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7362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7362A
CN112747362A CN201911050632.8A CN201911050632A CN112747362A CN 112747362 A CN112747362 A CN 112747362A CN 201911050632 A CN201911050632 A CN 201911050632A CN 112747362 A CN112747362 A CN 112747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heat exchanger
air
casing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06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06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7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7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7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加湿管,所述加湿管远离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道中;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加湿管之间,或者设置在加湿管上。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空调室内机可以安静的加湿。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需要对空气进行加湿。若在传统的风管机上,只增加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工作时,将产生非常大的噪音,不利于人们对空调器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增加加湿装置和消音器,使得空调器可以安静的进行加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加湿管,所述加湿管远离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道中;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加湿管之间,或者设置在加湿管上。
可选地,所述加湿管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远离所述消音器的一端向外壳的底部倾斜。
可选地,所述消音器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并且靠近所述加湿管的一端向外壳的底部倾斜。
可选地,所述消音器与所述外壳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湿管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消音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排气管伸出外壳,并与所述消音器远离加湿管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虹吸装置,所述虹吸装置的排水端通过排水管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虹吸装置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具有排水端;
所述虹吸装置靠近接水盘的排水端设置,所述虹吸装置的进水端与接水盘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靠近所述虹吸装置设置,所述虹吸装置的进水端和水位开关位于所述接水盘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外壳的一部分,所述虹吸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一端还具有压管板,压管板对应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所述压管板和所述安装板拼接形成所述外壳的部分端板。
可选地,所述虹吸装置与所述消音器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蒸汽发生装置和消音器,使得蒸汽发生装置流出的蒸汽,在通过消音器后,进入到加湿管中,并通过加湿管进入到外壳内,由加湿孔流出后进入到风道中,再和气流一起进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加湿;在此过程中,消音器削减产生和传输蒸汽所产生的噪音,使得空调器可以“安静”的对空气进行加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风机和室内换热器一实施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风机和室内换热器另一实施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外壳 110 端板
111 安装板 112 压管板
200 风机 210 蜗壳
211 曲面壳段 212 直面壳段
220 风轮 230 电机
250 出风口 270 紧固板
300 消音器 400 加湿管
500 室内换热器 510 第一换热器
511 第一边板 520 第二换热器
521 第二边板 530 连接板
531 凸耳 600 虹吸装置
700 接水盘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等。主要在于调整蜗壳210的出风方向与室内换热器50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气流可以沿着换热器的表面延伸并穿过换热器,以提高气流与换热器的换热器效率。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1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具有安装腔;
蜗壳210,所述蜗壳21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蜗壳210的出风口250朝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倾斜设置;
第一换热器510,所述第一换热器510对应所述出风口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510自下而上的向所述蜗壳210的顶部延伸,以在蜗壳210、第一换热器510和安装腔底部之间围合形成进风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以风管机为例进行说明。外壳100的整体外形可以有很多,如类长方体(在长方体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凹陷、凸起,以及开口)、筒状等。外壳100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风机200和室内换热器500均安装于安装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为风道的一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51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包括多个,如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的并列的设置在冷媒回路中,也可以串联的设置在冷媒回路中。不论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串联还是并列,都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室外冷媒流路,使得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的工作模式不同或者相同,也即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可以同时制冷、同时制热;也可以一个制冷,另一个制热。
风机200包括蜗壳210和设置于蜗壳210内的风轮220,电机230驱动风轮220转动,在蜗壳210内形成负压区和正压区,使得从蜗壳210的进气口进入到蜗壳210内,并从蜗壳210的出风口250流出蜗壳210。蜗壳210包括曲面部分和直面部分,二者围合形成容置风轮220的容置腔,以及与容置腔连通的出风风道。出风口位于出风风道远离容置腔的一端。出风口的朝向,决定蜗壳210出风的方向。通过将蜗壳210出风口的方向朝安装腔的底部倾斜,使得蜗壳210的出风方向朝安装腔的底部倾斜吹出。
实现出风口250向下倾斜的方式有很多,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所述蜗壳210的顶部具有曲面壳段211和与曲面壳段211连接的直面壳段212,直面壳段212相较于曲面壳段211顶端的切面向下倾斜。如此,使得气流从出风风道流出时,先沿着蜗壳210的曲面壳段211流动,再沿着蜗壳210的直面壳段212流动,从而使得向下倾斜流出。曲面壳段211与直面壳段212平滑过渡,使得气流可以顺畅的向下倾斜流出。
第一换热器510自下而上的向蜗壳210的顶部延伸,使得第一换热器510倾斜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且其较高的一侧靠近蜗壳210的顶部,较低的一侧靠近安装腔的底部,甚至直接与安装腔的底部连接。如此,使得从蜗壳210吹出的气流具有沿第一换热器510的进风侧延伸的分量,从而使得气流充分的从第一换热器510的各个位置穿过。同时,通过在蜗壳210、第一换热器510和安装腔底部之间围合形成进风腔,使得从而蜗壳210流出的气流,都需要经过第一换热器510后才从风道的出风口排出,也即气流都需要与第一换热器510进行换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蜗壳210的出风口250朝向安装腔的底部倾斜,同时,将第一换热沿着蜗壳210的出风口250的倾斜趋势倾斜设置,使得从蜗壳210流出的气流,具有沿第一换热器510的进风侧流动的分量,从而使得气流可以布满第一换热器510的进风侧,并在气流水平分量的作用下穿过第一换热器510,从而使得空气与第一换热器510的换热时长和换热效率都得到大幅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能效;同时,由于蜗壳210出风口向下倾斜,使得第一换热器510的向下倾斜的角度可以减少(与外壳100底部之间的夹角增加),从而有利于第一换热器510的安装(第一换热器510的重心与第一换热器510底部的支撑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小);通过将第一换热器510倾斜设置,有利于增加第一换热器510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气流沿第一换热器510的进风侧流动并布满第一换热器510的效果,蜗壳210的出风口250方向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10的倾斜方向之间呈135°~150°的夹角设置。在该夹角范围内,既可以保证从蜗壳210吹出的气流布满第一换热器510,又不会是的气流大量的直吹安装腔底部。当夹角小于135°时,从蜗壳210流出的气流难以布满第一换热器510的进风侧,使得经过第一换热器510底部的气流量过少,而导致第一换热器510底部的利用率降低;当夹角大于150°时,从蜗壳210流出的气流,部分流动到风道的底部,使得第一换热器510底部通过风量过多,而导致换热效果变成,同时造成第一换热器510上部的利用率降低。
实现蜗壳210的出风口250方向与所述第一换热器510的倾斜方向之间呈135°~150°的夹角设置的组合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所述蜗壳210的顶部具有曲面壳段211和与曲面壳段211连接的直面壳段212,直面壳段212与曲面壳段211顶端的切面之间呈5°~10°的夹角α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换热器510与安装腔底部之间呈40°~50°夹角β设置。
直面壳段212和曲面壳段211顶端的切面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小,当夹角小于5°时,使得第一换热器510必须要偏转较大的角度才能满足较佳的换热效率,不利于第一换热器510的安装,也将导致第一换热器510所占用的宽度尺寸增加,不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也不宜过大,当夹角大于10°时,直面壳体的偏移曲面壳段211顶端的切面过多,将使得气流从曲面壳段211流至曲面直段时,产生较大的偏移,致使气流的风压损耗过大,不利于风机200的高效工作。
第一换热器510与安装腔底部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小,当夹角小于40°时,第一换热器510的下端距离蜗壳210出风口的距离较远,不利于蜗壳210内的气流流至第一换热器510进风侧底部,将使得第一换热器510底部的利用率降低;同时,不利于第一换热器510的安装,也将导致第一换热器510所占用的宽度尺寸增加,不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夹角也不宜过大,当夹角大于50°时,第一换热器510的换热面积将缩小,同时,从蜗壳210流出并经过第一换热器510上部的时间将缩短,不利于气流与第一换热器510进行换热。
关于第二换热器520,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换热器520,所述第二换热器520与第一换热器510串联或者并联在空调器的冷媒回路中;所述第二换热器520位于第一换热器510背对蜗壳210的一侧。当第一换热器510制冷,第二换热器520制热时,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除湿再热,可以使温度变化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第二换热器52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510背对蜗壳210的一侧,使得气流先除湿再加热,有利于提高除湿效率。第二换热器520与外壳100的底部之间呈夹角γ设置,γ以呈90设置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空调室内机结构的紧凑性,所述第二换热器520竖直设置。如此,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前提下,使得风机200、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之间的排布非常紧凑,有利于提高室内机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所述室内机还包括连接板530,所述连接板530的一侧与第一换热的第一边板511固定连接,连接板530的另一侧与第二换热器520的第二边板52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510包括第一冷媒管和连接第一冷媒管的第一边板511,第二换热器520包括第二冷媒管和连接第二冷媒管的第二边板521。连接板530的第一侧边与第一边板511固定连接,连接板530的第二侧边与第二边板521固定连接。连接板530的数量为两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边板511和第二边板521对应。通过连接板530的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510、第二换热器520以及连接板530可以构成一个模块,可以先将三者装配好之后,再安装至外壳100内。如此,由于可操作的空间得到大幅增加,不仅有利于大幅提高三者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安装板111的形式连接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还可以有效的保证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夹角),如此,当将第二换热器520设置为竖直时,可以非常简单、便捷的保证第一换热器510相较于外壳100底部的偏角,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换热器510的安装精度,确保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连接板530和第一边板511、第二边板521的固定方式有很多,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提高连接可靠性,所述连接板530与第一边板511和第二边板521并行设置,所述第一边板511和第二边板521上开设有供冷媒管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530相邻或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紧固凸耳531,所述紧固凸耳531延伸至两相邻安装孔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边板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30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紧固凸耳531。U形冷媒管连接冷媒直管,在相邻的两U形管之间,具有供紧固凸耳531安装的间隙。紧固凸耳531与第一边板511或者第二边板521贴合,并且,二者通过紧固螺钉、螺栓或者卡扣等连接。如此,大幅的提高了第一边板511、第二边板521以及连接板530之间的可靠性和安装精度。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蜗壳210和第一换热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室内机还包括紧固板270,蜗壳210的出风端安装在紧固板270上,紧固板270与外壳固定连接。紧固板270具有供蜗壳210出风端安装的紧固口。通过紧固板270的设置,使得蜗壳210的安装精度得到保障,从而有利于保证蜗壳210和第一换热器5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的安装稳定性,所述连接板530、第一边板511和第二边板521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与外壳100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板530、第一边板511和第二边板521中的一个或多个与外壳100的端板110紧固连接,紧固连接的方式包括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其中,与连接板530、第一边板511和第二边板521对应的外壳100端板110为压管板112,压管板112为外壳100的一部分。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管板112可以为独立于外壳100的紧固板。
所述第一换热器510和/或第二换热器520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700,所述接水盘700位于第一换热器510的正下方,所述接水盘700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此时,第一换热器510的底部可以与接水盘7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空调室内机可以安静的对空气进行加湿,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加湿管400,所述加湿管400远离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道中;
消音器300,所述消音器300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加湿管400之间,或者设置在加湿管400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可以通过超声将水变为水蒸气;也可以通过设置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具有蒸汽腔,蒸汽腔内设置有加热件,当加热件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向其中注入水,使得水形成高压的水蒸气。加热管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可以为软质管,也可以为硬质管,在加湿管400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的加湿孔。水蒸气经过蒸汽发生装置汽化或者雾化后,通过加湿管400引导,并从加湿孔流出,进入到风道中,最终随气流一起排入到室内。不论何种加湿方式,都将带来一定的噪音,此时,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在蒸汽传输的路径上设置消音器300,避免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以将消音器300设置在蒸汽发生装置和加湿管400之间为例,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水端获取液态水,经过蒸汽发生装置转换为水蒸气后,通过消音器300,加湿管400的进气端与消音器300连通,使得蒸汽通过加湿管400进入到风道中。消音器3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以消音管为例,蒸汽从蒸汽发生装置流出后,经过消音管进入到加湿管400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汽发生装置和消音器300,使得蒸汽发生装置流出的蒸汽,在通过消音器300后,进入到加湿管400中,并通过加湿管400进入到外壳100内,由加湿孔流出后进入到风道中,再和气流一起进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加湿;在此过程中,消音器300削减产生和传输蒸汽所产生的噪音,使得空调器可以“安静”的对空气进行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蒸汽或者水滴(蒸汽冷凝形成)倒流回消音器300或者蒸汽发生装置内,所述加湿管400沿所述外壳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远离所述消音器300的一端向外壳100的底部倾斜。如此,使得水滴只能沿加湿管400向远离消音器300的方向流动,最终从加湿管400流出,进入到接水盘700,或者流出空调器。避免加湿管400中的水蒸气或者水滴逆流会消音器300和蒸汽发生装置。
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放置逆流现象的发生,所述消音器300沿所述外壳10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并且靠近所述加湿管400的一端向外壳100的底部倾斜。消音器300可以沿外壳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可以沿外壳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消音器300连接加湿管400的一端,低于消音器300连接蒸汽发生装置的一端。使得蒸汽或者水滴不会逆流到蒸汽发生装置中。使得水不会集流在蒸汽管路中,避免在其中滋生细菌,有利于用户健康使用空调器。
为了提高消音器300和加湿管400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所述消音器300与所述外壳100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消音器300设置在外壳100的外部,使得消音器300的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同时,所述加湿管400伸出所述外壳100与所述消音器300连接。加湿管400与消音器30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可以为插接,通过紧固套连接等。由于加湿管400与消音器300的连接位置位于外壳100的外部,使得加湿管400的安装和拆卸非常的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的紧凑性,同时提高消音器300装卸的便捷性,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100的内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排气管伸出外壳100,并与所述消音器300远离加湿管400的一端连接。通过将消音器300和蒸汽发生装置的连接位置设置在外壳100的外部,在不打开外壳100的情况下,就可以使消音器300和蒸汽发生装置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适应性和能力的完整性,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虹吸装置600,所述虹吸装置600的排水端通过排水管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虹吸装置600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连通。虹吸装置600用于将水输送至蒸汽发生装置,其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水泵等。通过虹吸装置600的设置,使得空调室内机具有为蒸汽发生装置提供水的能力,从而不依赖外部设备为空调室内机的蒸汽发生装置供水。使得空调室内机可以在更多的场合下,对空气进行加湿。
水源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可以额外的设置水箱,也可以从外部吸水,还可以利用空调室内机接水盘700中的水,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700,所述接水盘700具有排水端;所述虹吸装置600靠近接水盘700的排水端设置,所述虹吸装置600的进水端与接水盘700连通。接水盘700的整体外形可以有很多,以呈长方形的盘状为例,其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00的下方,承接制冷过程和除湿再热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在接水盘700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接水盘700和接水盘700外部的排水管,设置排水管的一端可以为接水盘700的排水端。虹吸装置600可以通过管路与接水盘700连通,也可以将其进水端直接设置在接水盘700中,以使得虹吸装置600可以吸取接水盘700中的水,并将其输送至蒸汽发生装置中。如此,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结构和资源(接水盘700),在不设置水箱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加湿,大幅的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在利用接水盘700中的水进行加湿时,为了避免虹吸装置600空载,在接水盘700中水量不够的情况下,及时的提醒用户获知关闭虹吸装置600。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靠近所述虹吸装置600设置,所述虹吸装置600的进水端和水位开关位于所述接水盘700内。水位开关与虹吸装置600电连接,水位开关用于检测接水盘700中的水位,当接水盘700中的水位较低,不足以供给虹吸装置600时,水位开关可以直接关闭虹吸装置600,或者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空调器的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在控制虹吸装置600停止工作。同时,水位开关可以直接的触发提示装置工作,以提示用户缺水。其中,提示装置可以为声音提示装置、光提示装置、振动提示装置和短信提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接水盘700的排水端设置有供水位开关安装的第一安装位,供虹吸装置600的进水端安装的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为向接水盘700底部凹陷的凹槽,使得接水盘700中的水可以流至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内。第一安装位位于第二安装位的上游,使得水先流过水位开关再流进虹吸装置600,如此,使得水位开关可以及时的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虹吸装置600,最大限度的减小虹吸装置600空载现象的出行,有利于保护虹吸装置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虹吸装置600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所述外壳100的一端具有安装板111,所述安装板111为外壳100的一部分,所述虹吸装置60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11上。通过将安装虹吸装置600的安装板111作为外壳100的一部分,在拆卸过程中,在不需要打开外壳100的情况下,就可以安装和拆卸虹吸装置600。具体地,安装板111与外壳100的其余部分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连接,在拆卸虹吸装置600时,可以将安装板111与外壳100的配合解开,在将安装板111和虹吸装置600一起取出即可。在安装虹吸装置600时,可以将将安装板111和虹吸装置600一起插入到外壳100内,在将安装板111与外壳100的其余部分进行紧固即可。如此,有利于虹吸装置600的拆卸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提高换热器的安装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虹吸装置600的安装稳定性。所述外壳100的一端还具有压管板112,压管板112对应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500的一端设置;所述压管板112和所述安装板111拼接形成所述外壳100的部分端板110。压管板112作为外壳100端板110的一部分,挤压U形冷媒管,或者与室内换热器500的边板连接,用于安装和固定室内换热器500。压管板112与安装板111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连接,使得安装板111和压管板112相互限位和固定,提高二者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充分合理的另外壳100的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所述虹吸装置600与所述消音器300分别位于所述外壳100的相对两端。如此,使得虹吸水源和雾化、消音以及加湿,位于外壳100的相对两端,有利于上述装置安装在外壳100与换热器之间、外壳100与风轮220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充分的利用外壳100内部和外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虹吸装置600通过软管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以为其提供水源。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虹吸装置600、加湿组件以及消音器300看做一个整体的模块,将其设置为可选配置。当用户需要时,由于加湿组件、消音器300和虹吸装置600的拆卸便捷性,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虹吸装置600、加湿组件以及消音器300增添至外壳100上或者内部。如此,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适应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室外机和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通,形成冷媒循环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加湿管,所述加湿管远离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道中;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加湿管之间,或者设置在加湿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管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远离所述消音器的一端向外壳的底部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并且靠近所述加湿管的一端向外壳的底部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与所述外壳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管伸出所述外壳与所述消音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排气管伸出外壳,并与所述消音器远离加湿管的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虹吸装置,所述虹吸装置的排水端通过排水管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虹吸装置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具有排水端;
所述虹吸装置靠近接水盘的排水端设置,所述虹吸装置的进水端与接水盘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靠近所述虹吸装置设置,所述虹吸装置的进水端和水位开关位于所述接水盘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外壳的一部分,所述虹吸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还具有压管板,压管板对应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所述压管板和所述安装板拼接形成所述外壳的部分端板。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装置与所述消音器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端。
CN201911050632.8A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 Pending CN112747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632.8A CN112747362A (zh)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632.8A CN112747362A (zh)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7362A true CN112747362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0632.8A Pending CN112747362A (zh) 2019-10-30 2019-10-30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736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5238U (zh) 空气调节系统
CN110068064B (zh) 座吊式空调器
US11808464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13455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11887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8322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9606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0140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231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16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112747362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747375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349447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5723606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675499U (zh) 空调器
CN215062473U (zh)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57223U (zh) 空调加湿器、空调加湿器的接水盘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051191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688494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857200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113405154A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0748976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外送风组件
CN211316444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盒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通风件
CN215062465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