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7836A -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836A
CN112797836A CN202011595419.8A CN202011595419A CN112797836A CN 112797836 A CN112797836 A CN 112797836A CN 202011595419 A CN202011595419 A CN 202011595419A CN 112797836 A CN112797836 A CN 112797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hamber body
foot
heat exchanger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5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锋
叶建波
范正银
范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54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78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7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14Fastening; Joining by using form fitting connection, e.g. with tongue and gro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所述室体用于与换热器的集管板配合,所述集管板具有扣齿,且所述扣齿形成腔室脚接收槽,所述室体包括本体和用于伸入所述腔室脚接收槽的腔室脚;所述室体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本体,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所述扣齿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的相对位置。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换热器在压力较大或温度升高的环境时,扣齿容易弹开导致腔室脚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Description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中,室体与芯体采用扣压的连接方式,具体地,芯体具有集管板,集管板的外沿形成有若干扣齿,扣齿形成类似钩状的结构,并在该类似钩状的结构的内部形成腔室脚接收槽,室体具有腔室脚,腔室脚伸入腔室脚接收槽内,并通过扣齿扣压在腔室脚上将腔室脚限制在腔室脚接收槽内,实现室体与芯体的扣压连接。
但在工作压力较大或工作温度升高时,腔室脚受力后存在向外扩的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的趋势,这个力传递到集管板的侧面和扣齿上,会使扣齿容易弹开,导致密封性下降甚至换热器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换热器在压力较大或温度升高的环境时,扣齿容易弹开导致腔室脚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体,所述室体用于与换热器的集管板配合,所述集管板具有扣齿,且所述扣齿形成腔室脚接收槽,所述室体包括本体和用于伸入所述腔室脚接收槽的腔室脚;
所述室体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本体,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所述扣齿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两端的位置与所述腔室脚的两端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的长度方向。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限位部尽可能覆盖所有扣齿与腔室脚配合的位置,对各扣齿与腔室脚配合的位置进行加强,使在各个位置扣齿与腔室脚都难以分离,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加强筋,所述连接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各所述连接加强筋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加强筋保证限位部与本体的连接强度,使限位部能够较好的抵抗扣齿产生变形趋势时作用在限位部上的作用力,使扣齿与腔室脚难以分离,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体组件,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室体和集管板,所述腔室脚与所述腔室脚接收槽配合,所述间隙与所述扣齿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扣齿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部贴合的表面,所述表面为平面。
可选地,在所述扣齿上形成有凸起,在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增加了扣齿与腔室脚之间的限位,使扣齿与腔室脚之间配合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加了室体与集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以限制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的长度方向。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可以扣齿与腔室脚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做进一步的限定,使扣齿与腔室脚的配合更加可靠。
可选地,所述扣齿具有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主体部呈角度连接,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间隙内。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扣齿与腔室脚配合时,自由端一般会卡住腔室脚,当腔室脚具有向腔室脚接收槽外移动的趋势时,主体部通常会向远离腔室脚的方向产生较大变形,使主体部位于间隙内则能主要对主体部的变形产生限制,进而对限制扣齿变形产生较大效果,使扣齿与腔室脚的配合更加可靠。
可选地,所述自由端垂直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能够在保证扣齿能够较好的限制腔室脚的位置的同时,使集管板更便于加工生产。
可选地,所述室体包括连接加强筋,所述连接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自由端有至少两个,各所述自由端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相邻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形成卡槽,所述连接加强筋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的长度方向。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加强筋与卡槽的配合,进一步限定了室体与集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扣齿与腔室脚的配合更加可靠。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室体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在限位部与腔室脚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用于与扣齿配合,也就是说,扣齿的至少一部分会位于该间隙内,当换热器工作时,在压力作用下,腔室脚有向腔室脚接收槽外移动的趋势,进而导致扣齿有变形的趋势,但由于限位部的存在,扣齿至少一部分位于限位部与腔室脚之间,扣齿的弹性变形幅度被限制,进而使腔室脚难以脱离扣齿的限制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增加了室体与集管板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体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体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体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3a中A-A处的截面图;
图4b为图3a中B-B处的截面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5a中C-C处的截面图;
图6b为图5b中D-D处的截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管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管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芯体;
200-集管板;
210-扣齿;
211-自由端;
212-主体部;
212a-表面;
220-卡槽;
230-凸起;
300-室体;
310-连接加强筋;
320-限位部;
321-凹槽;
330-腔室脚;
340-间隙;
350-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体300,所述室体300用于与换热器的集管板200配合,所述集管板200具有扣齿210,且所述扣齿210形成腔室脚接收槽,所述室体300包括本体350和用于伸入所述腔室脚接收槽的腔室脚330;
所述室体300还包括限位部320,所述限位部320连接于本体350,在所述限位部320与所述腔室脚330之间留有间隙340,所述间隙340用于与所述扣齿210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210与所述腔室脚330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室体300中,在限位部320与腔室脚330之间留有间隙340,且间隙340用于与扣齿210配合,也就是说,扣齿210的至少一部分会位于该间隙340内,当换热器工作时,在压力作用下,腔室脚330有向腔室脚接收槽外移动的趋势,进而导致扣齿210有变形的趋势,但由于限位部320的存在,扣齿210至少一部分位于限位部320与腔室脚330之间,扣齿210的弹性变形幅度被限制,进而使腔室脚330难以脱离扣齿210的限制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增加了室体300与集管板20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部320的两端的位置与所述腔室脚330的两端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300的长度方向。这使得限位部320尽可能覆盖所有扣齿210与腔室脚330配合的位置,对各扣齿210与腔室脚330配合的位置进行加强,使在各个位置扣齿210与腔室脚330都难以分离,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室体300,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加强筋310,所述连接加强筋3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350、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320,各所述连接加强筋310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通过连接加强筋310保证限位部320与本体350的连接强度,使限位部320能够较好的抵抗扣齿210产生变形趋势时作用在限位部320上的作用力,使扣齿210与腔室脚330难以分离,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体组件,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室体300和集管板200,所述腔室脚330与所述腔室脚接收槽配合,所述间隙340与所述扣齿210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210与所述腔室脚330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室体组件,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室体300,在限位部320与腔室脚330之间留有间隙340,且间隙340用于与扣齿210配合,也就是说,扣齿210的至少一部分会位于该间隙340内,当换热器工作时,在压力作用下,腔室脚330有向腔室脚接收槽外移动的趋势,进而导致扣齿210有变形的趋势,但由于限位部320的存在,扣齿210至少一部分位于限位部320与腔室脚330之间,扣齿210的弹性变形幅度被限制,进而使腔室脚330难以脱离扣齿210的限制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增加了室体300与集管板20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扣齿210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部320贴合的表面212a,所述表面212a为平面。
可选地,在所述扣齿210上形成有凸起230,在所述限位部320上形成有凹槽321,所述凸起230与所述凹槽321配合。通过凸起230与凹槽321的配合,增加了扣齿210与腔室脚330之间的限位,使扣齿210与腔室脚330之间配合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加了室体300与集管板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凸起230与所述凹槽321配合,以限制所述扣齿210与所述腔室脚33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300的长度方向。具体地,可以使凸起230和凹槽321均在第二方向上有一定长度,该第二方向垂直于凸起230的突出方向且垂直于第一方向,还可以使凸起230和凹槽321的长度方向均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斜。这样,可以扣齿210与腔室脚33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做进一步的限定,使扣齿210与腔室脚330的配合更加可靠。
可选地,所述扣齿210具有相互连接的主体部212和自由端211,所述自由端211与所述主体部212呈角度连接,所述主体部212位于所述间隙340内。在扣齿210与腔室脚330配合时,自由端211一般会卡住腔室脚330,当腔室脚330具有向腔室脚接收槽外移动的趋势时,主体部212通常会向远离腔室脚330的方向产生较大变形,使主体部212位于间隙340内则能主要对主体部212的变形产生限制,进而对限制扣齿210变形产生较大效果,使扣齿210与腔室脚330的配合更加可靠。当然,也可使自由端211位于该间隙340内。
可选地,所述自由端211垂直连接于所述主体部212。这样能够在保证扣齿210能够较好的限制腔室脚330的位置的同时,使集管板200更便于加工生产。
可选地,所述室体300包括连接加强筋310,所述连接加强筋3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350、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320;所述自由端211有至少两个,各所述自由端211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相邻两个所述自由端211之间形成卡槽220,所述连接加强筋310与所述卡槽220卡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300的长度方向。通过连接加强筋310与卡槽220的配合,进一步限定了室体300与集管板200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扣齿210与腔室脚330的配合更加可靠。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室体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换热器,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室体组件,在限位部320与腔室脚330之间留有间隙340,且间隙340用于与扣齿210配合,也就是说,扣齿210的至少一部分会位于该间隙340内,当换热器工作时,在压力作用下,腔室脚330有向腔室脚接收槽外移动的趋势,进而导致扣齿210有变形的趋势,但由于限位部320的存在,扣齿210至少一部分位于限位部320与腔室脚330之间,扣齿210的弹性变形幅度被限制,进而使腔室脚330难以脱离扣齿210的限制与腔室脚接收槽分离,增加了室体300与集管板200的连接强度。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具体应用实例。在该应用实例中,室体300还可成为腔室,限位部320还可成为外侧脚,腔室脚330还可称为内侧脚,腔室脚接收槽还可称为接收槽。
换热器腔室与芯体100采用扣压的连接方式,在工作压力较大或工作温度升高时,腔室脚330受力后存在向外扩的趋势。这个力传递到集管板200的侧面和扣齿210上,会使扣齿210容易弹开,导致密封性下降甚至换热器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改进了腔室脚330的结构,增加了腔室与集管板200的扣压强度,保证了换热器工作的稳定性。
换热器工作压力增加时,存在腔室与集管板200的扣压结构变形失效的风险。通过改进换热器腔室脚330的结构,改善腔室与集管板200的扣压结构,可以增加扣压强度,保证换热器密封性及稳定性。
换热器,包括腔室与芯体100,芯体100包括集管板200。腔室包括腔室脚330。集管板200包括腔室脚接收槽。接收槽外侧有至少一个扣齿210。腔室脚330分为内侧脚与外侧脚,集管板200接收槽外侧从内侧脚与外侧脚之间穿过。集管板200扣齿210与内侧脚形成扣压关系。同时外侧脚与接收槽外侧面贴紧。
在该结构下,当换热器工作时,腔室的外侧脚会给接收槽外侧面提供防外扩的力,使得整体扣压结构强度更好。
该应用实例中,腔室脚330结构改进为内侧脚加外侧脚,提供了对扣压结构的保护结构,增加强度;集管板200从内侧脚与外侧脚之间穿过,与内侧脚形成扣压,与外侧脚贴紧;装配方式新颖,能有效增加扣压结构强度,防止变形松动导致换热器失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室体,所述室体用于与换热器的集管板配合,所述集管板具有扣齿,且所述扣齿形成腔室脚接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室体包括本体和用于伸入所述腔室脚接收槽的腔室脚;
所述室体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本体,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所述扣齿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体,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两端的位置与所述腔室脚的两端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加强筋,所述连接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各所述连接加强筋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4.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体和集管板,所述腔室脚与所述腔室脚接收槽配合,所述间隙与所述扣齿配合以限定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之间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齿具有用于与所述限位部贴合的表面,所述表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扣齿上形成有凸起,在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以限制所述扣齿与所述腔室脚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的长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齿具有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主体部呈角度连接,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间隙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垂直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体包括连接加强筋,所述连接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自由端有至少两个,各所述自由端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相邻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形成卡槽,所述连接加强筋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室体的长度方向。
11.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体组件。
CN202011595419.8A 2020-12-29 2020-12-29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Pending CN1127978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5419.8A CN112797836A (zh) 2020-12-29 2020-12-29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5419.8A CN112797836A (zh) 2020-12-29 2020-12-29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836A true CN112797836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0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5419.8A Pending CN112797836A (zh) 2020-12-29 2020-12-29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783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3691A1 (fr) * 2001-12-14 2003-06-2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Support de fixation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brase
CN101191706A (zh) * 2006-11-29 2008-06-04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用总箱的制造方法和具有该总箱的热交换器
CN102753928A (zh) * 2009-11-19 2012-10-2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集管板、包括这样的板的集管箱和装配有这样的箱的热交换器
CN203595445U (zh) * 2013-11-12 2014-05-14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室结构的汽车散热器
CN104704315A (zh) * 2012-10-17 2015-06-10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
CN110325811A (zh) * 2017-01-31 2019-10-11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热交换器集管
CN110392816A (zh) * 2016-12-19 2019-10-29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带有加强板的热交换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3691A1 (fr) * 2001-12-14 2003-06-2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Support de fixation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brase
CN101191706A (zh) * 2006-11-29 2008-06-04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用总箱的制造方法和具有该总箱的热交换器
CN102753928A (zh) * 2009-11-19 2012-10-2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集管板、包括这样的板的集管箱和装配有这样的箱的热交换器
CN104704315A (zh) * 2012-10-17 2015-06-10 株式会社电装 热交换器
CN203595445U (zh) * 2013-11-12 2014-05-14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室结构的汽车散热器
CN110392816A (zh) * 2016-12-19 2019-10-29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带有加强板的热交换器
CN110325811A (zh) * 2017-01-31 2019-10-11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热交换器集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434B (zh) 带有防变形顺应挠性针脚的板间连接系统
US7483273B2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heat radiation plate
TWI517508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90111298A1 (en) Retention Member
JP3645449B2 (ja) 端子構造
CN112797836A (zh) 室体、室体组件及换热器
RU199639U1 (ru) Прямолинейно собранный, легко соединяющийся износостойкий блок
WO2004062040A1 (ja) 可動型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可動型コネクタ
RU2738541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ая пластина
JP5667130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固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固定方法
CN108963401B (zh) 微波隔离器腔体组件
CN219018043U (zh) 一种锁扣、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9104220U (zh) 电池模组
TWI692152B (zh) 電連接裝置及板對板電連接組合
US20220399654A1 (en) Terminal
CN211782981U (zh) 散热器
CN213880409U (zh) 一种快拆型双层电路保护板
CN209874085U (zh) 一种可拆卸活动铝板的墙面结构
KR20190044922A (ko) 전원 단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켓 커넥터
EP2764584B1 (en) Connector housing
CN214797836U (zh) 二次锁入压接式连接器
CN213278432U (zh) 轨道型端子装置改良结构
KR102628600B1 (ko) 전자소자 냉각용 쿨러 스프링
CN210202216U (zh) 边框扣合结构及其应用的智能设备外壳
CN218829799U (zh) 压块、边框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