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2298A - 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2298A
CN112762298A CN202110091251.5A CN202110091251A CN112762298A CN 112762298 A CN112762298 A CN 112762298A CN 202110091251 A CN202110091251 A CN 202110091251A CN 112762298 A CN112762298 A CN 112762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roove
guide
clamping part
groov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1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12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2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2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16M11/1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with ball-j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支撑件的两侧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开口;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收容腔内;夹持件包括可活动连接于收容腔内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开口内;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开口内;当连接件正向转动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部从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第二夹持部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夹持部从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第一夹持部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该设计巧妙的解决了现有支架的夹持部对电子设备夹持接触的部分不可隐藏收纳于电子设备支架壳体内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遍使用,在某些场合下,如观看视频需要解放双手时,则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固定,需要借助支架来实现支撑固定,但在不需要支架时,支架的固定夹紧部分裸露在外,在某种情况下很容易对裸露在外的固定夹紧部分造成损坏,或者,对支架进行收纳时,裸露在外的固定夹紧部分会造成一定的干涉,造成了不方便对其支架进行收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支撑件、连接件和夹持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前壳和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的收容腔,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夹持件包括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当所述连接件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件顶面和连接件底面,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顶面与所述连接件底面之间的连接件侧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导槽和第四导槽;所述第一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侧面,所述第二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顶面并与所述第一导槽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侧面,所述第四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顶面并与所述第三导槽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槽和所述第四导槽活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从所述后壳的内底面朝向所述前壳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当所述第一夹持部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部从所述第一导槽滑动到所述第二导槽;当所述第二夹持部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部从所述第三导槽滑动到所述第四导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三滑动部,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导槽活动抵接,所述第三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二导槽活动抵接;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凸起和第四滑动部,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三导槽活动抵接,所述第四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四导槽活动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设于所述第一导槽的侧表面与所述连接件顶面交接处,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导槽相连接的侧表面相互平齐;所述第二导向块设于所述第三导槽的侧表面与所述连接件顶面交接处,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三导槽相连接的侧表面相互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顶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连接件顶面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一定位导杆,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连接件底面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定位导杆,所述第一定位导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导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活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所述第三导槽和所述第四导槽为弧形导槽,所述连接件顶面和所述连接件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导槽远离所述第一导槽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定位槽弯曲靠近,所述第四导槽远离所述第三导槽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定位槽弯曲靠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圆台,所述连接件顶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件底面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后壳内,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件旋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部,电子设备支架在不工作时,夹持部隐藏于电子设备支架的收容腔内,电子设备支架在进行工作时,夹持部先沿一方向移动伸出于电子设备支架前壳表面,再沿另一方向移动夹紧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在简单的圆台结构上设置与夹持件相互配合的弧形导槽,就可以巧妙的解决由复杂结构才可以实现夹持件在支撑件内进行连贯的行程动作的问题。该电子设备支架的夹持部为可隐藏式设计,方便使用者的对其电子设备支架的携带。该设计还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支架在闲置时,电子设备支架的夹持部是一直裸露在外的,人很容易将其裸露在外的夹持部弄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在一个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在另一个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闭合状态时的结构解剖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使用状态时结构解剖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另一使用状态时结构解剖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连接件和夹持件一个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连接件和夹持件一个角度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发明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发明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支撑固定的夹持部,电子设备支架10在不工作时,夹持部可以隐藏于电子设备支架10的收容腔90内,电子设备支架10在进行工作时,夹持部先沿一方向移动伸出于电子设备支架10的前壳20的表面,再沿另一方向移动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支撑固定。这里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支架10包括支撑件、连接件43和夹持件;支撑件包括前壳20和后壳30,以及设置于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的收容腔90,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收容腔90连通的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连接件43可转动的连接于收容腔90内;夹持件包括可活动连接于收容腔90内的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第一夹持部41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连接件43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211内;第二夹持部42的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连接件43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开口2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壳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顶板23,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分与顶板23围合形成前壳20,位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之间的顶板23的两端往内凹分别形成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
进一步地,当连接件43正向转动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部41从第一开口211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第二夹持部42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夹持部42从第二开口212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第一夹持部41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当连接件43反向转动,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处于夹持电子设备的状态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部41先朝远离第二夹持部42的方向移动,再从第一开口211缩回到收容腔90内,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夹持部42先朝远离第一夹持部41的方向移动,再从第二开口212缩回到收容腔90内,此时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隐藏收纳于收容腔90内。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支架的夹持部对电子设备夹持接触的部分不可隐藏收纳于电子设备支架壳体内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电子设备支架10的壳体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该电子设备支架10的壳体分为两部分,优选前壳20作为支撑电子设备的那部分,后壳30作为支撑固定该电子设备支架10的部分。这里的正向转动可以理解为连接件43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反向转动则为连接件43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或者,反之亦可,具体的转动方向与驱动机构的设置相关。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夹持件可以多个,或者,夹持件只有一个第一夹持部41,前壳20与电子设备相接触的表面上有一个固定卡持部,第一夹持部41与固定卡持部的配合使用以夹持电子设备。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连接件43的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件顶面471和连接件底面473,以及连接于连接件顶面471与连接件底面473之间的连接件侧面472;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槽431和第二导槽432,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导槽433和第四导槽434;第一导槽431设于连接件侧面472,第二导槽432设于连接件顶面471并与第一导槽431导通连接,第一夹持部4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导槽431和第二导槽432活动连接,第三导槽433设于连接件侧面472,第四导槽434设于连接件顶面471并与第三导槽433导通连接,第二夹持部42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导槽433和第四导槽434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槽431、第二导槽432、第三导槽433和第四导槽434的内表面优先设置为光滑表面,优选地,第一导槽431与第二导槽432相连接的侧表面的宽度比第二导槽432的槽底宽度要宽,第三导槽433与第四导槽434相连接的侧表面的宽度比第四导槽434的槽底宽度要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槽之间的宽度,各导槽的表面粗糙度,本发明不做具体的限定。该设计解决了滑动部在导槽上过渡时,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会发生抖动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后壳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302,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302分别从后壳30的内底面朝向前壳20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夹持部41设有第一滑动部401,第二夹持部42设有第二滑动部402,第一滑动部401与第一滑槽301滑动连接,第二滑动部402与第二滑槽302滑动连接。
在实施例中,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302分别沿着后壳30的侧壁朝前壳20延伸,并且,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302分别与后壳30的底面形成一夹角。对应地,第一滑槽301与第一滑动部401的活动连接结构为凹凸配合结构,第二滑槽302分与第二滑动402的活动连接结构为凹凸配合结构。第一夹持部41在第一导槽431和第二导槽432上滑动时,第一滑槽301护着第一滑动部401滑动;第二夹持部42在第三导槽433和第四导槽434上滑动时,第二滑槽302护着第二滑动部402滑动,解决了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伸出电子设备支架10的壳体外或者收回电子设备支架10的壳体内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设于第一夹持部41的一端,第二传动部设于第二夹持部42的一端;第一夹持部41从第一开口211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第二夹持部42移动时,第一传动部从第一导槽431滑动到第二导槽432;当第二夹持部42从第二开口212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第一夹持部41移动时,第二传动部从第三导槽433滑动到第四导槽434;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在导槽上可以顺畅滑动。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凸起411和第三滑动部421,第一凸起411设于第一夹持部41靠近连接件43的一端并用于与第一导槽431活动抵接,第三滑动部421设于第一凸起411远离第一夹持部41的一端并用于与第二导槽432活动抵接;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凸起412和第四滑动部422,第二凸起412设于第二夹持部42靠近连接件43的一端并用于与第三导槽433活动抵接,第四滑动部422设于第二凸起412远离第二夹持部42的一端并用于与第四导槽434活动抵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分别与第一导槽431和第二导槽432的活动连接结构为凹凸配合的连接结构,第二传动部分别与第三导槽433和第四导槽434的活动连接结构为凹凸配合的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411远离第一夹持部4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二凸起412远离第二夹持部42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斜面,当第一凸起411与第一导槽431活动抵接,第二凸起412与第三导槽433活动抵接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与第一导槽411和第三导槽413的槽底面抵接滑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可以设置为半球面,或者其他的可以与导槽底面具有导向滑动的实体,本发明不做具体的限定。该设计通过设置传动部与驱动机构的配合解决了夹持部由伸出到夹持状态或者由夹持状态收回电子设备支架10的壳体内连贯性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块441,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块442,第一导向块441设于第一导槽431的侧表面与连接件顶面471交接处,第一导向块441与第一导槽431相连接的侧表面相互平齐;第二导向块442设于第三导槽433的侧表面与连接件顶面471交接处,第二导向块442与第三导槽433相连接的侧表面相互平齐。设置第一导向块441和第二导向块442的作用是:确保夹持部在第一导槽431与第三导槽433、第二导槽432与第四导槽434的导通处的抵接滑动的顺利过渡。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块441和第二导向块442的具体形状,在本发明中是不做具体限定的,只要可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43设有第一定位槽461和第二定位槽462,第一定位槽461设于连接件顶面471的中心位置,第二定位槽462设于连接件底面473的中心位置;支撑件靠近连接件顶面471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一定位导杆201,支撑件靠近连接件底面473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定位导杆202,第一定位导杆201与第一定位槽461活动连接,第二定位导杆202与第二定位槽462活动连接。连接件43通过定位导杆和定位槽的配合可以稳定牢固的在电子设备支架10的收容腔90内稳定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和定位导杆可以为一体成型连接在连接件43上,连接件43的上下两端可以和电子设备支架10的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壳活动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导槽431、第二导槽432、第三导槽433和第四导槽434分别为弧形的导槽,连接件顶面471和连接件底面473分别与第一导槽431和第三导槽433形成夹角,第二导槽432远离第一导槽431的一端向第一定位槽461弯曲靠近,第四导槽434远离第三导槽433的一端向第一定位槽461弯曲靠近。这里的弯曲靠近可以理解为,第二导槽432和第四导槽434的起端分别位于连接件顶面471最外缘,然后逐渐朝向第一定位槽461弯曲延伸靠近,第二导槽432的终端和第四导槽434的终端相互靠近第一定位槽461。第一夹持部41和第二夹持部42的最小夹持宽度由第二导槽432的终端到第四导槽434的终端直径大小间接决定。通过在圆台结构的连接件43上设置简单弧形导槽,弧形导槽带动夹持部巧妙的解决了复杂结构才可以实现夹持部由隐藏于壳体内到夹持电子设备的行程动作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3正立放置时,连接件顶面471在上,连接件底面473在下,第一导槽431和第三导槽433在连接件43上的朝向为:第一导槽431的起始端位于连接件侧面472的右下方,第一导槽431的终止端位于连接件侧面472的左上方,第三导槽473的起始端至第三导槽473的终止端的朝向在连接件顶面471上按顺时针旋转方向弯曲设置。第二导槽432和第四导槽434在连接件43上的朝向为:第二导槽432的起端位于连接件侧面472的右下方,第二导槽432的终端位于连接件侧面472的左上方,第四导槽474的起端至第四导槽474终端的朝向在连接件顶面471上按顺时针旋转方向弯曲设置。在其他实施中,导槽在连接件43正立放置时的朝向与本实施例导槽的朝向相反设置即可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3为圆台形状,连接件顶面471的面积大于连接件底面473的面积。在其他的实施中,连接件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发明对连接件的具体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可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即可。通过在简单的圆台结构上设置与夹持件相互配合的弧形导槽,就可以巧妙的解决由复杂结构才可以实现夹持件在支撑件内进行连贯的行程动作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10还包括动力装置50,动力装置50设于后壳30内,动力装置50与连接件43连接以驱动连接件43旋转。动力装置50优选为电机,电机的是驱动轴与连接件43连接,相应的,支撑件内设有与电机电连接并用于给电机供电的电源。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支架10还包括设在支撑件内并与动力装置50电连接的控制模组,控制模组用于给动力装置50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连接件43的转动方式,例如转动方向和转动时长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部,电子设备支架在不工作时,夹持部隐藏于电子设备支架的收容腔内,电子设备支架在进行工作时,夹持部先沿一方向移动伸出于电子设备支架前壳表面,再沿另一方向移动夹紧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在简单的圆台结构上设置与夹持件相互配合的弧形导槽,就可以巧妙的解决由复杂结构才可以实现夹持件在支撑件内进行连贯的行程动作的问题。该电子设备支架的夹持部为可隐藏式设计,方便使用者的对其电子设备支架的携带。该设计还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支架在闲置时,电子设备支架的夹持部是一直裸露在外的,人很容易将其裸露在外的夹持部弄坏的问题。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连接件和夹持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前壳和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的收容腔,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夹持件包括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当所述连接件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件顶面和连接件底面,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顶面与所述连接件底面之间的连接件侧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导槽和第四导槽;所述第一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侧面,所述第二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顶面并与所述第一导槽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侧面,所述第四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顶面并与所述第三导槽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槽和所述第四导槽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从所述后壳的内底面朝向所述前壳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当所述第一夹持部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部从所述第一导槽滑动到所述第二导槽;当所述第二夹持部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预设距离后再朝所述第一夹持部移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部从所述第三导槽滑动到所述第四导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三滑动部,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导槽活动抵接,所述第三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二导槽活动抵接;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凸起和第四滑动部,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三导槽活动抵接,所述第四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并用于与所述第四导槽活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设于所述第一导槽的侧表面与所述连接件顶面交接处,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导槽相连接的侧表面相互平齐;所述第二导向块设于所述第三导槽的侧表面与所述连接件顶面交接处,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三导槽相连接的侧表面相互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顶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连接件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连接件顶面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一定位导杆,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连接件底面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定位导杆,所述第一定位导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导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所述第三导槽和所述第四导槽为弧形导槽,所述连接件顶面和所述连接件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三导槽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导槽远离所述第一导槽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定位槽弯曲靠近,所述第四导槽远离所述第三导槽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定位槽弯曲靠近。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圆台,所述连接件顶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件底面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后壳内,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件旋转。
CN202110091251.5A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支架 Pending CN112762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251.5A CN112762298A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251.5A CN112762298A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298A true CN112762298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1251.5A Pending CN112762298A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22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409A (zh) * 2021-11-25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和电子设备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409A (zh) * 2021-11-25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和电子设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7561B2 (en)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790120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bracke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797241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슬림형 거치대
EP223992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245934A (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201210141A (en) Connector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height of an opening thereof
EP4376232A1 (en) One-way random pull-out data cable
CN114207953B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连接器
TW201618648A (zh) 電子裝置
JP2010267261A (ja) ノート型パソコン
CN112762298A (zh) 电子设备支架
JPS61116780A (ja) 電気機器の電源プラグ装置
CN214405288U (zh) 电子设备支架
KR20100049035A (ko) 전자기기용 스탠드 힌지
US20230291236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TW201521418A (zh) 行動電話的複合模組
JP2004135119A (ja) 携帯情報端末用クレードル及びクレードル接続方法
WO2019233080A1 (zh) 充电支架
KR100290179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의 카메라 장착장치
KR102522141B1 (ko) 단말기 거치대
JP2007005074A (ja) 充電台と携帯機器
CN220754431U (zh) 一种伸缩无线充设备
TWM289243U (en) Communication socket with switch construction
EP1162702A2 (en) Pivotal power supply plug device
US20230198273A1 (en) Charging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