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4697A -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4697A
CN112804697A CN202110003719.0A CN202110003719A CN112804697A CN 112804697 A CN112804697 A CN 112804697A CN 202110003719 A CN202110003719 A CN 202110003719A CN 112804697 A CN112804697 A CN 112804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ed
equipment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sign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37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4697B (zh
Inventor
仝磊
李绍斌
杨舒
余晨星
吴春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0037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4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4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4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属于配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本申请提高了配网成功率。

Description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家居已经逐步进入了大众的家庭生活,用户可以通过终端随意控制智能设备,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用户控制智能设备之前,用户首先要将终端靠近智能设备,然后通过终端接收智能设备发送的信号,再将认证信息发送至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进行联网。
部分智能设备所在的位置比较高或比较低,用户需要调整姿势才可以让终端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信号,例如接收位于高处墙壁上的空调挂机的信号,这对于一些不方便活动的用户来说是有些困难的,配网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解决配网操作复杂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在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调整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在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不属于所述预设类型的情况下,从数据库获取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确定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待联网设备中的蓝牙模块发送的蓝牙信号;从所述蓝牙信号中解析出实际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包括:通过蓝牙发送所述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的蓝牙模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应用于待联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发送信号至目标终端;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所述待联网设备包括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发送信号至目标终端包括: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至所述目标终端;所述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括: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包括:通过wifi模块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装置,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装置,应用于待联网设备,所述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至目标终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联网模块,用于通过wifi模块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目标终端可以在待联网设备配网之前设置该待联网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保证该待联网设备发送的实际信号强度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以确定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配网失败后再降低信号强度阈值,可以保证配网一次性成功,提高了配网成功率,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联网设备配网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联网设备配网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联网设备配网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的实施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终端101和服务器103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3通过网络与终端101进行连接,可用于为终端或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设置数据库105,用于为服务器103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上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城域网或局域网,终端101包括但不限于PC、手机、平板电脑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3来执行,还可以是由服务器103和终端101共同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可以应用于目标终端,用于根据待配网设备的设备类型提供对应的信号强度阈值。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在通过目标终端接收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之前,可以在目标终端上选取需要联网的待联网设备,目标终端接收到选取指令后,可以根据预设的设备与设备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联网设备对应的目标设备类型。
步骤102:在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其中,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终端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后,判断目标设备类型是否属于预设类型,其中,预设类型为需要调整信号强度阈值的智能设备对应的类型。
一方面,若目标终端判定在目标设备类型不属于预设类型,表明该待联网设备为用户保持当前姿态能够触手可及的智能设备,用户无需做大幅度动作即可让手中的终端接收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信号质量好,由于信号中携带了待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则目标终端可以从信号中解析出待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
目标终端从数据库获取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其中,非预设类型的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中,该信号中的实际信号强度是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
目标终端判定若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表明目标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是完整且稳定的,则目标终端可以从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另一方面,若目标终端判定在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表明该用户保持当前姿态无法让手中的终端接收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比较差,目标终端无法从信号中解析出待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属于预设类型的待配网设备可以为悬挂式设备或落地式设备。
示例性地,待联网设备为空调挂机,由于空调挂机一般挂在墙壁高出,用户举起终端也与空调挂机存在一定的距离,终端接收到的空调挂机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小,难以从该信号中解析出设备信息。或待联网设备为加湿器,由于一般加湿器比较低,用户可能需要弯腰或蹲下才可以让终端较好的接收到加湿器发出的信号,对于一些不方便弯腰下蹲的用户,这增加了待联网设备配网的操作复杂性,用户体验感较差。
因此,若目标终端判定在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则根据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并将该待联网设备的信号阈值设置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步骤103: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目标终端判定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表明目标终端可以完整的接收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则目标终端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其中,认证信息包括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密码。
在本申请中,目标终端可以在待联网设备配网之前设置该待联网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保证该待联网设备发送的实际信号强度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以确定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配网失败后再降低信号强度阈值,可以保证配网一次性成功,提高了配网成功率,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根据关联关系确定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后,方法还包括: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调整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其中,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终端若确定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表明当前信号质量还是不够好,则目标终端将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调整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其中,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通过这样降低信号强度阈值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信号的质量。目标终端若确定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则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目标终端降低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后,待配网设备发送的信号中的实际信号强度还是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则待配网设备配网失败,并发送提示信息至目标终端,用于提示用户靠近待配网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待联网设备中的蓝牙模块发送的蓝牙信号;从蓝牙信号中解析出实际信号强度。
待配网设备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至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从蓝牙信号中解析出实际信号强度,若目标终端判定实际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则通过蓝牙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的蓝牙模块,待联网设备通过蓝牙模块接收到认证信息后,通过wifi模块根据认证信息进行联网。示例性地,蓝牙模块可以为BLE(Bluetoo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模块。
在本申请中,目标终端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认证信息,避免目标终端与待配网设备进行wifi通讯发送认证信息后,还需要重新连接路由器,简化配网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目标终端发送认证信息至待配网设备之前,可以先将认证信息进行加密,避免认证信息泄露,待配网设备收到加密后的认证信息后,将认证信息解密再进行路由器的连接。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在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更改模块,用于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调整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其中,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设备类型不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从数据库获取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其中,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以使待联网设备通过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联网设备中的蓝牙模块发送的蓝牙信号;
解析模块,用于从蓝牙信号中解析出实际信号强度。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303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蓝牙发送认证信息至待联网设备的蓝牙模块。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401,用于发送信号至目标终端;
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
联网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可选地,所述待联网设备包括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可选地,发送模块401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至所述目标终端;
接收模块402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
联网模块403包括:联网单元,用于通过wifi模块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存储器503、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及通信总线504,存储器503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503、处理器501通过通信接口502和通信总线504进行通信,处理器5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和通信接口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参阅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
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调整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不属于所述预设类型的情况下,从数据库获取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联网设备中的蓝牙模块发送的蓝牙信号;
从所述蓝牙信号中解析出实际信号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包括:
通过蓝牙发送所述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的蓝牙模块。
6.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应用于待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信号至目标终端;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联网设备包括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发送信号至目标终端包括: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至所述目标终端;
所述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括: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包括:通过wifi模块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8.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装置,应用于目标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联网设备的目标设备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属于预设类型的情况下,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类型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为设备类型与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待联网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实际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认证信息至所述待联网设备,以使所述待联网设备通过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9.一种待联网设备的配网装置,应用于待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蓝牙信号至目标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
联网模块,用于通过wifi模块根据所述认证信息进行联网。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或6-7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或6-7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0003719.0A 2021-01-04 2021-01-04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2804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719.0A CN112804697B (zh) 2021-01-04 2021-01-04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719.0A CN112804697B (zh) 2021-01-04 2021-01-04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697A true CN112804697A (zh) 2021-05-14
CN112804697B CN112804697B (zh) 2022-04-15

Family

ID=7580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3719.0A Active CN112804697B (zh) 2021-01-04 2021-01-04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469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3994A (zh) * 2021-09-06 2021-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40323A (zh) * 2021-10-29 2022-02-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258048A (zh) * 2021-12-16 2022-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3911A (zh) * 2022-01-24 2022-05-27 深圳市麦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1492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flows over wlan access
US20160029295A1 (en) * 2013-04-05 2016-01-28 Kyocera Corporation Network sel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US20160037301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Alexei Davydov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a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ing signals from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18000379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US20180049099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between remote ue and relay u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8401519A (zh) * 2017-07-28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联网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9756878A (zh) * 2018-12-26 2019-05-14 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设备
CN111315035A (zh) * 2020-02-24 2020-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网络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479247A (zh) * 2020-03-16 2020-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18586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配网方法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1492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flows over wlan access
US20160029295A1 (en) * 2013-04-05 2016-01-28 Kyocera Corporation Network sel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US20160037301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Alexei Davydov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a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ing signals from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18000379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US20180049099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between remote ue and relay u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8401519A (zh) * 2017-07-28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联网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9756878A (zh) * 2018-12-26 2019-05-14 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设备
CN112118586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配网方法及其设备
CN111315035A (zh) * 2020-02-24 2020-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网络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479247A (zh) * 2020-03-16 2020-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NIEL ALSHAMAA等: "Localization of Sensors in Indoor Wireless Networks: An Observation Model Using WiFi RSS", 《2018 9TH IF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ECHNOLOGIES, MOBILITY AND SECURITY (NTMS)》 *
NOKIA CORPORATION等: "R2-141472 "Further details on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rules and signaling"", 《3GPP TSG_RAN\WG2_RL2》 *
姜明星等: "基于WiFi接收信号强度监测的设备类型识别机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王冰等: "基于高性能消息管理机制的物联网中间件设计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3994A (zh) * 2021-09-06 2021-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83994B (zh) * 2021-09-06 2023-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40323A (zh) * 2021-10-29 2022-02-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040323B (zh) * 2021-10-29 2023-12-1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258048A (zh) * 2021-12-16 2022-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8048B (zh) * 2021-12-16 2023-10-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3911A (zh) * 2022-01-24 2022-05-27 深圳市麦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697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4697B (zh)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310239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hotspot terminal and management terminal
US10531285B2 (en) Method of changing profile using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same
EP3896916B1 (en) Network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household appliance, household appliance,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264431A1 (en)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of Smart Device, System, and Readable Medium
CN107241679B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信息发送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785216B2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1719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gateway device
US9420461B2 (en) Acces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US10764349B2 (en) Self-organiz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05208583B (zh) 一种配置智能家电入网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10740460A (zh) 一种设备的入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2853A (zh) 设备配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595791B (zh)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88488A (zh)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286323A1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connecting method thereof
CN111818528B (zh) 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3848737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云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492611A (zh) 网络配置方法、网络配置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12887A1 (en) Techniques for repairing an inoperable auxiliary device using another device
CN1059154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245403B (zh)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4692A (zh) 配网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
TWI702877B (zh) 網路連線方法、網路系統及行動裝置
CN113037519A (zh) 智能家居设备及其配网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