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7130B -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7130B
CN112817130B CN202110217668.1A CN202110217668A CN112817130B CN 112817130 B CN112817130 B CN 112817130B CN 202110217668 A CN202110217668 A CN 202110217668A CN 112817130 B CN112817130 B CN 112817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optica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76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7130A (zh
Inventor
丁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176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7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7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1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012 priority patent/WO202217927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7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7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至少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布的: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0.6<Fy/Fx<1.2;其中,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摄像头的成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改进前的光学成像系统成像品质不佳,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至少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布的:
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6<Fy/Fx<1.2;
其中,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其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及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设备主体;及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设备主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三个透镜,且满足条件式0.6<Fy/Fx<1.2,因此,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同时减小光学成像系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产生的球差,从而可以更好的校正光学成像系统产生的光学畸变,并更好的矫正光学成像系统的弧矢像差,提升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图1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
图10是本申请图1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
图11是本申请图2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
图12是本申请图2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
图13是本申请图3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
图14是本申请图3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
图15是本申请图4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
图16是本申请图4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
图17是本申请图5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
图18是本申请图5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
图19是本申请图6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
图20是本申请图6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至少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布的: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及成像面10,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0.6<Fy/Fx<1.2;
其中,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
可选地,Fy/Fx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6、0.7、0.8、0.9、1.0、1.1、1.2等。例如,Fx为1.7,Fy为1.8;或者Fx为2.5,Fy为1.7等。
本申请术语“光焦度(focal power)”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本申请术语“自由曲面”指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具有至少三个透镜,且满足条件式0.6<Fy/Fx<1.2,因此,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可以同时减小光学成像系统10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产生的球差,从而可以更好的校正光学成像系统100产生的光学畸变,并更好的矫正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弧矢像差,提升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成像品质。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L1可以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所述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所述第一透镜L1可以具有正光焦度,也可以具有负光焦度,当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时,使光学成像系统100更容易汇聚光线,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近光轴处及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的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当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近光轴处及圆周处均为凸面,可以使光学成像系统100更容易汇聚光线,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
可选地,第一透镜L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红外光透镜及可见光透镜。当第一透镜L1为红外光透镜,光学成像系统100应用于红外光波段成像,当第一透镜L1为可见光透镜,光学成像系统100应用于可见光波段成像。可选地,红外光透镜可以为红外光可以透过,可见光的透过率小于50%的透镜,例如波长小于700nm的可见光的透过率小于50%的透镜。可选地,可见光透镜可以为可见光可以透过的透镜,例如波长为450nm至600nm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50%的透镜。
可选地,第二透镜L2可以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第二透镜L2可以具有正光焦度,也可以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
可选地,第三透镜L3可以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及像侧面S6。第三透镜L3可以具有正光焦度,也可以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
请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至少还包括第四透镜L4,所述第四透镜L4位于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及成像面10之间。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的透镜越多,成像效果越好,这样可以使得相较于包括三个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
可选地,第四透镜L4可以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及像侧面S8。第四透镜L4可以具有正光焦度,也可以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
请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至少还包括第五透镜L5,所述第五透镜L5位于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与所述成像面10之间。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的透镜越多,成像效果越好,这样可以使得相较于包括三个和四个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
可选地,第五透镜L5可以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及像侧面S10。第五透镜L5可以具有正光焦度,也可以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近光轴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圆周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
此外,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五透镜L5像侧的第六透镜(图未示);或者包括依次位于第五透镜L5像侧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图未示)等,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透镜数量只要满足至少三片,且相应参数范围在本申请所述的范围,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自由曲面,自由曲面使得光学成像系统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更好的矫正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及弧矢像差。可选地,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时,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及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中的至少一个面为自由曲面。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时,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中的至少一个面为自由曲面。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时,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中的至少一个面为自由曲面。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的透镜数量为其它数量时,所述自由曲面可以为任意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当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的透镜数量超过5片时,自由曲面还可以为其它透镜上的面。
可选地,自由曲面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等。自由曲面可以是光学成像系统100中任意透镜的物侧面或者像侧面,例如,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或者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或者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或者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自由曲面可以满足但不限于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31
其中,z为自由曲面上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r的点到自由曲面顶点(自由曲面上的点与光轴的交点)的距离矢高,r为自由曲面上的点到非球面的顶点的距离,c为自由曲面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ZPj为第j个Zernike多项式,Cj为ZPj的系数,j为1至21的整数。其中,多项式ZPj的第1~21个表达式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3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还可以包括非球面。可选地,非球面可以满足但不限于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42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r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顶点指非球面与光轴的交点)的距离矢高,r为非球面上的点到非球面的顶点的距离,c为非球面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为非球面的第4阶修正系数,B为非球面的第6阶修正系数,C为非球面的第8阶修正系数,D为非球面的第10阶修正系数,E为非球面的第12阶修正系数,F为非球面的第14阶修正系数,G为非球面的第16阶修正系数,H为非球面的第18阶修正系数,J为非球面的第20阶修正系数。
请参见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包括镜筒20;所述第一透镜L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红外光透镜L11,红外光透镜L11可拆卸地安装于镜筒20,当需要进行可见光波段成像时,可以将红外光透镜L11拆下,换上可见光透镜L12,以进行可见光波段成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可见光透镜L12,可见光透镜L12可拆卸地安装于镜筒20,当需要进行红外光波段成像时,可以将可见光透镜L12拆下,换上红外光透镜L11,以进行红外光波段成像。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除第一透镜L1外的其它透镜固定安装于镜筒20;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时,第一透镜L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分别固定安装于镜筒20;又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时,第一透镜L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分别固定安装于镜筒20;再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时,第一透镜L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分别固定安装于镜筒20。
请参见图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包括镜筒20;所述第一透镜L1包括红外光透镜L11及可见光透镜L12,所述红外光透镜L11及所述可见光透镜L12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镜筒20。当进行红外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除所述第一透镜L1外的其它透镜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当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除第一透镜L1外的其它透镜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时,进行红外光成像时,红外光透镜L11与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组成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进行可见光成像时,可见光透镜L12与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组成可见光学成像系统。又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时,进行红外光成像时,红外光透镜L11与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组成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进行可见光成像时,可见光透镜L12与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组成可见光学成像系统。再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时,进行红外光成像时,红外光透镜L11与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组成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进行可见光成像时,可见光透镜L12与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组成可见光学成像系统。当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包括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等其它透镜时,进行红外光成像时,红外光透镜L11与自第二透镜L2向像侧方向的其它透镜一起组成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进行可见光成像时,可见光透镜L12与自第二透镜L2向像侧方向的其它透镜一起组成可见光学成像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包括光阑L0。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三个透镜时,光阑L0位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和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6之间。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四个透镜时,光阑L0位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之间。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五个透镜时,光阑L0位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和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10之间。光阑L0可以位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和最末尾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任何位置,对于光阑L0的位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光阑L0位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具体地,光阑L0可以位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上面;也可以设于物面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之间,即光阑L0不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直接接触。将光阑L0设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时,可以使得光学成像系统100具有远心效果,增加感光元件接收影像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100还包括保护片30,保护片30位于最末尾透镜的像侧面和成像面10之间,用于保护成像面10上的感光元件,以达到防尘的效果。例如,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三个透镜时,保护片30位于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和成像面10之间。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四个透镜时,保护片30位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和成像面10之间。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五个透镜时,保护片30位于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和成像面10之间。可选地,保护片30可以为玻璃保护片,也可以为塑料保护片,且具有物侧面31和像侧面32。保护片30对可见光及红外光均没有阻挡作用,换言之,可见光及红外光均可以很好的透过保护片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TTL/IMGH<1.5;
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成像面10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TTL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10于光轴上的距离,例如TTL为红外光透镜L1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10于光轴上的距离,或者TTL为可见光透镜L12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10于光轴上的距离。
可选地,TTL/IMGH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49、1.45、1.35、1.3、1.25、1.2、1.15、1.1、1.0、0.9、0.6、0.5等。
当TTL/IMGH<1.5时,既可以使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微型化的需求,又可以使光学成像系统100具有足够大的成像面10,可以还原更广视场角范围被摄物的更多细节信息,换言之,使得光学成像系统100具有更大的视场角。
可选地,1.25<TTL/IMGH<1.4。当1.25<TTL/IMGH<1.4时,可以使光学成像系统100更能满足微型化的需求,且具有更大的视场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Fx/EPDx<2.5,以及
Fy/EPDy<2.5;
其中,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X轴方向的入瞳直径,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Y轴方向的入瞳直径。
可选地,Fx/EPDx可以为但不限于为2.49、2.4、2.3、2.2、2.1、2.0、1.9、1.8、1.7等。Fy/EPDy以为但不限于为2.49、2.4、2.3、2.2、2.1、2.0、1.9、1.8、1.7等。
当Fx/EPDx<2.5且Fy/EPDy<2.5时,可以使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外视场(边缘视场,例如最大视场角时)相对中心视场(例如视场角为0时)的照度偏低,从而使光学成像系统100在较暗环境下也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换言之,当光学成像系统100应用于摄像头或摄像头时,可以使摄像头或摄像头在较暗环境下也具有良好的拍摄效果。
可选地,2.2<Fx/EPDx2.5,且2.2<Fy/EPDy<2.5。当2.2<Fx/EPDx2.5,且2.2<Fy/EPDy<2.5时,该光学成像系统100在较暗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90°<FOV<120°;
其中,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
可选地,FOV可以为但不限于为90.1°、95°、98°、100°、105°、110°、113°、116°、119.9°等。
当90°<FOV<120°时,既可以保证光学成像系统100对较广视场角范围的被摄物都具有较高的成像品质及较小的光学畸变,还可以避免边缘照度偏低出现暗角,提高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成像品质。
可选地,95°<FOV<105°。当95°<FOV<105°时,该光学成像系统100对较广视场角范围的被摄物都具有更高的成像品质及更小的光学畸变,可以更好的避免边缘照度偏低出现暗角,提高光学成像系统100的成像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0.5<F1/Fx<3.0,以及
0.5<F1/Fy<3.0;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光焦度,换言之,F1为红外光透镜L11的有效焦距或者可见光透镜L12的有效焦距,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0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可选地,F1/Fx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51、0.8、1.0、1.2、1.5、1.8、2.0、2.2、2.5、2.7、2.99等。F1/Fy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51、0.8、1.0、1.2、1.5、1.8、2.0、2.2、2.5、2.7、2.99等。
当0.5<F1/Fx<3.0且0.5<F1/Fy<3.0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配置更合理,可以实现光学成像系统100较大视场成像光线的有效偏折,避免光焦度过于集中在第一透镜L1,降低第一透镜L1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第一透镜L1成形和组装的容差能力。
可选地,1.3<F1/Fx<2.4且1.3<F1/Fy<2.4。当1.3<F1/Fx<2.4且1.3<F1/Fy<2.4时,可以更好的实现光学成像系统100较大视场成像光线的有效偏折,更好的避免光焦度过于集中在第一透镜L1,降低第一透镜L1的敏感性,从而更好的提高第一透镜L1成形和组装的容差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0<R1/F1<1;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L1的光焦度。
可选地,R1/F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1、0.2、0.3、0.4、0.5、0.6、0.7、0.8、0.9等。
当0<R1/F1<1时,可以较好的避免光线在第一透镜L1中因偏折角度过大产生较强的全反射鬼影,并减小第一透镜L1产生的球差和色差。本申请术语“鬼影”指光学成像系统100中,像点附近有一个或者多个与像点相似的像的存在,这个除了像点之外的其它的像点统称为“鬼影”。
可选地,0.4<R1/F1<0.7。当0.4<R1/F1<0.7时,可以更好防止鬼影的产生,更好的较小第一透镜L1产生的球差和色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0.2<(CT1+CT2+CT3)/TTL<1.0;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换言之,CT1为可见光透镜L1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或者红外光透镜L1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TL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10于光轴上的距离。
可选地,(CT1+CT2+CT3)/TTL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2、0.25、0.3、0.4、0.45、0.5、0.6、0.7、0.8、0.9等。
当0.2<(CT1+CT2+CT3)/TTL<1.0时,可以降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成型难度,增加量产的可行性,同时,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轻薄化。
可选地,0.35<(CT1+CT2+CT3)/TTL<0.8。当0.35<(CT1+CT2+CT3)/TTL<0.8时,可以更好的降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成型难度,增加量产的可行性,同时,更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0.2<(T12+T23)/(CT1+CT2)<1.0;
其中,T12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上的距离,换言之,T12为可见光透镜L12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上的距离,或者T12为红外光透镜L1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上的距离,又换言之,T12为可见光透镜L12与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或者T12为红外光透镜L11与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与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上的距离,换言之,T23为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1为所述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换言之,CT1为红外光透镜L1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或者可见光透镜L12于光轴上的距离,CT2为所述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可选地,(T12+T23)/(CT1+CT2)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2、0.25、0.3、0.4、0.45、0.5、0.6、0.7、0.8、0.9、0.99等。
当0.2<(T12+T23)/(CT1+CT2)<1.0时,可以减缓光线在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中的偏折角,降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对成形和组装公差的敏感性,提高光学成像系统100量产的良率,减小组装时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应力,避免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形变量过大。
可选地,0.4<(T12+T23)/(CT1+CT2)<0.7。当0.4<(T12+T23)/(CT1+CT2)<0.7时,可以更好的减缓光线在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中的偏折角,更好的降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对成形和组装公差的敏感性,提高光学成像系统100量产的良率,更好的减小组装时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应力,避免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形变量过大。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再次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L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保护片30及成像面10。第一透镜L1可以为红外光透镜L11,进行红外光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100。第一透镜L2还可以为可见光透镜L12,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以及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为自由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F1=2.37mm,F2x=1.15mm,F2y=1.15mm,F3x=-1.19mm,F3y=-1.06mm,Fx=1.70mm,Fy=1.80mm,TTL=2.69mm,IMGH=1.99mm,FOV=95.69°,EPDx=0.69mm,EPDy=0.74mm,Fy/Fx=1.06,TTL/IMGH=1.35,Fx/EPDx=2.45,Fy/EPDy=2.45,F1/Fx=1.39,F1/Fy=1.32,R1/F1=0.50,(CT1+CT2+CT3)/TTL=0.38,(T12+T23)/(CT1+CT2)=0.69,其中,F2x为第二透镜L2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2y为第二透镜L2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x为第三透镜L3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y为第三透镜L3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表2至表4的条件。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71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7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73
请参见图9和图10,图9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图10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由图9可知,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斑,由图10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畸变,由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请再次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L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保护片30及成像面10。第一透镜L1可以为红外光透镜L11,进行红外光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100。第一透镜L2还可以为可见光透镜L12,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以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为自由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F1=2.3mm,F2x=23.94mm,F2y=23.94mm,F3x=-4.97mm,F3y=10.77mm,Fx=2.58mm,Fy=1.7mm,TTL=2.65mm,IMGH=2mm,FOV=99.95°,EPDx=1.05mm,EPDy=0.7mm,Fy/Fx=0.66,TTL/IMGH=1.32,Fx/EPDx=2.45,Fy/EPDy=2.45,F1/Fx=0.89,F1/Fy=1.35,R1/F1=0.69,(CT1+CT2+CT3)/TTL=0.45,(T12+T23)/(CT1+CT2)=0.56,其中,F2x为第二透镜L2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2y为第二透镜L2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x为第三透镜L3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y为第三透镜L3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表5至表7的条件。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81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8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83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91
请参见图11和图12,图11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图12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由图11可知,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斑,由图12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畸变,由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请再次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L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保护片30及成像面10。第一透镜L1可以为红外光透镜L11,进行红外光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100。第一透镜L2还可以为可见光透镜L12,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及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为自由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F1=3.05mm,F2x=35.37mm,F2y=35.37mm,F3x=2.02mm,F3y=1.81mm,F4x=-2.57mm,F4y=-3mm,Fx=1.83mm,Fy=1.56mm,TTL=2.6mm,IMGH=2.09mm,FOV()=106.28°,EPDx=0.78mm,EPDy=0.67mm,Fy/Fx=0.85,TTL/IMGH=1.24,Fx/EPDx=2.35,Fy/EPDy=2.35,F1/Fx=1.67,F1/Fy=1.95,R1/F1=0.43,(CT1+CT2+CT3)/TTL=0.53,(T12+T23)/(CT1+CT2)=0.41,其中,F2x为第二透镜L2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2y为第二透镜L2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x为第三透镜L3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y为第三透镜L3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x为第四透镜L4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y为第四透镜L4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表8至表10的条件。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09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01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02
请参见图13和图14,图13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图14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由图13可知,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斑,由图14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畸变,由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请再次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L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保护片30及成像面10。第一透镜L1可以为红外光透镜L11,进行红外光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100。第一透镜L2还可以为可见光透镜L12,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及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及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为自由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F1=3.6mm,F2x=-12mm,F2y=-12mm,F3x=1.64mm,F3y=1.64mm,F4x=-3.43mm,F4y=-5.07mm,Fx=1.79mm,Fy=1.55mm,TTL=2.72mm,IMGH=2.2mm,FOV=108.82°,EPDx=0.76mm,EPDy=0.66mm,Fy/Fx=0.87,TTL/IMGH=1.24,Fx/EPDx=2.35,Fy/EPDy=2.35,F1/Fx=2.01,F1/Fy=2.32,R1/F1=0.49,(CT1+CT2+CT3)/TTL=0.8,(T12+T23)/(CT1+CT2)=0.4,其中,F2x为第二透镜L2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2y为第二透镜L2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x为第三透镜L3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y为第三透镜L3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x为第四透镜L4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y为第四透镜L4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表11至表13的条件。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11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1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13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21
请参见图15和图16,图15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图16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由图15可知,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斑,由图16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畸变,由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请再次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L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保护片30及成像面10。第一透镜L1可以为红外光透镜L11,进行红外光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100。第一透镜L2还可以为可见光透镜L12,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及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及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为自由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F1=3.03mm,F2x=10.52mm,F2y=15.51mm,F3x=1.65mm,F3y=1.36mm,F4x=2.2mm,F4y=2.2mm,F5x=-0.87mm,F5y=-0.87mm,Fx=1.77mm,Fy=1.54mm,TTL=2.52mm,IMGH=1.96mm,FOV=103.45°,EPDx=0.79mm,EPDy=0.69mm,Fy/Fx=0.87mm,TTL/IMGH=1.29,Fx/EPDx=2.25,Fy/EPDy=2.25,F1/Fx=1.72,F1/Fy=1.97,R1/F1=0.4,(CT1+CT2+CT3)/TTL=0.55,(T12+T23)/(CT1+CT2)=0.42,其中,F2x为第二透镜L2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2y为第二透镜L2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x为第三透镜L3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y为第三透镜L3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x为第四透镜L4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y为第四透镜L4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5x为第五透镜L5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5y为第五透镜L5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表14至表16的条件。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2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31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32
请参见图17和图18,图17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图18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由图17可知,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斑,由图18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畸变,由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请再次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光阑L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保护片30及成像面10。第一透镜L1可以为红外光透镜L11,进行红外光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L11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100。第一透镜L2还可以为可见光透镜L12,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L12与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及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及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为自由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F1=3.11mm,F2x=13.13mm,F2y=13.13mm,F3x=1.16mm,F3y=1.08mm,F4x=-99mm,F4y=-99mm,F5x=-1.23mm,F5y=-1.23mm,Fx=1.72mm,Fy=1.57mm,TTL=2.57mm,IMGH=2.02mm,FOV=104.05°,EPDx=0.76mm,EPDy=0.7mm,Fy/Fx=0.91mm,TTL/IMGH=1.27mm,Fx/EPDx=2.25mm,Fy/EPDy=2.25mm,F1/Fx=1.81,F1/Fy=1.98,R1/F1=0.41,(CT1+CT2+CT3)/TTL=0.56,(T12+T23)/(CT1+CT2)=0.43,其中,F2x为第二透镜L2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2y为第二透镜L2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x为第三透镜L3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3y为第三透镜L3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x为第四透镜L4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4y为第四透镜L4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5x为第五透镜L5 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5y为第五透镜L5 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表17至表19的条件。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41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42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43
Figure BDA0002954500970000151
请参见图19和图20,图19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图,图20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图,由图19可知,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斑,由图20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畸变,由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品质。
请参见图21,本申请还提供摄像头200包括本申请的光学成像系统100及感光元件210。感光元件210位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像侧。
本申请的感光元件210可以为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Sensor,CMOSsensor)。
请参见图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其包括设备主体310及本申请的摄像头200。所述取向装置200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310上。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300包括但不限于车载摄像头、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相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移动医疗装置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为三片、四片或五片,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6<Fy/Fx<1.2;
其中,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
当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为三片时,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布的: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当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为四片时,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布的: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当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为五片时,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布的: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自由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近光轴处及圆周处均为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红外光透镜或者可见光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为四片时,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为自由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片数为五片时,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及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为自由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镜筒;所述第一透镜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镜筒。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镜筒、红外光透镜及可见光透镜,所述红外光透镜及所述可见光透镜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镜筒;所述第一透镜为红外光透镜或可见光透镜,当进行红外成像时,所述红外光透镜与除所述第一透镜外的其它透镜组成红外光光学成像系统;当进行可见光成像时,所述可见光透镜与除所述第一透镜外的其它透镜组成可见光光学成像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靠近成像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TTL/IMGH<1.5;
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Fx/EPDx<2.5,以及
Fy/EPDy<2.5;
其中,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X轴方向的入瞳直径,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EPD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Y轴方向的入瞳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90°<FOV<120°;
其中,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5<F1/Fx<3.0,以及
0.5<F1/Fy<3.0;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Fx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R1/F1<1;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光焦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2<(CT1+CT2+CT3)/TTL<1.0;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2<(T12+T23)/(CT1+CT2)<1.0;
其中,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17.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及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及
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设备主体上。
CN202110217668.1A 2021-02-26 2021-02-26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817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7668.1A CN112817130B (zh) 2021-02-26 2021-02-26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40012 WO2022179272A1 (zh) 2021-02-26 2021-12-21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7668.1A CN112817130B (zh) 2021-02-26 2021-02-26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130A CN112817130A (zh) 2021-05-18
CN112817130B true CN112817130B (zh) 2022-11-11

Family

ID=7586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7668.1A Active CN112817130B (zh) 2021-02-26 2021-02-26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7130B (zh)
WO (1) WO20221792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130B (zh) * 2021-02-26 2022-1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6245B2 (ja) * 2007-12-19 2012-09-12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440844B2 (en) * 2012-04-02 2016-09-13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Optical and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CN111123472B (zh) * 2018-11-01 2023-03-24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9283665B (zh) * 2018-12-07 2024-04-1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9491054B (zh) * 2019-01-22 2024-04-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239969A (zh) * 2020-02-24 2020-06-05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式投影用光学系统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11399176A (zh) * 2020-04-15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965789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装置及终端
CN112817130B (zh) * 2021-02-26 2022-1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79272A1 (zh) 2022-09-01
CN112817130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3496A1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US7813057B2 (en)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US7864454B1 (en) Imaging lens system
US8395691B2 (en) Optical image-capturing lens assembly
US7643225B1 (en)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US7826149B2 (en)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US7916401B2 (en)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CN112666688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US20090207506A1 (en)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US8274593B2 (en) Optical lens system
CN103207447A (zh) 取像系统
TW201245758A (e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lens system
US9019630B2 (en) Lens assembly of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0531505B (zh) 红外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061046B (zh) 红外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JP7045002B2 (ja) 単焦点撮像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US7450323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imaging lens
WO2024078202A1 (zh) 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334360A1 (en) Optical lens system and photographing module
CN112817130B (zh)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TWI693428B (zh) 光學取像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850552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509862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866956B (zh) 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27457A (zh) 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