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4441A -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4441A
CN112764441A CN202011547218.0A CN202011547218A CN112764441A CN 112764441 A CN112764441 A CN 112764441A CN 202011547218 A CN202011547218 A CN 202011547218A CN 112764441 A CN112764441 A CN 112764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emperature
heating
single chi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72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
冯红涛
张涛
樊光民
王强
陈虎
廖武华
吴焯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72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4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4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4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加热装置中的线圈盘模块与测温装置中的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电磁耦合,以使得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中产生感应电流,实现了加热装置为测温装置无线供电的效果;加热装置中的第一单片机利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测温装置中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无线通讯连接获取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实现了加热装置无线测温的目的,达到了第一单片机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的效果。同时使得一个加热装置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测温装置,并且一个测温装置也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加热装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用户的购买成本。

Description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厨房家电的种类越来越多,每个厨房家电都是独立的设备且独立使用的,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等等,使得厨房家电的制造成本较高,且家电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之后,用户通常是丢弃故障的家电再重新购买,导致用户的购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在加热装置中设置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线圈盘模块以及在测温装置中设置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实现了加热装置的无线供电和无线测温的效果,进而实现了第一单片机根据温度值控制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线圈盘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线圈盘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线圈盘模块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电磁感应连接;当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与所述线圈盘模块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单片机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并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温度值;
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温度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并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按照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加热时长;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以及所述加热时长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烹饪类型,并根据所述烹饪类型确定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以及所述加热时长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所述加热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所述加热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的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性能参数和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对应的加热功率补偿系数;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加热功率补偿系数对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实际加热功率为所述目标加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目标温度与预设初始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初始加热功率;
所述第一单片机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以所述初始加热功率开始加热。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应用在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线圈盘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线圈盘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线圈盘模块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电磁感应连接;当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与所述线圈盘模块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第二单片机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并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温度值;
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温度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电磁加热电源板和散热装置;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电磁加热电源板和所述散热装置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
所述第二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WIFI、近距离无线通讯装置或者红外通讯装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加热装置中设置线圈盘模块以及在测温装置中设置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以使得在线圈盘模块通电产生磁场后能够与无线接收线圈模块耦合并使得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能够为测温装置提供电能,实现了加热装置通过与测温装置电磁感应连接为测温装置无线供电的效果;通过在加热装置中设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以及在测温装置中设置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以使得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值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给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并且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将获取到的温度值传输给第一单片机,实现了加热装置无线测温的目的,进而达到了第一单片机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的效果。同时使得一个加热装置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测温装置,并且一个测温装置也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加热装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用户的购买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细化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进一步细化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进一步细化步骤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的追加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的追加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02和测温装置101;加热装置102包括:第一单片机108、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和线圈盘模块107,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和线圈盘模块107均与第一单片机108电连接;测温装置101包括:第二单片机104、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温度传感器106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和温度传感器106均与第二单片机104电连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无线通讯连接;线圈盘模块107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电磁感应连接;当加热装置102处于工作状态时,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与线圈盘模块107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2是一种具有电磁加热功能的装置,该功能主要是通过设置于加热装置102中的线圈盘模块107来实现的,当有高频电压流经线圈盘模块107时,线圈盘模块107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再将包括铁质容器和测温装置101的设备放置于加热装置102上配合使用,铁质容器表面相当于对交变磁感线进行切割,此时,铁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铁质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实现了加热装置102对测温装置101的加热功能。
进一步地,本申请在铁质容器外部周围环绕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与线圈盘模块107相对平行设置,当线圈盘模块107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时,穿过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磁通量也会发生高速的变化,进而使得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为测温装置101提供电能,实现了加热装置102对测温装置101的无线供电的功能。
进一步地,当加热装置102处于工作状态时,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与线圈盘模块107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并为测温装置101提供电能之后,测温装置101中的温度传感器106开始采集温度值,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实时传输给第二单片机104,第二单片机104将接收到的温度值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无线通讯传输给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将接收到的温度值发送给第一单片机108,第一单片机108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所述第二单片机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并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温度值;
步骤202、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温度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加热装置102处于工作状态时,线圈盘模块107通电后会产生交变磁场,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会与线圈盘模块107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通过产生的感应电流为测温装置101提供电能,此时,第一单片机108会控制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建立无线通讯连接,然后,第一单片机108判断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是否建立成功,若第一单片机108接收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建立成功的指令,则第一单片机108将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温度值,若第一单片机108接收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建立失败的指令,则第一单片机108将控制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再次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建立无线通讯连接,直到第一单片机108接收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建立成功的指令,第一单片机108继续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温度值,并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加热装置102中设置线圈盘模块107以及在测温装置101中设置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以使得在线圈盘模块107通电产生磁场后能够与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耦合并使得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能够为测温装置101提供电能,实现了加热装置102通过与测温装置101电磁感应连接为测温装置101无线供电的效果;通过在加热装置102中设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以及在测温装置101中设置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和温度传感器106,以使得温度传感器106将采集到的温度值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以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给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并且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将获取到的温度值传输给第一单片机108,实现了加热装置102无线测温的目的,进而达到了第一单片机108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的效果。同时使得一个加热装置102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测温装置101,并且一个测温装置101也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加热装置102,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用户的购买成本。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细化步骤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并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
步骤302、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步骤303、按照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模式为用户通过加热装置102上设置的功能按键或者触摸屏与加热装置102进行交互后设置的加热模式,该加热模式具体可以为:煮沸、保温以及热牛奶等加热模式,当用户选择其中一个加热模式之后,第一单片机108会接收到一个相应的目标温度值,并根据该目标温度值与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温度值的温度差值确定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具体的,目标温度值与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与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第一单片机108按照确定的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实时控制线圈盘模块107进行加热,直到温度值等于目标温度值时,第一单片机108控制线圈盘模块107停止加热。
具体的,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预先设置一个能表示温度差值与目标加热功率之间正比关系的正比例系数,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与该正比例系数进行乘积运算得到目标加热功率。
例如,当用户利用加热装置102进行烧水并选择煮沸加热模式时,第一单片机108接收到的目标温度为100℃,在加热装置102工作之后,第一单片机108实时接收测温装置101中的温度传感器106采集到的温度值T℃,再根据温度差值(100-T)℃和正比例系数K1的乘积得到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P,即,P=K1*(100-T)℃,进而根据该目标加热功率P控制线圈盘模块107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106采集到的温度值T℃等于100℃时,目标加热功率P为0,此时,第一单片机108控制线圈盘模块107停止加热,加热装置102完成烧水的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温度差值确定目标加热功率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单片机108通过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值与接收到的测温装置101中的温度传感器106采集到的温度值的温度差值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进行实时控制,并使得温度传感器106采集到的温度值达到目标温度值,实现了加热装置102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加热功率进行实时控制,并通过控制加热功率使得接收到的温度值最终达到目标温度值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进一步细化步骤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并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及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加热时长;
步骤402、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以及所述加热时长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步骤403、按照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单片机108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加热模式接收到目标温度值的同时,还会接收到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时长,第一单片机108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温度值,并将目标温度值与上述温度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温度差值,再根据温度差值和加热时长确定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其中,温度差值与目标加热功率成正比,加热时长与目标加热功率成反比,进而第一单片机108根据目标加热功率控制线圈盘模块107以该目标加热功率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预先设置一个能表示温度差值与目标加热功率之间正比关系的正比例系数,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与该正比例系数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进行比值运算得到目标加热功率。
例如,用户设置的加热模式为在10min内烧开水,那么相应的第一单片机108会接收到加热时长10min和目标温度值100℃两个信息,具体的,目标加热功率与加热时长成反比,并与目标温度值与第一单片机108实时接收到的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100-T)℃成正比,且正比例系数为K2,因此,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100-T)℃与正比例系数K2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10min进行比值运算得到目标加热功率P,即,P=(K2*(100-T)℃)/10min,并根据该目标加热功率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进行控制,最终使得第一单片机108实时接收到的温度值T℃在规定的加热时长10min内达到目标温度值1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温度差值以及加热时长确定目标加热功率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单片机108控制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的参数中加入了加热时长,使得第一单片机108可以通过目标温度值与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以及加热时长两个参数对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确定并根据该目标加热功率控制线圈盘模块107进行加热,使得第一单片机108接收到的温度值能够在规定的加热时长内达到目标温度值,满足了用户对加热时长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进一步细化步骤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并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和加热时长,及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烹饪类型,并根据所述烹饪类型确定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
步骤502、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所述加热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步骤503、按照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单片机108在通过用户设置的加热模式接收到目标温度值和加热时长的同时,还会接收到加热模式对应的烹饪类型,具体的,该烹饪类型可以包括:烧水、煮饭、煮粥以及煲汤等,当用户选择一种加热模式时,那么第一单片机108就会接收到相应的目标温度值、加热时长以及具体的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加热装置102为了使得盛装有相应食材的包括有测温装置101的锅体内的温度值在规定的加热时长内达到目标温度值,第一单片机108会根据目标温度值与实时接收到的锅体内的温度值的温度差值、加热时长以及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其中,该目标加热功率与温度差值和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成正比,并与加热时长成反比,第一单片机108按照该目标加热功率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进行控制,以使得锅体内的温度值在规定的加热时长内达到目标温度值。
具体的,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与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进行比值运算得到目标加热功率。
例如,在利用加热装置102进行烧水时,用户设定的加热模式为10min使水的温度达到100℃,在利用加热装置102进行煮粥时,用户设定的加热模式也为10min使粥的温度达到100℃,此时,若仅根据加热时长和温度差值进行目标加热功率的确定就会由于食材的不同,造成达不到预期的烹饪效果的问题,因此,在加入了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这一参数之后,利用该参数对不同的食材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得根据温度差值、加热时长以及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得到目标加热功率,假设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为K3,第一单片机108实时接收到的温度值为T℃,相应的温度差值为(100-T)℃,那么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100-T)℃与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为K3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10min进行比值运算得到目标加热功率P,即,P=(K3*(100-T)℃)/10min,因此加热装置102按照该目标加热功率对相应的食材进行烹饪时在满足烹饪温度和烹饪时长的要求的同时,也可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具体的,这里的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可以为与食材本身的属性有关参数,例如,能够表征食材属性的质量和比热容的乘积,在实际应用中,该参数还可以根据与烹饪类型有关的其他属性进行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温度差值、加热时长以及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目标加热功率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单片机108控制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的参数中加入了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在满足烹饪温度和烹饪时长的要求的同时,以使得加热装置102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类型对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进而使得在不同的烹饪类型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的追加步骤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的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性能参数;
步骤602、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性能参数和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对应的加热功率补偿系数;
步骤603、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加热功率补偿系数对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实际加热功率为所述目标加热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放置于加热装置102上的包括测温装置101的锅体需要做更换的情况下,以及包括测温装置101的锅体需要更换其他的加热装置102的情况下,利用图2至图5所示的任意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就不能使得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为目标加热功率,因为在包括测温装置101的锅体进行更换时,会涉及到锅体中的测温装置101的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中的无线接收线圈本身的线圈数以及材质等属性的不同造成的性能参数的区别,以及在同一锅体更换不同加热装置102时,会涉及到加热装置102的线圈盘模块107中的线圈盘本身的线圈数以及材质等属性的不同造成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的区别,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就会使得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与目标加热功率存在差异,因此,这就需要引入由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和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的加热功率补偿系数这一参数,并利用这一参数对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目标加热功率,并使得利用该最终目标加热功率控制线圈盘模块107进行加热时的实际加热功率等于目标加热功率。
具体的,当将任意一种包括加热装置102的加热底座与任意一种包括测温装置101的锅体进行匹配使用时,用户通过与加热底座的交互将设置的加热模式发送给第一单片机108,第一单片机108此时会接收到与加热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值、加热时长以及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同时第一单片机108还会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到第二单片机104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并且根据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一单片机108所在加热装置102的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加热功率补偿系数。第一单片机108将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温度差值,再根据该温度差值、加热时长以及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再利用加热功率补偿系数对线圈盘模块107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目标加热功率,并使得利用该最终目标加热功率控制线圈盘模块107进行加热时的实际加热功率等于目标加热功率,其中,目标加热功率与温度差值和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成正比,并与加热时长成反比,并且加热功率补偿系数具体可以为一比例系数,用于计算对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时应该调整的具体加热功率波动值。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与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进行比值运算得到目标加热功率,第一单片机108再将目标加热功率与加热功率补偿系数的乘积得到加热功率补偿值,目标加热功率与加热功率补偿值之和即为线圈盘模块107控制线圈盘模块107进行加热所依据的最终目标加热功率,并根据该最终目标加热功率对线圈盘模块107进行控制以使得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为目标加热功率。
例如,利用同一个加热装置102对两种不同的锅体分别进行煮饭和煲汤,当利用一种锅体进行煮饭时,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与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进行比值运算之后得到目标加热功率为700W,第一单片机108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第二单片机104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第一单片机108基于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和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对应的加热功率补偿系数为10%,第一单片机108将加热功率补偿系数10%与目标加热功率700W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加热功率补偿值为70W,那么最终目标加热功率调整为770W,第一单片机108根据调整后的最终目标加热功率770W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进行控制,使得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为目标加热功率700W,若不进行调整,则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仅能达到630W,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烹饪效果。
同理,当利用另一种锅体进行煲汤时,第一单片机108将温度差值与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进行乘积运算,并将该乘积与加热时长进行比值运算之后得到目标加热功率为1000W,第一单片机108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接收第二单片机104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发送的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第一单片108基于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的性能参数和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对应的加热功率补偿系数为5%,第一单片机108将加热功率补偿系数5%与目标加热功率1000W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加热功率补偿值为50W,那么最终目标加热功率调整为1050W,第一单片机108根据调整后的最终目标加热功率1050W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进行控制,使得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为目标加热功率1000W,若不进行调整,则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仅能达到950W,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烹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温度差值、加热时长、烹饪类型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以及加热功率补偿系数确定最终目标加热功率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引入加热功率补偿系数这一参数,使得在同一加热装置102匹配不同测温装置101以及同一测温装置101匹配不同的加热装置102时,都能够使得线圈盘模块107的实际加热功率达到目标加热功率,进而使得烹饪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同时达到更好的烹饪效果。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的追加步骤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目标温度与预设初始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初始加热功率;
步骤702、所述第一单片机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以所述初始加热功率开始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单片机108基于加热模式确定了目标温度之后,第一单片机108会基于目标温度与预设初始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线圈盘模块107的初始加热功率,该预设初始温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一般为常温,因此,相应的初始加热功率应该为加热装置102所能达到的最大加热功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应用在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该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02和测温装置101;加热装置102包括:第一单片机108、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和线圈盘模块107,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和线圈盘模块107均与第一单片机108电连接;测温装置101包括:第二单片机104、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温度传感器106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和温度传感器106均与第二单片机104电连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无线通讯连接;线圈盘模块107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电磁感应连接;当加热装置102处于工作状态时,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与线圈盘模块107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第二单片机104用于获取温度传感器106采集到的温度值,并利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05发送温度值;第一单片机108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9接收温度值,并根据温度值控制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加热装置102中设置线圈盘模块107以及在测温装置101中设置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以使得在线圈盘模块107通电产生磁场后能够与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耦合并使得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103能够为测温装置101提供电能,实现了加热装置102通过与测温装置101电磁感应连接为测温装置101无线供电的效果;通过在加热装置102中设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以及在测温装置101中设置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和温度传感器106,以使得温度传感器106将采集到的温度值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以无线通讯的方式传输给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并且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将获取到的温度值传输给第一单片机108,实现了加热装置102无线测温的目的,进而达到了第一单片机108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线圈盘模块107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的效果。同时使得一个加热装置102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测温装置101,并且一个测温装置101也可以匹配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加热装置102,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用户的购买成本。
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2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801、按键模块802、电磁加热电源板803和散热装置804;第一显示模块801、按键模块802、电磁加热电源板803和散热装置804均与第一单片机108电连接。
其中,第一显示模块801包括:显示屏和/或显示灯,显示屏和/或显示灯的具体数量按照实际情况设定,此处不做限制。具体的,显示屏和/或显示灯可以用来显示用户设置的参数、加热装置102的实际工作参数以及加热装置102的工作状态,显示屏和/或显示灯具体显示的内容,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按键模块802具体可以为机械按钮、触摸按钮或者触摸屏,用户通过按键模块802与加热装置102进行交互,进而实现用户对加热模式的设置,此处不对用户与装置的具体交互方式做限定,任何能够使得设备获取到用户设置信息的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电磁加热电源板803用于与电源连接并为加热装置102提供电能,具体的电磁加热电源板803可以通过外接带有电源插头的导线与电源电连接,从而获取电能,电磁加热电源板803还可以从电池获取电能或者通过导线和电源适配器从电源获取电能,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加热电源板803获取电能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散热装置804具体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风扇,第一单片机108可以通过散热装置804为加热装置102进行散热降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温装置101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805;第二显示模块805与第二单片机104电连接。其中,第二显示模块805包括:显示屏和/或显示灯,显示屏和/或显示灯的具体数量按照实际情况设定,此处不做限制。具体的,显示屏和/或显示灯可以用来显示用户设置的参数、测温装置101的实际工作参数以及测温装置101的工作状态,显示屏和/或显示灯具体显示的内容,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为:蓝牙、WIFI、近距离无线通讯装置或者红外通讯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9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5之间的无线通讯建立情况可以通过第一显示模块801和第二显示模块805进行显示。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线圈盘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线圈盘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线圈盘模块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电磁感应连接;当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与所述线圈盘模块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单片机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并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温度值;
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温度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并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按照所述目标加热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加热时长;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以及所述加热时长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确定当前的加热模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烹饪类型,并根据所述烹饪类型确定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以及所述加热时长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所述加热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温度值的温度差值、所述加热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加热功率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的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的性能参数和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转化率,确定对应的加热功率补偿系数;
所述第一单片机根据所述加热功率补偿系数对所述线圈盘模块的目标加热功率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实际加热功率为所述目标加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温度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单片机基于所述目标温度与预设初始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初始加热功率;
所述第一单片机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以所述初始加热功率开始加热。
7.一种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装置应用在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线圈盘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线圈盘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线圈盘模块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电磁感应连接;当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与所述线圈盘模块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并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第二单片机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并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温度值;
所述第一单片机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温度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线圈盘模块的加热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电磁加热电源板和散热装置;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电磁加热电源板和所述散热装置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
所述第二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WIFI、近距离无线通讯装置或者红外通讯装置。
CN202011547218.0A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2764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218.0A CN112764441A (zh)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218.0A CN112764441A (zh)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4441A true CN112764441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69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7218.0A Pending CN112764441A (zh) 2020-12-24 2020-12-24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444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333A (zh) * 2016-09-30 2017-01-11 北京婴萌科技有限公司 即热式加热系统
CN107411533A (zh) * 2016-05-23 2017-12-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无线供电系统
CN108592174A (zh) * 2018-05-16 2018-09-28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加热器控制方法及加热器
CN208075037U (zh) * 2018-04-12 2018-11-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烹饪器具及用于其的便携式测温装置
CN109495033A (zh) * 2018-07-27 2019-03-19 浙江瑞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段壳体的模块式电机
CN110006142A (zh) * 2019-03-22 2019-07-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恒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66156A (zh) * 2018-11-12 2020-05-1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蒸汽温度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1533A (zh) * 2016-05-23 2017-12-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无线供电系统
CN106325333A (zh) * 2016-09-30 2017-01-11 北京婴萌科技有限公司 即热式加热系统
CN208075037U (zh) * 2018-04-12 2018-11-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烹饪器具及用于其的便携式测温装置
CN108592174A (zh) * 2018-05-16 2018-09-28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加热器控制方法及加热器
CN109495033A (zh) * 2018-07-27 2019-03-19 浙江瑞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段壳体的模块式电机
CN111166156A (zh) * 2018-11-12 2020-05-1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蒸汽温度控制方法
CN110006142A (zh) * 2019-03-22 2019-07-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恒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3095B (zh)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1120636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电的控制方法
EP3178149B1 (en) Wireless power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07765727B (zh) 电磁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204862579U (zh) 一种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
CN105116943A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烹饪器
CN207299053U (zh) 一种分区加热电磁炉
CN207561726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108488850A (zh) 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及电磁炉
CN106839012A (zh) 火锅店智能管理系统及其智能管理方法
CN104146597A (zh) 一种满足个性化烹调需求的模糊控制电压力锅及方法
JPH04341790A (ja) 高周波誘導加熱調理器
Tanrıseven et al. ERINOKS: Energy-efficient induction-based food processing for optimized kitchens
CN204520266U (zh) 烹饪装置
CN204445330U (zh) 烹饪器具
CN112764441A (zh) 无线供电测温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2174102B1 (ko) 다목적 휴대용 인덕션 장치
KR101442642B1 (ko) 무선에너지 전송 장치를 구비한 전기레인지
CN208371507U (zh) 智能锅具及智能锅具套装
JP201919242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誘導加熱調理器システム
CN108903673A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208435211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106970664A (zh) 温度控制系统、方法及温度感应探针
CN207561744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08371523U (zh) 烹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