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5965B -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5965B
CN112785965B CN201911095767.6A CN201911095767A CN112785965B CN 112785965 B CN112785965 B CN 112785965B CN 201911095767 A CN201911095767 A CN 201911095767A CN 112785965 B CN112785965 B CN 112785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lying power
refresh
transmission duration
refreshing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57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5965A (zh
Inventor
朱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57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5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5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5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5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5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在所述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显示屏的亮度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作为一种新型显示屏,以其节能、环保、高亮等优点逐渐被市场接受,从而被广泛应用于都市传媒、城市交通等领域。针对在户外部署的LED显示屏,对亮度的要求更高。例如,由于白天光线强烈,因此,针对户外部署的LED显示屏,需要增加LED显示屏的亮度,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观看LED显示屏的内容,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不同的时间段,户外的亮度并不相同,在增加LED显示屏的亮度后,针对白天刚好的LED显示屏亮度,在夜晚则会导致LED显示屏产生光污染。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LED显示屏的亮度自动调节方案,但是,相关技术中,没有LED显示屏的亮度自动调节方案,无法自动调节LED显示屏的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
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
在所述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
显示模块,用于在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显示系统,包括:
上位机,用于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以及,将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发送给接收卡;
接收卡,用于在所述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显示屏,用于进行数据显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显示屏的亮度自动调节方案,能够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和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这样,可以精确计算每一刷新倍率下的目标传输时长,使得每一刷新倍率下的刷新冗余时间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提升亮度有效率,将显示屏最高亮度提升到最大,能够根据外部场景亮度自适应调整显示屏最大亮度,使显示屏最大亮度自适应调整,适应不同外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双锁存驱动芯片进行数据显示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双锁存驱动芯片进行数据显示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显示系统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接收卡的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显示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能够自动调节显示屏(即电子显示屏,如LED显示屏等)的亮度,比如说,能够根据外部场景亮度自适应调整显示屏的最大亮度,使得显示屏的最大亮度能够自适应调整,适应不同外部场景。例如,在白天场景增加显示屏的亮度,在夜晚场景降低显示屏的亮度。
示例性的,可以采用驱动芯片(如双锁存驱动芯片或者基本款驱动芯片等)对显示屏的数据显示过程进行控制。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双锁存驱动芯片为例,针对其它类型的驱动芯片,实现过程与双锁存驱动芯片的实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双锁存驱动芯片能够通过灰度编排表指定的高低比特(bit)位搭配传输,从而提高亮度有效率,并提高显示屏的屏幕亮度。
示例性的,双锁存驱动芯片是指:在刷新当前比特的数据时,提前锁存下一比特的数据,从而快速显示数据。灰度编排表是指:根据不同的刷新倍率和灰度值,将高比特打散后与低比特搭配,合理编排输出使能宽度的刷新表。
灰度编排表可以涉及如下概念:刷新倍率,输出使能宽度,灰阶值,以下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说明。针对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点来说,该像素点可以对应一个M个比特的灰阶值,M的取值可以根据经验配置,如M可以为10、12、14、16等,对此不做限制,可以是任意正整数。为了方便描述,后续以M为14为例,即,每个像素点对应一个14比特的灰阶值。例如,00011100001111就可以是一个14比特的灰阶值,最低位的“1”表示bit0,倒数第二位的“1”表示bit1,以此类推,第二位的“0”表示bit12,最高位的“0”表示bit13。
刷新倍率次数表示通过多少个显示周期,能够完成灰阶值的显示,即,通过多少个显示周期,能够完整显示14比特的灰阶值。例如,当刷新倍率次数为16时,表示通过16个显示周期,完整显示14比特的灰阶值。当刷新倍率次数为24时,表示通过24个显示周期,完整显示14比特的灰阶值,以此类推。对此刷新倍率次数不做限制,可以根据经验配置,可以是任意正整数,如刷新倍率次数可以为16、24、28、32、48、64等,为了方便描述,后续以刷新倍率次数为32为例,即一共存在32个刷新倍率,如刷新倍率1-刷新倍率32。
输出使能宽度(即Output En(简称为OE)宽度),低电平有效,即灰阶值的某一比特的单位刷新长度。例如,灰阶值的bit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灰阶值的bit1的输出使能宽度为2,灰阶值的bit2的输出使能宽度为2,灰阶值的bit3的输出使能宽度为4,灰阶值的bit4的输出使能宽度为8,灰阶值的bit5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6,灰阶值的bit6的输出使能宽度为32,灰阶值的bit7的输出使能宽度为32,灰阶值的bit8的输出使能宽度为64,灰阶值的bit9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28,灰阶值的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28,灰阶值的bit11的输出使能宽度为256,灰阶值的bit12的输出使能宽度为512,灰阶值的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为512。当然,上述只是输出使能宽度的一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参见表1所示,为灰度编排表的示例,该灰度编排表只示出了部分刷新倍率,对于其它刷新倍率不做限制。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灰度编排表。
表1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051
参见表1所示,在刷新倍率1的显示周期,需要显示灰阶值的bit13和灰阶值的bit0,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为512,bit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在刷新倍率2的显示周期,需要显示灰阶值的bit11和灰阶值的bit10,bit11的输出使能宽度为256,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28,以此类推,对于其它刷新倍率不再赘述。
参见图1所示,为双锁存驱动芯片控制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的示意图:
参见图1所示,只是示出了刷新倍率1和刷新倍率2的数据显示过程,针对刷新倍率3-刷新倍率32,其数据显示过程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参见图1所示,针对每个双锁存驱动芯片来说,用于控制多行数据的显示过程,如双锁存驱动芯片用于控制8行数据的显示过程。假设输入图像包括32行数据,则需要4个双锁存驱动芯片,双锁存驱动芯片1用于控制第1-8行数据的显示,双锁存驱动芯片2用于控制第9-16行数据的显示,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将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记为传输时长1,将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记为传输时长2,传输时长1的数量、传输时长2的数量,均与双锁存驱动芯片控制的数据行数相同,如传输时长1的数量和传输时长2的数量均为8。
以双锁存驱动芯片1的处理过程为例,参见图1所示,针对刷新倍率1,在第一个传输时长1,用于对第1行数据进行处理,在第二个传输时长1,用于对第2行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类推,在第八个传输时长1,用于对第8行数据进行处理。同理,针对刷新倍率2,在第一个传输时长2,用于对第1行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类推,在第八个传输时长2,用于对第8行数据进行处理。
参见图1所示,SDI是数据传输信号,DCLK是数据传输时钟信号,基于数据传输信号和数据传输时钟信号,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每个高电平,传输一个像素点的数据(即灰阶值的某个比特的数据)。LE是锁存数据信号,在锁存数据信号的每个高电平,锁存多个像素点的数据。OE是刷新输出使能信号,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每个低电平,根据像素点的数据在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
例如,参见表1所示,在刷新倍率1的显示周期,需要显示灰阶值的bit13和灰阶值的bit0,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为512,bit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
在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传输时长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如0或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以此类推,假设输入图像的每行存在16个像素点,则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6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
然后,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如0或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8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32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
至此,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传输时长1结束,继续开始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传输时长1。进一步的,在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传输时长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2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6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2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2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32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2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
至此,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传输时长1结束,继续开始刷新倍率1的第三个传输时长1,以此类推,一直到刷新倍率1的第八个传输时长1。在第八个传输时长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16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8行的每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32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8行的每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至此完成刷新倍率1的处理。
参见图1所示,在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传输时长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如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在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传输时长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以此类推,一直到刷新倍率1的第八个传输时长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
参见图1所示,在刷新倍率1的每个数据显示时长,需要根据锁存的灰阶值进行数据显示。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传输时长1对应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1,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传输时长1对应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2,以此类推,刷新倍率1的第八个传输时长1对应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8。
示例性的,数据显示时长1-数据显示时长8均相同,数据显示时长1的长度与传输时长1的长度有关,比如说,传输时长1的长度越大,数据显示时长1的长度越大,传输时长1的长度越小,数据显示时长1的长度越小。
数据显示时长1包括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11(512*N)和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12(1*N)。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个低电平,是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11,根据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进行数据显示。例如,若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为0,则在数据显示时长11不进行数据显示,即不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1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若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为1,则在数据显示时长11进行数据显示,即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2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且显示时长为512*N(512表示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从表1中可以查询到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N表示输出使能宽度的倍数,N是根据经验配置的数值)。针对第1行第3-16个像素点的显示,参见第1/2个像素点的显示,与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有关,在此不再赘述。
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2个低电平,是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12,根据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进行数据显示。例如,若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为0,则在数据显示时长12不进行数据显示。若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为1,则在数据显示时长12进行数据显示,即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2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且显示时长为1*N(1表示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从表1中可以查询到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针对第1行第3-16个像素点的显示,与各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有关,在此不再赘述。
数据显示时长2包括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21(512*N)和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22(1*N)。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3个低电平,是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21,根据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进行数据显示。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4个低电平,是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22,根据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进行数据显示,具体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此类推,数据显示时长8包括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81和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82。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5个低电平,是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81,根据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进行数据显示。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6个低电平,是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82,根据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进行数据显示。至此,已经完成所有8行数据的显示过程。
在刷新倍率1的处理过程结束之后,则可以开始刷新倍率2的处理过程。参见表2所示,在刷新倍率2的显示周期,需要显示灰阶值的bit11和灰阶值的bit10,bit11的输出使能宽度可以为256,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可以为128。
在刷新倍率2的第一个传输时长2,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传输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6个高电平,传输第1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个高电平,传输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32个高电平,传输第1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然后,开始进行刷新倍率2的第二个传输时长2,以此类推,一直到刷新倍率2的第八个传输时长2。示例性的,在第八个传输时长2,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16个高电平,传输第8行的每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32个高电平,传输第8行的每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
在刷新倍率2的第一个传输时长2,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以此类推,一直到刷新倍率2的第八个传输时长2,锁存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和灰阶值的bit10。
参见图1所示,在刷新倍率2的每个数据显示时长,均需要根据锁存的灰阶值进行数据显示。刷新倍率2的数据显示时长与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有关,比如说,传输时长2的长度越大,则数据显示时长的长度越大。
针对刷新倍率2的每个数据显示时长,该数据显示时长包括bit11的数据显示时长(256*N)和bit10的数据显示时长(128*N)。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个低电平,根据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进行数据显示。若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为0,则不在显示屏的该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若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为1,则在显示屏的该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且显示时长为256*N(256表示bit11的输出使能宽度)。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2个低电平,根据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进行数据显示。若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为0,则不在显示屏的该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若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为1,则在显示屏的该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且显示时长为128*N。
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3个低电平,根据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进行数据显示。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4个低电平,根据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进行数据显示,以此类推,一直到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5个低电平,根据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1进行数据显示,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6个低电平,根据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0进行数据显示。至此,已经完成刷新倍率2的所有8行数据的显示过程。
针对刷新倍率3-刷新倍率32等,处理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刷新倍率1的所有传输时长1相同,刷新倍率2的所有传输时长2相同,刷新倍率3的所有传输时长3相同,以此类推。而且,所有刷新倍率的传输时长也相同,例如,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与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相同,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与刷新倍率3的传输时长3相同,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与刷新倍率3的传输时长3相同,以此类推。
在上述方式中,由于所有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均相同,因此,刷新冗余时间比较大,即存在大量刷新冗余时间,从而降低显示屏的整体亮度有效率。
例如,假设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为R,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也为R,参见图1所示,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为512*N+1*N,即513*N,因此,刷新冗余时间为R-513*N。刷新倍率2的数据显示时长为256*N+128*N,即384*N,因此,刷新冗余时间为R-384*N。显然,刷新倍率2的刷新冗余时间比刷新倍率1的刷新冗余时间多129*N,即刷新倍率2的刷新冗余时间大于刷新倍率1的刷新冗余时间。基于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当刷新冗余时间越大时,则显示屏的亮度有效率越低,这样,无法有效的提高显示屏的亮度。
示例性的,亮度有效率是指:一帧时间内,驱动芯片的实际刷新时间(即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低电平时间,即上述数据显示时长)占总时间的比例。
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刷新倍率1的所有传输时长1相同,刷新倍率2的所有传输时长2相同,刷新倍率3的所有传输时长3相同,以此类推。但是,所有刷新倍率的传输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与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相同或者不同,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与刷新倍率3的传输时长3相同或者不同,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与刷新倍率3的传输时长3相同或者不同,以此类推。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可以精确计算每一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对每一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进行调度,使得每一刷新倍率下的刷新冗余时间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亮度有效率,将显示屏最高亮度提升到最大,自适应调整显示屏最大亮度。
在上述方式中,由于所有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可以不同,因此,刷新冗余时间比较小,即能够减少刷新冗余时间,从而提高显示屏的整体亮度有效率。
例如,假设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为R1,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为R2,参见图1所示,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为512*N+1*N,即513*N,因此,刷新冗余时间为R1-513*N。刷新倍率2的数据显示时长为256*N+128*N,即384*N,因此,刷新冗余时间为R2-384*N。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每一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进行调度,如可以对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R1进行调度,使得R1接近513*N,且R1比513*N大,这样,刷新倍率1的刷新冗余时间就比较小。同理,可以对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R2进行调度,使得R2接近384*N,且R2比384*N大,这样,刷新倍率2的刷新冗余时间就比较小。显然,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R2(即与384*N接近的数值)比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R1(即与513*N接近的数值)小,这样,刷新倍率2的刷新冗余时间不会比刷新倍率1的刷新冗余时间多129*N,二者的刷新冗余时间可以相同或者接近。
综上所述,基于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当刷新冗余时间比较小时,则显示屏的亮度有效率比较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显示屏的亮度,提升亮度有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传输时长的单位可以为纳秒(ns),数据显示时长的单位可以为纳秒,如R1和R2的单位均为纳秒,513*N、384*N的单位均为纳秒。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2所示,为数据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
示例性的,该控制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刷新时间、帧间隔、行扫数、单位时钟周期、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刷新倍率次数、灰度等级中的至少一个。因此,可以根据刷新时间、帧间隔、行扫数、单位时钟周期、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刷新倍率次数、灰度等级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后续将最大倍数记为N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N1。当然,这里只是给出一个示例,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N1,对此不做限制,只要是根据控制参数确定最大倍数N1即可。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21
在上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22
表示向下取整,即N1为整数。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N1,即不进行向下取整,N1为整数或小数。显然,若不进行向下取整,则N1包括小数点后面的数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亮度有效率。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23
在上述公式中,刷新时间表示一帧的刷新时间,如刷新时间为一秒60帧,即1秒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60帧图像,则刷新时间为1/60秒,即16666666ns。
在上述公式中,帧间隔表示相邻两帧的时间间隔,即间隔了多少时间。
在上述公式中,行扫数表示双锁存驱动芯片控制多少行数据的显示过程,例如,当双锁存驱动芯片控制8行数据的显示过程时,则行扫数可以为8。
在上述公式中,单位时钟周期是最小时间单位,一个单位时钟周期仅完成一个最基本动作,单位时钟周期表示了所能运行的最高频率。
在上述公式中,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是预先配置的参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配置。示例性的,消隐时间用于调整显示屏的余辉,若余辉严重则可以增大消隐时间的取值。换行时间用于配合消隐时间,调整显示屏的余辉。余辉时间用于配合消隐时间和换行时间,调整显示屏的余辉。示例性的,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的组合,可以称为行消隐时间。
参见图1所示,第一个512*N与第一个1*N之间的时长,第一个1*N与第二个512*N之间的时长,就是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也就是说,在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不需要在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
在上述公式中,P为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参见上述实施例,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1个高电平和1个低电平,就是1个数据传输时钟周期,1个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只传输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某个bit。参见图1所示,刷新倍率的每个传输时长包括32个数据传输时钟周期。针对每个数据传输时钟周期,P是这个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例如,假设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8个单位时钟周期,则P的取值为8。
在上述公式中,刷新倍率次数可以用于表示通过多少个显示周期,能够完成灰阶值的显示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刷新倍率次数可以为32。
在上述公式中,灰度等级表示像素点对应的灰阶值的比特数量(即上述实施例的M),如每个像素点对应14比特的灰阶值时,则灰度等级为14。
参见上述实施例,N1为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在灰阶值相同、刷新倍率次数相同的情况下,N1越大,则亮度有效率越高。而且,在灰阶值确定、刷新倍率次数确定的情况下,一帧的刷新时间除去帧间隔、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等,其余时间均可以用作输出使能。基于上述原理,可以采用上述公式确定N1,而根据最大倍数N1可以确定目标倍数N,图1中的数据显示时长,就是对输出使能宽度翻N倍之后得到,如对输出使能宽度512翻N倍得到数据显示时长512*N,对输出使能宽度1翻N倍得到数据显示时长1*N,对输出使能宽度256翻N倍得到数据显示时长256*N,对输出使能宽度128翻N倍得到数据显示时长128*N等,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N,可以提高亮度有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确定P的取值范围,P的取值上限为双锁存驱动芯片最高可承受的单位时钟周期数量,如双锁存驱动芯片最高可承受16个单位时钟周期时,则P的取值上限为16。P的取值下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P的取值下限是为了保证能够在一个刷新时间内完成一帧数据量的传输。当然,这里只是获取P的取值下限的一个示例,对此获取方式不做限制。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41
在上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42
表示向下取整,关于刷新时间、刷新倍率次数、行扫数、单位时钟周期等参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上述公式中,扫描块是由若干个驱动芯片组成的像素点阵列,每个驱动芯片用于处理输入图像中的多行像素点,且每行存在多个像素点。例如,每个驱动芯片用于处理输入图像中的8行像素点,每行存在16个像素点,且扫描块是由3个驱动芯片组成的像素点阵列时,则扫描块一行实际点数是16*3,即54。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P的取值范围确定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P。例如,可以从该取值范围中选择一个数值(为正整数),将这个选择的数值作为数量P。或者,将该取值范围通知给用户,以使用户根据该取值范围设置数值X;进一步的,若用户设置的数值X位于该取值范围,则将数值X作为数量P;若用户设置的数值X小于该取值范围的取值下限,则将该取值下限作为数量P;若用户设置的数值X大于该取值范围的取值上限,则将该取值上限作为数量P。当然,上述方式只是示例,对此数量P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制。
步骤202,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最大倍数N1和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该目标传输时长与该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者不同。
示例性的,参见图3所示,针对根据最大倍数N1和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的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2021,根据最大倍数N1、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配置参数,确定该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示例性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因此,可以根据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当然,这里只是给出一个示例,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候选传输时长,对此不做限制,只要根据最大倍数N1、输出使能宽度和配置参数确定即可。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51
上述公式中,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52
表示向下取整,即候选传输时长为整数。当然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候选传输时长,即不进行向下取整,候选传输时长为整数或小数。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53
在上述公式中,N1表示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P为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关于最大倍数N1、数量P、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等参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上述公式中,x和y是每一刷新倍率下的输出使能宽度,这里的输出使能宽度与刷新倍率有关。例如,参见表1所示,针对刷新倍率1,x是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512,y是bit0的输出使能宽度1。针对刷新倍率2,x是bit11的输出使能宽度256,y是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128。针对刷新倍率3,x是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512,y是bit5的输出使能宽度16。针对刷新倍率4,x是bit12的输出使能宽度512,y是bit8的输出使能宽度64。以此类推,针对刷新倍率31,x是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512,y是bit7的输出使能宽度32。针对刷新倍率32,x是bit12的输出使能宽度512,y是bit9的输出使能宽度128。
针对刷新倍率1,候选传输时长为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54
针对刷新倍率2,候选传输时长为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55
针对刷新倍率3,候选传输时长为
Figure BDA0002268293970000156
以此类推。Q为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的和,N1、P和Q均为已知定值。
每个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与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即两个输出使能宽度x、y的和)成正比,即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越大,则该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越大。若两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不同,则这两个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不同。例如,刷新倍率1的候选传输时长与刷新倍率2的候选传输时长不同,刷新倍率1的候选传输时长与刷新倍率3的候选传输时长不同,刷新倍率2的候选传输时长与刷新倍率3的候选传输时长不同,以此类推。
参见上述公式,每个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还与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N1成正比,即最大倍数N1越大,则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也越大。
步骤2022,根据该候选传输时长确定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候选传输时长不小于最小传输时长,则将该候选传输时长确定为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或者,若候选传输时长小于最小传输时长,则将该最小传输时长确定为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在目标传输时长内完成数据传输,则存在最小传输时长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最小传输时长:最小传输时长=2扫描块一行实际点数+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当然,这里只是确定最小传输时长的一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关于扫描块一行实际点数、消隐时间、余辉时间和换行时间等参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得到刷新倍率1的候选传输时长后,若刷新倍率1的候选传输时长不小于该最小传输时长,则将刷新倍率1的候选传输时长确定为刷新倍率1的目标传输时长。若刷新倍率1的候选传输时长小于该最小传输时长,则将该最小传输时长确定为刷新倍率1的目标传输时长。在得到刷新倍率2的候选传输时长后,若刷新倍率2的候选传输时长不小于该最小传输时长,则将刷新倍率2的候选传输时长确定为刷新倍率2的目标传输时长。若刷新倍率2的候选传输时长小于该最小传输时长,则将该最小传输时长确定为刷新倍率2的目标传输时长,以此类推。基于上述方式,可以得到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示例性的,若某个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小于该最小传输时长,且最小传输时长与该候选传输时长的差值大于阈值(可以根据经验进行配置,对此阈值不做限制),则可以重新调整最大倍数N1的取值,例如,可以减小N1的取值。然后,基于调整后的最大倍数N1重新确定每个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并根据每个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确定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步骤203,在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参见图4所示,根据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2031,根据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
示例性的,可以获取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与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的函数关系,对此函数关系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得到亮度信息与候选倍数的函数关系即可。例如,该函数关系可以包括亮度区间1与候选倍数1的映射关系,亮度区间2与候选倍数2的映射关系,以此类推。
针对每个亮度区间来说,可以包括多个亮度信息,如亮度区间1包括亮度信息11-亮度信息18,亮度区间2包括亮度信息21-亮度信息28,以此类推。
亮度区间2内的亮度信息大于亮度区间1内的亮度信息,候选倍数2大于候选倍数1,因此,当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越大时,则候选倍数越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周期性的采集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并通过该亮度信息查询所述函数关系(即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与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到与该亮度信息对应的候选倍数,即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后续可以将该候选倍数记为N2。
步骤2032,根据该候选倍数N2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候选倍数N2小于或者等于最大倍数N1,则将候选倍数N2确定为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或者,若候选倍数N2大于最大倍数N1,则将最大倍数N1确定为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
示例性的,当候选倍数N2小于或者等于最大倍数N1时,则表示候选倍数N2未超过最大倍数N1的限制,可以将候选倍数N2确定为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即目标倍数N为候选倍数N2,并基于目标倍数N进行后续处理。
示例性的,当候选倍数N2大于最大倍数N1时,则表示候选倍数N2已经超过最大倍数N1的限制,可以将最大倍数N1确定为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即目标倍数N为最大倍数N1,并基于目标倍数N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2033,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在该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该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即目标倍数N),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参见上述实施例,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在得到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后,可以根据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该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N,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步骤a、根据该输出使能宽度和目标倍数N,确定数据显示时长。
例如,数据显示时长可以为输出使能宽度与目标倍数N的乘积。参见表1所示,针对刷新倍率1来说,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为512,bit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因此,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为513*N。针对刷新倍率2来说,bit11的输出使能宽度为256,bit10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28,因此,刷新倍率2的数据显示时长为384*N。针对刷新倍率3来说,bit13的输出使能宽度为512,bit5的输出使能宽度为16,因此,刷新倍率3的数据显示时长为528*N,以此类推。
步骤b、在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内,对输入图像的数据进行锁存。
参见图5所示,以两个刷新倍率为例进行说明,将刷新倍率1的目标传输时长记为目标传输时长1,将刷新倍率2的目标传输时长记为目标传输时长2,目标传输时长1的数量、目标传输时长2的数量,均与双锁存驱动芯片控制的数据行数相同,如目标传输时长1的数量和目标传输时长2的数量均为8。
参见上述实施例,假设各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大于最小传输时长,则目标传输时长1与刷新倍率1的输出使能宽度(512+1)有关,目标传输时长2与刷新倍率2的输出使能宽度(256+128)有关。综上所述,目标传输时长1与目标传输时长2并不相同,即目标传输时长1大于目标传输时长2。
参见上述实施例,以双锁存驱动芯片1的处理过程为例,参见图5所示,针对刷新倍率1,在第一个目标传输时长1,用于对第1行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类推,在第八个目标传输时长1,用于对第8行数据进行处理。针对刷新倍率2,在第一个目标传输时长2,用于对第1行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类推。
示例性的,在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目标传输时长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6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以此类推,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32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1行第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
至此,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目标传输时长1结束,在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目标传输时长1,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16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2行的每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数据传输时钟信号的第17-32个高电平,传输输入图像中第2行的每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以此类推,一直到刷新倍率1的第八个目标传输时长1,完成刷新倍率1的处理过程。
参见图5所示,在刷新倍率1的第一个目标传输时长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如16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在刷新倍率1的第二个目标传输时长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以此类推,直到刷新倍率1的第八个目标传输时长1,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1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在锁存数据信号的第2个高电平,锁存输入图像中第8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
在上述过程中,介绍了在刷新倍率1的目标传输时长1内,对输入图像的数据进行锁存,关于其它刷新倍率(如刷新倍率2-刷新倍率32),对输入图像的数据进行锁存的过程与刷新倍率1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c、在数据显示时长内,根据锁存的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参见图5所示,刷新倍率1的每个数据显示时长均为513*N,在刷新倍率1的每个数据显示时长,均需要根据锁存的数据(即灰阶值)进行数据显示。每个数据显示时长均包括bit13的数据显示时长(512*N)和bit0的数据显示时长(1*N)。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1个低电平,根据锁存的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进行数据显示。例如,若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为0,则不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1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若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为1,则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2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且显示时长为512*N。针对第1行第3-16个像素点的显示,在此不再赘述。
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2个低电平,根据锁存的第1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进行数据显示。例如,若第1行第1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为0,则不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1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若第1行第2个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为1,则在显示屏的第1行的第2个像素点进行数据显示,且显示时长为1*N。针对第1行第3-16个像素点的显示,在此不再赘述。
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3个低电平,根据锁存的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13进行数据显示。在刷新输出使能信号的第4个低电平,根据锁存的第2行的所有像素点的灰阶值的bit0进行数据显示,以此类推。
在上述过程中,介绍了在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内,根据锁存的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关于其它刷新倍率(如刷新倍率2-刷新倍率32)的数据显示过程,与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过程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显示屏的亮度自动调节方案,能够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和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这样,可以精确计算每一刷新倍率下的目标传输时长,使得每一刷新倍率下的刷新冗余时间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提升亮度有效率,将显示屏最高亮度提升到最大,能够根据外部场景亮度自适应调整显示屏最大亮度,使显示屏最大亮度自适应调整,适应不同外部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所有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可以不同,因此,刷新冗余时间比较小,即能够减少刷新冗余时间,从而提高显示屏的整体亮度有效率。例如,假设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1为R1,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2为R2,刷新倍率1的数据显示时长为513*N,因此,刷新冗余时间为R1-513*N。刷新倍率2的数据显示时长为384*N,因此,刷新冗余时间为R2-384*N。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每一刷新倍率下的传输时长进行调度,如对刷新倍率1的传输时长R1进行调度,使得R1接近513*N,且R1比513*N大,刷新倍率1的刷新冗余时间就比较小。同理,对刷新倍率2的传输时长R2进行调度,使得R2接近384*N,且R2比384*N大,刷新倍率2的刷新冗余时间就比较小。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数据显示系统,参见图6所示,为数据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显示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位机61、发送卡62、接收卡63、显示屏64和亮度采集装置65。示例性的,接收卡63也可以称为扫描卡或者显示控制卡,对此不做限制。
上位机61负责整个数据显示系统的控制,通过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发送卡62连接。发送卡62负责图像接入、图像处理、图像分发等功能,一个发送卡62可以包括多个网口,一个网口可以级联多个接收卡63。接收卡63负责图像显示,一个接收卡63负责显示固定大小的图像块。显示屏64由灯板组成,通过专用数据线从接收卡63接收图像并显示。亮度采集装置65负责采集外部场景亮度,并通过显示屏64、接收卡63和发送卡62,将外部场景亮度反馈到上位机6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位机61,用于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该最大倍数和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该目标传输时长与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以及,将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发送给接收卡63;
接收卡63,用于在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在显示屏64上进行数据显示;
显示屏64,用于进行数据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亮度采集装置65,用于采集显示屏64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并将该亮度信息发送给上位机61;
上位机61,还用于根据亮度信息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并根据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将目标倍数发送给接收卡63;
接收卡63根据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在显示屏64上进行数据显示时具体用于:根据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数据显示系统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亮度采集装置65可以周期性采集显示屏64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并通过显示屏64、接收卡63和发送卡62,将该亮度信息反馈到上位机61。
然后,上位机61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最大倍数和该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根据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并根据该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关于最大倍数、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目标倍数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
然后,上位机61将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发送给发送卡62,由发送卡62将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发送给接收卡63。
当然,上位机61还可以将灰度编排表、余辉时间、消隐时间、换行时间等内容发送给发送卡62,由发送卡62将灰度编排表、余辉时间、消隐时间、换行时间等内容发送给接收卡63,本文对需要下发给接收卡63的参数不做限制。
接收卡63在接收到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后,可以根据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上位机61、接收卡63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亮度采集装置65可以周期性采集显示屏64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并通过显示屏64、接收卡63和发送卡62,将该亮度信息反馈到上位机61。上位机61根据该亮度信息重新确定目标倍数,并通过发送卡62将该目标倍数发送给接收卡63,接收卡63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接收卡6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口模块71、配置模块72、内存模块73和驱动模块74。网口模块71负责接收卡63与发送卡62之间的通信。配置模块72负责参数的解析,例如,发送卡62将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发送给接收卡63的网口模块71,配置模块72可以从网口模块71得到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并将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下发给驱动模块74。内存模块73负责数据的暂存。
关于网口模块71、配置模块72和内存模块73的实现过程,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后续介绍驱动模块74的实现过程。
驱动模块74用于获取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并根据每个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每个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目标倍数等参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示例性的,驱动模块74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芯片,如双锁存驱动芯片或者基本款驱动芯片等。驱动模块74可以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类型的芯片实现。
关于驱动模块74的具体实现流程,参见上述实施例,例如,参见步骤2033中的步骤b和步骤c,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在该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内,对输入图像的数据进行锁存,在数据显示时长(即根据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目标倍数确定)内,根据锁存的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如图8所示,为所述数据显示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81,用于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
显示模块82,用于在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所述确定模块81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时具体用于:
根据刷新时间、帧间隔、行扫数、单位时钟周期、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刷新倍率次数、灰度等级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
所述确定模块81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最大倍数、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配置参数,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候选传输时长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81根据所述候选传输时长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时具体用于:若所述候选传输时长不小于最小传输时长,则将所述候选传输时长确定为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或者,若所述候选传输时长小于最小传输时长,则将所述最小传输时长确定为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所述显示模块82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亮度信息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
根据所述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
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所述显示模块82根据所述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时具体用于:若所述候选倍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倍数,则将所述候选倍数确定为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或者,若所述候选倍数大于所述最大倍数,则将所述最大倍数确定为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
所述显示模块82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目标倍数,确定数据显示时长;
在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内,对输入图像的数据进行锁存;
在所述数据显示时长内,根据锁存的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数据显示设备,从硬件层面而言,数据显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9所示。数据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1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2,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92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91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91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方法。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方法。
示例性的,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
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其中,刷新倍率的次数表示通过多少个显示周期,能够完成灰阶值的显示;
在所述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包括:
根据刷新时间、帧间隔、行扫数、单位时钟周期、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刷新倍率次数、灰度等级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倍数、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配置参数,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候选传输时长;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消隐时间、余辉时间、换行时间、数据传输时钟周期占用的单位时钟周期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候选传输时长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候选传输时长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包括:
若所述候选传输时长不小于最小传输时长,则将所述候选传输时长确定为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或者,若所述候选传输时长小于最小传输时长,则将所述最小传输时长确定为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亮度信息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
根据所述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
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包括:
若所述候选倍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倍数,则将所述候选倍数确定为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或者,若所述候选倍数大于所述最大倍数,则将所述最大倍数确定为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目标倍数,确定数据显示时长;
在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内,对输入图像的数据进行锁存;
在所述数据显示时长内,根据锁存的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8.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其中,刷新倍率的次数表示通过多少个显示周期,能够完成灰阶值的显示;
显示模块,用于在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输出使能宽度和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9.一种数据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位机,用于根据控制参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最大倍数;针对显示屏的每个刷新倍率,根据所述最大倍数和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确定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其中,所述目标传输时长与所述输出使能宽度成正比,不同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相同或不同;其中,刷新倍率的次数表示通过多少个显示周期,能够完成灰阶值的显示;以及,将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发送给接收卡;
接收卡,用于在所述刷新倍率的显示周期,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显示屏,用于进行数据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亮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显示屏所处环境的亮度信息,并将所述亮度信息发送给上位机;
上位机,还用于根据所述亮度信息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候选倍数,并根据所述候选倍数确定输出使能宽度的目标倍数,将所述目标倍数发送给接收卡;
接收卡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刷新倍率的目标传输时长、所述刷新倍率的输出使能宽度和所述目标倍数,在显示屏上进行数据显示。
CN201911095767.6A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785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767.6A CN112785965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5767.6A CN112785965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5965A CN112785965A (zh) 2021-05-11
CN112785965B true CN112785965B (zh) 2022-03-25

Family

ID=7574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5767.6A Active CN112785965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5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9587B (zh) * 2023-10-16 2024-01-09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Micro-LED均匀性补偿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8458A (ja) * 2004-05-27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071902B1 (en) * 1999-04-12 2006-07-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display
CN101937638A (zh) * 2010-08-20 2011-01-05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灰阶扫描输出方法及灰阶扫描输出装置
CN101989397A (zh) * 2009-08-07 2011-03-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led显示屏刷新频率的方法
CN102034430A (zh) * 2010-12-01 2011-04-2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325344A (zh) * 2013-07-11 2013-09-25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驱动交互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3390387A (zh) * 2013-07-23 2013-11-13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倍频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96821A (zh) * 2015-05-21 2015-11-25 杭州士兰控股有限公司 灰度显示驱动方法及灰度显示驱动装置
CN105390091A (zh) * 2015-11-04 2016-03-09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使能信号控制系统、led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7591119A (zh) * 2017-09-18 2018-01-16 昀光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显示器子场扫描灰度成像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1839B2 (ja) * 2003-11-17 2009-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液晶テレビジョン装置、液晶モニタ装置、画像表示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0468511C (zh) * 2005-12-21 2009-03-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刷新频率调整方法
KR101962874B1 (ko) * 2012-04-24 2019-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모리 장치, 메모리 컨트롤러,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102087146B1 (ko) * 2013-12-31 2020-03-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4217683B (zh) * 2014-09-09 2016-09-07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灰度数据子场编排方法及装置、led显示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1902B1 (en) * 1999-04-12 2006-07-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display
JP2005338458A (ja) * 2004-05-27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989397A (zh) * 2009-08-07 2011-03-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led显示屏刷新频率的方法
CN101937638A (zh) * 2010-08-20 2011-01-05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灰阶扫描输出方法及灰阶扫描输出装置
CN102034430A (zh) * 2010-12-01 2011-04-2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325344A (zh) * 2013-07-11 2013-09-25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驱动交互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3390387A (zh) * 2013-07-23 2013-11-13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倍频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96821A (zh) * 2015-05-21 2015-11-25 杭州士兰控股有限公司 灰度显示驱动方法及灰度显示驱动装置
CN105390091A (zh) * 2015-11-04 2016-03-09 深圳市绿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使能信号控制系统、led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7591119A (zh) * 2017-09-18 2018-01-16 昀光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显示器子场扫描灰度成像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屏幕彩色PDP的驱动方法与实现);曹允;《液晶与显示》;20030831;第18卷(第4期);290-29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5965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9480B (zh) 显示屏驱动电路及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4424891B (zh) 在累积数据压缩中使用的时间抖动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901575B (zh) 显示控制装置
CN102254521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驱动电路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RU2011151408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CN105741789A (zh) 一种高动态对比度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1295486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驱动电路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08447444B (zh) 一种数字控制驱动方法及驱动显示控制装置
CN104933986B (zh) 显示驱动装置和显示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1735097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751787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483907A (zh) 显示装置
CN103871366A (zh) 用于led显示器的灰度显示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06128371A (zh) 一种画面亮度增强的装置、显示设备及方法
CN112785965B (zh)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606692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그의 구동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217683A (zh) 灰度数据子场编排方法及装置、led显示驱动方法
CN102680755A (zh) 具有显示三维波形信息的高刷新率数字示波器
CN102859573A (zh) 液晶显示器中自适应主背光消隐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41278A (zh) 图像数据的过驱动处理方法及其过驱动装置
CN103874270B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US10665152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6597771B (zh)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070255A (zh) 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953008A (zh) 主动式矩阵显示装置及其相关的数据调整模块与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