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4780A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54780A CN112754780A CN202110030118.9A CN202110030118A CN112754780A CN 112754780 A CN112754780 A CN 112754780A CN 202110030118 A CN202110030118 A CN 202110030118A CN 112754780 A CN112754780 A CN 1127547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d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connecting rod
- matched
- transmission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3—Stretchers foldable or collapsib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5—Stands, bracket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infusion accessor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床板和延长板,延长板与床板相配合,所述床板上转动连接有一对防护板,所述床板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所述固定调节块内设置有输液架;所述床板下方固接有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床板下方固接有防护罩;防护罩内设置有氧气瓶,氧气瓶上设置有氧气管,床板上固接有与氧气管相配合的定位块;本发明构思巧妙,创造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转移过程中无法进行输氧和治疗的问题,同时增加了防护,更大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给患者一个更好的治疗条件时,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需要派救护车到现场救助,在应急救助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相关的救助装置,需要配合救护车进行救助,当病人在路途的过程中,相对比较麻烦。目前,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时,一般需要进行抢救治疗的患者常常存在生命危险,而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接到急诊患者时,往往用担架对患者进行迅速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氧气袋辅助呼吸,而担架只能进行迅速转移,而不能对患者进行输氧和治疗,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使用担架在对患者进行转移过程中,无法对患者进行各种防护,此外,担架的使用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急需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转移过程中无法进行输氧和治疗的问题,同时增加了防护,更大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给患者一个更好的治疗条件时,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床板和延长板,延长板与床板相配合,床板下方设置有一对与延长板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床板上转动连接有一对防护板,床板内设置有与防护板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一旋转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床板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所述固定调节块内设置有输液架;固定调节块内设置有与输液架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床板下方固接有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床板下设置有与第一收纳盒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床板下设置有与第二收纳盒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床板下方固接有防护罩;防护罩内设置有氧气瓶,氧气瓶上设置有氧气管,床板上固接有与氧气管相配合的定位块。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与床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床板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相配合的第一蜗轮,第一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齿轮,第一主动传动齿轮与一个防护板固接;床板下方设置有一对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实现一对防护板间的同步运动;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床板内转动连接与第一主动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传动齿轮,床板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二主动传动齿轮,床板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主动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二从动传动齿轮,第二从动传动齿轮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床板下方固接的固定控制杆,第二从动传动齿轮通过固定控制杆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接,固定控制杆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同轴固接的第一主动连杆,固定控制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连杆,第一主动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和第二调节连杆,第二调节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和固定连接块;第一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调节连杆和第二主动连杆同轴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功能连杆,第一功能连杆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块转动连接,固定连接块与延长板固接。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与防护板同轴固接的第三主动传动齿轮,所述床板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主动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三从动传动齿轮,第三从动传动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所述床板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齿轮,固定调节块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同轴固接有螺杆套筒,螺杆套筒内螺接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与输液架同轴固接。
进一步地:升降螺杆上设置有滑槽,固定调节块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定向块。
进一步地:第一收纳盒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第一收纳盒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蜗杆相配合的第二蜗轮,第二蜗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与第二蜗轮相连接的第一控制连杆,第一控制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面板,第一活动面板上设置有圆形滑块,第一收纳盒中设置有与圆形滑块相配合的圆形滑槽。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与第二蜗轮相连接的第二控制连杆,第二控制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活动面板转动连接,第二收纳盒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活动面板相配合的旋转限位块。
进一步地:床板上固接有多个扶手柄,床板下方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增益效果是:
1、本发明构思巧妙、创造性强;床板、延长板和防护板的设置,实现了对患者的保护,避免了患者在转移途中受到二次伤害。
2、本发明功能全面,创造性强,输液架、氧气瓶和收纳盒的设置,实现了对患者转移过程中的治疗,使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治疗。
3、本发明操作简单,扶手柄和支撑架的设置,极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机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旋转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调节机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升降机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局部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图中:1、床板,2、延长板,3、防护板,4、防护罩,5、第一收纳盒,6、第二收纳盒,7、支撑架,8、扶手柄,9、固定调节块,10、输液架,11、氧气管,12、氧气瓶,13、固定连接块,14、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5、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6、第一平齿轮,17、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8、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9、第一蜗轮,20、第一蜗杆,21、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2、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3、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4、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5、第一连接齿轮,26、第二平齿轮,27、螺杆套筒,28、升降螺杆,29、固定控制杆,30、第一主动连杆,31、第二主动连杆,32、第一连接连杆,33、第一调节连杆,34、第二调节连杆,35、第一功能连杆,36、第二蜗杆,37、第二蜗轮,38、第一控制连杆,39、第一活动面板,40、第二活动面板,41、第二控制连杆,42、旋转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床板1和延长板2,延长板2与床板1相配合,床板1下方设置有一对与延长板2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机构;床板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防护板3,床板1内设置有与防护板3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一旋转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相连接;床板1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9,固定调节块9内设置有输液架10;固定调节块9内设置有与输液架10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床板1下方固接有第一收纳盒5和第二收纳盒6;床板1下设置有与第一收纳盒5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床板1下设置有与第二收纳盒6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床板1下方固接有防护罩4;防护罩4内设置有氧气瓶12,氧气瓶12上设置有氧气管11,床板1上固接有与氧气管11相配合的定位块。
如图1、2和3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发明时,当将本发明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在患者躺于床板1后,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机构带动防护板3转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防护,同时,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延长板2与床板1进行配合,输液架10进行升降,从而给患者一个更好的防护;然后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将第一收纳盒5和第二收纳盒6打开,从而实现将其中的呼吸面罩和治疗用品取出,然后将呼吸面罩与和氧气瓶12连接的氧气管11连接,对患者进行供氧,治疗药品也可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同时也实现了对患者的及时治疗;同时,可在床板1上设置软垫,可对患者的保护更加全面;本发明构思巧妙,创造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转移过程中无法进行输氧和治疗的问题,同时增加了防护,更大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给患者一个更好的治疗条件时,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第一旋转机构包括与床板1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20相配合的第一蜗轮19,第一蜗轮19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与一个防护板3固接;床板1下方设置有一对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实现一对防护板3间的同步运动;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床板1内转动连接与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相啮合的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5,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5相啮合的第一平齿轮16,第一平齿轮16同轴固接有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7,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7相配合的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接。
如图3和4所示:当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蜗杆时,第一蜗杆转动通过第一蜗轮19带动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一个防护板3转动,同时,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转动通过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5带动第一平齿轮16进行转动,第一平齿轮16转动通过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7带动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进行转动,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带动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转动,从而实现另一个防护板3转动。
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床板1下方固接的固定控制杆29,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通过固定控制杆29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接,固定控制杆29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同轴固接的第一主动连杆30,固定控制杆2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连杆31,第一主动连杆3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二调节连杆34,第二调节连杆3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33和固定连接块13;第一连接连杆32另一端与第一调节连杆33和第二主动连杆31同轴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连杆3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功能连杆35,第一功能连杆35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块13转动连接,固定连接块13与延长板2固接。
如图3和5所示: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连杆30转动,第一主动连杆30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二调节连杆34运动;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二调节连杆34转动带动第一调节连杆33运动,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一调节连杆33共同运动带动第二主动连杆31在固定控制杆29上运动,同时第一调节连杆33带动第一功能连杆35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调节连杆34和第一功能连杆35带动固定连接块13运动,从而实现固定连接块13与床板1的配合。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与防护板3同轴固接的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相配合的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2,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2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相配合的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4,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4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齿轮25,固定调节块9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齿轮25相配合的第二平齿轮26,第二平齿轮26同轴固接有螺杆套筒27,螺杆套筒27内螺接有升降螺杆28,升降螺杆28与输液架10同轴固接。
如图3和6所示:防护板3转动带动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转动,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转动通过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2带动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转动;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转动通过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4带动第一连接齿轮25转动,第一连接齿轮25转动通过第二平齿轮26带螺杆套筒27转动,螺杆套筒27转动带动升降螺杆28滑动,从而实现输液架10的升降。
升降螺杆28上设置有滑槽,固定调节块9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定向块。
如图6所示:升降螺杆28上滑槽和固定调节块9上定向块的设置,实现了输液架10的升降功能。
第一收纳盒5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36,第一收纳盒5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蜗杆36相配合的第二蜗轮37,第二蜗轮37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运动。
如图7所示:第二蜗杆36转动带动第二蜗轮37转动,第二蜗轮3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进行转动。
第一控制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与第二蜗轮37相连接的第一控制连杆38,第一控制连杆3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面板39,第一活动面板39上设置有圆形滑块,第一收纳盒5中设置有与圆形滑块相配合的圆形滑槽。
如图8和9所示:第二蜗轮37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连杆38转动,第一控制连杆38转动带动第一活动面板39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面板39在转动过程中同时在第一收纳盒5中滑动,从而将第一收纳盒5打开。
第二控制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与第二蜗轮37相连接的第二控制连杆41,第二控制连杆41另一端与第二活动面板40转动连接,第二收纳盒6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活动面板40相配合的旋转限位块42。
如图10和11所示:第二蜗轮37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控制连杆41转动,第二控制连杆41转动带动第二活动面板40运动,在旋转限位块42的作用下,第二活动面板40绕旋转限位块42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将第二收纳盒6打开。
板上固接有多个扶手柄8,床板1下方固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上设置有万向轮。
如图1和2所示:扶手柄8、支撑架7和万向轮的设置,极大方便了发明的移动,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2和3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发明时,当将本发明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在患者躺于床板1后,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机构带动防护板3转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防护,当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蜗杆时,第一蜗杆转动通过第一蜗轮19带动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一个防护板3转动,同时,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转动通过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5带动第一平齿轮16进行转动,第一平齿轮16转动通过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7带动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进行转动,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带动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转动,从而实现另一个防护板3转动;同时,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延长板2与床板1进行配合,输液架10进行升降,从而给患者一个更好的防护,在此过程中;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连杆30转动,第一主动连杆30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二调节连杆34运动;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二调节连杆34转动带动第一调节连杆33运动,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一调节连杆33共同运动带动第二主动连杆31在固定控制杆29上运动,同时第一调节连杆33带动第一功能连杆35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调节连杆34和第一功能连杆35带动固定连接块13运动,从而实现固定连接块13与床板1的配合;同时;防护板3转动带动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转动,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转动通过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2带动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转动;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转动通过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4带动第一连接齿轮25转动,第一连接齿轮25转动通过第二平齿轮26带螺杆套筒27转动,螺杆套筒27转动带动升降螺杆28滑动,从而实现输液架10的升降,升降螺杆28上滑槽和固定调节块9上定向块的设置,实现了输液架10的升降功能。
然后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将第一收纳盒5和第二收纳盒6打开,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转动第二蜗杆36带动第二蜗轮37转动,第二蜗轮3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进行转动;第二蜗轮37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连杆38和第二控制连杆41转动,第一控制连杆38转动带动第一活动面板39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面板39在转动过程中同时在第一收纳盒5中滑动,从而将第一收纳盒5打开;第二控制连杆41转动带动第二活动面板40运动,在旋转限位块42的作用下,第二活动面板40绕旋转限位块42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将第二收纳盒6打开;从而实现将其中的呼吸面罩和治疗用品取出,然后将呼吸面罩与和氧气瓶12连接的氧气管11连接,对患者进行供氧,治疗药品也可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同时也实现了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扶手柄8、支撑架7和万向轮的设置,极大方便了发明的移动,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本发明构思巧妙,创造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转移过程中无法进行输氧和治疗的问题,同时增加了防护,更大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给患者一个更好的治疗条件时,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Claims (9)
1.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和延长板(2),延长板(2)与床板(1)相配合,床板(1)下方设置有一对与延长板(2)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床板(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防护板(3),床板(1)内设置有与防护板(3)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一旋转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床板(1)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9),所述固定调节块(9)内设置有输液架(10);固定调节块(9)内设置有与输液架(10)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床板(1)下方固接有第一收纳盒(5)和第二收纳盒(6);床板(1)下设置有与第一收纳盒(5)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床板(1)下设置有与第二收纳盒(6)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床板(1)下方固接有防护罩(4);防护罩(4)内设置有氧气瓶(12),氧气瓶(12)上设置有氧气管(11),床板(1)上固接有与氧气管(11)相配合的定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机构包括与床板(1)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20)相配合的第一蜗轮(19),第一蜗轮(19)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与一个防护板(3)固接;床板(1)下方设置有一对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实现一对防护板(3)间的同步运动;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床板(1)内转动连接与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4)相啮合的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5),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15)相啮合的第一平齿轮(16),第一平齿轮(16)同轴固接有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7),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主动传动齿轮(17)相配合的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床板(1)下方固接的固定控制杆(29),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通过固定控制杆(29)与另一个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接,固定控制杆(29)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18)同轴固接的第一主动连杆(30),固定控制杆(2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连杆(31),第一主动连杆(3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32)和第二调节连杆(34),第二调节连杆(3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杆(33)和固定连接块(13);第一连接连杆(32)另一端与第一调节连杆(33)和第二主动连杆(31)同轴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连杆(3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功能连杆(35),第一功能连杆(35)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块(13)转动连接,固定连接块(13)与延长板(2)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与防护板(3)同轴固接的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所述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主动传动齿轮(21)相配合的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2),第三从动传动齿轮(22)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所述床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主动传动锥齿轮(23)相配合的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4),第一从动传动锥齿轮(24)同轴固接有第一连接齿轮(25),固定调节块(9)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齿轮(25)相配合的第二平齿轮(26),第二平齿轮(26)同轴固接有螺杆套筒(27),螺杆套筒(27)内螺接有升降螺杆(28),升降螺杆(28)与输液架(10)同轴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螺杆(28)上设置有滑槽,固定调节块(9)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定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收纳盒(5)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36),第一收纳盒(5)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蜗杆(36)相配合的第二蜗轮(37),第二蜗轮(37)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与第二蜗轮(37)相连接的第一控制连杆(38),第一控制连杆(3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面板(39),第一活动面板(39)上设置有圆形滑块,第一收纳盒(5)中设置有与圆形滑块相配合的圆形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与第二蜗轮(37)相连接的第二控制连杆(41),第二控制连杆(41)另一端与第二活动面板(40)转动连接,第二收纳盒(6)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活动面板(40)相配合的旋转限位块(4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床板(1)上固接有多个扶手柄(8),床板(1)下方固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上设置有万向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30118.9A CN112754780B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30118.9A CN112754780B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54780A true CN112754780A (zh) | 2021-05-07 |
CN112754780B CN112754780B (zh) | 2023-04-28 |
Family
ID=7570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30118.9A Active CN112754780B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5478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58881A (zh) * | 2021-07-29 | 2021-10-29 | 黄思成 | 一种急诊科转运床用上车机构 |
CN114699269A (zh) * | 2022-03-24 | 2022-07-05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医用普通外科治疗台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66209U (zh) * | 2015-05-27 | 2015-11-18 | 绍兴市中医院 | 多功能转运床 |
CN109806074A (zh) * | 2019-02-28 | 2019-05-28 | 李菁 | 一种急救护理装置 |
CN209220746U (zh) * | 2017-12-18 | 2019-08-09 | 黄安陵 | 急诊内科用多功能处置床 |
CN210447399U (zh) * | 2019-04-08 | 2020-05-05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急诊内科用可调节长短的担架 |
CN210631399U (zh) * | 2019-06-27 | 2020-05-29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CN211214103U (zh) * | 2019-12-10 | 2020-08-11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冠心病重症监护用便于移动的器械储存装置 |
CN212089987U (zh) * | 2020-03-24 | 2020-12-08 | 高艳华 | 一种心内科临床抢救装置 |
-
2021
- 2021-01-11 CN CN202110030118.9A patent/CN1127547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66209U (zh) * | 2015-05-27 | 2015-11-18 | 绍兴市中医院 | 多功能转运床 |
CN209220746U (zh) * | 2017-12-18 | 2019-08-09 | 黄安陵 | 急诊内科用多功能处置床 |
CN109806074A (zh) * | 2019-02-28 | 2019-05-28 | 李菁 | 一种急救护理装置 |
CN210447399U (zh) * | 2019-04-08 | 2020-05-05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急诊内科用可调节长短的担架 |
CN210631399U (zh) * | 2019-06-27 | 2020-05-29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CN211214103U (zh) * | 2019-12-10 | 2020-08-11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冠心病重症监护用便于移动的器械储存装置 |
CN212089987U (zh) * | 2020-03-24 | 2020-12-08 | 高艳华 | 一种心内科临床抢救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58881A (zh) * | 2021-07-29 | 2021-10-29 | 黄思成 | 一种急诊科转运床用上车机构 |
CN113558881B (zh) * | 2021-07-29 | 2024-03-22 | 黄思成 | 一种急诊科转运床用上车机构 |
CN114699269A (zh) * | 2022-03-24 | 2022-07-05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医用普通外科治疗台 |
CN114699269B (zh) * | 2022-03-24 | 2023-10-10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医用普通外科治疗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54780B (zh) | 2023-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54780A (zh)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
US20070000049A1 (en) | Apparatus for patient mobility | |
CN105726260A (zh) | 可互换上肢康复机器人 | |
CN106420194A (zh) | 一种卧床病人双向转运装置 | |
CN110604901A (zh) | 一种骨科康复用辅助装置 | |
CN108403353A (zh) | 手术推车过床板 | |
CN111419622A (zh) | 用于妇科手术床的臀部抬起及无菌单铺设装置 | |
CN209951639U (zh) | 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转运与床单更换装置 | |
KR101956178B1 (ko) | 환자 이동을 위한 보조장치 | |
CN113456360A (zh) | 一种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 |
CN213883960U (zh) | 一种卧床病人床间转移装置 | |
CN208926884U (zh) | 一种用于卧床患者平移的履带平车 | |
CN211214103U (zh) | 一种冠心病重症监护用便于移动的器械储存装置 | |
CN113262107A (zh) | 一种内科用急救护理车 | |
US2873456A (en) | Bed with invalid lift | |
CN213406605U (zh) | 一种患者转移床 | |
CN115105222A (zh) | 一种急诊科用手术辅助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5192390A (zh) | 一种卧床/离床多用途肢体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11388098B (zh) | 一种icu重症监护使用的防交叉感染消毒装置 | |
CN113244066A (zh) | 一种麻醉科用辅助装置 | |
CN210330922U (zh) | 麻醉科医生专用外出急救装置 | |
CN212308318U (zh) | 骨科换药装置 | |
CN208823268U (zh) | 一种用于病房的人体搬运、翻身支架 | |
CN216318600U (zh) | 一种手术室过床装置 | |
CN212940218U (zh) | 一种可升降的妇产科用医疗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