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7679B -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679B
CN112797679B CN202011550784.7A CN202011550784A CN112797679B CN 112797679 B CN112797679 B CN 112797679B CN 202011550784 A CN202011550784 A CN 202011550784A CN 112797679 B CN112797679 B CN 112797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wall
liquid
compressor
sub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07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7679A (zh
Inventor
潘登
张远传
李建宾
黄振丽
赵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507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其中的分液器,包括第一环壁以及处于第一环壁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环壁,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之间形成分液空间,分液空间中设有分隔件,将分液空间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分液腔、第二分液腔,其中,第一分液腔对应第一环壁的第一壁体区域,第一壁体区域能够与压缩机的外壳进行热交换,第二分液腔对应第一环壁的第二壁体区域,第二壁体区域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绝热。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分液空间合理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分液腔,并针对空调器的制冷与制热模式的不同将分液腔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进行导热或者绝热处理,可满足分液器内不同状态冷媒对压缩机本体和外部环境热量传递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空调压缩机上游行业中,压缩机采用的分液器部件通常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分液器筒体同压缩机壳体表面不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热量传递,其结构简图如下图1所示,该种分液器用于空调制热模式时,无法有效利用压缩机自身产生的热量,压缩机容易产生吸气带液甚至液击问题,影响压缩机能效和可靠性;另外,还有部分分液器为异形结构,其筒体表面部分同压缩机壳体表面接触,两者之间存在热量传递,其结构简图如下图2所示,该种分液器用于空调制冷模式时,压缩机传递给分液器的热量为有害热量,使压缩机发生吸气过热,增大压缩机的吸气比容和吸气温度,降低压缩机能效,增加压缩机排气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可靠性,即常规非接触和接触型分液器均无法满足空调压缩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分液器内冷媒,对热量传递的不同要求,也即制冷时不需要热量传递,制热时需要热量传递。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分液器未能依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对压缩机的壳体热量进行合理利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液器,包括第一环壁以及处于所述第一环壁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之间形成分液空间,所述分液空间中设有分隔件,将所述分液空间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分液腔、第二分液腔,其中,所述第一分液腔对应第一环壁的第一壁体区域,所述第一壁体区域能够与压缩机的外壳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分液腔对应第一环壁的第二壁体区域,所述第二壁体区域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绝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壁体区域处具有导热涂层;和/或,所述第二壁体区域处具有绝热涂层;和/或,所述第二环壁的外周侧面上具有绝热涂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涂层的导热温度范围为-30℃~150℃;和/或,所述绝热涂层的绝热温度范围为-30℃~15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液腔的上部具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分液腔的下部具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过滤件;和/或,所述第二分液腔的上部具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分液腔的下部具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并联汇总于总进气管且所述总进气管设有第一三通阀以使所述总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或者第二进气管连通;和/或,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并联汇总于总出气管。
优选地,在所述分液器的径向面投影,所述第一壁体区域对应第一弧线,所述第二壁体区域对应第二弧线,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压缩机的外壳同心且接触,所述第二弧线与所述压缩机的外壳之间形成装配间隙。
优选地,所述装配间隙的最大径向厚度为δ,2mm≤δ≤10mm。
优选地,在所述分液器的径向面投影,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皆为圆形,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同心布置,或者,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偏心布置。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偏心布置时,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之间的偏心距为e,所述第一环壁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0%d≥e>0。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的高度相同且皆为H,所述第二环壁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H/D≤3;和/或,所述第二环壁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D/d≤2。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液腔的容积为Vr,所述第二分液腔的容积为Vl,1≤Vr/Vl≤2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液腔包括多个第一子腔,多个所述第一子腔中任意两个之间可选择性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分液腔包括多个第二子腔,多个所述第二子腔中任意两个之间可选择性连通。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子腔分别一一对应具有第一进管以及第一出管,多根所述第一进管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电磁截止阀且多根所述第一进管汇总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多根所述第一出管分别汇总于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分别一一对应具有第二进管以及第二出管,多根所述第二进管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电磁截止阀且多根所述第二进管汇总于所述第二进气管,多根所述第二出管分别汇总于所述第二出气管。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子腔中的任意一个的径向截面积为S1,对应所述任意一个的第一子腔的第一进管的径向截面积为s1,s1/S1≤1/2;和/或,所述多个第二子腔中的任意一个的径向截面积为S2,对应所述任意一个的第一子腔的第一进管的径向截面积为s2,s2/S2≤1/2。
优选地,对应于同一所述第一子腔的第一进管与第一出管的径向截面积相等;和/或,对应于同一所述第二子腔的第二进管与第二出管的径向截面积相等。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子腔的容积各不相同;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的容积各不相同。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子腔中的容积最大的第一子腔的容积比容积最小的第一子腔的容积大两倍及以上;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中的容积最大的第二子腔的容积比容积最小的第二子腔的容积大两倍及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分液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通过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分液空间分隔为第一分液腔、第二分液腔从而能够使之适应空调器不同的运行模式,具体的,使第一分液腔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能够热交换,这样能够加速分液器第一分液腔通过压缩机的外壳吸收压缩机本体产生的热量传递,提高分液器内部液态冷媒的蒸发速度,避免制热工况下的吸气带液、甚至液击,提高制热工况下的冷媒质量流量,提高压缩机制热性能和工作可靠性;使第二分液腔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绝热则避免所述第二分液腔通过压缩机的外壳吸收压缩机本体产生的热量,防止吸气过热,降低冷媒过热度,提高压缩机能效和工作可靠性,也即该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分液空间合理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分液腔,并针对空调器的制冷与制热模式的不同将分液腔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进行导热或者绝热处理,可有效解决压缩机分别在制热和制冷工况下,分液器内不同状态冷媒对压缩机本体和外部环境热量传递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压缩机制冷、制热性能和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径向断面);
图5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径向断面);
图6为对应于图5的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轴向断面);
图7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径向断面);
图8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径向断面);
图9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径向断面);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液器的多个第一子腔或第二子腔彼此之间的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断面)。
附图标记表示为:
11、第一环壁;12、第二环壁;13、分隔件;14、第一分液腔;141、第一进气管;142、第一出气管;143、第一过滤件;144、第一子腔;145、第一进管;146、第一出管;147、电磁截止阀;15、第二分液腔;151、第二进气管;152、第二出气管;153、第二过滤件;154、第二子腔;155、第二进管;156、第二出管;16、总进气管;17、总出气管;18、中心孔;10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液器,包括第一环壁11以及处于所述第一环壁11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环壁12,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之间形成分液空间(可以理解的,其在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的长度两端端头处设有相应的封板,以使所述分液空间成为封闭空间),所述分液空间中设有分隔件13(例如隔板),将所述分液空间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分液腔14、第二分液腔15,其中,所述第一分液腔14对应第一环壁11的第一壁体区域,所述第一壁体区域能够与压缩机100的外壳进行热交换,此时所述第一分液腔14对应于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分液腔15对应第一环壁11的第二壁体区域,所述第二壁体区域与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绝热,此时所述第二分液腔15对应于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分隔件13将所述分液空间分隔为第一分液腔14、第二分液腔15从而能够使之适应空调器不同的运行模式,具体的,使第一分液腔14与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能够热交换,这样能够加速分液器第一分液腔14通过压缩机的外壳吸收压缩机本体产生的热量传递,提高分液器内部液态冷媒的蒸发速度,避免制热工况下的吸气带液、甚至液击,提高制热工况下的冷媒质量流量,提高压缩机制热性能和工作可靠性;使第二分液腔15与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绝热则避免所述第二分液腔15通过压缩机的外壳吸收压缩机本体产生的热量,防止吸气过热,降低冷媒过热度,提高压缩机能效和工作可靠性,也即该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分液空间合理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分液腔,并针对空调器的制冷与制热模式的不同将分液腔与压缩机的外壳之间进行导热或者绝热处理,可有效解决压缩机分别在制热和制冷工况下,分液器内不同状态冷媒对压缩机本体和外部环境热量传递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压缩机制冷、制热性能和工作可靠性。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壁11的中央具有中心孔18,所述压缩机100插装于所述中心孔18内。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壁体区域处具有导热涂层;和/或,所述第二壁体区域处具有绝热涂层;和/或,所述第二环壁12的外周侧面上具有绝热涂层,从而能够增强相应分液腔与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的导热或者绝热能力,而在所述第二环壁12的外周侧面上设置绝热涂层则能够避免分液器腔体内冷媒从外部环境吸收热量。另外,所述分隔件13的侧面也最好具有绝热涂层,以阻止所述第一分液腔14与第二分液腔15之间的热量传导。
如上所述,导热涂层应用在制热模式下,其被设计成为适用于蒸发温度-30℃~25℃范围暖通设备,同时要求该导热涂层材料在-30℃~150℃环境温度下不失效;绝热涂层应用在制冷模式下,其被设计成为适用于冷凝温度25℃~75℃范围暖通设备,同时要求该绝热涂层材料在-30℃~150℃环境温度下不失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液腔14的上部具有第一进气管141,所述第一分液腔14的下部具有第一出气管142,所述第一进气管141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142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过滤件143;和/或,所述第二分液腔15的上部具有第二进气管151,所述第二分液腔15的下部具有第二出气管152,所述第二进气管151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管152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件153,所述第一过滤件143以及所述第二过滤件153的设置能够有利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41、第二进气管151的进气在其上的杂质过滤以及气液分离。所述第一过滤件143以及所述第二过滤件153具体可以为过滤网。
最好的,所述第一进气管141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51并联汇总于总进气管16且所述总进气管16设有第一三通阀(图中未示出)以使所述总进气管16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41或者第二进气管151连通;和/或,所述第一出气管142与所述第二出气管152并联汇总于总出气管17,也即所述第一三通阀能够依据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选择性的导通总进气管16与第一进气管141或者第二进气管151中的一个。
具体参见图7所示,在所述分液器的径向面投影,所述第一壁体区域对应第一弧线,所述第二壁体区域对应第二弧线,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壳同心且接触,所述第二弧线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装配间隙的存在能够在所述第二壁体区域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形成空气绝热,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装配间隙中还可以填充相应的绝热材料。所述装配间隙的最大径向厚度为δ,2mm≤δ≤10mm,以防止所述分液器在装配后间隙过厚占用的空间过大或者间隙过小导致的绝热不佳。
具体的,在所述分液器的径向面投影,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的,最好的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皆为圆形,以使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同心布置,同心布置的方式能够有效满足空调系统对压缩机外形装配体积小型化的使用需求,且具有较低的振动噪音水平。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偏心布置,此时,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之间的偏心距为e,所述第一环壁11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0%d≥e>0,以防止由于偏心设置导致的体积过大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的高度相同且皆为H,所述第二环壁12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H/D≤3;和/或,所述第二环壁12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D/d≤2。如此能够保证所述分液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在一些情况下,H/D最好能够趋近于3,以能够使所述分液器的外径更小,使所述分液器的结构进一步紧凑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液腔14的容积为Vr,所述第二分液腔15的容积为Vl,1≤Vr/Vl≤20,也即所述Vr不小于V1,这是因为在空调器制热工况下,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较制冷工况均偏低,制冷剂循环量更小,因此制热工况下分液器中需要储存制冷剂的容积要比制冷工况偏大;在低温工况下,由于蒸发温度更低,制冷剂循环量更小,这种差异会比较明显,如果在超低温制热工况下,分液器中储存的制冷剂比制冷工况下偏多非常明显,一般容积比控制在20以内。
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在用于变频空调压缩机,尤其用于变频范围非常宽的变频压缩机时,由于分液器腔体容积一定,高频运行时质量流量需求变大,此时分液器腔体容积偏小无法满足大流量需求,影响压缩机性能;低频运行时(如最小制冷),压缩机质量流量需求变小,此时分液器容积过大,增大分液器内部冷媒同环境温度的热传递,从而增大分液器内部气态冷媒的比容和吸气温度,降低压缩机能效,增加压缩机排气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可靠性,即分液器容积固定不变,无法满足变频压缩机的全频段高能效和高可靠性要求,而事实上压缩机在低频运行时需要小容积,在高频运行时需要大容积,基于这一发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液腔14包括多个第一子腔144,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中任意两个之间可选择性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分液腔15包括多个第二子腔154,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中任意两个之间可选择性连通,具体例如图10所示出,其中的任意两个第一子腔144或者任意两个第二子腔154之间皆可以通过相应的电磁截止阀147实现可选择的连通,进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压缩机运行工况匹配不同的分液器分液腔的实际容量,也即实现了分液腔的作用容积的调整可变。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分别一一对应具有第一进管145以及第一出管146,多根所述第一进管145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电磁截止阀147且多根所述第一进管145汇总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41,多根所述第一出管146分别汇总于所述第一出气管142;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分别一一对应具有第二进管155以及第二出管156,多根所述第二进管155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电磁截止阀147且多根所述第二进管155汇总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51,多根所述第二出管156分别汇总于所述第二出气管15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的容积各不相同;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的容积各不相同。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中的容积最大的第一子腔144的容积比容积最小的第一子腔144的容积大两倍及以上;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中的容积最大的第二子腔154的容积比容积最小的第二子腔154的容积大两倍及以上。
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其第一分液腔14具有四个第一子腔144,且四个第一子腔144的容积分别为V、2V、4V、8V,由于各个第一子腔144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皆可以被可选择地连通,从而使所述第一分液腔14实际上通过所述电磁截止阀147的连通可以形成十五种不同的容积,分别为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其可以被一一对应于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从而实现前述容积与运行频率的匹配目的。第二分液腔15与所述第一分液腔14可以采用同样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做赘述。
最好的,所述多个第一子腔144中的任意一个的径向截面积为S1,对应所述任意一个的第一子腔144的第一进管145的径向截面积为s1,s1/S1≤1/2;和/或,所述多个第二子腔154中的任意一个的径向截面积为S2,对应所述任意一个的第一子腔144的第一进管145的径向截面积为s2,s2/S2≤1/2。进一步地,对应于同一所述第一子腔144的第一进管145与第一出管146的径向截面积相等;和/或,对应于同一所述第二子腔154的第二进管155与第二出管156的径向截面积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分液器,具体的,所述分液器的第一环壁11套装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壳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壁(11)以及处于所述第一环壁(11)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环壁(12),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之间形成分液空间,所述分液空间中设有分隔件(13),将所述分液空间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分液腔(14)、第二分液腔(15),其中,所述第一分液腔(14)对应第一环壁(11)的第一壁体区域,所述第一壁体区域能够与压缩机(100)的外壳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分液腔(15)对应第一环壁(11)的第二壁体区域,所述第二壁体区域与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绝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体区域处具有导热涂层;和/或,所述第二壁体区域处具有绝热涂层;和/或,所述第二环壁(12)的外周侧面上具有绝热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涂层的导热温度范围为-30℃~150℃;和/或,所述绝热涂层的绝热温度范围为-3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腔(14)的上部具有第一进气管(141),所述第一分液腔(14)的下部具有第一出气管(142),所述第一进气管(141)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142)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过滤件(143);和/或,所述第二分液腔(15)的上部具有第二进气管(151),所述第二分液腔(15)的下部具有第二出气管(152),所述第二进气管(151)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管(152)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件(1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41)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51)并联汇总于总进气管(16)且所述总进气管(16)设有第一三通阀以使所述总进气管(16)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41)或者第二进气管(151)连通;和/或,所述第一出气管(142)与所述第二出气管(152)并联汇总于总出气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液器的径向面投影,所述第一壁体区域对应第一弧线,所述第二壁体区域对应第二弧线,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壳同心且接触,所述第二弧线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壳之间形成装配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间隙的最大径向厚度为δ,2mm≤δ≤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液器的径向面投影,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皆为圆形,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同心布置,或者,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偏心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偏心布置时,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之间的偏心距为e,所述第一环壁(11)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0%d≥e>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壁(11)与所述第二环壁(12)的高度相同且皆为H,所述第二环壁(12)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H/D≤3;和/或,所述第二环壁(12)的径向外侧的直径为D,1≤D/d≤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腔(14)的容积为Vr,所述第二分液腔(15)的容积为Vl,1≤Vr/Vl≤20。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腔(14)包括多个第一子腔(144),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中任意两个之间可选择性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分液腔(15)包括多个第二子腔(154),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中任意两个之间可选择性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分别一一对应具有第一进管(145)以及第一出管(146),多根所述第一进管(145)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电磁截止阀(147)且多根所述第一进管(145)汇总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41),多根所述第一出管(146)分别汇总于所述第一出气管(142);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分别一一对应具有第二进管(155)以及第二出管(156),多根所述第二进管(155)上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电磁截止阀(147)且多根所述第二进管(155)汇总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51),多根所述第二出管(156)分别汇总于所述第二出气管(15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腔(144)中的任意一个的径向截面积为S1,对应所述任意一个的第一子腔(144)的第一进管(145)的径向截面积为s1,s1/S1≤1/2;和/或,所述多个第二子腔(154)中的任意一个的径向截面积为S2,对应所述任意一个的第一子腔(144)的第一进管(145)的径向截面积为s2,s2/S2≤1/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同一所述第一子腔(144)的第一进管(145)与第一出管(146)的径向截面积相等;和/或,对应于同一所述第二子腔(154)的第二进管(155)与第二出管(156)的径向截面积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的容积各不相同;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的容积各不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子腔(144)中的容积最大的第一子腔(144)的容积比容积最小的第一子腔(144)的容积大两倍及以上;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子腔(154)中的容积最大的第二子腔(154)的容积比容积最小的第二子腔(154)的容积大两倍及以上。
18.一种压缩机,包括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为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
19.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压缩机。
CN202011550784.7A 2020-12-24 2020-12-24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Active CN112797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0784.7A CN112797679B (zh) 2020-12-24 2020-12-24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0784.7A CN112797679B (zh) 2020-12-24 2020-12-24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79A CN112797679A (zh) 2021-05-14
CN112797679B true CN112797679B (zh) 2022-03-15

Family

ID=7580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0784.7A Active CN112797679B (zh) 2020-12-24 2020-12-24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7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6925A (zh) * 2023-12-07 2024-01-09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0050B1 (en) * 1998-11-24 2001-04-24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Suction accumulator
CN1601207A (zh) * 2003-09-25 2005-03-3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蓄液器
CN2844800Y (zh) * 2005-10-31 2006-12-06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环绕型贮液结构
CN101307969A (zh) * 2007-05-18 2008-11-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双曲面气液分离器
CN102012136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罐
CN102287976A (zh) * 2011-07-18 2011-12-21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3032295A (zh) * 2012-12-31 2013-04-10 东莞市金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5202831A (zh) * 2015-10-10 2015-12-30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空调系统
CN106194742A (zh) * 2016-08-30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组件
CN108826769A (zh) * 2018-08-15 2018-11-1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容积可变的储液器及空调系统
CN109185104A (zh) * 2018-09-19 2019-01-1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209621613U (zh) * 2019-01-29 2019-11-12 江西泛宇压缩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一体化的压缩机
CN110595119A (zh) * 2019-10-16 2019-12-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回液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0050B1 (en) * 1998-11-24 2001-04-24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Suction accumulator
CN1601207A (zh) * 2003-09-25 2005-03-3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蓄液器
CN2844800Y (zh) * 2005-10-31 2006-12-06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环绕型贮液结构
CN101307969A (zh) * 2007-05-18 2008-11-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双曲面气液分离器
CN102012136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罐
CN102287976A (zh) * 2011-07-18 2011-12-21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3032295A (zh) * 2012-12-31 2013-04-10 东莞市金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5202831A (zh) * 2015-10-10 2015-12-30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空调系统
CN106194742A (zh) * 2016-08-30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组件
CN108826769A (zh) * 2018-08-15 2018-11-1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容积可变的储液器及空调系统
CN109185104A (zh) * 2018-09-19 2019-01-1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209621613U (zh) * 2019-01-29 2019-11-12 江西泛宇压缩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液器一体化的压缩机
CN110595119A (zh) * 2019-10-16 2019-12-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回液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79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320B (zh) 具有内部隔热系统的封闭式压缩机
KR100944147B1 (ko) 증기 분사 시스템을 가진 스크롤 압축기
EP0856106B1 (en) A suction muffler for a hermetic compressor
WO2019080523A1 (zh) 压缩机、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KR100363405B1 (ko) 양두 피스톤식 압축기
JP6349417B2 (ja) 二段回転式コンプレッサーおよび冷却サイクル装置
CN112797679B (zh)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
CN107084133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6568225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KR20210028396A (ko)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전기기
CN106369863B (zh) 制冷装置
EP1364174B1 (en) Refrigeration manifold
CN209414173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4807228B (zh) 冷却设备和压缩机
CN107477904B (zh) 制冷系统
CN108007025B (zh) 分液器、压缩机、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253461B (zh) 压缩机、空调器及热水器
CN218237936U (zh) 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2891801B1 (en) Compressor and valve assembly thereof for reducing pulsation and/or noise
CN219101588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21033119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6968956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KR20050104922A (ko) 자동차의 공조장치용 소음기
CN107448385B (zh) 压缩机的中间排放端口
KR20240003656A (ko)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전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