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722A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722A
CN112788722A CN201911086584.8A CN201911086584A CN112788722A CN 112788722 A CN112788722 A CN 112788722A CN 201911086584 A CN201911086584 A CN 201911086584A CN 112788722 A CN112788722 A CN 112788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se station
power control
scheduling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65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722B (zh
Inventor
黄伟
鲜柯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65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对于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判断所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射频拉远单元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设备。应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更好的功率控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LTE上行功控一般是追求单用户上行高频谱效率,根据用户的上行信干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进行功率控制。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提出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的LTE功控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在接收功率过高,达到饱和状态时,会出现SINR反而下降的情况,因而,根据用户的上行SINR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可能并不合适。
2、如果仅基于单个用户的RSRP进行功控,则会因为没有考虑所有UE的总发射功率,而导致功控过于保守。
因此,现有LTE功控方案不能很好地进行LTE上行功率控制,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以达到更好的功率控制的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对于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判断所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射频拉远单元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较佳的,所述对于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具体包括:
在每个TTI调度完毕后,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无线承载RB数和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将所述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累加到当前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上,得到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分别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
对所有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求和,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较佳的,所述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具体包括:
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判断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设定门限;其中,所述低优先级调度用户为预先定义的调度用户;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超过设定门限,则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没有超过设定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设备,包括:第一功率计算模块、第二功率计算模块和功率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对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射频拉远单元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较佳的,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TTI调度完毕后,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将所述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累加到当前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上,得到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较佳的,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分别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
对所有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求和,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较佳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较佳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判断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设定门限;其中,所述低优先级调度用户为预先定义的调度用户;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超过设定门限,则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没有超过设定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能够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来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用户的上行SINR进行功控所存在的RRU在接收功率达到饱和状态时SINR反而下降的问题。
二、通过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来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在功控过程中结合了调度数据量,使得最后的功控效果更科学合理。
三、对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各个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并用于后续计算平均接收功率,能够平滑各TTI的RSRP的波动,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四、通过将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进行累加,计算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在本申请后续过程中使用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判断是否超过RRU的饱和功率,综合考虑了所有调度用户的总发射功率,避免了基于单个用户的RSRP进行功控而导致的功控过于保守的问题,使得功控效果更好。
五、在进行具体的功率控制时,通过考虑调度优先级,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使得本申请的功率控制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功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上行功率控制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其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于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具体而言,由于一个功控周期内包含若干TTI,在每个TTI调度完毕后,针对每个调度用户分别将其在当前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累加到当前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上,从而得到各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其中,可以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无线承载(RB)数和测量的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将其累加到该调度用户之前的接收总功率上。
本步骤中,采用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来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能够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一、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用户的上行SINR进行功控所存在的RRU在接收功率达到饱和状态时SINR反而下降的问题;
二、通过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来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在功控过程中结合了调度数据量,使得最后的功控效果更科学合理;
三、对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各个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并用于后续计算平均接收功率,能够平滑各TTI的RSRP的波动,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步骤102: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根据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分别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然后,对所有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求和,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本步骤中的处理至少能够获得以下两方面的有益效果:
一、通过将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进行累加,计算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在本申请后续过程中使用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判断是否超过RRU的饱和功率,综合考虑了所有调度用户的总发射功率,避免了基于单个用户的RSRP进行功控而导致的功控过于保守的问题,使得功控效果更好。
二、如前所述,本步骤中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功率平均值是通过对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各个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然后再取平均值得到的,这种方式能够平滑各TTI的RSRP的波动,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步骤103:判断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在进行具体的上行功率控制时,本申请进一步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而言:
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判断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门限;其中,所述低优先级调度用户采用预先定义的方式确定,即:低优先级调度用户为预先定义的调度用户;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超过门限,则对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没有超过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在功控过程中考虑了调度优先级,使得本申请的功率控制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功控效果。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设备,其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功率计算模块、第二功率计算模块和功率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对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射频拉远单元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较佳的,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TTI调度完毕后,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将所述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累加到当前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上,得到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较佳的,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分别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
对所有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求和,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较佳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例如:
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判断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设定门限;其中,所述低优先级调度用户为预先定义的调度用户;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超过设定门限,则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没有超过设定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小区建立。
步骤2、每TTI调度完毕后,对每个调度用户执行分别执行以下操作:根据调度用户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与该调度用户之前的计算结果进行累加。
步骤3、判断功控周期是否到达,功控周期可以配置为20ms,如果功控周期到达,转第4步,否则转第2步。
步骤4、功控周期到达后,对每个调度用户分别计算本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即:该平均值的分子为步骤2中计算的结果,分母为本功控周期内下行子帧的个数,然后对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的平均值进行求和,得到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X,设置RRU饱和功率为Y,判断X>=Y是否成立,如果是,则表明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已经超过了RRU的饱和功率,转第5步,否则转第2步。
步骤5、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Z,判断Z是否超过门限Y,如果否,则转第6步,否则转第7步;其中,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可以自定义,比如:定义预调度用户为低优先级用户。
步骤6、如果步骤5中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Z没有超过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步骤7、如果步骤5中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Z超过了门限,则对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判断所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射频拉远单元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具体包括:
在每个TTI调度完毕后,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无线承载RB数和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将所述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累加到当前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上,得到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分别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
对所有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求和,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具体包括:
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判断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设定门限;其中,所述低优先级调度用户为预先定义的调度用户;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超过设定门限,则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没有超过设定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6.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率计算模块、第二功率计算模块和功率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对每个调度用户,将其当前功控周期内在每个TTI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进行累加,得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在功控周期到达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计算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射频拉远单元RRU的饱和功率,如果超过,则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TTI调度完毕后,根据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TTI的RB数和测量的RSRP值,计算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将所述该调度用户在当前TTI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累加到当前功控周期内该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上,得到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功控周期内每个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分别计算每个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
对所有调度用户在当前功控周期内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求和,得到所有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调度用户的调度优先级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并判断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是否超过设定门限;其中,所述低优先级调度用户为预先定义的调度用户;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超过设定门限,则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如果所有低优先级调度用户到基站的接收总功率没有超过设定门限,则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调度用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CN201911086584.8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2788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584.8A CN112788722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584.8A CN112788722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722A true CN112788722A (zh) 2021-05-11
CN112788722B CN112788722B (zh) 2023-03-31

Family

ID=7574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6584.8A Active CN112788722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7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683A (zh) * 2021-11-04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956A (zh) * 2007-12-10 2009-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40A (zh) * 2012-08-17 2013-03-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功率保护方法和系统
WO2013102485A1 (en) * 2012-01-02 2013-07-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coordinated reception
CN104125588A (zh) * 2014-08-13 2014-10-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76074A (zh) * 2015-07-22 2017-02-0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功率配置方法和装置
EP3277033A1 (en) * 2016-07-29 2018-01-31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multiple time intervals
WO2018018377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WO2018084793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restric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operation for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patterns
US20190159138A1 (en) * 2016-05-10 2019-05-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997327A (zh) * 2016-11-12 2019-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956A (zh) * 2007-12-10 2009-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3102485A1 (en) * 2012-01-02 2013-07-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coordinated reception
CN102984740A (zh) * 2012-08-17 2013-03-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功率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4125588A (zh) * 2014-08-13 2014-10-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76074A (zh) * 2015-07-22 2017-02-0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功率配置方法和装置
US20190159138A1 (en) * 2016-05-10 2019-05-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8018377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EP3277033A1 (en) * 2016-07-29 2018-01-31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multiple time intervals
WO2018084793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restric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operation for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patterns
CN109997327A (zh) * 2016-11-12 2019-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等: ""Multi-cell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for HSDPA"",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2 R1-104913》 *
何英庆; 李宁; 王聪; 陈彦成; 徐键卉: ""LTE-A网络下能源高效的M2M上行子载波和功率分配问题研究"", 《计算机科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683A (zh) * 2021-11-04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722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31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EP3041299B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00477829C (zh) 通信方法
CN106488544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CN102438318B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MX2010013885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ntrol de potencia de primera transmision de datos en procedimiento de acceso aleatorio de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fdma.
RU2013137444A (ru) Ослабление помех в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на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 ограниченным беспроводным доступом
CN106793047B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EP2870806B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multiple user mimo scheduling and power control
EP2871897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ontain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EP2744254A1 (en)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681227A1 (en)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CN104412535A (zh) 用于多用户mimo调度的方法和节点
JP508975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CN112788722B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9644477A (zh) 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和基站
US20140094204A1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149121B (zh) Td-s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检测非连续发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119693A (zh) 在非授权频谱中设置mcs的方法及装置
US9179422B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191901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09661035B (zh) 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830505A (zh) 通信设备和非连续传输的方法
GB2420250A (en)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from a terminal at a base station during compressed mode
Shitiri et al. Mobiles Energy Consumption in LTE Uplink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