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7669B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7669B
CN112767669B CN202011623279.0A CN202011623279A CN112767669B CN 112767669 B CN112767669 B CN 112767669B CN 202011623279 A CN202011623279 A CN 202011623279A CN 112767669 B CN112767669 B CN 112767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neighbor
nodes
neighbor node
cen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32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7669A (zh
Inventor
宋玮琼
李冀
步志文
刘恒
段大鹏
赵成
羡慧竹
郭帅
韩柳
李季巍
吕凤鸣
刘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6232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7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7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7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使用无线和电力线载波两条通道进行通信依然存在的中心节点的数据无法顺利传输到从节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成功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建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主要为电力波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电力线通信的覆盖范围十分广阔,但是电力线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制约了其通信质量;无线通信的可扩展性较好、灵活性高,但是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建筑物遮挡等因素会对其通信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电力线载波和无线融合技术主要是构建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的双树网络,两张网络由各自的中心节点独立组网、维护网络。中心节点与从节点之间的网络路径从链路层看有两条,分为为电力线载波通道和无线通道。数据通信时,中心节点与从节点可以有两条通道,比传统的纯载波或纯无线多一条传输通道。可以有效的增加通信的成功率,但这种通信方式中,依然存在缺陷,例如,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中心节点位于地下室,无线信号差,无线网络存在覆盖低的问题,无线通道无法正常通信;当从节点离中心台区较远时,载波线上串扰存在的情况下,载波通道亦存在通信问题。即相关技术中,存在无线和电力线载波双通道无法保证中心节点的数据顺利的传输到从节点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使用无线和电力线载波两条通道进行通信依然存在的中心节点的数据无法顺利传输到从节点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可选地,在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之前,包括:中心节点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
可选地,在中心节点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之前,包括:中心节点构建广播信标,并分别启动无线通信通道和电力线载波通道向多个从节点广播广播信标;当多个从节点接收到广播信标后,多个从节点再次将广播信标对邻居节点进行广播,以收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多个从节点将收集到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至中心节点。
可选地,邻居节点包括:第一邻居节点和第二邻居节点,其中,第一邻居节点为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第二邻居节点为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包括:若存在第一邻居节点,将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若不存在第一邻居节点,则将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
可选地,将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包括:将在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一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中,第一邻居节点在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第一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若在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一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第一邻居节点中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地,将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包括:将在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二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中,第二邻居节点在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第二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若在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二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第二邻域节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地,若目标从节点无邻居节点,则中心节点重新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
可选地,邻居节点为在预定传输距离以内或预定传输跳数以内的节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确定模块,用于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中心节点通过邻居节点将数据发送至目标从节点的方式,通过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达到了通过目标从节点的邻居节点将数据从中心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基于无线和/或电力线载波通道将中心节点的数据顺利发送至从节点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使用无线和电力线载波两条通道进行通信依然存在的中心节点的数据无法顺利传输到从节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电力载波和无线的双树网络(双模通信机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际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中心节点收集从节点双通道邻居信息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选择中继路由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现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部分名词,解释如下:
电力线载波通讯即PLC,是英文Power line Carrier的简称。电力线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电力载波和无线的双树网络(双模通信机制),双树网络由各自的中心节点独立组网、维护网络,如图1所示,中心节点与从节点之间的网络路径从链路层看有两条,分为为载波通道和无线通道,其数据传输的流程如下:
S11中心节点启动数据传输;
S12数据经由载波通道传输;
S13判断数据是否传输成功;
S14若数据传输成功,流程继续,否则启动无线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S15数据处理。
可见,上述数据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时,中心节点与从节点可以有两条通道,比传统的纯载波或纯无线多一条传输通道,可以有效的增加通信的成功率。
但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中心节点可能位于地下室,这时无线信号差,无线网络存在覆盖低的问题,无线通道无法正常通信,当从节点离中心台区较远时,电力载波线上串扰存在的情况下,电力线载波通道亦存在通信问题。这时无线和载波双通道均无法保证中心节点的数据顺利的传输到从节点,例如,图2是一种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如图2所示,中心节点0与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均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但是节点5由于线路问题无法通过载波通信与节点4进行通信,但是节点4与节点5可通过无线通道进行通信,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双树型网络无论是载波通道还是无线通道均无法实现数据从中心节点0与从节点5之间的通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
步骤S104,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该数据传输的方法中,首先,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达到了通过目标从节点的邻居节点将数据从中心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基于无线和/或电力线载波通道将中心节点的数据顺利发送至从节点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使用无线和电力线载波两条通道进行通信依然存在的中心节点的数据无法顺利传输到从节点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之前,中心节点可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中心节点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之前,中心节点可通过如下步骤采集从节点的邻域节点的通信信号,具体地,中心节点构建广播信标,并分别启动无线通信通道和电力线载波通道向多个从节点广播广播信标;当多个从节点接收到广播信标后,多个从节点再次将广播信标对邻居节点进行广播,以收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多个从节点将收集到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至中心节点。图4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中心节点收集从节点双通道邻居信息的流程,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中心节点构建特征信标,分别启动无线和载波通道进行广播;
S32,从节点收到广播信标后,进行信标广播;
S33,等待从节点信标广播结束;
S34,汇聚邻居节点信息。
即中心节点启动信标,从节点无线通道/载波通信转发信标,判断转发是否完成,若完成,则收集邻居节点无线/载波信息(信号),汇聚节点双通道信息,若转发未完成,则继续转发。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邻居节点包括:第一邻居节点和第二邻居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邻居节点为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第二邻居节点为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还需要说明的是,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包括:若存在第一邻居节点,将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若不存在第一邻居节点,则将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具体地,将在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一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邻居节点在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第一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若在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一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第一邻居节点中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继节点包括但不限于:中继路由器。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具体地,将在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二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邻居节点在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第二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若在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二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第二邻域节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图5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选择中继路由器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中继路由器的选择步骤流程如下:
S41,中心节点要将信息传输给从节点,先汇聚从节点邻居节点信息后,然后从节点路径选择;
S42,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有邻居节点信息,若无则需重复汇聚邻居节点信息流程;
S43,判断该目标从节点是否有载波通道的邻居节点(采用电力载波通道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若有则进入S44载波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否则进入S45无线通道邻居节点选择(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
S44,载波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原则,优先选择层次低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次在同层次的邻居节点中选取场强小的作为中继节点;
S45,无线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原则,优先选择层次低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次在同层次的邻居节点中选取场强小的作为中继节点;
S46,选择好路由通道后,跟进路由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若目标从节点无邻居节点,则中心节点重新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邻居节点为在预定传输距离以内或预定传输跳数以内的节点。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40,用于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
确定模块42,用于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该数据传输的装置中,判断模块40,用于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确定模块42,用于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达到了通过目标从节点的邻居节点将数据从中心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基于无线和/或电力线载波通道将中心节点的数据顺利发送至从节点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使用无线和电力线载波两条通道进行通信依然存在的中心节点的数据无法顺利传输到从节点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之前,中心节点可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中心节点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之前,中心节点可通过如下步骤采集从节点的邻域节点的通信信号,具体地,中心节点构建广播信标,并分别启动无线通信通道和电力线载波通道向多个从节点广播广播信标;当多个从节点接收到广播信标后,多个从节点再次将广播信标对邻居节点进行广播,以收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多个从节点将收集到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至中心节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邻居节点包括:第一邻居节点和第二邻居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邻居节点为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第二邻居节点为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还需要说明的是,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包括:若存在第一邻居节点,将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若不存在第一邻居节点,则将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具体地,将在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一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邻居节点在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第一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若在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一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第一邻居节点中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继节点包括但不限于:中继路由器。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具体地,将在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二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邻居节点在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第二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若在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二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第二邻域节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具体地,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目标从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若目标从节点存在邻居节点,则将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目标从节点。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所述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除所述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其中,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有邻居节点信息,若无则需重复汇聚邻居节点信息流程;判断该目标从节点是否有载波通道的邻居节点,若有则进入载波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否则进入无线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其中,载波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原则为:优先选择层次低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次在同层次的邻居节点中选取场强小的作为中继节点;无线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原则为:优先选择层次低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次在同层次的邻居节点中选取场强小的作为中继节点;其中,所述邻居节点包括:第一邻居节点和第二邻居节点;
若所述目标从节点存在所述邻居节点,则将所述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节点;
所述中心节点构建广播信标,并分别启动无线通信通道和电力线载波通道向多个从节点广播所述广播信标;当所述多个从节点接收到所述广播信标后,所述多个从节点再次将所述广播信标对所述邻居节点进行广播,以收集所述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所述多个从节点将收集到的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至所述中心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居节点包括:第一邻居节点和第二邻居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邻居节点为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所述第二邻居节点为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邻居节点,将所述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包括:
若存在所述第一邻居节点,将所述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所述数据中继节点;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邻居节点,则将所述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所述数据中继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所述数据中继节点,包括:
将在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一邻居节点作为所述中继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邻居节点在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所述第一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
若在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一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所述第一邻居节点中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所述中继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所述数据中继节点,包括:
将在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优先级最高的第二邻居节点作为所述中继节点,其中,所述第二邻居节点在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的层次越低,所述第二邻居节点对应的优先级越高;
若在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第二邻居节点均处于相同层次,则从所述第二邻居节点选择场强最小的节点作为所述中继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从节点无邻居节点,则所述中心节点重新采集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居节点为在预定传输距离以内或预定传输跳数以内的节点。
7.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存在邻居节点,其中,所述中心节点为树状通信网络中的中心节点,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所述树状通信网络中除所述中心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其中,中心节点判断目标从节点是否有邻居节点信息,若无则需重复汇聚邻居节点信息流程;判断该目标从节点是否有载波通道的邻居节点,若有则进入载波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否则进入无线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其中,载波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原则为:优先选择层次低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次在同层次的邻居节点中选取场强小的作为中继节点;无线通道邻居节点选择原则为:优先选择层次低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其次在同层次的邻居节点中选取场强小的作为中继节点;其中,所述邻居节点包括:第一邻居节点和第二邻居节点;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从节点存在所述邻居节点,则将所述邻居节点作为数据中继节点,将待发送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中继节点发送至所述目标从节点;
所述中心节点构建广播信标,并分别启动无线通信通道和电力线载波通道向多个从节点广播所述广播信标;当所述多个从节点接收到所述广播信标后,所述多个从节点再次将所述广播信标对所述邻居节点进行广播,以收集所述多个从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所述多个从节点将收集到的所述邻居节点的无线通信信号和/或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至所述中心节点。
8.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的方法。
9.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的方法。
CN202011623279.0A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767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3279.0A CN112767669B (zh)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3279.0A CN112767669B (zh)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669A CN112767669A (zh) 2021-05-07
CN112767669B true CN112767669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69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3279.0A Active CN112767669B (zh) 2020-12-30 2020-12-3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7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842B (zh) * 2021-07-14 2022-11-08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调度的方法、系统、控制器及配电场域网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7571A (zh) * 2009-09-23 2010-05-12 李悦 一种电力线、无线双网路由方法
CN102185638A (zh) * 2011-04-25 2011-09-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线载波和双向工频通信混合组网方法
CN103475524A (zh) * 2013-09-13 2013-12-25 长沙威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主从节点通信网络的分层组网方法
WO2020042714A1 (zh) * 2018-08-27 2020-03-0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多径路由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1200858A (zh) * 2020-01-02 2020-05-26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宽带载波和窄带无线的双模混合网络的组网方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1331B2 (en) * 2006-06-12 2010-04-20 Tran Bao Q Mesh network door lock
JP5563906B2 (ja) * 2010-06-25 2014-07-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遠隔検針システム、カプラ
CN101883053A (zh) * 2010-07-09 2010-11-10 重庆大学 基于qos的plc组网方法
KR101198090B1 (ko) * 2011-03-22 2012-11-09 주식회사 열림기술 어린이 안심 서비스 기능을 구현하는 단말기
CN103634873B (zh) * 2013-12-18 2017-05-31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抄表系统的无线组网方法和电力抄表设备系统
CN105590430B (zh) * 2014-10-23 2019-02-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路径微功率无线抄表方法和系统
CN108401041B (zh) * 2018-03-20 2021-03-1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双模异构网络组网通信方法
CN109150712B (zh) * 2018-08-16 2020-12-1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载波与无线融合通信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CN109347520B (zh) * 2018-09-27 2021-12-31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0958B (zh) * 2018-12-29 2021-03-05 珠海慧信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抄表系统的组网方法及抄表方法
KR101975587B1 (ko) * 2019-01-17 2019-05-07 주식회사 아이씨티솔루션스 Rtu를 이용한 통합 계장 계측 제어시스템
CN111369777A (zh) * 2020-04-21 2020-07-03 深圳芯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维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7571A (zh) * 2009-09-23 2010-05-12 李悦 一种电力线、无线双网路由方法
CN102185638A (zh) * 2011-04-25 2011-09-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线载波和双向工频通信混合组网方法
CN103475524A (zh) * 2013-09-13 2013-12-25 长沙威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主从节点通信网络的分层组网方法
WO2020042714A1 (zh) * 2018-08-27 2020-03-0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多径路由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1200858A (zh) * 2020-01-02 2020-05-26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宽带载波和窄带无线的双模混合网络的组网方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7669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1029B (zh) 一种基于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
CN103974310B (zh) 无线通信多跳网络设备的树状拓扑构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213513A1 (e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s
US7760665B2 (en) Selective node tracking
US20110014910A1 (en) Channel re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20015026A1 (en) Method for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3441781B (zh) 电力线载波自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08377559A (zh) 基于波束的多连接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1755408A (zh) 实现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CN110022611A (zh) 实现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3259864B (zh) 窄带通信方法、对讲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自组网系统
CN102238682A (zh) 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网络选择方法
CN113747478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505254A (zh) 一种车辆编队行驶的通信方法、系统和终端
EP2512201B1 (fr) Station émettrice/réceptrice pour former un noeud d'un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s et procédé de télécommunications associé
CN11276766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9496B (zh) 一种海上多移动异构平台短距离组网方法
CN109525811B (zh) 一种监控视频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07442A (zh) 小区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6539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RU2645599C2 (ru) Способ выбора узлов многоточечной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CN113037332B (zh) 一种基于双信道混合复用的树形网络通信方法
CN110166268A (zh) 一种无线回程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343697B (zh) 通信组网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5122934A (zh) 无网络覆盖下的邻居发现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