连线;基准连线旋转单元,用于以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中排序较小的采集点作为旋转中心,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所述基准连线进行逆时针旋转得到旋转连线;圆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基准连线的中心点生成与所述旋转连线相平行的平行线,并将所述旋转连线的两个端点作为圆上的两个点生成与所述平行线相切的圆;圆弧线段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旋转连线截取对应圆上的一段圆弧并根据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的笔画宽度值设置所述圆弧的宽度得到与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对应的圆弧线段;圆弧线段组合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头部单元包含的多个圆弧线段及所述尾部单元包含的多个圆弧线段进行组合连接,得到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
笔画单元判断单元140,用于判断所述笔画单元中是否包含中部单元。
第一笔画信息输出单元150,用于若所述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对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画显示信息并显示于所述屏幕上。
拉伸调整单元160,用于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拉伸调整单元160包括子单元:椭圆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部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在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生成对应的椭圆;深度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深度计算公式、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计算得到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对应的深度值;斜率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斜率计算公式及两个所述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每一所述两个向量采集点对应的斜率值;压缩椭圆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深度值沿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对应椭圆的短轴连线对所述椭圆进行压缩得到压缩椭圆;拉伸方向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斜率值作为偏转角度对垂直于所述压缩椭圆平面的垂线进行偏转以确定与所述斜率值对应的拉伸方向;压缩椭圆拉伸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拉伸高度沿所述拉伸方向对与所述拉伸方向对应的一个所述压缩椭圆进行拉伸得到立体式压缩椭圆;组合连接单元,用于对所述中部单元包含的多个立体式压缩椭圆的投影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立体式的中部笔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椭圆生成单元包括子单元:长轴连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生成连接两个采集点的长轴连线;短轴连线生成单元,用于以所述长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点生成与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相等的短轴连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长轴连线及所述短轴连线对应生成椭圆。
第二笔画信息输出单元170,用于将所述头部笔锋、所述中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依次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画显示信息并显示于所述屏幕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应用上述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对屏幕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目标笔画并对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若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直接对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若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则根据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中部笔锋后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锋显示信息进行显示。通过上述方法,获取用户书写的目标笔画并划分为笔画单元,对不同笔画单元对应进行处理生成笔锋显示信息,可大幅提升对书写内容进行显示的效果。
上述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可以实现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8所示的显示终端上运行。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终端的示意性框图。该显示终端可以是用于执行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以对用户书写的目标笔画进行处理生成笔锋显示信息的显示终端。
参阅图8,该显示终端5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501连接的处理器502、存储器和屏幕505,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介质503和内存储器504。
该存储介质503可存储操作系统5031和计算机程序5032。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中,存储介质503可以为易失性的存储介质或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
该处理器5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显示终端500的运行。
该内存储器504为存储介质503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
该屏幕505用于实时检测用户的书写信息并将检测信息传输至处理器502,屏幕505还用于接收处理器502输出的显示信息进行显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显示终端500的限定,具体的显示终端5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5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以实现上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中对应的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显示终端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显示终端具体构成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终端可以仅包括屏幕、存储器及处理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及处理器的结构及功能与图8所示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中所包含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
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
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
判断所述笔画单元中是否包含中部单元;
若所述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对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画显示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
将所述头部笔锋、所述中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依次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画显示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包括:
对所述屏幕中的每一采集点是否被扫掠进行实时检测;
若检测到任意一个所述采集点被扫掠,获取扫掠过程覆盖的所有所述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笔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画划分规则包括头部数量阈值,所述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笔画所包含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
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不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获取所述目标笔画中头部及尾部分别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相等的多个采集点划分成为对应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笔画中剩余的部分作为中部单元;
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小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的两倍,判断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
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进行对折以划分为对应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采集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所述头部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笔画包含的采集点作为头部单元;
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头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得到对应的头部笔锋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规则中包括偏转角度及最小笔画宽度,所述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包括:
根据所述最小笔画宽度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确定所述头部单元及所述尾部单元中任意两个连续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其中所述头部单元的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所述最小笔画宽度至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进行等差变化,所述尾部单元的两个采集点之间的笔画宽度值由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至所述最小笔画宽度进行等差变化;
根据任意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生成连接两个采集点的基准连线;
以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中排序较小的采集点作为旋转中心,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所述基准连线进行逆时针旋转得到旋转连线;
在所述基准连线的中心点生成与所述旋转连线相平行的平行线,并将所述旋转连线的两个端点作为圆上的两个点生成与所述平行线相切的圆;
根据所述旋转连线截取对应圆上的一段圆弧并根据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的笔画宽度值设置所述圆弧的宽度得到与所述两个连续采集点对应的圆弧线段;
分别对所述头部单元包含的多个圆弧线段及所述尾部单元包含的多个圆弧线段进行组合连接,得到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规则包括深度计算公式及斜率计算公式,所述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包括:
根据所述中部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在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生成对应的椭圆;
根据所述深度计算公式、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计算得到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对应的深度值;
根据所述斜率计算公式及两个所述相邻采集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每一所述两个向量采集点对应的斜率值;
根据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深度值沿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对应椭圆的短轴连线对所述椭圆进行压缩得到压缩椭圆;
将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斜率值作为偏转角度对垂直于所述压缩椭圆平面的垂线进行偏转以确定与所述斜率值对应的拉伸方向;
根据预置的拉伸高度沿所述拉伸方向对与所述拉伸方向对应的一个所述压缩椭圆进行拉伸得到立体式压缩椭圆;
对所述中部单元包含的多个立体式压缩椭圆的投影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立体式的中部笔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中部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在每一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之间生成对应的椭圆,包括:
根据所述两个相邻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生成连接两个采集点的长轴连线;
以所述长轴连线的中点为中心点生成与所述预设的笔画宽度相等的短轴连线;
根据所述长轴连线及所述短轴连线对应生成椭圆。
8.一种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笔画获取单元,用于对屏幕进行实时检测以获取用户当前在所述屏幕上书写的一个目标笔画;
目标笔画划分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笔画划分规则对所述目标笔画进行单元划分得到笔画单元;
偏转调整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笔画宽度及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笔画单元中的头部单元及尾部单元进行偏转调整,分别得到头部笔锋及尾部笔锋;
笔画单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笔画单元中是否包含中部单元;
第一笔画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笔画单元中不包含中部单元,对所述头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一笔画显示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拉伸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笔画单元中包含中部单元,根据所述笔画宽度及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部单元进行拉伸调整得到与所述中部单元对应的中部笔锋;
第二笔画信息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头部笔锋、所述中部笔锋及所述尾部笔锋依次进行组合连接得到第二笔画显示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
9.一种显示终端,包括屏幕、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屏幕进行实时检测并输出显示信息至所述屏幕进行显示,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
CN202110156789.XA 2021-02-04 2021-02-04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17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6789.XA CN112817465B (zh) 2021-02-04 2021-02-04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6789.XA CN112817465B (zh) 2021-02-04 2021-02-04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465A true CN112817465A (zh) 2021-05-18
CN112817465B CN112817465B (zh) 2023-08-11

Family

ID=7586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6789.XA Active CN112817465B (zh) 2021-02-04 2021-02-04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74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0158A (zh) * 2021-12-08 2022-05-17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笔画纠错方法、装置、触摸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650A (zh) * 2007-09-14 2008-02-06 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笔锋即时实现方法
US20130147809A1 (en) * 2011-12-12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igraphic beautification of handwritten characters
CN104461315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笔锋效果的手写输入方法
CN111815743A (zh) * 2020-07-14 2020-10-23 深圳市昇利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墨水手写笔迹美化的方法
CN111857380A (zh) * 2020-07-28 2020-10-30 江西金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原笔迹曲线平滑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650A (zh) * 2007-09-14 2008-02-06 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笔锋即时实现方法
US20130147809A1 (en) * 2011-12-12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igraphic beautification of handwritten characters
CN104461315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笔锋效果的手写输入方法
CN111815743A (zh) * 2020-07-14 2020-10-23 深圳市昇利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墨水手写笔迹美化的方法
CN111857380A (zh) * 2020-07-28 2020-10-30 江西金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原笔迹曲线平滑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0158A (zh) * 2021-12-08 2022-05-17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笔画纠错方法、装置、触摸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0158B (zh) * 2021-12-08 2022-12-30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笔画纠错方法、装置、触摸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465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1015B2 (en) Multiple camera control system
US11842438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occluded area of virtual object
CN110321054B (zh) 毛笔笔迹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64022B (zh) 多指触摸方法和装置、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06155312B (zh) 手势辨识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01171B (zh) 一种在触摸屏设备中生成滑动轨迹的方法
US89650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and detection
US9218060B2 (en) Virtual mouse driving apparatus and virtual mouse simulation method
CN112905102B (zh) 书写笔锋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17465B (zh) 屏幕笔画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09924B (zh) 人体姿态的评分方法和装置
CN114494046A (zh) 触摸轨迹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7632760B (zh) 书写笔迹圈选方法及装置、触摸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22301A1 (zh) 视角路径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9389780B2 (en) Touch-control system
CN112817447A (zh) 一种ar内容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13934323B (zh) 基于智能黑板的多点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228792B (zh) 体感游戏动作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4899A (zh) 地图显示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905006A (zh) 基于物理仿真的虚拟现实人手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2449242A (zh) 一种在线视频教学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4679230B (zh) 一种非接触式输入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JP2003248830A (ja) 指紋画像解析装置及び入力装置
CN116434340A (zh) 肢体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612326A (zh) 绘制轨迹的平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