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0435A -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0435A
CN112750435A CN202011585365.7A CN202011585365A CN112750435A CN 112750435 A CN112750435 A CN 112750435A CN 202011585365 A CN202011585365 A CN 202011585365A CN 112750435 A CN112750435 A CN 112750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vice provider
user
user information
cloud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5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0435B (zh
Inventor
陆心宇
方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 Spe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 Spe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 Speech Ltd filed Critical AI Spe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53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0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0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0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0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0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G10L17/22Interactive procedures; Man-machine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其中,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包括:认证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设备云服务商令牌,生成用户编号,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设备云服务商内所述用户信息关联;所述用户编号发出变更设备列表操作命令,设备云服务商使用Protocol Buffers对所述变更设备列表命令进行序列化编码,将所述序列化编码结果发送至设备同步接口;收到设备同步接口请求后,使用所述Protocol Buffers的相同数据结构进行反序列化解码,对所述反序列化解码结果进行响应,更新所述设备列表;通过本方案技术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业务,在其他数据量大的业务中也适用。

Description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已有的设备同步方法为设备上报和云云同步两大类。
设备上报一般是设备厂商自身生产的硬件产品与其服务器同步信息。通常采用MQTT协议,该协议是一种轻量级协议,开销较小,传输质量可靠,较适合物联网场景使用,不适用于服务商间的直接同步。
云云同步是对于设备厂商与智能家居服务提供商交互的情况,由于涉及到双方云服务器之间通信,需要使用HTTP通信协议。对于设备列表等数据内容,一般都是采用JSON或XML进行序列化及反序列化。云云同步时,设备数量因用户性质不同而不同,如酒店客户往往会有几百甚至上千设备。当设备达到一定数量级时,使用JSON、XML进行设备全量同步,会对网络造成较大挑战,极易发生延迟增高、请求超时等问题,影响客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及装置,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包括:认证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设备云服务商令牌,生成用户编号,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设备云服务商内所述用户信息关联;所述用户编号发出变更设备列表操作命令,设备云服务商使用Protocol Buffers对所述变更设备列表命令进行序列化编码,将所述序列化编码结果发送至设备同步接口;收到设备同步接口请求后,使用所述Protocol Buffers的相同数据结构进行反序列化解码,对所述反序列化解码结果进行响应,更新所述设备列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包括:认证授权模块,配置为认证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设备云服务商令牌,生成用户编号,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设备云服务商内所述用户信息关联;命令编码模块,配置为所述用户编号发出变更设备列表操作命令,设备云服务商使用Protocol Buffers对所述变更设备列表命令进行序列化编码,将所述序列化编码结果发送至设备同步接口;解析响应模块,配置为收到设备同步接口请求后,使用所述Protocol Buffers的相同数据结构进行反序列化解码,对所述反序列化解码结果进行响应,更新所述设备列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感应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进行精准的有效指令识别,进一步的通过声纹技术从而可以实现区分出用户的合法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的方案一具体实施例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1中,响应于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其中,所述车辆配备有可穿戴的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和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
在步骤102中,若判断所述语音指令为有效指令,判断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
在步骤103中,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101,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响应于感应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其中,所述车辆配备有可穿戴的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和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例如,车辆感应装置是车钥匙,当携带钥匙的用户靠近车辆时,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首先会感应到钥匙,然后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持续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其中,当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开启后,将会对分布在车辆各个车门和尾箱的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进行语音信号的增强和过滤后对其进行靳准的识别;
之后,对于步骤102,若判断所述语音指令为有效指令,判断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例如,有效指令为“打开驾驶室车门”、“打开副驾驶车门”、“打开左后车门”、“打开右后车门”和“打开后备箱”是车辆的有效指令,例如,在判断为有效语音之后,进一步的判断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进行声纹识别,例如,所谓声纹是用电声学仪器显示的携带言语信息的声波频谱,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人体语言中枢与发音器官之间一个复杂的生理物理过程,人在讲话时使用的发声器官例如舌、牙齿、喉头、肺、鼻腔在尺寸和形态方面每个人的差异很大,所以任何两个人的声纹图谱都有差异。每个人的语音声学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变异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异可来自生理、病理、心理、模拟、伪装,也与环境干扰有关。尽管如此,由于每个人的发音器官都不尽相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仍能区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或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的声音;
最后,对于步骤103,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例如,在用户双手拿着东西不方便的情况下,想打开后方车门或后备箱想把东西放到后座或后备箱的情况下,用户说出有效指令“打开后备箱”,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通过后,打开后备箱锁并弹开后备箱。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通过感应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进行精准的有效指令识别,进一步的通过声纹技术从而可以实现区分出用户的合法性。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包括:
基于所述有效指令和/或所述车辆感应装置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
例如,车辆的各个车门和尾箱配有麦克风,通过结合麦克风阵列和车辆感应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执行用户的有效指令,例如,用户在副驾驶室门前说出有效指令“打开面前的门”,通过结合麦克风阵列和车辆感应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用户在副驾驶门前,然后解锁车辆并把副驾驶的车门弹开。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通过结合麦克风阵列和车辆感应装置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实现精准的来执行用户的有效指令。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响应于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还包括:
在所述车辆感应不到车辆感应装置时,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处于关闭状态。
例如,在携带车辆感应装置的用户靠近车辆时,就会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若当携带车辆感应装置的用户远离车辆时,车辆感应不到车辆感应装置就会将开启状态的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关闭,直到再次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通过车辆感应车辆感应装置开启或关闭车辆语音识别系统,从而可以实现节约车辆电池的电能,提高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主要是针对实施例101中在所述“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的方法进一步限定的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步骤201中,若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不到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判断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是否检测超时;
在步骤202中,若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检测超时,重新感应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201,若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不到用户的有效指令,判断用户的有效指令是否检测超时,例如,在车辆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后,一直没有检测到用户的有效指令,则判断是否是检测超时;
对于步骤202,若用户的有效指令检测超时,重新感应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例如,在判断检测超时后,重新感应车辆感应装置,然后重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继续持续监听用户的有效指令。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通过在检测不到有效指令时,判断所述检测是否超时,从而可以实现在所述检测超时后重新检测。
在上市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是否检测超时,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检测不超时,继续检测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主要是针对实施例102中在所述“若判断所述语音指令为有效指令,判断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的方法进一步限定的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301中,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不匹配,判断所述匹配时间是否超时;
在步骤302中,若所述匹配时间超时,拍摄影像并将所述影像推送给车主。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301,若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不匹配,判断匹配时间是否超时,例如,匹配时间超时表示这个用户是非授权用户进行的语音操控;
对于步骤302,若匹配时间超时,拍摄影像并将所述影像推送给车主,例如,在非授权用户进行的语音操控时,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不会给出回应并通过拍摄全景影像将全景影像发送给车主。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通过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不匹配并匹配超时,拍摄影像并将所述影像推送给车主,从而可以实现在非授权用户非法使用时及时的通知车主并收集证据以便于报警。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所述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不匹配,判断所述匹配时间是否超时,还包括:
若所述匹配时间不超时,重新检测所述用户的有效指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中,在所述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之后,还包括:
在执行所述用户的语音指令之后,结束此次语音监听,重新检测所述感应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了步骤101、步骤102等具有明确先后顺序的数字,限定了步骤的先后顺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有些步骤是可以并列执行的,有些步骤的先后顺序也不受到以上数字的限定,本申请在此没有限制,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对通过描述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对最终确定的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相似技术的缺陷:
这几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人伸出手或脚进行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多少有一些不够便捷。比如说,人们购物后双手拧着比较多的包裹,没有办法腾出手进行操控,需要先将所购物品摆放好后才能进行操控。如果此时汽车停放于露天场景,刚好下过雨地上比较泥泞,物品无处可放是非常的尴尬。
主要还是技术的发展,基于语音的识别技术特别是精准的声纹识别技术是近几年才逐渐成熟起来。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为什么不容易想到原因:
从业人员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单一的语音功能的开发,接触的产品或视野非常局限;
传统的汽车研发人员很难跳出现有的人机交互思维定式,大多是追随行业的成熟设计;
安全可靠性方面的担心,对于当前基于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的精准度持有怀疑。
本发明的技术创新点:
通过分布在各个车门和尾箱的麦克风阵列进行拾音,经语音信号增强后进行ASR(语音识别),汽车进入控制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出驾驶员的控制指令,而通过VP(声纹)技术,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使用者的合法性,是车主、临时授权人员或非法人员。
当汽车停放上锁之后,汽车进入控制系统打开钥匙感应子系统,并持续监控。
当携带钥匙的使用者靠近汽车时,钥匙感应子系统会首先侦测到钥匙,从而启动语音监控子系统。如钥匙感应子系统未侦测到钥匙,则不会启动语音监控子系统。
当语音监控子系统工作后,会对来自各个车门和尾箱的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语音信号的增强,过滤后对其进行精准的识别,得到使用者给出的指令。因为感应子系统一直能够感应到钥匙,所以即便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者没有发出有效指令,语音监控子系统也会一直工作;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车主离开了,钥匙感应系统检测不到钥匙,那么语音监控子系统会停止工作,节约电能。
在得到识别指令结果后,语音监控子系统会进一步对说话人的身份进行识别,如身份验证通过,则结合阵列及钥匙感应子系统给出的说话人位置信息作出相应的操作,如打开使用者所处的右后方车门。如其他非授权人员进行语音操控,则不会给出任何相应,相反,如其多次尝试超时,系统会自动通知车主,结合全景影像可以将其图像发送给车主,车主可据此选择报警。
当使用者携带钥匙走远之后,钥匙感应子系统感应不到钥匙,会自动关闭语音监控子系统,节约电池的电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形成的beta版:
一种方案是直接基于语音声纹控制,但限于当前技术的限制,无法保证语音声纹100%的可靠,且在该方案下语音检测子系统需要长时工作,对于长期停放的汽车电池是一个损耗,不经济。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达到更深层次的效果: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需要对应的更新因为语种和口音造成的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的影响。同时,该系统还可推广至小区、楼宇、办公的智能门禁系统,对于当前的智能门禁系统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提升。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的技术要点:
该系统中语音监控子系统所涉及的分布式麦克风阵列语音信号增强、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使用的是思必驰自主研发的技术。
钥匙感应子系统所涉及的无线感应是现有市场上可见的技术解决方案,如RFID,NFC等。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的框图。
如图5所示,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500包括感应开启判断模块510、判断模块520和解锁模块530。
其中,感应开启判断模块510,配置为响应于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其中,所述车辆配备有可穿戴的所述车辆感应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和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判断模块520,配置为若判断所述语音指令为有效指令,判断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解锁模块530,配置为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
应当理解,图5中记载的诸模块与参考图1、图2和图3中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以及相应的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图5中的诸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模块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方案,例如感应开启判断模块可以描述为响应于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其中,所述车辆配备有可穿戴的所述车辆感应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和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的模块,另外,还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例如感应开启判断模块可以用处理器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响应于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其中,所述车辆配备有可穿戴的所述车辆感应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和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
若判断所述语音指令为有效指令,判断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
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10以及存储器620,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10为例。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处理器610、存储器620、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620为上述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方法。输入装置6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电子设备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中,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响应于感应到车辆感应装置,开启车辆语音识别系统检测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为有效指令,其中,所述车辆配备有可穿戴的所述车辆感应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车辆语音识别系统和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
若判断所述语音指令为有效指令,判断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
若所述有效指令的声纹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智能家居设备同步声纹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包括:
认证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设备云服务商令牌,生成用户编号,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设备云服务商内所述用户信息关联;
响应所述用户编号发出变更设备列表命令,跳转至所述设备云服务商,设备云服务商使用Protocol Buffers对所述变更设备列表命令进行序列化编码,并将所述序列化编码结果发送至设备同步接口;
收到设备同步接口请求后,使用所述Protocol Buffers的相同数据结构进行反序列化解码,对所述反序列化解码结果进行响应,更新所述设备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认证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设备云服务商令牌,生成用户编号,还包括:
向所述设备云服务商提交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云服务商认证所述用户信息,颁发令牌;
将所述令牌与所述用户信息绑定,生成一个与所述信息关联的随机序列号,将所述随机序列号作为所述用户的用户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设备云服务商提交所述用户信息,颁发令牌,还包括:
所述用户信息登陆,选择绑定设备云服务商;
判定所述用户信息未绑定所述设备云服务商,获取所述设备云服务商授权;
跳转至所述设备云服务商的OAuth2认证中心,提交所述用户信息;
所述设备云服务商的OAuth2认证中心认证所诉用户信息成功,所述设备云服务商认证中心颁发所述用户信息的令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设备云服务商内所述用户信息关联,还包括:
将所述用户编号、所诉用户信息的令牌发送至设备云服务商,设备云服务商将所述用户编号进行存储;
设备云服务商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序列化编码结果包括设备列表、用户编号以及鉴权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更新所述设备列表之后,还包括:
返回所述更新所述设备列表结果至设备云服务商。
7.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步装置,包括:
认证授权模块,配置为认证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的设备云服务商令牌,生成用户编号,将所述用户编号与所述设备云服务商内所述用户信息关联;
命令编码模块,配置为所述用户编号发出变更设备列表操作命令,设备云服务商使用Protocol Buffers对所述变更设备列表命令进行序列化编码,将所述序列化编码结果发送至设备同步接口;
解析响应模块,配置为收到设备同步接口请求后,使用所述Protocol Buffers的相同数据结构进行反序列化解码,对所述反序列化解码结果进行响应,更新所述设备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认证用户信息,认证授权模块包括:
令牌颁发模块,配置为向所述设备云服务商提交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云服务商认证所述用户信息,颁发令牌;
生成模块,配置为将所述令牌与所述用户信息绑定,生成一个与所述信息关联的随机序列号,将所述随机序列号作为所述用户的用户编号。
9.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85365.7A 2020-12-28 2020-12-28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750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365.7A CN112750435B (zh) 2020-12-28 2020-12-28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365.7A CN112750435B (zh) 2020-12-28 2020-12-28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0435A true CN112750435A (zh) 2021-05-04
CN112750435B CN112750435B (zh) 2022-07-26

Family

ID=7564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5365.7A Active CN112750435B (zh) 2020-12-28 2020-12-28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04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864A (zh) * 2021-08-24 2021-11-3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智能音箱和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980A (zh) * 2019-03-20 2019-07-02 北京易沃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0158347A1 (ja) * 2019-01-30 2020-08-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917770A (zh) * 2020-07-31 2020-11-10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8347A1 (ja) * 2019-01-30 2020-08-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62980A (zh) * 2019-03-20 2019-07-02 北京易沃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17770A (zh) * 2020-07-31 2020-11-10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864A (zh) * 2021-08-24 2021-11-3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智能音箱和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0435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9528B (zh) 电子装置及执行电子装置的功能的方法
CN108074310B (zh) 基于语音识别模块的语音交互方法及智能锁管理系统
JP4359887B2 (ja)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CN101772015A (zh) 移动终端语音密码开机的方法
CN108062464A (zh) 基于声纹识别的终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941231A (zh) 车载终端设备、车载交互系统和交互方法
US10916249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 speech signal for speaker recogni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mplementing same
CN109910818A (zh) 一种基于人体多特征融合身份识别的车辆防盗系统
CN106375641A (zh) 一种入户视频对讲机器人及入户视频对讲控制方法
KR20150086908A (ko) 음성 또는 제스처를 이용한 차량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11776550B2 (en) Device operation based on dynamic classifier
CN115312068B (zh) 语音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48734A (zh) 基于声纹的终端设备解锁及应用启动方法以及装置
CN110539721A (zh)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0077361B (zh)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50435A (zh) 智能家居设备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726536A (zh) 鉴权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CN107958520A (zh) 一种声纹蓝牙开锁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开启的智能锁
KR20140067687A (ko) 대화형 음성인식이 가능한 차량 시스템
CN112927688B (zh) 用于车辆的语音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3921013A (zh) 语音增强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67782A (zh) 音频识别方法及其装置、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0428844A (zh) 电子设备的语音验证方法、电子设备、音频设备及介质
CN109922397A (zh) 音频智能处理方法、存储介质、智能终端及智能蓝牙耳机
CN103390406A (zh) 说话人验证方法、说话人验证的准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123 building 14, Tengfei Innovation Park, 388 Xinpi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p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building 14, Tengfei Innovation Park, 388 Xinpi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I SPEECH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