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1632B -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1632B
CN112811632B CN202110011741.XA CN202110011741A CN112811632B CN 112811632 B CN112811632 B CN 112811632B CN 202110011741 A CN202110011741 A CN 202110011741A CN 112811632 B CN112811632 B CN 112811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verse osmosis
opening
pump
fl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17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1632A (zh
Inventor
戴静怡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Shandong Shidaobay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Shandong Shidaobay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Shandong Shidaobay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Shandong Shidaobay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17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1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1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1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开始指令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送冲洗指令,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细砂过滤器单元发出细砂正洗指令,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主控制单元待收到细砂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发出活性炭正洗指令,活性炭过滤器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活性炭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出母管排污指令,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母管排污过程完成后,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本发明增加母管排污,并将各设备串联设计均由主控制单元一键启动控制,减少操作量,中间没有缓冲水箱,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温气冷堆的除盐水生产系统主要包含细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EDI主设备以及相关配套的阀门、水泵以及控制系统。其中,预处理流程(细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和一级反渗透装置分别需要手动启动,自动化水平低,并且,现场需多人配合,逐个操作设备导致启动时间长,水资源浪费严重。尤其母管排污过程,无法级联在反渗透步序中,需要三人及以上现场配合操作。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用于除盐水生产系统中的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的控制,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单元连接的细砂过滤器单元、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开始指令后向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发送冲洗指令,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所述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发出细砂正洗指令,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所述细砂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发出活性炭正洗指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所述活性炭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发出母管排污指令,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
所述母管排污过程完成后,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
可选的,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包括冲洗阀、浓排阀、淡排阀以及冲洗泵;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包括:
依次开启所述冲洗阀、所述浓排阀以及所述淡排阀进行冲洗准备过程;
开启所述冲洗泵并保持所述冲洗阀、所述浓排阀以及所述淡排阀同时运行,以进行冲洗过程,并且,冲洗过程完成后,依次关闭所述冲洗泵、所述冲洗阀、所述浓排阀以及所述淡排阀。
可选的,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一排气阀、第一正排阀、第一出水阀以及清水泵和凝聚剂泵;其中,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包括:
依次开启所述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一进水阀、所述清水泵并同时开启所述凝聚剂泵,以进行细砂满水过程;
开启所述第一正排阀以及关闭所述第一排气阀,并保持所述清水泵、所述第一进水阀及所述凝聚剂泵同时运行,以开始细砂正洗过程。
可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包括包括第二进水阀、第二排气阀、第二正排阀、第二出水阀;其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包括:
依次开启所述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二进水阀,以及开启所述第一出水阀并关闭所述第一正排阀,以进行活性炭满水过程;
开启所述第二正排阀以及关闭所述第二所述排气阀,并保持所述第二进水阀和所述第一出水阀同时运行,以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
可选的,所述开启所述第一出水阀并关闭所述第一正排阀,包括:
开启所述第一出水阀,反馈延迟0.5s~1.5s后,关闭所述第一正排阀。
可选的,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还包括排污阀,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包括:
同时开启所述排污阀、所述第二出水阀,并保持所述第二排气阀运行,反馈延迟0.5s~1.5s后,关闭所述第二正排阀,以对所述反渗透单元的母管进行排污过程。
可选的,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还包括慢开阀、高压泵、还原剂泵以及阻垢剂泵;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包括:
接收到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后,同时开启所述淡排阀、所述还原剂泵、所述阻垢剂泵,之后,开启所述慢开阀、所述高压泵、以及关闭所述排污阀,并保持所述第二出水阀运行,以进行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正洗过程;
关闭所述淡排阀,并保持所述慢开阀、所述高压泵、所述还原剂泵以及所述阻垢剂泵运行,以使得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
可选的,开启所述慢开阀、所述高压泵、以及关闭所述排污阀,包括:
接收到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延迟9s~11s开启所述慢开阀,以及,所述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8s~10s后开启所述高压泵,所述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10s~12s后关闭所述排污阀。
可选的,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之后,还包括:对水质的SDI值进行测量,以使得所述水质的SDI值符合标准。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中预设有所述细砂正洗过程时间、所述活性炭正洗过程时间以及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冲洗过程时间和运行过程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用于除盐水生产系统中的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的控制,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单元连接的细砂过滤器单元、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其中,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开始指令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送冲洗指令,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细砂过滤器单元发出细砂正洗指令,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主控制单元待收到细砂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发出活性炭正洗指令,活性炭过滤器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活性炭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出母管排污指令,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母管排污过程完成后,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本发明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将细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一级反渗透三套设备串联设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键启动控制,中间没有缓冲水箱,仅由主控制单元远方操作即可,节约水资源。并且,本发明增加了一级反渗透入口母管排污流程,使得母管排污也可以由主控制单元远方操作实现,以减少操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的整体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既不限定所提及的形状、数字、步骤、动作、操作、构件、原件和/或它们的组,也不排除出现或加入一个或多个其他不同的形状、数字、步骤、动作、操作、构件、原件和/或它们的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与顺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S100,用于除盐水生产系统中的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的控制,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单元连接的细砂过滤器单元、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根据上述反渗透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控制方法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0~S150:
S110、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开始指令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送冲洗指令,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并且,冲洗过程完成后将完成信号反馈至主控制单元。
具体的,一级反渗透单元包括冲洗阀、浓排阀、淡排阀、冲洗泵、以及排污阀、慢开阀、高压泵、还原剂泵以及阻垢剂泵,具体每个步序需要开关不同的阀门和泵,以进行相应的流程。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步序、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具体包括:开始进行除盐水生产时,启动系统,主控制单元一键启动第一步序(冲洗过程),即依次开启一级反渗透单元的冲洗阀、浓排阀以及淡排阀进行冲洗准备过程。之后,再开启冲洗泵并保持冲洗阀、浓排阀以及淡排阀同时运行,以进行冲洗过程。应当理解的是,冲洗过程完成后,需要依次关闭冲洗泵、冲洗阀、浓排阀以及淡排阀,并将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反馈至主控制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依次开启冲洗阀、浓排阀以及淡排阀时间间隔较短,基本同时开启三个阀门,即开启冲洗阀之后立即开启浓排阀,之后立即开启淡排阀。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阀门运行时间由计时器来计时,该计时器属于主控制单元,计时器内预设有各个阀门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各个阀门的开关以及整个冲洗过程时间由主控制单元来控制,当主控制单元接收到所有阀门及泵的正确反馈信号时开始计时,并以此状态运行至设定时间,并且,当一个步序完成后,主控制单元会根据所内部逻辑来自动启动下一步序对应的单元,以此类推,无需人工操作。例如,冲洗阀、浓排阀以及淡排阀开启后,计时器开始计时,预设时间后主控制单元向一级反渗透单元的冲洗泵发出开启指令,上述各阀门和泵均处于开启状态,以此状态运行预设时间后,主控制单元再向一级反渗透中发送开启冲洗泵以及关闭各阀门的指令。
本实施例的第一步序通过对反渗透单元进行冲洗过程,即启动前对反渗透单元进行低压冲洗,排出死水和空气,可有效去除之前残留的水、微生物等,相当于对一级反渗透单元的清洁流程。
S120、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细砂过滤器单元发出细砂正洗指令,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并且,细砂正洗过程完成后将完成信号反馈至主控制单元。
具体的,细砂过滤器单元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一排气阀、第一正排阀、第一出水阀以及清水泵和凝聚剂泵。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步序、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包括:主控制单元待接收到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细砂过滤器单元发出细砂正洗指令,即依次开启细砂过滤器单元中的第一排气阀、第一进水阀、清水泵并同时开启凝聚剂泵,以进行细砂满水过程。之后,开启第一正排阀以及关闭第一排气阀,并保持清水泵、第一进水阀及凝聚剂泵同时运行,以开始细砂正洗过程,并将完成信号反馈至主控制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依次开启第一排气阀、第一进水阀以及清水泵以及凝聚剂泵时间间隔较短,基本同时开启。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个阀门和泵的运行时间也均由计时器来计时,该计时器内预设有各个阀门和泵的工作时间,以实现由主控制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各个操作步序,无需人工操作。
该步序中的细砂过滤器是利用悬浮杂质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的粘附作用进行过滤的,一般细砂粒径为0.5mm~1.2mm。
S130、主控制单元待收到细砂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发出活性炭正洗指令,活性炭过滤器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并且,活性炭正洗过程完成后将完成信号反馈至主控制单元。
具体的,该步序中涉及的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包括第二进水阀、第二排气阀、第二正排阀、第二出水阀。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步序,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包括:主控制单元待接收到细砂正洗完成信号后向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发出活性炭正洗指令,即依次开启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中的第二排气阀、第二进水阀,以及开启第一出水阀并关闭第一正排阀,以进行活性炭满水过程。之后,开启第二正排阀以及关闭第二排气阀,并保持第二进水阀和第一出水阀同时运行,以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并将完成信号反馈至主控制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依次开启第二排气阀、第二进水阀以及第一出水阀时间间隔较短,基本同时开启三个阀门。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开启第一出水阀并关闭第一正排阀,包括:开启第一出水阀,反馈延迟0.5s~1.5s后(例如,延迟1s),关闭第一正排阀。也就是说,开启第一出水阀之后反馈延迟1s再关闭第一正排阀。并且,在进行该步序的过程中,第二步序中的第一进水阀以及清水泵仍处于开启状态。
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个阀门和泵的运行时间也均由计时器来计时,该计时器内预设有各个阀门的工作时间,以实现由主控制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各个操作步序,无需人工操作。
该步序中的利用活性炭能够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
S140、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活性炭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出母管排污指令,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
目前对于母管排污需要三个人来手动操作,8小时才能从零水位产出除盐水,基于该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际运行检验,发现由于各泵及阀门均具备远方操作功能,这样,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级反渗透入口母管排污气动阀,使得母管排污也可以实现远方操作,将一级反渗透大顺控实现后,可将母管排污转一级反渗透高压泵启动的过程中。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四步序、基于上述一级反渗透单元的结构,主控制单元待接收到活性炭正洗完成信号后向一级反渗单元发出母管排污指令,即同时开启排污阀、第二出水阀,并保持第二排气阀运行,反馈延迟0.5s~1.5s后(例如,延迟1s),关闭第二正排阀,以对反渗透单元的母管进行排污过程。
本实施例通过将母管排污转一级反渗透高压泵启动的过程中,由主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将现场配合操作人员由三人减少为一人,并且,改造后所有设备可步序投入,单列启动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极大的提升了除盐水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个阀门的运行时间也均由计时器来计时,该计时器内预设有各个阀门的工作时间。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之后,还包括:对水质的SDI值进行测量,以使得水质的SDI值符合标准。因此,针对排污这一阶段,受设备清洁度及人工测量SDI值影响,将计时器改为手动“下一步”确认。也就是说,母管排污步序中,可通过主控制单元来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启以及运行,但是,进入下一步序的指令由人工来控制,当水质的SDI值符合标准后,人工手动确认进入下一步的操作,以提高设备利用的可靠性,防止误动。并且,仅需一个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即可,相对于之前的控制流程节省了人工。
该步序可排出反渗透母管的污水,以使得水质符合标准,也就是说,前几个步序相当于预处理过程,并且上述预处理过程无中间水箱,通过上述预处理过程使水质符合要求,再进行一级反渗透正洗过程。
S150、母管排污过程完成后,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五步序、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包括:接收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后,同时开启淡排阀、还原剂泵、阻垢剂泵,之后,开启慢开阀、高压泵、以及关闭排污阀,并保持第二出水阀运行,以进行一级反渗透单元正洗过程。之后,关闭淡排阀,并保持慢开阀、高压泵、还原剂泵以及阻垢剂泵运行,以使得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放口的水放到高压水泵中,反渗透膜进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使两者流量匹配,即排放的和进泵的水流量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开启慢开阀、高压泵、以及关闭排污阀步骤,包括:接收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后延迟9s~11s开启慢开阀,以及,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8s~10s后开启高压泵,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10s~12s后关闭排污阀。
示例性的,接收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延迟10s开启慢开阀,以及,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9s后开启高压泵,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11s后关闭排污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个阀门和泵的运行时间也均由计时器来计时,该计时器内预设有各个阀门和泵的工作时间。并且,各阀门及水泵均具备远方操作功能。
本实施例涉及到无中间水箱的预处理和一级反渗透系统联合启动的顺控流程,将预处理及一级反渗透合并至一键启动,均由主控制单元控制,无需人工操作、节约水资源、保护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各步序均为各个单元的开启流程,当一级反渗透正洗过程完成后,还需要依次关闭各个单元的阀门和泵。
具体的,依照下述步骤依次关闭上述各运行单元:
第六步序、一级反渗透单元进行停运,包括:主控制单元待接收到一级反渗透正洗完成信号后向一级反渗透单元发出停泵指令,即打开淡排阀,之后,关闭慢开阀,待慢开阀关闭指令延迟20s后关闭高压泵,再之后,待高压泵关闭指令延迟1s后打开排污阀,最后同时关闭还原剂泵和阻垢剂泵,以完成整个停泵步序。
第七步序、冲洗过程,包括:主控制单元待接收到停步序完成信号后向各单元发出冲洗指令,应当理解的是,该处冲洗操作和第一步序的冲洗过程相似,也包括三个子步序,即冲洗准备、冲洗以及冲洗完成。
具体的,首先,同时关闭细砂过滤器单元中的清水泵、第一进水阀、第一出水阀以及凝聚剂泵,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中的第二进水阀、第二出水阀,以及一级反渗透单元中的排污阀,之后,依次打开一级反渗透单元中的冲洗阀、浓排阀以及同时打开细砂过滤器单元中的第一排气阀,以完成冲洗准备子步序。之后,进入冲洗子步序中,关闭细砂过滤器单元中的第一排气阀,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中的第二排气阀,并且,同时开启一级反渗透单元中的冲洗泵,以进行冲洗过程。冲洗过程完成后依次关闭一级反渗透单元中的冲洗泵、冲洗阀、浓排阀以及淡排阀,以将细砂过滤器单元和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停运,完成整个反渗透步序控制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控制单元包括计时器,计时器中预设有细砂正洗过程时间、活性炭正洗过程时间以及一级反渗透单元冲洗过程时间和运行过程时间,也就是说,计时器中预设有各个阀门和泵的运行时间。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控制单元可采用PLC控制器,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选择其他主控制单元,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各步序的具体操作,本实施例是将细砂过滤器单元、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串联设计,中间没有缓冲水箱,这样,当三类设备中第一台设备启动,或最后一台设备停运时,三类设备应做为一个整体由主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将细砂过滤器单元、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中相关的阀门及水泵纳入一级反渗透启动步序的相关指令及反馈中。操作人员对每一步设定运行时间,当PLC接收到所有阀门及泵的正确反馈信号时开始计时,并以此状态运行至设定时间。当一级反渗透冲洗步骤结束后,PLC会根据所内部逻辑来自动启动细砂过滤器单元,以此类推,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顺序启动。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一级反渗透步序完成后的各个步序的控制过程也类似,依次通过PLC内部逻辑来自动关闭各阀门及泵。
本实施例经过实际运行检验,一级反渗透大顺控实现后,每次系统启动及停运过程中,减少对43个泵及阀门的多次操作,尤其是母管排污转一级反渗透高压泵启动的过程中,将现场配合操作人数由三人减小为一人。改造前,所有设备手动操作,8小时才能从零水位产出除盐水,而改造后所有设备可步序投入,单列启动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并且,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除盐水系统单列连续运行,按每2500m3进行一次细砂过滤器反洗后重新启动系统,每次操作节省水源损耗100m3计算,年均节水将近20000m3,当前原水价格按5元/吨计算,加水厂制水损耗后,工业水价格至少9元/吨,则每年能节省水费18万元。大大提升除盐水制水的经济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用于除盐水生产系统中的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的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将细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一级反渗透三套设备串联设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键启动控制,中间没有缓冲水箱,仅由主控制单元远方操作即可,节约水资源。并且,本发明增加了一级反渗透入口母管排污流程,使得母管排污也可以由主控制单元远方操作实现,以减少操作量,保护设备,极大的提升除盐水制水的经济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用于除盐水生产系统中的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反渗透步序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单元连接的细砂过滤器单元、活性炭过滤器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开始指令后向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发送冲洗指令,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所述冲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发出细砂正洗指令,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所述细砂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发出活性炭正洗指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
所述主控制单元待收到所述活性炭正洗过程完成信号后向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发出母管排污指令,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
所述母管排污过程完成后,对水质的SDI值进行测量,以使得所述水质的SDI值符合标准,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其中,
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包括冲洗阀、浓排阀、淡排阀以及冲洗泵;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冲洗过程,包括:
依次开启所述冲洗阀、所述浓排阀以及所述淡排阀进行冲洗准备过程;
开启所述冲洗泵并保持所述冲洗阀、所述浓排阀以及所述淡排阀同时运行,以进行冲洗过程,并且,冲洗过程完成后,依次关闭所述冲洗泵、所述冲洗阀、所述浓排阀以及所述淡排阀;
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一排气阀、第一正排阀、第一出水阀以及清水泵和凝聚剂泵;其中,所述细砂过滤器单元开始细砂正洗过程,包括:
依次开启所述第一排气阀、所述第一进水阀、所述清水泵并同时开启所述凝聚剂泵,以进行细砂满水过程;
开启所述第一正排阀以及关闭所述第一排气阀,并保持所述清水泵、所述第一进水阀及所述凝聚剂泵同时运行,以开始细砂正洗过程;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包括第二进水阀、第二排气阀、第二正排阀、第二出水阀;其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单元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包括:
依次开启所述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二进水阀,以及开启所述第一出水阀并关闭所述第一正排阀,以进行活性炭满水过程;
开启所述第二正排阀以及关闭所述第二排气阀,并保持所述第二进水阀和所述第一出水阀同时运行,以开始活性炭正洗过程;
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还包括排污阀,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母管排污过程,包括:
同时开启所述排污阀、所述第二出水阀,并保持所述第二排气阀运行,反馈延迟0.5s~1.5s后,关闭所述第二正排阀,以对所述反渗透单元的母管进行排污过程;
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还包括慢开阀、高压泵、还原剂泵以及阻垢剂泵;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包括:
接收到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后,同时开启所述淡排阀、所述还原剂泵、所述阻垢剂泵,之后,开启所述慢开阀、所述高压泵、以及关闭所述排污阀,并保持所述第二出水阀运行,以进行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正洗过程;
关闭所述淡排阀,并保持所述慢开阀、所述高压泵、所述还原剂泵以及所述阻垢剂泵运行,以使得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第一出水阀并关闭所述第一正排阀,包括:
开启所述第一出水阀,反馈延迟0.5s~1.5s后,关闭所述第一正排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所述慢开阀、所述高压泵、以及关闭所述排污阀,包括:
接收到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开始运行过程指令延迟9s~11s开启所述慢开阀,以及,所述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8s~10s后开启所述高压泵,所述慢开阀开启指令延迟10s~12s后关闭所述排污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中预设有所述细砂正洗过程时间、所述活性炭正洗过程时间以及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冲洗过程时间和运行过程时间。
CN202110011741.X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11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741.XA CN11281163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741.XA CN11281163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1632A CN112811632A (zh) 2021-05-18
CN112811632B true CN112811632B (zh) 2022-11-15

Family

ID=7585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1741.XA Active CN11281163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163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7098B2 (ja) * 2014-12-19 2019-01-09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回収ろ過ユニットおよび回収ろ過ユニットを備える水処理システム
CN206255927U (zh) * 2016-11-30 2017-06-16 山东众合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冲洗的反渗透系统
CN106861265A (zh) * 2017-04-22 2017-06-20 宁波清水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系统及反洗方法
CN207158963U (zh) * 2017-08-08 2018-03-30 成都蜀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纯水制备系统
CN211847267U (zh) * 2020-01-07 2020-11-03 宁波斯蒂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循环利用装置
CN111533306A (zh) * 2020-04-15 2020-08-14 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制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1632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01682B2 (ja) 一群の透過膜モジュールの作動および監視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一群のモジュール
CN106186193A (zh) 反渗透净水器
CN113041844A (zh) 一种反渗透自动清洗装置及方法
CN111121483B (zh) 发电站用回路系统及其冲洗方法、具有其的发电站
CN113476942A (zh) 一种过滤器反洗系统及工艺及控制方法
CN112811632B (zh) 一种反渗透步序控制方法
CN108079791B (zh)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207827930U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和超滤联合系统
CN112811631B (zh) 一种反渗透双序列步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0506715C (zh) 多套电脱盐处理系统联合运行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00642B (zh) 一种消毒灭菌舱室水路系统自动化控制装置及排水方法
CN210825550U (zh) 一种避免超滤系统清洗液进入反渗透膜系统的装置及系统
CN108101156B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和超滤联合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213221240U (zh) 一种自动在线清洗过滤器装置
CN220668012U (zh) 一种可独立操作的油品净化再循环装置
CN111592074B (zh) 一种水处理反渗透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法
CN219167799U (zh) 一种带备用滤芯的净水器
CN211091844U (zh) 叶片加料机加料系统
CN110330077A (zh) 化学超滤产水系统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57582U (zh) 一种能自动冲洗的淡化水装置
CN214862570U (zh) 一种反渗透自动清洗装置
CN112665449B (zh) 一种全自动自清洗板式换热装置及清洗控制方法
CN217921569U (zh) 一种反渗透膜组件集成系统
CN213078060U (zh) 超滤膜预处理工艺评价试验装置
CN219929719U (zh) 过滤器循环切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