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7703A -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7703A
CN112767703A CN201911061525.5A CN201911061525A CN112767703A CN 112767703 A CN112767703 A CN 112767703A CN 201911061525 A CN201911061525 A CN 201911061525A CN 112767703 A CN112767703 A CN 112767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amplifying circuit
triode
licen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15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7703B (zh
Inventor
刘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615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7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7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器、预处理电路、三极管和微控制单元MCU;其中,接收器和预处理电路电连接,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和MCU;接收器用于接收电子车牌发射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包括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预处理电路,用于将射频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输出预处理后的信号;三极管,用于将预处理后的信号处理为脉冲信号,并向MCU输出脉冲信号;MCU,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通过预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便于MCU进行解码,MCU解码过程简单。

Description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车牌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它的技术实现方案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装有一枚电子车牌标签,将该RFID电子车牌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并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对各辆机动车电子车牌上的数据进行采集或写入,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的目的。这项全新技术可突破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实现车辆交通信息的分类采集、精确采集。
相关技术中,接收包含电子车牌返回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并把解调后的波形输出到模数转换器ADC,使用ADC对波形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该信号中除了包含编码后的数据信息还包含噪声等其他信息),然后处理器对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匹配,采样率变换等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解码。ADC成本较高,功耗也较高,而且处理器的上述信号处理过程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导致处理器功耗高,发热量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以实现简化处理器的计算过程。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包括:
接收器、预处理电路、三极管和微控制单元MCU;
其中,所述接收器和所述预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和所述MCU;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车牌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包括所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所述预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输出预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三极管,用于将所述预处理后的信号处理为脉冲信号,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脉冲信号;
所述MCU,用于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放大电路、混频器、第二放大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所述混频器、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射频信号;
所述混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输出的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差分信号;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差分信号,并输出所述放大后的差分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输出的放大后的射频信号,以及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变换,得到所述差分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处理电路,还包括:
第一滤波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放大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声表滤波器,所述声表滤波器用于滤除杂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
第二滤波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差分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二放大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LC低通滤波器,所述LC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所述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
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调;
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还包括:
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二隔直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隔直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和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之间;
所述第二隔直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U,具体用于:
对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捕获,并识别所述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得到识别后的待解码序列;
根据编码类型,对所述待解码序列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包括:接收器、预处理电路、三极管和微控制单元MCU;其中,所述接收器和所述预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和所述MCU;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车牌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包括所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所述预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输出预处理后的信号;所述三极管,用于将所述预处理后的信号处理为脉冲信号,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脉冲信号;所述MCU,用于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通过预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三极管处理后输出脉冲信号,三极管能够将预处理电路放大的噪声在集电极端直接滤除,MCU可以直接对脉冲信号进行解码,MCU解码的处理过程简单,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处理器除了进行解码还需要执行滤波、匹配等操作,计算量大导致的功耗高,发热量的问题,而且三极管相比ADC的功耗和成本均较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解码流程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应用于电子车牌的应用场景中,电子车牌,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双向通信技术,由于RFID通信识别准确率高且识别的距离也较灵活,可以做到穿透性和无屏障发送。因此,识别设备可通过接收无线电讯号识别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相关技术中,接收包含电子车牌返回的数据后进行解调并把解调后的波形输出到模数转换器ADC,使用ADC对波形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该信号中除了包含编码后的数据信息还包含噪声等其他信息),然后处理器对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匹配,采样率变换等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解码。ADC成本较高,功耗也较高,而且处理器的上述信号处理过程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导致处理器功耗高,发热量大。
本申请的方案中,将处理器的部分操作例如滤波、放大等处理操作通过预处理电路实现,并将ADC的信号采样操作通过三极管实现,通过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而且三极管能够将预处理电路放大的噪声在集电极端直接滤除,MCU可以直接对脉冲信号进行解码,MCU解码的处理过程简单,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处理器计算量大导致的功耗高,发热量大,三极管相比ADC的成本和功耗较低。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包括:
接收器11、预处理电路12、三极管和微控制单元MCU 13;
其中,接收器11预处理电路12电连接,预处理电路1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a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b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电源和MCU;
接收器11用于接收电子车牌发射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包括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预处理电路12,用于将射频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输出预处理后的信号;
三极管,用于将预处理后的信号处理为脉冲信号,并向MCU输出脉冲信号;
MCU 13,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具体的,电子车牌可以包括:车牌以及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中可以存储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能够经由发射器发送至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车牌号、过车时间、车辆类型、车道号、环保等级等。
具体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可以通过其中的接收器(例如接收天线)接收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中承载有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该射频信号可以是通过电子车牌的电子标签返回的射频信号,例如是电子标签被激活后返回的经过编码调制的射频信号,通过预处理电路(该电路为纯硬件电路,不加载软件程序)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三极管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例如0-3.3V的脉冲信号,进而通过MCU利用定时器去捕获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然后进行解码,得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其中,三极管例如为NPN三极管,当三极管的基极端a的输入信号电压值大于NPN三极管的门限值时,集电极端c就可以直接输出低电平,当三极管基极端a输入的信号小于三极管的门限值时就在集电极端输出3.3V的高电平。因此,实现输出脉冲信号。
通过三极管将不能被MCU识别的信号转换成MCU可以直接识别的脉冲信号,从而直接可以通过MCU来捕获脉冲信号,识别脉冲信号的脉宽,进而可以直接进行解码。
采用三极管对信号进行转换还有一个优点是前级(预处理电路)放大的噪声在集电极端可以直接滤除,不必考虑夹杂在数据信息上的高频噪声。假设在预处理电路后面采用ADC进行信号采集的话,很有可能会把噪声当信号采集,从而产生误判。
其中,接收器可以是RF接收天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车牌识别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电路,用于向电子车牌发送数据。读取电子车牌内的数据的时候该设备和电子车牌是有数据交互的,例如向电子车牌发送响应信息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采用硬件电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把微弱的信号变为MCU定时器可以捕获的脉冲信号(如0-3.3V),相比现有的处理器对ADC采样的信号进行滤波、匹配等处理后再进行解码,大大降低了数据解码的难度,而且有效解决了处理器由于进行大量计算导致的功耗高,发热量大的问题,并且三极管的成本也比较低。
本实施例的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包括:接收器、预处理电路、三极管和微控制单元MCU;其中,接收器和预处理电路电连接,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和MCU;接收器用于接收电子车牌发射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包括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预处理电路,用于将射频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输出预处理后的信号;三极管,用于将预处理后的信号处理为脉冲信号,并向MCU输出脉冲信号,通过预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三极管处理后输出脉冲信号,三极管能够将预处理电路放大的噪声在集电极端直接滤除,MCU可以直接对脉冲信号进行解码,MCU解码的处理过程简单,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处理器除了进行解码还需要执行滤波、匹配等操作,计算量大导致的功耗高,发热量的问题,而且三极管相比ADC的功耗和成本均较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预处理电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放大电路121、混频器122、第二放大电路123;
其中,第一放大电路121、混频器122、第二放大电路123依次电连接,第二放大电路123的输出端与三极管124的基极连接;
第一放大电路121,用于对接收器11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射频信号;
混频器122,用于对第一放大电路121输出的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差分信号;
第二放大电路123,用于对混频器122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差分信号,并输出放大后的差分信号。
具体的,根据噪声系数的级联公式
Figure BDA0002258089930000071
其中G1、G2、Gn-1依次表示多级放大的放大倍数,射频信号必须在接收链路的前端将信号放大,若第1级的放大倍数足够大,则使得噪声系数较小。因此,接收器输出的信号首先经过预处理电路12的第一放大电路121进行放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放大电路可以是低噪声放大器(LNA),该低噪声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较大,而且该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较低,不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
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通入混频器(Mixer),在混频器中与本振信号(LO)通过下变频变换,得到差分信号,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零中频设计且混频器为非线性器件,所以输出的差分信号包括数据信号,还有一些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
进一步的,由于混频器的输出信号中有很多多余的高频信号,所以在输出端要经过第二滤波电路,使得高频信号的干扰信号得以部分滤除,第二滤波电路可根据输出信号的频率灵活变换。如图3所示,预处理电路,还包括:
第二滤波电路125;
其中,第二滤波电路125的输入端与混频器12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125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电路12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125,用于对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差分信号输出给第二放大电路123。
第二滤波电路例如可以为LC低通滤波电路,LC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进一步,将滤波后的信号送入第二放大电路中进行放大,使得三极管能够导通,如图2所示,三极管的基极a连接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发射极b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电源(图2中通过一个保护电阻连接电源(例如3.3V电源)),三极管的集电极c作为输出端连接MCU。
其中,该三极管例如为NPN三极管,当三极管的基极端的输入信号电压值大于NPN三极管的门限值时,集电极端就可以直接输出低电平,当三极管基极端输入的信号小于三极管的门限值时就在集电极端输出3.3V的高电平。因此,实现输出脉冲信号。
通过三极管将不能被MCU识别的信号转换成MCU可以直接识别的脉冲信号,从而直接可以通过MCU来捕获脉冲信号,识别脉冲信号的脉宽,进而可以直接进行解码。
采用三极管对信号进行转换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前级放大的噪声在集电极端可以直接滤除,不必考虑夹杂在数据信号上的高频噪声。假设在第二放大电路后面采用ADC进行信号采集的话,很有可能会把噪声当信号采集,从而产生误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预处理电路12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124,其中,第一滤波电路124的输入端与接收器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24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电路12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24,用于对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第一放大电路121。
具体的,接收器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滤波电路,对杂波进行滤波处理。然后把滤波后的射频信号送入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信号放大。第一滤波电路例如为声表滤波器,该声表滤波器用于滤除杂波。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放大电路123,包括:
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
其中,第一级放大电路与第二级放大电路连接;
第一级放大电路,用于对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第一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调;
第二级放大电路,用于对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三极管的基极a。
进一步的,第二放大电路123,还包括:
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二隔直电容(图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隔直电容连接在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之间;
第二隔直电容连接在第二级放大电路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具体的,将滤波后的信号可以送入到第一级放大电路,例如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中,选用VGA的目的是VGA的放大倍数可调,在接收到的信号较大时,适度减小放大倍数,避免设备中第一级放大电路之后的器件被烧坏。当接收到的信号较小时,可将放大倍数适当的放大,以避免由于信号太小而误判。第一级放大电路之后的器件为沿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的流向分布在第一级放大电路之后的器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信号经VGA放大后经第一隔直电容输出,当信号经VGA放大后一般幅度会达到几十毫伏,再将从VGA输出的差分信号送入第二级放大电路中,将第二级放大电路的倍数调到接近40倍,就可以输出较大幅度的信号,此时的信号电压峰峰值已经超过2V,然后经过第二隔直电容输出。
将从第二隔直电容输出的信号送入三极管的基极端,该三极管例如为NPN三极管,射极端接地,集电极接3.3V的电压,当基极端的输入信号电压值大于NPN三极管的门限值时,集电极端就可以直接输出低电平,当三极管基极端输入的信号小于三极管的门限值时就在集电极端输出3.3V的高电平,从而使得信号处理电路最终输出了脉冲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MCU,具体用于:
对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捕获,并识别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得到识别后的待解码序列;
根据编码类型,对待解码序列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具体的,MCU使用定时器去捕获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识别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得到识别后的待解码序列,例如为01序列,然后再根据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的编码规则对数据进行解码。由于前面硬件部分对信号波形进行了处理,所以MCU解码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根据脉冲宽度就能进行解码,不需要进行滤波,匹配,采样率变换等复杂的处理,因此大大降低了数据解码的难度,使得处理器的功耗较小发热量少。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获取到预处理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后,通过定时器去捕获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识别出待解码序列,然后根据编码类型选择相应的解码函数,例如编码类型为FMO或弥勒码。在识别出的待解码序列中查找前导序列,从而找到数据信息,进而根据解码函数对数据信息部分进行解码,确定数据解码是否完成,若是,则上报解码成功,若否则上报数据超时,即解码失败。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找到前导序列则上报超时。
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采用硬件的预处理电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操作,并通过三极管把预处理后的信号变为MCU定时器可以捕获的脉冲信号(如0-3.3V),大大降低了数据解码的难度。而且由于计算量少功耗和发热量也较少,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处理器由于进行大量计算导致的功耗高,发热量大的问题,并且成本也比较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预处理电路、三极管和微控制单元MCU;
其中,所述接收器和所述预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和所述MCU;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车牌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包括所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所述预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输出预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三极管,用于将所述预处理后的信号处理为脉冲信号,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脉冲信号;
所述MCU,用于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放大电路、混频器、第二放大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所述混频器、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射频信号;
所述混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输出的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差分信号;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差分信号,并输出所述放大后的差分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器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输出的放大后的射频信号,以及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变换,得到所述差分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电路,还包括:
第一滤波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放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声表滤波器,所述声表滤波器用于滤除杂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电路,还包括:
第二滤波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后的差分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二放大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LC低通滤波器,所述LC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所述混频器输出的差分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
第一级放大电路和第二级放大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调;
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还包括:
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二隔直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隔直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和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之间;
所述第二隔直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用于:
对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捕获,并识别所述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得到识别后的待解码序列;
根据编码类型,对所述待解码序列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电子车牌的数据信息。
CN201911061525.5A 2019-11-01 2019-11-01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Active CN112767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1525.5A CN112767703B (zh) 2019-11-01 2019-11-01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1525.5A CN112767703B (zh) 2019-11-01 2019-11-01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703A true CN112767703A (zh) 2021-05-07
CN112767703B CN112767703B (zh) 2022-08-02

Family

ID=7569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1525.5A Active CN112767703B (zh) 2019-11-01 2019-11-01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77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0600A (ja) * 2008-02-19 2009-09-03 Sanden Corp Rfidタグの読取装置
CN201352388Y (zh) * 2009-02-14 2009-11-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射频遥控设备
CN102186039A (zh) * 2011-05-05 2011-09-14 广州易迩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
CN105988096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接收单元以及包括该射频接收单元的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09714080A (zh) * 2018-11-29 2019-05-03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rfid读写器的信号处理电路、rfid读写器及rfid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0600A (ja) * 2008-02-19 2009-09-03 Sanden Corp Rfidタグの読取装置
CN201352388Y (zh) * 2009-02-14 2009-11-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射频遥控设备
CN102186039A (zh) * 2011-05-05 2011-09-14 广州易迩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
CN105988096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接收单元以及包括该射频接收单元的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09714080A (zh) * 2018-11-29 2019-05-03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rfid读写器的信号处理电路、rfid读写器及rfid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703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953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transmission leakage signal
CN111342855B (zh) 一种用于远距离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的低功耗接收机
US7158771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transpond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high-gain radio frequency signal inputs
US8811542B2 (en) HDX demodulator
CN109586767B (zh) 联合点对点信号和冲突检测方法
US20060115018A1 (en) Demodulation circuit
CN101871970A (zh) 无线终端及其信号扫描方法
Koswatta et al. Moving average filtering technique for signal processing in digital section of UWB chipless RFID reader
US7746231B2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load regulation in the receive path of a transponder
KR20010050637A (ko) 자기 바이어스된, 단일 핀 고주파 신호 입력을 갖는집적회로 장치
CN112767703B (zh) 电子车牌的识别设备
CN111830321B (zh) 一种基于射频指纹的无人机探测与识别方法
US4307465A (e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receiver
CN111045035A (zh) 导航信号抗干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628481A (zh) 电子对抗信源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GB2092345A (en) Card/token validity checking
CN105978569A (zh) 射频识别信号处理方法、电路、装置及标签读写器
CN109714080B (zh) Rfid读写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读写器及系统
CN208622112U (zh) 一种双通道阅读器
CN111488745A (zh) 读写系统、射频信号处理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读卡设备
CN114337707B (zh) 一种超外差接收机的谐波/交调信号判断电路及方法
CN102436569A (zh) 磁共振防伪信号的识别设备和识别方法、防伪信号识别的控制方法
CN112149785B (zh) 通行卡读写设备、抗干扰方法及设备
CN111327349B (zh) 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及rfid读写器
KR100659181B1 (ko) Ask rf 신호 복조기와 이를 구비하는 리더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