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9155B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9155B
CN112799155B CN202011582546.4A CN202011582546A CN112799155B CN 112799155 B CN112799155 B CN 112799155B CN 202011582546 A CN202011582546 A CN 202011582546A CN 112799155 B CN112799155 B CN 112799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keywords
weather
dat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25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9155A (zh
Inventor
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Xinkong Big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Xinkong Big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Xinkong Big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Xinkong Big 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25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9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9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9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9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9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01W1/10Devices for predicting weather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本发明属于大数据领域,涉及气象监测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气象监测多数都是通过传感器与人工对监测区域内的气候进行监控,当传感器损坏或人失误时,则会造成记录不准确的问题,影响未来的科学活动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的收集,同时对聊天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使得监测范围内的智能设备均可以对气象监测做出自己的贡献,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区分不同的监测区间,符合人员的通信要求,避免出现数据采集不准确的情况;通过感知模块的设置,使得物联网设备也可以为气象监测站提供对比文件,提高数据的丰富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领域,涉及气象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气象监测是指气象监测机构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对气象环境状况进行整体性监测和预警的活动。气象监测系统通过对反应气象质量的指标进行监测和上报,以确定该地降雨量、风速风向等气象环境数据。气象监测(Meteorologicalmonitoring),是科学管理气象和气象执法监督的基础,是气象预测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气象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气象要素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预测气象变化,顺利解决当前主要气象问题,为气象管理服务。现代的气象监测系统是气象监测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重要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许多技术都应用到气象观测自动化中,例如现代化农业发展,森林防火,高速公路环境监测,学校环境监测等,大大提高了气象监测的探测精度和可维护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研发了智能化小型化气象站仪器设备,整合成为先进的自动化气象站,实施对设施气象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常见的气象监测系统有室内气象监测、室外气象监测、雨量气象监测、便携式气象监测、森林火险等多种监测系统。
但是现有气象监测多数都是通过传感器与人工对监测区域内的气候进行监控,当传感器损坏或人失误时,则会造成记录不准确的问题,影响未来的科学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气象监测多数都是通过传感器与人工对监测区域内的气候进行监控,当传感器损坏或人失误时,则会造成记录不准确的问题,影响未来的科学活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所述环境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并对聊天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
步骤二:当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时,提取首位信息对应的起始监测时间,并获得监测区间内监测区域范围内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当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将出现的关键词发送至核验模块;
步骤三:核验模块接收到关键词后,对应的核验模块与监测站建立数据连接,并获取监测站的天气监测报告;
步骤四:通过对比关键词与天气监测报告产生对比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核验模块通过互联网与监测站、感知模块、收集模块、大数据平台以及统计模块进行数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站用于监测区域范围内的天气气候变化,并实时进行记录;
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所述感知模块用于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分类,并将具有气象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
所述收集模块用于对需采集设备进行天气预报数据收集;
所述统计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内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所述核验模块用于成对比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具体为:
A1:通信数据为聊天数据时,获取每条聊天记录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聊天记录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A2:通信数据为语音数据时,将语音数据发送至语音翻译软件转化为文本信息,当文本信息内出现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
此时,获取每条语音聊天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语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A3:通信数据为表情包数据时,获取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当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内存在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
此时,获取每条表情包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表情包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时,提取首位信息对应的起始监测时间,并获得监测区间内监测区域范围内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
当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将出现的关键词发送至核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区间具体为:
B1:起始监测时间处于上午7点至晚上11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0分钟之后;
B2:起始监测时间处于晚上11点至早上7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20分钟之后。
进一步地,所述关键词具体为:雪、雨、闪电、阴、雾、霾、霜、台风、冰雹、扬沙以及浮尘。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阈值通过统计模块得出;
具体的,获取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当大数据平台监测到关键词时,获取监测区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的总量,当出现的关键词所属的通信数据占比达到通信数据的总量的20%时,既认定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模块用于对需采集设备进行天气预报数据收集;
具体为,与需采集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当需采集设备通过互联网更新天气时,获取更新后的天气数据;
所述感知模块用于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分类,并将具有气象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具体为:生成各设备类型对应的识别标签和特征参量信息,其中,所述特征参量信息是基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间的差异生成的,每种设备类型对应一个特征参量信息;
将所述识别标签与特征参量信息进行关联配置;
在有未识别出设备类型的目标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目标设备的识别标签,根据所述获取的识别标签和所述关联配置,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适配的特征参量信息;
将特征参量信息为获取天气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核验模块接收到关键词后,核验模块与监测站建立数据连接,并获取监测站的天气监测报告,并提取天气监测报告中监测区间内的天气关键词,当天气关键词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相同时,则不产生对比报告;
当天气关键词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不相同时,则获取收集模块对应监测区间段内的天气预报信息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并将天气预报信息与关键词作为辅助监测信息发送至监测站内;同时产生对比报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的收集,同时对聊天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对于聊天数据来说,获取每条聊天记录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聊天记录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对于语音数据来说,获取每条语音聊天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语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语音聊天通过语音翻译软件转化为文本信息,当文本信息内出现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对于表情包数据来说,获取每条表情包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表情包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获取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当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内存在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使得监测范围内的智能设备均可以对气象监测做出自己的贡献,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2)当起始监测时间处于上午7点至晚上11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0分钟之后,当起始监测时间处于晚上11点至早上7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20分钟之后,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区分不同的监测区间,符合人员的通信要求,避免出现数据采集不准确的情况;
(3)通过感知模块生成各设备类型对应的识别标签和特征参量信息,其中,所述特征参量信息是基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间的差异生成的,每种设备类型对应一个特征参量信息;将所述识别标签与特征参量信息进行关联配置;在有未识别出设备类型的目标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目标设备的识别标签,根据所述获取的识别标签和所述关联配置,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适配的特征参量信息,使得物联网设备也可以为气象监测站提供对比文件,提高数据的丰富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框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在下述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监测站、感知模块、收集模块、大数据平台、统计模块以及核验模块;
其中,本发明监测站具体为气象监测站,用于监测区域范围内的天气气候变化,并实时进行记录;其中,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各地区均不相同,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不做具体限定;
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其中,需要解释的是,智能终端具体为可以连接互联网或/和局域网的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通信数据具体为智能终端的聊天数据;感知模块用于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分类,并将具有气象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收集模块用于对需采集设备进行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统计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内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核验模块用于综合上述模块的数据,得出核验数据,并将核验数据与气象监测站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报告;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具体的,大数据平台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并向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发送权限认证请求,在获得权限认证后,将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的聊天数据进行提取,并存储在大数据平台内,大数据平台并对聊天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其中,聊天记录可以是文本、语音以及表情包,具体如下:
对于聊天数据来说,获取每条聊天记录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聊天记录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对于语音数据来说,获取每条语音聊天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语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语音聊天通过语音翻译软件转化为文本信息,当文本信息内出现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其中,语音翻译软件可选讯飞语音识别软件、百度语音识别软、搜狗语音识别软、阿里语音识别软以及腾讯语音识别软,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语音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语音字符串;根据所述语音字符串创建语法分析树,所述语法分析树用于判断所述语音字符串是否能够被初次识别以及解析所述语音字符串中的至少一个词元的词元属性信息;根据所述初次识别的结果创建语义分析树,所述语义分析树根据解析的所述词元属性信息获取预存储属性信息以创建语音识别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创建语法分析树对语音字符串进行初步分析,后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创建语义分析树,提高了语音识别过程的准确率和效率,具体地,如待识别的语音过程中包括实体信息,如“畅捷通的地址在哪里”,其中,通过语法分析模板和语义分析模板识别第一个为实体信息“畅捷通”,第二个为属性信息“地址”,第三个为属性信息“在哪里”,根据预定义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系统解析出语音信息为简单的实体和实体属性信息,其中,实体信息和全部属性信息构成了识别过程中生成的语法分析树和语义分析树的节点,最后通过完成语法分析树和语义分析树的创建和映射,其中,映射过程即为识别的属性信息与预存储属性信息的匹配过程,最后,实体信息和匹配结果共同构成语音识别结果。
值得指出的是,在属性信息的查询和匹配过程中,采用分布式solr系统作为硬件系统进行查询和匹配,以及预存储属性信息的存储,在solr系统查询结束后,根据指定数据输出格式显示语音识别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语音字符串创建语法分析树,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所述语音字符串根据分隔符以及获取顺序划分为包括至少一个字符串的队列;根据所述队列的读取规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串发送至语法栈;根据所述预定语法规则遍历所述语法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串,将符合所述预定语法规则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串中的任一字符串合并为一个可识别元素,将不符合所述预定语法规则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串作为不可识别元素,其中,可识别元素中的字符串作为所述词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预定的语法规则对语音信息进行初步识别,实现了对语音信息的初步划分,区分了可识别元素和不可识别元素,将可识别元素合并为词元,为后续创建语义分析树提供了软件基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初次识别的结果创建语义分析树,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在遍历所述语法栈后,对所述词元进行属性信息分析;根据所述属性信息根据遍历顺序与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所述词元创建所述语义分析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词元属性进行分析,实现了快速创建语义分析树的过程,提升了语音识别的效率和识别性,具体地,语义分析树的创建过程需要根据预定的语义规则进行,实现了语法信息与实体信息、属性信息的动态绑定,并且根据遍历顺序创建的语义分析树,对于语法和语义的操作可以充分拓展,更符合用户的语音识别要求,增强了识别过程的逻辑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属性信息根据遍历顺序与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所述词元创建所述语义分析树,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判断所述词元是否包括词元属性定义,包括:在判定所述词元包括词元属性定义时,判断所述语义分析树中的所述属性信息是否具备相同所述词元属性定义;在判定所述语义分析树中的所述属性信息具备相同所述词元属性定义时,根据遍历顺序将具备相同所述词元属性定义的所述属性信息合并至总属性信息文档,所述总属性信息文档作为所述语音识别结果提示给用户,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即为所述语义分析树的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判断所述词元是否包括词元属性定义,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在判定所述词元不包括词元属性定义时,根据遍历顺序将所述属性信息以及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词元信息合并至总属性信息文档,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即为所述语义分析树的节点。
对于表情包数据来说,获取每条表情包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表情包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获取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当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内存在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
例如,想发送下雪表情包时,需要检索带有下雪介绍的表情包库,再从表情包库内选取合适的表情包进行发送;
当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时,提取首位信息对应的起始监测时间,并获得监测区间内监测区域范围内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当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将出现的关键词发送至核验模块;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监测区间具体为:
当起始监测时间处于上午7点至晚上11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0分钟之后;
当起始监测时间处于晚上11点至早上7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20分钟之后;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关键词具体为:雪、雨、闪电、阴、雾、霾、霜、台风、冰雹、扬沙以及浮尘;
进一步地,采样阈值通过统计模块得出,具体的,获取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当大数据平台监测到关键词时,获取监测区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的总量,当出现的关键词所属的通信数据占比达到通信数据的总量的20%时,既认定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
当核验模块接收到关键词后,对应的核验模块与监测站建立数据连接,并获取监测站的天气监测报告,并提取天气监测报告中监测区间内的天气关键词,当天气关键词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相同时,则不产生对比报告;
当天气关键词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不相同时,则获取收集模块对应监测区间段内的天气预报信息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并将天气预报信息与关键词作为辅助监测信息发送至监测站内;同时产生对比报告;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对比报告具体为,监测区间内物联网设备的天气预报信息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
进一步的,感知模块用于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分类,并将具有气象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具体为,具体的,感知模块接入监测区域范围内的无线网或/和局域网或/和专用网络后,生成各设备类型对应的识别标签和特征参量信息;具体的,由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间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的,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间的差异性,抽离出设备类型的变化点,基于变化点生成一个适配于各种设备类型的特征参量信息,具体可以是人工根据设备的类型特征进行归纳抽取或基于数据分析对设备的类型特征进行归纳抽取,将这些差异点作为特征参量信息,进行配置和存储;此外,还为每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分配唯一的识别标签,示例性地,识别标签根据一份自定义的设备类型命名规则文件来确定,该命名规则文件配置为专门用来为各种设备类型编制设备接入识别码,为每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分配识别标签,即是遵循该命名规则来一个用以标识设备类型的识别码,只要遵循该命名规则即可保证识别标签的唯一性和精确性。示例性地,根据定义的命名规则该识别标签可以配置为字符串形式,如DSDSTT035A。通过为每种设备类型分配一个识别标签,可以实现在设备端对设备自身的类型进行标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对设备类型的识别精准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增加特征参量信息中的参量元素数目;
进一步地,将识别标签与特征参量信息进行关联配置。
具体的,在为每种设备类型配置了特征参量信息和识别标签后,即可将两者进行关联,这样,就能根据设备端的识别标签和管理端的识别标签与特征参量信息的关联关系,将具体的设备对应到一个特征参量信息。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将各特征参量信息存储为一张张特征参量信息表,即一个设备类型对应一张特征参量信息表,该特征参量信息表中存储有该设备类型的特征参量信息。之后,根据识别标签对应的设备类型,将识别标签与一张特征参量信息表关联起来,例如识别标签DSDSTT035A和特征信息参量表EquipParam_DSDSTT035A均对应一个设备类型A,识别标签GRSSAX004A和特征参量信息表EquipParam_GRSSAX004A均对应设备类型B,则将识别标签DSDSTT035A和特征参量信息表EquipParam_DSDSTT035A关联绑定(如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储),将识别标签GRSSAX004A和特征参量信息表EquipParam_GRSSAX004A关联绑定。
示例性地,将识别标签与特征信息参量表关联绑定可以是专门配置一个配置文件或建立一个数据表,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每一个识别标签和特征参量信息表的ID。可以理解的是,该识别标签与特征参量信息的关联配置不局限于表格的形式,只要是可以将该识别标签与对应的特征参量信息进行绑定即可。
由此,每一种设备类型就对应了一个识别标签和一个特征参量信息,通过识别标签即可将适配的特征参量信息用于特定的设备类型,例如类型A的特征参量信息用于匹配类型A的设备,类型B的特征参量信息用于匹配类型B的设备,类型C的特征参量信息用于匹配类型C的设备,以此类推。
进一步地,获取目标设备的识别标签,根据获取的识别标签和关联配置,获取与目标设备适配的特征参量信息。
当具体的目标设备首次接入时(此时还未识别设备类型,也可以非首次,只要是还未识别出设备类型时都需要进行设备类型的自动识别),将会首先自动识别设备类型。识别当前接入的设备的类型需要首先获取其识别标签,示例性地,可以是主动下发查询请求以主动获取目标设备的识别标签,在获取到识别标签后,首先判断识别标签的合法性,即是否是当前支持的设备类型的识别标签,该识别标签在于特征参量信息进行关联绑定时,就进行了配置和存储,判断识别标签的合法性就是判断其是否已经与特征参量信息进行了关联绑定配置并已存储在了系统的配置文件或数据库中(根据系统具体的配置实现方式进行判断)。如果是合法的识别标签,则根据识别标签就可以查找到与之关联的特征参量信息,并调取对应的特征参量信息的内容,从中获取该设备类型对应的参量信息,由此就完成了对当前接入的目标设备的设备类型的自动识别;
通过上述方法可对监测区域范围内的需采集设备进行标记;
收集模块用于对需采集设备进行天气预报数据收集,具体为,与需采集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当需采集设备通过互联网更新天气时,获取更新后的天气数据。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目的。
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关联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并对聊天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
步骤二:当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时,提取首位信息对应的起始监测时间,并获得监测区间内监测区域范围内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当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将出现的关键词发送至核验模块;
步骤三:核验模块接收到关键词后,对应的核验模块与监测站建立数据连接,并获取监测站的天气监测报告;
步骤四:通过对比关键词与天气监测报告产生对比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验模块通过互联网与监测站、感知模块、收集模块、大数据平台以及统计模块进行数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站用于监测区域范围内的天气气候变化,并实时进行记录;
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所述感知模块用于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分类,并将具有气象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
所述收集模块用于对需采集设备进行天气预报数据收集;
所述统计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内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所述核验模块用于成对比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具体为:
A1:通信数据为聊天数据时,获取每条聊天记录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聊天记录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A2:通信数据为语音数据时,将语音数据发送至语音翻译软件转化为文本信息,当文本信息内出现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
此时,获取每条语音聊天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语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A3:通信数据为表情包数据时,获取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当表情包对应的介绍内存在关键词时,既认定为音聊天内出现关键词;
此时,获取每条表情包的发送时间,并将发送时间标记为起始监测时间,当表情包内出现关键词时,将该条聊天记录标记为首位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时,提取首位信息对应的起始监测时间,并获得监测区间内监测区域范围内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
当全部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出现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将出现的关键词发送至核验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区间具体为:
B1:起始监测时间处于上午7点至晚上11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0分钟之后;
B2:起始监测时间处于晚上11点至早上7点之内时,监测区间为起始监测时间至起始监测时间120分钟之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词具体为:雪、雨、闪电、阴、雾、霾、霜、台风、冰雹、扬沙以及浮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阈值通过统计模块得出;
具体的,获取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当大数据平台监测到关键词时,获取监测区间内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的总量,当出现的关键词所属的通信数据占比达到通信数据的总量的20%时,既认定关键词的数量超过采样阈值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模块用于对需采集设备进行天气预报数据收集;
具体为,与需采集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当需采集设备通过互联网更新天气时,获取更新后的天气数据;
所述感知模块用于对气象监测站的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分类,并将具有气象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具体为:生成各设备类型对应的识别标签和特征参量信息,其中,所述特征参量信息是基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间的差异生成的,每种设备类型对应一个特征参量信息;
将所述识别标签与特征参量信息进行关联配置;
在有未识别出设备类型的目标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目标设备的识别标签,根据所述获取的识别标签和所述关联配置,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适配的特征参量信息;
将特征参量信息为获取天气预报的物联网设备标记为需采集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验模块接收到关键词后,核验模块与监测站建立数据连接,并获取监测站的天气监测报告,并提取天气监测报告中监测区间内的天气关键词,当天气关键词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相同时,则不产生对比报告;
当天气关键词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不相同时,则获取收集模块对应监测区间段内的天气预报信息与大数据平台内的关键词,并将天气预报信息与关键词作为辅助监测信息发送至监测站内;同时产生对比报告。
CN202011582546.4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Active CN112799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2546.4A CN11279915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2546.4A CN11279915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9155A CN112799155A (zh) 2021-05-14
CN112799155B true CN112799155B (zh) 2022-08-26

Family

ID=75805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2546.4A Active CN11279915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9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0320B (zh) * 2023-12-26 2024-03-12 中融固成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环境监测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512A (zh) * 2000-12-15 2004-03-10 Ŭ���Ƽ����޹�˾ 基于位置的天气即时预报系统和方式
CN104881961A (zh) * 2015-06-19 2015-09-02 陈毅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地震地磁异常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测预警方法
CN107592306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四川省绵阳太古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环境大数据的信息安全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693850A (zh) * 2018-06-07 2018-10-23 李志国 环境监测用大数据系统
CN108711264A (zh) * 2018-05-16 2018-10-26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0990416A (zh) * 2019-11-27 2020-04-10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气象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512A (zh) * 2000-12-15 2004-03-10 Ŭ���Ƽ����޹�˾ 基于位置的天气即时预报系统和方式
CN104881961A (zh) * 2015-06-19 2015-09-02 陈毅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地震地磁异常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测预警方法
CN107592306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四川省绵阳太古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环境大数据的信息安全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711264A (zh) * 2018-05-16 2018-10-26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08693850A (zh) * 2018-06-07 2018-10-23 李志国 环境监测用大数据系统
CN110990416A (zh) * 2019-11-27 2020-04-10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气象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9155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5116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事件自动分类派发方法及装置
CN110020433B (zh) 一种基于企业关联关系的工商高管人名消歧方法
KR101302563B1 (ko) 개체명 사전 구축 시스템 및 구축 방법
CN112118551B (zh) 设备风险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70843A (zh) 投诉业务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99155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方法
CN11489630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互联网安全平台
CN110880142A (zh) 一种风险实体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6055448A (zh) 一种电力作业的标识数据管理平台
CN116010688A (zh) 一种用户行为标签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5450B (zh) 一种基于云技术语音识别与智能鉴别“黑广播”方法
CN114691869A (zh) 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6414823A (zh) 一种基于分词模型的地址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4003783A (zh)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云平台的数据共享系统
CN111340253B (zh) 一种主网检修申请单的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15952770B (zh) 一种数据标准化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996A (zh) 工业图纸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07736A (zh) 实时在线社交翻译应用系统
CN11648405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CN115544235A (zh) 一种基于文本解析的电网规划智能问答系统
CN113157847B (zh) 森林植物调查数据快速检核方法及装置
CN113177164B (zh) 基于大数据的多平台协同新媒体内容监控管理系统
CN113157925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务分析系统
CN113971213A (zh) 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共享系统
CN113904851A (zh) 网络信息处理方法、用户面功能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4

Address after: Room 329, Building 1, Yard 3, Xingke South Second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1021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hongke Xinkong Big Data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71, team 3, Malou village, Liuxin Town, Tong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142

Applicant before: Dong H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