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9107B -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99107B CN112799107B CN202011586093.2A CN202011586093A CN112799107B CN 112799107 B CN112799107 B CN 112799107B CN 202011586093 A CN202011586093 A CN 202011586093A CN 112799107 B CN112799107 B CN 1127991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servation data
- observation
- station
- satellite
- time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SAYGKHKXGCPTLX-UHFFFAOYSA-N 2-(carbamoylamino)-5-(4-fluorophenyl)-3-thiophene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C(=O)C1=C(NC(=O)N)SC(C=2C=CC(F)=CC=2)=C1 SAYGKHKXGCPTL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433 ion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36 trop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23 defe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03—Cooperating elements; Interaction 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operating elements or between cooperating elements and receiv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4—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 G01S19/25—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involving aiding data received from a cooperating element, e.g. assisted GPS
- G01S19/256—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involving aiding data received from a cooperating element, e.g. assisted GPS relating to timing, e.g. time of week, code phase, timing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以相互对应的视角共同观测多个卫星,获得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用户站对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然后对待定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可靠性,计算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根据授时基准站连接的UTC(k)信号以及差分观测数据,获得用户站与UTC(k)时钟之差,从而确定自身的时钟。本发明可以进行多个授时系统多颗卫星的授时,提高授时系统的鲁棒性,在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在难以实现共视时,可以实现精准授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授时系统可以提高动态授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授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精度时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的运行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高精度时间需要授时,因此授时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常用的授时手段包括短波授时、长波授时、互联网授时、电话授时、光纤授时及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授时。GNSS授时鉴于其具有全球覆盖、全天候、全天时、成本低、精度高等特点是使用最广泛的授时手段之一。
GNSS授时为了实现实时动态授时,使用共视技术,即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同时观测同一颗卫星,以实现两站之间的时间同步。现有常见的GNSS授时通常观测GPS卫星,利用获取的码观测数据来解算两站钟差,实现授时。
由于卫星的实时动态变化,用户站与授时基准站常常需要调整自身的角度,以便可以实现共视,当卫星动态变化到难以共视的角度时,用户站与授时基准站会出现时差。为了纠正该时差需要根据卫星的移动速度、用户站角度、授时基准站角度等信息去计算两者的时差,该过程计算复杂且对信息的精度要求较高,授时极易出现不稳定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包括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所述授时基准站连接UTC(k)信号,
所述授时基准站,用于以第一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一观测数据;
所述用户站,用于以第一视角对应的第二视角观测所述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一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一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外接的UTC(k)时钟,所述第二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二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二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用户站时钟;
所述授时基准站,用于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站;
所述用户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并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将所述相同观测数据按照信号强度进行预处理,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针对同一卫星同一观测时刻的相同观测数据,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基于所述差分观测数据,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k)时钟之差,基于时钟之差确定自身的时钟;
其中,相同观测数据包括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相同观测数据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的相同观测数据剔除;
当剔除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中同时包括北斗GEO卫星和其他系统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时,优先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进一步在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判断该相同观测数据是否是多个卫星的多频观测数据,如果是则将该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进一步,
使用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使用授时基站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其中,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
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
其中,角标1以及2为区分无物理含义,角标1表示第二观测数据的相关参数,f为观测信号频率,k为观测卫星,t为观测时刻,为t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为t时刻的k卫星与用户站的站星距离,c为光速,δk(t)为t时刻的k卫星的钟差,δ1(t)为用户站接收机钟差,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电离层延迟,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该延迟与频率f有关,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码伪距观测误差,λ为波长,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相位观测值,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模糊度参数,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相位观测误差;
授时基准站伪距观测公式:
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
其中,角标2表示第一观测数据的相关参数,为t时刻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为t时刻的k卫星与授时基准站的站星距离,c为光速,δ2(t)为授时基准站接收机钟差,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电离层延迟,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该延迟与频率f有关,为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时的码伪距观测误差,λ为波长,为t时刻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的相位观测值,为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的模糊度参数,为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时的相位观测误差。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使用预设的差分处理公式,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
所述差分处理公式包括相位差分公式以及伪距差分公式,所述伪距差分公式为:
所述相位差分公式为:
其中,s表示卫星,t表示历元或时刻,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与s卫星的站星距离,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与s卫星的站星距离,c表示光速,dt1(t)表示用户站钟差,dt2(t)表示授时基准站钟差,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电离层延迟,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电离层延迟,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对流层延迟,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对流层延迟,表示用户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表示授时基准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相位观测值,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相位观测值,λ表示波长,表示用户站观测s卫星的相位模糊度,表示授时基准站观测s卫星的相位模糊度,表示授时基准站的相位观测误差,表示用户站的相位观测误差。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
消除授时基准站至用户站之间大气折射误差;
根据授时基准站的三维坐标、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导航电文中携带的卫星轨道三维坐标以及不少于4个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使用所述伪距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当前历元的时钟之差;
其中,(x1,y1,z1)为用户站三维坐标,(x2,y2,z2)为已精密测定的授时基准站三维坐标,(xs,ys,zs)为卫星轨道三维坐标。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
消除授时基准站至用户站之间大气折射误差;
根据授时基准站的三维坐标、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导航电文中携带的卫星轨道三维坐标以及1个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使用所述伪距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当前历元的时钟之差;
其中,(x1,y1,z1)为已知的用户站的三维坐标,(x2,y2,z2)为已精密测定的授时基准站三维坐标,(xs,ys,zs)为卫星轨道三维坐标。
可选的,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
可选的,所述服务站,在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时钟之差之后,进一步用于,
针对每个历元,在所述确定的情况下,重复基于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该历元的时钟之差迭代更新所述相位差分公式,并使用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该历元下一个历元的时钟之差的步骤,直至使用相位差分公式计算出的用户站与所述UTC(k)的时钟之差的波动变化在预设范围内;
使用所述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所述用户站与所述UTC(k)的时钟之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动态授时系统,所述动态授时系统包括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时基准站连接UTC(k)信号,所述动态授时方法包括:
所述授时基准站以第一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一观测数据;
所述用户站以第一视角对应的第二视角观测所述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一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一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外接的UTC(k)时钟,所述第二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二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二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用户站时钟;
所述授时基准站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站;
所述用户站接收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并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将所述相同观测数据按照信号强度进行预处理,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针对同一卫星同一观测时刻的相同观测数据,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基于所述差分观测数据,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k)时钟之差,基于时钟之差确定自身的时钟;
其中,相同观测数据包括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通过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以相互对应的视角共同观测多个卫星,获得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用户站在接收到第一观测数据后,对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然后对待定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可靠性,之后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进一步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根据授时基准站连接的UTC(k)信号以及差分观测数据,获得用户站与UTC(k)时钟之差,从而确定自身的时钟。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进行多个授时系统多颗卫星的授时,提高授时系统的鲁棒性,在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在难以实现共视时,可以实现精准授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授时系统可以提高动态授时的稳定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包括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所述授时基准站连接UTC(k)信号,
所述授时基准站,用于以第一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一观测数据;
所述用户站,用于以第一视角对应的第二视角观测所述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一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一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外接的UTC(k)时钟,所述第二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二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二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用户站时钟;
所述授时基准站,用于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站;
所述用户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并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将所述相同观测数据按照信号强度进行预处理,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针对同一卫星同一观测时刻的相同观测数据,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基于所述差分观测数据,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k)时钟之差,基于时钟之差确定自身的时钟;
其中,相同观测数据包括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
可以理解,授时基准站和用户站间距离小于等于100km,且授时基准站和用户站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GNSS中n个导航系统的m颗卫星,n≥1且m≥2。GNSS包括GPS、GLONASS、Galileo、BDS等各个导航系统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的组合。授时基准站,包括基准接收机、频率分配器、脉冲分配器,UTC(k)信号等。授时基准站连接UTC(k)信号,UTC(k)信号可以但是不限于包括10M信号和1PPS信号,授时基准站将GNSS观测数据实时通过通信链路播发给用户站,该通信链路可采用互联网、GPRS、通信卫星、光纤等通信手段建立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通过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以相互对应的视角共同观测多个卫星,获得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用户站在接收到第一观测数据后,对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然后对待定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可靠性,之后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进一步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根据授时基准站连接的UTC(k)信号以及差分观测数据,获得用户站与UTC(k)时钟之差,从而确定自身的时钟。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进行多个授时系统多颗卫星的授时,提高授时系统的鲁棒性,在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在难以实现共视时,可以实现精准授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授时系统可以提高动态授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相同观测数据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的相同观测数据剔除;
当剔除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中包括属于北斗GEO卫星和其他系统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时,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可以理解,同一时刻,用户站和授时基准站观测到的相同卫星,相同频点的观测数据,称之为相同观测数据。相同观测数据可以是相同卫星的单频观测数据,也可以是多频观测数据。相同观测数据携带各卫星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通常为0-9。将信号强度小于设定门限的观测值删除。通常,对于信号强度设定的门限为2或3。如果相同观测数据中包括GEO卫星以及其他卫星时,优先使用GEO卫星观测数据。如果相同观测数据中包含某颗或某几颗卫星的多频观测数据,优先使用。
实施例三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进一步在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判断该相同观测数据是否是多个卫星的多频观测数据,如果是则将该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可以理解,GNSS实时观测数据可以包含多个频点,也可以只包含一个频点。
实施例四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
使用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使用授时基站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其中,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
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
其中,角标1以及2为区分无物理含义,角标1表示第二观测数据的相关参数,f为观测信号频率,k为观测卫星,t为观测时刻,为t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为t时刻的k卫星与用户站的站星距离,c为光速,δk(t)为t时刻的k卫星的钟差,δ1(t)为用户站接收机钟差,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电离层延迟,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该延迟与频率f有关,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码伪距观测误差,λ为波长,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相位观测值,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模糊度参数,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相位观测误差;
授时基准站伪距观测公式:
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
其中,角标2表示第一观测数据的相关参数,为t时刻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为t时刻的k卫星与授时基准站的站星距离,c为光速,δ2(t)为授时基准站接收机钟差,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电离层延迟,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该延迟与频率f有关,为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时的码伪距观测误差,λ为波长,为t时刻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的相位观测值,为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的模糊度参数,为授时基准站观测k卫星时的相位观测误差。
实施例五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使用预设的差分处理公式,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
所述差分处理公式包括相位差分公式以及伪距差分公式,所述伪距差分公式为:
所述相位差分公式为:
其中,s表示卫星,t表示历元或时刻,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与s卫星的站星距离,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与s卫星的站星距离,c表示光速,dt1(t)表示用户站钟差,dt2(t)表示授时基准站钟差,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电离层延迟,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电离层延迟,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对流层延迟,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对流层延迟,表示用户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表示授时基准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相位观测值,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相位观测值,λ表示波长,表示用户站观测s卫星的相位模糊度,表示授时基准站观测s卫星的相位模糊度,表示用户站的相位观测误差,表示授时基准站的相位观测误差。
实施例六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
消除授时基准站至用户站之间大气折射误差;
根据授时基准站的三维坐标、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导航电文中携带的卫星轨道三维坐标以及不少于4个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使用所述伪距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当前历元的时钟之差;
其中,(x1,y1,z1)为用户站三维坐标,(x2,y2,z2)为已精密测定的授时基准站三维坐标,(xs,ys,zs)为卫星轨道三维坐标。
可以理解,由于基准站与用户站距离小于100km,所以基准站和用户站的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故可认为 由此,可消除大气折射误差。基准站外接UTC(k),即dt2(t)=UTC(k),均可忽略不计。则伪距差分公式中,未知数只有由于用户站接收各卫星导航系统运控中心发送的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携带卫星轨道坐标参数,则伪距差分公式中只有4个未知参数,即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和用户站接收机钟dt1(t)为未知数。通过4个卫星分别建立4个伪距差分公式,就可以求解出4个未知参数。
实施例七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
消除授时基准站至用户站之间大气折射误差;
根据授时基准站的三维坐标、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导航电文中携带的卫星轨道三维坐标以及1个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使用所述伪距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当前历元的时钟之差;
其中,(x1,y1,z1)为已知的用户站的三维坐标,(x2,y2,z2)为已精密测定的授时基准站三维坐标,(xs,ys,zs)为卫星轨道三维坐标。
由于基准站与用户站距离小于100km,所以基准站和用户站的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故可认为 由此,可消除大气折射误差。基准站外接UTC(k),即dt2(t)=UTC(k),均可忽略不计。用户站和基准站精密坐标均精确测定,且用户站接收各卫星导航系统运控中心发送的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携带卫星轨道坐标参数,则已知。因此伪距差分公式中,只有未知数用户站接收机钟dt1(t)。因此只需1个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就可以求得dt1(t)-dt2(t)。
实施例八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服务站,在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时钟之差之后,进一步用于,
针对每个历元,在所述确定的情况下,重复基于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该历元的时钟之差迭代更新所述相位差分公式,并使用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k)在该历元下一个历元的时钟之差的步骤,直至使用相位差分公式计算出的用户站与所述UTC(k)的时钟之差的波动变化在预设范围内;
使用所述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所述用户站与所述UTC(k)的时钟之差。
可以理解,在初始阶段计算出的用户站与所述UTC(k)的时钟之差可能不太准确,在根据每一星历的钟差之差更新相位差分公式后,随着时间推移,计算出的时钟之差变化曲线会呈现平稳,此时钟差之差的波动变化在预设范围内,最终不再出现波动,授时会更加精确。
实施例九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的动态授时系统,所述动态授时系统包括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所述授时基准站连接UTC(k)信号,所述动态授时方法包括:
S1,授时基准站以第一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一观测数据;
S2,用户站以第一视角对应的第二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第一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一相位观测数据,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一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外接的UTC(k)时钟,第二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二相位观测数据,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二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用户站时钟;
S3,授时基准站将第一观测数据发送给用户站;
S4,用户站接收第一观测数据,将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并在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将相同观测数据按照信号强度进行预处理,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针对同一卫星同一观测时刻的相同观测数据,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基于差分观测数据,确定用户站与UTC(k)时钟之差,基于时钟之差确定自身的时钟;
其中,相同观测数据包括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方法,通过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以相互对应的视角共同观测多个卫星,获得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用户站在接收到第一观测数据后,对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然后对待定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可靠性,之后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进一步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根据授时基准站连接的UTC(k)信号以及差分观测数据,获得用户站与UTC(k)时钟之差,从而确定自身的时钟。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进行多个授时系统多颗卫星的授时,在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在难以实现共视时,可以实现精准授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授时方法可以提高动态授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十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相同观测数据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的相同观测数据剔除;
当剔除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中包括属于北斗GEO卫星和其他导航系统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时,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实施例十一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站,进一步在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判断该相同观测数据是否是多个卫星的多频观测数据,如果是则将该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授时方法是在授时系统上完成,因此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包括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时基准站连接UTC信号,
所述授时基准站,用于以第一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一观测数据;
所述用户站,用于以第一视角对应的第二视角观测所述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一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一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外接的UTC时钟,所述第二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二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二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用户站时钟;
所述授时基准站,用于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站;
所述用户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并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将所述相同观测数据按照信号强度进行预处理,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针对同一卫星同一观测时刻的相同观测数据,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基于所述差分观测数据,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时钟之差,基于时钟之差确定自身的时钟;
其中,相同观测数据包括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包括:所述用户站,进一步,
使用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使用授时基站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所述用户站,在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时钟之差之后,进一步,
针对每个历元,在所述确定的情况下,重复基于用户站与所述UTC在该历元的时钟之差迭代更新所述相位差分公式,并使用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在该历元下一个历元的时钟之差的步骤,直至使用相位差分公式计算出的用户站与所述UTC的时钟之差的波动变化在预设范围内;
使用所述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所述用户站与所述UTC的时钟之差;
其中,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
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
其中,角标1以及2为区分无物理含义,角标1表示第二观测数据的相关参数,f为观测信号频率,k为观测卫星,t为观测时刻,为t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为t时刻的k卫星与用户站的站星距离,c为光速,δk(t)为t时刻的k卫星的钟差,δ1(t)为用户站接收机钟差,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电离层延迟,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该延迟与频率f有关,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码伪距观测误差,λ为波长,t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相位观测值,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模糊度参数,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相位观测误差;
授时基准站伪距观测公式:
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站,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相同观测数据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将不大于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的相同观测数据剔除;
当剔除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中同时包括北斗GEO卫星和其他系统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时,优先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站,进一步在选择GEO卫星的相同观测数据之后,判断该相同观测数据是否是多个卫星的多频观测数据,如果是则将该相同观测数据确定为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授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站,进一步用于,使用预设的差分处理公式,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
所述差分处理公式包括相位差分公式以及伪距差分公式,所述伪距差分公式为:
所述相位差分公式为:
其中,s表示卫星,t表示历元或时刻,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与s卫星的站星距离,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与s卫星的站星距离,c表示光速,dt1(t)表示用户站钟差,dt2(t)表示授时基准站钟差,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电离层延迟,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电离层延迟,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对流层延迟,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时的对流层延迟,表示用户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表示授时基准站的伪距观测误差,表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相位观测值,表示授时基准站在t时刻观测s卫星的相位观测值,λ表示波长,表示用户站观测s卫星的相位模糊度,表示授时基准站观测s卫星的相位模糊度,表示用户站的相位观测误差,表示授时基准站的相位观测误差。
8.一种动态授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的动态授时系统,所述动态授时系统包括用户站以及授时基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时基准站连接UTC信号,所述动态授时方法包括:
所述授时基准站以第一视角观测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一观测数据;
所述用户站以第一视角对应的第二视角观测所述多个授时系统中的多个卫星,实时生成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一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一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一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外接的UTC时钟,所述第二观测数据包括各卫星每个历元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各个频点的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各个频点的第二相位观测数据,所述第二伪距观测数据以及第二相位观测数据中携带各卫星搭载的卫星钟以及用户站时钟;
所述授时基准站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站;
所述用户站接收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并在所述待定观测数据中确定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相同观测数据,将所述相同观测数据按照信号强度进行预处理,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针对同一卫星同一观测时刻的相同观测数据,对该相同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获得差分观测数据,基于所述差分观测数据,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时钟之差,基于时钟之差确定自身的时钟;
其中,相同观测数据包括同一观测时刻相同频点的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
其中,所述计算预处理之后的相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相位观测值包括:所述用户站,进一步,
使用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二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使用授时基站站伪距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伪距观测值以及使用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计算相同观测数据中第一观测数据的相位观测值;
所述用户站,在确定用户站与所述UTC时钟之差之后,进一步,
针对每个历元,在所述确定的情况下,重复基于用户站与所述UTC在该历元的时钟之差迭代更新所述相位差分公式,并使用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用户站与所述UTC在该历元下一个历元的时钟之差的步骤,直至使用相位差分公式计算出的用户站与所述UTC的时钟之差的波动变化在预设范围内;
使用所述迭代更新后的相位差分公式,计算所述用户站与所述UTC的时钟之差;
其中,用户站伪距观测公式:
用户站相位观测公式:
其中,角标1以及2为区分无物理含义,角标1表示第二观测数据的相关参数,f为观测信号频率,k为观测卫星,t为观测时刻,为t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为t时刻的k卫星与用户站的站星距离,c为光速,δk(t)为t时刻的k卫星的钟差,δ1(t)为用户站接收机钟差,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电离层延迟,为用户站在t时刻观测k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该延迟与频率f有关,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码伪距观测误差,λ为波长,t时刻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相位观测值,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的模糊度参数,为用户站观测k卫星时的相位观测误差;
授时基准站伪距观测公式:
授时基准站相位观测公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6093.2A CN112799107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6093.2A CN112799107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99107A CN112799107A (zh) | 2021-05-14 |
CN112799107B true CN112799107B (zh) | 2022-02-18 |
Family
ID=7580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86093.2A Active CN112799107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991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0142B (zh) * | 2021-05-31 | 2021-08-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721445B (zh) * | 2021-07-13 | 2023-03-10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基于卫星导航的多区域实时动态授时服务方法及装置 |
CN116027655A (zh) * | 2022-12-14 | 2023-04-28 | 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卫星授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5366B (zh) * | 2008-08-18 | 2011-12-28 |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和系统 |
US10197680B2 (en) * | 2014-08-15 | 2019-02-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GNSS receiver |
CN106707317B (zh) * | 2016-12-01 | 2024-03-29 |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区域位置差分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6940447A (zh) * | 2017-04-17 | 2017-07-1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北斗/gps双模导航定位装置及方法 |
CN107037470B (zh) * | 2017-05-04 | 2019-10-25 | 南京康帕斯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逆向rtd和行人航位推算融合的米级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7390510B (zh) * | 2017-08-22 | 2019-08-02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基于相位观测值的北斗导航卫星精密授时统一方法 |
CN108958018B (zh) * | 2018-02-28 | 2020-10-02 |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授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931915B (zh) * | 2018-05-08 | 2020-11-06 |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利用导航卫星的授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31198B (zh) * | 2018-07-30 | 2022-06-21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一种利用非合作卫星信号实现定位的方法 |
CN109507690A (zh) * | 2018-11-09 | 2019-03-22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基于gnss的国家标准时间亚纳秒级授时方法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11586093.2A patent/CN112799107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共视原理的卫星授时方法;许龙霞;《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40415(第04期);第I136-76页,第III、5-8、1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99107A (zh) | 2021-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99107B (zh) |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 |
CN105607089B (zh) | 一种基于伪距辅助载波相位的北斗共视时间传递的方法 | |
US673482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of satellite signals without time of day information | |
CN105353391A (zh) | 一种支持多类型定位终端的多网融合定位增强系统及方法 | |
CN106526629B (zh) | 卫星导航设备及其定向方法及装置 | |
CN111596322A (zh) | 一种短基线条件下接收机伪距测量一致性评估方法 | |
CN112787705B (zh) | 一种授时系统以及方法 | |
CN111538039B (zh) | 未知点位基准站精确坐标确定方法 | |
CN114355418A (zh) | 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事后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和系统 | |
CN113568020A (zh) | 一种顾及硬件频间差的卫星导航定位误差修正方法和装置 | |
CN112146557A (zh) | 一种基于gnss的实时桥梁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13325446B (zh) | 一种多模共频gns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方法及系统 | |
CN114994727B (zh) | 一种实现高精度时间校准及卫星定位的设备 | |
CN112213749A (zh) | 一种实现基于卫星定位的终端设备低功耗工作的方法 | |
CN114779301B (zh) | 一种基于广播星历的卫星导航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 |
CN115902968A (zh) | 基于北斗三号geo播发增强信息的ppp终端定位方法 | |
US6011509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 receiver position | |
US6295022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 receiver position | |
JP4797574B2 (ja) | 測位装置、測位演算器及び測位演算方法 | |
CN109874110B (zh) | 一种自动除草方法、系统及除草机 | |
CN113341686B (zh) | 一种单星多历元校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545461A (zh) | 坐标先验融合gps的北斗三频精细解算方法 | |
CN112540389A (zh) | 一种利用卫星历书的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 |
JP3045931B2 (ja) |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gps装置 | |
CN118091718B (zh) | 通过低轨卫星下行导航信号改善ut1解算精度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