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9958A -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9958A
CN112749958A CN202110034584.4A CN202110034584A CN112749958A CN 112749958 A CN112749958 A CN 112749958A CN 202110034584 A CN202110034584 A CN 202110034584A CN 112749958 A CN112749958 A CN 112749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sources
account
resource transfer
virtual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45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华
王冬
宋林烽
王文静
江晓薇
彭朋
叶晓婷
孙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45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99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9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99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资源转移过程中的网络资源浪费、用户操作繁琐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Description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源(特别是虚拟资源)的转移,例如支付、还款或转账等数据转移,变得越来越为频繁和便捷。不同的公司也顺势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虚拟资源的信贷产品,用户申请开通后,将获得一定的资源转移额度。由此,用户可以利用该信贷产品进行资源转移。
然而,这也带来了资源转移时的许多问题,例如,用户在一个平台A中开通的信贷产品,该信贷产品中的资源往往仅能在平台A内部进行转移,若用户想使用平台A内的信贷产品中的资源向外部平台C进行转移,一般需要用户将平台A内的信贷产品中的资源先转移到自己的一个通用实体账户B中,通过该通用实体账户B与外部平台C进行资源转移。一方面,平台A信贷产品中的资源往往仅能在平台A内部进行转移,因而资源转移的应用场景受限,导致平台A信贷产品中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借助于通用实体账户B进行资源转移,浪费了资源转移过程中所消耗的网络资源且用户操作繁琐,导致了用户体验度不高、网络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减少资源转移过程中的网络资源浪费、简化用户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
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
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携带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对应的多种支付方式中,选中的当前支付方式,所述多种支付方式至少包括虚拟账户支付和实体卡账户支付;
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包括:
在所述当前支付方式为虚拟账户支付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支付方式为实体卡账户支付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根据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将所述实体卡账户具有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可选地,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包括:
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所述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携带所述虚拟账户和待转移资源数量;
验证所述虚拟账户是否符合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所述资源转移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通过实名认证,通过风险评估;
在所述虚拟账户符合所述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可选地,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包括:
获取所述资源接收方和/或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为所述虚拟账户提供的代扣资源的数量;
根据所述代扣资源的数量,从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确定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
将所述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可选地,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包括:
从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具有的资源中,划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给所述虚拟账户;
在将所述待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针对虚拟账户的资源偿还请求,所述资源偿还请求携带资源偿还数量和资源偿还账户;
按照所述资源偿还数量,将所述资源偿还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转移装置,应用于资源转移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虚拟账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
支付凭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
资源转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资源转移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转移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为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号并为虚拟账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之后,可以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接着可以根据该支付码,将虚拟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由于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了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该支付码也可以认为是对应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继而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向资源转移平台发送资源转移请求时,资源转移平台可以将虚拟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实现了将资源转移平台为用户提供的资源转移至资源转移平台外的资源接收方。一方面扩展了资源转移的应用场景,为用户使用资源转移平台提供的资源提供了巨大方便,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用户在向资源转移平台外的资源接收方进行资源转移时,无需通过通用实体账户进行中转,从而避免资源浪费,且也无需用户频繁操作,从而优化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的实施环境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生成支付码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将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转移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人有鉴于相关技术中,使用平台A的信贷产品中的资源与外部平台C进行资源转移时,需要通过通用实体账户B进行资源转移中转导致的网络资源浪费、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技术构思:
在为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虚拟账户分配转移资源后,该虚拟账户中的资源便可以认为是资源转移平台为用户提供的可转移资源,接着,可以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向资源转移平台发送资源转移请求时,资源转移平台可以完成对资源接收方的资源转移。由于可以先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了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该支付码也可以认为是对应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继而通过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即可直接将虚拟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实现了将资源转移平台为用户提供的资源转移至资源转移平台外的资源接收方。一方面扩展了资源转移的应用场景,为用户使用资源转移平台提供的资源提供了巨大方便,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用户在向资源转移平台外的资源接收方进行资源转移时,无需通过通用实体账户进行中转,从而避免网络资源浪费,且也无需用户频繁操作,从而优化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1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的实施环境图,如图1所示,资源转移平台中可以对接多个资源接收方,这些资源接收方可以是入驻到资源转移平台的商家、也可以是资源转移平台外部的商家,即未入驻到资源转移平台的商家。例如,图1中资源接收方1、2和资源接收方j是入驻到资源转移平台的商家,而资源接收方3、4和资源接收方n是未入驻到资源转移平台的商家。
用户终端可以认为是在资源转移平台中注册的用户所持有的终端。例如,如图1所示,资源转移平台中注册的用户有用户1、用户2和用户i,一般用户在登录资源转移平台时,通过用户终端上安装的资源转移平台的软件进行登录,从而可以在资源转移平台中进行资源转移。
结合如1所示,对本申请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进行介绍,参照图2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是预先在资源转移平台中注册的用户所持有的终端,则该注册信息可以至少包括用户终端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实际中,该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昵称、ID号码、手机号码以及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可以是指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码等。
在根据注册信息生成虚拟账户时,还可以为用户分配预设位数的虚拟卡号,接着,可以根据用户的ID号码、手机号码和虚拟卡号生成虚拟账户,其中虚拟账户可以由账户号码唯一表征,该账户号码可以是根据为用户分配的虚拟卡号和用户的手机号码按照相应规则生成的。
本实施例中,为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时,该可转移资源可以是资源转移平台从自身的资源中划拨给虚拟账户的,则用户可以使用该划拨的资源进行支付。
本实施例中,可转移资源可以是指:可以用于进行线上支付的虚拟资源。
步骤S202: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本实施例中,资源接收方可以是入驻资源转移平台的商家,也可以是未入驻资源转移平台的商家,一般而言,资源接收方会有自己的支付规则,即支付码生成规则,因此,资源接收方在接收其他方的资源时,一般会按照自己的资源接收渠道以及接收方式去收取资源,例如通过哪一渠道、哪一方式接收转移给自己的资源。其中,资源接收渠道、接收方式即可以理解为是支付码生成规则,渠道一般是指资源接收方的账户所在的渠道、方式一般可以是指产生此次资源转移的事件所归属的交易方式,如公对公的方式、私对公的方式、私对私的方式,或者可以等是指产生此次资源转移的事件所对应的用途,例如,用途为缴款、商品支付等。
其中,资源转移平台可以预先存储每个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这样,便可以在用户终端向资源接收方转移资源时,可以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当然,由于支付码是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的,因此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也可以对应资源接收方,以用于与资源接收方之间进行资源转移。
本实施例中的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条形码,当然也可以不限于二维码和条形码。
步骤S203: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
其中,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
本实施例中,由于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是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的,如此,用户终端可以显示该支付码,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可以扫描该支付码,在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时,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可以向资源转移平台发送资源转移请求。
步骤S204: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本实施例中,在资源转移平台接收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所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时,可以响应于资源转移请求,将虚拟账户中所配置的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其中,被转移到资源接收方的部分可转移资源的数量可以是预先配好的数量,例如,可以是固定数量的资源,这样,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时,资源转移平台可以将固定数量的可转移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
当然,被转移到资源接收方的部分可转移资源的数量也可以是实时变化的,即根据需求,每次向资源接收方所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可以不同。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从用户终端的虚拟账户向资源接收方的账户转移资源,期间,由于先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了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该支付码也可以认为是对应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继而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向资源转移平台发送资源转移请求时,资源转移平台可以将虚拟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实现了将资源转移平台为用户提供的资源转移至资源转移平台外的资源接收方。一方面扩展了资源转移的应用场景,为用户使用资源转移平台提供的资源提供了巨大方便,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用户在向资源转移平台外的资源接收方进行资源转移支付时,无需通过通用实体账户进行中转,从而避免网络资源浪费,且也无需用户频繁操作,从而优化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以实时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即为保证支付的安全性,可以在需要进行资源转移时,生成对当次资源转移有效的支付码。
相应地,如图3所示,用户也可以选择用虚拟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进行支付,也可以选择用其他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进行支付,以优化用户的支付体验。
基于上述构思,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生成支付码的步骤流程图,如图4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携带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终端需要向资源接收方转移资源,以完成支付时,用户可以打开支付界面,并选择当次支付所对应的资源接收方,进而用户终端可以向资源转移平台发送当前资源转移请求,而当前资源转移请求中可以携带资源接收方的标识。
其中,用户所选择的资源接收方可以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到用户终端的:
一种方式是通过扫描资源接收方的二维码,进而获取资源接收方的信息,其中包括资源接收方的标识。
另一种方式是在用户终端输入资源接收方的标识码,例如组织结构代码或资源接收方名称,从而得到资源接收方的信息。
当然,实际中,可以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获取资源接收方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源接收方的信息,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步骤S402: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对应的多种支付方式中,选中的当前支付方式,所述多种支付方式至少包括虚拟账户支付和实体卡账户支付。
本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在支付界面选择本次的支付方式,其中,支付方式可以理解为是所要转移的资源所来源的账户,来源不同的账户即对应不同的支付方式。其中,本申请的支付方式可以包括虚拟账户支付和实体卡账户支付。
其中,虚拟账户支付是指利用虚拟账户中配置的可转移资源向资源接收方支付,实体卡账户支付是指利用实体卡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向资源接收方支付,实体卡账户是指用户在某些实体机构所持有的真实卡号所对应的账户,一般而言实体卡账户是用户在线下所持有的账户,既可以在线下使用也可以在线上使用。其中,实体卡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一般是由用户所配置的,而非由资源转移平台所配置,即用户是这些可转移资源的真正持有人。
其中,当用户选择了支付方式之后,资源转移平台可以从当前资源转移请求中获得该支付方式,进而根据用户所选择的支付方式进行对应的资源转移。
本实施例中,若用户选中的当前支付方式为虚拟账户支付的情况下,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403的内容,当然,若用户选中的当前支付方式为实体卡账户支付的情况下,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404至步骤S405的内容。
步骤S403: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选择利用虚拟账户进行资源转移时,可以生成针对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所对应的支付码,即所生成的支付码对应资源接收方也对应当次的资源转移。这样,在不同时间向资源接收方转移资源时,生成的支付码不同,如此,可以保证每次进行资源转移的安全性。
步骤S404: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本实施例中,若用户选择的是实体卡账户,则同样可以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该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可以对应资源接收方以及当次的资源转移,即与资源接收方以及当次的资源转移是唯一对应的。其中,生成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时,可以根据实体卡账户的实体卡号和用户信息中的手机号码,生成对应的支付码。
步骤S405:根据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将所述实体卡账户具有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显示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可以扫描该支付码,进而按照资源接收方的资源接收渠道、接收方式收取实体卡账户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
通过上述步骤S401至步骤S405的过程,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资源转移的方式,提高了资源转移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每一次的资源转移生成该次对应的支付码,即上一次向资源接收方转移资源时生成的支付码与下一次向资源接收方转移资源时生成的支付码不同,从而保证了每次资源转移的安全性。
当然,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用户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也可以同时选择实体卡账户支付以及虚拟账户支付,此种情况下,资源转移平台可以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和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该支付码便既可以对应虚拟账户、也可以对应实体卡账户,相当于该支付码是将虚拟账户和实体卡账户进行关联的支付码。如此,在进行资源转移时,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可以扫描该支付码,进而资源转移平台可以根据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该支付码时所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先从虚拟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中转移固定数量的可转移资源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之后,再根据待转移的资源的总数量和已转移的固定数量的资源,从实体卡账户的资源中转移剩余的资源给资源接收方,剩余的资源可以是待转移的资源的总数量和固定数量之间的差值。
通过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终端持有的两种账户共同向资源接收方转移资源,其中,虚拟账户承担固定数量的资源转移,而实体卡账户承担剩余资源的转移。这样,当用户选择通过两种账户共同完成一项支付时,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可以仅扫描将虚拟账户和实体卡账户进行关联的支付码,即可完成后续的资源转移,无需在资源转移过程中,针对每种账户单独生成对应的支付码以让资源接收方扫描才能完成支付,即无需通过两次单独的扫描完成一项资源转移,从而缩短了支付时长,优化了用户体验。
并且,由于本申请的虚拟账户和实体卡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的来源是不同的,其中,虚拟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是资源转移平台配置的,而实体卡账户中的资源是来源于用户的,由此,在通过关联虚拟账户和实体卡账户的支付码进行扫描支付时,可以实现对不同来源的资源的转移,实现了可转移资源的资源整合,从而优化了支付过程。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采用虚拟账户支付方式进行资源转移时,资源接收方可以对虚拟账户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资源转移平台将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以避免非法的虚拟账户支付导致的支付失败的问题。具体地,可以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所述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携带所述虚拟账户和待转移资源数量;并验证所述虚拟账户是否符合资源转移条件,且验证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所述资源转移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通过实名认证,通过风险评估。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进行资源转移时,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在扫描该支付码后,向资源转移平台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中可以携带资源转移确认请求,该资源转移确认请求可以用于指示资源转移平台确认虚拟账户的有效性。具体地,资源转移确认请求中可以包括虚拟账户的账户号码和待转移资源数量,该待转移数量可以是指需要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资源的总数量或者预先指定的固定数量。
此种情况下,资源转移平台可以根据账户号码对虚拟账户进行实名验证和/或风险评估。其中,对虚拟账户进行实名验证可以是指确定虚拟账户的注册信息中的用户信息是否实名的,若是实名的,则通过实名认证。其中,对虚拟账户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是指对虚拟账户的历史交易记录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非法的交易,若存在,则不通过风险评估,若不存在则可以通过风险评估。
其中,在确定虚拟账户通过实名验证时,可以验证虚拟账户符合资源转移条件,或者,在确定虚拟账户通过风险评估时,验证虚拟账户符合资源转移条件,或者,在确定虚拟账户通过实名验证且通过风险评估时,验证虚拟账户符合资源转移条件。
相应地,在所述虚拟账户符合所述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的情况下,资源转移平台即可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本实施例中,在虚拟账户符合所述资源转移条件,且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大于待转移资源数量的情况下,表示可以成功完成本次的资源转移,如此,资源转移平台可以向资源接收方反馈确认信息,以及可以将虚拟账户中待转移资源数量的可转移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参照图5所示,示出了本申请的根据资源转移请求,将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所述资源接收方和/或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为所述虚拟账户提供的代扣资源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在一次资源转移中,资源转移平台或资源接收方(即商家)一般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量,可以为用户终端的用户提供代扣资源,该代扣资源在资源转移中可以作为待转移的资源,以抵扣需要从虚拟账户中扣除的资源。
示例地,需要从虚拟账户中转移1000个资源给资源接收方,可供抵扣的代扣资源为100,则实际从虚拟账户中划拨给资源接收方的资源为900个。
实际中,资源接收方和资源转移平台均可以提供代扣资源,这样,在一次资源转移中,用户终端的用户可以享受到商家和平台同时提供的代扣资源。
当然,资源接收方以及资源转移平台所提供的代扣资源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终端需要支付的待转移资源的数量确定,例如,代扣资源为预设比例的待转移资源,或者,代扣资源的数量可以是固定数量,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502:根据所述代扣资源的数量,从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确定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
本实施例中,资源转移平台在从虚拟账户中划拨资源之前,可以根据代扣资源的数量和待转移资源的总数量,确定需要划拨的资源的数量,该需要划拨的资源的数量即为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其中,需要划拨的资源的数量为待转移资源的总数量与代扣资源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步骤S503:将所述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可以从虚拟账户中,将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转移给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如此,资源接收方的账户中便增加了相应数量的资源,而在虚拟账户一侧则减少了相应数量的资源,其中,可以将虚拟账户中可转移的资源的数量更新为转移资源后所剩余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虚拟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是资源转移平台配置的。具体地,在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时,可以从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具有的资源中,划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给所述虚拟账户。
如此,虚拟账户中存储的可转移资源来源于资源转移平台,即实际归属于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用户仅可以使用该资源,若用户采用虚拟账户中的可转移资源进行支付,则用户实际是使用了资源转移平台的资源进行支付,此种情况下,资源转移平台还可以支持用户对虚拟账户的还款需求,即支持用户对已使用的资源转移平台的资源进行归还。
具体地,可以获取用户终端针对虚拟账户的资源偿还请求,所述资源偿还请求携带资源偿还数量和资源偿还账户;并按照所述资源偿还数量,将所述资源偿还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需要偿还其已使用的资源转移平台的资源时,可以在还款界面发起对虚拟账户的资源偿还请求,其中,资源偿还请求中所携带的资源偿还数量可以是用户选择的偿还数量或者可以是已使用了的资源转移平台所配置的资源的数量,例如,用户使用了虚拟账户中的19个资源,则可以偿还19个资源给资源转移平台。
其中,资源偿还账户可以是向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中划拨资源时所来源的账户,例如可以是实体卡账户,即在该资源偿还账户中存储的资源是用户所上传的资源,是用户所持有的资源。
其中,资源转移平台可以响应于资源偿还请求,将资源偿还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其中,从资源偿还账户中所转移的资源的数量为资源偿还请求中所携带的资源偿还数量。例如,资源偿还请求中所携带的资源偿还数量为10个,则从资源偿还账户中转移10个资源给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
进一步地,在转移完成后,可以更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例如,可以根据资源偿还数量,在虚拟账户中按比例增加相应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以增加资源转移平台为虚拟账户所配置的资源的数量。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装置600,如图6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虚拟账户生成模块601,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
支付码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请求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
资源转移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携带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
支付方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对应的多种支付方式中,选中的当前支付方式,所述多种支付方式至少包括虚拟账户支付和实体卡账户支付;
所述资源转移模块604,具体用于在所述当前支付方式为虚拟账户支付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实体支付码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支付方式为实体卡账户支付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将所述实体卡账户具有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可选地,所述资源转移模块60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确认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所述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携带所述虚拟账户和待转移资源数量;
支付验证单元,用于验证所述虚拟账户是否符合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所述资源转移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通过实名认证,通过风险评估;
支付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虚拟账户符合所述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可选地,所述资源转移模块604,具体还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数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资源接收方和/或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为所述虚拟账户提供的代扣资源的数量;
数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代扣资源的数量,从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确定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
转移单元,用于将所述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虚拟账户生成模块,具体可以用于从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具有的资源中,划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给所述虚拟账户;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资源偿还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针对虚拟账户的资源偿还请求,所述资源偿还请求携带资源偿还数量和资源偿还账户;
所述资源转移模块,还可以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偿还数量,将所述资源偿还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近,故描述的较为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的资源转移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一种以实现本公开上述的资源转移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资源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资源转移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
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
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携带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标识对应的多种支付方式中,选中的当前支付方式,所述多种支付方式至少包括虚拟账户支付和实体卡账户支付;
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包括:
在所述当前支付方式为虚拟账户支付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支付方式为实体卡账户支付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针对所述当前资源转移请求实时生成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根据所述实体卡账户对应的支付码,将所述实体卡账户具有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包括:
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所述资源转移确认请求携带所述虚拟账户和待转移资源数量;
验证所述虚拟账户是否符合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是否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所述资源转移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通过实名认证,通过风险评估;
在所述虚拟账户符合所述资源转移条件,且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大于所述待转移资源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包括:
获取所述资源接收方和/或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为所述虚拟账户提供的代扣资源的数量;
根据所述代扣资源的数量,从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确定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
将所述相应数量的待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包括:
从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具有的资源中,划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给所述虚拟账户;
在将所述待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虚拟账户的资源偿还请求,所述资源偿还请求携带资源偿还数量和资源偿还账户;
按照所述资源偿还数量,将所述资源偿还账户中的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转移平台的账户,并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可转移资源的数量。
7.一种资源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资源转移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虚拟账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在所述资源转移平台上的注册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虚拟账户,并为所述虚拟账户配置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
支付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资源接收方的支付码生成规则,生成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发送的资源转移请求,所述资源转移请求是所述资源接收方的终端扫描所述虚拟账户对应的支付码而生成的;
资源转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转移请求,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可转移资源中的部分可转移资源转移给所述资源接收方的账户。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转移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转移方法。
CN202110034584.4A 2021-01-11 2021-01-11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7499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4584.4A CN112749958A (zh) 2021-01-11 2021-01-11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4584.4A CN112749958A (zh) 2021-01-11 2021-01-11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9958A true CN112749958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0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4584.4A Pending CN112749958A (zh) 2021-01-11 2021-01-11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99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7406A (zh) * 2021-07-01 2021-10-08 深圳海付移通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7406A (zh) * 2021-07-01 2021-10-08 深圳海付移通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6711B (zh) 绑定或解绑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96137A (zh) 分享资源的方法、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10599323B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CN101489096A (zh) 电视节目点播付费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332127A (zh) 基于网络电视在线支付业务的账户绑定方法和支付方法
CN103826155A (zh)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5376203B (zh) 交互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9520658A (ja) 注文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767714A (zh) 一种关联用户资源信息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100262A (zh) 发放资源的方法、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13850575A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34549B (zh) 保单信息核对方法和装置
CN110555681A (zh) 银行卡签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5187399A (zh) 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749958A (zh)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301881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636923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41297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机器可读介质
CN105809548A (zh) 控制自助卡结算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25485B (zh) 一种留言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40152880A1 (en) Multi-Channel Pay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11080301A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156206B (zh) 一种数据转移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15829556A (zh) 支付方法、设备、装置、介质及产品
CN110706416A (zh) 厨房设备租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