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2588A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2588A
CN112762588A CN202110199779.4A CN202110199779A CN112762588A CN 112762588 A CN112762588 A CN 112762588A CN 202110199779 A CN202110199779 A CN 202110199779A CN 112762588 A CN112762588 A CN 112762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oxygen
oxygen content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97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2588B (zh
Inventor
刘光朋
徐贝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97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2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2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2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对环境的特殊要求,不具有通过调节室内空气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的功能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通过基于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并控制室内机本体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含氧量值。如此,能够使得室内空气的实际含氧量兼顾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很多空调器能够基于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时间等因素对室内环境进行自动调节,但是很少有结合人的健康状况来对空调进行控制的。例如,人们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在95%到100%之间,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就可以认为是低血氧,低血氧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影响。现有的空调器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对环境的特殊要求,不具有通过调节室内空气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的功能,故需要对空调器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对环境的特殊要求,不具有通过调节室内空气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的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用户的血氧含量数据;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控制所述室内机本体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室内机本体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或者通信连接,所述血氧检测装置为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所述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当前夹指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血氧检测装置采集用户的血氧含量的步骤包括:获取手指压力值;当手指压力值由0增加至第一压力阈值时,控制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的两个夹指面相互靠近,然后当所述手指压力值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开始采集血氧含量数据,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控制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的两个夹指面相互远离。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还包括:将获取的所述血氧含量数据传输并存储在至所述室内机本体的数据库中。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还将所述血氧含量数据传输至已经关联的用户移动终端和/或社区医院的数据中心。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还包括:获取当前室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所有当前室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当前所有血氧含量数据;在所述当前所有血氧含量数据中确定血氧含量数据中的最小值;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中的最小值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血氧含量数据与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最低含氧量值;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的值越大,所述最低含氧量值越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的取值范围在85%至100%之间,所述最低含氧量值的取值范围在20%至25%之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控制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包括:获取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将所述实际含氧量值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实际含氧量值小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时,控制空调器室内机开启新风模式或者增氧模式。
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所述血氧检测装置,所述室内机本体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机座、电动机和传动杆,所述电动机连接在所述机座上并驱动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机座作伸缩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机座铰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两侧;所述传动杆伸出所述机座的驱动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所述驱动端还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铰接;所述传动杆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作张合运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的相对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另一个设置有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所述红光二极管和所述红外光二极管均正对所述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再次,本发明又提供了另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所述血氧检测装置,所述室内机本体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包括机座、电动机、传动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传动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成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作伸缩移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第二检测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和第二检测块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传动板移动时带动所述滑动块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二检测块之间进行张合;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第二检测块的相对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另一面设置有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所述红光二极管和所述红外光二极管均正对所述光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第二检测块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通过基于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并控制室内机本体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含氧量值。如此,能够使得室内空气的实际含氧量兼顾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人的手指通过室内机本体的机壳上的检测孔即可伸入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之间进行血氧检测。如此丰富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并进一步使得人们生活中的血氧检测更便利。
同时,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人的手指通过室内机本体的机壳上的检测孔即可伸入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之间进行血氧检测。如此丰富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并进一步使得人们生活中的血氧检测更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第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中第二种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中血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中血氧检测装置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中血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中血氧检测装置中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二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中血氧检测装置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在第二方面中:
11-机座;111-传动杆;1111-连接板;112-限位件;1121-限位孔;
121-第一夹持臂;1211-第一铰接件;1212-光传感器;1213-压力传感器;
122-第二夹持臂;1221-第二铰接件;1222-红光二极管;1223-红外光二极管;1224-夹指块;1225-防护板;
41-机壳;411-检测孔;412-出风口。
在第三方面中:
31-机座;311-电动机;312-传动杆;313-传动板;314-限位件;3141-限位槽;315-防护板;
321-第一检测块;322-第二检测块;323-导轨;324-光传感器;325-压力传感器;326-红光二极管;327-红外光二极管;
33-曲柄;331-中间铰接端;332-第一柄端;333-第二柄端;34-连杆;
41-机壳;411-检测孔;41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
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对环境的特殊要求,不具有通过调节室内空气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的功能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首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至少一个用户的血氧含量数据;
S2、基于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
S3、控制室内机本体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含氧量值。
如此,通过基于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并控制室内机本体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含氧量值。如此,能够使得室内空气的实际含氧量兼顾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使血氧含量偏低的人群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室内机本体可以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或者通信连接,该血氧检测装置为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该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当前夹指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血氧检测装置采集用户的血氧含量的步骤包括:获取手指压力值;当手指压力值由0增加至第一压力阈值时,控制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的两个夹指面相互靠近,然后当手指压力值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开始采集血氧含量数据,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控制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的两个夹指面相互远离。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该血氧检测装置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的原理请参照下文中的第二方面以及第三方面,再此不再论述。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还包括:将获取的血氧含量数据传输并存储在至室内机本体的数据库中,以供空调器室内机作为进行室内调节的依据。此外,还可以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将血氧含量数据传输至已经关联的用户移动终端和/或社区医院的数据中心。由此,可以方便用户查看以及社区医院及时了解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2还包括:获取当前室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所有当前室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当前所有血氧含量数据;在当前所有血氧含量数据中确定血氧含量数据中的最小值;基于血氧含量数据中的最小值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如此,在当前室内有血氧含量偏低的用户以及其他血氧含量正常的用户的情况下,将血氧含量偏低的用户的血氧含量作为室内空气调节的依据。
空气中正常含氧量为21%左右,空气氧含量大于23.5%为富氧环境,空气中含氧小于19%为缺氧环境。并且,人们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在95%到100%之间,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就可以认为是低血氧,低血氧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含氧量较低的环境,血氧含量低的人群比正常人的耐受力要差很多。
这样,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2还可以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血氧含量数据与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最低含氧量值;在映射关系中,血氧含量数据的值越大,最低含氧量值越小。换而言之,血氧含量低的人群会需求更高的最低氧气含量值,才能维持其正常的身体状况。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该映射关系中,血氧含量数据的取值范围在85%至100%之间,最低含氧量值的取值范围在20%至25%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空调器室内机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包括:获取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将实际含氧量值与最低含氧量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含氧量值小于最低含氧量值时,控制空调器室内机开启新风模式或者增氧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的用户消耗室内的氧气会使室内的氧气含量降低,当需要增加氧气含量时可以通过开启新风模式,即让室外的空气进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氧气含量。对于一些具有增氧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还能通过开启增氧模式以更好地实现提高室内空气的氧气含量的目的。
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作为程序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其次,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如图2至图5所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血氧检测装置,室内机本体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如图4所示,该血氧检测装置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该伸缩驱动机构包括机座11、电动机(图中未示出,应位于图4中传动杆111的左端)和传动杆111,电动机连接在机座11上并驱动传动杆111相对于机座11作伸缩运动;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一端均与机座11铰接并位于传动杆111的两侧;传动杆111伸出机座11的驱动端通过第一铰接件1211与第一夹持臂121铰接,驱动端还通过第二铰接件1221与第二夹持臂122铰接;传动杆111伸缩时带动第一夹持臂121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作张合运动;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的相对面(即两个夹指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1212,另一个设置有红光二极管1222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红光二极管1222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均正对光传感器1212;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13。该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关于该血氧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的说明,请参照本实施例下文中的第二方面。
如此,在使用时人的手指通过室内机本体的机壳上的检测孔即可伸入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之间进行血氧检测。如此丰富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并进一步使得人们生活中的血氧检测更便利。
再次,本实施例又提供了另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如图2、图3以及图6至图8所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血氧检测装置,室内机本体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如图6所示,该血氧检测装置包括机座31、电动机311、传动组件和检测组件;电动机311固定连接在机座31上;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312和传动板313,传动杆312与电动机311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杆312上连接有传动板313,传动组件设置成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杆312带动传动板313沿输出轴的轴向作伸缩移动;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相对设置,第一检测块321和和第二检测块32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机座31上;传动板313移动时带动滑动块滑动,以使第一检测块321与第二检测块322之间进行张合;如图7所示,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的相对面(即两个夹指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324,另一面设置有红光二极管326和红外光二极管327,红光二极管326和红外光二极管327均正对光传感器324;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5。其中,图7中的箭头示出了手指伸入的方向。该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关于该血氧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的说明,请参照本实施例下文中的第三方面。
如此,在使用时人的手指通过室内机本体的机壳上的检测孔即可伸入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之间进行血氧检测。如此丰富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并进一步使得人们生活中的血氧检测更便利。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二方面
首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如图4所示,该血氧检测装置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该伸缩驱动机构包括机座11、电动机(图中未示出,应位于图4中传动杆111的左端)和传动杆111,电动机连接在机座11上并驱动传动杆111相对于机座11作伸缩运动;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一端均与机座11铰接并位于传动杆111的两侧;传动杆111伸出机座11的驱动端通过第一铰接件1211与第一夹持臂121铰接,驱动端还通过第二铰接件1221与第二夹持臂122铰接;传动杆111伸缩时带动第一夹持臂121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作张合运动;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的相对面(即两个夹指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1212,另一个设置有红光二极管1222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红光二极管1222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均正对光传感器1212;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13。
示例性地,示例性地,以图4为例,在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红光二极管1222、红外光二极管1223,其中,红光二极管1222用于发出红光,红外光二极管1223用于发出红外光,在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13和光传感器1212,光传感器1212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别对应红光二极管1222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测量的是功能氧饱和度,功能氧饱和度指氧化血红蛋白(HbO)占能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其利用的是现有的血氧检测原理,光传感器1212对血管中脉动前和脉动后的光吸收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人的手指伸入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之间并触动压力传感器1213,压力传感器1213在检测到按压力后,(由控制器或者电脑板)控制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使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移近并挤压手指;当压力传感器1213检测到挤压力达到设定阈值时控制伸缩驱动机构的传动杆111停止移动,红光二极管1222发出的红光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发出的红外光透过手指并被光传感器1212接收,根据手指中血管对红光和红外光的吸收率即可进行血氧检测,检测完毕后再控制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使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远离。从而,实现了血氧检测装置对人的血氧含量的自动检测,该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机座11上设置有限位件112,限位件112上设置有仅允许传动杆111作伸缩运动的限位孔1121。如图5所示的限位件112上的限位孔1121为梯形,其能保证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传动杆111只能沿其长度方向作伸缩运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孔1121还可以为其他多边形通孔。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传动杆111只能作沿其长度方向的伸缩运动的目的,其实施方式还可以为,机座11形成有仅允许传动杆111作伸缩运动的限位通道。该限位通道的形状可以参考上述对限位件112上限位孔1121的形状的说明。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电动机驱动传动杆111做伸缩运动的目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可以连接有齿轮,传动杆111的一端形成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如此,电动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齿条啮合传动即能够实现传动杆111作伸缩运动并使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作张合运动的目的。
此外,作为实现电动机驱动传动杆111做伸缩运动的另一种方式,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杆,传动杆111的一端设置有与丝杆进行螺纹传动的螺纹孔或者螺纹套。如此,电动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通过与螺纹孔或者螺纹套的螺纹传动即能够实现传动杆111作伸缩运动并使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作张合运动的目的。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传动杆111的驱动端与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的铰接,驱动端上可以设置有连接板1111,连接板111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铰接件1211和第二铰接件1221铰接的铰接孔或者铰接轴;第一夹持臂121上设置有与第一铰接件1211铰接的铰接孔或者铰接轴;第二夹持臂122上设置有与第二铰接件1221铰接的铰接孔或者铰接轴。该第一铰接件1211和第二铰接件1221可以为铰接杆。
如此,在传动杆111作缩回运动的时候能够通过拉动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使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靠近;以及,在传动杆111伸出运动的时候能够通过推动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使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远离。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血氧检测装置还包括防护板1225;第一夹持臂12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均设置有朝对面伸出的夹指块1224,两个夹指块1224的相对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光传感器1212,另一个设置有红光二极管1222和红外光二极管1223;防护板1225连接在一个夹指块1224的朝向机座11的一侧(图4中以防护板1225连接在第二夹持臂122或者其夹指块1224上为例进行说明),并且防护板1225随第一夹持臂121和第二夹持臂122的张合在另一个夹指块1224的朝向机座11的一侧移动。从而,人的手指不会接触到传动杆111,避免了人在进行血氧检测时因接触正在移动的传动杆111而受伤的问题。
然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如图2和图3所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以上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血氧检测装置,且室内机本体包括机壳41以及设置于机壳41中的电脑板;电脑板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血氧检测装置设置在机壳41的内部;机壳41上设置有检测孔411,血氧检测装置设置成第一夹持臂141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靠近检测孔411,且第一夹持臂141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检测孔411的轴线的两侧。
如图2和图3中的立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图2的检测孔411位于出风口412的下方,图3中的检测孔411位于出风口412的上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情况对检测孔411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设置,以方便用户使用。图2和图3的右侧均为空调器室内机在其检测孔411周围的局部剖视图,以对血氧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清楚地说明。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臂141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检测孔411的轴线的上下两侧;此外,还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第一夹持臂141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检测孔411的轴线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电脑板上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有电动机、光传感器1412、红光二极管1222、红外光二极管1223和压力传感器1413中的至少一个;电脑板上还设置有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通过蓝牙或者无线等方式连接手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以供用户查看其血氧检测结果,或者将该检测结果上传至其他数据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人的手指通过室内机本体的机壳41上的检测孔411即可伸入第一夹持臂141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臂122的第二端之间进行血氧检测。如此,丰富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并进一步使得人们生活中的血氧检测更便利。同时,通过室内机本体与该血氧检测装置共用机壳41和电脑板等其他器件,提高了室内机本体中相关器件的利用率。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第三方面
首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如图6所示,该血氧检测装置包括机座31、电动机311、传动组件和检测组件;电动机311固定连接在机座31上;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312和传动板313,传动杆312与电动机311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杆312上连接有传动板313,传动组件设置成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杆312带动传动板313沿输出轴的轴向作伸缩移动;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相对设置,第一检测块321和和第二检测块32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机座31上;传动板313移动时带动滑动块滑动,以使第一检测块321与第二检测块322之间进行张合;如图7所示,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的相对面(即两个夹指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324,另一面设置有红光二极管326和红外光二极管327,红光二极管326和红外光二极管327均正对光传感器324;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5。其中,图7中的箭头示出了手指伸入的方向。
示例性地,以图7为例,在第一检测块321上设置有红光二极管326、红外光二极管327,其中,红光二极管326用于发出红光,红外光二极管327用于发出红外光,在第二检测块32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5和光传感器324,光传感器324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别对应红光二极管326和红外光二极管327。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测量的是功能氧饱和度,功能氧饱和度指氧化血红蛋白(HbO)占能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其利用的是现有的血氧检测原理,光传感器324对血管中脉动前和脉动后的光吸收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人的手指伸入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之间并触动压力传感器325,压力传感器325在检测到按压力后,控制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板313作伸缩移动并带动滑动块滑动,使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移近并挤压手指;当压力传感器325检测到挤压力达到设定阈值时控制滑动块停止滑动,红光二极管326发出的红光和红外光二极管327发出的红外光透过手指并被光传感器324接收,根据手指中血管对红光和红外光的吸收率即可进行血氧检测,检测完毕后再控制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远离。从而,实现了血氧检测装置对人的血氧含量的自动检测,该血氧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图6所示的血氧检测装置中,滑动块设置成其滑动方向垂直于输出轴;传动组件还包括曲柄33和连杆34;曲柄33上设置有中间铰接端331以及位于中间铰接端331两侧的第一柄端332和第二柄端333,第一柄端332和中间铰接端331之间的第一连线与第二柄端333和中间铰接端331之间的第二连线之间具有夹角;中间铰接端331铰接在传动板313上并位于传动杆312的一侧,且中间铰接端331的铰接轴线垂直于输出轴;第一柄端332与连杆34的第一端铰接,连杆34的第二端铰接在机座31上并靠近电动机311的一侧;第二柄端333设置有平行于中间铰接端331的铰接轴线的滑动杆;滑动块上设置有与滑动杆滑动配合的导轨323,导轨323设置成在传动杆312的伸出方向上朝传动杆312倾斜。
示例性地,中间铰接端331上可以设置有铰接孔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传动板313上,或者中间铰接端331上可以设置有铰接轴并与传动板313上的铰接孔铰接配合。
在图6中第一柄端332和中间铰接端331之间的第一连线与第二柄端333和中间铰接端331之间的第二连线之间形成背向传动杆312的夹角为钝角。
图6中是以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均设置成滑动块,且分别连接不同的曲柄33和连杆34进行说明的;但是,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中的一个设置成固定块不与曲柄33和连杆34进行连接,而只是另一个设置成与曲柄33和连杆34连接的滑动块,也能实现传动板313移动时带动滑动块滑动,以使第一检测块321与第二检测块322之间进行张合的目的。
图6的血氧检测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当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杆312带动传动板313作伸出运动时,曲柄33的第一柄端332绕中间铰接端331向传动杆312转动,第二柄端333驱动滑动块使得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相互远离;当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杆312带动传动板313作缩回运动时,曲柄33的第一柄端332绕中间铰接端331向远离传动杆312的方向转动,第二柄端333驱动滑动块使得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相互靠近,由此实现了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之间的张合。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除了图6所示的血氧检测装置中传动组件与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的配合方式之外,要实现传动板313移动时带动滑动块滑动,以使第一检测块321与第二检测块322之间进行张合的目的,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滑动块设置成其滑动方向平行于输出轴,传动板313设置在滑动块上。具体地,可以将第一检测块321设置为滑动块,而将第二检测块322固定在机座31上。此时,传动板313可以与第一检测块321一体设置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
为了保证传动板313只能作沿传动杆312的长度方向的伸缩移动,机座31上还设置有限位件314,限位件314上设置有仅允许传动板313作伸缩运动的限位槽3141。如图8所示,该限位件314的限位槽3141可以设置为其两个侧壁由底壁向外延伸并逐渐靠近的梯形凹槽。
为了实现传动组件设置成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杆312带动传动板313沿输出轴的轴向作伸缩移动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杆312的一端连接在输出轴上且至少在其另一端形成有丝杆,传动板313上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或者螺纹管。如此,电动机转动时带动丝杆在传动板313的螺纹孔或者螺纹管中转动,传动板313在限位件314的限位作用下只能作沿传动杆312的长度方向的伸缩移动。
为了实现传动组件设置成电动机311驱动传动杆312带动传动板313沿输出轴的轴向作伸缩移动的目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杆312至少在其一端形成齿条,齿条通过齿轮与输出轴连接,传动杆312的另一端与传动板313固定连接。如此,电动机转动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作伸缩移动,传动板313在限位件314的限位作用下只能作沿传动杆312的长度方向的伸缩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血氧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该血氧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座31上的防护板315;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设置在防护板315的一侧,传动杆312和传动板313设置在防护板315的另一侧。从而,能够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中在移动的传动杆312或者传动板313,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然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如图2和图3所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血氧检测装置;室内机本体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血氧检测装置设置在室内机本体的机壳41的内部;机壳41上设置有检测孔411,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靠近检测孔411并分别位于检测孔411的轴线的两侧。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3中的立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图2的检测孔411位于出风口412的下方,图3中的检测孔411位于出风口412的上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情况对检测孔411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设置,以方便用户使用。其中,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可以分别位于检测孔411的轴线的左右两侧或者上下两侧。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内机本体的电脑板上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有电动机311、光传感器324、红光二极管326、红外光二极管327的至少一个;电脑板上还设置有通信组件。
示例性地,该通信组件可以通过蓝牙或者无线等方式连接手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以供用户查看其血氧检测结果,或者将该检测结果上传至其他数据终端。
如此,在使用时人的手指通过室内机本体的机壳41上的检测孔411即可伸入第一检测块321和第二检测块322之间进行血氧检测。如此丰富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并进一步使得人们生活中的血氧检测更便利。同时,通过室内机本体与该血氧检测装置共用机壳41和电脑板等其他器件,提高了室内机本体中相关器件的利用率。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用户的血氧含量数据;
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
控制所述室内机本体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室内机本体与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或者通信连接,所述血氧检测装置为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所述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当前夹指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血氧检测装置采集用户的血氧含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手指压力值;
当手指压力值由0增加至第一压力阈值时,控制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的两个夹指面相互靠近,然后当所述手指压力值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开始采集血氧含量数据,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控制夹指式血氧检测装置的两个夹指面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还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血氧含量数据传输并存储在至所述室内机本体的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血氧含量数据采集完毕之后,还包括:
还将所述血氧含量数据传输至已经关联的用户移动终端和/或社区医院的数据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室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所有当前室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当前所有血氧含量数据;
在所述当前所有血氧含量数据中确定血氧含量数据中的最小值;
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中的最小值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确定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建立的血氧含量数据与室内的最低含氧量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最低含氧量值;
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的值越大,所述最低含氧量值越小。
7.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血氧含量数据的取值范围在85%至100%之间,所述最低含氧量值的取值范围在20%至2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使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的实际含氧量值;
将所述实际含氧量值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实际含氧量值小于所述最低含氧量值时,控制空调器室内机开启新风模式或者增氧模式。
9.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所述血氧检测装置,所述室内机本体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
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机座、电动机和传动杆,所述电动机连接在所述机座上并驱动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机座作伸缩运动;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机座铰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两侧;所述传动杆伸出所述机座的驱动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所述驱动端还通过第二铰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铰接;所述传动杆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作张合运动;
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的相对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另一个设置有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所述红光二极管和所述红外光二极管均正对所述光传感器;
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以及所述血氧检测装置,所述室内机本体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电连接和/或通信连接;
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包括机座、电动机、传动组件和检测组件;
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传动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成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作伸缩移动;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第二检测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和第二检测块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传动板移动时带动所述滑动块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二检测块之间进行张合;
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第二检测块的相对面中的一面设置有光传感器,另一面设置有红光二极管和红外光二极管,所述红光二极管和所述红外光二极管均正对所述光传感器;
所述第一检测块和所述第二检测块的相对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02110199779.4A 2021-02-22 2021-02-22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112762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9779.4A CN112762588B (zh) 2021-02-22 2021-02-22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9779.4A CN112762588B (zh) 2021-02-22 2021-02-22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588A true CN112762588A (zh) 2021-05-07
CN112762588B CN112762588B (zh) 2022-09-02

Family

ID=7570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9779.4A Active CN112762588B (zh) 2021-02-22 2021-02-22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2588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4653A (ja) * 2000-04-17 2001-10-31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人体検知空調空気吹出口の制御装置
US20050119543A1 (en) * 1998-07-04 2005-06-02 Dawood Parker Measurement of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JP2005170325A (ja) * 2003-12-15 2005-06-30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080020734A (ko) * 2006-09-01 2008-03-06 백세정 냉온장고와 공기청정기 및 산소포화도측정기를 갖는 복합기
CN201827991U (zh) * 2010-09-19 2011-05-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模式切换装置
JP2015124943A (ja) * 2013-12-26 2015-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4848499A (zh) * 2014-02-13 2015-08-1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US20150320588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leepnea Llc WhipFlash [TM]: Wearabl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Predicting and Cooling Hot Flashes
TW201621235A (zh) * 2014-12-11 2016-06-16 科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調設備
KR20160084068A (ko) * 2015-01-05 2016-07-13 송재하 산소를 토출하는 냉풍장치
CN205860298U (zh) * 2016-06-28 2017-01-04 深圳中物兴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氧吧
CN107608293A (zh) * 2017-10-12 2018-01-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通风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206905194U (zh) * 2017-07-05 2018-01-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空调组件
CN107670152A (zh) * 2017-10-17 2018-02-09 武汉懒蚁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制氧机
CN109631187A (zh) * 2018-12-06 2019-04-16 台州市航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心率和血氧检测的智能空气净化器及其显示方式
CN109724216A (zh) * 2019-01-14 2019-05-07 张蕾 一种康复室智能通风和含氧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883013A (zh) * 2019-03-06 2019-06-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JP2020016376A (ja) * 2018-07-24 2020-01-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環境設備制御装置および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CN111174316A (zh) * 2018-10-24 2020-05-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28457A (zh) * 2020-07-22 2020-11-13 苏州皇宫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睡眠状态的室内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62048U (zh) * 2020-02-18 2020-11-20 深圳市中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氧探头无干扰测试仪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9543A1 (en) * 1998-07-04 2005-06-02 Dawood Parker Measurement of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JP2001304653A (ja) * 2000-04-17 2001-10-31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人体検知空調空気吹出口の制御装置
JP2005170325A (ja) * 2003-12-15 2005-06-30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080020734A (ko) * 2006-09-01 2008-03-06 백세정 냉온장고와 공기청정기 및 산소포화도측정기를 갖는 복합기
CN201827991U (zh) * 2010-09-19 2011-05-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模式切换装置
JP2015124943A (ja) * 2013-12-26 2015-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4848499A (zh) * 2014-02-13 2015-08-1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US20150320588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leepnea Llc WhipFlash [TM]: Wearabl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Predicting and Cooling Hot Flashes
TW201621235A (zh) * 2014-12-11 2016-06-16 科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調設備
KR20160084068A (ko) * 2015-01-05 2016-07-13 송재하 산소를 토출하는 냉풍장치
CN205860298U (zh) * 2016-06-28 2017-01-04 深圳中物兴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氧吧
CN206905194U (zh) * 2017-07-05 2018-01-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空调组件
CN107608293A (zh) * 2017-10-12 2018-01-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通风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7670152A (zh) * 2017-10-17 2018-02-09 武汉懒蚁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制氧机
JP2020016376A (ja) * 2018-07-24 2020-01-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環境設備制御装置および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CN111174316A (zh) * 2018-10-24 2020-05-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31187A (zh) * 2018-12-06 2019-04-16 台州市航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心率和血氧检测的智能空气净化器及其显示方式
CN109724216A (zh) * 2019-01-14 2019-05-07 张蕾 一种康复室智能通风和含氧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883013A (zh) * 2019-03-06 2019-06-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11962048U (zh) * 2020-02-18 2020-11-20 深圳市中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氧探头无干扰测试仪
CN111928457A (zh) * 2020-07-22 2020-11-13 苏州皇宫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睡眠状态的室内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588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2588B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04049606U (zh) 可自动调整影像画面的咽喉镜
CN215584154U (zh) 血氧检测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CN111237665A (zh) 一种智能台灯及其控制方法
EP3183992A1 (en) Skin treatment apparatus
CN215584152U (zh) 血氧检测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CN110925234A (zh) 电风扇控制装置和电风扇
CN215584153U (zh) 血氧检测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CN110860319A (zh) 一种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循环泵装置
US20230293043A1 (en) Handheld exhaled gas collection device
CN108518571A (zh) 一种便于安放的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远程医疗设备
CN210810138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可调节角度的床
CN11381292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美容诊断装置及使用方法
KR102604528B1 (ko) 극소량의 체액 수집 또는 체액 내 세균/바이오마커 검출을 위한 의료용 이동형 흡인장치
CN111781303A (zh) 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集多参数分类采集机构
CN216412200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终端
CN106725340B (zh) 全自动动物脊髓损伤斜板实验评测装置
CN220001785U (zh) 折叠式压迫器及x射线摄影设备
CN111839548A (zh) 采血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11770A (zh) 智能采摘机器人
CN219512260U (zh) 一种凝血分析装置
CN218179304U (zh) 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风冷冷凝机组启动装置
CN219142791U (zh) 一种自动化环境监测装置
CN217366112U (zh) 一种腔镜吸引器
CN212807399U (zh) 一种可自校准远程连续监测体温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