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174A -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174A
CN112788174A CN202010481079.XA CN202010481079A CN112788174A CN 112788174 A CN112788174 A CN 112788174A CN 202010481079 A CN202010481079 A CN 202010481079A CN 112788174 A CN112788174 A CN 112788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earphone
wireless earphone
wireless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10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174B (zh
Inventor
刘熙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isoun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8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5746B/zh
Priority to CN202010481079.XA priority patent/CN112788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接收无线耳机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生成从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无线耳机丢失时快速的找回耳机。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收听媒体的配件,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线耳机顾名思义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与移动终端(如手机、随身听、收音机等)进行通信。但有线耳机受限于耳机线,如果耳机线太短,则会给用户造成不便,如果耳机线太长,又容易出现耳机线缠绕打结等问题,且耳机线较易损坏,使得有线耳机寿命不长。基于上述问题,无线耳机应运而生。
无线耳机因为其体积小、携带方便且不受耳机线的束缚,已越来越深受用户的喜爱。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蓝牙耳机因为体积小且无耳机线,在将其随意放置于某处时不容易发现,因此经常会发生耳机丢失、遗落的问题,继而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在无线耳机丢失时快速的找回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无线耳机响应所述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生成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向所述无线耳机靠近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
当所述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警报声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
其中,所述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不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在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在所述无线设备获取到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接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并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所述地图上。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线耳机响应所述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向所述无线耳机靠近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当所述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警报声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不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无线设备获取到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接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之前,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所述地图上。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步骤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具体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例如,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找回丢失的无线耳机,可以让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启动无线耳机找回功能,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无线耳机接收到该位置获取请求后,向移动终端发送定位信息,移动终端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并生成从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对无线耳机进行追踪定位,能够在无线耳机丢失时快速的找回耳机,有助于改善用户日常使用耳机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并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至少可以包括移动终端100和无线耳机200,其中,移动终端100可以与无线耳机200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连接,以使移动终端100可以与无线耳机200进行通信交互。无线耳机200可以设置有扬声器,移动终端100可以将多媒体数据(如音频数据)通过无线耳机200的扬声器进行输出。无线耳机200也可以内置有麦克风,移动终端100可以获取到由无线耳机200的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数据。
具体的,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蓝牙技术与无线耳机200进行通信连接,此时,可以将无线耳机200看作为蓝牙耳机;移动终端100也可以通过红外技术与无线耳机200进行通信连接,此时,可以将无线耳机200看作为红外耳机;移动终端100还可以通过2.4G技术与无线耳机200进行通信连接,此时,可以将无线耳机200看作为2.4G耳机。本申请实施例对移动终端100与无线耳机200采用何种无线方式进行通信连接,以及无线耳机200为何种类型的无线耳机不作限定。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等)、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多媒体播放设备(如随身听)或能够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等。为方便描述,可以将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可以是包含有人工智能芯片的智能耳机,而智能耳机中还可包括微处理器,智能耳机中的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芯片通过专用通道来互连通信,微处理器可独立控制智能耳机工作,微处理器也可在人工智能芯片的指引下控制智能耳机工作,人工智能芯片可以输出一些智能控制策略给微处理器,来指引微处理器更好的工作。微处理器可以构建出微处理器软件平台,人工智能芯片可以构建出人工智能芯片软件平台,微处理器软件平台和人工智能芯片软件平台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软件平台,人工智能芯片软件平台与微处理器软件平台之间通信连接。
其中,人工智能芯片和微处理器都可通过蓝牙通信模块或有线链路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向智能耳机对(智能耳机对包括配对的两个耳机)中的任意一个智能耳机的微处理器发送休眠指令,来控制这个微处理器从苏醒状态进入休眠状态,当智能耳机的微处理器处于休眠状态,那么这个智能耳机的音频播放功能将失效。移动终端也可通过向智能耳机的人工智能芯片发送苏醒指令,来指示人工智能芯片通知微处理器从休眠状态进入苏醒状态。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人工智能芯片可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始终处于苏醒状态。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只能接收到来自人工智能芯片的指令,即此时微处理器与人工智能芯片之间的专用通道未关闭,但微处理器的其他所有通信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例如只能接收到来自人工智能芯片的指令,即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只能由人工智能芯片来唤醒。当人工智能芯片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失败,人工智能芯片可切换为微处理器工作模式,来临时代替微处理器控制智能耳机工作,当人工智能芯片切换为微处理器工作模式,那么智能耳机的音频播放功能可在人工智能芯片的支撑下正常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11、移动终端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成功连接后,移动终端可以启动无线耳机找回功能。具体的,移动终端上可以安装有与无线耳机相关联的应用程序APP,用户可以在该APP中开启无线耳机找回功能。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的上述操作后,可以响应该操作,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请求获取无线耳机的位置。
212、移动终端接收无线耳机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位置获取请求后,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获取自身的定位信息并传送给移动终端。其中,当无线耳机内置有定位模块时,无线耳机可以打开自身的定位模块进行定位,以获得定位信息,此时,定位信息包括定位模块当前定位到的位置信息,如无线耳机当前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当无线耳机内没有定位模块而内置有摄像模块时,无线耳机可以打开自身的摄像模块并拍摄当前所在位置周围环境的至少一张照片,以获得定位信息,此时,定位信息包括摄像装置拍摄到的至少一张照片。
213、移动终端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从无线耳机处获取到的定位信息为无线耳机的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时,可以根据该坐标信息直接确定出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当移动终端从无线耳机处获取到的定位信息为无线耳机所在位置周围环境的至少一张照片时,可以提取这些照片中的特征信息(如某个或某几个物品、建筑等标志物),根据这些特征信息确定出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此时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为一个大致位置。
214、移动终端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自身内置的定位芯片(如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来定位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也可以根据附近的基站来定位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还可以根据WiFi来定位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这里不作唯一限定。
215、移动终端生成从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获取到自身的当前位置以及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之后,可以根据两者的位置生成从移动终端到无线耳机的导航信息,其中,该导航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到无线耳机的至少一条导航路线、无线耳机所在方位、移动终端到无线耳机的距离、步行所需时间等信息。
216、移动终端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屏上以文字和/或图画的形式显示出该导航信息,和/或,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以语音播报的形式输出该导航信息,以使用户根据该导航信息到达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并及时找回无线耳机。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16移动终端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1)当移动终端根据该导航信息向无线耳机靠近时,移动终端获取自身与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
22)当该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移动终端控制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该警报声寻回无线耳机。
其中,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按照导航信息向无线耳机靠近时,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短,移动终端可以实时获取自身与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当该实时距离小于移动终端中事先存储的预设距离时,移动终端可以向无线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无线耳机中的警报器发出警报声(如蜂鸣、滴答声或脉冲声音信号等),以进一步提醒用户无线耳机所在位置。尤其对于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为一个估计的大致位置,或者,无线耳机被其他物体遮挡住时,通过警报声可以进一步确定无线耳机的位置,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和智能性,进而加大了找回无线耳机的概率。其中,预设距离可以为一固定值,如1米、1.5米、2米、3米、5米或其他值。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或应用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无线耳机也可以实时监测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实时距离,当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此时存储在无线耳机内)时,无线耳机主动开启警报器发出警报声以告知用户。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执行步骤216移动终端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之间,图2所描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3)移动终端获取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24)移动终端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该地图上。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从服务器或网上下载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并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到地图上。移动终端还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一起映射到地图上,可以使用户更为直观的掌握导航信息以及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的位置关系,从而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快速的找回无线耳机。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找回丢失的无线耳机,可以让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启动无线耳机找回功能,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无线耳机接收到该位置获取请求后,向移动终端发送定位信息,移动终端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并生成从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对无线耳机进行追踪定位,能够在无线耳机丢失时快速的找回耳机,有助于改善用户日常使用耳机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1、移动终端获取自身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312、移动终端检测自身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313;若否,则执行步骤319。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是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耳机进行通信连接的,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耳机进行信号传输。由于无线耳机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质量高低会受到两者之间距离的影响,当两者的距离越近时,传输质量越高,距离越远时,传输质量越低。当两者的距离位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当两者的距离超出了允许的最大通信距离时,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将无法正常通信,如出现信号丢失、传输中断、误传等问题。例如,市面上普通质量的蓝牙耳机与手机之间的允许的最大通信距离大约为10米或15米,质量好的蓝牙耳机可能传输距离会相应远些。
313、移动终端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314、移动终端接收无线耳机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315、移动终端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316、移动终端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
317、移动终端生成从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318、移动终端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13~步骤318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211~步骤216所描述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319、移动终端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移动终端可以直接与无线耳机进行交互以找回无线耳机。当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超出了通信距离范围时,移动终端则无法直接与无线耳机进行交互,此时需要借助第三方无线设备。具体的,移动终端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其中一个无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320、移动终端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321、在无线设备与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移动终端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为预设的权限用户;若确定所述用户为所述权限用户,则执行移动终端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的步骤。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由于用户预先设置了权限,要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也即提取当前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判断该当前用户是否具有权限。比如,用户预先将自己的人脸图像输入智能耳机或者终端,由该智能耳机或者终端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并且进行存储,以在下次人脸识别验证时,基于提取的当前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以此确定该用户是否为预设的权限用户。
其中,以终端进行人脸特征信息提取为例,为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程度,可选的,针对终端预先进行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训练。所述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训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该用户的X张人脸区域图像,并对该X张人脸区域图像中的每一张人脸区域图像进行N个关键点标注,得到X张N个关键点标注的人脸区域图像;将所述X张标注N个关键点的人脸区域图像输入初级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生成X组特征参数;输入该用户自然表情状态下的人脸图像,采集该用户自然表情状态下的人脸图像的特征参数,得到目标特征参数;对X组特征参数进行拟合优化处理,得到X组通用二维人脸标准模型参数,并且通过迭代处理,以及计算该目标特征参数与X组特征参数的损失值,当损失值小于损失阈值时,即得到高级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其中,所述二维人脸标准模型参数包含所述身份参数,表情参数,姿态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的,终端检测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包括:采集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将该用户的人脸图像输入该高级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生成该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上述X张人脸区域图像可以为采集的大约10万张各姿态分布均匀、人种包含全面、年龄段全面且均匀分布、性别比例平衡以及脸型涵盖广泛的人脸图像数据集。在采集到这些人脸图像之后,使用人脸检测算法对这10万张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得到人脸区域,进行剪裁,然后再使用N点人脸关键点标注算法对剪裁得到的人脸区域进行关键点检测,得到剪裁后具有N个关键点标注的人脸图像数据。将该X张标注N个关键点的人脸区域图像输入初级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生成X组特征参数。其中,关键点标注,可以为106个关键点标注,100的关键点标注等。二维人脸区域的每个顶点对应不同的坐标与编号,比如55对应于右眼角,65对应于左眼角等。
其中,高级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51740920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2517409200000122
为平均人脸,X表示第i个人脸身份正交基,Bi表示第i个人脸表情正交基,αi表示第i个人脸身份参数,βi表示第i个人脸表情参数。
322、在无线设备获取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移动终端接收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并继续执行步骤315~步骤318。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与无线设备连接成功后,移动终端可以向无线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通信连接请求。当无线耳机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并完成连接后,移动终端可以再次向无线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无线耳机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并将自身的定位信息反馈给无线设备。其中,无线设备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在通信距离范围内。无线设备可以主动的向移动终端上报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请求无线设备上传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这里不作限定。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确定出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然后根据自身的当前位置以及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生成导航信息,并按照该导航信息找回丢失的无线耳机。
可见,通过移动终端对无线耳机进行追踪定位,能够在无线耳机丢失时快速的找回耳机,有助于改善用户日常使用耳机的使用体验。此外,当移动终端无法跟无线耳机交互时,可以借助第三方无线设备来获取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并反馈给移动终端,从而提高了无线耳机定位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其中,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即该装置可以为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的一部分。该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41,用于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无线耳机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确定单元43,用于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第一获取单元44,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生成单元45,用于生成从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执行单元46,用于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
可选的,执行单元46具体可以用于当移动终端根据该导航信息向无线耳机靠近时,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当该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该警报声寻回无线耳机。
请一并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装置。该装置在图4所示的装置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47,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检测单元48,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
发送单元41具体可以用于当检测单元48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可选的,图5所示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扫描单元49,用于当检测单元48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的距离不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控制单元50,用于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控制单元50,还可以用于在无线设备与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接收单元42,还用于在无线设备获取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接收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以使得确定单元43可以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可选的,图5所示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51,用于在执行单元46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之前,获取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映射单元52,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地图上。
其中,实施图4和图5所示的装置,通过移动终端对无线耳机进行追踪定位,能够在无线耳机丢失时快速的找回耳机,有助于改善用户日常使用耳机的使用体验。此外,当移动终端无法跟无线耳机交互时,可以借助第三方无线设备来获取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并反馈给移动终端,从而提高了无线耳机定位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604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602可以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等,可以用于与无线耳机以及其它无线设备进行通信交互,例如接收无线耳机麦克风采集的语音数据,和/或,将语音数据传输至无线耳机进行输出等。又如向无线耳机和/或其它无线设备下发各种指令,以及接收无线耳机和/或其它无线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6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存储装置。如图6所示,存储器603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和数据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处理器6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通信接口602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通过通信接口602接收无线耳机响应该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获取移动终端600的当前位置;
生成从移动终端600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
可选的,处理器601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
当移动终端600根据该导航信息向无线耳机靠近时,获取移动终端600与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
当实时距离小于存储器603中存储的预设距离时,通过通信接口602控制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该警报声寻回无线耳机。
可选的,处理器6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移动终端600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检测移动终端600与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
其中,处理器601通过通信接口602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600与无线耳机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通过通信接口602向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可选的,处理器601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600与无线耳机的距离不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通过通信接口602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通过通信接口602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在无线设备与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通过通信接口602控制无线设备向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在无线设备获取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通过通信接口602接收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并执行上述的处理器601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操作。
可选的,处理器601在根据该导航信息寻回无线耳机之前,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3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该地图上。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的移动终端可以实施本申请结合图2或图3介绍的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续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可以包括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该计算机可以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无线耳机响应所述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生成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向所述无线耳机靠近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
当所述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警报声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
其中,所述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不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在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在所述无线设备获取到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接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并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所述地图上。
6.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耳机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线耳机响应所述位置获取请求传回的定位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向所述无线耳机靠近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实时距离,当所述实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警报声寻回所述无线耳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位置获取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距离不处于通信距离范围内时,扫描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并与扫描到的无线设备完成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连接成功时,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无线耳机发起位置获取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无线设备获取到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后,接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寻回所述无线耳机之前,获取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所在区域的地图;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至所述无线耳机的定位位置的导航信息映射在所述地图上。
CN202010481079.XA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788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739.XA CN115065746B (zh) 2020-05-31 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和相关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202010481079.XA CN112788174B (zh)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079.XA CN112788174B (zh)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8739.XA Division CN115065746B (zh) 2020-05-31 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和相关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174A true CN112788174A (zh) 2021-05-11
CN112788174B CN112788174B (zh) 2022-07-15

Family

ID=75749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1079.XA Active CN112788174B (zh)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1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1567A (zh) * 2013-05-28 2014-1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定位系统
CN108614263A (zh) * 2018-04-20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83800A (zh) * 2018-04-24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29060A (zh) * 2018-09-19 2019-01-18 西藏帝亚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被盗车辆的找回方法及找回系统
CN210490904U (zh) * 2019-10-14 2020-05-08 金德奎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耳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1567A (zh) * 2013-05-28 2014-1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定位系统
CN108614263A (zh) * 2018-04-20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83800A (zh) * 2018-04-24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29060A (zh) * 2018-09-19 2019-01-18 西藏帝亚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被盗车辆的找回方法及找回系统
CN210490904U (zh) * 2019-10-14 2020-05-08 金德奎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耳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5746A (zh) 2022-09-16
CN112788174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1622B2 (en) Master device for using connection attribute of electronic accessories connections to facilitate locating an accessory
CN109905907B (zh) 一种搜网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48313B (zh) 一种多人拍照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7534932B (zh) 一种功能状态控制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325228B (zh) 机器人的控制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346175B (zh) 一种人脸图像修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038246A (zh) 生成逃生路线的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95349B (zh) 一种运营商网络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00539B (zh)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423175B (zh) 耳机降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541015A (zh) 一种信号强度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93264A (zh) 导航装置及方法
CN108881782B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551525B (zh) 一种移动轨迹的状态确定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2788176A (zh) 耳机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536236B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170009589A (ko)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90016834A (ko) 이동 단말기
WO2016206642A1 (zh) 机器人的控制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955474A (zh) 应用评价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081102B (zh) 一种听写结果的检测方法及学习设备
CN112788174B (zh)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96335B (zh) 一种辐射区域的定向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43764A (zh) 一种分离状态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65746B (zh) 无线耳机智能找回方法和相关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343000 sou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Jingjiu Avenue and Chuangxin Avenue, Jinggang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No. 271 Chuangxin Avenu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RISOUND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02, No.2 factory building, No.7 ganliliu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