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980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980B
CN112771980B CN201880098060.8A CN201880098060A CN112771980B CN 112771980 B CN112771980 B CN 112771980B CN 201880098060 A CN201880098060 A CN 201880098060A CN 112771980 B CN112771980 B CN 112771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uplink data
data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80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1980A (zh
Inventor
于映辉
奥黛尔·罗林杰
王宏
单宝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027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1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1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1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的功耗和时延。其方法为: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物联网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正在飞速发展,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针对物联网的特点,基于蜂窝网络提出了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网络和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网络,二者均利用了窄带技术的特点来承载IoT业务。其中,MTC网络属于传统蜂窝网络的一部分,适用于较高速率和移动性的物联网业务。NB-IoT网络应用了独立于现有蜂窝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新空口技术,终端设备的成本更低,支持的速率和移动性更低。
如图1所示,目前在NB-IoT网络和MTC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legacy procedure)或数据早传(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过程中,终端设备必须发起随机接入,才能进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前,必须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接入前导(即消息1(message1,MSG1))和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消息2(message2,MSG2)),导致了额外的功耗和时延。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功耗和时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的功耗和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该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当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实现了上行资源(即第一资源)的预配置。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不需要发送MSG1和MSG2,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和时延。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承载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与第一覆盖等级相对应;该终端设备匹配该第一覆盖等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还用于指示第二资源,该第二资源与第二覆盖等级相对应;该方法还包括: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失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或者该第二资源上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失败,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采用数据早传方式的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存有从该网络设备接收的有效时间提前量(time advance,TA)且该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该第一资源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或者用户面方式在该第一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在该第一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的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包括该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通过用户面方式在该第一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上行数据符合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包括指示该第一资源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该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yidentity,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RRC配置,用于数据承载建立和/或接入层AS安全处理;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包括:该终端设备从该网络设备接收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从该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和第三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或者该终端设备从该网络设备接收第四RRC消息,该第四RRC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第二资源配置,该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该第三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该终端设备的第二C-RNTI;更新后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ext hop chaining counter,NCC)。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RRC消息的NAS PDU还包括第一下行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该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与第一覆盖等级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还用于指示第二资源,该第二资源与第二覆盖等级相对应;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二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或者该第二资源上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失败,该网络设备从该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采用数据早传方式的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该第一资源的大小;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有效时间提前量T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网络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或者用户面方式在该第一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在该第一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从该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的NAS PDU中包括该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通过用户面方式在该第一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上行数据符合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包括指示该第一资源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该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RRC配置,用于数据承载建立和/或接入层AS安全处理;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和第三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或者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该第四RRC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第二资源配置,该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该第三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该终端设备的第二C-RNTI;更新后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RRC消息的NAS PDU还包括第一下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当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实现了上行资源(即第一资源)的预配置。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不需要发送MSG1和MSG2,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和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覆盖等级;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不需要发送MSG1和MSG2,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和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失败,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在第二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该第二覆盖等级与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同。例如,第二覆盖等级可以比第一覆盖等级更高,即第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可以比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更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或者,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或者,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内发送上行数据超期;该终端设备停止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数据早传的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若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且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该第一资源的大小,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其中,有效TA可以是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之前,从与接入网设备的通信过程中获取的。或者,终端设备在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可以在连接态通过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获取TA调整量,基于该TA调整量和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获取的TA重新生成有效T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发送第一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该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接入层安全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包括: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该第一业务模型和/或该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模型和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终端设备可以在专用的或共享的第一资源发送该上行数据。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共享的第一资源发送该上行数据。应理解,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则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业务属性确定该上行数据的调度模式(例如,发送时机、发送周期等),从而网络设备可以获取一个时间段内可能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避免网络设备盲检过多的终端设备,缩短了时延并节省了能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其中,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可以包括第一资源的生效时间、第一资源的上行载波指示、子载波指示、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个数、调度时延、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的有效时长,该定时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资源后保存该第一资源的时长,RRC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下行专用信令或者该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下行专用信令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下一次数据传输分配的的第二资源;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C-RNTI;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更新的NCC;其中,该第二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模型和/或第二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第二业务模型与该第一业务模型相同或不同,该第二业务属性与该第一业务属性相同或不同。第二资源的配置参数可以和第一资源相同,参数的具体取值可以和第一资源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其中:该下行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下行数据和第四RRC消息,该下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下行数据是该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括:该网络设备在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上行数据;或者,该网络设备在第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上行数据,该第二覆盖等级与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在非接入层数据协议单元NAS PDU中承载,或者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资源接收该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该上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上行数据是该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接入层安全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配置第一资源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的有效时长,该定时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资源后保存该第一资源的时长,RRC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下行专用信令或者该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下行专用信令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下一次数据传输分配的的第二资源,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C-RNTI,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更新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其中,该第二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模型和/或第二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第二业务模型与该第一业务模型相同或不同,该第二业务属性与该第一业务属性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其中:该下行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包括: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和第四RRC消息,该下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下行数据是该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当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覆盖等级;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单元,用于: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失败,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二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该第二覆盖等级与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发送单元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或者,若该发送单元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或者,若该发送单元在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内发送上行数据超期;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停止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数据早传的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若通过该确定单元确定该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且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该第一资源的大小,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非接入层数据协议单元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发送单元用于:在该第一资源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发送单元用于:将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该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接入层安全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该第一业务模型和/或该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的有效时长,该定时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资源后保存该第一资源的时长,RRC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下行专用信令或者该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下行专用信令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下一次数据传输分配的的第二资源;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C-RNTI;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更新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其中,该第二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模型和/或第二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第二业务模型与该第一业务模型相同或不同,该第二业务属性与该第一业务属性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其中:该下行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下行数据和第四RRC消息,该下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下行数据是该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配置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上行数据;或者,在第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上行数据,该第二覆盖等级与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在非接入层数据协议单元NAS PDU中承载,或者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接收单元用于:在该第一资源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接收单元用于:在该第一资源接收该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该上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上行数据是该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接入层安全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发送单元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的有效时长,该定时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资源后保存该第一资源的时长,RRC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发送单元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下行专用信令或者该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下行专用信令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下一次数据传输分配的的第二资源,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C-RNTI,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更新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其中,该第二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模型和/或第二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第二业务模型与该第一业务模型相同或不同,该第二业务属性与该第一业务属性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其中:该下行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和第四RRC消息,该下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下行数据是该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用于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收发器,还用于当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覆盖等级;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收发器,用于: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失败,该收发器还用于:在第二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该第二覆盖等级与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收发器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或者,若该收发器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或者,若该收发器在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内发送上行数据超期;该收发器还用于:停止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数据早传的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若通过该处理器确定该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且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该第一资源的大小,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非接入层数据协议单元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收发器用于:在该第一资源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收发器用于:将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在该第一资源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该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接入层安全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若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该第一业务模型和/或该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的有效时长,该定时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资源后保存该第一资源的时长,RRC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下行专用信令或者该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下行专用信令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还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下一次数据传输分配的的第二资源;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C-RNTI;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更新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其中,该第二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模型和/或第二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第二业务模型与该第一业务模型相同或不同,该第二业务属性与该第一业务属性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其中:该下行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收发器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收发器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下行数据和第四RRC消息,该下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下行数据是该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用于:配置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在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上行数据;或者,在第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上行数据,该第二覆盖等级与该第一覆盖等级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在非接入层数据协议单元NAS PDU中承载,或者在该第一资源上发送的该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上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收发器用于:在该第一资源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上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收发器用于:在该第一资源接收该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该上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上行数据是该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接入层安全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通过收发器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该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该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的有效时长,该定时器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资源后保存该第一资源的时长,RRC配置信息,该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器用于:通过收发器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该下行专用信令或者该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下行专用信令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器还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下一次数据传输分配的的第二资源,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C-RNTI,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更新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其中,该第二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模型和/或第二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该第二业务模型与该第一业务模型相同或不同,该第二业务属性与该第一业务属性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消息还包括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或者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
其中:该下行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恢复,RRC数据早传完成,RRC连接释放,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NAS PDU中承载,该收发器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NAS PDU和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下行数据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承载,该收发器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和第四RRC消息,该下行数据承载在该数据承载或该专用业务信道上,该第二RRC消息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上。
其中:该数据承载是该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该下行数据是该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单元。例如,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等。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单元。例如,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等。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第一方面以及任意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以及任意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和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过程或数据早传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号交互示意;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号交互示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于物联网通信系统中,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eneration,4G))网络中的物联网通信系统,或者采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物联网通信系统。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物联网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图2中以3个终端设备示例,分别为电表10a、冰箱10b以及洗衣机10c)、网络设备(例如基站11)、移动管理实体12和网关13。其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驻留在同一个小区。通过终端设备(例如电表10a)、网络设备11、移动管理实体12以及服务网关13之间进行交互完成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的传输。
需要说明是的,在LTE网络中,基站11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station,eNB),移动管理实体12可以为移动管理功能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MME主要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网关13可以为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SGW是用户面功能实体,用于分组数据的路由和转发。PGW是连接外部数据网的网关。在实际的网络部署中,SGW和PGW可以是合一部署的,一般统称为网关。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建立终端设备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的SGW和PGW之间的连接来访问外部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
在5G网络中,基站11可以为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新型无线电基站(new radio eNB)、宏基站、微基站、高频基站或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移动管理功能实体12可以为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网关可以为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或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等。其中,AMF网元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AMF网元也可称为AMF设备或AMF实体。SMF网元主要负责会话管理。SMF网元也可称为SMF设备或SMF实体。UPF主要负责对用户报文(上行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转发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为IOT中的各种设备,例如可以为电表、洗衣机、冰箱、电饭煲、电视机、音响、手表、咖啡机、豆浆机、面包机、打印机、加油机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者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仅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
其中,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
其中,第一资源也可以称为预留资源。第一资源可以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的上行数据;或者,第一资源可以用于发送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或者,第一资源可以用于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可以是终端设备对应的业务模型和/或业务属性。
其中,第一业务模型可以包括调度时间和业务周期等。其中,调度时间可以为已知业务调度的时间信息,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固定的时间点,终端设备可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业务周期可以包括周期性业务指示或业务周期的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每隔多长时间,可以进行一次上行数据传输。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模型包括的内容如上所述,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第一业务属性可以为数据包到达属性。例如,可以是单个上行数据包到达,或者单个上行数据包跟随单个下行数据包到达。又例如,可以是单个下行数据包到达,或者单个下行数据包跟随单个上行数据包到达。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属性包括的内容如上所述,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专用的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专用信令配置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配置共享(公共)的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通过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进行配置。
例如,网络设备为多个终端设备(例如,10个、20个或30个等)配置共享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该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的上行数据。例如,第一资源可以用于多个终端设备发送周期性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可以为多个终端设备对应的同一个业务模型和/或业务属性。
3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配置。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获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资源配置。其中,下行专用信令可以是终端设备上一次(也可以理解为最近一次)和接入网进行通信时的下行专用信令。下行专用信令例如但不限于为: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数据早传完成消息,RRC连接释放消息,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其中,下行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可以包括第一资源配置(也可以称为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第一资源配置包括指示第一资源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的参数。指示第一资源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的参数可以称为第一资源的时频参数,包括第一资源的生效时间、第一资源的上行载波指示、子载波指示、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个数、调度时延、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冗余版本(Redundancyversion),或HARQ进程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资源的生效时间用于指示该第一资源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有效的时刻,该时刻可以用某个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子帧(subframe)、超系统帧号(hyper SFN,HSFN),系统的参考时间点(比如SFN=0,或者HSFN=0且SFN=0)的时间偏置量或者应用层时间点等表示。例如,假设第一资源的生效时间为第一子帧,则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子帧开始进行数据传输。上行载波指示用于指示第一资源所在的上行载波。对于NB-IoT系统而言,一个载波的带宽是180KHz或者200KHz,对于MTC系统而言,一个载波的带宽是1.4Mhz。该上行载波指示为可选指示信息,如果没有指示,则终端设备默认为第一资源的上行载波为上次终端设备通信使用的上行载波,或者上行载波为当前监听的下行载波对应的上行载波,或者上行载波为上行锚点载波。子载波指示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所在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子载波信息。在NB-IoT系统中,上行子载波带宽为3.75K或者15KHz。在MTC系统中,一个子载波的带宽是15KHz。调度时延即第一资源的生效时间后多久可以开始上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DCI子帧重复次数、RRC配置信息,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定时器用于确定终端设备获取第一资源后保存第一资源的时长,或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repetition number)表示第一资源可以重复(发送),从而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也可以重复(发送)。不同重复次数的第一资源对应不同的覆盖等级的终端设备。换句话说,不同覆盖等级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不同重复次数的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例如,可以是覆盖等级较高的终端设备对应重复次数较高的第一资源。举例来说,对于NB-IoT网络,接入网设备可以配置0,1,2等不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即不同重复次数的第一资源),也就是说第一资源可以按照覆盖等级来进行配置。应理解,可以设定覆盖等级0为最低的覆盖等级,覆盖等级1高于覆盖等级0,覆盖等级2高于覆盖等级1。也可以设定覆盖等级0为最高的覆盖等级,覆盖等级1低于覆盖等级0,覆盖等级2低于覆盖等级1,本申请不做限定。对于MTC网络,接入网设备可以配置mode A和Mode B的第一资源。Mode A和mode B可以通过第一资源的不同重复次数来区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不同的覆盖等级的终端设备分别分配第一资源。不同覆盖等级的终端设备所分配的第一资源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接入网设备为覆盖等级分别为0,1,2的3个终端设备分别分配第一资源0,第一资源1和第一资源2。其中,第一资源0、第一资源1和第一资源2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block size,TBS)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不区分覆盖等级,为所有的覆盖等级的终端设备分配一个相同的第一资源。
RRC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的上下文,AS上下文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承载配置信息和AS安全参数信息等。基于该AS上下文,终端设备可以完成数据承载建立和/或AS安全处理。RRC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NCC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NCC和AS上下文进行AS安全处理。终端设备的C-RNTI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上一次数据通信时使用的C-RNTI,也可以是上次通信结束时,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新的C-RNTI。终端设备可以在空闲态保存该C-RNTI,用于加扰上行数据。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valid period),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使能第一资源后,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资源传输数据的时长。即在第一资源的生效时间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在多长时间内使用该第一资源。例如,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可以为10秒、20秒、30秒或1分钟等,即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长为10秒、20秒、30秒或1分钟等。如果没有配置该有效时长,基站可以使用默认的有效时长。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还可以包括定时器的有效时长(valid timer),定时器用于确定终端设备获取第一资源后保存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时长,或者定时器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保存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时长。例如,定时器的有效时长可以为30分钟、1小时、2小时或1天等。如果不配置该定时器的有效时长,终端设备可以一直保存第一资源,或者终端设备可以保存第一资源直到下一次通信的发起时刻。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资源的周期,比如第一资源在多长时间内会出现一次(即多长时间内有一个第一资源),该资源周期是可配置的,比如该资源周期可以为10毫秒,20毫秒,40毫秒,100毫秒或1秒,1分钟,几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等。
303、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接入网设备基于覆盖等级配置第一资源,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可以先判断终端设备所处的覆盖等级。终端设备匹配第一覆盖等级,第一资源与第一覆盖等级相对应。终端设备匹配第一覆盖等级即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为第一覆盖等级(终端设备处于第一覆盖等级),或者第一覆盖等级要高于终端设备的覆盖等级,即终端设备尽量选择更合适的覆盖等级来发送数据。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空闲态的测量,通过比较测量结果和不同覆盖等级的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的覆盖等级(第一覆盖等级)。其中,基于空闲态的测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者信道状态信息测量(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测量等。
举例来说,假设接入网设备配置了4个RSRP阈值,包括:覆盖等级3的RSRP阈值,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和覆盖等级0的RSRP阈值。当覆盖等级3的RSRP阈值低于(弱于/小于)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低于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低于覆盖等级0的RSRP阈值时,若当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3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3;若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2且高于覆盖等级3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2;若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1且高于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1;若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0且高于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0。当覆盖等级0的RSRP阈值低于(弱于/小于)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低于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低于覆盖等级3的RSRP阈值时,若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0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0;若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1且高于覆盖等级0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1;若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2且高于覆盖等级1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2;若终端设备判断测量的RSRP值低于覆盖等级3且高于覆盖等级2的RSRP阈值,终端设备判断本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资源配置还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与第二覆盖等级相对应,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失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其中,第二覆盖等级(其他覆盖等级)与第一覆盖等级不同。例如,其他覆盖等级可以比第一覆盖等级更高,即其他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可以比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更多。
举例来说,假设接入网设备配置了覆盖等级0,1,2和3的第一资源,其中,覆盖等级0是最低覆盖等级,覆盖等级1是比覆盖等级0更高的覆盖,覆盖等级2是比覆盖等级1更高的覆盖,覆盖等级3是比覆盖等级2更高的覆盖等。若终端设备判断终端设备位于覆盖等级0,则终端设备在覆盖等级0的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终端设备在覆盖等级0的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失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网络设备配置的覆盖等级1,2或3等至少之一覆盖等级的第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包括一个覆盖等级(例如覆盖等级3)的第一资源,即第一资源为专用的第一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该第一资源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判断当前所位于的覆盖等级是否与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覆盖等级(覆盖等级3)相同。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空闲态的测量结果,判断上行资源的重复次数是否等于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其中,上行资源的重复次数可以为随机接入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的重复次数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如果重复次数相同,则终端设备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如果重复次数不相同,则终端设备不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或者,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是静止状态或者非移动状态,终端设备可以比较上一次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行信道(比如PUSCH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重复次数是否和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相同。如果重复次数相同,则终端设备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如果重复次数不相同,则终端设备不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判断当前所位于的覆盖等级是否小于等于覆盖等级3。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空闲态的测量结果,判断上行资源的重复次数或终端设备上一次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行信道是否小于等于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若上行资源的重复次数或终端设备上一次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行信道小于等于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则终端设备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若上行资源的重复次数或终端设备上一次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行信道大于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则终端设备不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如果终端设备在专用的第一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失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共享的第二资源发送上行数据。例如,若接入网设备已经通过专用信令或广播消息配置了覆盖等级1,2,3中至少之一的第二资源,并且终端设备也获取了覆盖等级1,2,3中至少之一的第二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在覆盖等级1,2或3中至少之一的第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所在的覆盖等级选择相应的覆盖等级的第二资源,本申请不做限定。
若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或者第二资源上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失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采用数据早传方式的上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失败,或者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失败次数超过阈值(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在一个或多个第二覆盖等级的第二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失败),或者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或第二资源的有效时长内发送上行数据超期,终端设备停止在第一资源的上行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上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便进行数据早传上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上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开始上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和/或第一随机前导码用于标识数据早传,第二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和/或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识别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接入网设备没有基于覆盖等级配置第一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第一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存有从网络设备接收的有效TA且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第一资源的大小,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即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上层数据(即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比如应用层数据)时,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换句话说,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若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并且终端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第一资源的大小(即第一资源的TBS),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之前,已经具有有效TA。其中,有效TA可以是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之前,从与接入网设备的通信过程中获取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通过接入网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中,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获取的。或者,终端设备在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可以在连接态通过MAC CE获取TA调整量,基于该TA调整量和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获取的TA重新生成有效TA。而后,终端设备在释放和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时,可以保存释放时刻的TA(即有效TA)。终端设备可以在空闲态维护该有效TA。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获取有效TA的方法如上所述,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若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且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第一资源的大小,并且,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其中,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可以为上层数据包大小,或者该上行数据大小包括RRC层的信令大小,MAC层的MAC CE大小,或者该上行数据大小也可能为包括上行数据的MAC PDU的大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行数据的大小的含义都可以参考本部分的描述,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第一上行数据符合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即第一上行数据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数据。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可以参考步骤3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模型和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终端设备可以在专用的或共享的第一资源发送该上行数据。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共享的第一资源发送该上行数据。应理解,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则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业务属性确定该上行数据的调度模式(例如,发送时机、发送周期等),从而网络设备可以获取一个时间段内可能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C-RNTI)),避免网络设备盲检过多的终端设备,缩短了时延并节省了能耗。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控制面方式在第一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发送第一RRC消息,第一RRC消息包括NAS PDU和终端设备的标识,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承载在NAS PDU中。其中,终端设备的标识(identity,ID)包括但不限于NAS的标识,比如,系统架构演进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AE(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TMSI);AS的标识,比如,恢复标识(resume ID);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例如,cell RNTI,或者其他的RNTI。可选的,第一RRC消息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接入原因。
其中,第一RRC消息可以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第一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数据早传请求消息,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单次数据传输请求消息等。
另外,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大于第一资源的TBS(即第一资源不够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数据传输过程或数据早传过程发送上行数据,在此不做赘述。
304、网络设备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对于网络设备需要在多个覆盖等级接收的情况,网络设备根据不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接收不同覆盖等级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在第二覆盖等级(其他覆盖等级)的第二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其他覆盖等级与第一覆盖等级不同。例如,其他覆盖等级可以高于第一覆盖等级,即其他覆盖等级的第二资源的重复次数多于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所有覆盖等级的资源(包括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网络设备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可以将该上行数据发送给MME。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初始用户消息或者新的S1接口消息将上行数据传输给MME。其中,MME也可以为AMF,S1接口可以为NG接口。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MME发送的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并转发给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接收MME发送的下行(downlink,DL)NAS传输消息(TRANSPORT)。其中,DLNAS TRANSPORT包括NAS PDU,NAS PDU包括下行数据。另外,如果没有下行数据待传,则MME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连接建立指示(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DICATION)信息,完成S1口的建立。
305、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可以在下行消息中为终端设备重新分配C-RNTI,网络设备也可以在下行消息中发送第二资源配置。其中,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第二资源配置中的参数可以和第一资源配置中的参数相同,参数的具体取值可以和第一资源相同或者不同。
下行消息例如但不限于为: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数据早传完成消息,RRC连接释放消息,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306、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第四RRC消息。第四RRC消息可以包括下行信息。进一步的,第四RRC消息的NAS PDU还包括第一下行数据。其中,下行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第二资源配置,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终端设备的第二C-RNTI;更新后的NCC。
第四RRC消息例如但不限于为: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数据早传完成消息,RRC连接释放消息,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实现了上行资源(即第一资源)的预配置。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不需要发送MSG1和MSG2,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和时延。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承载在第一RRC消息的NAS PDU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4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
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步骤301。
402、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
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步骤302。
403、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接入网设备基于覆盖等级配置第一资源,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可以先判断终端设备所处的覆盖等级。相关描述可以参考步骤30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且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第一资源的大小(即第一资源的TBS),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相关描述可以参考步骤30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具有有效TA且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第一资源的大小,并且,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根据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生成的,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相关描述可以参考步骤303。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用户面方式在第一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其中,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可以在(用户)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或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上承载。其中,DRB也可以称为数据承载,该数据承载是映射到DTCH信道上的。第二RRC消息可以承载在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channel,CCCH)。其中,CCCH信道和DTCH信道复用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资源。其中,数据承载是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是终端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上行数据,第二RRC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接入层安全密钥。接入层安全密钥是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AS安全参数和NCC生成的,包括RRC完整保护密钥和RRC加密密钥等。NCC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上一次和接入网设备通信的过程中通过RRC连接释放消息接收到的。
其中,第二RRC消息包括但不限于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数据早传请求消息,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RRC单次数据传输请求消息等。
另外,若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大于第一资源的TBS(即第一资源不够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数据传输过程或数据早传过程发送上行数据,在此不做赘述。具体描述参考步骤303。
404、网络设备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对于网络设备需要在多个覆盖等级接收的情况,网络设备根据不同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配置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一上行数据)。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覆盖等级(其他覆盖等级)的第二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其他覆盖等级与第一覆盖等级不同。例如,其他覆盖等级可以高于第一覆盖等级,即其他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多于第一覆盖等级的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配置的所有覆盖等级的资源(包括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网络设备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二RRC消息之前,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AS层的恢复标识(resume id))向终端设备上次连接的基站发送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请求消息,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AS安全参数。终端设备上次连接的基站基于该AS安全参数完成终端设备的安全认证。当终端设备的安全认证通过后,该基站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包括网络侧保存的终端设备的AS安全参数和NCC参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和该上下文中的承载参数建立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承载,并基于该承载接收终端设备在数据承载上或DTCH信道上传输的第二RRC消息和上行数据。网络设备还基于NCC参数和AS安全参数更新AS安全密钥,利用更新后的AS安全密钥对上行数据进行解密。
而后,网络设备可以向MME发送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恢复请求,请求MME恢复终端设备的的S1连接。网络设备接收MME发送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S1连接已经恢复。其中,MME发送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中包括S1口的用户面路径,也就是网络设备到网关的路由地址。而后,网络设备向网关(例如SGW或PGW)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网关发送的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并转发给终端设备。
405、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行消息向终端设备发送冲突解决信息或者为终端设备重新分配C-RNTI。网络设备也可以在下行消息中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网络设备还可以为终端设备更新NCC,以便终端设备在下一次数据传输时,根据更新后的NCC和AS安全参数生成的接入层安全秘钥来加密上行数据。
其中,下行消息例如但不限于为:冲突解决消息,冲突解决MAC CE,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数据早传完成消息,RRC连接释放消息,RRC一次数据传输完成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
可选的,若网络设备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网络设备可以将下行消息和承载在DTCH信道上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
406、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和第三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RRC消息和DTCH信道上的下行数据。第三RRC消息包括下行信息。其中,下行数据承载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第三RRC消息承载在CCCH信道上或者DCCH信道上。其中,数据承载是终端设备根据保存的配置信息建立的,下行数据是网络设备根据接入层安全密钥加密的下行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四RRC消息。第四RRC消息包括下行消息。
下行消息可以包括下行信息,下行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冲突解决信息;第二资源配置,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终端设备的第二C-RNTI;更新后的NCC。相关描述可以参考步骤306。
基于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实现了上行资源(即第一资源)的预配置。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不需要发送MSG1和MSG2,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和时延。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承载在数据承载或专用业务信道上。
上述主要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5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一,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501和发送单元50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单元501,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该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发送单元502,用于当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在该第一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终端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503,用于:确定该终端设备匹配的第一覆盖等级;确定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第一资源;发送单元502用于:在该第一覆盖等级对应的该第一资源上发送该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其中,接收单元5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2和306;图4中的过程402和406。发送单元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3;图4中的过程403。确定单元50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3;图4中的过程403。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二。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01、通信模块602和存储模块603。其中,处理模块601用于控制终端设备的各部分硬件装置和应用程序软件等;通信模块602用于接受其它设备发送的指令和/或者数据,也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存储模块603用于执行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的存储、数据的存储和软件的运行等。其中,处理模块601可以是确定单元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确定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通用确定单元,数字信号确定单元(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确定单元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监测单元组合,DSP和微监测单元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6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603可以是存储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图7中的结构(装置或系统)来实现。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结构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总线702,存储器7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04。
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CPU,微监测单元,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7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7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7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确定单元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确定单元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专利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7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706。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7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706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7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在具体实现中,结构7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结构700的类型。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8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801和接收单元80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单元8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该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用于该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接收单元802用于:在该第一资源上从该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数据。发送单元80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1和305;图4中的过程401和405。接收单元8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4;图4中的过程404。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二。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01、通信模块902和存储模块903。其中,处理模块901用于控制网络设备的各部分硬件装置和应用程序软件等;通信模块902用于接受其它设备发送的指令,也可以将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存储模块903用于执行网络设备的软件程序的存储、数据的存储和软件的运行等。其中,处理模块901可以是确定单元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确定单元,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确定单元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监测单元组合,DSP和微监测单元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9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903可以是存储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图10中的基站来实现。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1001部分以及1002部分。基站1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1002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1001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1002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监测单元,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图3中关于基站(即服务基站)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部分的描述。
1001部分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和射频单元,其中射频单元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的,可以将1001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1001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1002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确定单元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确定单元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确定单元,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确定单元。其中,存储器和确定单元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1001部分和1002部分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另外,1002部分中的全部功能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以部分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实现另外一部分功能集成在其他一个或多个芯片中实现,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确定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确定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所述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为预留资源;
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且有待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符合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包括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的参数、所述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所述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和所述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与第一覆盖等级相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匹配所述第一覆盖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配置还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与第二覆盖等级相对应;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失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或者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采用数据早传方式的上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存有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有效时间提前量TA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或者用户面方式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的NAS PDU中包括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用户面方式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还包括:
RRC配置,用于数据承载建立和/或接入层AS安全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所述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和第三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冲突解决信息;
第二资源配置,所述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C-RNTI;
更新后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RRC消息的NAS PDU还包括第一下行数据。
1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所述第一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为预留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符合第一业务模型和/或第一业务属性;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包括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的参数、所述第一资源的重复次数、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所述第一资源的有效时长和所述第一资源的周期性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与第一覆盖等级相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配置还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与第二覆盖等级相对应;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资源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或者第二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失败,
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采用数据早传方式的上行数据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大小不超过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有效时间提前量TA。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或者用户面方式在所述第一资源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控制面方式在所述第一资源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的NAS PDU中包括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用户面方式在所述第一资源上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还包括:
RRC配置,用于数据承载建立和/或接入层AS安全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配置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所述专用信令或者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和第三RRC消息复用后的数据;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RRC消息,所述第四RRC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冲突解决信息;
第二资源配置,所述第二资源配置用于指示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发送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C-RNTI;
更新后的下一跳链路计算器NCC。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RRC消息的NAS PDU还包括第一下行数据。
2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3-2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80098060.8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771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2736.2A CN116761268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7782 WO2020061867A1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2736.2A Division CN116761268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980A CN112771980A (zh) 2021-05-07
CN112771980B true CN112771980B (zh) 2023-06-16

Family

ID=6995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2736.2A Pending CN116761268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201880098060.8A Active CN112771980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2736.2A Pending CN116761268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12074A1 (zh)
EP (1) EP3855851A4 (zh)
CN (2) CN116761268A (zh)
WO (1) WO20200618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867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84436A (zh) * 2020-06-09 2021-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3905452B (zh) * 2020-07-06 2023-08-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5715017A (zh) * 2021-08-04 2023-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077A1 (zh) * 2015-12-28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紧急业务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17161978A1 (zh) * 2016-03-22 2017-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41891A (zh) * 2015-10-02 2018-06-08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ue)覆盖增强等级定义、选择以及分配的设备、系统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8657B2 (en) * 2010-09-30 2014-12-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351727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3581899B (zh) * 2012-07-30 2016-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US10142962B2 (en) * 2012-10-05 2018-11-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US10791546B2 (en) * 2014-11-07 2020-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for MTC devices
WO2017039042A1 (ko) * 2015-09-04 2017-03-0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667146B2 (en) * 2015-11-05 2020-05-26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in
CN107613562B (zh) * 2016-07-12 2021-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US10624150B2 (en) * 2017-01-30 2020-04-14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sume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699088B (zh) * 2017-10-24 2020-10-2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msg3的系统信息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084570A1 (en) * 2017-10-26 2019-05-02 Hyoungsuk Jeon BANDWIDTH PART INACTIVITY TIMER
KR20200118838A (ko) * 2018-02-13 2020-10-16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물리적 다운 링크 제어 채널의 블라인드 검출을 위한 방법 및 단말 기기
CN110710319A (zh) * 2018-02-28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免许可载波上的uci对pusch映射
WO2020019138A1 (en) * 2018-07-23 2020-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S AND SCHEMES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 IN eMTC/NB-IoT
US11832267B2 (en) * 2018-08-10 2023-11-28 Apple In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preconfigured resources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EMTC) and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CN110830954B (zh) * 2018-08-10 2021-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链路通信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91A (zh) * 2015-10-02 2018-06-08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ue)覆盖增强等级定义、选择以及分配的设备、系统以及方法
WO2017113077A1 (zh) * 2015-12-28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紧急业务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17161978A1 (zh) * 2016-03-22 2017-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5851A1 (en) 2021-07-28
EP3855851A4 (en) 2021-11-03
WO2020061867A1 (zh) 2020-04-02
CN116761268A (zh) 2023-09-15
CN112771980A (zh) 2021-05-07
US20210212074A1 (en)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922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CN11277198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061436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기기
US11564268B2 (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11399361B2 (en) V2X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1075775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D2D transmission in connected state
JP2017520149A (ja) ライセンスド周波数帯タイミングを有するアンライセンスド周波数帯
JP7391206B2 (ja) 無線リンク障害(rlf)レポートにおいて隣接セルをソ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220279480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scheduling node
JP2020505886A (ja) サービスデータ伝送方法、第1通信ノード、及び基地局
EP403086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20287004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1150366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requent small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99757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617226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EP4255060A1 (en) Paging for mobile-terminated (mt)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sdt)
WO2023068356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2023544579A (ja) スモールデータの送信に関与する送受信機装置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CN11620829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799868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