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7606B -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606B
CN112797606B CN202011632047.1A CN202011632047A CN112797606B CN 112797606 B CN112797606 B CN 112797606B CN 202011632047 A CN202011632047 A CN 202011632047A CN 112797606 B CN112797606 B CN 112797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shell
wat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20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7606A (zh
Inventor
蒙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dayang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dayang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dayang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dayang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20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2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包括空调装置、车间、实现空调装置出风端和车间相连通的进风管、设置在车间上的出风管、设置在出风管上的第一分流管、设置在出风管上的第二分流管、与空调装置进风端相连通且实现进气换热的换热装置,出风管内的风经过换热装置后排空,进风管、出风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调节阀,出风管上设置有抽风机,第一分流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和空调装置出风端相连通,第二分流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和空调装置进风端相连通。该空调装置,利用出风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换热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降低空调装置的能耗,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工厂的车间都需要装配空调装置,用于确保车间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空调装置一方面为车间提供新风、另一方面不断的向空气外排空,并将车间内的空气置换到车间外,实现车间内外空气的交换,且空调装置在向车间内提供新风时,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或降温,并耗费很大的电能。随着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不断加强,如何减少空调装置的能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空调装置的能耗,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包括空调装置、车间、实现空调装置出风端和车间相连通的进风管、设置在车间上的出风管、设置在出风管上的第一分流管、设置在出风管上的第二分流管、与空调装置进风端相连通且实现进气换热的换热装置,所述出风管内的风经过换热装置后排空,所述进风管、出风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第一分流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和空调装置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和空调装置进风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管内的风,一部分经过第一分流管重新进入车间内,还有一部分风经过第二分流管进入空调装置内,还有一部分进入换热装置内进行换热后排空,实现了热量的回收利用,并降低了空调装置的能耗,由于有一部分出风管内的风排空,并向车间内引入新的空气,不仅能够保持车间内空气的清新,减轻空调装置对空气过滤除杂的负担,提高空调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用于将出风管出风和水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一换热机构、用于将水和空调装置进风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二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内的水和第二换热机构内的水进行循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风管出风的热量传递到水中,然后由水传递到空调装置进风,水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且水的流动比空气慢,有效的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壳体、多个固设在第一壳体内的布气板、固设在第一壳体顶部且与其相连通的排气管、固设在第一壳体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的第一循环泵、固设在第一壳体顶部且与其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布气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出风管和第一壳体底端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管的出风和第一壳体内的水直接接触,并进行热量交换,提高了热量交换效率。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和第一壳体的连接端位于布气板的下方,所述出水管和第一壳体的连接端位于布气板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出风管出风和水进行热量交换。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补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第一壳体内的水进行补充。
可选的,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壳体、固设在第二壳体顶部的上固定板、固设在第二壳体底部的下固定板、多个固设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水管、固设在第二壳体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进气管、固设在第二壳体顶部且与其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上固定板和第二壳体顶部形成上容纳腔室,所述下固定板和第二壳体底部形成下容纳腔室,所述连接水管实现上容纳腔室和下容纳腔室的连通,所述进水管和下容纳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和上容纳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端位于上固定板的下方,所述进气管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端位于下固定板的上方,所述出气管和空调装置进风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内的水进入第二壳体的连接水管内,进气管内进入的空气和连接水管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之后经过出气管进入空调装置内,实现了热量的回收利用,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且形成S形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内的空气进入第二壳体内,并沿着S形通道移动,增加了空气和连接水管内水的接触时间,提高热量交换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固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和电动调节阀,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和第二壳体顶部相连通、另一端和第二壳体底部相连通,且所述循环管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端位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水管内水的热量和连接水管外水的热量进行交换,进气管内的空气和连接水管外的水直接接触,提高了热量交换效率,而且还能够对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也提高了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的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补水管,所述第二补水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第二壳体内的水进行补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出风管内的风,一部分经过第一分流管重新进入车间内,还有一部分经过第二分流管进入空调装置内,还有一部分进入换热装置内进行换热后排空,通过出风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换热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热量的回收利用,降低空调装置的能耗,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2.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第一换热机构将出风管内出风和水进行热量交换,第二换热机构将第一换热机构出来的水和空调装置进风进行热量交换,水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且水的流动比空气慢,有效的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
3.第一换热机构中,将水和出风管出风直接接触,不仅实现热量交换,而且还能够吸收出风中的杂质,起到净化的效果。第二换热机构中,将连接水管内的水和空调装置进风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循环管,能够对进风起到加湿的作用,通过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的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还具有进风增湿、出风除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表示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了表示第一壳体内部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为了表示第二壳体内部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装置;11、初级过滤器;12、冷凝器;13、加热器;121、第一连接管;122、第一分管;123、第二分管;124、第二连接管;125、第三分管;126、第四分管;14、加湿器;15、第一鼓风机;151、第三连接管;16、高效过滤器;161、第四连接管;2、车间;3、电动调节阀;4、进风管;5、出风管;51、抽风机;52、第一分流管;53、第二分流管;6、换热装置;61、第一换热机构;611、第一壳体;612、布气板;6121、透气孔;613、排气管;614、进水管;6141、第一循环泵;615、出水管;617、第一补水管;62、第二换热机构;621、第二壳体;622、上固定板;623、下固定板;624、连接水管;625、隔板;626、进气管;6261、第二鼓风机;627、出气管;628、循环管;6281、第二循环水泵;629、第二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参照图1,包括空调装置1、车间2。空调装置1的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车间2和空调装置1之间设置有进风管4,进风管4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进风管4将车间2和空调装置1的出风端相连通,空调装置1内的风经过进风管4进入车间2内。车间2和空调装置1之间还设置有出风管5,出风管5上设置有抽风机51,出风管5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出风管5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分流管52和第二分流管53,第一分流管52远离出风管5的一端和空调装置1的出风端相连通,且第一分流管52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第二分流管53远离出风管5的一端和空调装置1的进风端相连通,且第二分流管53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出风管5远离车间2的一端和空调装置1之间设置有换热装置6,出风管5内的风,一部分风经过第一分流管52、进风管4,进入车间2内,还有一部分风经过第二分流管53进入空调装置1内,剩余风经过换热装置6后排空。
参照图1,空调装置1包括初级过滤器11,初级过滤器11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12和加热器13,且冷凝器12和加热器13并联。冷凝器12和初级过滤器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21。第一连接管121和冷凝器12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相连通的第一分管122,第一分管122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第一连接管121和加热器13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相连通的第二分管123,第二分管123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加热器13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14。加湿器14和冷凝器1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24。第二连接管124和冷凝器12之间固设有实现两者相连通的第三分管125,第三分管125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第二连接管124和加热器13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相连通的第四分管126,第四分管126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加湿器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鼓风机15,第一鼓风机15和加湿器14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151。第一鼓风机15的一侧设置有高效过滤器16,高效过滤器16和第一鼓风机15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管161。进风管4远离车间2的一端和高效过滤器16的出风端相连通。第一分流管52远离出风管5的一端和第四连接管161相连通。
参照图1和图2,换热装置6包括第一换热机构61和第二换热机构62。第一换热机构61包括第一壳体611,第一壳体611沿高度方向设置。再参照图3,第一壳体611内固设有多个布气板612,布气板61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6121。出风管5远离车间2的一端伸入第一壳体611的底端且与其相连通。第一壳体611的顶端固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气管613。第一壳体611外侧壁的底部固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614,且进水管614和第一壳体611的连接处位于布气板612的下方,第一壳体611外侧壁的顶部固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615,且出水管615和第一壳体611的连接处位于布气板612的上方。进水管614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6141,进水管614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进水管614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补水管617,第一补水管617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
参照图2和图3,第二换热机构62包括第二壳体621,第二壳体621沿高度方向设置。第二壳体621内的顶部固设有上固定板622,上固定板622和第二壳体621的顶壁形成上容纳腔室。第二壳体621内的底部固设有下固定板623,下固定板623和第二壳体621的底壁形成下容纳腔室。上固定板622和下固定板623之间均匀固设有多个连接水管624,连接水管624沿高度方向设置,且多个连接水管624实现上容纳腔室和下容纳腔室相连通。第二壳体621内均匀固设有多个隔板625,多个隔板625沿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且形成S形通道。出水管615远离第一壳体611的一端伸入第二壳体621的顶部,且位于上容纳腔室内,实现第一壳体611和上容纳腔室的连通。进水管614远离第一壳体611的一端伸入第二壳体621的底部,且位于下容纳腔室内,实现第一壳体611和下容纳腔室的连通。第二壳体621外侧壁的底部固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626,进气管626和第二壳体621的连接处位于下固定板623的上方。第二壳体621外侧壁的顶部固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气管627,出气管627和第二壳体621的连接处位于上固定板622的下方,出气管627远离第二壳体621的一端和初级过滤器11的进风端相连通。
参照图1和图2,第二壳体621外侧壁的底部固设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循环管628,循环管628远离第二壳体621外侧壁的一端伸入第二壳体621的顶部,且循环管628于第二壳体621的两个连接处位于上固定板622和下固定板623之间,并实现水的循环。循环管628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6281,循环管628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循环管628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补水管629,第二补水管629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进气管626上设置有第二鼓风机6261,进气管626上也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从车间2排出的风,即出风管5内的风,一部分经过第一分流管52进入车间2内,对其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而且不需要经过空调装置1,降低能耗。还有一部分经过第二分流管53进入空调装置1内,也实现了对热量的回收利用。同时,还有一部分进入换热装置6内,并经过换热装置6将热量传递到进风处,同样实现了对热量的回收利用,由于有一部分出风管5内的风排空,并向车间2内引入新的空气,不仅能够保持车间2内空气的清新,减轻空调装置1对空气过滤除杂的负担,提高空调装置1的使用寿命。
同时,从出风管5的出风和第一壳体611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由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提高了空气和水热量传递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吸收出风中的杂质,起到净化的效果。之后水进入第二壳体621的连接水管624内,水和第二壳体621内的进风进行热量交换。出风管5内的风将热量通过水进行传递,水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且水的流动比空气慢,有效的提高了热量交换的效率。同时,在第二壳体621上的循环管628内也通入循环水,使水和空气接触,在和连接水管624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不仅提高了热量交换效率,而且还能够对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通过第一换热机构61和第二换热机构62的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还具有进风增湿、出风除杂的优点,也提高了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的实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装置(1)、车间(2)、实现空调装置(1)出风端和车间(2)相连通的进风管(4)、设置在车间(2)上的出风管(5)、设置在出风管(5)上的第一分流管(52)、设置在出风管(5)上的第二分流管(53)、与空调装置(1)进风端相连通且实现进气换热的换热装置(6),所述出风管(5)内的风经过换热装置(6)后排空,所述进风管(4)、出风管(5)、第一分流管(52)、第二分流管(53)上分别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所述出风管(5)上设置有抽风机(51),所述第一分流管(52)远离出风管(5)的一端和空调装置(1)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53)远离出风管(5)的一端和空调装置(1)进风端相连通;
所述换热装置(6)包括用于将出风管(5)出风和水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一换热机构(61)、用于将水和空调装置(1)进风进行热量交换的第二换热机构(62),所述第一换热机构(61)内的水和第二换热机构(62)内的水进行循环;
所述第一换热机构(61)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壳体(611)、多个固设在第一壳体(611)内的布气板(612)、固设在第一壳体(611)顶部且与其相连通的排气管(613)、固设在第一壳体(611)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进水管(614)、设置在进水管(614)上的第一循环泵(6141)、固设在第一壳体(611)顶部且与其相连通的出水管(615),所述布气板(61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6121),所述出风管(5)和第一壳体(611)底端连通,所述进水管(614)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
所述第二换热机构(62)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壳体(621)、固设在第二壳体(621)顶部的上固定板(622)、固设在第二壳体(621)底部的下固定板(623)、多个固设在上固定板(622)和下固定板(623)之间的连接水管(624)、固设在第二壳体(621)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进气管(626)、固设在第二壳体(621)顶部且与其相连通的出气管(627),所述上固定板(622)和第二壳体(621)顶部形成上容纳腔室,所述下固定板(623)和第二壳体(621)底部形成下容纳腔室,所述连接水管(624)实现上容纳腔室和下容纳腔室的连通,所述进水管(614)和下容纳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615)和上容纳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627)和第二壳体(621)的连接端位于上固定板(622)的下方,所述进气管(626)和第二壳体(621)的连接端位于下固定板(623)的上方,所述出气管(627)和空调装置(1)进风端连通;
所述第二壳体(621)的外侧壁固设有循环管(628),所述循环管(628)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6281)和电动调节阀(3),所述循环管(628)的一端和第二壳体(621)顶部相连通、另一端和第二壳体(621)底部相连通,且所述循环管(628)和第二壳体(621)的连接端位于上固定板(622)和下固定板(623)之间,所述进气管(626)上设置有第二鼓风机(6261)和电动调节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14)和第一壳体(611)的连接端位于布气板(612)的下方,所述出水管(615)和第一壳体(611)的连接端位于布气板(61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14)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补水管(617),所述第一补水管(617)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621)于上固定板(622)和下固定板(623)之间固设有多个隔板(625),多个所述隔板(625)沿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且形成S形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628)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补水管(629),所述第二补水管(629)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3)。
CN202011632047.1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Active CN112797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047.1A CN1127976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047.1A CN1127976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06A CN112797606A (zh) 2021-05-14
CN112797606B true CN112797606B (zh) 2021-12-28

Family

ID=7580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2047.1A Active CN1127976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760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72256A1 (zh) * 1972-02-17 1973-09-28 Plessey Handel Investment Ag
CN201237453Y (zh) * 2008-06-04 2009-05-13 赵凯 一种燃油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3759360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3639B2 (en) * 2005-03-16 2007-05-08 Detroit Diesel Coporation Heat exchange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er
CN101514829B (zh) * 2009-03-18 2011-03-16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JP5551004B2 (ja) * 2010-06-28 2014-07-16 新菱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床吹出し空調システム
CN203893353U (zh) * 2014-06-21 2014-10-22 吉林省新技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具有热回收和预热功能的空气处理系统
CN108043134A (zh) * 2017-12-15 2018-05-18 山东佳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甲醛处理装置
CN110094825A (zh) * 2019-05-30 2019-08-06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节能作用的二次回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72256A1 (zh) * 1972-02-17 1973-09-28 Plessey Handel Investment Ag
CN201237453Y (zh) * 2008-06-04 2009-05-13 赵凯 一种燃油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3759360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06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2397B (zh) 立式热管与圆管间接-直接多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11650466U (zh) 冷凝水再利用的节能新风空调
CN204678576U (zh) 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单风机压入式波节管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2392918U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相结合的空调器
CN203323272U (zh) 一种立式热管与圆管组合的多级蒸发冷却空调器
CN112797606B (zh) 一种空调回风再利用节能系统
CN217685580U (zh) 一种高效冷风机
CN108901176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用蒸发冷却-冷凝模块化空调机组
CN210070045U (zh) 双冷源新风净化恒温恒湿一体机
CN208253834U (zh) 以蒸发冷却作为冷源的层式通风空调系统
CN212108832U (zh) 一种板管间接和分离式热管组合的多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6051983A (zh) 一种环保空调系统
CN201740138U (zh) 一种毛细管辐射空调装置
CN216409195U (zh) 一种能量回收新风换气装置
CN216011209U (zh) 一种暖通空调的热回收装置
CN212930306U (zh) 一种新风热泵多功能一体机
CN21511293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器
CN216244749U (zh) 一种太阳能热风直吹恒温恒湿新风装置
CN110762668A (zh) 结合太阳能技术和多级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业空调
CN211625607U (zh) 一种新风控制装置
CN217685638U (zh) 一种多功能新风设备
CN219414975U (zh) 一种冷热水盘管组件以及新风空调机组
CN211503140U (zh) 新风空气处理机
CN220871012U (zh) 一种户用空调室外机
CN217876217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恒温恒湿空调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nergy-saving system for reusing air conditioning return ai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

Pledgee: Shenzh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SHENZHEN XINGDAYANG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297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