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8124A -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8124A
CN112748124A CN202011454599.8A CN202011454599A CN112748124A CN 112748124 A CN112748124 A CN 112748124A CN 202011454599 A CN202011454599 A CN 202011454599A CN 112748124 A CN112748124 A CN 112748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defect
cycle fatigue
life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45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进渊
蒋俊
徐佳敏
王建业
谭振山
石回回
徐前
祝自芳
徐望人
林润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45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81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8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8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1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using penetration of dyes, e.g. fluorescent in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 G01N27/8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by applying magnetic powder or magnetic in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根据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根据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将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转子在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轮机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停机过程、110%超速试验和110%超速运行的瞬态工况下,会导致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发生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在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带负荷运行的稳态工况下,会导致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发生高周疲劳裂纹扩展。在使用过程中,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瞬态工况和稳态工况交替出现,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发生扩展,会缩短转子的服役寿命,影响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安全运行。
在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制造期间,目前并不存在合适的方案可以对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对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包括:
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所述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
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所述第二阶段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寿命和所述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
将所述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包括:
缺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所述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
安全寿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所述第二阶段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
总安全寿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寿命和所述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
监控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系统,包括:探伤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计算机设备、网页服务器和用户端浏览器;
所述探伤设备包括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设备,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对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探伤,得到探伤结果,并将所述探伤结果传送至所述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所述计算机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计算机设备发送所述探伤结果;
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网页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网页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端浏览器通信连接。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案,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根据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根据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将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进而使出厂后的汽轮机或燃气轮机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的软件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低压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所述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子可以是汽轮机的转子,也可以是燃气轮机的转子,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汽轮机为例进行说明。在汽轮机转子的制造阶段,对转子外表面的制造缺陷进行监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探伤设备。探伤设备例如可以包括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设备。具体的,在汽轮机转子制造期间,对转子外表面进行着色探伤或磁粉探伤,对转子焊缝表面进行着色探伤,对除焊缝以外转子表面进行磁粉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也即所在部位,可记为P)和初始尺寸,缺陷所在部位P具体可以指的是转子外表面缺陷尖端处空间坐标系下的三个坐标的数值,把汽轮机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理为半椭圆形,探伤结果中可以包含缺陷的当量直径(可记为D),根据当量直径可以计算缺陷初始面积(可记为F0),假设半椭圆形的短轴半径和长轴半径的比值为预设比值,进而可以根据初始面积求取初始短轴半径(可记为a0),将初始短轴半径记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始尺寸。可以理解的是,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可能存在一处或多处,为了描述方便,下文中以一处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存在多处的情况,可以针对每处缺陷依次执行相关步骤。
步骤102、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所述第二阶段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
示例性的,在本步骤之前,还可获取汽轮机转子材料力学性能数据,例如可包括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材料断裂韧性、以及材料高周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疲劳作用种类对转子使用期间进行阶段划分,具体分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以及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并分别称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不同阶段下,缺陷扩展过程是不同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两个阶段分别计算外表面制造缺陷对应的安全寿命。其中,安全寿命可以理解为汽轮机转子投入使用后,随着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相应疲劳作用下不断扩展,汽轮机转子能够正常使用的最大时长。第一安全寿命可以理解为第一阶段下汽轮机转子能够正常使用的最大时长,第二安全寿命可以理解为第二阶段下汽轮机转子能够正常使用的最大时长。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安全寿命和所述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
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的总和确定为总安全寿命;也可在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的总和基础上经过其他运算得到总安全寿命,如乘以一个大于0且小于1的预设系数(如0.95等较接近1的值)。
步骤104、将所述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
示例性的,目标寿命阈值可理解为汽轮机转子即将投入使用的应用场景下预期的使用时长,也可称为安全服役寿命。具体可以根据使用方需求确定。例如,对于电站使用场景来说,可以根据电站业主要求,确定汽轮机转子的目标寿命阈值,通常对于火电站汽轮机转子要求40年,对于核电站汽轮机转子要求60年。
示例性的,若总安全寿命大于或等于目标寿命阈值时,监控结果可以为合格,否则,监控结果可以为不合格。对于合格的汽轮机转子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汽轮机转子可以采用一定的补救措施对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处理,以使其达到合格标准,若始终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可作废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根据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根据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将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进而使出厂后的汽轮机或燃气轮机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包括:当所述总安全寿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寿命阈值时,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相应的,若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所述方法还包括:向表面处理设备发送缺陷打磨指令,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包括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和打磨深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面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打磨处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时,可自动对缺陷进行打磨处理,减少缺陷尺寸,延长总安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向表面处理设备发送缺陷打磨指令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打磨处理完成信息后,重复执行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的相关步骤。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对经过打磨处理后的转子进行重新监控,若最终监控结果为合格,则可提高转子质量,使出厂后的汽轮机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需求。可选的,可设置打磨处理次数阈值,在未达到打磨处理次数阈值之前,可重复进行打磨以及重新监控,直到监控结果为合格或已达到打磨处理次数阈值。若达到打磨处理次数阈值后,监控结果认为不合格,则可对转子进行报废处理或交付给对安全服役寿命要求较低的需求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包括: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其中,所述三种瞬态工况包括停机过程、11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试验和12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运行;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稳态工况下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根据所述高周疲劳应力范围计算所述转子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当所述初始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时,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当所述初始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时,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为0,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准确地划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而更加准确地计算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包括:计算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的第二缺陷尺寸界限值;根据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和所述初始尺寸确定所述第二阶段的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起步尺寸、所述第二缺陷尺寸界限值、以及预设误差系数,计算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其中,所述预设误差系数大于0且小于1;计算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三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根据所述高周疲劳应力范围、所述起步尺寸以及所述第三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根据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和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合理准确地计算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预设误差系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般为了消除探伤误差或半椭圆形假设等引入的误差,例如可以设置为0.5,还可以是其他数值,如0.4或0.6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包括:建立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对应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针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在停机过程、11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试验和12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运行三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第i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用σ1i表示,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的最大应力σmaxi的计算公式为:
σmaxi=σ1ire
其中,σre表示转子的残余应力;σmaxi包括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maxn、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max110和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max120
所述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稳态工况下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包括: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在带负荷运行的稳态工况,加载转子与动叶片离心力载荷、重力载荷与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热载荷,对于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axH和最小应力σminL,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稳态工况下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的计算公式为:
ΔσH=σmaxHminL
其中,σmaxH表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inL表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的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
所述根据所述高周疲劳应力范围计算所述转子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包括: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转子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02
表示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试验常数,M表示与缺陷形状参数Q有关的常数,对于表面缺陷,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03
Q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04
其中,a表示椭圆形缺陷短轴半径,c1表示椭圆形缺陷长轴半径,θ表示过缺陷周线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线与椭圆长轴的夹角;
所述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包括: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以及所述预设误差系数计算第一阶段低周疲劳扩展寿命,根据所述第一阶段低周疲劳扩展寿命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
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11
其中,a0表示所述初始尺寸;C0和m0表示转子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Nfi,1包括第一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1、第一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1、以及第一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1
所述第一安全寿命τCL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12
其中,yn表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年均停机次数,y110表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120表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
所述第二缺陷尺寸界限值aci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13
其中,KIC表示转子材料断裂韧性的试验常数;
所述起步尺寸a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2=max{a0,ath}
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21
其中,Nfi,2包括第二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2、第二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2、第二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2
所述第三缺陷尺寸界限值ac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22
所述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Nf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23
其中,C0H和m0H表示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和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包括:计算所述转子的年均高周疲劳次数;根据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和所述年均高周疲劳次数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
所述年均高周疲劳次数y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24
其中,ty表示汽轮机的年均运行小时数,n0表示汽轮机的工作转速;
所述第二安全寿命τCL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31
所述总安全寿命τCL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τCLt=τCL1CL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的软件框图,可结合图2和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理解。如图2所示,将整个流程划分为四个大步骤:
步骤一:识别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
步骤二:监控第一阶段在低周疲劳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扩展寿命;
步骤三:监控第二阶段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扩展寿命;
步骤四:监控带有制造缺陷汽轮机转子安全服役寿命达到40年至60年。
具体的,可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P:
在该汽轮机转子制造期间,对转子外表面进行着色探伤或磁粉探伤,对转子焊缝表面进行着色探伤,对除焊缝以外转子表面进行磁粉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在部位P,缺陷所在部位P指的是转子缺陷尖端处三个坐标的数值。
第2步、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D:
在汽轮机转子制造期间,对转子外表面进行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尺寸,采用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D表示制造缺陷尺寸。
第3步、确定转子表面的制造缺陷的初始面积F0
把汽轮机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理为半椭圆形,考虑到制造缺陷探伤角度的不同,由探伤得出的制造缺陷面积有可能小于实际缺陷面积,工程上计算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面积时,把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探伤面积扩大10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面积F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41
式中:
D——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
第4步、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a0
把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理为半椭圆形缺陷,半椭圆形缺陷的初始短轴半径为a0,半椭圆形缺陷的初始长轴半径为c0,给定a0/2c0=x,采用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半椭圆形缺陷的初始短轴半径a0表征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a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42
式中:
D——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
x——半椭圆形裂纹的初始短轴半径为a0与2倍初始长轴半径c0的比值。
第5步、输入汽轮机转子材料力学性能数据:
从数据库服务器调取汽轮机转子材料的断裂力学性能数据,所述材料的断裂力学性能数据包括: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43
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C0与m0、材料断裂韧性KIC、材料高周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C0H与m0H
第6步、输入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和年均运行小时数:
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调用汽轮机的年均停机次数yn、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110、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y120、年均运行小时数ty、工作转速n0
第7步、计算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σmaxi
建立汽轮机三维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现有技术,对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在停机过程、11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试验和12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运行共三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第i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用σ1i表示,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σmax i的计算公式为:
σmaxi=σ1ire (3)
式中:
σre——转子的残余应力。
第8步:计算稳态工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ΔσH
建立汽轮机转子三维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现有技术,在汽轮机带负荷运行的稳态工况,加载转子与动叶片离心力载荷、重力载荷与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热载荷,对于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axH和最小应力σminL,对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ΔσH的计算公式为:
ΔσH=σmaxHminL (4)
式中:
σmaxH——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
σminL——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
第9步、计算汽轮机转子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
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61
式中: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62
——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63
的试验常数;
ΔσH——汽轮机带负荷稳态运行工况转子高周疲劳应力范围;
M——与缺陷形状参数Q有关的常数,对于表面缺陷,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64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65
a——椭圆形缺陷短轴半径;
c1——椭圆形缺陷长轴半径;
θ——过缺陷周线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线与椭圆长轴的夹角。
第10步、识别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扩展阶段:
在汽轮机的制造过程中,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初始尺寸a0与转子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进行比较,按照以下情况识别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处的扩展阶段:
(1)若a0<ath,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处于疲劳扩展的第一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在低周疲劳损伤作用下发生扩展,进入第11步进行制造缺陷监控;
(2)若a0≥ath,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处于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给定第一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0,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发生扩展,进入第13步进行制造缺陷监控。
第11步、计算第一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一阶段,由于缺陷初始尺寸a0小于转子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在低周疲劳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从初始尺寸a0至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的第一阶段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71
式中:
a0——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
C0、m0——转子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
σmaxi——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
Nfi,1——第一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包括第一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1、第一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1、第一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1。0.5为所述预设误差系数,可以是其他数值,可以用字母k表示预设误差系数,替换上述公式中的0.5。
第12步、计算第一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一阶段,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81
式中:
yn——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
y110——汽轮机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
y120——汽轮机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
Nfn,1——第一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10,1——第一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20,1——第一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第13步、计算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
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在第i种工况的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82
式中:
KIC——转子材料断裂韧性的试验常数;
σmaxi——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σmaxi包括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maxn、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max110和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max120
第14步、确定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
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的计算公式为:
a2=max{a0,ath} (9)
式中:
a0——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
ath——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
第15步、计算第二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2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不小于ath的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在低周疲劳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从起步尺寸a2至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的制造缺陷扩展寿命Nfi,2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191
式中:
aci——汽轮机第i种工况的转子缺陷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
σmaxi——汽轮机第i种工况转子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的最大应力;
Nfi,2——第二阶段汽轮机第i种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2包括第二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2、第二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2、第二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2。0.5为所述预设误差系数,可以是其他数值,可以用字母k表示预设误差系数,替换上述公式中的0.5。
第16步、计算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
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01
式中:
σmaxH——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
KIC——转子材料的断裂韧性。
第17步、计算第二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寿命NfH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不小于ath的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从起步尺寸a2至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NfH,称为汽轮机带负荷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寿命,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02
式中:
acH——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
ΔσH——汽轮机带负荷运行稳态工况转子高周疲劳的应力范围
C0H、m0H——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
第18步、计算汽轮机转子年均高周疲劳次数yH
汽轮机转子年均高周疲劳次数y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03
式中:
ty——汽轮机的年均运行小时数;
n0——汽轮机的工作转速。
第19步、计算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2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的作用下,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2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11
式中:
yn——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
y110——汽轮机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
y120——汽轮机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
yH——汽轮机转子年均高周疲劳次数;
Nfn,2——第二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10,2——第二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20,2——第二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H——汽轮机带负荷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寿命。
第20步、计算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τCLt
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τCLt的计算公式为:
τCLt=τCL1CL2 (15)
第21步、确定带有制造缺陷汽轮机转子安全服役寿命τ0
根据电站业主要求,确定汽轮机转子的安全服役寿命τ0,通常对于火电站汽轮机转子τ0=40年,对于核电站汽轮机转子τ0=60年。
第22步、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两种疲劳损伤作用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
在汽轮机转子的制造期间,应用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与监控系统,采取以下监控措施,对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控制:
(1)若τCLt≥τ0,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合格,表明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受控状态,该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不会扩展至临界裂纹尺寸,该转子可以使用,对转子表面缺陷进行打磨消除,且打磨后转子的公差在设计图纸允许的范围内,进入第23步;
(2)若τCLt<τ0,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不合格,需要对转子外表面缺陷进行打磨消除,且打磨后转子的公差在设计图纸允许的范围内,采用缺陷打磨消除改进措施后,重新执行第1步至第22步,直到τCLt≥τ0为止,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监控结束,进入第23步。
第23步、打印输出结果:
输出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a0、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第二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第一阶段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第二阶段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2、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τCLt、安全使用寿命τ0和转子外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措施与监控结果,应用于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服役安全性监控。
本发明提供的转子外表面的制造缺陷监控方法,实现了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定量评定与服役安全性监控。在汽轮机转子制造期间,如果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交互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不合格,通过采用改进措施,使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了使用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带有制造缺陷汽轮机转子改进后安全服役寿命达到40年至60年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提供了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探伤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计算机设备、网页服务器和用户端浏览器;所述探伤设备包括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设备,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对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探伤,得到探伤结果,并将所述探伤结果传送至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所述计算机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计算机设备发送所述探伤结果;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网页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网页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端浏览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可包括与计算机设备通信连接的表面处理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设备发送的缺陷打磨指令,并根据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打磨处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设备1、数据库服务器2、计算服务器3、网页服务器4和用户端浏览器5,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设备1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2,数据库服务器2连接计算服务器3,计算服务器3连接网页服务器4,网页服务器4连接用户端浏览器5,采用C语言编写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的计算机软件,运行在计算服务器3上,应用于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其中,计算服务器3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
数据库服务器2中贮存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D、汽轮机转子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数据、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和年均运行小时数、汽轮机转子的应力计算结果。所述的转子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数据包括: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41
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C0与m0、材料断裂韧性KIC、材料高周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C0H与m0H。所述的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和年均运行小时数包括:汽轮机的年均停机次数yn、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110、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y120、年均运行小时数ty、工作转速n0、汽轮机转子的安全服役寿命τ0。所述的汽轮机转子的应力计算结果包括: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axH、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σminL、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maxn、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max110、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max120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和具体数值进行介绍。某型号1100MW半速核电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该汽轮机低压转子的制造期间,应用图4所示的系统,发现该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焊缝部位P有制造缺陷。应用图3所示的方法和图4所示的计算机软件,开展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
电站业主要求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安全服役τ0=60年,该汽轮机的年均停机次数yn、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110、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y120、年均运行小时数ty、工作转速n0列于表1。
表1
序号 项目 指标值
1 年均停机次数y<sub>n</sub>/次 99
2 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sub>110</sub>/次 1
3 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y<sub>120</sub>/次 0.2
4 年均运行小时数t<sub>y</sub>/h 7000
5 工作转速n<sub>0</sub>/r/min 1500
在该汽轮机转子制造期间,对转子外表面进行着色探伤或磁粉探伤,着色探伤发现在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焊缝表面部位P有制造缺陷,采用有限元分析分析技术得出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axH、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σminL、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maxn、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max110、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max120的计算结果列于表2。
表2
序号 项目 指标值
1 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sub>maxH</sub>/MPa 275.145
2 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σ<sub>minL</sub>/MPa 272.801
3 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sub>maxn</sub>/MPa 306.167
4 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sub>max110</sub>/MPa 319.319
5 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sub>max120</sub>/MPa 368.984
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识别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
第1步、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P:
在该汽轮机转子制造期间,对该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进行着色探伤与磁粉探伤,对除焊缝以外转子表面进行磁粉探伤,对转子焊缝表面进行着色探伤发现了制造缺陷,得出转子焊缝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在部位P的三个坐标的数值。
第2步、探伤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D:
在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制造期间,采用着色探伤确定转子焊缝外表面部位P带有制造缺陷,其当量直径D=14mm=0.014m。
第3步:确定转子表面的制造缺陷的初始面积F0
把汽轮机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理为半椭圆形,考虑到制造缺陷探伤角度的不同,由探伤得出的制造缺陷面积有可能小于实际缺陷面积,工程上计算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面积时,把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探伤面积扩大10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面积F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61
式中:
D——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
第4步、确定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a0
把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理为半椭圆形缺陷,半椭圆形缺陷的初始短轴半径为a0,半椭圆形缺陷的初始长轴半径为c0,给定a0/2c0=x=0.1,采用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半椭圆形缺陷的初始短轴半径a0表征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a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62
式中:
D——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当量直径;
x——半椭圆形裂纹的初始短轴半径为a0与2倍初始长轴半径c0的比值,取x=0.1;
步骤二:监控第一阶段在低周疲劳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扩展寿命
第5步、输入汽轮机转子材料力学性能数据:
从数据库服务器调取汽轮机转子焊缝材料的断裂力学性能数据,所述焊缝材料的断裂力学性能数据包括:焊缝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63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71
焊缝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C0=1.609×10-11与m0=2.731,焊缝材料断裂韧性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72
焊缝材料高周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C0H=2.654×10-12与m0H=3.297。
第6步、输入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和年均运行小时数:
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调用汽轮机的年均停机次数yn、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110、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y120、年均运行小时数ty、工作转速n0,,具体数据列于表1。
第7步、计算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σmax i
建立汽轮机三维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现有技术,对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在停机过程、11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试验和12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运行共三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第i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用σ1i表示,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σmax i的计算公式为:
σmaxi=σ1ire
式中:
σre——转子的残余应力,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焊缝外表面部位P的σmax i计算结果列于表3。
第8步:计算稳态工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ΔσH
建立汽轮机转子三维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现有技术,在汽轮机带负荷运行的稳态工况,加载转子与动叶片离心力载荷、重力载荷与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热载荷,对于该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axH和最小应力σminL,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ΔσH的计算公式为:
ΔσH=σmaxHminL=275.145-272.801=2.344MPa
式中:
σmaxH——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
σminL——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
第9步、计算汽轮机转子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
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81
式中: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82
——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83
的试验常数;
ΔσH——汽轮机带负荷稳态运行工况转子高周疲劳应力范围;
M——与缺陷形状参数Q有关的常数,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84
对于表面缺陷,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85
a——椭圆形缺陷短轴半径;
c1——椭圆形缺陷长轴半径;
θ——过缺陷周线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线与椭圆长轴的夹角。
第10步、识别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扩展阶段:
在汽轮机的制造过程中,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初始尺寸a0与转子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进行比较,按照以下情况识别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处的扩展阶段:
(1)由于a0=0.00990m<ath=0.01724m,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处于疲劳扩展的第一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在低周疲劳损伤作用下发生扩展,进入第11步进行制造缺陷监控;
(2)若a0≥ath,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处于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给定第一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0,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发生扩展,进入第13步进行制造缺陷监控。
第11步、计算第一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一阶段,由于缺陷初始尺寸a0小于转子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在低周疲劳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从初始尺寸a0至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的第一阶段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291
式中:
a0——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
C0、m0——转子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
σmaxi——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
Nfi,1——第一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包括第一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1、第一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1、第一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1,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焊缝外表面部位P的Nfi,1计算结果列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01
第12步、计算第一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一阶段,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02
式中:
yn——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
y110——汽轮机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
y120——汽轮机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
Nfn,1——第一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10,1——第一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20,1——第一阶段汽轮机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步骤三:监控第二阶段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扩展寿命
第13步、计算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
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在第i种工况的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11
式中:
KIC——转子材料断裂韧性的试验常数;
σmaxi——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所在部位的最大应力,σmaxi包括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maxn、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max110和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max120,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焊缝外表面部位P的aci计算结果列于表4。
第14步、确定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
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的计算公式为:
a2=max{a0,ath}=max{0.00990,0.01724}=0.01724m
式中:
a0——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
ath——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
第15步、计算第二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2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不小于ath的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在低周疲劳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从起步尺寸a2至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的制造缺陷扩展寿命Nfi,2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12
式中:
aci——汽轮机第i种工况的转子缺陷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
σmaxi——汽轮机第i种工况转子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的最大应力;
Nfi,2——第二阶段汽轮机第i种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2包括第二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2、第二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2、第二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2,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焊缝外表面部位P的Nfi,2计算结果列于表4;
表4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21
第16步、计算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
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22
σmaxH——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部位P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
KIC——转子材料的断裂韧性。
第17步、计算第二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寿命NfH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不小于ath的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从起步尺寸a2至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NfH,称为汽轮机带负荷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寿命,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31
式中:
acH——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
ΔσH——汽轮机带负荷运行稳态工况转子高周疲劳的应力范围;
C0H、m0H——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
第18步、计算汽轮机转子年均高周疲劳次数yH
汽轮机转子年均高周疲劳次数y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32
式中:
ty——汽轮机的年均运行小时数;
n0——汽轮机的工作转速。
第19步、计算第二阶段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2
在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第二阶段,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的作用下,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2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33
式中:
yn——汽轮机年均停机次数;
y110——汽轮机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
y120——汽轮机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
yH——汽轮机转子年均高周疲劳次数;
Nfn,2——第二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10,2——第二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120,2——第二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
NfH——汽轮机带负荷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寿命。
步骤四:监控带有制造缺陷汽轮机转子安全服役寿命达到40年至60年
第20步、计算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τCLt
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τCLt的计算公式为:
τCLt=τCL1CL2=25.07+32.59=57.66年
第21步、确定带有制造缺陷汽轮机转子安全服役寿命τ0
根据电站业主要求,确定汽轮机转子的安全服役寿命τ0,该核电站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τ0=60年。
第22步、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两种疲劳损伤作用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
在汽轮机转子的制造期间,应用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与监控系统,采取以下监控措施,对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控制:
(1)若τCLt年≥τ0年,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合格,表明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受控状态,该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不会扩展至临界裂纹尺寸,该转子可以使用,对转子表面缺陷进行打磨消除,且打磨后转子的公差在设计图纸允许的范围内,进入第23步;
(2)由于τCLt=57.66<τ0=60年,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该核电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不合格;
需要对该核电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缺陷进行打磨消除,且打磨后转子的公差在设计图纸允许的范围内,采用缺陷打磨消除改进措施后,重新执行第1步至第22步;
采用缺陷打磨消除改进措施后,着色探伤没有发现制造缺陷,在该核电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制造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给定当量直径D=0.002m,重新执行第1步至第22步,主要结果列于表5,由于τCLt=199.53年≥τ0=60年,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该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合格,表明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该核电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受控状态,该焊接低压转子可以使用,进入第23步;
表5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51
Figure BDA0002828121890000361
第23步、打印输出结果:
输出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初始尺寸a0、高周疲劳扩展的缺陷尺寸界限值ath、第二阶段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a2、低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i、高周疲劳扩展的临界缺陷尺寸acH、第一阶段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1、第二阶段缺陷疲劳扩展日历寿命τCL2、缺陷疲劳扩展日历总寿命τCLt、安全使用寿命τ0和转子外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措施与监控结果,应用于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服役安全性监控。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与监控系统,实现了该1100MW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外表面制造缺陷的定量评定与服役安全性监控。在该汽轮机焊接低压转子制造期间,发现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交互作用下该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不合格,通过采用改进措施,使得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焊接低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了使用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汽轮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带有制造缺陷焊接低压转子改进后安全服役寿命达到60年的技术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可通过执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来进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缺陷信息确定模块601,用于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所述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安全寿命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所述第二阶段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总安全寿命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寿命和所述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监控结果确定模块604,用于将所述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进而使出厂后的汽轮机或燃气轮机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需求。
可选的,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包括:当所述总安全寿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寿命阈值时,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相应的,所述装置还可包括:缺陷打磨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时:向表面处理设备发送缺陷打磨指令,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包括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和打磨深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面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打磨处理。
可选的,所述缺陷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向表面处理设备发送缺陷打磨指令之后,在接收到打磨处理完成信息后,重复执行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的相关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中可集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计算机设备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所述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
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所述第二阶段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
根据所述第一安全寿命和所述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
将所述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包括:
当所述总安全寿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寿命阈值时,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内,否则,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
相应的,若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处于合格范围外,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表面处理设备发送缺陷打磨指令,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包括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和打磨深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面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缺陷打磨指令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打磨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表面处理设备发送缺陷打磨指令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打磨处理完成信息后,重复执行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的相关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包括:
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其中,所述三种瞬态工况包括停机过程、11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试验和12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运行;
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稳态工况下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
根据所述高周疲劳应力范围计算所述转子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
当所述初始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时,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当所述初始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时,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为0,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包括:
计算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的第二缺陷尺寸界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和所述初始尺寸确定所述第二阶段的疲劳扩展的起步尺寸;
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起步尺寸、所述第二缺陷尺寸界限值、以及预设误差系数,计算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其中,所述预设误差系数大于0且小于1;
计算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三缺陷尺寸界限值;
计算根据所述高周疲劳应力范围、所述起步尺寸以及所述第三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
根据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和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包括:建立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对应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针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在停机过程、11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试验和120%额定工作转速超速运行三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第i种瞬态工况的最大主应力用σ1i表示,第i种瞬态工况的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的最大应力σmaxi的计算公式为:
σmaxi=σ1ire
其中,σre表示转子的残余应力;σmaxi包括停机过程最大应力σmaxn、110%超速试验最大应力σmax110和120%超速运行最大应力σmax120
所述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稳态工况下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包括: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在带负荷运行的稳态工况,加载转子与动叶片离心力载荷、重力载荷与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热载荷,对于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计算在无缺陷情况下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axH和最小应力σminL,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对应的稳态工况下的高周疲劳应力范围的计算公式为:
ΔσH=σmaxHminL
其中,σmaxH表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的高周疲劳的最大应力,σminL表示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的高周疲劳的最小应力;
所述根据所述高周疲劳应力范围计算所述转子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包括: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转子的高周疲劳扩展的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41
其中,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42
表示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试验常数,M表示与缺陷形状参数Q有关的常数,对于表面缺陷,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43
Q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44
其中,a表示椭圆形缺陷短轴半径,c1表示椭圆形缺陷长轴半径,θ表示过缺陷周线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线与椭圆长轴的夹角;
所述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包括:根据所述三种瞬态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所述初始尺寸、所述第一缺陷尺寸界限值、以及所述预设误差系数计算第一阶段低周疲劳扩展寿命,根据所述第一阶段低周疲劳扩展寿命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
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51
其中,a0表示所述初始尺寸;C0和m0表示转子材料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Nfi,1包括第一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1、第一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1、以及第一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1;0.5为所述预设误差系数;
所述第一安全寿命τCL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52
其中,yn表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年均停机次数,y110表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年均110%超速试验次数,y120表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年均120%超速运行次数;
所述第二缺陷尺寸界限值aci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53
其中,KIC表示转子材料断裂韧性的试验常数;
所述起步尺寸a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2=max{a0,ath}
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i,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54
其中,Nfi,2包括第二阶段停机过程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n,2、第二阶段110%超速试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10,2、第二阶段120%超速运行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低周疲劳扩展寿命Nf120,2;0.5为所述预设误差系数;
所述第三缺陷尺寸界限值ac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61
所述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Nf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62
其中,C0H和m0H表示转子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常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和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包括:计算所述转子的年均高周疲劳次数;根据所述第二阶段的低周疲劳扩展寿命、第二阶段的高周疲劳扩展寿命和所述年均高周疲劳次数计算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在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
所述年均高周疲劳次数y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63
其中,ty表示汽轮机的年均运行小时数,n0表示汽轮机的工作转速;
所述第二安全寿命τCL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828121880000064
所述总安全寿命τCL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τCLt=τCL1CL2
7.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缺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其中,所述转子包括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包括外表面制造缺陷的所处位置和初始尺寸;
安全寿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所述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为低周疲劳作用阶段,所述第二阶段为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共同作用阶段;
总安全寿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安全寿命和所述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
监控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伤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设备、网页服务器和用户端浏览器;
所述探伤设备包括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设备,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对汽轮机转子和/或燃气轮机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探伤,得到探伤结果,并将所述探伤结果传送至所述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所述计算机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计算机设备发送所述探伤结果;
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网页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网页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端浏览器通信连接。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54599.8A 2020-12-10 2020-12-10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Pending CN1127481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4599.8A CN112748124A (zh) 2020-12-10 2020-12-10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4599.8A CN112748124A (zh) 2020-12-10 2020-12-10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8124A true CN112748124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8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4599.8A Pending CN112748124A (zh) 2020-12-10 2020-12-10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81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6589A (zh) * 2023-06-15 2023-09-19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核电汽轮机全寿期的应力腐蚀与疲劳长寿命监控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4597A (ja) * 2003-04-28 2004-11-18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部品の破壊予測方法、破壊予測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588012A (zh) * 2012-02-28 2012-07-18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焊接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预测与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2589867A (zh) * 2012-02-28 2012-07-18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一种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方法与监控装置
CN104481601A (zh) * 2014-09-15 2015-04-01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裂纹扩展寿命监控方法
CN104833536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106290385A (zh) * 2016-08-15 2017-01-04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转子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6324093A (zh) * 2016-08-15 2017-01-11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转子内部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9255202A (zh) * 2018-11-01 2019-01-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机械构件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预估方法
CN109344553A (zh) * 2018-11-29 2019-02-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高低周复合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细节寿命预测方法
CN109372595A (zh) * 2018-08-23 2019-02-22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汽轮机叶片在线损伤状态评估系统及汽轮机叶片寿命评估方法
CN110530746A (zh) * 2019-09-18 2019-12-03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金属材料高低周疲劳全应变-寿命曲线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4597A (ja) * 2003-04-28 2004-11-18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部品の破壊予測方法、破壊予測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588012A (zh) * 2012-02-28 2012-07-18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焊接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预测与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2589867A (zh) * 2012-02-28 2012-07-18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一种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方法与监控装置
CN104833536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104481601A (zh) * 2014-09-15 2015-04-01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的裂纹扩展寿命监控方法
CN106290385A (zh) * 2016-08-15 2017-01-04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转子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6324093A (zh) * 2016-08-15 2017-01-11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转子内部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9372595A (zh) * 2018-08-23 2019-02-22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汽轮机叶片在线损伤状态评估系统及汽轮机叶片寿命评估方法
CN109255202A (zh) * 2018-11-01 2019-01-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机械构件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预估方法
CN109344553A (zh) * 2018-11-29 2019-02-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高低周复合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细节寿命预测方法
CN110530746A (zh) * 2019-09-18 2019-12-03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金属材料高低周疲劳全应变-寿命曲线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进渊: "核电汽轮机转子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交互作用下裂纹扩展寿命的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30 November 2015 (2015-11-30), pages 1 - 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6589A (zh) * 2023-06-15 2023-09-19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核电汽轮机全寿期的应力腐蚀与疲劳长寿命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el An assessment of weighted-least-squares-based gas path analysis
US7810385B1 (en)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a remaining creep life for a turbine component
US8505181B1 (en) Process for re-designing a distressed component used under thermal and structural loading
Beebe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steam turbines by performance analysis
JP6636178B2 (ja) タービンユニットのテスト中の故障診断
CN104122137A (zh) 一种基于寿命的超高压容器疲劳强度设计方法
CN103970999B (zh) 飞机结构疲劳裂纹安全损伤扩展周期确定方法
US9841756B2 (en) Scheduling inspections and predicting end-of-life for machine components
US20090271149A1 (en) Analysis Method
KR102201477B1 (ko) 모델링 시스템 및 상기 모델링 시스템을 이용하여 터빈 로터를 수리하는 방법
CN112748124A (zh) 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US7970555B2 (en) Method for developing a repair process to correct a deformed gas turbine engine component
WO2019109241A1 (zh) 将内窥检查的数据进行记录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85797B (zh) 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内部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与方法
Djeddi et al. Gas turbine reliability estimation to reduce the risk of failure occurrence with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two-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and a new modified Weibull distribution
CN110276115B (zh) 基于燃机叶片型线参数的气路故障诊断方法
AU202220169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object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online joint monitoring for nuclear turbine
Jiang et al. Condition-based switching and replacement policies for a two-unit warm standby redundant system subject to non-instantaneous switchover
CN117057082A (zh) 维修极限尺寸设计方法、维修检查方法和存储介质
KR20150019360A (ko) 저압터빈의 경년열화평가방법
CN106321164B (zh) 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内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JP2007225333A (ja) クリープ疲労損傷に関する金属組織による損傷評価方法
RU2365891C1 (ru)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я и ремонта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х двигателей
Mashiachidi et al. Prediction of fatigue life of mistuned steam turbine blades subjected to variations in blade geometry
CN106290385B (zh) 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的转子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