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306A -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306A
CN112752306A CN202011625576.9A CN202011625576A CN112752306A CN 112752306 A CN112752306 A CN 112752306A CN 202011625576 A CN202011625576 A CN 202011625576A CN 112752306 A CN112752306 A CN 112752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base station
imsi
us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5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2306B (zh
Inventor
施展
李笑
马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ao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ao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ao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ao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55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2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2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包括: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直接发送给与企业内网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以通过所述MEC设备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发送给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移动业务分流技术,尤指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使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构建虚拟移动专网,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使用专有硬件资源、专有频段进行部署和组网;另一种是使用运营商部署的公众LTE网络构建虚拟移动专网。
目前,基于公众LTE网络构建虚拟移动专网,主要是在企业侧部署VPN(Virtual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设备,用户终端UE与VPN设备建立隧道,将流量引入企业网络。然而,这些隧道流量都要进入核心网然后到达企业,时延较大,核心网压力较大,运营商难以灵活进行本地流量经营。
为此,在边缘计算思想指引下,运营商在LTE网络边缘部署分流设备,通过分流降低核心网压力、减少时延。主流实践采用的方法是通过IP五元组进行分流,上行流量若匹配VPN设备地址和端口,则进行分流,分流口的下行流量封装LTE侧的隧道头,进入基站。
使用LTE小基站构建移动虚拟专网的场景下,现有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在每一个LTE小基站后串接一个网关,通过网关将上行流量引入企业网络,运营成本过高;
不支持VPN的终端,如手机,无法根据VPN的IP五元组进行本地分流。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不需要终端安装VPN软件也不需要LTE小基站后接网关,即可实现业务分流。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应用于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直接发送给与企业内网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以通过所述MEC设备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发送给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不需要终端安装VPN软件也不需要LTE小基站后接网关,即可实现业务分流。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分流的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读取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分流系统,包括:
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设置为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后,执行如本申请所述的业务分流方法;
与所述LTE小基站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设置为将接收到的来自LTE小基站的业务访问报文,发送至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的业务分流方法;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的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在UE注册过程中提供信令获取所述UE的IMSI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TE小基站限制UE小区切换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私有包头的格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应用示例提供的LTE小基站和MEC设备进行交互对业务分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的终端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系统组成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系统在4G网络中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分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所述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按照用户ID进行分流;
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分流;
按照业务数据包的流量特征进行分流;
S102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直接发送给与企业内网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以通过所述MEC设备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发送给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不需要终端安装VPN软件也不需要LTE小基站后接网关,即可实现业务分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获取报文中的核心网分配给LTE小基站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隧道标志ID;
在记录的GTP-U隧道信息与IMSI和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中,查找本次获取到的GTP-U隧道ID所对应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1条GTP-U隧道信息对应1个IMSI;每个IMSI唯一标识一个UE,对应至少1种业务类型;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类型以及每个IMSI对应哪些业务类型,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预先配置,例如,需要对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数据业务分流,则可以将所有获取到的IMSI对应的业务类型配置为数据业务;每个IMSI对应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
判断预先配置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列表中是否包含查找到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如果是,则判断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来自UE的业务访问报文前,在UE经LTE小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过程中获取所述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包括:
当收到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向核心网发送初始化UE消息之前,向所述UE发送请求获取IMSI的非接入层NAS消息;请求获取IMSI的NAS消息可以为模拟核心网按照标准格式发给UE的身份查询请求Identity Request;
接收UE返回的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所述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携带UE的IMSI;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可以为UE返回给核心网的身份应答Identity Response;需要说明的是,LTE小基站收到Identity Response后,并不会转发给核心网;
从所述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中获取所述UE的IMSI;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包括: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与所述UE的IMSI相适应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作为核心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功能层,支持在这两者之间的信令传输。基站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解出NAS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后,封装S1AP信令发送给核心网,起到了“中继”的作用。4G网络中NAS信令采用端到端加解密,密钥保存在SIM卡和核心网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数据库中,基站没有方法获得密钥,所以不能解析NAS信令内容。
参考UE正常的注册流程,如图2所示,终端在第一条RRC信令RRC ConnectionSetup Request消息中会携带用户身份标识,通常携带的是TMSI。由于核心网根据TMSI可以查找出对应的IMSI,所以在整个信令流程中,核心网不会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向终端查询IMSI。但是基站是不知道TMSI和IMSI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基站通常情况下只知道接入用户的TMSI,不知道IMSI,除非终端是开机场景下的附着。
对此,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伪基站的核心思路:利用SRB1的NAS消息明文传送的特点。LTE中,SRB(Rignalling Radio Rearers—信令无线承载)作为一种特殊的无线承载(RB),其仅仅用来传输RRC和NAS消息,在协议36.331中,定义了SRBs的传输信道:
——SRB0用来传输RRC消息,在逻辑信道CCCH上传输;
——SRB1用来传输RRC消息(也许会包含piggybacked NAS消息),在SRB2承载的建立之前,比SRB2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在逻辑信道DCCH上传输;
——SRB2用来传输NAS消息,比SRB1具有更低的优先级,并且总是在安全模式激活之后才配置SRB2。在逻辑信道DCCH上传输。
在UE正常的注册流程中,只有第一条上行的NAS消息在SRB1上传输,即图2中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捎带的NAS消息,因为后面马上就开始鉴权过程,后续的上下行NAS消息都在SRB2上传输了。LTE小基站模拟核心网发送Identity Request的时机选在SRB2还未配置之前,参考图3所示,这样终端会以明文方式上报IMSI。由此,LTE小基站就可以获取到终端的IMSI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来自UE的业务访问报文前,在UE经LTE小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过程中:
获取所述UE的IMSI,根据已获取的所述UE的IMSI和IMSI对应的业务类型判断所述UE是否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可以通过与配置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列表做比对,判断是否包含查找到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如果是,则判断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否则判断UE为非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属于普通用户;
当进行初始数据无线承载DRB接纳时,按照预先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预留的资源计算出的普通用户与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各自的接纳门限,确定是否准许所述UE接入;
当准许所述UE接入后,再接收来自所述UE的业务访问报文。
在本示例中,可预先由MEC设备的EMS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配置预留资源数(即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Q2,预留资源数可以按照基站容量的百分比进行配置;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Q1=基站容量—Q2—N,其中N为预留的用于UE用户属性识别的用户资源数,典型的N默认为2。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
当所述UE为普通用户时,确定是否准许所述UE接入的方式包括:
如果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未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允许所述UE接入;反之,如果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不允许所述UE接入;
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确定是否准许所述UE接入的方式包括:
如果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未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或者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但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未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允许所述UE接入;反之,如果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且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不允许所述UE接入;
如果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且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在已接入的用户中选择至少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后,允许所述UE接入。
具体实施时,在已接入的用户中选择至少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包括:根据资源使用情况和/或接入时间的早晚,在已接入的用户中选择至少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示例性的,该过程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在所有已分配资源的普通用户中,查找到资源使用率低于可释放门限M1的目标普通用户;根据接入基站的时间,选择接入时间最久的目标普通用户进行接入释放;如果所有的普通用户的资源利用率均高于可释放门限M1,则选择资源使用率最低的普通用户进行接入释放。其中,用户的资源使用率的计算,可包括:查看用户的内存占用资源、中央处理器CPU使用资源和空口时域频域资源,与分配给此用户的对应资源做比值,再将比值结果求和平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还可以通过其它选择方式选择特定的普通用户进行接入释放,例如选择一个当前没有业务并且接入时间最久的普通用户进行接入释放,再例如也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可以抢占普通用户资源,支持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优先接入。
在现有的移动虚拟专网中通常同时部署有宏基站和LTE小基站,UE可以通过宏基站或者LTE小基站经回传网络接入核心网。由于UE是无线可移动设备,其移动到宏基站覆盖区时可以选择宏基站接入核心网,但是如果宏基站不具备本申请实施例所述LTE小基站的功能,则会导致用户业务转发的中断、无法实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优先接入的问题。为此,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增加了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驻留方案,该方案主要限制了UE小区切换范围实现,具体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判断所述报告中指示的邻区基站是否为配置的可切换基站,如果是,则根据所述UE的邻区测量报告对所述UE进行基站切换;如果不是,视为无效邻区,则拒绝对所述UE进行基站切换。
其中,判断报告中指示的邻区基站是否为配置的可切换基站可以为判断报告中指示的邻区基站是否在预先创建的基站限制列表中,如果是,则根据所述UE的邻区测量报告对所述UE进行基站切换;如果不是,视为无效邻区,则拒绝对所述UE进行基站切换。基站限制列表存储有所有可切换的LTE小基站标识。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直接发送给与企业内网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按照配置的私有包头进行封装后,通过与所述MEC设备的私有隧道发送给所述MEC设备;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按照配置的私有包头进行封装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UE的IMSI、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私有隧道中本端的隧道信息作为所述私有包头携带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封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TE小基站与MEC设备之间可直接连接,建立有私有隧道,采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方式,端口号为5050;
图5给出了一种私有包头的格式示意图,私有包头携带的信息包括发送业务访问报文的UE的IMSI、业务类型(Flag)和私有隧道本端的隧道信息。其中,私有隧道本端的隧道信息为私有隧道中LTE小基站侧的隧道信息,包括RBId(无线承载标识)和Gid(全局标识)。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MEC设备通过所述私有隧道发送的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后,解封装所述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的私有包头,从所述私有包头中提取出IMSI和业务类型后,将所述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发送至与所述IMSI和业务类型对应的UE。
下面给出一种应用示例,对上述实施例所述的LTE小基站进行业务分流的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步骤0、UE经LTE小基站接入核心网,接入过程中LTE小基站获取UE的IMSI,记录GTP-U隧道信息与IMSI和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其中,记录的GTP-U隧道信息包括SGW为LTE小基站分配的GTP-U隧道ID;
如图2所示,UE经LTE小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过程,包括:UE与LTE小基站建立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LTE小基站向核心网发起初始化UE消息,其中携带了UE的附着请求和PDN(Public Data Network,公共数据网)连接请求;核心网收到此消息后发起UE鉴权流程;鉴权成功后核心网发送初始化上下文设置请求给LTE小基站,此请求包括核心网为LTE小基站分配的GTP-U隧道信息;LTE小基站收到此请求后,先进行DRB(Data Radio Rearers,数据无线承载)接纳判断,是否有预留资源分配给UE,有则分配资源,并分配空口隧道(一个UE一般有两个空口隧道,标识语音和数据),并发送初始化上下文设置响应给核心网;至此,UE完成核心网注册,实现核心网的接入。此流程属已有技术,不赘述;
步骤1、LTE小基站向MEC设备发送注册请求,进行注册;
步骤2、MEC设备允许注册后,向LTE小基站返回表示注册成功的注册响应以及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
步骤3、UE发出业务访问报文,进行业务访问;该业务可以是公网业务,也可以是私网业务;
步骤4、LTE小基站接收来自UE的业务访问报文,判断UE是否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如果否,则LTE小基站正常转发访问报文至回传网络,到达EPC(Evolved Packet Core,核心网)。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
LTE小基站收到来自UE的业务访问报文后:获取报文中的GTP-U(GPRS TunnelProtocol-User,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隧道ID,该ID为核心网分配给LTE小基站的GTP-UID;通过此GTP-U隧道ID在步骤0记录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对应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通过与EMS配置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列表做比对,判断是否包含查找到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如果是,则判断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如果否,判断UE为非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属于普通用户;
步骤5、LTE小基站将业务访问报文与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失败,则执行步骤6;如果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7;其中,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可根据报文的五元组或三元组设置;
步骤6、LTE小基站正常转发业务访问报文至回传网络,到达EPC。
步骤7、LTE小基站将业务访问报文去掉GTP-U头,封装上自定义私有包头后,发送给MEC设备;
步骤8、MEC设备解封装收到的业务访问报文中的自定义私有包头,提取其中的IMSI、业务类型和私有隧道信息,记录会话信息;
其中,会话信息包括:报文特征(五元组或三元组)、提取的IMSI和业务类型以及私有隧道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9、MEC设备将解封装后的业务访问报文转发至对应的企业内网;
MEC设备可根据提取的IMSI和业务类型,可查找EMS的配置数据,得到发起业务访问报文的UE所归属企业的本地网络信息;MEC设备将解封装后的业务访问报文转发给发起业务访问报文的终端所归属企业的本地网络,具体的可以转发给企业的本地网络的出口网关设备。说明一点,根据不同场景,MEC设备和企业的本地网络的出口网关设备之间可能会建立GRE、L2TP、IPSec等隧道;
步骤10、企业内网将本地网络设备产生的业务响应报文发送至MEC设备;
步骤11、MEC设备提取业务响应报文的特征匹配会话信息,找到对应的IMSI、业务类型和私有隧道信息;
步骤12、MEC设备将业务响应报文封装上自定义私有包头后,发送给对应的LTE小基站,其中自定义私有包头携带有所找到的IMSI、业务类型和私有隧道本端信息。其中,该私有隧道本端信息为私有隧道中MEC设备侧的隧道信息;
步骤13、LTE小基站解封装收到的业务访问报文中的自定义私有包头,提取其中的IMSI、业务类型和私有隧道信息,根据提取结果中的IMSI和业务类型将业务响应报文发送至对应的UE。
上述流程可参见图6。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可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分流的终端,如图7所示,包括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所述存储器701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702读取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分流系统,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801,设置为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后,执行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业务分流方法;
与所述LTE小基站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802,设置为将接收到的来自LTE小基站801的业务访问报文,发送至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LTE小基站801,还设置为在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之前,向MEC设备802发送注册请求,进行注册;
所述MEC设备802,还设置为允许所述LTE注册后,向所述LTE小基站801返回表示注册成功的注册响应以及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LTE小基站801执行如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业务分流方法时,所述MEC设备802,是设置为解封装接收到的来自LTE小基站801的业务访问报文的私有包头,根据所述私有包头中携带的信息确定发起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的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信息,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发送至所述企业内网。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LTE小基站801,还设置为当接收到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后,执行如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业务分流方法,将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发送至UE;
所述MEC设备802,还设置为接收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后,将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按照配置的私有包头进行封装后,通过与所述LTE小基站的私有隧道发送给所述LTE小基站。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MEC设备连接的网元管理系统EMS803,设置为配置UE的IMSI、业务类型以及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信息的映射关系;
所述MEC设备802,是设置为根据所述私有包头中携带的信息查找所述EMS以确定发起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的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信息。
所述系统在4G网络中的拓扑图如图9所示。
LTE小基站:主要负责将用户的流量进行识别,并分流至MEC设备;
MEC设备:完成LTE小基站的状态管理和业务配置(分流规则、切换限制列表),流量转发,流量控制,多企业隔离的功能,一个MEC设备在用户侧可以同时连接多个LTE小基站,在企业内网侧可以同时连接多个企业内网;
EMS:提供MEC设备管理、业务参数配置、故障和设备监控等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6)

1.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直接发送给与企业内网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以通过所述MEC设备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发送给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获取报文中的核心网分配给LTE小基站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隧道标志ID;
在记录的GTP-U隧道信息与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中,查找本次获取到的GTP-U隧道ID所对应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
判断预先配置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列表中是否包含查找到的UE的IMSI和业务类型;
如果是,则判断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来自UE的业务访问报文前,在UE经LTE小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过程中获取所述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包括:
当收到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之后,向核心网发送初始化UE消息之前,向所述UE发送请求获取IMSI的非接入层NAS消息;
接收UE返回的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所述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携带UE的IMSI;
从所述获取IMSI响应的NAS消息中获取所述UE的IMSI;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包括: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与已获取的与所述UE的IMSI相适应的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进行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来自UE的业务访问报文前,在UE经LTE小基站接入核心网的过程中:
获取所述UE的IMSI,根据已获取的所述UE的IMSI和IMSI对应的业务类型判断所述UE是否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
当进行初始数据无线承载DRB接纳时,按照预先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预留的资源计算出的普通用户与移动虚拟专网用户各自的接纳门限,确定是否准许所述UE接入;
当准许所述UE接入后,再接收来自所述UE的业务访问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UE为普通用户时,确定是否准许所述UE接入的方式包括:
如果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未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允许所述UE接入;
当所述UE为移动虚拟专网用户时,确定是否准许所述UE接入的方式包括:
如果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未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或者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但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未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允许所述UE接入;
如果已接入的移动虚拟专网用户个数达到移动虚拟专网用户的接纳门限,且已接入的普通用户个数达到普通用户的接纳门限,则在已接入的用户中选择至少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后,允许所述UE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接入的用户中选择至少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包括:
根据资源使用情况和/或接入时间的早晚,在已接入的用户中选择至少一个普通用户的UE进行接入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邻区测量报告后,判断所述报告中指示的邻区基站是否为配置的可切换基站,如果是,则根据所述UE的邻区测量报告对所述UE进行基站切换;如果不是,则拒绝对所述UE进行基站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直接发送给与企业内网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按照配置的私有包头进行封装后,通过与所述MEC设备的私有隧道发送给所述MEC设备;
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按照配置的私有包头进行封装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UE的IMSI、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私有隧道中本端的隧道信息作为所述私有包头携带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封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MEC设备通过所述私有隧道发送的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后,解封装所述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的私有包头,从所述私有包头中提取出IMSI和业务类型后,将所述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发送至与所述IMSI和业务类型对应的UE。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业务分流的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读取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业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串接在用户UE和核心网之间的LTE小基站,设置为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分流方法;
与所述LTE小基站连接的移动边缘计算MEC设备,设置为将接收到的来自LTE小基站的业务访问报文,发送至所述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LTE小基站,还设置为在接收来自用户UE的业务访问报文之前,向MEC设备发送注册请求,进行注册;
所述MEC设备,还设置为允许所述LTE注册后,向所述LTE小基站返回表示注册成功的注册响应以及企业内网业务分流规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LTE小基站执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分流方法时,所述MEC设备,是设置为解封装接收到的来自LTE小基站的业务访问报文的私有包头,根据所述私有包头中携带的信息确定发起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的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信息,将所述业务访问报文发送至所述企业内网。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LTE小基站,还设置为当接收到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后,执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将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发送至UE;
所述MEC设备,还设置为接收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后,将来自企业内网的业务响应报文按照配置的私有包头进行封装后,通过与所述LTE小基站的私有隧道发送给所述LTE小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MEC设备连接的网元管理系统EMS,设置为配置UE的IMSI、业务类型以及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信息的映射关系;
所述MEC设备,是设置为根据所述私有包头中携带的信息查找所述EMS以确定发起所述业务访问报文的UE所归属的企业内网信息。
CN202011625576.9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52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5576.9A CN1127523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5576.9A CN1127523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306A true CN112752306A (zh) 2021-05-04
CN112752306B CN112752306B (zh) 2024-02-13

Family

ID=7565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5576.9A Active CN1127523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230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465A (zh) * 2021-07-13 2021-10-01 蒋溢 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07733A (zh) * 2021-06-18 2021-10-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c的用户切换方法、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852917A (zh) * 2021-05-31 2021-12-28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组播的下行数据包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14244906A (zh) * 2021-12-15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26976A (zh) * 2022-04-13 2022-07-29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业务的上行流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897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Lte‑vpn演进型系统中网关设备分流方法与系统
CN110943922A (zh) * 2019-12-11 2020-03-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路由器
US20200235952A1 (en) * 2019-01-23 2020-07-2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 private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200245182A1 (en) * 2019-01-29 2020-07-30 Cisco Technology, Inc. Mobile edge computing with low latency traffic segregation within a pdn using dedicated bearers
CN112019427A (zh) * 2020-08-28 2020-12-01 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蜂窝网络无线侧边缘网关
CN112105074A (zh) * 2019-06-17 2020-1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基于mec的访问流量分流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897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Lte‑vpn演进型系统中网关设备分流方法与系统
US20200235952A1 (en) * 2019-01-23 2020-07-2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 private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200245182A1 (en) * 2019-01-29 2020-07-30 Cisco Technology, Inc. Mobile edge computing with low latency traffic segregation within a pdn using dedicated bearers
CN112105074A (zh) * 2019-06-17 2020-1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基于mec的访问流量分流系统及方法
CN110943922A (zh) * 2019-12-11 2020-03-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路由器
CN112019427A (zh) * 2020-08-28 2020-12-01 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蜂窝网络无线侧边缘网关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开群;: "MEC本地分流业务应用试点研究", 现代信息科技, no. 03 *
程淑荣;刘洁;林奕琳;: "边缘计算技术在企业专网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 no. 1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2917A (zh) * 2021-05-31 2021-12-28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组播的下行数据包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13507733A (zh) * 2021-06-18 2021-10-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c的用户切换方法、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507733B (zh) * 2021-06-18 2023-10-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c的用户切换方法、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3473465A (zh) * 2021-07-13 2021-10-01 蒋溢 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73465B (zh) * 2021-07-13 2023-04-28 蒋溢 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44906A (zh) * 2021-12-15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44906B (zh) * 2021-12-15 2024-03-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26976A (zh) * 2022-04-13 2022-07-29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业务的上行流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和装置
CN114826976B (zh) * 2022-04-13 2023-12-05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业务的上行流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306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2306B (zh)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470657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node for perform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for LADN
CN10860538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于基于网络切片的nr的小区规范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104701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M attach and 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 for network slice based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02267B1 (en) Radio st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hese
US11405862B2 (en) Enabling network-slice functions in transport domains
RU2741946C1 (ru) Радиотерминал,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узел базовой сети и способ в них
US201803432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ue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6170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70132172A (ko) 다수의 병행 컨텍스트들 가상 진화된 세션 관리 (가상 esm)
CN106465089B (zh) 用户设备、服务器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US20230199632A1 (en) Access to Second Network
CN113132334B (zh) 授权结果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17529770A (ja)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に対して有効なユーザ機器識別情報
US20230309158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024204B (zh) 本地网络的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8522501A (ja) 単一の接続性コンテキストを用いた複数の同時のサービスコンテキストのサポート
US202300144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660010B2 (en)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D2D controller, and method
US10791535B1 (en) Enterprise fabric configured to support cellular mobility
US11882445B2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11044605B2 (en) Network based non-IP data delivery service authoriz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5336303A (zh) 一种终端设备标识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Sørseth Location disclosure in lte networks by using imsi catcher
CN11169879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