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2518B -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2518B
CN112762518B CN202011626785.5A CN202011626785A CN112762518B CN 112762518 B CN112762518 B CN 112762518B CN 202011626785 A CN202011626785 A CN 202011626785A CN 112762518 B CN112762518 B CN 112762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ive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branch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67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2518A (zh
Inventor
王洪伟
任善军
远义忠
周顺来
于鲁达
毛守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67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2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2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2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容易因回气温度过低而导致换热效果变差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和设置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基于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的设置,本发明能够借助中温中压的冷媒对进入气液分离器前的冷媒进行升温处理以提升回气温度,还通过流经室外盘管的冷媒进一步提升回热支路中的冷媒温度;此外,还根据室外盘管的温度和回气温度精准判断回热支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的时机,以便空调机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化霜。

Description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机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通常地,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该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其中,四通阀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换向流动,压缩机用于辅助冷媒在气态和液态之间实现转化,在其运行过程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不断循环换热,从而达到改变室温的效果。
具体而言,压缩机作为整个空调机组的核心元件,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整个空调机组的换热能力,而压缩机的回气温度作为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运行参数一直都备受技术人员关注。通常地,当压缩机的回气温度过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必然会随之变低,甚至还会面临液击风险。特别是当空调机组在低温环境下运行制热模式或除霜模式时,压缩机很容易出现回气温度过低的现象;当空调机组运行制热模式时,则会导致制热效果变差的问题,而当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时,则会导致除霜速度减缓的问题,严重时压缩机甚至还会面临液击风险。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机组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容易因回气温度过低而导致换热效果变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回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所述回热换热器中换热以提高回气温度,并且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下游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热支路上还设置有回热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与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之间。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壳体中。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壳体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设置。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热换热器中设置有换热腔,所述回热支路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并且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热换热器中设置有彼此靠近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回热支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相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回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所述回热换热器中换热以提高回气温度,并且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下游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基于所述回热支路和所述回热换热器的设置,本发明能够借助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流动的中温中压的冷媒来对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之前的冷媒进行升温处理,从而有效提升回气温度,进而提升换热效率,避免液击风险的出现;并且本发明还通过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进一步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以便有效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时的温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及其回气过热度,进而大幅提升其换热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回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所述回热换热器中换热以提高回气温度,并且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下游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而使所述四通阀换向的情形下,获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大于预设盘管温度且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小于预设回气温度,则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热支路上还设置有回热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与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之间;“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的步骤具体包括:使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开启;在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已经开启的情形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未从所述室外盘管附近流过时的进液温度以及流过后的出液温度;计算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使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如果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则使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回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所述回热换热器中换热以提高回气温度,并且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下游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而使所述四通阀换向的情形下,获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基于本发明的所述空调机组的结构设置优势,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能够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来精准判断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的时机,以便所述空调机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化霜,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除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1、室内换热器;102、四通阀;103、气液分离器;104、压缩机;105、室外换热器;106、过冷器;107、油分离器;108、室内电子膨胀阀;109、室外电子膨胀阀;110、室外单向阀;111、回气温度传感器;112、气管截止阀;113、液管截止阀;
201、回热换热器;202、升温管段;203、回热电子膨胀阀;204、进液温度传感器;205、出液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器为表冷器,但这显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换热器的类型;例如,所述换热器还可以是壳管式换热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首先参阅图1,该图为本发明的空调机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回热支路,其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101、四通阀102、气液分离器103、压缩机104和室外换热器105,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流经各个元件并实现循环,以使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01与室外换热器105之间不断换热,从而有效满足用户的换热需求。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三个以并联方式设置的室内换热器101,这三个室内换热器101既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室内机中,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室内机中,并且每个室内换热器101所在的支路上都对应设置有一个室内电子膨胀阀108,以便分别控制每个室内换热器101的运行状态。同时,所述回热支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以使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部分冷媒能够在流经所述回热支路后再回到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上端连接至室内换热器101与室外换热器105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下端连接至气液分离器103的入口端。当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时,所述回热支路能够自上而下地引入冷媒;具体地,基于所述回热支路的设置,室内换热器101与室外换热器105之间流经的部分冷媒能够被引入所述回热支路中,并且以自上而下的方向流经所述回热支路,再通过气液分离器103的入口端进入气液分离器103中以回到所述冷媒循环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只要冷媒能够通过其冷媒循环管路实现换热即可;例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压缩机104和室外换热器105的具体类型;又例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室内换热器101的具体类型和具体数量。这些改变均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回热换热器201,回热换热器201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四通阀102与气液分离器103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回热换热器201中换热,以便所述空调机组能够借助位于室内换热器101与室外换热器105之间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流动的中温中压的冷媒来对进入气液分离器103之前的冷媒进行升温处理,从而有效提升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进而有效提升换热效率,避免液击风险的出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回热换热器201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置,只要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四通阀102与气液分离器103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回热换热器201中换热以提升回气温度即可。
作为回热换热器201的一种优选设置方式,回热换热器201中设置有换热腔,所述回热支路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并且位于四通阀102与气液分离器103之间的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部分和所述冷媒循环管路部分能够在所述换热腔中进行换热,以使所述回热支路中流通的中温中压的冷媒能够对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流通的低温气态冷媒实现换热,从而有效提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流通的低温气态冷媒的温度,进而有效提升回气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回热换热器201中设置的换热腔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只要所述换热腔中能够容纳部分所述回热支路和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以实现换热即可。
进一步地,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部分和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部分以相互平行且彼此靠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并且该部分所述回热支路和该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的设置方向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流动方向和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流动方向正好相反,以使两股冷媒能够以相向流动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有效提升换热效果,进而保证回气温度的有效提升;例如,参阅图1中的方位,当该部分所述回热支路和该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均呈水平设置时,该部分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流向为自右向左,该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流向为自左向右。当然,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部分和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部分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中;例如,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部分和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部分均以来回弯折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中且呈彼此靠近设置,这样也能够有效提升换热效率。另外,所述换热腔中填充有换热介质,以使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部分和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中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部分均能够被换热介质浸泡,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升换热效率。当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换热介质的种类,优选为水,以便在节省成本、提升换热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回热换热器201的另一种优选设置方式,回热换热器201中设置有彼此靠近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回热支路在回热换热器201处断开,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热支路的两个断点相连,以使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回热支路相连通;位于四通阀102与气液分离器103之间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在回热换热器201处断开,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的两个断点相连,以使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相连通。流经所述第一管路的冷媒能够与流经所述第二管路的冷媒进行换热,以使所述回热支路中流通的中温中压的冷媒能够对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流通的低温气态冷媒实现换热,从而有效提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流通的低温气态冷媒的温度,进而有效提升回气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作任何限制,只要流经所述第一管路的冷媒能够与流经所述第二管路的冷媒进行换热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以彼此缠绕的方式相连,以使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呈麻花状,从而有效提升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换热效率。当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例如,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还可以均以来回弯折的方式彼此靠近设置,以此来提升换热效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回热支路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述第二管路与位于四通阀102和气液分离器103之间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设置为,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冷媒流动方向正好相反;例如,参阅图1中的方位,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流动方向为自右向左,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冷媒流动方向为自左向右,以使两股冷媒能够以相向流动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有效提升换热效果,进而保证回气温度的有效提升。
又或者,回热换热器201可以选用可拆卸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换热板以及架设在所述多个换热板上的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通过所述多个换热板进行换热,以便有效提升换热效果;并且,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实际换热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换热板的安装数量,以便最大程度地保证回气温度的提升效果。
继续参阅图1,如图1所示,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下游的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室外换热器105的室外盘管设置,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将该部分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部分记作升温管段202;基于这种设置,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与升温管段202中的冷媒进行换热以提高升温管段202中的冷媒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进入气液分离器103时的温度,以便进一步提升回气温度及回气过热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升温管段202的具体形状以及升温管段202和所述室外盘管的具体设置关系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只要所述室外盘管中的冷媒能够与升温管段202中的冷媒进行换热以提高升温管段202中的冷媒温度即可。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设置方式,升温管段202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05的壳体中,并且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有效保证所述室外盘管和升温管段202的换热效果。进一步优选地,升温管段202靠近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设置,甚至可以设置在所述室外盘管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通常是整个室外盘管化霜较快的部分,并且热空气也容易上浮,因而本优选实施例通过将升温管段202靠近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设置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换热效果以提升升温效果,进而大幅提升回气温度。当然,上述设置方式仅是一种优选设置方式,并不是限制性的。
此外,所述回热支路上还设置有回热电子膨胀阀203,回热电子膨胀阀203位于回热换热器201与升温管段202之间,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闭状态就可以控制所述回热支路的通断情况,并且通过控制其开度就可以控制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具体结构和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只要其能够控制所述回热支路的通断情况及其中的冷媒流量即可;并且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启时机以及开度调节方式,以便有效适应不同使用需求。
继续参阅图1,如图1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过冷器106,过冷器106位于室内换热器101和室外换热器105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上端连接至室内换热器101与过冷器106之间,以便有效保证流入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过冷器106的具体类型作任何限制,其既可以采用类似换热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过冷管组的结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压缩机104与四通阀102之间还设置有油分离器107,从压缩机104中流出的冷媒能够先通过油分离器107进行润滑油和冷媒的分离处理,以使冷媒中夹杂的润滑油能够被分离出来并回流至压缩机104中,分离出的冷媒则继续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流通。室外换热器105与过冷器106之间还以并联方式设置有室外电子膨胀阀109和室外单向阀110,以便有效控制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室内换热器101与四通阀102之间还设置有气管截止阀112,并且室内换热器101与过冷器106之间还设置有液管截止阀113,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控制这些阀结构来保证所述空调机组能够以预设工况运行。当然,这些设置方式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其他元件的具体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
此外,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进液温度传感器204和出液温度传感器205。具体地,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03的入口端,以便有效检测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进液温度传感器204和出液温度传感器205分别设置在升温管段202的两端,其中,进液温度传感器204用于检测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未流入升温管段202时的温度,出液温度传感器205用于检测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流经升温管段202后的温度;基于进液温度传感器204和出液温度传感器205的设置能够有效检测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流经升温管段202前后的温度变化,进而有效检测升温管段202的升温效果,以便根据使用需求相应调整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外换热器105的室外盘管的温度,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进液温度传感器204和出液温度传感器205的检测数据,并且基于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例如,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作任何限制,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是空调机组原有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为执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而单独设置的控制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
接着参阅图2,该图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S1:在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而使四通阀换向的情形下,获取室外盘管的温度和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
S2:根据室外盘管的温度和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回热支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
在步骤S1中,在所述空调机组开始运行除霜模式且已经控制四通阀102换向的情形下,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并且通过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获取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的时机作任何限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并且本发明也不对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和回气温度传感器111的具体类型和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只要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并且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能够检测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即可。
在步骤S2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以使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的部分冷媒能够流经所述回热支路,从而有效提升回气温度,进而有效缩短除霜时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控制方式作任何限制,只要基于本发明的空调机组且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来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可以在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位于预设范围内时才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也可以在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满足预设关系式时才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下面参阅图3,该图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101:在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而使四通阀换向的情形下,获取室外盘管的温度和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
S102:如果室外盘管的温度大于预设盘管温度且回气温度小于预设回气温度,则使回热电子膨胀阀开启;
S103:获取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未从室外盘管附近流过时的进液温度以及流过后的出液温度;
S104:计算出液温度和进液温度的差值;
S105:根据出液温度和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步骤S101中,在所述空调机组开始运行除霜模式且已经控制四通阀102换向的情形下,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并且通过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获取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和回气温度传感器111的具体类型和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只要所述室外盘管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并且回气温度传感器111能够检测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即可。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2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盘管温度且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回气温度,则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在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还未大于所述预设盘管温度时,所述室外盘管上的霜层还比较厚,此时,如果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所述回热支路不仅难以利用室外换热器105中的多余热量,而且还很容易影响到室外换热器105的正常除霜;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回气温度时则说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并不存在回气温度较低的问题,因而只有在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盘管温度且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回气温度的情形下才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其余情形则无需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预设盘管温度和所述预设回气温度,只要当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盘管温度且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回气温度则说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需要提升即可。
进一步优选地,在升温管段202靠近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设置时,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温度与下部温度的差值来判断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时机;具体地,在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温度与下部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才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以便更加精确地判断开启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时机,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除霜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3中,在回热电子膨胀阀203已经开启的情形下,所述控制器还能够通过进液温度传感器204获取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未流入升温管段202时的进液温度,并且通过出液温度传感器205获取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流经升温管段202后的出液温度,以便有效检测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流经升温管段202前后的温度变化,进而有效检测升温管段202的升温效果。基于步骤S103的获取结果,在步骤S104中,所述控制器能够计算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以便执行后续的控制逻辑。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5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控制方式作任何限制,只要根据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可以根据差值所处的数值范围来相应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也可以直接根据一一对应的关系来控制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作为一种优选控制方式,如果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则使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减小;如果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则使回热电子膨胀阀203的开度增大。基于这种控制方式,所述空调机组能够始终将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在所述预设差值的附近,这样既能够防止所述回热支路从所述室外盘管中吸收过多热量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又可以防止所述回热支路从所述室外盘管中吸收的热量过少而导致升温不足的问题。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预设差值的具体值,优选地,所述预设差值设置在1℃至2℃之间;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仅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
所述回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
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所述回热换热器中换热以提高回气温度,并且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下游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四通阀之间还设置有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置成从所述压缩机中流出的冷媒能够先通过所述油分离器进行润滑油和冷媒的分离处理,以使冷媒中夹杂的润滑油能够被分离出来并回流至所述压缩机中,分离出的冷媒能够继续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支路上还设置有回热电子膨胀阀,
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与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壳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壳体中的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盘管的上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中设置有换热腔,
所述回热支路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并且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中设置有彼此靠近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回热支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相连通。
7.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回热支路和回热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回热支路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回热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回热支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为所述回热支路和位于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能够在所述回热换热器中换热以提高回气温度,并且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下游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回热支路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设置,以便流经所述室外盘管的冷媒能够提升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的温度;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除霜模式而使所述四通阀换向的情形下,获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
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和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选择性地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大于预设盘管温度且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回气温度小于预设回气温度,则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支路上还设置有回热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位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与靠近所述室外盘管设置的所述回热支路之间;“使所述回热支路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的步骤具体包括:
使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开启;
在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已经开启的情形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回热支路中的冷媒在未从所述室外盘管附近流过时的进液温度以及流过后的出液温度;
计算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
根据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使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如果所述出液温度和所述进液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则使所述回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CN202011626785.5A 2020-12-31 2020-12-31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762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6785.5A CN112762518B (zh) 2020-12-31 2020-12-31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6785.5A CN112762518B (zh) 2020-12-31 2020-12-31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518A CN112762518A (zh) 2021-05-07
CN112762518B true CN112762518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69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6785.5A Active CN112762518B (zh) 2020-12-31 2020-12-31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2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5320B (zh) * 2021-06-11 2021-1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4198865B (zh) * 2021-11-19 2023-06-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43384A (zh) * 2021-12-24 2022-05-2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4704940B (zh) * 2022-03-28 2023-06-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换热器以及空调
CN114992800B (zh) * 2022-05-07 2024-02-2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系统停机阶段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8451A (ja) * 2000-09-22 2002-04-05 Denso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装置
CN101979938A (zh) * 2010-11-29 2011-02-23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的回热方法及回热结构
CN203533802U (zh) * 2013-09-22 2014-04-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205939467U (zh) * 2016-08-19 2017-02-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8186580U (zh) * 2018-04-25 2018-12-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579194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外机除霜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663436U (zh) * 2019-07-31 2020-06-02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级过冷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14249853U (zh) * 2020-12-31 2021-09-2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518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2518B (zh)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13326B (zh) 简单高效可靠冷暖空调热水机
CN100460775C (zh) 带导流套筒换热器储水箱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2460030B (zh) 制冷装置
CN106642416A (zh) 空调系统、复合冷凝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49812A (zh) 多功能空调系统
CN100467966C (zh) 多联机式中央热泵采暖空调热水器
CN201764749U (zh) 简单高效可靠冷暖空调热水机
CN108019808A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52760U (zh) 一种具有地暖及卫生热水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06225280A (zh) 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以及一种压缩冷凝机组
CN214249853U (zh) 空调机组
CN109458655A (zh) 空气源热泵户式供暖系统
CN113531935A (zh) 一种复叠热泵循环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4154597A (zh) 一种双用换热多联空调装置
CN209131000U (zh) 空气源热泵户式供暖系统
CN106996643A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热水机组
CN101382354A (zh) 双功效全天候高温水-水热泵热水机组
CN204254925U (zh)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249857U (zh) 空调机组
CN214249856U (zh) 空调机组
CN210568966U (zh)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冷凝分体式空调系统集成
CN114111104A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
CN205383820U (zh) 一种二氧化碳风水联合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