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654A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654A
CN112751654A CN201911039426.7A CN201911039426A CN112751654A CN 112751654 A CN112751654 A CN 112751654A CN 201911039426 A CN201911039426 A CN 201911039426A CN 112751654 A CN112751654 A CN 112751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information
signal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94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1654B (zh
Inventor
刘铮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43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8260B/zh
Priority to CN201911039426.7A priority patent/CN1127516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1054 priority patent/WO20210829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1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654A/zh
Priority to US17/715,020 priority patent/US2022023180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1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节点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本申请保证反馈正确接收。

Description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无线通信中的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案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的性能需求,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72次全会上决定对新空口技术(NR,New Radio)(或Fifth Generation,5G)进行研究,在3GPPRAN#75次全会上通过了NR的WI(WorkItem,工作项目),开始对NR进行标准化工作。
针对迅猛发展的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业务,3GPP也开始启动了在NR框架下的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目前3GPP已经完成了面向5G V2X业务的需求制定工作,并写入标准TS22.886中。3GPP为5G V2X业务识别和定义了4大用例组(Use CaseGroup),包括:自动排队驾驶(Vehicles Platnooning),支持扩展传感(ExtendedSensors),半/全自动驾驶(Advanced Driving)和远程驾驶(Remote Driving)。在3GPP RAN#80次全会上通过了NR V2X的技术研究工作项目(SI,Study Item)。在3GPP RAN#83次全会上决定对NR V2X启动WI(Work Item)进行标准化。
发明内容
NR V2X和现有的LTE V2X系统相比,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于可以支持组播和单播以及支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在3GPP RAN1#95次会上同意引入一个独立的伴随链路(Sidelink)的反馈信道(PSFCH,Physical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被用于携带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另外,3GPP同意了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可以将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反馈报告给基站。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反馈设计需要解决方案。
针对NR V2X中的伴随链路的HARQ反馈报告的设计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的描述中,只是采用NR V2X场景作为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或者例子;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面临相似问题的NR V2X之外的其它场景(比如中继网络,D2D网络,蜂窝网络,支持半双工用户设备的场景),也可以取得类似NR V2X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NR V2X场景和伴随链路传输的场景)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第二节点设备中,反之亦然。特别的,
对本申请中的术语(Terminology)、名词、函数、变量的解释(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可以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TS38系列、TS37系列中的定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
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和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早晚关系来确定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使得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满足用户设备的最低的时延要求,考虑了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从而减轻用户设备在实现时的负担和复杂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在计算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关系的时候考虑上行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和伴随链路(Sidelink)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之间关系,保证上行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和伴随链路(Sidelink)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的独立配置的同时,仍能够使得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满足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避免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失败,降低用户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早于所述第二多载符号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一节点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计算所述参考延时的时候考虑不能够全双工(Full Duplex)的用户设备的收发转换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避免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失败同时降低用户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二延时;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0;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携带物理层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确定所述第三延时,进而确定所述参考延时,考虑了对于不同的SFI(Sidelink FeedbackInformation)格式(Format)的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的不同,尤其是在序列解相关和信道译码之间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的很大不同,从而使得系统可以在支持多种不同的SFI格式的情况下,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仍能够满足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接收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二延时;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0;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携带物理层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第二发射机,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射机,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第三接收机,接收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方法具备如下优势: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使得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满足用户设备的最低的时延要求,考虑了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从而减轻用户设备在实现时的负担和复杂性。
-.本申请中的方法在计算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关系的时候考虑上行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和伴随链路(Sidelink)的BWP(BandwidthPart,带宽部分)之间关系,保证上行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和伴随链路(Sidelink)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的独立配置的同时,仍能够使得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满足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避免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失败,降低用户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本申请中的方法,考虑不能够全双工(Full Duplex)的用户设备的收发转换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避免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失败同时降低用户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本申请中的方法考虑了对于不同的SFI(Side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格式(Format)的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的不同,尤其是在序列解相关和信道译码之间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的很大不同,从而使得系统可以在支持多种不同的SFI格式的情况下,伴随链路的HARQ-ACK向基站发送报告的定时仍能够满足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中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二信息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和另一个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多载波符号和第二多载波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延时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特征延时和第二特征延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息,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二信息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在附图1中,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步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图中的各个方框的顺序并不代表所表示的步骤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在实施例1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设备在步骤101中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在步骤102中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在步骤103中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在步骤104中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高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物理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无线接口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到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Uu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内部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高层传递到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物理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配置的(Configure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预配置的(Pre-configure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一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个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个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信令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广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单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小区特定的(Cell 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用户设备组特定的(UE group-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之外的信令携带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中的一个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UCCH-ResourceSet”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pucch-ResourceCommon”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被预留给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预留给UCI(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被预留给伴随链路(Sidelink)HARQ反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包括正整数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包括正整个时域连续的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包括大于1的正整数个时域离散的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频域包括正整数个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频域包括连续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频域包括离散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频域包括跳频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载符号是DFT-s-OFDM(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是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是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DFT-s-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只包括1个多载波符号时,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是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1个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任意一个多载符号是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任意一个多载波符号是DFT-s-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晚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任意一个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在时域包括大于1的正整数个多载波符号,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早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之外的任意一个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是一个BWP(Bandwith Part,带宽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包括正整数个频域连续的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给定的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包括正整数个频域连续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包括连续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是一个PUCCH资源集合(Resource Set)中所包括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是一个上行(UL,Uplink)BWP。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包括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之外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只包括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都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在频域所包括的每个子载波(Subcarrier)是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子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确定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起始OFDM符号和所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被用于携带伴随链路的传输块(TB,TransportBlo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SL-SCH(Sidelink Shared Channel,伴随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包括PSSCH和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携带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伴随链路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广播的(Broadcas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单播的(Unicas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组播的(Groupcas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的全部或部分和参考信号一起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S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S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伴随链路的资源池(Resource Poo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包括正整数个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包括正整数个子信道(Subchanne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在频域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在频域是离散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一个BWP(Bandwith Part,带宽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包括正整数个频域连续的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给定的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包括正整数个频域连续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包括连续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一个伴随链路的资源池(ResourcePoo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一个伴随链路(Sidelink)BWP。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外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都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任意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任意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存在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不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只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每个子载波(Subcarrier)是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子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否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SLIV(Start and Length Indicator Value,开始长度指示值)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SLIV(Start and Length Indicator Value,开始长度指示值)是否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频域起始位置以及带宽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频域起始位置以及带宽是否对应都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位置带宽参数(“locationAndBandwidth”)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位置带宽参数(“locationAndBandwidth”)是否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最低频率以及带宽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最低频域以及带宽是否对应都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是否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中心频点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中心频点是否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中心频点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中心频点之间在频域的频域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的位置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中心频点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域间隔长度成线性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最低频率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最低频率之间的频域间隔长度成线性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通过时隙(Slot)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中的首个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之外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所采用的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是采用OFDM波形还是采用DFT-s-OFDM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生成时是否采用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通过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反馈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特征序列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比特块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ZC(Zadoff-Chu)序列中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SFCI(Sidelink Feedback ControlInformation,伴随链路反馈控制信息)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的CSI(Channel Status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的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的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的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报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的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报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的L1-RSRP(Layer l-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报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NACK(Non-Acknowledge)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未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所述第一信号的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所述第一信号的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NACK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符号是DFT-s-OFDM(Di screte FourierTransform-Spread 0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DFT-s-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DFT-s-OFDM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和第二多载波符号对应相同的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和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和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是不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一个虚拟的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被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真实占用的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没有被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占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是被用作时间参考的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是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中的CP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包括了定时提前(TimingAdvance)的影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最晚的OFDM符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最晚的OFDM符号所属的时隙(Slot)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晚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令”是指: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时,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令”是指: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结束时刻时,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物理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UCI中的一个或多个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背负(Piggybac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HARQ-ACK码本(Codebook)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报告(Repor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是否未被正确接收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携带的传输块(TB)是否需要重新传输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携带的传输块(TB)是否需要重新调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CSI反馈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基带信号携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射频信号携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上行链路(Up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物理层传递到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高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内部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反馈(Feedback)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伴随链路(Sidelink)的CSI反馈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伴随链路(Sidelink)的PHR反馈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包括以下含义:占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的无线信号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道(Channel)占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道(Channel)占用时频资源属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映射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隐式的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和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关联(Association)。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复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的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HARQ-ACK信息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HARQ-ACK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基站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发送接收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网络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g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e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emen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基站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网络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emen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车载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过不同的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过不同的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迪过Uu接口传输,所述第二信号迪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Non-co-located)。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的节点类型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基站设备,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用户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是gNB/eNB,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RSU。
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一信号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附图2说明了5G NR,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增强长期演进)系统的网络架构200的图。5G NR或LTE网络架构200可称为5GS(5GSystem)/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200某种其它合适术语。5GS/EPS 200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NG-RAN(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202,5GC(5G Core Network,5G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210,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220和因特网服务230。5GS/EPS可与其它接入网络互连,但为了简单未展示这些实体/接口。如图所示,5GS/EPS提供包交换服务,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贯穿本申请呈现的各种概念可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或其它蜂窝网络。NG-RAN包括NR节点B(gNB)203和其它gNB204。gNB203提供朝向UE201的用户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gNB203可经由Xn接口(例如,回程)连接到其它gNB204。gNB203也可称为基站、基站收发台、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器、收发器功能、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TRP(发送接收节点)或某种其它合适术语。gNB203为UE201提供对5GC/EPC210的接入点。UE201的实例包括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会话起始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非地面基站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装置、视频装置、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无人机、飞行器、窄带物联网设备、机器类型通信设备、陆地交通工具、汽车、可穿戴设备,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装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将UE201称为移动台、订户台、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装置、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远程装置、移动订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gNB203通过S1/NG接口连接到5GC/EPC210。5GC/EPC210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AMF(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ield,鉴权管理域)/SMF(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211、其它MME/AMF/SMF214、S-GW(Service Gateway,服务网关)/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212以及P-GW(Packet Date Network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UPF213。MME/AMF/SMF211是处理UE201与5GC/EPC2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大体上,MME/AMF/SMF211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InternetProtocal,因特网协议)包是通过S-GW/UPF212传送,S-GW/UPF212自身连接到P-GW/UPF213。P-GW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GW/UPF213连接到因特网服务230。因特网服务230包括运营商对应因特网协议服务,具体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和包交换串流服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在伴随链路中的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PC5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车联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V2X业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1支持车联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1支持V2X业务。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图3是说明用于用户平面350和控制平面30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用三个层展示用于第一节点设备(UE,gNB或V2X中的车载设备或车载通信模块)和第二节点设备(gNB,UE或V2X中的车载设备或车载通信模块),或者两个UE之间的控制平面30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低层且实施各种PHY(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在本文将称为PHY301。层2(L2层)305在PHY301之上,且负责通过PHY301在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链路。L2层305包括MAC(Medium 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302、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子层303和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304,这些子层终止于第二节点设备处。PDCP子层304提供不同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PDCP子层304还提供通过加密数据包而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对第一节点设备的越区移动支持。RLC子层303提供上部层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装,丢失数据包的重新发射以及数据包的重排序以补偿由于HARQ造成的无序接收。MAC子层302提供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MAC子层302还负责在第一节点设备之间分配一个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302还负责HARQ操作。控制平面300中的层3(L3层)中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306负责获得无线电资源(即,无线电承载)且使用第二节点设备与第一节点设备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下部层。用户平面35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包括层1(L1层)和层2(L2层),在用户平面350中用于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物理层351,L2层355中的PDCP子层354,L2层355中的RLC子层353和L2层355中的MAC子层352来说和控制平面300中的对应层和子层大体上相同,但PDCP子层354还提供用于上部层数据包的标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发射开销。用户平面350中的L2层355中还包括SDAP(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子层356,SDAP子层356负责QoS流和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之间的映射,以支持业务的多样性。虽然未图示,但第一节点设备可具有在L2层355之上的若干上部层,包括终止于网络侧上的P-GW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和终止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等)处的应用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四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四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四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
在第一节点设备(450)中可以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90,数据源/缓存器480,接收处理器452,发射器/接收器456和发射处理器455,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
在第二节点设备(410)中可以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40,数据源/缓存器430,接收处理器412,发射器/接收器416和发射处理器415,发射器/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
在DL(Downlink,下行)中,上层包,比如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中包括高层信息)、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中所包括的高层信息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40。控制器/处理器440实施L2层及以上层的功能。在DL中,控制器/处理器440提供包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量度对第一节点设备4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440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第一节点设备450的信令,比如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中包括高层信息)、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均在控制器/处理器440中生成。发射处理器41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生成等,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一信令、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的物理层信号的生成在发射处理器415完成,生成的调制符号分成并行流并将每一流映射到相应的多载波子载波和/或多载波符号,然后由发射处理器415经由发射器416映射到天线420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每一接收器456通过其相应天线460接收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45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452。接收处理器452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对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一信令、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的物理层信号的接收等,通过多载波符号流中的多载波符号进行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解调,随后解扰,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第二节点设备410发射的数据或者控制,随后将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90。控制器/处理器490负责L2层及以上层,控制器/处理器490对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中包括高层信息)、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进行解读。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480相关联。存储器48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
在上行(UL)传输中,数据源/缓存器480用来提供高层数据到控制器/处理器490。数据源/缓存器480表示L2层和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控制器/处理器490通过基于第二节点4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提供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来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协议。控制器/处理器490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第二节点41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45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发射处理功能,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在发射处理器455生成。信号发射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进UE450处的前向错误校正(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符号分成并行流并将每一流映射到相应的多载波子载波和/或多载波符号,然后由发射处理器455经由发射器456映射到天线460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接收器416通过其相应天线420接收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41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412。接收处理器412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接收处理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获取多载波符号流,接着对多载波符号流中的多载波符号进行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解调,随后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第一节点设备450原始发射的数据和/或控制信号。随后将数据和/或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40。在控制器/处理器440实施L2层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缓存器430相关联。缓存器430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媒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装置至少: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装置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装置至少: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用户设备(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支持V2X的用户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车载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RSU(Road Side Unit,路边单元)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是一个基站设备(gNB/e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是一个支持V2X的基站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一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三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四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16(包括天线420),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接收处理器412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16(包括天线420),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16(包括天线420),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16(包括天线420),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四信息。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第一节点设备和另一个用户设备的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
在第一节点设备(550)中包括控制器/处理器590,存储器580,接收处理器552,发射器/接收器556,发射处理器555,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另一个用户设备(500)中的组成和第一节点设备550中的对应相同。
在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中,上层包,包括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90,控制器/处理器590实施L2层的功能。在伴随链路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590提供包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控制器/处理器590还负责HARQ操作(如果支持的话)、重复发射,和到用户设备50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55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生成等,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的生成在发射处理器555完成,调制符号分成并行流并将每一流映射到相应的多载波子载波和/或多载波符号,然后由发射处理器555经由发射器556映射到天线560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每一接收器516通过其相应天线520接收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51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512。接收处理器512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在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的物理层信号的接收等,通过多载波符号流中的多载波符号进行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解调,随后解扰,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第一通信节点设备550发射的数据或者控制,随后将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40。控制器/处理器540实施L2层,控制器/处理器540对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进行解读。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530相关联。存储器53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特别的,对于本申请中的第二信号,在用户设备500中的发射处理器515中生成,然后经由发射器516映射到天线520中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每一接收器556通过其相应天线560接收所第二信号的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55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552,接收处理器552解读本申请中的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556(包括天线560),发射处理器555和控制器/处理器590被用于本申请中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和接收处理器552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516(包括天线520),接收处理器512和控制器/处理器540被用于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516(包括天线520),发射处理器515和控制器/处理器5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如附图6所示。在附图6中,第二节点设备N1是第一节点设备U2的服务小区的维持基站,第一节点设备U2和另一个用户设备U3通过伴随链路通信,虚线框中的步骤是可选的。特别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顺序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信号传输顺序和实施的顺序。
对于第二节点设备N1,在步骤S11中发送第三信息,在步骤S12中发送第四信息,在步骤S13中发送第一信息,在步骤S14中发送第一信令,在步骤S15中接收第二信息。
对于第一节点设备U2,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三信息,在步骤S22中接收第四信息,在步骤S23中接收第一信息,在步骤S24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25中发送第一信号,在步骤S26中接收第二信号,在步骤S27中发送第二信息。
对于另一个用户设备U3,在步骤S31中接收第一信号,在步骤S32中发送第二信号。
在实施例6中,本申请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高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物理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一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Header)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MAC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消息2)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B(消息B)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一个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一个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广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单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小区特定的(Cell 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用户设备组特定的(UE group-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一个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信令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BWP-Uplink”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initialUplinkBWP”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是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高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物理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一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Header)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通过一个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通过一个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是广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是单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是小区特定的(Cell 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是用户设备组特定的(UE group-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通过PDCCH(Physi 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一个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信令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BWP-Sidelink”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initialSidelinkBWP”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BWP-SidelinkCommon”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息包括“BWP-UplinkDedicated”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通过两个不同的RRC信令携带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通过同一个RRC信令携带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RRC信令的两个IE分别携带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同一个RRC信令的同一个IE中的两个域(Field)分别携带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如附图7所示。在附图7中,第二节点设备N4是第一节点设备U5的服务小区的维持基站,第一节点设备U5和另一个用户设备U6通过伴随链路通信,虚线框中的步骤是可选的。特别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顺序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信号传输顺序和实施的顺序。
对于第二节点设备N4,在步骤S41中发送第三信息,在步骤S42中发送第四信息,在步骤S43中发送第一信息,在步骤S44中发送第一信令。
对于第一节点设备U5,在步骤S51中接收第三信息,在步骤S52中接收第四信息,在步骤S53中接收第一信息,在步骤S54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55中发送第一信号,在步骤S56中接收第二信号。
对于另一个用户设备U6,在步骤S61中接收第一信号,在步骤S62中发送第二信号。
在实施例7中,本申请中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动态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携带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携带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伴随链路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用户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小区特定的(Cell-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通过用户特定的(UE-Specific)RNTI(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通过SL-SPS-V-RNTI加扰的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通过SL-V-RNTI加扰的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基带(Baseband)信号携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射频(RF,Radio Frequency)信号携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更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所采用的DCI格式(Format)是格式3。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配置伴随链路(Sidelink)的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属于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Process)。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最晚的多载波符号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所属的时隙(Slot)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最晚的多载波符号所属的时隙(Slot)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多载波符号和第二多载波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如附图8所示。在附图8中,在每种情况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频率,交叉线填充的矩形代表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每个圆点填充的矩形代表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一个多载波符号,斜线填充的矩形代表第二多载波符号;在情况A中,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第二多载波符号;在情况B中,第一多载波符号早于第二多载波符号。
在实施例8中,当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早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多载符号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本申请中的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不排除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的可能。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被允许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被允许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最终是否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取决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实现(Implementation)。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被允许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最终是否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取决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不能够提供有效(Valid)的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不能够提供正确的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的接收者不能期待接收到有效的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使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外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不使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发送任何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仍然使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时频资源发送PUCCH。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仍然使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时频资源发送PU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仍然使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时频资源发送无线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不遵循所述第一信息的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假定所述第一信息没有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假定所述第一信息没有被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第一信息是无效的(Invalid)。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是否最终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取决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实现(Implementation)。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是否最终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取决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不能期待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遵循所述第一信息的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不使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传输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并不用于传输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只能被用于传输所述第二信息之外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并没有被预留给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最终是否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取决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实现(Implementation)。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最终是否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取决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不能期望所述第一节点设备采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中的资源传输所述第二信息。
实施例9
实施例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的示意图,附图9所示。在附图9中,左数第一列代表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的类型,左数第二列代表在频率范围1(FR1,Frequency Range 1)的转换时间长度,左数第三列代表在频率范围2(FR2,Frequency Range 2)的转换时间长度,所有的转换时间长度值的单位是Tc。
在实施例9中,本申请中的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一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大于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通过时隙(Slot)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通过Tc的数量表示,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中的首个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之外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率范围(FR,Frequency Range)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率范围(FR,Frequency Range)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25600Tc,或者所述第一延时等于13792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率范围(FR,Frequency Range)是FR1时,所述第一延时等于25600Tc;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率范围(FR,Frequency Range)是FR2时,所述第一延时等于13792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ing)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所采用的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是采用OFDM波形还是采用DFT-s-OFDM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生成时是否采用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根据函数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和第一偏移时间长度的和等于所述第一延时,所述第一偏移时间长度是固定的,或者所述第一偏移时间长度是预定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是指: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转换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是指: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从发送到接收的转换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转换时间长度和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从发送到接收的转换时间长度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伴随链路的传输是半双工的(Half-duple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伴随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的传输是半双工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不支持全双工(full-duple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属的频带(Band)是TDD频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属的频带(Band)是FDD频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属的频带(Band)是TDD频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属的频带(Band)是FDD频带。
实施例10
实施例10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延时的示意图,如附图10所示。在附图10中,当第一频域资源池和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左数第一列代表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左数第二列代表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左数第三列代表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下的时隙的时间长度,左数第四列代表以时隙为单位的第二延时。
在实施例10中,本申请中的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二延时;当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0;当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大于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通过时隙(Slot)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通过Tc的数量表示,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中的首个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之外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中断时间长度(interruption lengt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否相同是通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SLIV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SLIV是否相同判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否相同是通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位置带宽参数(“locationAndBandwidth”)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位置带宽参数(“locationAndBandwidth”)是否相同判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否相同是通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是否相同判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是否相同是通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SLIV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SLIV是否相同,以及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是否相同判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并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的频域起始位置和带宽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的频域起始位置和带宽对应相同时,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否则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是指: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频域资源相同并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M个子载波间隔和M个备选延时一一对应,所述M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不相等,所述M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第一备选延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第二备选延时,所述第一备选延时是所述M个备选延时中的一个备选延时,所述第二备选延时是所述M个备选延时中的一个备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所述M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所述M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所述第一备选延时和所述第二备选延时之间相比较的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M个子载波间隔和M个备选延时一一对应,所述M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不相等,所述M是大于1的正整数;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时,目标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之间相比较的大值;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等时,目标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M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所述M个备选延时中的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备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之间相比较的大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1个对应15kHz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的时间长度,1个对应30kHz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的时间长度,3个对应60kHz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的时间长度,5个对应120kHz子载波间隔的时隙的时间长度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所采用的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是采用OFDM波形还是采用DFT-s-OFDM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生成时是否采用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有关。
实施例11
实施例11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特征延时和第二特征延时的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在附图11中,左数第一列代表第一子载波间隔,左数第二列代表不同的第一子载波间隔所分别对应的第一特征延时,左数第三列代表第二子载波间隔,左数第四列代表不同的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分别对应的第二特征延时。
在实施例11中,本申请中的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大于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和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处理能力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和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处理延时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l/(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通过时隙(Slot)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通过Tc的数量表示,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中的首个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之外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所采用的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是采用OFDM波形还是采用DFT-s-OFDM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生成时是否采用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等于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特征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特征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P个子载波间隔和P个特征延时一一对应,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P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特征延时等于所述P个特征延时中的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特征延时,所述P个特征延时是预定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P个子载波间隔和P个特征延时一一对应,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P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特征延时等于所述P个特征延时中的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特征延时,所述P个特征延时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P个子载波间隔和P个特征延时一一对应,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P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特征延时等于所述P个特征延时中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特征延时,所述P个特征延时是预定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包括以下含义:P个子载波间隔和P个特征延时一一对应,所述P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P个子载波间隔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特征延时等于所述P个特征延时中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特征延时,所述P个特征延时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之间相比较的大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之间相比较的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延时和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之间能够获得最大的所述参考延时的特征延时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延时和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之间能够获得最大的所述参考延时的特征延时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是分开计算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之间相比较的最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之间相比较的最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之间相比较的最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之间相比较的最大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是通过下式计算的:
TPSFCH-PUCCH=max(t4,1,t4,2,t4,3)
其中,TPSFCH-PUCCH代表所述参考延时,t4,1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延时,t4,2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t4,3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是通过下式计算的:
TPSFCH-PUCCH=max(t4,1,t4,2,t4,3),
其中,TPSFCH-PUCCH代表所述参考延时,t4,1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延时,t4,2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t4,3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t4,3=(N4,μ+d4,1)(2048+144)·κ2·Tc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41
其中,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42
代表所述第一特征延时,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43
代表所述第二特征延时,d4,1是可配置的值,κ=64,μ代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索引,Tc=1/(480000*4096)秒,μ1代表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2代表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是通过下式计算的:
TPSFCH-PUCCH=max(t4,2,t4,3),
其中,TPSFCH-PUCCH代表所述参考延时,t4,2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t4,3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t4,3=(N4,μ+d4,1)(2048+144)·κ2·Tc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51
其中,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52
代表所述第一特征延时,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53
代表所述第二特征延时,d4,1是可配置的值,κ=64,μ代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索引,Tc=1/(480000*4096)秒,μ1代表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2代表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是通过下式计算的:
TPSFCH-PUCCH=max(t4,1,t4,2,t4,3),
其中,TPSFCH-PUCCH代表所述参考延时,t4,1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延时,t4,2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延时,t4,3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上述句子“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t4,3=(N4,μ+d4,1)(2048+144)·κ2·Tc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54
其中,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55
代表所述第一特征延时,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56
代表所述第二特征延时,d4,1是可配置的值,κ=64,μ代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索引,Tc=1/(480000*4096)秒,μ1代表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2代表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索引。
实施例12
实施例12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的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在附图12中,左数第一列代表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的索引,左数第二列代表第二信号占用的多载波符号数量,左数第三列代表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的比特数量,左数第四列代表第二信号所采用的信道编码方案。
在实施例12中,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携带物理层信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包括HARQ-ACK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包括SFI(SidelinkFeedback Information,伴随链路反馈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包括CSI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包括L1-RSRP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没有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译码。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在译码时CRC是否校验通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Format)”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包括的比特的数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Format)”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在生成所述第二信号时所采用的信道编码的类型。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Format)”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是否采用序列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Format)”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SFI的格式(Forma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Format)和PUCCH格式(Format)采用相同的划分方法。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按照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按照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目标延时偏移,所述目标延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t4,3=(N4,μ+d4,1)(2048+144)·κ2·Tc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61
其中,t4,3代表所述第三延时,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62
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特征延时,
Figure BDA0002252427860000363
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特征延时,d4,1代表目标延时偏移,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按照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目标延时偏移,κ=64,μ代表一个子载波间隔的索引,Tc=1/(480000*4096)秒,μ1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2代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按照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目标延时偏移,所述目标延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所述目标延时偏移还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或信道)所采用的波形(Waveform)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按照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目标延时偏移,所述目标延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所述目标延时偏移还和携带所述第二信息的信号(或信道)所采用的OFDM波形(Waveform)还是DFT-s-ofdm波形(Waveform)有关。
实施例13
实施例13示例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3所示。在附图13中,第一节点设备处理装置1300包括第一接收机1301,第一发射机1302第二接收机1303和第二发射机1304。第一接收机1301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或者第一接收机1301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接收处理器552和控制器/处理器590;第一发射机1302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或者第一发射机1302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发射处理器555和控制器/处理器590;第二接收机1303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和接收处理器452;或者第二接收机1303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和接收处理器552;第二发射机1304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或者第二发射机1304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发射处理器555和控制器/处理器590;
在实施例13中,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第一发射机1302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第二接收机1303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第二发射机1304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早于所述第二多载符号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二延时;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0;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所述第二信号携带物理层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示例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4所示。在附图14中,第二节点设备处理装置1400包括第三发射机1401和第三接收1402。第三发射机1401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60)和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第三接收机1402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接收处理器412,和控制器/处理器440。
在实施例14中,第三发射机1401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息的发送者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二延时;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0;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所述第二信号携带物理层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发射机1401发送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设备或者第二节点设备或者UE或者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低功耗设备,eMTC设备,NB-IoT设备,车载通信设备,飞行器,飞机,无人机,遥控飞机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设备或者基站或者网络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eNB,gNB,传输接收节点TRP,中继卫星,卫星基站,空中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第二发射机,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早于所述第二多载符号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放弃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忽略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可能认为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是无效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接收和发送之间的转换时间长度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延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二延时;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等于0;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不相同时,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延时不小于第三延时,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池在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一特征延时,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被用于确定第二特征延时,所述第一特征延时和所述第二特征延时中之一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携带物理层信息,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物理层信息所采用的信息格式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中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9.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射机,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第三接收机,接收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10.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
接收第二信号,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当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时,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当所述第二信息被发送时,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不相同。
1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在时域所包括的最早的多载波符号是第一多载波符号,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所包括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一频域资源池;
接收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第二频域资源池,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池和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池之间的频域关系被用于确定参考延时;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指示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所述参考延时,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目标时频资源集合被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传输;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多载波符号不早于所述第二多载波符号。
CN201911039426.7A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751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4343.0A CN114938260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1039426.7A CN112751654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0/121054 WO2021082932A1 (zh) 2019-10-29 2020-10-15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7/715,020 US20220231802A1 (en) 2019-10-29 2022-04-06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9426.7A CN112751654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4343.0A Division CN114938260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654A true CN112751654A (zh) 2021-05-04
CN112751654B CN112751654B (zh) 2022-07-01

Family

ID=7564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9426.7A Active CN112751654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224343.0A Active CN114938260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4343.0A Active CN114938260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31802A1 (zh)
CN (2) CN112751654B (zh)
WO (1) WO202108293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109A (zh) * 2021-06-17 2022-12-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03924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22342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6973B (zh) * 2020-12-28 2024-04-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998617A (zh) * 2022-11-04 2024-05-0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2561A (zh) * 2015-10-23 2017-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098323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ing resources in v2x communication
CN108988983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45869A (zh) * 2017-05-04 2019-01-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0400A (zh) * 2016-11-03 2019-08-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链路信道忙碌比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821B (zh) * 2016-07-18 2020-06-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的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834642B2 (en) * 2017-02-10 2020-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CN108111199A (zh) * 2017-05-05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US11140697B2 (en) * 2018-04-11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sidelink feedback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2561A (zh) * 2015-10-23 2017-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098323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ing resources in v2x communication
CN110140400A (zh) * 2016-11-03 2019-08-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链路信道忙碌比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45869A (zh) * 2017-05-04 2019-01-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88983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R1-1810453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for NR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MEDIATEK INC.: "R1-1812364 "Discussion on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for NR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MEDIATEK INC.: "R1-1906553 "Discussion on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109A (zh) * 2021-06-17 2022-12-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03924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22342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260A (zh) 2022-08-23
US20220231802A1 (en) 2022-07-21
CN112751654B (zh) 2022-07-01
WO2021082932A1 (zh) 2021-05-06
CN11493826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165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827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912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8578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79569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1808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9578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64869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9268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4323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77032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9174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9697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563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88763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88762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99482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557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3123797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4948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92061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59668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73387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2649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5165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