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8863A -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8863A
CN112748863A CN201911051451.7A CN201911051451A CN112748863A CN 112748863 A CN112748863 A CN 112748863A CN 201911051451 A CN201911051451 A CN 201911051451A CN 112748863 A CN112748863 A CN 112748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
compressed data
storage device
heat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14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8863B (zh
Inventor
刘冰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MC IP Holding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C IP Holding Co LLC filed Critical EMC IP Holding Co LLC
Priority to CN2019110514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8863B/zh
Priority to US16/864,097 priority patent/US1124371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2748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8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8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8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60General implementation detail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compression
    • H03M7/60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he throughput
    • H03M7/6029Pipeli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06F3/061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response ti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3Monitoring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5Hybrid storage combining heterogeneous device types, e.g. hierarchical storage, hybri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一热度。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热度,确定是否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第二存储设备的类型与第一存储设备的类型不同。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基于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以用于存储,第二压缩级别与第二存储设备相对应,并且针对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针对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通过该方法,使得高性能的存储设备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数量快速增加。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增加,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快速的增加。通常,处理过的数据或生成的新数据需要进行保存以便供用户重新读取和获得。因此,现在通常利用许多存储设备来存储/备份各种数据。
为了存储/备份各种数据,负责存储的计算设备通常会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通过压缩处理,要存储的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将会变小,从而节约占用的存储资源。如果用户需要重新获取压缩过的数据,则计算设备会对压缩过的数据进行解压缩以重新生成该数据。然而,在数据的压缩存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一热度,第一热度指示第一压缩数据块在预定时段内被访问的频繁程度,针对第一压缩数据块的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与第一存储设备相对应。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热度,确定是否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第二存储设备的类型与第一存储设备的类型不同。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基于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以用于存储,第二压缩级别与第二存储设备相对应,并且针对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针对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电子设备执行动作,该动作包括: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一热度,第一热度指示第一压缩数据块在预定时段内被访问的频繁程度,针对第一压缩数据块的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与第一存储设备相对应;基于热度,确定是否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第二存储设备的类型与第一存储设备的类型不同;以及响应于确定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基于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以用于存储,第二压缩级别与第二存储设备相对应,并且针对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针对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该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和/或方法可以在其中被实施的示例环境100的示意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200的流程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300的流程图;
图4图示了适于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在存储设备中,闪存驱动器或固态硬盘已用于备份或存储数据。闪存驱动器或固态硬盘可以作为元数据缓存层或数据缓存层。闪存驱动器或固态硬盘的性能较好,存储速度快,但成本较高,不适合存储大量的数据。而硬盘驱动器HDD性能较低,适合存储大量的数据。然而,在存储数据时,在将数据直接存储到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上将会导致存储资源的浪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一热度。然后,根据该热度确定是否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第二存储设备的类型与第一存储设备的类型不同。在确定将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时,基于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以用于存储。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更好的利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通过使得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存储更多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下面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和/或方法可以在其中被实施的示例环境1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示例环境100包括管理设备102、第一存储设备104和第二存储设备106。管理设备102管理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104和第二存储设备106中的数据,例如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管理设备102还对第一存储设备104和第二存储设备106内的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处理。
第一存储设备104为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第一存储设备104的性能比较低。因此,第一存储设备104存取数据的速度比较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存储设备104可以为硬盘驱动器设备。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第二存储设备106为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106的类型与第一存储设备104的类型不相同。第二存储设备106的性能比较高。因此,第二存储设备106的存取速度比较快。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存储设备106为固态硬盘或者闪存设备。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管理设备102将对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104和第二存储设备106中的数据进行压缩。管理设备102采用的数据压缩算法的压缩级别与存储设备的类型有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第一存储设备104与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相对应。第二类型的第二存储设备106与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相对应。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低于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压缩算法具有多个压缩级别时,第一压级别是压缩算法的最低压缩级别,第二压缩级别是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级加别和第二压缩级别是压缩算法的多个压缩级别中的两个压缩级别,其中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第一存储设备104内存储有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其中第一压缩数据块108是采用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而生成的。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具有热度,其中热度指示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在预定时段内被访问的频繁程度。如果第一压缩数据块108的热度超过阈值热度,则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数据块108是热度最高的数据块。
在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上时,管理设备102会对第一压缩数据块108解压缩。然后,管理设备102使用与第二存储设备106相对应的第二压缩级别对解压缩的第一压缩数据块108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110。然后将第二压缩数据块110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是基于第二存储设备106的设备类型确定的。
管理设备102在接收到用户发过来的要存储或备份的数据时,会生成针对数据的元数据。通常,管理设备102将用户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104中。对于用户数据的元数据,由于该元数据使用较多,因此元数据比较重要。使用具有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元数据进行压缩以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上。
管理设备102还可将第一存储设备104和第二存储设备106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云存储设备中。在第一存储设备104或第二存储设备106中的数据存储的时长超过预定时长时,将这些数据迁移到云存储设备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先对要迁移的数据进行解压缩,然后采用与云存储设备的性质有关的压缩级别进行重新压缩。例如,采用具有更高压缩级别或更低压缩级别的算法对解压缩的数据进行重新压缩。备选地或附加地,在进行重新压缩前可以执行去重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第一存储设备104或第二存储设备106中的压缩数据直接迁移到云存储设备上。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在上面结合图1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和/或方法可以在其中被实施的环境100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200,其中方法200可以在图1中的管理设备102或任何其他适当设备处执行。
在框202处,管理设备102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104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108有关的第一热度。第一热度指示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在预定时段内被访问的频繁程度,针对第一压缩数据块108的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与第一存储设备104相对应。
在第一存储设备104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在预定时段内被频繁访问时,其热度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数据块108被访问一次,热度增加1。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在框204处,管理设备102基于热度,确定是否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上,第二存储设备106的类型与第一存储设备104的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02将第一热度与第一阈值热度进行比较。在第一热度大于第一阈值热度时,管理设备102确定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上。在第一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热度时,管理设备102不移动第一压缩数据块108。
在框206处,管理设备102基于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第一压缩数据块108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110以用于存储,第二压缩级别与第二存储设备相对应,并且针对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针对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上时,管理设备102首先对第一压缩数据块108进行解压缩。然后,管理设备102使用具有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经解压缩的第一压缩数据块108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压缩数据块110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106中后,管理设备102可以获得与第二压缩数据块110有关的第二热度。管理设备102将第二热度与第二阈值热度进行比较。在第二热度小于第二阈值热度时,管理设备102将第二压缩数据块110存储到第一存储设备104。在第二热度不小于第二阈值热度时,不移动第二压缩数据块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压缩数据块110移动到第一存储设备104时,选对第二压缩数据块110进行解压缩,然后重新压缩进行存储。备选地或附加地,在重新压缩前进行去重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压缩数据块110直接存储到第一存储设备10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热度与第一阈值热度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热度与第一阈值热度不同。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需要可以将第一阈值热度和第二阈值热度设置为任意合适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压缩数据块108被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中的第一时长和第二压缩数据块110被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时长,管理设备102确定第一压缩数据块108或第二压缩数据块110到云存储设备的迁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超过阈值时长时,管理设备102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或第二压缩数据块110迁移到云存储设备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要迁移的数据进行解压缩,然后采用与云存储设备的性质有关的压缩级别进行重新压缩。例如,采用具有更高压缩级别或更低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解压缩的数据进行重新压缩。备选地或附加地,在进行重新压缩前可以执行去重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第一存储设备104或第二存储设备106中的压缩数据直接迁移到云存储设备上。上述示例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更好的利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使得高性能的存储设备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上面结合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200。下面结合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300,其中方法300可以在图1中的管理设备102或任何其他适当设备处执行。
在框302处,管理设备102接收来自用户的待存储的源数据块。用户在存储数据或备份数据时,通常将数据发送给管理设备102。管理设备102管理从用户接收的源数据块的存储。
在框304处,管理设备102生成针对源数据块的元数据。管理设备102会生成针对接收的来自用户的源数据块的元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元数据描述接收的源数据块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在框306处,管理设备102采用具有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源数据块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一压缩数据块108。从用户接收的源数据块通常先存储在性能较低的第一存储设备104上。此时,管理设备102确定与第一存储设备104相对应的第一压缩级别。然后,管理设备102采用具有第一压缩级别的第一压缩算法来源数据块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一压缩数据块108。
在框308处,管理设备102采用具有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元数据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三压缩数据块。由于元数据是访问第一压缩数据块108经常使用的信息。因此,利用性能较高的第二存储设备106来存储元数据。此时,确定出与第二存储设备106的类型相对应的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然后,利用具有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元数据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三压缩数据块。
在框310处,管理设备102将第一压缩数据块108和第三压缩数据块分别存储到第一存储设备104和第二存储设备106。
通过上述方法,对针对用户的元数据执行高级别压缩以存储在性能高的设备上。这种操作减少了元数据占用的空间,提高了元数据的处理效率,从而提高了高性能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图4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例如,如图1所示的管理设备102可以由设备400来实施。如图所示,设备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可存储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401、ROM 402以及RAM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设备4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输入单元4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4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4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4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409允许设备4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上文所描述的各个过程和处理,例如方法200和300可由处理单元401执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和3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4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402和/或通信单元4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400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加载到RAM 403并由CPU 4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200和300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本公开可以是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
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一热度,所述第一热度指示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在预定时段内被访问的频繁程度,针对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的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相对应;
基于所述热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类型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类型不同;以及
响应于确定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上,基于所述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以用于所述存储,所述第二压缩级别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对应,并且针对所述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针对所述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热度与第一阈值热度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热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热度,确定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包括:
响应于确定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上,对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进行解压缩;以及
使用具有所述第二压缩级别的所述压缩算法对经解压缩的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二热度;
将所述第二热度与所述第二阈值热度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热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热度,
将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待存储的源数据块;
生成针对所述源数据块的元数据;
采用具有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所述源数据块进行压缩以生成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
采用具有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所述元数据进行压缩以生成所述第三压缩数据块;以及
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和所述第三压缩数据块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被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中的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或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到云存储设备的迁移。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确定与在第一存储设备上存储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一热度,所述第一热度指示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在预定时段内被访问的频繁程度,针对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的压缩算法的第一压缩级别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相对应;
基于所述热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类型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类型不同;以及
响应于确定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上,基于所述压缩算法的第二压缩级别,从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以用于所述存储,所述第二压缩级别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对应,并且针对所述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高于针对所述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热度与第一阈值热度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热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热度,确定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从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包括:
响应于确定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上,对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进行解压缩;以及
使用具有所述第二压缩级别的所述压缩算法对经解压缩的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进行压缩以生成第二压缩数据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动作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有关的第二热度;
将所述第二热度与所述第二阈值热度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热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热度,
将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动作还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待存储的源数据块;
生成针对所述源数据块的元数据;
采用具有第一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所述源数据块进行压缩以生成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
采用具有第二压缩级别的压缩算法对所述元数据进行压缩以生成所述第三压缩数据块;以及
将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和所述第三压缩数据块分别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动作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被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中的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压缩数据块或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块到云存储设备的迁移。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51451.7A 2019-10-31 2019-10-31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ctive CN112748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1451.7A CN112748863B (zh) 2019-10-31 2019-10-31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6/864,097 US11243717B2 (en) 2019-10-31 2020-04-30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cessing dat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1451.7A CN112748863B (zh) 2019-10-31 2019-10-31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8863A true CN112748863A (zh) 2021-05-04
CN112748863B CN112748863B (zh) 2024-04-19

Family

ID=7564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1451.7A Active CN112748863B (zh) 2019-10-31 2019-10-31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3717B2 (zh)
CN (1) CN11274886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023A (zh) * 2021-10-08 2021-11-05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云网融合的慧眼监控系统
CN113885787A (zh) * 2021-06-08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器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632037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存储器存储装置及存储器控制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6160B1 (ko) * 2019-12-20 2022-07-05 라인플러스 주식회사 영상 저장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팅 장치
US20220121397A1 (en) * 2020-10-16 2022-04-2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nal Compression Storage Devices
CN115905168B (zh) * 2022-11-15 2023-11-07 本原数据(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库的自适应压缩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9155A1 (en) * 1998-12-11 2007-05-17 Fallon James J Data compre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008064A (zh) * 2013-02-25 2014-08-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多级存储器压缩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43552A (zh) * 2015-02-02 2016-08-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捕获用于处理数据的压缩效率度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5753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分层存储中的压缩采样
CN107870728A (zh) * 2016-09-23 2018-04-03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2898B2 (en) * 2016-03-25 2022-08-23 Netapp, Inc. Efficient creation of multiple retention period based representations of a dataset backup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9155A1 (en) * 1998-12-11 2007-05-17 Fallon James J Data compre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008064A (zh) * 2013-02-25 2014-08-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多级存储器压缩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43552A (zh) * 2015-02-02 2016-08-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捕获用于处理数据的压缩效率度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5753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分层存储中的压缩采样
CN107870728A (zh) * 2016-09-23 2018-04-03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787A (zh) * 2021-06-08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器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613023A (zh) * 2021-10-08 2021-11-05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云网融合的慧眼监控系统
CN113613023B (zh) * 2021-10-08 2021-12-17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云网融合的慧眼监控系统
CN117632037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存储器存储装置及存储器控制器
CN117632037B (zh) * 2024-01-25 2024-05-03 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存储器存储装置及存储器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43717B2 (en) 2022-02-08
CN112748863B (zh) 2024-04-19
US20210132861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8863B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079561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orage management in a hierarchical storage system
CN107870728B (zh) 用于移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33507B (zh) 文件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09915B (zh) 用于管理哈希表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340785B1 (en) Upgrading data in a storage system using background processes
US20170109364A1 (en) File Management in a Storage System
US10241871B1 (en) Fragmentation mitigation in synthetic full backups
US10970254B2 (en) Utilization of tail portions of a fixed size block in a deduplication environment by deduplication chunk virtualization
US97668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data in compliance with a compression handling instruction
CN110737402B (zh) 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795579B2 (en)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reclaiming storage units
US10001925B2 (en) Method to improve page out mechanism with compressed memory pools
CN111143113B (zh) 复制元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835740A (zh) 用于管理数据备份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0452614B2 (en) Storage data reduc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
US9959050B2 (en) In-memory data storage with transparent compression
CN114065704A (zh) 数据压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898391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ly selecting file-recall modes
US10481806B2 (en)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storage system through optimization in compressed volume migration
US10248335B2 (en) Reducing a size of backup data in storage
US10404274B2 (en) Space compression for file size reduction
CN113297003A (zh) 管理备份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9857979B2 (en) Optimizing page boundary crossing in system memory using a reference bit and a change bit
US11340825B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storag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