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3221B -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3221B
CN112813221B CN202011616028.XA CN202011616028A CN112813221B CN 112813221 B CN112813221 B CN 112813221B CN 202011616028 A CN202011616028 A CN 202011616028A CN 112813221 B CN112813221 B CN 112813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vanadium
molten iron
silicon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6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3221A (zh
Inventor
张东
何晴
高海
黄山
范英权
单红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BIS Co Ltd Chengde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BIS Co Ltd Chengde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BIS Co Ltd Chengde Branch filed Critical HBIS Co Ltd Chengd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0116160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3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3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3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3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3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3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blowing
    • C21C5/35Blowing from above and through the ba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4/00Obtaining refractory metals
    • C22B34/20Obtaining niobium, tantalum or vanadium
    • C22B34/22Obtaining vanad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高硅含钒铁水与第一冷却剂混合,采用纯氧吹炼,吹炼过程中加入脱硅剂,然后再采用氮气吹炼,倒渣后得到脱硅铁水;将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吹炼,吹炼过程中加入第二冷却剂,得到半钢和钒渣。本发明所述方法根据高硅含钒铁水的性质,采用两步法分步进行脱硅、提钒,有效脱除了Si元素,提高了钒的回收率,降低半钢中余钒含量,所得钒渣品位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钒铁矿为原料的钢铁企业,炼钢所使用的铁水中含钒、钛等微量元素,简称含钒铁水,用含钒铁水提钒是我国生产钒原科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我国产出的含钒铁水中Si含量较高,Si为强发热元素,当含钒铁水中Si含量偏高时会造成熔池升温加快,提前达到碳钒转化温度,抑制钒的氧化,造成余钒升高,钒回收率降低。不仅如此,铁水中Si含量高,后续提钒时钒渣中的SiO2与工业纯碱在水中发生反应,析出胶质SiO2沉淀,堵塞过滤网孔,也会进一步降低钒渣品位。
目前,Si含量低于0.8wt%的含钒铁水,采用氮氧混吹、优化冷却剂用量达到工艺改进;Si含量不低于0.8wt%的含钒铁水,工艺改进后提取的钒渣品位较低,提钒经济性变差,导致钒资源流失。因此,如何解决高硅含钒铁水进行转炉提钒存在的问题,提高钒回收率,是仍需研究的重要内容。
CN109593916A公开了一种生产高钒低硅优质钒渣和低硅硫优质铁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向含钒铁水中加入脱硅脱硫剂,促进它在高温下分解成气体CO2和固体CaO,气体CO2将铁水中的硅和硫氧化成气体SiO和SO2逸散脱除掉,与此同时连续不断引入的CO2和CaO还可以与铁水中残余的硅和硫反应生成SiO2和CaS进入渣相除去,而铁水中钒含量几乎不变,从而得到硅硫低钒高的铁水;2)进一步用氧气吹炼硅硫低钒高的铁水,得到高钒低硅的钒渣和低硅低硫的铁水两种优化产品。该方法在步骤1)中进行脱硅硫、保钒、保碳预处理反应的温度范围为1150~1550℃,然而温度高于1400℃时,碳会优先氧化而抑制钒的氧化,降低钒回收率,同时会导致碳大量氧化流失,不利于后续炼钢;并且,该方法通过一步完成喷吹CO2对铁水脱硅硫、保钒熔炼,逐渐过渡到氧气吹炼钒渣,使生成的硅渣进入钒渣,降低钒渣品质。
CN103966382 A公开了一种含钒铁水处理方法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向盛装铁水的钢包中底吹通入氧气,再分批次加入铁磷、富铁矿粉、氧化铁皮等脱硅剂,脱掉铁水中的硅,之后再向铁水中加入冷却剂来控制因吹氧放热使铁水升温,最后进行扒渣或换钢包操作,得到分离的钒渣和铁水。该方法虽然脱去了高硅含钒铁水中的硅,但硅渣与钒渣没有分离开来,其结果是降低了含钒铁水中的硅,但增大了钒渣中的硅,降低钒渣品质,而且其在铁水脱硅过程无保钒措施。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新的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提高钒的回收率,提升钒渣品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根据高硅含钒铁水的性质,采用两步法分步进行脱硅提钒,提高了钒的回收率,降低半钢中余钒含量,所得钒渣品位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硅含钒铁水与第一冷却剂混合后进行纯氧吹炼,吹炼过程中加入脱硅剂,然后再进行保护性气体吹炼,得到脱硅铁水;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吹炼,吹炼过程中加入第二冷却剂,得到半钢和钒渣。
本发明中,根据高硅含钒铁水的性质,采用两步法分步进行脱硅、提钒操作;第一步,第一冷却剂的加入可有效解决因Si含量过高导致的升温过快的问题;纯氧吹炼以及脱硅剂的加入将Si氧化为SiO2沉出,有效脱除含钒废水中的Si,实现“保钒保碳”的目的,为后续提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保护性气体进行吹炼,可降低炉渣温度,防止在倒渣过程中,炉渣出现过泡、翻滚现象,减少倒渣时的铁水损失,有效降低倒渣中的氧化铁;第二步,对第一步得到的脱硅铁水在进行提钒操作,极大地提高了钒的回收率,减少了钒资源的流失,其中冷却剂的加入既可控制体系温度,避免碳优选氧化而抑制钒的氧化,又可以增加铁水中铁的含量,提升后续的炼钢品质,整体工艺流程简单,提升了工序产品质量,降低了燃动力消耗,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本发明中所述“高硅含钒铁水”是指由于高炉炉况波动造成铁水成分变化,使其硅含量达到0.8~3wt%的含钒铁水。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为0.8~3wt%,例如0.8wt%、1wt%、1.2wt%、1.5wt%、2wt%、2.2wt%、2.5wt%或3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高硅含钒铁水中的钒含量不小于0.19wt%,例如0.19wt%、0.20wt%、0.21wt%、0.22wt%、0.23wt%或0.24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废钢包括轧钢、连铸的切头或连铸的切尾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轧钢和连铸的切头的组合,连铸的切头和连铸的切尾的组合,轧钢、连铸的切头和连铸的切尾的组合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第一冷却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30~200kg/t,例如30kg/t、50kg/t、70kg/t、90kg/t、120kg/t、140kg/t、160kg/t、180kg/t或200kg/t,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废钢的加入可控制体系的反应温度,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增加最终得到的目标产物的产量。含钒铁水中Si含量较高,会导致反应过程中体系升温过快,提前达到碳钒转化温度,抑制钒的氧化,造成余钒升高,钒回收率降低,本发明中通过废钢的加入对反应体系进行冷却,其加入量跟据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而确定。当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在0.8~1.5wt%时,冷却剂的加入量为30~100kg/t;当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在1.5~3wt%时,冷却剂的加入量为100~200kg/t。若废钢加入量过多,造成反应体系的温度过低,会导致废钢未全部熔化,原材料浪费等问题;若废钢的加入量过小,则无法有效的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采用顶底复吹模式。
本发明中,顶底复吹法结合了氧气顶吹法月氧气底吹法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过程中顶吹枪位进行至少一次的调节。
本发明中,步骤(1)采用纯氧吹炼的过程中对顶吹枪位进行调节可提高铁水中硅、钛反应速率,同时保护枪头。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过程中顶吹枪位距液面0.8~1.5m,例如0.8m、0.9m、1.0m、1.1m、1.2m、1.3m、1.4m或1.5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进行纯氧吹炼的过程中顶吹枪位需要控制。若枪位过高,会导致吹炼过程中发生喷溅现象;若枪位过低,会导致枪头损坏,发生工艺事故。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顶吹流量为15000~20000m3/h,例如15000m3/h、16000m3/h、17000m3/h、18000m3/h、19000m3/h或20000m3/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过程中底吹枪位置于转炉炉底。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底吹流量为20~30m3/h,例如20m3/h、22m3/h、24m3/h、26m3/h、28m3/h或30m3/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时间为120~360s,例如120s、160s、200s、240s、280s、320s或36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脱硅剂包括石灰和/或石灰石。
优选地,步骤(1)所述脱硅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20~50kg/t,例如20kg/t、25kg/t、30kg/t、35kg/t、40kg/t、50kg/t或50kg/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本发明中,所述脱硅剂的加入量跟据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而确定。当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在0.8~1.5wt%时,冷却剂的加入量为20~30kg/t;当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在1.5~3wt%时,冷却剂的加入量为30~50kg/t。若脱硅剂加入量过多,会造成物料未全部熔化,浪费资源;若脱硅剂加入量过少,会导致含钒铁水中的硅余量较大,影响后续提钒操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保护性气体吹炼的过程中顶吹枪位距液面1.6~1.8m,例如1.6m、1.65m、1.7m、1.75m或1.8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进行保护性气体吹炼的过程中枪位需要控制。若枪位过高,炉渣泡沫现象未能有所改善,造成渣中氧化铁较多;若枪位过低,会导致枪头粘渣,损坏枪头。
优选地,步骤(1)所述保护性气体吹炼的时间为20~50s,例如20s、25s、30s、35s、40s、45s或5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保护性气体的流量为20000~30000m3/h,例如20000m3/h、21000m3/h、22000m3/h、23000m3/h、24000m3/h、25000m3/h、26000m3/h、27000m3/h、28000m3/h、29000m3/h或30000m3/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保护性气体包括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第二冷却剂包括球团和/或氧化铁皮球。
本发明中,第二冷却剂的加入可控制提钒过程中的反应温度,避免体系升温过快,达到碳钒转化温度,抑制钒的氧化,导致半钢中余钒升高,钒的回收率降低。
优选地,所述步骤(2)所述第二冷却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20~50kg/t,例如20kg/t、25kg/t、30kg/t、35kg/t、40kg/t、45kg/t或50kg/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所述冷却剂的加入量跟据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而确定。当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在0.8~1.5wt%时,冷却剂的加入量为20~30kg/t;当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在1.5~3wt%时,冷却剂的加入量为30~50kg/t。若冷却剂加入量过多,造成反应体系的温度过低,会造成部分冷却剂未全部熔化,使脱硅、脱钛未达到预期效果。若冷却剂的加入量过小,则无法有效的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纯氧吹炼的过程顶吹中枪位进行至少一次的调节。
优选地,步骤(2)所述纯氧吹炼的过程中顶吹枪位距液面0.6~1.5m例如0.6m、0.7m、0.8m、0.9m、1.0m、1.1m、1.2m、1.3m、1.4m或1.5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步骤(2)采用纯氧吹炼进行提钒,吹炼过程中顶吹枪位需进行控制。若枪位过高,会降低钒氧化速率;若枪位过低,会导致枪头粘渣、损坏。
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氧吹炼的时间为180~360s,例如180s、220s、260s、300s、320s、340s或36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纯氧的流量为10000~14000m3/h,例如10000m3/h、11000m3/h、12000m3/h、13000m3/h或14000m3/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进行所述纯氧吹炼前的原料的温度为900~1500℃,例如900℃、1000℃、1100℃、1200℃、1300℃、1400℃或15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保护性气体吹炼的终点温度为1330~1350℃,例如1330℃、1335℃、1340℃、1345℃或135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纯氧吹炼的终点温度为1360~1400℃,例如1360℃、1365℃、1370℃、1375℃、1380℃、1385℃、1390℃、1395℃或14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纯氧吹炼终点的温度需进行严格控制。若温度过高,会达到碳钒转化温度,碳优先氧化而抑制钒的氧化,导致钒的回收率降低;若温度过低,则会抑制钒氧化,降低钒的回收率。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Si含量为0.8~3wt%,钒含量不小于0.19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第一冷却剂加入转炉中,所述第一冷却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30~200kg/t,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0.8~1.5m,顶吹流量为15000~20000m3/h,底吹流量为20~30m3/h,吹炼120~360s,吹炼过程中加入脱硅剂,所述脱硅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20~50kg/t;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保护性气体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6~1.8m,保护性气体流量为20000~30000m3/h,吹炼20~50s,保护性气体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30~1350℃;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0.6~1.5m,氧气流量为10000~14000m3/h,吹炼180~360s,吹炼过程中加入第二冷却剂,所述第二冷却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20~50kg/t,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60~14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方法,根据高硅含钒铁水的性质,采用两步法分步进行脱硅、提钒操作;第一步通过加入第一冷却剂与脱硅剂,并先后采用氧氮吹炼,使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由0.8~3wt%降低至0.042wt%以下,并通过进一步控制吹炼过程中的枪位和温度,使得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由0.8~3wt%降低至0.030wt%以下,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同时有效的实现了“保钒保碳”的目的,为后续提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本发明所述方法对第一步得到脱硅铁水进行提钒操作,产出的钒渣品位高,渣状粘稠,提高了钒渣产量,实现了钒回收率的提升,减少了钒资源的流失,使得到的半钢中余钒含量低于0.051wt%,并通过进一步控制吹炼过程中的枪位和温度,使得到的半钢中余钒含量降至0.030wt%以下。
(3)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半钢,实现了“去钒保碳”的目的,提高了转炉炼钢一次出钢率和废钢加入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且在稳定吹炼过程中减少过程喷溅及造双渣次数,提升了工序产品质量,降低了燃动力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硅含钒铁水与第一冷却剂混合,采用纯氧吹炼,吹炼过程中加入脱硅剂,然后再采用氮气吹炼,得到脱硅铁水;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吹炼,吹炼过程中加入第二冷却剂,得到半钢和钒渣。
以下为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6t Si含量为1.5wt%,钒含量为0.242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3.18t废钢加入转炉中,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3m,顶吹流量为18000m3/h,底吹流量为20m3/h,吹炼48s时加入2.6t石灰,加料结束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0.8m,继续吹炼144s后起枪;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氩气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7m,氩气流量为20166m3/h,吹炼30s,氩气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45℃;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5m,氧气流量为11020m3/h,开吹时加入球团1t,吹炼30s后再加入球团1.5t,继续吹炼130s,然后降低枪位至距液面0.72m,再吹炼60s,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8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8t Si含量为1.8wt%,钒含量为0.225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11t废钢加入转炉中,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5m,顶吹流量为20000m3/h,底吹流量为30m3/h,吹炼30s时加入2.8t石灰,加料结束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0.8m,继续吹炼170s后起枪;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氮气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63m,氮气流量为20200m3/h,吹炼30s,氮气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38℃;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47m,氧气流量为10080m3/h,开吹时加入球团1.5t,吹炼30s后再加入球团2t,继续吹炼130s,然后降低枪位至距液面0.76m,再吹炼200s,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7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6t Si含量为2.5wt%,钒含量为0.233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17t废钢加入转炉中,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5m,顶吹流量为19000m3/h,底吹流量为25m3/h,吹炼20s时加入2t石灰石,继续吹炼70s,再加入1.5t石灰,加料结束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0.9m,继续吹炼152s后起枪;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氮气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6m,氮气流量为25300m3/h,吹炼30s,氮气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42℃;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35m,氧气流量为10380m3/h,开吹时加入氧化铁皮球2.3t,吹炼30s后再加入氧化铁皮球3t,继续吹炼150s,然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0.7m,再吹炼120s,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6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6t Si含量为0.8wt%,钒含量为0.237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3.2t废钢加入转炉中,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4m,顶吹流量为19550m3/h,底吹流量为22m3/h,吹炼50s时加入2.2t石灰,加料结束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0.9m,继续吹炼70s后起枪;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氮气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8m,氮气流量为20000m3/h,吹炼20s,氮气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30℃;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3m,氧气流量为10000m3/h,开吹时加入球团1t,吹炼30s后再加入球团1.2t,继续吹炼90s,然后降低枪位至距液面0.6m,再吹炼130s,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6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8t Si含量为3wt%,钒含量为0.236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21.6t废钢加入转炉中,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5m,顶吹流量为20500m3/h,底吹流量为28m3/h,吹炼40s时加入5.3t石灰石,加料结束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0.8m,继续吹炼320s后起枪;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氮气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75m,氮气流量为30000m3/h,吹炼50s,氮气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50℃;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5m,氧气流量为14000m3/h,开吹时加入氧化铁皮球2t,吹炼30s后再加入氧化铁皮球3.4t,继续吹炼60s,然后降低枪位至距液面0.65m,再吹炼90s,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40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1)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2m,加料结束后,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1.5m。
本实施例中由于改变了步骤(1)纯氧顶吹枪位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步骤(1)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300℃,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43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4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1)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氮气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2m。
本实施例中由于改变了步骤(1)氮气顶吹枪位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步骤(1)吹炼结束后炉渣氧化性强,渣中含铁较多。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将步骤(2)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2m,降低顶吹枪位至距液面1.5m。
本实施例中由于改变了步骤(2)纯氧顶吹枪位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320℃。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5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加入16t废钢,使得步骤(1)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400℃。
本实施例中由于改变了步骤(1)中废钢的加入量,使得步骤(1)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40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450℃。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5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2)开吹时加入氧化铁皮球1t,吹炼30s后再加入氧化铁皮球2t,使得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43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1)不进行倒渣,即废渣与脱硅废水不进行分离,直接进行步骤(2)的操作,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548℃。
对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中得到的脱硅铁水中的硅含量以及半钢中的余钒含量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中得到的脱硅铁水中的硅含量以及半钢中的余钒含量
Figure BDA0002876705350000141
Figure BDA000287670535000015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5采用两步法,并通过控制吹炼过程中的枪位和温度,使得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由0.8~3wt%降低至0.030wt%以下,同时使得到的半钢中余钒含量降至0.030wt%以下;而实施例6提高了步骤(1)纯氧吹炼过程中的枪位,导致步骤(1)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较低,造成部分物料未熔化,铁水内硅、钛未全部氧化,半钢中余钒含量偏高。实施例7提高了步骤(1)氮气吹炼过程中的枪位,导致步骤(1)吹炼结束后炉渣氧化性强,倒渣过程中损失铁较多;实施例8提高了步骤(2)纯氧吹炼的枪位,导致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为1320℃,使得炉内反应不充分,影响钒元素的回收率;实施例9减少了步骤(1)中第一冷却剂的加入量,使得两步吹炼结束后的转炉内温度均较高,影响了钒元素氧化反应;实施例10减少了步骤(2)中第二冷却剂的加入量,使得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较高,影响钒元素氧化反应,导致余钒偏高。
对比例1中采用一步直接进行提钒操作,使得步骤(2)吹炼结束后转炉内温度过高,余钒偏高,渣中含钒较低,无法得到合格钒渣。
综合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两步法分步对高硅含钒铁水进行脱硅、提钒的操作;所述方法第一步通过加入第一冷却剂与脱硅剂,并先后采用氧氮吹炼,使高硅含钒铁水中的强发热元素Si有效脱除,为后续的提钒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第二步再对Si含量在0.03wt%以下的脱硅铁水进行提钒,产出的钒渣品位高,渣状粘稠,余钒含量低,提高了钒渣产量,实现了钒回收率的提升,减少了钒资源的流失;所述方法可将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由0.8~3wt%降低至0.042wt%以下,同时使得到的半钢中余钒含量降至0.051wt%以下;并通过进一步控制吹炼过程中的枪位和温度,使得高硅含钒铁水中的Si含量由0.8~3wt%降低至0.030wt%以下,同时使得到的半钢中余钒含量降至0.030wt%以下,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操作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操作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Si含量为0.8~3wt%,钒含量不小于0.19wt%的高硅含钒铁水与第一冷却剂加入转炉中,所述第一冷却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30~200kg/t,采用纯氧进行顶底复吹,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0.8~1.5m,顶吹流量为15000~20000m3/h,底吹流量为20~30m3/h,吹炼120~360s,吹炼过程中加入脱硅剂,所述脱硅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20~50kg/t;纯氧吹炼结束后采用保护性气体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1.6~1.8m,保护性气体流量为20000~30000m3/h,吹炼20~50s,保护性气体吹炼结束后倒渣,得到脱硅铁水,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30~1350℃;
(2)将步骤(1)得到的脱硅铁水采用纯氧进行吹炼,控制顶吹枪位距液面0.6~1.5m,氧气流量为10000~14000m3/h,吹炼180~360s,吹炼过程中加入第二冷却剂,所述第二冷却剂的加入量与高硅含钒铁水的重量比为20~50kg/t,吹炼结束后得到半钢和钒渣,此时转炉内温度为1360~1400℃。
CN202011616028.X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Active CN112813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6028.XA CN112813221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6028.XA CN112813221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3221A CN112813221A (zh) 2021-05-18
CN112813221B true CN112813221B (zh) 2023-02-03

Family

ID=7585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6028.XA Active CN112813221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3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3808A (zh) * 2022-09-26 2022-12-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含钒钛铁水脱钛保钒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7307A1 (en) * 2004-05-18 2007-10-04 Holcim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Cr in Metallurgical Slags Containing Cr
CN104060015A (zh) * 2013-09-22 2014-09-2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工艺
CN105112596A (zh) * 2015-08-20 2015-12-02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一种低硅钛铁水提钒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7307A1 (en) * 2004-05-18 2007-10-04 Holcim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Cr in Metallurgical Slags Containing Cr
CN104060015A (zh) * 2013-09-22 2014-09-2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工艺
CN105112596A (zh) * 2015-08-20 2015-12-02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一种低硅钛铁水提钒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3221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4628B (zh) 一种低硅含量的低碳铝镇静钢冶炼方法
CN101363068B (zh) 一种低磷钢水冶炼方法
CN113512619B (zh) 一种工业纯铁的生产方法
CN105671248A (zh) 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冶炼方法
CN101608250A (zh) 一种喷吹co2气体控制转炉炼钢熔池温度的方法
CN108048618A (zh) 一种转炉co2提钒的方法
CN112813221B (zh) 一种高硅含钒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CN115261552A (zh) 一种高温铁水转炉提钒的方法
CN113088617B (zh) 一种转炉炼钢方法
CN113832284B (zh) 一种含铬铁水转炉冶炼提高终点残铬的方法
CN102140567B (zh) 一种氩氧精炼低碳铬铁合金的方法
CN110218841B (zh) 一种转炉生产超低磷钢的方法
JPS58147506A (ja) 溶銑予備処理方法
CN111020115A (zh) 利用液态高炉渣对钢水进行炉外精炼的方法
CN108425024A (zh) 转炉分段式供气提钒方法
CN115232915A (zh) 一种含钒铁水提钒的方法
CN115418434B (zh) 一种增碳用低磷铁水的生产方法
US3251679A (en) Method of refining an iron melt
CN108359818A (zh) 转炉分段式供气提钒方法
CN115558735B (zh) 一种纯铁的冶炼方法
CN115305307B (zh) 一种转炉双渣法前期渣快速化渣方法及应用
CN114790503B (zh) 一种添加铁矿石的冶炼方法
CN108359817B (zh) 转炉分段式供气提钒方法
CN115074481A (zh) 一种改善提钒半钢化学热的方法
CN111635975B (zh) 一种转炉炉渣回收利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