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1563A -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1563A
CN110381563A CN201910613357.XA CN201910613357A CN110381563A CN 110381563 A CN110381563 A CN 110381563A CN 201910613357 A CN201910613357 A CN 201910613357A CN 110381563 A CN110381563 A CN 110381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wave frequency
frequency range
self
organ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33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1563B (zh
Inventor
黎成中
党舒平
梁毅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outh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South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South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South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33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1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1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1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1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1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智慧城市服务支撑领域,公开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后,通过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获得探知信息;所述探知信息包括端到端的探知距离、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根据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和载波频段的信道质量,然后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本发明规定了在给定所探知的网络与通信环境信息的前提下,如何从规定的七种反应策略中选择出一种来执行,并规定了给载波频段分类法则,提出了选择载波频段直接传输或接力转发的方法,能够解决自组织网络中通信范围有限、同频干扰严重以及通信资源难以整合这三大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
背景技术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即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服务指标相比于当前的4G网络将会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吞吐量,为了适应新型用户需求,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数据业务传输等,需要计以十倍地提高。故此,传统蜂窝小区基站的业务量大增,从而导致了传统上以基站为核心的蜂窝通信网络难以为继。为解决海量数据以及海量用户的通信需求,自组织网络应运而生。
自组织网络的优点是不用通过基站协调分配频谱与设备资源,而是利用收发端设备通过自组织协议进行点到点互联来建立链路,并传输信号。自组织网络不依赖基站作为通信中心,而是采用一种新式的分布式网络架构。通过自组织网络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基站的工作负担,同时提升频谱、能源效率。自组织网络与传统基站构成的蜂窝小区网络构成互补,能够提升整体的用户体验与通信服务质量,提升通信频谱与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自组织网络亦有其弊端与适用范围。首先自组织网络一般不经过基站协调,占用的是非注册的频谱资源,且不同的收发端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容易造成不同收发端组占用相同频谱资源,产生同频干扰的问题,当自组织网络采用与蜂窝通信相同频率时,如不采取有效防止措施,这种干扰甚至有时候会对传统的蜂窝通信产生不利影响,破坏蜂窝通信的优先通信权限。因此,自组织网络更适用于小范围内的局域通信,这限制了其通信范围。其次,自组织网络中频谱与设备资源原子化,如何通过有效设定相关协议、算法将其通过分布式的方法组织起来,进一步提升网络整体的运行效率,成为一个技术难点,也是自组织网络能否在实际通信中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在包括蜂窝网络和自组织网络的上行通信中,自组织用户发送端与自组织用户接收端或蜂窝用户接收端建立通信连接面临的通信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能够解决自组织网络中通信范围有限、同频干扰严重以及通信资源难以整合这三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化后,通过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获得探知信息;所述探知信息包括端到端的探知距离、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根据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和载波频段的信道质量,然后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
所述反应策略包括:
反应策略A:占用某个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B:占用某个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C:占用某个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D:占用某个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E:占用某个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F:占用某个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G:放弃发送,保持缄默一段给定时间,然后再次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
特别的,所述根据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包括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既被自组织用户占用又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
特别的,所述通信协议优选权为依次按照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的优先级进行占用,对于既被自组织用户占用又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不进行占用。
特别的,所述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具体通过以下决策过程得出:
表示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探知距离,表示通过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设定的临界距离阈值,是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个载波频段所构成的集合为,并设既未被蜂窝用户占用,又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虽未被蜂窝用户占用,但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虽被蜂窝用户占用,但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既被蜂窝用户占用,又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
(1)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G;
(2)若,对依照的优先顺序对载波频段进行分配;并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挑选出载波频段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
其中号载波频段的端到端的信道增益;号载波频段由传送端到被干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为发送端发送功率;为同频干扰阈值,为同频干扰;若,则认为同频干扰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该载波频段能被复用,反之认为同频干扰,该载波频段不能被复用;经过上述挑选后,若,则回到反应策略G;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D;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E;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F;
(3)若, 对依照的优先顺序对载波频段进行分配;并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选出最优载波、接力转发节点组合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
其中号载波频段经号接力转发节点转发后的端到端信道增益;号载波频段经号接力转发节点转发后对被干扰接收端的最大信道增益,即发送端与接力转发节点到基站的信道增益两者取最大;为同频干扰阈值,为同频干扰;若,则认为同频干扰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该载波频段能被复用,反之认为同频干扰,该载波频段不能被复用;经过上述挑选后,,则回到反应策略G;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A;若,且,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B;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C;
(4)若,首先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
,并计算出
再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
,并计算出
然后比较的大小;若,则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选出最优载波、接力转发节点组合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若 ,则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挑选出载波频段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特别的,所述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的方法为通过反馈信道与配套的通信环境测定模块探知信息。
特别的,所述获得端到端的探知距离的方法为通过端发送检测信号获得收发时间差与已知发送检测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而得。
特别的,所述获得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的方法为获取在端周边闲置的、愿意且能够担任接力转发任务的每一个自组织用户的设备识别编码,并将每一个设备识别编码作为一个元素记录到以集合的形式呈现的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规定了为实现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而需要探知的网络与通信环境信息;规定了根据所探知的网络与通信环境信息,总共可以做出七种反应策略;规定了在给定所探知的网络与通信环境信息的前提下,如何从规定的七种反应策略中选择出一种来执行;规定了给载波频段分类法则,根据其被占用情况,一共可以分为四类;提出了根据信道信息来选择载波频段的方法;提出了根据信道信息来联合选择载波频段和接力转发节点的方法;提出了根据信道信息来选择单跳与多跳传输模式的方法;提出了促使自组织用户承担接力转发任务的激励策略。
2.本发明具备接力转发功能,在不增大单个传输节点发射功率的前提下扩大自组织网络通信范围;使用分布式的载波资源占用广播协议,避免同频干扰;如频率资源已经分配完毕,无法避免同频干扰,则使用发射功率控制技术将同频干扰限制在一定的可接受范围内;对自组织网络中的闲置通信节点提出激励策略,促使其成为接力转发节点,协助接力转发通信;当存在多个可用的闲置接力转发节点可供选择时,具备对接力转发节点进行分布式优化分配的功能,从而提高自组织网络整体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考虑单蜂窝小区、多收发端组、多载波、多接力转发节点的分布式自组织网络通信情景,更具一般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在给定相同网络设定与参数以及固定蜂窝用户数量下,网络整体上行本实施例优化资源分配策略与其他策略的吞吐量仿真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的实施通信场景:
在一个单蜂窝小区,其中基站位于正六边形蜂窝服务区域的中心点。传统的依托基站进行蜂窝通信的用户,简称为“蜂窝用户”,有个;不依托基站进行蜂窝通信,而依靠自组织网络协议架构进行通信的用户,简称为“自组织用户”,有个,两者均匀分布在正六边形蜂窝服务区域中。整个蜂窝通信小区内共有个正交载波频段可供使用,传输不同信息。
基于上述通信情景,仅考虑上行通信的情况,即蜂窝用户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情况。在某一时刻,有个蜂窝用户,占用个载波频段,在向基站以统一的功率发射信号,同时还有个已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自组织通信连接的自组织用户。这时,在余下的个自组织用户中,某个自组织用户(发送端)产生了新的通信需求,需要与另外一个自组织用户(接收端)建立通信连接。
由此可进行本实施例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化后,通过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获得探知信息。探知信息包括端到端的探知距离、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根据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和载波频段的信道质量,并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
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的方法为通过反馈信道与配套的通信环境测定模块探知信息。获得端到端的探知距离的方法为通过端发送检测信号获得收发时间差与已知发送检测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而得。获得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的方法为获取在端周边闲置的、愿意且能够担任接力转发任务的每一个自组织用户的设备识别编码,并将每一个设备识别编码作为一个元素记录到以集合的形式呈现的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中。
根据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包括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既被自组织用户占用又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
通信协议优选权为依次按照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的优先级进行占用,对于既被自组织用户占用又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不进行占用。
反应策略包括以下七种反应策略:
反应策略A:占用某个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B:占用某个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C:占用某个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D:占用某个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E:占用某个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F:占用某个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G:放弃发送,保持缄默一段给定时间,然后再次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
如图2所示,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具体通过以下决策过程得出:
表示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探知距离,表示通过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设定的临界距离阈值,是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个载波频段所构成的集合为,并设既未被蜂窝用户占用,又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虽未被蜂窝用户占用,但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虽被蜂窝用户占用,但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既被蜂窝用户占用,又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
(1)首先,发送端考察收发端距离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是否在最大可输出发送功率范围内有不通过接力转发节点也可传送信号给接收端的可能性,以及有无周边闲置的,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响应发送请求,愿意且能够担任接力转发任务。如预计自身在输出最大功率时,仍然必须要通过接力转发站来传送信号给接收端,而周边亦没有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响应接力转发请求,则放弃发送,保持缄默一段给定时间,然后再次进行网络探知。从数学上,这一情景可以表示为:
即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G;
(2)若,则考虑反应策略D、反应策略E、反应策略F三种反应策略,即不通过接力转发站转发,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而至于具体采取哪种策略,则需要根据所探知的载波频段占用情况来决定。对依照的优先顺序对载波频段进行分配,以上优先顺序为通信协议优选权的实际体现。并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挑选出载波频段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
其中号载波频段的端到端的信道增益;该增益表征了信道在各种类型的衰落和传输阻碍影响下的通信质量,的值越大,说明信道越可靠;号载波频段由传送端到被干扰接收端(在上行通信时即为基站)的信道增益,的值越大,说明被干扰接收端(上行通信时即基站)对同频干扰越敏感;为发送端发送功率;为同频干扰阈值,为同频干扰;若,则认为同频干扰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接受,该载波频段能被复用,反之认为同频干扰,不可接受,该载波频段不能被复用;经过上述挑选后,若,则由于没有合适的可用载波资源,回到反应策略G;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D;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E;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F;
(3)若, 则必须采用考虑反应策略A、反应策略B、反应策略C三种反应策略,即接力转发辅助自组织网络通信,否则通信不能顺利进行。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就从一维(载波频段)上升到二维(载波频段与接力转发节点)。对依照的优先顺序对载波频段与接力转发节点进行分配,以上优先顺序为通信协议优选权的实际体现。并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选出最优载波、接力转发节点组合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
其中号载波频段经号接力转发节点转发后的端到端信道增益;号载波频段经号接力转发节点转发后对被干扰接收端的最大信道增益,即发送端与接力转发节点到基站的信道增益两者取最大;为同频干扰阈值,为同频干扰;若,则认为同频干扰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该载波频段能被复用,反之认为同频干扰,该载波频段不能被复用;经过上述挑选后,,则回到反应策略G;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A;若,且,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B;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C;
(4)若,首先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
,并计算出
再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
,并计算出
然后比较的大小;若,则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选出最优载波、接力转发节点组合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若 ,则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挑选出载波频段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自组织用户是否会响应其他自组织用户发出的转发需求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1)自身到达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两跳信道的质量。
(2)自身的发射功率与能源储备状况。
(3)信息安全与转发授权协议。
(4)自身已承担的通信工作任务与系统复杂度。
(5)转发激励手段与优化网络标准协议
以上多点除了转发激励手段与优化网络标准协议,由于与本发明主体技术内容关系不大,这里不展开叙述。对于转发激励手段与优化网络标准协议,本发明规定,在节点信道质量优良、闲置、且具备充足供能的前提下,要求全体采纳自组织网络架构的节点所必须义务互相帮助转发,响应其他自组织节点的接力转发请求,否则不允许采用该分布式架构,只能进行传统的蜂窝通信。
通过应用本发明所提出之资源分配策略,全小区内的通信吞吐量可以得到提升,该指标由一下数学表达式给出:
其中分别表示蜂窝用户与自组织用户的端到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分别表示不使用以及使用接力转发节点进行信号传输的自组织通信收发端组合的集合。具体技术效果如图3所示。
从一个发起传输请求的自组织用户(发送端)的角度出发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场景。
首先无论是蜂窝用户还是自组织用户,在网络中都有独一无二的设备识别编码,如物理地址。所以,当一个自组织用户需要发起传输请求时,它会先以一个较小的发射功率广播接收端设备识别编码,以确认该接收端在自身附近的一个小区域范围内,这样才具备进行自组织网络架构和传输的前提条件,否则即转为传统的蜂窝通信,与基站相连,令其协助搜索接收端。如果接收端在发送端附近,则会收到发送端广播的传输请求,与自身设备识别编码比较后,确认接收端为自身,则会返回一个确认建立自组织网络架构的信令信号,该信令信号还可以进一步用来做端到端的距离与信道估计。发送端收到该反馈信令后,即正式进入自组织网络通信模式。同时,如有其他闲置的,条件适宜的,愿意进行自组织网络通信的通信设备在收到该发送端的传输请求时,虽然通过比对发现接收端不是自身,但也会回传一个愿意协助接力转发的信令,并附上自己的设备识别编码,该信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用来做两跳的信道估计。
为了顺利进行自组织网络通信,并协调优化通信资源配置,首先要进行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的探知。通过分析与处理接收端的反馈信号,发送端可以估计出端到端距离,在收集到其他闲置用户的协助回传信令时,即可建立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之后,发送端要依靠信令或训练序列等对各载波频段做信道估计与占用情况的感知,并生成载波频段简况列表,从中可以估计每个载波频段的信道质量和被占用的情况。然后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优化信号传输过程。
一旦发送端选定某载波频段和某接力转发节点负责协助传输后,即广播相关信息,令周围的自组织节点和基站获知此自组织通信过程的建立。
被选中的接力转发节点和接收端在收到自组织网络传输条件已经准备好的信号后,即进入侦听与准备接收状态。在第一跳传输时,被选中的接力转发节点会收到来自发送端的传输信号,被选中的接力转发节点可以采用解码-转发策略,将收到的信号重新解码并根据下一跳的信道状况进行重新编码,然后发送给接收端。或者,被选中的接力转发节点也可以采用放大-转发策略,即不解码收到的信号,只是简单将其放大后转发给接收端。在第二跳传输时,接力转发节点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发给接收端。在第一跳传输时,接收端也可能会收到来自于发送端的信号,但相对于第二跳由接力转发节点传输过来的信号,一般来说第一跳信号会比较微弱,故在做解码判决时,可以以第二跳收到信号为主,第一跳收到信号为辅,辅助解码判决,或提供某种校验机制。
接收端解码收到信号后,释读出发送端传输的比特流,并校验其正确性,确认无误后回传确认ACK信令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确认ACK信令后释放所占用的通信资源,并拆除自组织网络通信链路。若接收端通过校验后认为解码得到的比特流不正确,则回传重传ACK信令。若反复超过三次重传皆判为不正确,则认为当前信道或网络状况不适宜传输,发送端放弃发送请求,保持缄默一段给定时间,然后再次进行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的探知。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化后,通过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获得探知信息;所述探知信息包括端到端的探知距离、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根据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和载波频段的信道质量,然后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
所述反应策略包括:
反应策略A:占用某个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B:占用某个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C:占用某个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个优选的接力转发站转发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D:占用某个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E:占用某个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F:占用某个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且预计同频干扰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点对点发送需要传输的信号给接收端;
反应策略G:放弃发送,保持缄默一段给定时间,然后再次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被载波频段分类法则划分的载波频段包括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既被自组织用户占用又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优选权为依次按照未被任何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只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的优先级进行占用,对于既被自组织用户占用又被蜂窝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不进行占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依照探知信息和通信协议优选权作出反应策略,具体通过以下决策过程得出:
表示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探知距离,表示通过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设定的临界距离阈值,是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个载波频段所构成的集合为,并设既未被蜂窝用户占用,又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虽未被蜂窝用户占用,但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虽被蜂窝用户占用,但未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设既被蜂窝用户占用,又被自组织用户占用的载波频段集为
(1)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G;
(2)若,对依照的优先顺序对载波频段进行分配;并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挑选出载波频段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
其中号载波频段的端到端的信道增益;号载波频段由传送端到被干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为发送端发送功率;为同频干扰阈值,为同频干扰;若,则认为同频干扰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该载波频段能被复用,反之认为同频干扰,该载波频段不能被复用;经过上述挑选后,若,则回到反应策略G;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D;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E;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F;
(3)若, 对依照的优先顺序对载波频段进行分配;并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选出最优载波、接力转发节点组合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
其中号载波频段经号接力转发节点转发后的端到端信道增益;号载波频段经号接力转发节点转发后对被干扰接收端的最大信道增益,即发送端与接力转发节点到基站的信道增益两者取最大;为同频干扰阈值,为同频干扰;若,则认为同频干扰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该载波频段能被复用,反之认为同频干扰,该载波频段不能被复用;经过上述挑选后,,则回到反应策略G;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A;若,且,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B;若,则发送端作出反应策略C;
(4)若,首先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
,并计算出
再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
,并计算出
然后比较的大小;若,则采用接力转发方式挑选准则选出最优载波、接力转发节点组合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若 ,则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挑选准则挑选出载波频段和发送端作出的反应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知通信环境与网络信息的方法为通过反馈信道与配套的通信环境测定模块探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端到端的探知距离的方法为通过端发送检测信号获得收发时间差与已知发送检测信号的传输速率计算而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的方法为获取在端周边闲置的、愿意且能够担任接力转发任务的每一个自组织用户的设备识别编码,并将每一个设备识别编码作为一个元素记录到以集合的形式呈现的可供作为接力转发站的自组织用户列表中。
CN201910613357.XA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Active CN110381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3357.XA CN110381563B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3357.XA CN110381563B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1563A true CN110381563A (zh) 2019-10-25
CN110381563B CN110381563B (zh) 2022-07-05

Family

ID=6825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3357.XA Active CN110381563B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15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189A (zh) * 2019-10-31 2020-05-08 广西华南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步式的多载波无线转发站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CN113453314A (zh) * 2021-06-07 2021-09-2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endc频段组合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4872A1 (en) * 2003-12-30 2005-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cooperative relaying
CN1889750A (zh) * 2005-06-28 2007-01-0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混合网络中的信道分配方法
CN101267578A (zh) * 2008-04-30 2008-09-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蜂窝移动节点自组织Ad hoc网内节点的通信控制方法
WO2011069295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222872A (zh) * 2017-06-23 2017-09-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64872A1 (en) * 2003-12-30 2005-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cooperative relaying
CN1889750A (zh) * 2005-06-28 2007-01-03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混合网络中的信道分配方法
CN101267578A (zh) * 2008-04-30 2008-09-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蜂窝移动节点自组织Ad hoc网内节点的通信控制方法
WO2011069295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222872A (zh) * 2017-06-23 2017-09-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UPING DANG; GAOJIE CHEN; JUSTIN P. COON: "Multicarrier Relay Selection for Full-Duplex Relay-Assisted OFDM D2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李维谦: "蜂窝与D2D混合组网下的资源分配研究", 《硕士论文》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189A (zh) * 2019-10-31 2020-05-08 广西华南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步式的多载波无线转发站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CN111132189B (zh) * 2019-10-31 2022-07-29 广西华南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步式的多载波无线转发站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CN113453314A (zh) * 2021-06-07 2021-09-2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endc频段组合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1563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6194B (zh) 一种双模融合组网方法及通信方法
Jurdak Wireless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A cross-layer design perspective
Zhang et al. Wireless mesh networking: architectures, protocols and standards
CN104703224B (zh)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813713B (zh)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ad-hoc/网络辅助的设备发现协议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80170B (zh) 一种d2d响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Sami et al. A survey and taxonomy 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strategie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Research issues and challenges
CN104507168B (zh) 认知Ad Hoc网络的分布式拓扑控制方法
CN102301762A (zh) 具有冲突检测的多跳无线家庭网格网络的分布式ip地址指派协议
WO2008059678A1 (fr)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radio,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radio, et program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Hu et al. Load adaptive MAC: a hybrid MAC protocol for MIMO SDR MANETs
CN104735744B (zh) 一种基于终端直通通信的多跳中继路由的设计方法
CN103379502B (zh) 一种蜂窝网络中引入d2d技术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
CN106102132B (zh) 一种短波智能选频与分集的短波组网实现方法
CN113259864B (zh) 窄带通信方法、对讲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自组网系统
JP2019537390A (ja) 子機とタイムスロットチャネルホッピ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動作する親機との間の優先アソシエーション
JP4976858B2 (ja) リレーベースのセルラ構成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Anamuro et al. Distance-aware relay selection in an energy-efficient discovery protocol for 5G D2D communication
CN109076430A (zh) 用于发现中继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Murad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enhancements for in-band full-duplex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hen et al. Optimal mode selection algorithms in multiple pai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10381563A (zh)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
CN103874226B (zh) 自组织网络中基于tdma的多址接入方法
CN109041078A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Zhao et al. Dynamic and non-centric networking approach using virtual gateway platforms for low power wide area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