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333B -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333B
CN112752333B CN201911048463.4A CN201911048463A CN112752333B CN 112752333 B CN112752333 B CN 112752333B CN 201911048463 A CN201911048463 A CN 201911048463A CN 112752333 B CN112752333 B CN 112752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downlink reference
uplink channel
downlin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84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2333A (zh
Inventor
郭婧
朱剑驰
李南希
佘小明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84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2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终端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如果是,则终端向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本公开的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通过更新用于测量下行路径损耗的参考信号,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下行路径损耗,在提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上行功率控制的精准度,从而提升网络的上行覆盖。

Description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需要满足超大的流量密度、超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时延以及更可靠的网络性能等需求。在5G NR系统中,毫米波技术与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应用为系统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系统增益,但与此同时,高频带来了更大的技术挑战,设备实现难度,高频信道带来更大的路径损耗和穿透损耗,系统上行覆盖会对信道情况的变化更加敏感。更高频段(如3.5GHz)的5G部署,将使得覆盖成为5G网络部署与运营的重大挑战,即使3.5GHz采用大规模天线技术等其它增强技术,其网络覆盖能力仍弱于1.8GHz组网,上行信道(特别是PUSCH)成为覆盖瓶颈。在室外覆盖室内场景中,由于3.5GHz的路径损耗和穿透损耗高于1.8GHz,理论分析和外场测试均表明3.5GHz NR仅具备室内上行浅覆盖能力,而上行深度覆盖性能很差。因此,提升3.5GHz NR上行覆盖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改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是一种手段,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包括: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所述终端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如果是,则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用以触发所述基站更新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终端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可选地,所述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包括:所述基站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在所述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后,所述基站基于所述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
可选地,所述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响应,建立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一RSRP值;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所述终端获得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参考信号功率-第一RSRP值。
可选地,所述终端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从所述DCI中获取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其中,在所述DCI中设置更新标识字段,用以承载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
可选地,所述终端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包括: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二RSRP值;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所述终端获得与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第二参考信号功率-第二RSRP值。
可选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包括: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不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包括:SSB、CSI-RS;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PUSCH、PUCCH。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信号更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信号更新触发模块,用于如果是,则向所述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用以触发所述基站更新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第二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后,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基于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其中,所述基站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基于所述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发送RRC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响应,建立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一RSRP值;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参考信号功率-第一RSRP值。
可选地,所述信号更新判断模块,用于所述终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从所述DCI中获取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其中,在所述DCI中设置更新标识字段,用以承载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基于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二RSRP值;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获得与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第二参考信号功率-第二RSRP值。
可选地,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不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通过更新用于测量下行路径损耗的参考信号,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下行路径损耗,在提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上行功率控制的精准度,从而提升网络的上行覆盖,并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进行功率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系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系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其它特殊的含义。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步骤101,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基站可以为多种基站。
步骤102,终端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
步骤103,如果是,则终端向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用以触发基站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步骤104,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终端利用MAC CE(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信令激活基站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基站在接收到MAC CE信令之后,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向终端下发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第一下行参考信号与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下行参考信号。
步骤105,终端基于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步骤201,基站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
步骤202,在终端接入基站后,基站基于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发送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基站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法发送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基站配置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ak,l,其中k表示频域子载波位置,l表示时域符号位置。在终端接入基站后,基站基于ak,l发送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终端可以采用随机方式接入基站。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并接收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响应,建立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即终端接收RRC连接建立。随机接入过程用于获得上行同步,完成随机接入过程之后,终端可以和基站进行上行通信。
步骤203,终端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
步骤204,终端基于第一下行路径损耗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
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包括:SSB、CSI-RS(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等;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上行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等。获得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参考信号功率由高层参数referenceSignalPower提供,计算下行路径损耗PL=参考信号功率-RSRP。
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一RSRP值;终端获得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功率,计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参考信号功率-第一RSRP值。下行路径损耗、上行信道功率等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进行计算。
为了提升3.5GHz NR上行覆盖能力,改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是一种手段,包括上行信道PUSCH、PUCCH和SRS。
PUSCH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公式(1-1)可知,影响PUSCH功率准确性的因子为:
1、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CMAX,f,c(i),经典值为26dBm;
2、基站发射功率PO_PUSCH,f,c(j),由高层参数提供;
3、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μ,子载波间隔Δf=2μ·15[kHz],对于30KHz的子载波间隔而言,μ=1;
4、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块RB数目由上行调度决定;
5、参数αf,c(j),由高层参数提供;
6、下行估计的路径损耗PLf,c(qd),单位是dB,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PL=参考信号功率-RSRP;
7、参数其中Ks由高层参数deltaMCS-Enabled提供,表征调制编码等级;经典值/>
8、PUSCH功率控制调节状态参数ff,c(i,l)=δPUSCH,f,c(i-KPUSCH,l);PUCCH和SRS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从公式(1-2)可知,影响PUCCH功率准确性的因子为:
1、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CMAX,f,c(i),经典值为26dBm;
2、基站发射功率PO_PUCCH,f,c(qu),由高层参数提供;
3、下行估计的路径损耗PLf,c(qd),单位是dB,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PL=参考信号功率-RSRP;
4、ΔF_PUCCH(F)由高层参数提供,区分不同类型的PUCCH Format;
5、参数ΔTF,f,c(i)是主小区c的子载波f在传输时刻i的PUCCH功率调整因子;
6、PUCCH功率控制调节状态参数为
gf,c(i,l)=gf,c(i-1,l)+δPUCCH,f,c(i-KPUCCH,l);
从公式(1-3)可知,影响SRS功率准确性的因子为:
1、终端最大发射功率PCMAX,f,c(i),经典值为26dBm;
2、SRS资源集合qs的发射功率PO_SRS,f,c(qs),由高层参数提供;
3、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μ,子载波间隔Δf=2μ·15[kHz],对于30KHz的子载波间隔而言,μ=1;
4、用于上行SRS传输的资源块RB数目MSRS,f,c(i);
5、SRS资源集合qs的因子αSRS,f,c(qs),由高层参数提供;
6、下行估计的路径损耗PLf,c(qs),单位是dB,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PL=参考信号功率-RSRP;
7、SRS功率控制调节状态参数hf,c(i)=hf,c(i-1)+δSRS,f,c(i-KSRS);
上述上行信道功率的计算公式中,均与通过参考信道测量得到的下行估计的路径损耗PLf,c(qd)相关。针对路径损耗的增强型功率控制方法,核心问题在于对下行路径损耗的精准测量。由式(1-1)可知,下行估计的路径损耗PLf,c(qd),单位是dB,其中f表示子载波,c表示服务小区,qd指的是参考信号资源,该参考信号资源的数目是通过高层参数num-pusch-pathlossReference-rs配置的,参考信号是通过高层参数pusch-pathloss-Reference-rs配置的,包括SSB和CSI-RS资源,分别由高层参数pusch-pathlossReference-SSB和pusch-pathlossReference-CSIRS配置完成。
PLf,c(qd)的计算公式如下:
PLf,c(qd)=referenceSignalPower–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
(1-4);
其中,referenceSignalPower是高层参数提供,而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通过参考信号测量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终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从DCI中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其中,在DCI中设置更新标识字段,用以承载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
在DCI中携带了用于表征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的标识位flag,如果flag为true,则确定需要触发基站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如果flag为false,则确定不需要触发基站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该标识位flag需要在DCI中增加字段,用于判断下行参考信号是否需要更新。
标识位flag由系统初始设置,后续会根据网络信道的实际情况动态更新。基站可以在发送第一下行参考信号之前等多个时刻向终端发送DCI,终端从DCI中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当信道变化剧烈、高速率场景下,则系统设置用于表征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的标识位flag为true,从而提高路径损耗估计值的准确性;当信道变化缓慢、低速场景下,则系统设置用于表征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的标识位flag为false,减少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
步骤301,终端对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
步骤302,终端基于第二下行路径损耗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二RSRP值;终端获得与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功率,计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第二参考信号功率-第二RSRP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flag=true,则终端向基站发送MAC-CE信令,用于触发基站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MAC CE信令由RAN2实现;如果flag=false,则不发送MAC-CE信令;对于flag=true的情况下,基站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发送新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第二下行参考信号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得类型可以相同或不同。终端重新对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RSRP,根据公式(1-4)计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然后根据公式(1-2)和(1-3)等计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值,实现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机制。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进行功率控制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步骤401,如果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不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终端基于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步骤402,如果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终端基于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控制方法,通过MAC-CE更新用于测量下行路径损耗的参考信号,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下行路径损耗,在提升下行RSRP测量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上行功率控制的精准度,从而提升3.5G NR或者更高频段网络的上行覆盖;通过MAC-CE的方式可以减少信令开销;通过及时更新参考信号,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下行路径损耗;在提升下行RSRP测量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上行功率控制的精准度;通过增强上行功率控制,提升3.5G NR或者更高频段网络的上行覆盖,该方法适用于上行所有信道,包括PUSCH、PUCCH和SRS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50,包括: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信号更新判断模块52、信号更新触发模块53、第二信号检测模块54和功率控制模块55。
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信号更新判断模块52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如果判断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信号更新触发模块53向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用以触发基站更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第二信号检测模块54对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功率控制模块55基于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在终端接入基站后,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基于第一下行路径损耗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其中,基站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基于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发送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发送RRC连接请求,并接收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响应,建立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一RSRP值;第一信号检测模块51获得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功率,计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参考信号功率-第一RSRP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更新判断模块52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DCI,从DCI中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其中,在DCI中设置更新标识字段,用以承载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
第二信号检测模块54对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基于第二下行路径损耗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二RSRP值;第二信号检测模块54获得与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功率,计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第二参考信号功率-第二RSRP值。
如果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不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功率控制模块55基于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如果基于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功率控制模块55基于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包括存储器61、处理器62、通信接口63以及总线64。存储器6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62耦合到存储器61,处理器6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61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上述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
存储器61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存储器61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61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6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通过更新用于测量下行路径损耗的参考信号,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下行路径损耗,在提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准确度的同时,能够提高上行功率控制的精准度,从而提升网络的上行覆盖;并可以减少信令开销,可以保证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公开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公开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
所述终端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基站在发送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之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DCI,从所述DCI中获取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其中,在所述DCI中设置更新标识字段,用以承载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
如果是,则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用以触发所述基站更新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包括:
所述基站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
在所述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后,所述基站基于所述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终端发送RRC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响应,建立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一RSRP值;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
所述终端获得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参考信号功率-第一RSRP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包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二RSRP值;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
所述终端获得与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第二参考信号功率-第二RSRP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包括:
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不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包括:SSB、CSI-RS;
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PUSCH、PUCCH。
9.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上行信道功率;
信号更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基站在发送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之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信号更新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DCI,从所述DCI中获取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其中,在所述DCI中设置更新标识字段,用以承载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
信号更新触发模块,用于如果是,则向所述基站发送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信令,用以触发所述基站更新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第二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或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后,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基于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
其中,所述基站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基于所述时域和频域初始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发送RRC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请求响应,建立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一RSRP值;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模块,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一下行路径损耗=第一参考信号功率-第一RSRP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检测,获得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基于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获得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包括:第二RSRP值;
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模块,用于终端获得与所述第二下行参考信号相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功率,计算所述第二下行路径损耗=第二参考信号功率-第二RSRP值。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不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如果基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更新标识判断对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更新,则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功率对上行信道传输进行功率控制。
16.一种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终端,包括:
如权利要求9至16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信道功率控制装置。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48463.4A 2019-10-31 2019-10-31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52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8463.4A CN112752333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8463.4A CN112752333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333A CN112752333A (zh) 2021-05-04
CN112752333B true CN112752333B (zh) 2024-03-29

Family

ID=75641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8463.4A Active CN112752333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23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516887A (ja) * 2021-05-10 2024-04-17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リソース設定方法、装置、通信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57A (zh) * 2009-08-31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095408A (zh) * 2012-12-28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子帧调度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4349439A (zh) * 2013-07-31 2015-02-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上行功率的方法
WO2016064317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si-rs transmission
CN109842927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57A (zh) * 2009-08-31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095408A (zh) * 2012-12-28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子帧调度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4349439A (zh) * 2013-07-31 2015-02-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上行功率的方法
WO2016064317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si-rs transmission
CN109842927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333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5267B2 (ja) 電力クラスを基準にしたカバレッジ拡張レベルの選択
US20200154373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087302B (zh)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9575157B2 (en) Line of sight (LOS) dete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229798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1989955B (zh)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86415A1 (zh) 一种构造无线栅格的方法及基站
WO2018187977A1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404749B (zh)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基站
US20150146635A1 (en) Timing Advance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Repeaters and Remote Radio Heads
US20200137703A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45047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52333B (zh)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EP41850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CN107197511B (zh)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和系统
WO202202230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10930B (zh) 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EP427103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85865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83565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773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group of communication nodes and obtaining transmission time difference
EP4277383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924848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213602A1 (en) Methods for beam specific power control
RU2472318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при произвольном доступе в сети связ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