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2562B -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2562B
CN112802562B CN202011613169.6A CN202011613169A CN112802562B CN 112802562 B CN112802562 B CN 112802562B CN 202011613169 A CN202011613169 A CN 202011613169A CN 112802562 B CN112802562 B CN 112802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real
curve
strain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31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2562A (zh
Inventor
李鹏
杜鹏良
刘彦杰
刘洪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6131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2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2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2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60/00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or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heir design, synthesis, processing, characterisation or uti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限元仿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根据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延伸率确定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该方法打破了以往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必须采用材料的全范围应力应变曲线的条件,并弥补了利用全范围塑性应力应变曲线描述材料进入屈服阶段时的行为不够精确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限元仿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有限元模拟材料的弹塑性行为时,需要输入材料的塑性应变与真实应力之间的关系,一般通过在材料的全范围应力应变曲线上截取多个应力应变点并进行线性差值的方法进行描述。但该方法在描述材料进入屈服阶段时的行为不够精确,且需要材料的全范围应力应变曲线。一般的材料手册上较少给出该曲线,而更多地给出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可精确地描述材料进入屈服阶段时的塑性行为,但未完整描述材料屈服后的塑性行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以用于有限元模型中结构的弹塑性行为模拟。
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延伸率确定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延伸率确定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所述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包括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
获取曲线部分的起点、终点以及至少六个中间点对应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
将所述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转换成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
根据所述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确定真实塑形应变;
根据曲线部分的起点、终点以及至少六个中间点对应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塑形应变进行描点连线作为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
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终点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得到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上的点即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终点对应的真实应力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得到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具体包括:
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小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情况下,将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以及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终点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和延伸率对应点的连线作为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得到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具体包括:
在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大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情况下,将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上真实应力小于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曲线部分以及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上真实应力等于拉伸极限应力σb的点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和延伸率对应点的连线作为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得到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具体包括:
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大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情况下,将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以及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与终止点的连线作为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其中所述终止点为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和延伸率对应的点。
进一步地,将所述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转换成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具体包括:
根据名义应变确定真实应变;
根据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确定真实应力。
进一步地,获取曲线部分的至少六个中间点,具体为:曲线上曲率大的区域的中间点密度大于曲线上曲率小的区域的中间点密度。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打破了以往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必须采用材料的全范围应力应变曲线的条件,并弥补了利用全范围塑性应力应变曲线描述材料进入屈服阶段时的行为不够精确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材料典型应力应变曲线上提取模拟点的方法;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充模拟点的第1种方法;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充模拟点的第2种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常见的材料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或其拟合方程,提取若干模拟点以精确地描述该应力-应变曲线;并将该曲线点对应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转换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并计算出对应的真实塑性应变;最后合理利用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及延伸率等材料数据,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材料的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进行补充,从而得到了可完整描述材料塑性行为的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有限元弹塑性模拟的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如图1所示,在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上延长直线部分,并精确定出曲线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σp
第二步,在超过此σp对应点的曲线上提取若干个应变点,并测出相对应的应力点或利用曲线的拟合方程计算出应力点,所提取的应力点应能精确地描述该应力-应变曲线,一般不少于8个点;
第三步,一般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是以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给出的,有限元模拟需输入材料的真实应力与真实塑性应变。利用以下公式(1)、(2)、(3)将各点的名义应力σnom和名义应变εnom转换为真实应力σ和真实应变ε,并计算出对应的真实塑性应变εpl,从而得到一组真实塑性应变与对应真实应力的数据;
ε=ln(1+εnom)
σ=σnom(1+εnom)
εpl=ε-εel=ε-σ/E
其中,σnom为名义应力,εnom为名义应变,σ为真实应力,ε为真实应变,εel为真实弹性应变,εpl为真实塑性应变,E为弹性模型。
第四步,如图2所示,当原数组最后一点的应力小于σb时,则补充以材料的σb及材料的延伸率δ作为数组新的最后一点。当结构主要受拉时,可认为当最大应力点的塑性应变达到δ时结构发生失效破坏。
第五步,如图3所示,当数组最后一点的真实应力大于材料的σb时,分为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保守计算可截取材料的σb及其对应的塑性应变作为数组的倒数第二点,并补充以材料的σb及延伸率δ作为数据的最后一点,即认为该阶段材料进入理想弹塑性。
(2)也可补充以数组最后一点对应的应力及延伸率δ作为数据的最后一点,该阶段材料同样进入理想弹塑性。

Claims (3)

1.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延伸率确定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具体包括:获取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所述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包括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获取曲线部分的起点、终点以及至少六个中间点对应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将所述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转换成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根据所述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确定真实塑形应变;根据曲线部分的起点、终点以及至少六个中间点对应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塑形应变进行描点连线作为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得到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上的点即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
根据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修正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得到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具体包括:
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小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情况下,将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以及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终点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和延伸率对应点的连线作为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
在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大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情况下,将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上真实应力小于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曲线部分以及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上真实应力等于拉伸极限应力σb的点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和延伸率对应点的连线作为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
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大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应力σb的情况下,将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以及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与终止点的连线作为第二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其中所述终止点为第一真实应力真实塑性应变曲线的终点的真实应力和延伸率对应的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转换成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具体包括:
根据名义应变确定真实应变;
根据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确定真实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曲线部分的至少六个中间点,具体为:曲线上曲率大的区域的中间点密度大于曲线上曲率小的区域的中间点密度。
CN202011613169.6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Active CN112802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169.6A CN112802562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169.6A CN112802562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562A CN112802562A (zh) 2021-05-14
CN112802562B true CN112802562B (zh) 2024-05-24

Family

ID=7580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3169.6A Active CN112802562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2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68375A (zh) * 2024-03-18 2024-08-09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简化混凝土单轴本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1794A1 (ja) * 2013-03-14 2014-09-1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応力-ひずみ関係シミュレート方法、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予測方法および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解析装置
CN111680438A (zh) * 2020-05-15 2020-09-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材拉伸实验数据转换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1794A1 (ja) * 2013-03-14 2014-09-1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応力-ひずみ関係シミュレート方法、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予測方法および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解析装置
CN111680438A (zh) * 2020-05-15 2020-09-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材拉伸实验数据转换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ABAQUS和ANSA材料库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翟晓杰;赵娜;;农业技术与装备(2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562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7857B (zh) 基于强化学习的遥感影像的语义标注方法
CN112802562B (zh) 一种材料塑性应力应变数据获取方法
CN116416441A (zh) 基于多层次变分自动编码器的高光谱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CN108256173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动态过程的气路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0232188A (zh) 电网用户故障报修工单的文本自动分类方法
CN114169614A (zh) 一种基于风力机尾流模型优化的风电场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7451365A (zh) 一种集中传载的长螺栓强度及刚度分析方法
CN112802011A (zh) 一种基于vgg-bls的风机叶片缺陷检测方法
CN102214250B (zh) 从鞋楦样本集生成统计变形模型的方法
CN115100176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钢筋混凝土柱损伤评估方法
CN109190208B (zh)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的主动索预应力张拉量确定方法
He et al. Point cloud simpl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k-means clustering
CN109360553A (zh) 一种用于语音识别的新型时延递归神经网络
CN111191510B (zh) 基于关系网络的复杂场景下遥感图像小样本目标识别方法
CN101813747B (zh) 基于维纳核和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CN108052756A (zh) 一种基于fft确定结合面接触参数的方法
CN115508615B (zh) 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的负荷暂态特征提取方法
CN116028834B (zh) 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小麦赤霉病预测方法
CN118152757A (zh) 一种基于声音传感器的振动筛可视化故障诊断方法
CN114240948B (zh) 一种结构表面损伤图像的智能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04462458A (zh) 大数据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
CN117313452A (zh) 一种大坝多向应变计组数据缺失补全方法
CN115274232A (zh) 一种两节变径偏复合防风绝缘子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1507027B (zh) 一种钢桁架塔式结构整体动力失效时刻的判别方法
CN109783854B (zh) 扫描点云与数字cad曲面位移偏差提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