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630A -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630A
CN112751630A CN201911058838.5A CN201911058838A CN112751630A CN 112751630 A CN112751630 A CN 112751630A CN 201911058838 A CN201911058838 A CN 201911058838A CN 112751630 A CN112751630 A CN 112751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s
pim
signal strength
cell
tim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88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1630B (zh
Inventor
查敬芳
陈春媛
王庆江
王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88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1630B/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17626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8754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0/125401 priority patent/WO2021083351A1/zh
Priority to JP2022525235A priority patent/JP7342260B2/ja
Priority to EP20882452.4A priority patent/EP4044462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75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630A/zh
Priority to US17/732,051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564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1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04B17/3912Simulation models, e.g. distribution of spectral power density or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for a given geographic reg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3/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frequencies; Arrangements for analysing frequency spectra
    • G01R23/16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 G01R23/20Measurement of non-linea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of other parameters, e.g. DC offset, delay or propaga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用于估计PIM信号强度。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然后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再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从而可以较准确地估计第一PIM信号对第一小区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运营商频谱和天面资源越来越紧张,射频模块和天馈端口都朝着宽频、多频方向演进,使得互调干扰PIM的影响越来越凸显。
为了应对PIM的影响,会对PIM的影响进行估计。目前的估计方法是,对于每个载波,都在发射频带中依次选择发射子频带,对于每个发射子频带所产生的PIM信号,都会从接收频带中确定出一个与PIM信号不重叠的频段。
这种方法仅能确定接收频带中与PIM信号不重叠的频段,但当PIM信号与接收频带重叠时,无法很好地估计PIM信号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用于估计PIM信号强度,以较准确地估计PIM信号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
可以先根据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进行调度,同时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然后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该第一特征数据与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对应;
最后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第一小区为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N个小区中任意一个小区的PIM信号强度,从而可以较准确地估计PIM信号对各个小区的影响。
基于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之前,获取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
由于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均无上行数据,所以可以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强度并将第二上行信号强度作为第二PIM信号强度;
然后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该训练特征数据可以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最后根据训练特征数据、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PIM信号强度以及预置的模型训练函数进行训练,得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基于上述操作,可以得到用于确定PIM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从而可以较准确地估计PIM信号的影响。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由于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和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不对齐,所以在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之前,将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可以保证训练得到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足够准确,从而保证通过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确定的PIM信号强度具有较高的参考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将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包括:
对于N个小区中的各个小区,根据预置的计算函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以及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计算相关峰;
根据相关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有多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根据相关峰进行对齐的一种方案。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生成M个互调基底,M为正整数;
将M个互调基底和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为训练特征数据。
特征数据有多种选择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将M个互调基底和第二下行信号数据本身作为训练特征数据进行训练,能够得到较准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
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对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进行调度。
通过确定第一PIM信号强度,可以准确地了解各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带宽资源受PIM信号影响的程度,所以依据第一PIM信号强度进行带宽资源调度,能够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
根据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确定天馈系统的健康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PIM信号强度作为一个指标,用于反映天馈系统的健康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第一小区为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基于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均无上行数据;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强度,并将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强度作为第二PIM信号强度;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
训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训练特征数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第二PIM信号强度以及预置的模型训练函数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对齐单元,用于将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对齐单元用于:
对于N个小区中的各个小区,根据预置的计算函数、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以及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计算相关峰;
根据所述相关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三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生成M个互调基底,M为正整数;
将M个互调基底和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为训练特征数据。
基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进行调度。
基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确定天馈系统的健康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处理器供电,涉及的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所述方法中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所述方法中的流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先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然后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最后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第一小区为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进行较准确地估计,从而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第一PIM信号对小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组网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IM强度估计值和PIM强度实际值的对比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的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对齐前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施例中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对齐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LP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信号在时间上对齐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峰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用于估计PIM信号强度,以较准确地估计PIM信号的影响。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组网架构示意图。在该架构中,包括射频模块和天线,其中射频模块上设置有4个端口;每个端口均与天线连接,均可以发射下行信号和接收上行信号。如图1所示,射频模块的第一端口发送的不同频率的下行信号在天线中相互作用,产生互调干扰PIM信号被各个端口接收,从而对各个端口造成干扰,其中图1中的有向箭头表示产生的PIM信号。为了更好地估计该PIM信号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估算PIM信号的强度,从而可以确定PIM信号在重叠频段上对上行信号的具体影响,并不仅仅确定PIM信号与上行信号的重叠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统的方法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组网架构,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存在PIM信号的系统架构中,由于图1所示的射频模块包含多个端口,所以PIM信号的干扰更为突出,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以图1为例对信号处理的方法进行介绍。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带宽资源调度方案包含N个小区下行信号的发射带宽和N个小区上行信号的接收带宽,根据带宽资源调度方案对N个小区分别发射第一下行信号,然后采集第一下行信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采集第一下行信号数据的地点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与训练信号强度评估模型时采集下行信号数据的地点一致即可。
另外,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可以包括多种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第一下行信号的强度。
102,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特征数据也由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决定,具体地,第一特征数据与训练信号强度评估模型时用到特征数据种类一致,而确定第一特征数据的过程与第一特征数据的种类对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03,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第一小区为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可以理解的是,N个小区的第一下定信号相互作用,产生与小区一一对应的PIM信号,信号强度评估模型表征了特征数据和PIM信号强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根据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能够得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PIM信号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信号强度评估模型能够各小区对应的PIM信号强度进行估计,从而可以较准确地确定PIM信号对各小区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对PIM信号与上行信号的频段重叠情况。
为了体现本申请实施例得到的第一PIM信号强度的准确性,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了试验,如图2(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PIM强度估计值和PIM强度实际值的对比示意图,从图2(b)中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得到的PIM强度估计值与PIM强度实际值在框内部分重合度较高,可以说明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得到的PIM强度较准确。
上述实施例中,是基于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对第一PIM信号强度进行确定,而获取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的方法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下面将介绍获取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的其中一种方法。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的方法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20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均无上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要得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需要先采集多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训练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其中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时间点都可以对应一个下行信号数据,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可以为下行信号强度。
例如,可以采集凌晨两小时内8000个时间点的下行信号强度作为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
202,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强度,并将第二上行信号强度作为第二PIM信号强度。
由于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均无上行数据,因此最终采集到的第二上行信号则为第二PIM信号。与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类似,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时间点也对应一个第二上行信号强度。
具体地,对应步骤201中凌晨两小时内8000个时间点,获取每个时间点的第二上行信号强度作为第二上行信号强度。
203,将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可以理解的是,假设在第一时刻向N个小区分别发送第二下行信号,该第一时刻的第二下行信号产生的第二PIM信号,接收到时间应当晚于第一时刻,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对齐,从而确定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各个第二PIM信号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对齐,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对齐前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施例中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对齐后的示意图。在图5中,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两虚线之间对齐,即两虚线之间的为有效数据,虚线外的为无效数据,对比图4和图5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时间对齐,确定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同时还剔除了无效数据。
204,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训练特征数据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根据训练采用的模型训练函数以及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205,根据训练特征数据、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PIM信号强度以及预置的模型训练函数进行训练,得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模型训练函数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多层感知机MLP。为了更好地理解MLP模型的过程,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MLP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MLP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其中输入层中的数字1至10代表步骤204中确定的训练特征数据,基于图6所示的MLP,能够得到本申请实施例需要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对齐有多种方法,下面将对其中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信号在时间上对齐的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将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包括:
301,对于N个小区中的各个小区,根据预置的计算函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以及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计算相关峰。
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函数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选用xcorr函数作为计算函数,由于计算相关峰过程为较成熟的技术,故在此不做详述,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峰的实施例示意图,图8中标记了相关峰的位置。
302,根据相关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图8中相关峰的位置,最终可以将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对齐,具体对齐过程此处不做详述。
根据前述第二实施例可知,训练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多种数据,下面将以一种示例对训练特征数据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该第四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包括:
先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生成M个互调基底,M为正整数。
其中,M个互调基底可以包括三阶互调基底、五阶互调基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然后将M个互调基底和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为训练特征数据。
上述几个实施例对确定第一PIM信号强度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而第一PIM信号强度可以应用多方面,下面对第一PIM信号强度的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训练特征数据的方法的第五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对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进行调度。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对应一种宽带资源调度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得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PIM信号强度,当宽带资源调度方案有多种时,本申请实施例则能够得到多种调度方案对应个N个小区的PIM信号强度。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下面的表格:
Figure BDA0002256146470000081
如上表所示,存在三个小区,分别为NR 700M小区、LTE 800M小区和UMTS 900M小区,带宽资源调度方案有7种,本申请实施例将NR 700M小区和LTE 800M小区的带宽资源分为多个RBG,其中一个RBG由多个RB资源构成,RBG分别用1至17的数字表示,以第一种宽带资源调度方案为例,对于NR 700M小区,采用1-17个RBG发送下行信号,对于LTE800M小区,采用采用1-16个RBG发射下行信号,对于UMTS 900M小区,以43dbm发射下行信号。对应第一种宽带资源调度方案,获取各个小区对应的PIM信号强度,如上表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将该PIM信号强度分别映射到各个RBG上,对于LTE 800M小区,PIM信号强度映射的结果为[5,9,12……]。
由此可以看出,对应每种宽带调度方案,均可以得到PIM信号对各小区的影响,该影响可以具体到每个RBG上,因此可以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对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进行调度。
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进行调度包括:可以进行频域位置上的规避,具体地,选择一种宽带资源调度方案,使得第一PIM信号强度的大小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进行时域上的规避,具体地,对于频分双工系统(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当根据带宽资源调度方案同时调度时,若存在PIM信号,可以采用不同时间发射下行信号和接收上行信号的策略;还可以进行上行功率融合措施,具体地对于一种宽带资源调度方案,若存在PIM信号,要降低该PIM信号的影响,可以采用将多个有效上行信号进行融合,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从而可以降低该PIM信号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几种调度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调度方案进行调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面对根据第一PIM信号强度进行调度的过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的第五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确定天馈系统的健康度。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第一PIM信号强度作为天馈系统健康度的一个参数。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403,用于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第一小区为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404,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均无上行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404,还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强度,并将第二上行信号强度作为第二PIM信号强度;
第三确定单元405,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
训练单元406,用于根据训练特征数据、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PIM信号强度以及预置的模型训练函数进行训练,得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对齐单元407,用于将预设时间段内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对齐单元407用于:
对于N个小区中的各个小区,根据预置的计算函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以及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计算相关峰;
根据相关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三确定单元405用于: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生成M个互调基底,M为正整数;
将M个互调基底和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为训练特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的装置还包括:
调度单元408,用于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对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进行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处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
第四确定单元409,用于根据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确定天馈系统的健康度。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供电电路502,所述供电电路502用于为所述处理器501供电,涉及的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中执行,以使得通信装置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01可以执行前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的装置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中501的具体功能模块划分可以与前述图9中所描述的单元的功能模块划分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供电电路502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个:供电子系统、电管管理芯片、功耗管理处理器或功耗管理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图2(a)、图3和图7中信号处理的方法中的流程。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所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均无上行数据;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上行信号强度,并将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强度作为第二PIM信号强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训练特征数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第二PIM信号强度以及预置的模型训练函数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设时间段内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分别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包括:
对于N个小区中的各个小区,根据预置的计算函数、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以及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计算相关峰;
根据所述相关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与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二PIM信号强度在时间上进行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训练特征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生成M个互调基底,M为正整数;
将M个互调基底和所述N个小区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数据确定为训练特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进行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PIM信号强度确定天馈系统的健康度。
8.一种信号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带宽资源调度方案下,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个第一下行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信号强度评估模型和所述N个小区各自对应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互调干扰PIM信号强度,所述信号强度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一特征数据输出第一PIM信号强度,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N个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小区。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处理器供电,涉及的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58838.5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751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838.5A CN11275163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KR1020227017626A KR20220087541A (ko) 2019-10-31 2020-10-30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PCT/CN2020/125401 WO2021083351A1 (zh) 2019-10-31 2020-10-30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JP2022525235A JP7342260B2 (ja) 2019-10-31 2020-10-30 信号処理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EP20882452.4A EP4044462A4 (en) 2019-10-31 2020-10-30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7/732,051 US20220255645A1 (en) 2019-10-31 2022-04-28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838.5A CN11275163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630A true CN112751630A (zh) 2021-05-04
CN112751630B CN112751630B (zh) 2023-01-13

Family

ID=75644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8838.5A Active CN112751630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5645A1 (zh)
EP (1) EP4044462A4 (zh)
JP (1) JP7342260B2 (zh)
KR (1) KR20220087541A (zh)
CN (1) CN112751630B (zh)
WO (1) WO20210833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2272A1 (en) * 2022-09-21 2024-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 (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spectrogram analysis method for spectrum anomaly and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detection in 5g, 6g radio networ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5558A1 (en) * 2011-05-20 2012-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ancellation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US20140036969A1 (en) * 2012-08-02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w complexity all-digital pim compensator
CN103858355A (zh) * 2013-12-17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互调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49067A (zh) * 2015-08-31 2015-11-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导频信号的无源互调干扰对消方法
CN107666361A (zh) * 2017-09-01 2018-02-06 廊坊银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无源互调干扰的自适应对消方法以及装置
CN109845118A (zh) * 2016-10-3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塔顶设备及无源互调消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0473B (zh) 2005-10-21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无源互调性能测试方法
CN104471881B (zh) * 2012-07-18 2016-12-14 诺基亚通信公司 检测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在宽带通信中的互调
US20140378067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T-Mobile Usa, Inc.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interference detection
US10440660B2 (en) 2015-07-08 2019-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pectrum analysis technique for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detection
EP3430739B1 (en) 2016-03-18 2023-05-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controller, network node sit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0812121B2 (en) * 2017-08-09 2020-10-20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23927B2 (en) 2018-04-20 2022-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ed observational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interference det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5558A1 (en) * 2011-05-20 2012-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ancellation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US20140036969A1 (en) * 2012-08-02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w complexity all-digital pim compensator
CN103858355A (zh) * 2013-12-17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互调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49067A (zh) * 2015-08-31 2015-11-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导频信号的无源互调干扰对消方法
CN109845118A (zh) * 2016-10-3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塔顶设备及无源互调消除方法
CN107666361A (zh) * 2017-09-01 2018-02-06 廊坊银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无源互调干扰的自适应对消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4462A1 (en) 2022-08-17
US20220255645A1 (en) 2022-08-11
KR20220087541A (ko) 2022-06-24
JP2023500276A (ja) 2023-01-05
JP7342260B2 (ja) 2023-09-11
WO2021083351A1 (zh) 2021-05-06
EP4044462A4 (en) 2022-11-30
CN112751630B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884B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能力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9879B (zh) 信息发送及确定、关系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9130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43304B2 (en) Method of feeding back MU-CQI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point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02158272B (zh) 一种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88022B (zh) 一种天线相关性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8631999A (zh) 信令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11378B (zh) 通信设备、基带单元和通信方法
CN114337953B (zh) 上行信道参数的确定和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11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CN109951215B (zh) 一种获取下行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0079626B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confirmation of expected phase shifts of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emitted from an antenna array
CN111526524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配置方法、上报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1902298A (zh) 信道质量指示补偿方法、系统及基站
CN103905345A (zh) 通道校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1500248B (zh) 一种天线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2751630B (zh)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5763269A (zh) 用于校准天线的方法、校准信号处理装置和系统
CN110830202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258966B (zh) 基于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通道同步方法、装置
JP5635610B2 (ja) 移動局からのチャネル品質フィードバック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EP329145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s of smart antenna,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05483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224723A (zh) 射频前端模块的校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6696A (zh) Pucch的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