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3201B - 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 - Google Patents

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3201B
CN112753201B CN201880098029.4A CN201880098029A CN112753201B CN 112753201 B CN112753201 B CN 112753201B CN 201880098029 A CN201880098029 A CN 201880098029A CN 112753201 B CN112753201 B CN 112753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eams
communication method
signal
conste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8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3201A (zh
Inventor
严春林
袁志锋
袁弋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53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3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3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3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04L5/0021Time-frequency-code in which codes are applied as a frequency-domain sequences, e.g. MC-C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04L27/3444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by applying a certain rotation to regular constel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使用扩展码扩展所述经调制的信号以提供经扩展的数据信号;通过随机化处理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处理后的输出来传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

Description

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
技术领域
该专利文档总体上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系统、设备和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正把世界推向一个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对容量和连接性的更大需求。诸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时延等其他方面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来说也很重要。与现有的无线网络相比,下一代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需要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和设备提供支持,因此在使用多址接入协议时需要鲁棒性的干扰抑制。
发明内容
本文档涉及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用于多址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所公开的技术描述了可在多个移动设备(或终端,或用户设备)上实施的方法,以确保它们能够以最小的相互干扰接入网络。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使用扩展码对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执行扩展以提供经扩展的数据信号;通过随机化处理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处理后的输出来传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对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执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运算以提供一个变换后的信号;使用扩展码对所述变换后的信号执行扩展;以及传送扩展后的输出。
在另一方面,上述方法以处理器可执行代码的形式体现,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中。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被配置或可操作为以执行上述方法的设备。
在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更详细地描述了上述和其它方面及其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中的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的示例。
图2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部分的框图示例。
图3示出了CP-OFDM系统的常规NOMA数据处理。
图4A和4B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CP-OFDM系统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
图5示出了用于DFT-s-OFDM系统的常规NOMA数据处理。
图6A和6B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DFT-s-OFDM系统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
图7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
图8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
图9-11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和非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的示例。
图12A和12B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PAPR(峰值平均功率比)性能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公开的技术提供了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的实施方式和示例。所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使用技术来减少由于基于扩展的方案中的扩展运算而增加的PAPR,。所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使用将扩展应用于DFT-s-OFDM系统的技术来,促进多用户干扰抑制。本文档中5G术语仅供示例说明,并且所公开的技术也适用于其他非5G系统。
近年来,对第五代(5G)蜂窝网络而言,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方案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关注。5G实施NOMA的原因之一是它能够为使用相同、时域和频域资源的多个用户提供服务。NOMA技术的一些示例基于功率域多址、码域多址、图样划分多址、多用户共享多址和资源扩展多址,例如,功率域NOMA实施在功率域中的复用,而码域NOMA实施在码域中的复用。为了支持更高的吞吐量和5G网络的大规模且异构连接,使用了多分支NOMA方案。在NOMA中,已经提出了几种波形,包括CP-OFDM(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和DFT-s-OFDM(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作为示例,所公开的技术将针对CP-OFDM和DFT-s-OFDM波形进行讨论。然而,所公开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波形,而不限于CP-OFDM和DFT-s-OFDM波形。
图1示出了包括BS 120和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111、112和113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或NR蜂窝网络)的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UE使用所公开技术(131、132、133)的实施方式来接入BS(例如,网络),所述实施方式然后启用从BS到UE的后续通信(141、142、143)。该UE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计算机、机器对机器(M2M)设备、物联网(IoT)设备等。
图2示出了装置的一部分的框图的示例。诸如基站或无线设备(或UE)之类的装置210(可以包括诸如实施本文档中提出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诸如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电子器件220。装置210可以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230,以通过诸如天线240之类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置210可以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230,以通过两个或多个天线240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装置210可以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数据的其他通信接口。装置21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存储诸如数据和/或指令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未明确示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电子器件220可以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230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模块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是使用装置905来实施的。
图3示出了用于循环前缀OFDM(CP-OFDM)系统的常规NOMA数据处理。对于要传送给用户的数据,执行信道编码以提供编码信号。然后编码信号由调制器调制。对经调制的信号应用扩展。如图3所示,在传输之前对经扩展的数据信号执行资源映射。可以在资源映射之后添加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模块,以提供用于传输的OFDM信号。
在CP-OFDM系统中,应用扩展执行用户分离。通过应用扩展,可以抑制多用户干扰。然而,这种扩展导致峰均功率比(PAPR)增加。低PAAR对于来自设备的功率有效传输是必要的,并且是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之一。如果发射机有诸如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元件,则高PAPR会导致信号失真。非线性器件会引起频谱扩散、互调和星座图失真。同时,高PAPR信号会阻止功率放大器(PA)在接近饱和的区域工作,从而降低了PA的效率。为了解决PAPR增加的问题并且避免由PAPR的增加造成的弊端,本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CP-OFDM系统的使用随机化的多分支NOMA方案。
图4A和4B示出了基于所公开的技术的用于CP-OFDM系统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图4A示出了应用单独调制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图4B示出了应用联合调制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其中应用了格雷的比特到符号的映射。参考图4A,信息数据被划分为K个独立的数据流。然后对每个数据流执行信道编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信道编码被应用于每个数据流。可以应用各种编码方案,其中包括turbo编码、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Polar编码或其中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信道编码被应用于每个数据流。对每个数据流的信道编码的比特执行比特级信号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比特级信号处理包括比特级交织和/或比特级加扰。然后将所述数据提供给调制器,并进一步处理以生成经调制的数据。对经调制的数据执行缩放和旋转,并执行叠加以提供叠加的信号。对叠加的信号执行扩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展被处理以执行符号级扩展。扩展之后,执行随机化。随机化有助于降低因扩展运算增加的PAPR。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交织器来处理经扩展的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交织器来处理经扩展的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扰码是特定于小区的,以促进多用户信号之间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运算(“特定于小区的加扰”)。对于特定于小区的加扰的情况,对于小区内的每个用户设备都使用相应的扰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一组用户使用相同的扰码(“用户分组加扰”)。信号叠加在同一资源上的一组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加扰器。由于用户使用相同的加扰器,可以对经扩展的信号执行联合空间扩展MMSE运算,以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
在图4B中,信息数据被划分为K个独立的数据流。然后对每个数据流执行信道编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信道编码被应用于每个数据流。可以应用各种编码方案,其包括turbo编码、LDPC编码、Polar编码或其中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信道编码被应用于每个数据流。对每个数据流的信道编码比特执行比特级信号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比特级信号处理包括比特级交织和/或比特级加扰。然后,流1的比特被映射到有最高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流2的比特被映射到第二高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流K的比特被映射到最低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并且最后应用格雷编码的比特到符号的映射。在联合调制之后,先应用扩展(例如,符号级扩展),然后执行随机化。如图4B所示,随机化是在扩展之后执行的。随机化可以按照图4A所示的相同方式来执行。
返回参考图4A和图4B,在随机化之后,执行资源映射。然后,在执行资源映射之后,传送随机化处理后的输出。可以在资源映射之后添加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模块,以提供用于传输的OFDM信号。
5G有多种应用场景,如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eMBB(增强移动宽带)等。对于mMTC,需要支持CP-OFDM和DFT-s-OFDM。由于DFT-s-OFDM具有较低的PAPR,因此需要基于扩展的方案来支持。在LTE-A中,DFT-s-OFDM被应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调制后,执行DFT。在LTE-A中,不应用扩展。在5G NOMA中,扩展被许多方案应用。在采用扩展的情况下,决定扩展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当在DFT运算之前执行扩展时,在DFT运算之后,信号失去了“扩展”特性。因此,不能执行联合空间扩展MMSE运算,从而降低系统的BLER(块误码率)性能。
图5示出了用于DFT-s-OFDM系统的常规NOMA数据处理。一旦提供了用于用户的数据,就对该数据执行信道编码以提供经编码的信号。然后该经编码的信号被调制器调制。在DFT-s-OFDM中,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运算被应用于将经调制的信号变换为其他形式。DFT运算完成后,将执行资源映射。资源映射运算完成后,执行IFFT。处理的输出在执行IFFT之后被传送。
图6A和图6B示出了基于所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DFT-s-OFDM系统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图6A示出了采用单独调制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图6B示出了采用联合调制的多分支NOMA方案的示例,其中采用了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参考图6A,信息数据被划分为K个独立的数据流。然后对每个数据流进行信道编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信道编码被应用于每个数据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信道编码被应用于每个数据流。对每个数据流的信道编码的比特执行比特级信号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比特级信号处理包括比特级交织和/或比特级加扰。然后所述数据被提供给调制器,并被进一步处理以生成经调制的数据。对经调制的数据执行缩放和旋转,并执行叠加以提供叠加的信号。DFT运算被应用于所述叠加的信号。经过DFT运算后,通过使用扩展码来扩展信号。在执行资源映射之后,传送处理的输出。在资源映射后添加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模块,以提供用于传输的单载波信号。
在图6B中,在比特级信号处理之后,流1的比特被映射到有最高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流2的比特被映射到第二高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流K的比特被映射到最低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并且最后应用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然后,以类似于参考图6A中讨论的的方式应用DFT运算、扩展、资源映射和IFFT模块。在所公开的技术中,在DFT运算后应用扩展。通过在DFT运算后应用扩展,实现了用户分离,并且由于能够执行联合空间扩展的MMSE,能够抑制多用户干扰。在所公开的技术中,扩展可以在时域或频域上执行,也可以在时域和频域同时执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稀疏扩展码能够被用于扩展运算,这意味着扩展码中可以包含0。在一些DFT-s-OFDM系统中,会生成DFT-s-OFDM符号,然后在时域内对其进行扩展。当稀疏编码(例如,[1 0 1 0])被采用时,,第2和第4个符号均为零。然后,第一个和第三个符号的功率应该被提升。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对于终端而言,最大传输功率是有限的。因此,该方案不能支持稀疏代码。然而,如果在频域内执行扩展运算,则在某些子载波上为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个符号的整个功率没有被提升,所以非零信号在频域上的功率可以被提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展代码具有非稀疏结构,这意味着扩展代码的元素是非零的。
图7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该方法可以由诸如参照图2所述的硬件平台210来实施。
该方法包括,在步骤710处,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该方法包括,在步骤720处,使用扩展码对经调制的信号执行扩展运算,以提供经扩展的数据信号。该方法包括,在步骤730处,通过随机化处理经扩展的数据信号。该方法包括,在步骤740处,基于处理的输出来传送OFDM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扰码来处理扩展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扰码来处理扩展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交织器处理扩展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交织器处理扩展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经调制的信号是在多分支发射机系统中生成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处理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之后并且在传送OFDM信号之前执行资源映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成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将信息比特划分为多个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多个流调制到星座图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星座图是分层QAM(正交幅度调制)星座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分层QAM符号是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的多个QPSK星座图的叠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多个流的调制包括将每个流的比特映射到具有相应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来自第一流的比特对应于分层QA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最高有效比特,其中来自第K个流的比特对应于分层的QA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最低有效比特,并且其中来自第二到第(K-1)个流的比特对应于分层QA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剩余比特。星座图星座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多个流中的每一个映射到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的星座图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星座图被线性地叠加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多个流、扩展因子、不同的功率比和旋转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制多个流包括应用格雷编码的比特到符号映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成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对多个流中的每个流执行信道编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送OFDM信号包括将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算法应用于处理的输出。
图8示出了基于所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该方法可以由诸如参照图2所述的硬件平台210来实施。
该方法包括,在步骤810处,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该方法包括,在步骤820处,对经调制的信号执行DFT运算,以提供经变换的信号。该方法包括,在步骤830处,使用扩展码扩展经变换的信号。该方法包括,在步骤840处,传送扩展的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展码是包括零的稀疏扩展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经调制的信号在多分支发射机系统中生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展码是没有零的非稀疏扩展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扩展变换后的信号之后执行资源映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成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将信息比特划分为多个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多个流调制到星座图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星座图是分层的QAM星座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层QAM符号是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度的几个QPSK星座图的叠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流的调制包括将每个流的比特映射到具有相应的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来自第一流的比特对应于分层QA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最高有效比特,其中来自第K个流的比特对应于分层的QA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最低有效比特,并且其中来自第二至第(K-1)个流的比特对应于分层QA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剩余比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流中的每一个被映射到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度的星座图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星座图被线性地叠加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多个流、扩展因子、不同的功率比和旋转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制多个流包括应用格雷的编码的比特到符号映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成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对多个流中的每个流执行信道编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输扩展的输出包括将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算法应用于扩展的输出。星座图星座图星座图星座图星座图星座图星座图
图9-11示出了基于所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和非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的示例。图9为使用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的QPSK星座图。图10示出了采用格雷的比特到符号映射的星座图。图11示出了具有功率比平方根分别为(0.8)和(0.2)的两个QPSK信号线性叠加的星座图。观察到通过独立调制和星座图线性叠加,得到了非格雷的比特到符号的映射。
下面使用基于条款的描述格式来描述在图7和图8中描述的上述方法的附加特征和实施例。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使用扩展码对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扩展以提供经扩展的数据信号;通过随机化处理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处理后的输出来传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
2、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扰码来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
3、根据条款1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扰码来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
4、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交织器来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
5、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交织器来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
6、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是在多分支发射机系统中生成的。
7、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在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之后和在传输OFDM信号之前执行资源映射。
8、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将所述信息比特划分为多个流。
9、根据条款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多个流调制到星座图上。
10、根据条款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调制所述多个流包括将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比特映射到具有相应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
11、根据条款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是分层QAM星座图。
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分层QAM星座图是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的多个QPSK星座图的叠加。
13、根据条款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被映射到具有不同功率比并以不同角度旋转的星座图。
14、根据条款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被线性地叠加在一起。
15、根据条款9-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基于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多个流、扩散因子、不同的功率比和旋转角。
16、根据条款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对多个流的调制包括应用格雷的编码的比特到符号映射。
17、根据条款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对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执行信道编码。
18、根据条款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传送所述OFDM信号包括将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算法应用于所述处理的输出。
1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信息比特生成经调制的信号;对经调制的信号执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运算以提供变换后的信号;使用扩展码对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扩展;以及传送所述扩展后的输出。
20、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扩展码为包括零的稀疏扩展码。
21、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是在多分支发射机系统中生成的。
22、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扩展码为没有零的非稀疏扩展码。
23、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在扩展所述变换后的信号后执行资源映射。
24、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将所述信息比特划分为多个流。
25、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多个流调制到星座图上。
26、根据条款2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调制多个流包括将所述多个流的每一个的比特映射到具有相应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
27、根据条款2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是分层QAM星座图。
28、根据条款2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分层QAM星座图是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的多个QPSK星座图的叠加。
29、根据条款2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被映射到具有不同功率比以不同角度旋转的星座图上。
30、根据条款2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被线性地叠加在一起。
31、根据条款26-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基于多个信息比特选择多个流、一个扩散因子、不同的功率比和旋转角。
32、根据条款2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调制多个流包括应用格雷的编码的比特到符号映射。
33、根据条款2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对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执行信道编码。
34、根据条款1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传送所述扩展后的输出包括将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算法应用于所述扩展的输出。
3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读取代码并实施根据条款1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代码,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施根据条款1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图12A至12B示出了表示基于所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PAPR性能的曲线图。图12A示出了从CP-OFDM系统获得的仿真结果,图12B示出了从DFT-s-OFDM系统获得的仿真结果。在图12A中进行了特定于小区的随机化。从图12A中观察到,具有加扰和交织的扩展OFDM方案允许比扩展的OFDM方案具有更低的PAPR。从图12B中观察到,DFT之后的扩展方案(没有加扰和交织)允许比i)具有加扰的DFT之后扩展方案和ii)具有交织的DFT之后的扩展方案具有更低的PAPR。
本说明书连同附图一起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其中示例性意味着示例,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并不意味着理想或优选的实施例。如本文所用,“或”的使用旨在包括“和/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在方法或过程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的,这些方法或过程可以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过程产品实施,其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由在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执行的诸如程序代码之类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等。因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暂时性存储介质。通常,过程模块可以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施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或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相关数据结构和程序模块表示用于执行本文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的示例。这种可执行指令或相关数据结构的特定序列表示用于实施这些步骤或过程中描述的功能的相应动作的示例。
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硬件电路、软件或其组合实施为设备或模块。例如,硬件电路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例如被集成为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的分立的模拟和/或数字组件。可替选地或可附加地,所公开的组件或模块可以被实施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备。一些实施方式可附加地或可替选地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其是具有针对与本申请公开的功能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的运算需求而优化的架构的专用微处理器。类似地,每个模块内的各种组件或子组件可以以软件、硬件或固件来实施。模块和/或模块内的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连接方法和介质中的任何一种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适当协议通过互联网、有线或无线网络执行的通信。
尽管本文档包含许多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所要求的发明的范围或可要求的内容的限制,而应被解释为是对特定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的描述。本文中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施。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单独地或在任何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此外,尽管上述特征可以被描述为以特定组合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被要求如此,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所要求的组合中切除来自所要求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并且所要求的组合可以针对于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类似地,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运算,但这不应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连续的顺序执行这些运算,或者要求执行所有图示的运算以实施期望的结果。
本文仅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和示例,可以基于本公开中描述和说明的内容来执行其他实施方式、增强和变化。

Claims (32)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信息比特划分为多个流,基于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多个流;
执行信道编码以获得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信道编码比特;
对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信道编码比特执行比特级信号处理;
从所述比特级信号处理的输出生成经调制的信号;
使用扩展码来扩展所述经调制的信号以提供经扩展的数据信号;
通过随机化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以及
基于处理后的输出来传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扰码来处理经扩展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扰码来处理经扩展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特定于小区的交织器来处理经扩展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随机化使用用户分组的交织器来处理经扩展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是在多分支发射机系统中生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在处理所述经扩展的数据信号之后和在传送所述OFDM信号之前执行资源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多个流调制到星座图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调制所述多个流包括将所述多个流的每一个的比特映射到具有相应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为分层QAM星座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分层QAM星座图是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的多个QPSK星座图的叠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被映射到具有不同功率比并以不同角度旋转的星座图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被线性地叠加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传播因子、不同的功率比和旋转角。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调制所述多个流包括应用格雷编码的比特到符号的映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传送所述OFDM信号包括将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算法应用于所述处理后的输出。
1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信息比特划分为多个流,基于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多个流;
执行信道编码以获得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信道编码比特;
对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信道编码比特执行比特级信号处理;
从所述比特级信号处理的输出生成经调制的信号;
对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执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运算以提供变换后的信号;
使用扩展码来扩展所述变换后的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扩展的输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扩展码为包括零的稀疏扩展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经调制的信号是在多分支发射机系统中生成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扩展码是没有零的非稀疏扩展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在扩展所述变换后的信号之后执行资源映射。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多个流调制到星座图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调制所述多个流包括将所述多个流的每一个的比特映射到具有相应可靠性的星座图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为分层QAM星座图。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分层QAM星座图是具有不同功率比和旋转角的多个QPSK星座图的叠加。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流中的每一个都被映射到具有不同功率比并以不同角度旋转的星座图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星座图被线性地叠加在一起。
28.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多个信息比特来选择传播因子、不同的功率比和旋转角。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调制所述多个流包括应用格雷编码的比特到符号的映射。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传送所述扩展的输出包括将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算法应用于所述扩展的输出。
3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读取代码并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代码,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8029.4A 2018-09-29 2018-09-29 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 Active CN112753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8552 WO2020034339A1 (en) 2018-09-29 2018-09-29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3201A CN112753201A (zh) 2021-05-04
CN112753201B true CN112753201B (zh) 2022-12-20

Family

ID=6952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029.4A Active CN112753201B (zh) 2018-09-29 2018-09-29 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1438B2 (zh)
CN (1) CN112753201B (zh)
WO (1) WO2020034339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641A (zh) * 2010-01-17 2015-08-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12796A (zh) * 2018-03-20 2018-09-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ace算法的抑制信号峰均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7167B2 (en) * 2015-05-29 2021-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C-CDMA with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multi-carrier waveform
CN109075900B (zh) * 2016-04-12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号扩频和复用的方法和设备
EP3427458B1 (en) * 2016-04-12 2021-0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reading and co-orthogonal multi-stream spreading
US10736081B2 (en) * 2016-09-14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US11171744B2 (en) * 2018-02-06 2021-11-09 Apple Inc. Up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scheme
US10742372B2 (en) * 2018-04-06 2020-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mbol processing
US11089598B2 (en) * 2018-08-30 2021-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access signature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206113B2 (en) * 2018-09-14 2021-1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MA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tter with legacy modulato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641A (zh) * 2010-01-17 2015-08-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12796A (zh) * 2018-03-20 2018-09-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ace算法的抑制信号峰均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9844_Email discussion to collect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NOMA schemes";ZTE;《3GPP tsg_ran\wg1_rl1》;20180906;2-4、21-23、49-5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34339A1 (en) 2020-02-20
US20210218611A1 (en) 2021-07-15
US11381438B2 (en) 2022-07-05
CN112753201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39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CN106576024B (zh) 生成在各复数维有小投影的码本的系统和方法及其应用
US105816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reduced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EP317285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waveforms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US1043225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spreading and multiplexing
CN107534641B (zh) 低数据速率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52748B (zh) 高频传输的近恒模波形的合成
KR20190050822A (ko) 다중 액세스 송신을 위한 방법들
WO2007000622A1 (en) Precoder matrix for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
EP342745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reading and co-orthogonal multi-stream spreading
CN112753201B (zh) 具有干扰抑制的多址接入方案
CN112534787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无线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985894A1 (en) Improv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data with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CN117811885A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