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9397B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9397B
CN112769397B CN202110010471.0A CN202110010471A CN112769397B CN 112769397 B CN112769397 B CN 112769397B CN 202110010471 A CN202110010471 A CN 202110010471A CN 112769397 B CN112769397 B CN 112769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wire
panel body
box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04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9397A (zh
Inventor
周生海
周传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eya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eya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eya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eya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04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9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9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9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6Electrical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two or more PV modules, e.g. electrical module-to-modul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包括:太阳能板本体,所述太阳能板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电极圈和第二连接电极圈,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套管。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具有通过在接线盒上设置有两组正负极的接电结构,并且接电结构部分采用分离式的插接接线结构,使得太阳能板本体在安装时不携带任何的线材,以方便太阳能板的安装,避免线材的干扰,接线盒通过调节组件方便对接线盒进行转动调节,以适应不同方向的线材的插接和布线,避免线材与接线盒连接后发生弯曲的现象,保障线材使用的稳定性,延长接线盒接线后线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板作为可重复利用能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吸收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和使用,能源的来源更加环保,产生清洁能源提供人们的使用,在太阳能板的使用前,需要对太阳能板进行安装和布线,布线时,线材交错分布在固定的接线盒外部。
在对接线盒之间的线材进行接线时,由于使用的需求,接线后的线材与接线盒之间弯折分布,导致线材易受严重弯折的现象而造成不必要的损耗,降低线材接线后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则会影响太阳能板发电的电能传导效率和质量,因此布线的弧度越小则线材的损耗越低,以保障电能传导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解决了太阳能光伏板接线盒接线时线材易发生弯折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包括:太阳能板本体,所述太阳能板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电极圈和第二连接电极圈,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套管;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太阳能板本体的背面,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固定管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所述接线盒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第一电极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二正极接头;导电连接轴,所述导电连接轴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导电连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连接板,所述导电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负极接头和第二负极接头;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正极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二负极接头的一端插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正极接头的一端插接有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负极接头的一端插接有第四连接线;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定位盒,所述定位盒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长度的1.5倍。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外部,所述固定管为T形结构,并且固定管的顶端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接线盒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紧密的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紧密的抵触。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接线盒且延伸至所述接线盒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盒且延伸至所述定位盒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所述定位盒的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管的内表面为内螺纹面,并且调节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定位盒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矩形块,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盒且延伸至所述定位盒的外部,所述定位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且延伸至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表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卡接。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当需要对单一的太阳能板本体进行接线时,选用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中任意两根,其中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二正极接头中的一个接头,另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负极接头和第二负极接头中的一个接头,根据变电设备和蓄电设备的安装方向选用对应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S2当需要对接线盒进行转动调节时,优先调节转动杆,转动杆带动调节管同步转动,调节管带动螺纹杆向调节管的内部收缩,螺纹杆带动定位块同步移动,使得定位块脱离定位槽的内部,当定位块脱离定位槽的内部和连接孔的内部时,转动调节接线盒,用于调节接线盒上接线头的接线方向,以适应不同安装环境布线的使用需求,保障布线时线材保持最佳的弧度连接;
S3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进行并联时,直接将第一连接线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上的第二正极接头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正极接头,第二连接线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二负极接头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负极接头,而其中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一负极接头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进行插接,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分别连接于配电设备的正负极,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并联连接;
S4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进行串联时,优先将一组太阳能板本体上的接线盒旋转至180°,将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插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负极接头和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正极接头,将第三连接线的一端接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二正极接头的一端,将第四连接线的一端接入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二负极接头,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串联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通过在接线盒上设置有两组正负极的接电结构,并且接电结构部分采用分离式的插接接线结构,使得太阳能板本体在安装时不携带任何的线材,以方便太阳能板的安装,避免线材的干扰,接线盒通过调节组件方便对接线盒进行转动调节,以适应不同方向的线材的插接和布线,避免线材与接线盒连接后发生弯曲的现象,保障线材使用的稳定性,延长接线盒接线后线材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可转动调节的接线盒和插接接线的方式方便相邻的太阳能板本体之间进行并联或串联,拼接布线方式简单便捷,只需要将相邻的两个接头进行对应的插接即可,节约线材的损耗,布线结构有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一种布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调节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另一种布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太阳能板本体,11、第一连接电极圈,12、第二连接电极圈,13、绝缘套管,2、固定管,21、连接管,211、定位槽,3、接线盒,31、连接孔,4、第一电极连接板,41、第一正极接头,42、第二正极接头,5、导电连接轴,51、第二电极连接板,52、第一负极接头,53、第二负极接头,6、第一连接线,61、第二连接线,62、第三连接线,63、第四连接线,7、调节组件,71、定位盒,72、转动杆,73、调节管,74、螺纹杆,75、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一种布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接线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调节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另一种布线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包括:太阳能板本体1,所述太阳能板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电极圈11和第二连接电极圈12,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12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11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套管13;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太阳能板本体1的背面,所述固定管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固定管2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211;接线盒3,所述接线盒3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1的顶端,所述接线盒3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31;第一电极连接板4,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盒3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正极接头41和第二正极接头42;导电连接轴5,所述导电连接轴5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盒3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导电连接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连接板51,所述导电连接轴5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负极接头52和第二负极接头53;第一连接线6,所述第一连接线6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正极接头42的一端,所述第二负极接头53的一端插接有第二连接线61,所述第一正极接头41的一端插接有第三连接线62,所述第一负极接头52的一端插接有第四连接线63;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接线盒3的内壁,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定位盒71,所述定位盒7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72,所述转动杆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管73,所述调节管7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4,所述螺纹杆7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5。
通过在接线盒3上设置有两组正负极的接电结构,并且接电结构部分采用分离式的插接接线结构,使得太阳能板本体1在安装时不携带任何的线材,以方便太阳能板的安装,避免线材的干扰,接线盒3通过调节组件7方便对接线盒3进行转动调节,以适应不同方向的线材的插接和布线,避免线材与接线盒3连接后发生弯曲的现象,保障线材使用的稳定性,延长接线盒3接线后线材的使用寿命;
可转动调节的接线盒3和插接接线的方式方便相邻的太阳能板本体1之间进行并联或串联,拼接布线方式简单便捷,只需要将相邻的两个接头进行对应的插接即可,节约线材的损耗,布线结构有序。
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1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11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12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11长度的1.5倍。
第二连接电极圈12连接太阳能板本体1的负极,第一连接电极圈11连接太阳能板本体1的正极,第一连接电极圈11和第二连接电极圈12之间通过绝缘套管13进行阻隔和分离,避免发生电性接触,而第二连接电极圈12的一端伸出第一连接电极圈11的外侧且位于接线盒3的内部。
所述固定管2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11的外部,所述固定管2为T形结构,并且固定管2的顶端位于所述连接管21的内部。
固定管2固定在太阳能板本体1的背面,用于连接管21的连接和限位,保障连接管21上的接线盒3调节和固定的稳定性。
所述接线盒3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定位槽211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孔31的内表面相适配。
接线盒3底部的圆孔位于连接管21的内侧,方便第一连接电极圈11和第二连接电极圈12的装入。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4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1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4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11的外表面紧密的抵触。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51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1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5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12的外表面紧密的抵触。
所述转动杆72的一端贯穿所述接线盒3且延伸至所述接线盒3的外部,所述转动杆7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盒71且延伸至所述定位盒7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72的表面与所述定位盒71的表面转动连接。
所述调节管73的内表面为内螺纹面,并且调节管73的外表面与所述定位盒7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所述定位块75为矩形块,所述定位块75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盒71且延伸至所述定位盒71的外部。
矩形的定位块75方便定位块75的滑动调节而不会发生转动,以保障定位块75伸缩调节的稳定性。
所述定位块75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孔31且延伸至所述定位槽211的内部,所述定位块75的表面与所述定位槽211的内表面卡接。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单一的太阳能板本体1进行接线时,选用第一连接线6、第二连接线61、第三连接线62、第四连接线63中任意两根,其中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正极接头41和第二正极接头42中的一个接头,另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负极接头52和第二负极接头53中的一个接头,根据变电设备和蓄电设备的安装方向选用对应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S2当需要对接线盒3进行转动调节时,优先调节转动杆72,转动杆72带动调节管73同步转动,调节管73带动螺纹杆74向调节管73的内部收缩,螺纹杆74带动定位块75同步移动,使得定位块75脱离定位槽211的内部,当定位块75脱离定位槽211的内部和连接孔31的内部时,转动调节接线盒3,用于调节接线盒3上接线头的接线方向,以适应不同安装环境布线的使用需求,保障布线时线材保持最佳的弧度连接;
S3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进行并联时,直接将第一连接线6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上的第二正极接头42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正极接头41,第二连接线61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二负极接头53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负极接头52,而其中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正极接头41和第一负极接头52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线62和第四连接线63进行插接,第三连接线62和第四连接线63分别连接于配电设备的正负极,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并联连接;
S4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进行串联时,优先将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上的接线盒3旋转至180°,将第一连接线6的两端分别插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负极接头52和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正极接头41,将第三连接线62的一端接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二正极接头42的一端,将第四连接线63的一端接入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二负极接头53,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串联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单一的太阳能板本体1进行接线时,选用第一连接线6、第二连接线61、第三连接线62、第四连接线63中任意两根,其中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正极接头41和第二正极接头42中的一个接头,另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负极接头52和第二负极接头53中的一个接头,根据变电设备和蓄电设备的安装方向选用对应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当需要对接线盒3进行转动调节时,优先调节转动杆72,转动杆72带动调节管73同步转动,调节管73带动螺纹杆74向调节管73的内部收缩,螺纹杆74带动定位块75同步移动,使得定位块75脱离定位槽211的内部,当定位块75脱离定位槽211的内部和连接孔31的内部时,转动调节接线盒3,用于调节接线盒3上接线头的接线方向,以适应不同安装环境布线的使用需求,保障布线时线材保持最佳的弧度连接;
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进行并联时,直接将第一连接线6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上的第二正极接头42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正极接头41,第二连接线61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二负极接头53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负极接头52,而其中一个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正极接头41和第一负极接头52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线62和第四连接线63进行插接,第三连接线62和第四连接线63分别连接于配电设备的正负极,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并联连接;
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进行串联时,优先将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上的接线盒3旋转至180°,将第一连接线6的两端分别插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负极接头52和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一正极接头41,将第三连接线62的一端接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二正极接头42的一端,将第四连接线63的一端接入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1的第二负极接头53,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1串联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接线盒3上设置有两组正负极的接电结构,并且接电结构部分采用分离式的插接接线结构,使得太阳能板本体1在安装时不携带任何的线材,以方便太阳能板的安装,避免线材的干扰,接线盒3通过调节组件7方便对接线盒3进行转动调节,以适应不同方向的线材的插接和布线,避免线材与接线盒3连接后发生弯曲的现象,保障线材使用的稳定性,延长接线盒3接线后线材的使用寿命;
可转动调节的接线盒3和插接接线的方式方便相邻的太阳能板本体1之间进行并联或串联,拼接布线方式简单便捷,只需要将相邻的两个接头进行对应的插接即可,节约线材的损耗,布线结构有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板本体,所述太阳能板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电极圈和第二连接电极圈,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套管;
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太阳能板本体的背面,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固定管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
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所述接线盒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
第一电极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二正极接头;
导电连接轴,所述导电连接轴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导电连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连接板,所述导电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负极接头和第二负极接头;
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正极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二负极接头的一端插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正极接头的一端插接有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负极接头的一端插接有第四连接线;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内壁,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定位盒,所述定位盒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长度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外部,所述固定管为T形结构,并且固定管的顶端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紧密的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的内表面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圈的外表面紧密的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接线盒且延伸至所述接线盒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盒且延伸至所述定位盒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所述定位盒的表面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的内表面为内螺纹面,并且调节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定位盒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矩形块,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盒且延伸至所述定位盒的外部,所述定位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且延伸至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表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卡接。
10.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的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当需要对单一的太阳能板本体进行接线时,选用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中任意两根,其中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二正极接头中的一个接头,另一根导线直接插入第一负极接头和第二负极接头中的一个接头,根据变电设备和蓄电设备的安装方向选用对应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S2当需要对接线盒进行转动调节时,优先调节转动杆,转动杆带动调节管同步转动,调节管带动螺纹杆向调节管的内部收缩,螺纹杆带动定位块同步移动,使得定位块脱离定位槽的内部,当定位块脱离定位槽的内部和连接孔的内部时,转动调节接线盒,用于调节接线盒上接线头的接线方向,以适应不同安装环境布线的使用需求,保障布线时线材保持最佳的弧度连接;
S3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进行并联时,直接将第一连接线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上的第二正极接头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正极接头,第二连接线插在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二负极接头和另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负极接头,而其中一个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一负极接头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进行插接,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分别连接于配电设备的正负极,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并联连接;
S4当需要对两组太阳能板本体进行串联时,优先将一组太阳能板本体上的接线盒旋转至180°,将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插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负极接头和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一正极接头,将第三连接线的一端接入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二正极接头的一端,将第四连接线的一端接入另一组太阳能板本体的第二负极接头,实现两组太阳能板本体串联连接。
CN202110010471.0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Active CN112769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0471.0A CN112769397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0471.0A CN112769397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397A CN112769397A (zh) 2021-05-07
CN112769397B true CN112769397B (zh) 2022-03-22

Family

ID=75699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0471.0A Active CN112769397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93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036A (zh) * 2011-11-21 2013-05-29 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器和太阳能接线盒
CN110212858A (zh) * 2019-06-21 2019-09-06 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电线转接设备
CN110233597A (zh) * 2019-06-21 2019-09-13 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连接的光伏接线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0110B2 (en) * 2009-05-25 2014-04-08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Bracket for connection of a junction box to photovoltaic pane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036A (zh) * 2011-11-21 2013-05-29 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器和太阳能接线盒
CN110212858A (zh) * 2019-06-21 2019-09-06 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电线转接设备
CN110233597A (zh) * 2019-06-21 2019-09-13 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连接的光伏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397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86317A1 (en) Wiring device of photovoltaic equipment
CN112769397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CN201936046U (zh) 一种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绝缘接头盒
WO2023221511A1 (zh) 一种光伏器件接线装置及光伏设备
CN201927619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CN206524412U (zh) 电线接头
CN208489502U (zh) 一种电缆肘型头接地线装置
CN115642449A (zh) 一种滤波器铜排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14069049U (zh) 一种连接器的360度调节段结构
CN112397941B (zh) 一种应急供电快速取电连接器
CN104466850A (zh) 一种双馈式风电管型母线槽结构
CN204361633U (zh) 一种双馈式风电管型母线槽结构
CN206585143U (zh) 接线盒
CN216980807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高精度动力模组并联片
CN219394292U (zh) 高压线束分线管组件
CN202009097U (zh) 多功能插头
CN213753905U (zh)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紧固式穿墙套管
CN219659115U (zh) 一种储能电池的采集线端子结构
CN214280220U (zh) 一种连接器的夹紧段结构
CN216751102U (zh) 一种适用于水电整改的免压线电路暗装快速接线暗盒
CN216216763U (zh) 一种光伏组串用直流汇流装置
CN204316432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总成
CN111883941B (zh) 一种可拆装的建筑电气设备防雷保护件及其拆装方法
CN202178403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模块电气连接端子结构
CN214476788U (zh) 户外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加长防雨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