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186A -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186A
CN112788186A CN202110121818.9A CN202110121818A CN112788186A CN 112788186 A CN112788186 A CN 112788186A CN 202110121818 A CN202110121818 A CN 202110121818A CN 112788186 A CN112788186 A CN 112788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lephone
application
obtaining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1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186B (zh
Inventor
陶贵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lian Financial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lian Financial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lian Financial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lian Financial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1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03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得第一应用地址,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根据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将第一电话信息、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获得第二电话信息;根据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当满足时获得第二应用地址;根据第二电话信息、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将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第二应用地址中。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营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处可以手机应用带来的便捷,项目营销推广一样利用了网络的高效性,利用批量转接、呼出的形式,以扩大项目推广力度,现在营销多按照大数据中给出的客户群体进行批量转接处理,或者按照推广公司搜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定性处理,存在目标客户不准确,浪费资源的问题。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项目信息;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项目信息;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达到了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一输入单元14,第四获得单元15,第一判断单元16,第五获得单元17,第六获得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处可以手机应用带来的便捷,项目营销推广一样利用了网络的高效性,利用批量转接、呼出的形式,以扩大项目推广力度,现在营销多按照大数据中给出的客户群体进行批量转接处理,或者按照推广公司搜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定性处理,存在目标客户不准确,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项目信息;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达到了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效果。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0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包括:
步骤110: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步骤120:将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
步骤130: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输入第二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二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标识着第一应用信息的标识信息。
步骤140:获得所述第二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一应用信息,所述第一应用信息表示满足第一项目信息内容的应用信息。
步骤150:根据所述第一应用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应用地址。
具体而言,第一应用为开源系统,应理解,所述开放源码软件(open-source)是一个新名词,它被定义为描述其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分发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开放源码软件通常是有copyright的,它的许可证可能包含这样一些限制:蓄意的保护它的开放源码状态,著者身份的公告,或者开发的控制。“开放源码”正在被公众利益软件组织注册为认证标记,这也是创立正式的开放源码定义的一种手段。开放源码软件主要被散布在全世界的编程者队伍所开发,但是同时一些大学,政府机构承包商,协会和商业公司也开发它。源代码开放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软件行业的典型体现和生动注解。开放源码软件在历史上曾经与UNIX,Internet联系的非常紧密。在这些系统中许多不同的硬件需要支持,而且源码分发是实现交叉平台可移植性的唯一实际可行的办法。
利用批量转接电话的用途和目的,匹配出相符合的应用系统,为了提高应用匹配的准确性,确保电话批量转接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利用了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势,将多组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了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标记作为训练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并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和校正以确保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这样通过数据输入训练模型中,可以获得与标识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相匹配的输出结果。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即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习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是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描述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Networks),是对人类大脑系统的一阶特性的一种描述。简单地讲,它是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大量训练数据集的训练,将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神经网络模型,则输出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训练的过程实质为监督学习的过程,每一组监督数据均包括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的输出结果,判断所述输出信息与标识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的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如一致,进行下一组数据的监督学习;如果所述输出信息与标识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不一致,则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自我修正、调整,直至获得的输出信息与标识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的标识信息一致,则结束本组数据监督学习,进行下一组数据监督学习;当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信息达到预定的准确率时,则监督学习过程结束。通过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监督学习,进而使得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处理所述输入数据更加准确,进而使得输出的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对应的第一应用信息更加准确,为批量转接电话的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匹配出的第一应用信息对应获得其应用地址,即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
步骤200: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
具体而言,通过第一应用地址,获得对应的该应用系统中接入的电话信息,第一电话信息包括了第一应用地址中所有接入保存的电话信息,其中电话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归属地、用户名等。
步骤300: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步骤400: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
步骤500: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
具体而言,得到第一项目信息,即得到批量转接电话的目的和用途,如是进行推广、或者自身系统进行电话批量转接等,按照具体的转接要求,对应了不同的电话信息类型,举例而言,转接电话是为了推广一学习软件则对应的项目信息是要求与培训机构、家长、学生、老师等和教育有关的。或者本系统是电脑售后,则对应的项目信息是与电脑售后有关的电话资源。为了从第一电话信息中匹配出满足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将多组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了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第二电话信息标记作为训练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并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和校正以确保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这样通过数据输入训练模型中,可以获得与标识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第二电话信息相匹配的输出结果。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即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习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是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描述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对人类大脑系统的一阶特性的一种描述。简单地讲,它是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大量训练数据集的训练,将所述第一项目信息、第一电话信息输入神经网络模型,则输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第二电话信息。达到了提高电话信息筛选可靠性,使其更加符合用户电话转接的要求,进行高效的电话转接,避免大量进行无关电话转接处理,造成资源浪费。
步骤600: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
步骤700: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
步骤800: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
具体而言,将通过匹配出的第一应用信息中的电话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的满足项目要求的电话信息与设定的批量转接数量进行对比,当数量满足批量转接的要求时,则确定该应用为对口的应用,则将第一应用地址与本项目的第二应用地址进行链接,将第一应用信息中符合要求的第二电话信息自动批量转接至第二应用地址中。若第二电话信息的数量不满足批量转接的要求,则重新匹配合适的应用,将两者应用进行链接,进行电话自动批量转接。达到了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910:根据所述第一转接指令,获得第一转接号码、第二转接号码、直到第N转接号码;
步骤920:根据所述第一转接号码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转接号码一一对应的;
步骤930:根据所述第二转接号码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根据所述第N转接号码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940:将所有转接号码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具体而言,为了确保数据信息存储的安全性,确保其不被篡改,本申请实施例对转接的电话信息进行了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操作。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底层技术架构,它通过共识机制在分布式节点上生成和同步数据、借助可编程脚本实现合约条款的自动执行和数据操作。区块链被定义为一种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数据区块,不同区块之间按序形成链条状连接的数据结构,借助这种数据结构来构建数字账本。
进一步的,第一转接号码的第一加密等级信息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进行反复的训练获得的,为了保证在进行训练时的训练数据安全性,将训练用实验数据中的第一转接号码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第一验证码是与第一转接号码一一对应的;根据第二转接号码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根据所述第N数据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将第一转接号码和第一验证码作为第一存储单位;将第二转接号码和第二验证码作为第二存储单位;……将第N转接号码和第N验证码作为第N存储单位。将第一存储单位、第二存储单位、……第N存储单位分别复制保存在N台设备上;当需要调用训练数据时,每后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存储的数据后,通过“共识机制”进行校验后保存,通过哈希技术对于每一存储单位进行串接,使得训练数据不易丢失和遭到破坏,通过将每一数据信息进行区块链计算获得整个训练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进而获得安全的、准确的训练数据来获得第一加密等级信息。从而保证了转接电话号码的安全性,避免遭到恶意纂改。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1010: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1020:根据所述第一转接号码获得第一转接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转接号码获得第二转接位置信息,直到根据所述第N转接号码获得第N转接位置信息;
步骤1030: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位置范围信息;
步骤1040: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信息对所有转接位置信息进行筛选,获得第一号码集,所述第一号码集为所述转接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信息内的所有转接号码的集合;
步骤1050:根据所述第一号码集,获得第二转接指令,所述第二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号码集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批量转接的电话信息更为符合转接的要求,按照电话的归属地、使用地进行了细分,如推广的项目是针对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进行设定的,则将转接的电话信息进行归属地和使用地的处理,对电话用户的活动区域与项目设定的区域进行匹配,将匹配出的符合位置要求的用户进行电话批量的自动转接,以进一步提高转接电话的可靠性,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1110:将所述第N转接号码和第N-1验证码作为第N区块;
步骤1120:获得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表示第N区块需要记录的时间;
步骤1130:根据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获得所述M台设备中运力最快的第一设备;
步骤1140:将第N区块的记录权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具体而言,获得第一存储单位需要的预定记录时间,将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记录第一存储单位的设备排除,获得N台设备中记录第一存储单位运力最快的设备,将第一存储单位的记录权给设备。进一步而言,第二存储单位、第三存储单位、……、第N存储单位均采用如第一存储单位的记录方法,进而保证了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有效和稳定运行,能够保证存储单位能够被快速准确的记录在设备中,进而保证了训练数据不易丢失和安全性。
对数据信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处理,有效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安全,达到了对于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存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1210:根据所述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用户信息;
步骤122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获得第一用户需求信息;
步骤123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关联性;
步骤1240:判断所述第一关联性是否满足第一关联性阈值;
步骤1250:当满足时,获得第三转接指令,所述第三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具体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转接电话的可靠性,在对电话信息进行筛查时还使用了电话的用户进行信息处理分析,根据第一应用中获取的电话信息确定对应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日常的关注信息和网络购买订阅、购买情况来确定用户的需求关注点,按照用户的日常网络使用习惯和第一项目信息的匹配程度来确定该用户是否为目标电话的用户,若满足了相关性要求,则确定为目标用户,将符合要求的用户对应电话进行批量转接,从而实现对转接批量电话的用户进行筛选,提高转接电话的可靠性,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131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获得第一关联用户信息;
步骤1320: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信息,获得第一用户IP地址;
步骤133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IP地址,获得第一用户应用信息;
步骤134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应用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关联性;
步骤1350:判断所述第二关联性是否满足第二关联性阈值;
步骤1360:当满足时,获得第四转接指令,所述第四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具体而言,为了扩大电话转接量,提高项目的推广力度,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筛选的满足要求的第一用户进行扩展,通过第一用户获得第一用户有关联的其他用户,所述关联用户为与第一用户具有相同的购物习惯、兴趣爱好,如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群中,他们具有关联性,由于第一用户为分析确定的用户,因而与其具有共同性关联性的用户其与项目匹配的几率更大,按照第一用户筛选到的关联用户,再进一步与项目信息进行关联度计算,判断是否满足关联性要求,满足时,将关联用户进行转接,从而实现了扩大电话群体的确定途径,使电话转接目标更为准确,而提高了转接的可靠性,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第一输入单元14,所述第一输入单元14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15,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5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16,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
第五获得单元17,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7用于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
第六获得单元18,所述第六获得单元18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
第二输入单元,所述第二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输入第二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二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标识第一应用信息的标识信息;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一应用信息,所述第一应用信息表示满足第一项目信息内容的应用信息;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应用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接指令,获得第一转接号码、第二转接号码、直到第N转接号码;
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接号码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转接号码一一对应的;
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接号码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根据所述第N转接号码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第一复制单元,所述第一复制单元用于将所有转接号码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位置信息;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接号码获得第一转接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转接号码获得第二转接位置信息,直到根据所述第N转接号码获得第N转接位置信息;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位置范围信息;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信息对所有转接位置信息进行筛选,获得第一号码集,所述第一号码集为所述转接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信息内的所有转接号码的集合;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号码集,获得第二转接指令,所述第二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号码集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执行单元,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N转接号码和第N-1验证码作为第N区块;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表示第N区块需要记录的时间;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获得所述M台设备中运力最快的第一设备;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N区块的记录权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用户信息;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获得第一用户需求信息;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关联性;
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关联性是否满足第一关联性阈值;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当满足时,获得第三转接指令,所述第三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获得第一关联用户信息;
第二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信息,获得第一用户IP地址;
第二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IP地址,获得第一用户应用信息;
第二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应用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关联性;
第三判断单元,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关联性是否满足第二关联性阈值;
第二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六获得单元用于当满足时,获得第四转接指令,所述第四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3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系统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项目信息;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达到了根据批量转接电话的要求,进行对口应用系统的对接,通过开源软件开发系统特有的共享性,实现电话自动批量转接,提高批量转接的可靠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电话批量转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
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
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包括:
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将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
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输入第二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二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标识第一应用信息的标识信息;
获得所述第二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一应用信息,所述第一应用信息表示满足第一项目信息内容的应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应用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转接指令,获得第一转接号码、第二转接号码、直到第N转接号码;
根据所述第一转接号码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转接号码一一对应的;
根据所述第二转接号码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根据所述第N转接号码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将所有转接号码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转接号码获得第一转接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转接号码获得第二转接位置信息,直到根据所述第N转接号码获得第N转接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位置范围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信息对所有转接位置信息进行筛选,获得第一号码集,所述第一号码集为所述转接位置信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信息内的所有转接号码的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号码集,获得第二转接指令,所述第二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号码集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N转接号码和第N-1验证码作为第N区块;
获得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表示第N区块需要记录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N区块记录时间,获得所述M台设备中运力最快的第一设备;
将第N区块的记录权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话信息,获得第一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获得第一用户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需求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一关联性;
判断所述第一关联性是否满足第一关联性阈值;
当满足时,获得第三转接指令,所述第三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获得第一关联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信息,获得第一用户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IP地址,获得第一用户应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应用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关联性;
判断所述第二关联性是否满足第二关联性阈值;
当满足时,获得第四转接指令,所述第四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一项目信息中。
8.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应用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开源软件;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地址,获得第一电话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项目信息;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输入第一训练模型中,所述第一训练模型使用多组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电话信息、所述第一项目信息和标识第二电话信息的标识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电话信息表示符合第一项目信息要求的电话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数量要求;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满足时,根据所述第一项目信息,获得第二应用地址;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话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地址,获得第一转接指令,所述第一转接指令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地址中的第二电话信息转接至所述第二应用地址中。
9.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21818.9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788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1818.9A CN112788186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1818.9A CN112788186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186A true CN112788186A (zh) 2021-05-11
CN112788186B CN112788186B (zh) 2022-08-05

Family

ID=7575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1818.9A Active CN112788186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18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4517A (zh) * 2017-08-28 2018-03-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信息筛选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15429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大象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发票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系统及方法
CN109767255A (zh) * 2018-12-06 2019-05-17 东莞团贷网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大数据建模实现智能运营及精准营销的方法
CN110544158A (zh) * 2019-09-09 2019-12-0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3164A (zh) * 2020-08-19 2020-12-08 吴晓庆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232891A (zh) * 2020-12-10 2021-01-15 杭州次元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客户匹配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4517A (zh) * 2017-08-28 2018-03-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信息筛选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767255A (zh) * 2018-12-06 2019-05-17 东莞团贷网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大数据建模实现智能运营及精准营销的方法
CN109615429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大象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发票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系统及方法
CN110544158A (zh) * 2019-09-09 2019-12-0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3164A (zh) * 2020-08-19 2020-12-08 吴晓庆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232891A (zh) * 2020-12-10 2021-01-15 杭州次元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客户匹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186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791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93204B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记账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428887B (zh) 一种基于多个计算节点的模型训练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31076B (zh) 基于有权有向图进行关系推荐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74648A (zh) 联邦模型的训练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42796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65627B (zh) 基于区块链和机器学习的金融借贷审核方法及系统
CN112257048B (zh) 一种信息安全防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76534B (zh) 用于检测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72883A (zh) 基于区块链存储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van Wyk et al. COBIT 5 compliance: best practices cognitive computing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checklist
CN110837653A (zh) 标签预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733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高校毕业生智能招聘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Taiyaba et al. Secure V2X environment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11159464A (zh) 一种音频片段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788186B (zh) 一种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电话自动批量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17859A (zh)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odavali et al. Adaptation of Blockchain using Ethereum and IPFS for Fog based E-Healthcare activity recognition system
CN109740344B (zh) 威胁情报模型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28779A (zh) 训练样本构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2415A (zh) 一种质量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985979A (zh) 用于广告业务中的无效流量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650622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96369A (zh) 一种脱敏规则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43594A (zh) 基于纵向联邦学习的信用分析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