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4140B -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4140B
CN112804140B CN201911113865.8A CN201911113865A CN112804140B CN 112804140 B CN112804140 B CN 112804140B CN 201911113865 A CN201911113865 A CN 201911113865A CN 112804140 B CN112804140 B CN 112804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th
node
data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3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4140A (zh
Inventor
狄翠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113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4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4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本申请可以将数据流绕行到正常传输路径上,降低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Description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线通信网络,具体涉及一种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实际是在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上引入面向连接的标签交换,实现将第三层路由技术和第二层交换技术相结合。在MPLS中,每个节点均配置有标签,数据流量的传输路径发生在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LSP)上,数据流量沿着标签在不同节点中进行传输,最终到达终端。随着MPLS技术越来越成为IP网络多业务承载的关键技术,MPLS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的提高已成为当前MPLS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MPLS中,当传输路径或者节点出现故障时,仅有本地修复节点具备传输路径切换功能,其他节点会将由于故障而无法发送到下游设备的数据丢弃,造成部分数据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用于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包括:
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
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切换装置,包括:
绕行传输路径切换模块,用于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切换装置,包括:
路径故障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
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切换模块,用于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的第一网络节点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的第二网络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通过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以使待传输数据绕行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可以及时将待传输数据从故障路径上绕行至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无法实现数据流量的快速切换时,导致数据流量丢失的问题,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情况,从而减少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数据传输路径构建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绕行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绕行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绕行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绕行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传输路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的传输路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中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七中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为方便理解,先介绍以下相关概念:
多协议标记交换流量工程(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TrafficEngineering,MPLS TE)可以对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进行操作和管理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从而实现流量工程。
转发等价类(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FEC)是在数据转发过程中以等价的方式处理的一组数据分组,MPLS规范规定:可以通过地址、隧道、COS等来标识创建FEC。
标签(Label)是一个比较短的,定长的,通常只具有局部意义的标识,这些标签通常位于数据链路层的二层封装头和三层数据包之间,用于指导报文的转发。
当前节点进行标签交换的标签是由传输路径的下一节点生成的,且发送至当前节点进行存储。当前节点生成标签,并发送到上一节点。上一节点收到标签之后,封装在待传输数据中,并发送至当前节点。此时,当前节点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中的标签为本地生成并发生到上一节点的标签,同时,当前节点本地存储有本地生成并发生到上一节点的标签以及接收到的由下一节点生成发送的标签的对应关系,其中,预设的标签表中记录该对应关系。当前节点根据该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本地生成并发生到上一节点的标签匹配的下一节点生成发送的标签,并更新到待传输数据中,并向下一节点发送,从而实现标签交换。
LSP是FEC的数据流所走的路径。
带约束的标签转发路径(Constraint-based Routing Label Switching Path,CR-LSP)与普通LSP不同,CR-LSP的建立不仅依赖路由信息,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比如指定的带宽、选定的路径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
标记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是常用的标签分配协议,用于分配标签。
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FRR)是一套用于链路保护和节点保护的机制。当LSP链路或者节点故障时,在发现故障的节点进行保护,这样可以允许流量继续从保护链路或者节点的隧道中通过,同时首节点就可以在数据传输不受影响的同时继续发起主路径的重建。
本地修复节点(Point of Local Repair,PLR)是旁路LSP(Bypass LSP)的首节点,必须在主用CR-LSP的路径上,也是主用CR-LSP和备用CR-LSP的共同入口节点,并且不能是主用CR-LSP的末节点。
汇聚点(Merge Point,MP)是Bypass LSP的末节点,必须在主用CR-LSP的路径上,也是主用CR-LSP和备用CR-LSP聚合的节点,并且不能是主用CR-LSP的首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是CR-LSP,相应的,在多协议标记交换流量工程的网络系统中,主用CR-LSP的首节点和末节点之间建立主用CR-LSP和备用CR-LSP。具体如图1所示,
主用CR-LSP为[Router A->Router B->Router C->Router D->Router E],在正常情况下,数据从主用CR-LSP的首节点Router A发送到主用CR-LSP的末节点Router E。
备用CR-LSP为[Router A->Router F->Router D],在主用CR-LSP故障的情况下,数据同样从主用CR-LSP的首节点Router A发送到主用CR-LSP的末节点Router E,其中,该备用CR-LSP可以对主用CR-LSP中的局部路径[Router A->Router B->Router C->RouterD]进行保护。
其中,Router A为备用CR-LSP的首节点,也即PLR。Router D为备用CR-LSP的末节点,也即MP。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出现故障时,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中传输的待传输数据的处理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网络节点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在多协议标记交换流量工程的网络系统的网络节点中,具体包括:
S110,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用于传输待传输数据,具体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为LSP,或CR-LSP。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用于传输待传输数据,具体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为LSP,或CR-LSP。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表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和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均可以将待传输数据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首节点传输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末节点。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为PLR,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末节点为MP。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表明在待传输数据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首节点传输到末节点的过程中,优先选择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传输待传输数据。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出现故障时,可以选择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传输待传输数据。示例性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为主用CR-LSP;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为备用CR-LSP。
绕行传输路径用于连接当前节点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以使当前节点将待传输数据通过绕行传输路径发送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当前节点可以是绕行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也是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绕行传输路径实际用于连接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和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也即,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当前节点实际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节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为主用CR-LSP,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为备用CR-LSP,绕行传输路径为不考虑约束条件的LSP。
待传输数据为传输路径上正在传输的数据,例如是当前节点接收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同时需要发送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的数据。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是指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当前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的下一个网络节点。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是指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当前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的网络节点。以此类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和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
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表明当前节点无法通过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具体的,故障检测可以是当前节点通过向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不停的发送检测报文(如OAM检测报文或HELLO消息等)来检测下一节点是否正常或者与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是否正常。此外,还可以通过内部网关协议(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IGP)方式检测下一节点的端口变化。
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表明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绕行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中,最终发送至与通绕行传输路径连通的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如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从而实现通过绕行传输路径发送至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直至传输到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以使待传输数据绕行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可以及时将待传输数据从故障路径上绕行至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无法实现数据流量的快速切换时,导致数据流量丢失的问题,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情况,从而减少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路径故障信息。
路径故障信息用于触发PLR切换传输路径。具体的,路径故障信息用于通知PLR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主用CR-LSP)故障,以使PLR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备用CR-LSP)传输数据。路径故障信息可以包括发生故障的下一节点的信息或者与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的信息。示例性的,路径故障信息为PathErr消息,具体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隧道标识信息(Tunnel ID),路径标识信息(LSP ID)信息和端口(IP)标识信息等。
此时,当前节点为PLR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游节点。也即当前节点是除PLR之外的节点,当前节点无法进行FRR。在MPLS-TE的网络系统中,只有PLR可以进行FRR,将传输数据从故障路径中切换到其他正常路径中传输。当前节点可以通过上报路径故障信息,即向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路径故障信息,层层上报,传输至最近的PLR,实现通知PLR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情况,以使PLR进行FRR,即基于该路径故障信息切换到其他正常传输路径发送数据,从而PLR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均切换到其他正常传输路径进行传输,保证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均可以实现正常传输。
其中,其他正常传输路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传输路径,每个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不同。可以根据路径计算方法(如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确定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如将路径最短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确定为最高优先级,并切换到优先级最高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路径故障信息生成方式具体为:预先配置信息模板,在信息模板中预设位置处添加信息,形成路径故障信息。
通常,路径故障信息为PathErr消息。可以采用请求评议(Request For Comments,RFC)中的“The IF_ID ERROR_SPEC Object”结构记录故障数据,并封装于PathErr消息,作为路径故障信息传输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上一节点。其中,RFC是一系列以编号排定的文件。
其中,“The IF_ID ERROR_SPEC Object”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ErrorNode记录故障端口的IP信息,ErrorCode/ErrorValue记录错误操作信息,选用“Notify/Local link maintenance required”。TLV填充端口的IP信息。
通过向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路径故障信息,以通知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PLR,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发生故障,从而使PLR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实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中上游PLR能够快速感知到下游节点发生故障,并进行FRR切换,提高LSP的切换速度,并提高LSP的可靠性。
通常,在MPLS-TE的网络系统中,数据包从IP域进入到MPLS域的时候,会插入一个MPLS包头,封装有标签。为MPLS中每一个网络节点预先分配标签,数据包在经过MPLS中的每一个网络节点时,通过标签交换转发到下一网络节点。具体的,标签交换过程包括:根据数据包中添加的节点转发标签进行查找,根据查找到与节点转发标签对应的标签转发表,确定下一节点的节点信息和节点转发标签,并根据查找到的节点转发标签替换数据包中原有的节点转发标签,得到更新后的数据包,并根据下一节点的节点信息,向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数据包。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将所述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查询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具体的,节点绕行标签用于实现数据在绕行传输路径上传输,具体的,节点绕行标签为绕行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生成并发送至当前节点的标签。节点转发标签用于实现数据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或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传输,具体的,节点转发标签为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或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生成并发送至当前节点的标签。
示例性的,节点转发标签用于实现主用CR-LSP和备用CR-LSP上的数据传输。节点绕行标签用于实现不考虑约束条件的LSP上的数据传输,也即实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数据传输。
节点信息用于指示当前节点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例如,节点信息包括下一节点的IP地址和当前节点的输出端口信息等。
节点转发标签的获取方式为:当前节点可以对待传输数据中的MPLS包头进行解析,获取待传输数据中的标签(即节点转发标签)。待传输数据中的标签为节点转发标签,表明待传输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路径发送至当前节点。
当前节点中从本地或者从网络中获取至少一个绕行传输路径分别对应的标签绕行表。
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查询方式为:根据节点转发标签和FEC,在预先配置的多个标签绕行表中,查询与节点转发标签匹配的标签绕行表,并将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匹配的标签绕行表中的节点绕行标签。如果查询到标签绕行表为空,表明不存在绕行传输路径将待传输数据绕行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此时,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丢弃。
将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节点绕行标签,表明当前节点沿着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也即将待传输数据发向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当前节点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标签转发表,查询节点转发标签和下一节点的节点信息;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标签绕行表,查询节点绕行标签和下一节点的节点信息。标签转发表中存储有数据传输路径(包括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或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上一节点的节点转发标签、当前节点的节点转发标签和节点信息等。标签绕行表中存储有绕行传输路径的上一节点的节点转发标签、当前节点的节点绕行标签和节点信息等。当前节点可以通过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或标签绕行表。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以及绕行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绕行表,通常存储有本地生成的标签,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标签,入端口信息,出端口信息,以及FEC等信息。从而,标签转发表和标签绕行表可以根据前述至少两个信息进行索引。
通过获取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并查询节点绕行标签与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进行交换,并根据标签绕行表中的节点信息,将交换标签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下一节点,实现数据的标签交换过程,从而准确实现待传输数据在MPLS-TE的网络系统的正常传输,保证待传输数据可以准确发送到目的地,提高绕行传输路径的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中,在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之前,在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查询匹配的标签转发表,并为所述匹配的标签转发表标记为故障状态。相应的,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包括:根据至少一个标签转发表和至少一个标签绕行表的状态,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
故障状态用于标识标签转发表对应的传输路径的状态,具体是,用于标识标签转发表对应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状态。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当前节点可以根据标签转发表状态,选择正常的标签转发表,对数据包含的标签进行标签交换,并获取下一节点的节点信息,将交换标签后的数据发送至下一节点。
此外,故障状态还可一用于标识标签绕行表对应的传输路径的状态,也即标签绕行表对应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状态。当前节点可以根据标签绕行表状态,选择正常的标签绕行表。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节点生成路径故障信息并上报至最近的PLR,以及PLR执行主备路径切换,均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仍有数据经过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传输至当前节点,当前节点可以直接根据标签转发表的故障状态,选择标签绕行表获取节点绕行标签以及相应的节点信息,将数据直接绕行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正常传输至目的地,最大程度上减少在PLR进行主备路径切换的过程中的数据的丢失,从而降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在一种示例中,在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节点绕行标签,构建绕行传输路径。
绕行传输路径需要预先构建。绕行传输路径的构建方式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构建方式,以及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构建方式相同。
在如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搭建MPLS-TE网络系统,建立主用CR-LSP和备用CR-LSP。备用LSP的首节点为PLR,必须在主用CR-LSP上,且不能是主用CR-LSP的末节点。备用CR-LSP的末节点为MP,必须在主用CR-LSP上,且不能是多协议标记交换流量工程首节点。PLR和MP之间有直接链路连接,主用CR-LSP和备用CR-LSP均经过这条链路。
具体CR-LSP建立过程为:入节点(Ingress Label Switching Router,IngressLSR)向数据传输路径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请求,根据网络节点依次发送Path请求到出节点(Egress Label Switching Router,Egress LSR),此时中间没有出现故障,Egress LSR收到Path消息后,产生携带预留信息和节点转发标签的Resv消息,沿Path消息发送的相反路径逐跳返回Ingress LSR。同时,Resv消息在沿途的LSR上预留资源,并生成预留状态,生成LSP;当Ingress LSR收到Resv消息时,CR-LSP建立成功。
与CR-LSP建立过程不同的是,绕行传输路径建立过程中,Ingress LSR替换为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Egress LSR替换为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相应的,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向绕行传输路径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请求,根据网络节点依次发送Path请求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此时中间没有出现故障,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收到Path消息后,产生携带预留信息和节点绕行标签的Resv消息,沿Path消息发送的相反路径逐跳返回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同时,Resv消息在沿途的LSR上预留资源,并生成预留状态,生成绕行传输路径;当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收到Resv消息时,绕行传输路径建立成功。其中,可以通过LDP信令将本地生成的节点绕行标签发送给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
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Router C与Router F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绕行传输路径为[Router C->Router F]。Router F生成节点绕行标签,并发送Router C。RouterC收到Router F生成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Router F的节点信息存成标签绕行表,从而实现建立绕行传输路径[Router C->Router F]。其中,实现箭头代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虚线箭头代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短划线箭头代表绕行传输路径。
在发现故障时,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体的,Router A三层端口为IF3,Router B三层端口为IF2,Router C三层端口为IF1,Router C和Router D之间的连接的端口IF1断开(down),表明Router C与Router D之间的路径发生故障,或者Router D发生故障时,Router C会生成路径故障信息,并上报,直至发送至Router A。Router A在接收到路径故障信息,就会切换到备用CR-LSP传输数据。而已经发送至Router C的数据,需要通过Router C切换至绕行传输路径中传输数据。同时将出端口为端口IF1,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为invalid,即故障状态。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当前节点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存在连接关系,当前节点可以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发送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传输待传输数据,以实现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
具体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为主用CR-LSP,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为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也即备用CR-LSP上的网络节点。相应的,当前节点与备用CR-LSP上的网络节点存在连接关系,当前节点可以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发送到备用CR-LSP上的网络节点,并通过备用CR-LSP上的网络节点在备用CR-LSP上传输待传输数据,以实现切换到备用CR-LSP发送待传输数据。
如在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Router C与Router F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绕行传输路径可以为[Router C->Router F]。
通过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与当前节点存在连接关系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实现当前节点直接将待传输数据转发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快速将待传输数据正常发送至目的地,实现保护待传输数据,减少数据损失,降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
当前节点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不存在连接关系,当前节点可以无法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发送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只能通过沿着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反向发送待传输数据,直至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存在通信连接的网络节点中,以实现绕行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通常,会将待传输数据最终发送至PLR,通过PLR直接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
若当前节点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PLR(也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首节点)之间还存在至少一个中间节点,且某个中间节点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存在通信连接,当前节点可以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中间节点,由该中间节点将待传输数据转发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
如在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绕行传输路径为[Router C->Router B->Router F],此时,Router B->与Router F之间存在通信连接。
若当前节点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PLR(也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首节点)之间还存在至少一个中间节点,且全部中间节点均与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不存在通信连接,当前节点可以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PLR,由该PLR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发送待传输数据。
如在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绕行传输路径为[Router C->Router B->Router A],其中,Router A为PLR。
通过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以使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返回到PLR,将待传输数据直接切换到正常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最终到达目的地,避免直接丢弃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减少数据损失,从而降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此外,如果存在至少两个绕行传输路径,则根据各绕行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目标绕行传输路径,并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优先级最高的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其中,可以根据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确定各绕行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绕行传输路径可以为[Router C->Router B->Router F],此时,Router B->与Router F之间存在通信连接。同时,绕行传输路径可以为[Router C->Router F],此时,Router C与Router F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绕行传输路径还可以为[Router C->Router B->Router A]。按照最短路径优先算法,选择[Router C->Router F]作为绕行传输路径。
此外,若当前节点查询到正常状态的标签绕行表为空,将待传输数据丢弃。
实施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出现故障时,进行传输路径切换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网络节点中。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在MPLS-TE的网络系统的网络节点中,具体包括:
S210,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
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和路径故障信息等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包括接收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下一节点发送的路径故障信息,或者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其中,故障检测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的当前节点,也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网络节点,是PLR。
当前节点为PLR,可以直接进行FRR,将全部数据切换到PLR所属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
待传输数据为传输路径上正在传输的数据,例如是当前节点接收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同时需要发送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或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的数据。
又如,待传输数据是当前节点接收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同时需要发送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PLR在接收到路径故障信息到完成主备路径切换之前,由于还未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仍有数据经过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传输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中的下游节点可以根据预先构建的标签绕行表将已发送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中的数据,上报至PLR,由PLR接收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中的下游节点上报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进行传输。
通过接收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将已经发往故障数据传输路径的待传输数据绕行到正常数据传输路径上进行传输,可以减少已经发往故障数据传输路径的数据丢失情况。
此外,PLR还可以获取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并根据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和至少一条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状态,选择正常数据传输路径进行切换。若全部的数据传输路径的状态均为故障,则丢弃待传输数据。
同时,PLR还可以向资源预留协议(Reso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日志模块通知路径故障信息,以便记录路径故障信息,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
S220,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为主用CR-LSP,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为备用CR-LSP。可以在MPLS-TE的网络系统中预先构建一个主用CR-LSP和至少一个备用CR-LSP。不同的备用CR-LSP的优先级不同,在主用CR-LSP出现故障时,按照优先级从多个备用CR-LSP选择一个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备用CR-LSP的首节点可以不同或相同,不同的备用CR-LSP的末节点可以不同或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的消息,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可以及时将待传输数据从故障数据传输路径上切换到正常数据传输路径上传输,减少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绕行标签,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以及节点信息;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节点绕行标签、节点转发标签和节点信息均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具体的,待传输数据为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并需要向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
其中,PLR中从本地或网络中获取主用CR-LSP对应的标签转发表和至少一个备用CR-LSP分别对应的标签转发表。
节点绕行标签的获取方式为:当前节点可以对待传输数据中的MPLS包头进行解析,获取待传输数据中的标签,即为节点转发标签。待传输数据中的标签为节点绕行标签,表明待传输数据通过绕行传输路径发送至当前节点(PLR),也即待传输数据为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
节点转发标签以及节点信息查询方式为:通过预先配置的标签转发表,获取节点转发标签。将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绕行标签更新为节点转发标签,表明当前节点沿着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也即将待传输数据发向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PLR接收到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此时,PLR可以通过待传输数据中的标签为节点绕行标签(该节点绕行标签为PLR生成的,并发送至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的标签),确定该待传输数据是由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表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出现故障,PLR接收到无法沿着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发送至目的地的待传输数据,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该待传输数据,实现切换到正常数据传输路径发送该待传输数据,以使已经发往故障数据传输路径的待传输数据绕行到正常数据传输路径上进行传输,可以减少已经发往故障数据传输路径的数据丢失情况。
通过获取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并查询到匹配的标签绕行表,将标签绕行表中的节点绕行标签与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进行交换,并根据标签绕行表中的节点信息,将交换标签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下一节点,实现数据的标签交换过程,从而准确实现待传输数据在MPLS-TE的网络系统的正常传输,保证待传输数据可以准确发送到目的地,提高绕行传输路径的可靠性。
此外,可以记录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的状态,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的状态。例如,接收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将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为故障状态;接收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将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为故障状态。
在接收到待传输数据时,根据各标签转发表的状态,选择状态为正常的标签转发表,或者选择状态为正常且优先级最高的标签转发表,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待交换的节点转发标签以及节点信息。优先级最高的标签转发表与优先级最高的数据传输路径对应。
相应的,在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查询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并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为故障状态。
故障状态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PLR可以根据标签转发表的状态,选择正常的标签转发表,对数据包含的标签进行标签交换,并获取下一节点的信息,将交换标签后的数据发送至下一节点。
通过根据标签转发表的故障状态,选择标签转发表,并从中获取节点转发标签以及相应的节点信息,将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通过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传输至目的地,最大程度上减少在PLR进行主备路径切换的过程中的数据的丢失,从而降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实施例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传输路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实施例三是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相应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于路由器中,具体是MPLS-TE网络系统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中,其中,该网络节点为非PLR节点。
绕行传输路径切换模块310,用于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通过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以使待传输数据绕行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可以及时将待传输数据从故障路径上绕行至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无法实现流量的快速切换时,导致流量丢失的问题,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情况,从而减少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路径切换装置,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路径故障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绕行传输路径切换模块310,还用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查询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路径切换装置,还用于:在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前,接收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节点绕行标签,构建绕行传输路径。
上述传输路径切换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具备执行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传输路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实施例四是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的相应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于路由器中,具体是MPLS-TE网络系统中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PLR节点。
路径故障消息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
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切换模块420,用于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的消息,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可以及时将待传输数据从故障数据传输路径上切换到正常数据传输路径上传输,减少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切换模块420,还用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绕行标签,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以及节点信息;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数据。
上述传输路径切换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具备执行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网络节点为MPLS-TE网络系统中的路由器。
存储器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
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施例六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LAN或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实施例七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出现故障时,进行传输路径切换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系统,包括: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第一网络节点702和实现上述实施例二所述方法的第二网络节点701。网络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节点702的下游节点703。第一网络节点702的下游节点703可以有多个,下游节点70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第一网络节点实现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第二网络节点实现的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均为路由器。
第一网络节点为MPLS-TE的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其中,第一网络节点为除PLR之外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MPLS-TE的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其中,第一网络节点为PLR。
具体的,第一网络节点为第二网络节点的下游节点。第一网络节点可以与第二网络节点直接相连。
第一网络节点中存储有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绕行表和绕行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第二网络节点中存储有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绕行表和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绕行表。
第一网络节点发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或与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生成路径故障信息上报至第二网络节点。同时,第一网络节点对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故障状态,以便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故障的标签转发表之外的标签绕行表对接收到的数据中的标签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与标签绕行表对应的绕行传输路径上,进而发送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最终发送至目的地。
第二网络节点接收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并对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故障状态,以便第二网络节点切换到除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之外的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从而实现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切换至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最终发送至目的地。
此外,第二网络节点还可以接收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并对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转发表标记故障状态,以便第二网络节点切换到除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和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之外的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从而实现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切换至其他正常数据传输路径上,最终发送至目的地。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网络节点704;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三网络节点用于接收下一节点发送的路径故障信息,并向上一节点发送所述路径故障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节点702与第二网络节点701之间可以有多个第三网络节点704,第三网络节点70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第三网络节点为MPLS-TE的网络系统中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网络节点。同时,第三网络节点为第二网络节点的下游节点,且为第一网络节点的上游节点。
第三网络节点中存储有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绕行表。此外,第三网络节点中还存储有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对应的标签绕行表。
实际上,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可以有多个第三网络节点。路径故障信息通过第一网络节点上报至第三网络节点,并经过多个第三网络节点转发,最终上报至第二网络节点。其中,第三网络节点无需对路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直接上传即可。当路径故障信息到达第二网络节点时,第二网络节点对该路径故障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故障端口信息以及故障IP信息等,并触发执行数据传输路径切换。
通过设置多个第三网络节点仅转发路径故障信息,最终将路径故障信息转发至第二网络节点,以实现数据传输路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MPLS-TE的网络系统中配置可以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时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第一网络节点,以及可以从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第二网络节点,实现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故障时及时从故障的第一数据传输路径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以及将正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及时通过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情况,从而减少传输路径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3)

1.一种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查询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
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路径故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前,还包括:
接收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节点绕行标签,构建绕行传输路径。
6.一种传输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
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绕行标签,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以及节点信息;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绕行标签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
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发送的数据。
8.一种传输路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绕行传输路径切换模块,用于如果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故障或者与所述下一节点之间的路径故障,则切换到绕行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在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绕行传输路径的末节点在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绕行传输路径切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查询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以及节点信息;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绕行标签;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绕行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9.一种传输路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径故障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路径故障信息;
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切换模块,用于切换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首节点和末节点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切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绕行标签,查询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以及节点信息;所述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路径上下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的节点转发标签更新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匹配的节点转发标签;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向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发送更新后的待传输数据。
10.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第一网络节点和实现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第二网络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网络节点;
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上;
所述第三网络节点用于接收下一节点发送的路径故障信息,并向上一节点发送所述路径故障信息。
CN201911113865.8A 2019-11-14 2019-11-14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Active CN112804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3865.8A CN112804140B (zh) 2019-11-14 2019-11-14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3865.8A CN112804140B (zh) 2019-11-14 2019-11-14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140A CN112804140A (zh) 2021-05-14
CN112804140B true CN112804140B (zh) 2023-08-01

Family

ID=7580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3865.8A Active CN112804140B (zh) 2019-11-14 2019-11-14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4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4919A (zh) * 2022-06-21 2022-11-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一种电力物联网上行数据持续可靠传输方法
CN115499375B (zh) * 2022-07-25 2024-03-19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时敏流量调度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157A (zh) * 2017-12-22 2018-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4867B2 (ja) * 2004-07-15 2010-03-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Mpls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ノード
CN101369958A (zh) * 2007-08-15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重路由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CN101150587B (zh) * 2007-10-24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流量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3188801A1 (en) * 2012-06-14 2013-1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rsvp-te based fast reroute in detour (1:1) protection mode
US10075367B2 (en) * 2014-04-04 2018-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repair path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157A (zh) * 2017-12-22 2018-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140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0092A1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206B (zh) 报文转发的方法、网络系统、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8601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a backup ingress of a 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US7746796B2 (en) Directed echo requests and reverse traceroute
US88308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a backup egress of a 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US8848538B2 (en) Power-saving function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3131243B1 (en) Flow label negotia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devices
US7668116B2 (en) Root node shutdown messaging for multipoint-to-multipoint transport tree
US7298693B1 (en) Reverse notification tree for data networks
CN101645842B (zh) 通信网络系统、通路计算装置、通信信道确立控制方法
CN105245452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US20080310430A1 (en) Control System, Data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In The Ethernet
US20100296393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 mpls data network protection pathway
US12040966B2 (en) Path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411834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4140B (zh) 传输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节点、介质及网络系统
US7702810B1 (en) Detecting a label-switched path outage using adjacency information
US2011003282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spond to signaling protocol failures in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s
Ajiardiawa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egment routing on MPLS L3VPN using PNETLAB
US202303792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Segment Routing SR Network
US20230291681A1 (en) Data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