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0201A -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0201A
CN112740201A CN201980061745.XA CN201980061745A CN112740201A CN 112740201 A CN112740201 A CN 112740201A CN 201980061745 A CN201980061745 A CN 201980061745A CN 112740201 A CN112740201 A CN 112740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data
data
ink data
data generation
me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17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尔库什·韦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40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80Creating or modifying a manually drawn or painted image using a manual input device, e.g. mouse, light pen, direction keys on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 G06V30/33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30/347Sampling; Contour coding; Strok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2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 G06V30/1423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the instrument generating sequences of position coordinates corresponding to handwri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Character Input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提供提高元数据的生成时或生成后的墨水数据的处理性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使用第一集合数据(42)及第二集合数据(44),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通过根据该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55、56‑58)。

Description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墨水数据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确定输入设备的N种类的元数据与M个笔画数据建立对应而制作元数据块并将该块与笔画数据一起向墨水文件写入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15740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元数据的生成时或生成后的墨水数据的处理性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本发明中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是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的装置,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所述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具备:第一取得部,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一集合数据;第二取得部,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集合判定部,使用由所述第一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一集合数据及由所述第二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二集合数据,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数据生成部,通过根据所述集合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所述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
第二本发明中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是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的装置,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所述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具备:数据取得部,将表示属于笔画的集合的笔画要素的集合数据针对每个集合而取得;及数据输出部,基于由所述数据取得部取得的每个集合的所述集合数据,输出表示多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元数据。
第三本发明中的墨水数据生成方法是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的方法,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1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第一取得步骤,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一集合数据;第二取得步骤,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判定步骤,使用分别取得的所述第一集合数据及所述第二集合数据,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生成步骤,通过根据所述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所述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
第四本发明中的墨水数据生成程序是用于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的程序,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使1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第一取得步骤,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一集合数据;第二取得步骤,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判定步骤,使用分别取得的所述第一集合数据及所述第二集合数据,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生成步骤,通过根据所述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所述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元数据的生成时或生成后的墨水数据的处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墨水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基于图2的墨水数据而可视化的内容的图。
图4是用于图1所示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的动作说明的第一流程图。
图5是示出基于套索操作的新集合的指定方法的图。
图6A是示出副组的选择方法的图。
图6B是示出副组中的特征量的提取方法的图。
图7A是示出识别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7B是示出直方图的导出方法的图。
图8是示出图4的步骤S5中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内容与2个套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与图9对应的墨水数据的记述例的图。
图11是用于图1所示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的动作说明的第二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内容与3个套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示出与图12对应的墨水数据的记述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内容与3个套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示出与图14对应的墨水数据的第一记述例的图。
图16是示出与图14对应的墨水数据的第二记述例的图。
图17是示出与图14对应的墨水数据的第三记述例的图。
图18是示出内容与3个套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与图18对应的墨水数据的记述例的图。
图20是示出语义学属性的赋予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结构]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整体结构图。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是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12的电子设备,例如由平板型终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构成。具体而言,该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构成为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器12、显示驱动IC14、触摸传感器IC16、主机处理器18及存储器20。
触摸面板显示器12构成为包括能够将内容以可视的方式显示的显示面板22和配置于显示面板22上的触摸传感器24。显示面板22能够显示黑白图像或彩色图像,例如可以是液晶面板、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触摸传感器24具备用于检测传感器坐标系的X轴的位置的多个X线电极和用于检测Y轴的位置的多个Y线电极。
显示驱动IC14是进行显示面板22的驱动控制的集成电路。显示驱动IC14基于从主机处理器18供给的显示信号来驱动显示面板22。由此,在显示面板22上显示墨水数据50所表示的内容。
触摸传感器IC16是进行触摸传感器24的驱动控制的集成电路。触摸传感器IC16基于从主机处理器18供给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触摸传感器24。由此,触摸传感器IC16执行检测触控笔26的状态的“笔检测功能”、检测用户的手指等的触摸的“触摸检测功能”。
该笔检测功能例如包括触摸传感器24的扫描功能、下行信号的接收·解析功能、触控笔26的状态(例如,位置、姿势、笔压)的推定功能、包括相对于触控笔26的指令的上行信号的生成·发送功能。另外,触摸检测功能例如包括触摸传感器24的二维扫描功能、触摸传感器24上的检测图的取得功能、检测图上的区域分类功能(例如,手指、手掌等的分类)。
这样,通过将触摸传感器24及触控笔26的输入功能和显示面板22的输出功能组合而构筑用户接口(以下,记为UI部28)。
主机处理器18由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的处理运算装置构成。主机处理器18通过将保存于存储器20的程序读出并执行而作为第一取得部30、第二取得部32、属性推定部34、集合判定部36、数据生成部38(数据输出部)及描绘处理部40发挥功能。
存储器20由非暂时性且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构成。在此,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是包括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固态驱动器(SSD:Solid StateDrive)的存储装置或者光磁盘、ROM、CD-ROM、快闪存储器等可携带介质。在本图的例子中,在存储器20中保存有新集合数据42(第一集合数据)、现有集合数据44(第二集合数据)、学习参数组46及墨水数据50。
<墨水数据50的一例>
图2是示出图1的墨水数据50的一例的图。以下,举出将数字数据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形式记述的InkML(Ink MarkupLanguage:墨水标记语言)的例子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墨水数据50的数据形式、所谓的“墨水记述语言”不限于InkML,例如也可以是WILL(Wacom Ink Layer Language:墨迹图层语言)或ISF(Ink Serialized Format:墨迹序列化格式)。另外,通过将该墨水数据50使用JSON(JavaScript(注册商标)Object Notation)的数据构造形式记述,各种各样的软件、编程语言间的数据的交换变得容易。
在本图的例子中,墨水数据50构成为包括记述至少1条(在本图的例子中是24条)笔画的笔画数据51。如从本图所理解的那样,1条笔画由在<trace>标签内依次排列的多个点数据记述。各点数据至少由指示位置(X坐标、Y坐标)构成,由逗号等分隔符区隔。为了便于图示,仅记载表示笔画的起点及终点的点数据,省略了表示多个经由点的点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点数据中,除了上述的指示位置之外,也可以包括书写的顺序、触控笔26的笔压、姿势等。
图3是示出基于图2的墨水数据50而可视化的内容的图。在显示面板22(图1)上,定义用于确定触摸传感器24的检测位置的二维坐标系(以下,记为传感器坐标系:X-Y)。该内容构成为包括由“This is a pencil.”构成的字符串和铅笔的图。需要说明的是,括号内的数字表示笔画的书写顺序(笔画ID=01-24),不构成内容的一部分,请留意这一点。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第一动作]
该实施方式中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如以上这样构成。首先,关于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第一动作,一边参照图4的流程图及图5-图10一边说明。该“第一动作”意味着对用户的元信息(例如,数据的属性、制作者、制作日期时刻、使用设备等)的赋予进行支援的动作。
在第一动作之前,描绘处理部40解析从存储器20读出的墨水数据50,对笔画数据51进行期望的光栅化处理,生成表示内容的显示信号。显示驱动IC14基于从主机处理器18供给的显示信号来驱动显示面板22。由此,在显示面板22上显示可视化的内容。
<第一动作的说明>
在图4的步骤S1中,主机处理器18确认是否接受了要赋予元信息的笔画的新集合(第一集合)的指定操作。该“指定操作”是用于从多个笔画中选择1条以上的笔画的操作,例如可举出将选择对象利用套索包围的“套索操作”。
图5是示出基于套索操作的新集合的指定方法的图。用户一边在显示面板22上的触摸面上使触控笔26移动,一边进行将要赋予元信息的笔画整体包围的书写操作。通过该手写输入,在可视化的内容上重叠显示套索Ltmp。
在还未接受用户的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否),直到接受该指定操作为止停留于步骤S1。另一方面,在接受了用户的指示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是),进入下一步骤S2。
在步骤S2中,第一取得部30基于在步骤S1中接受到的指示操作的内容而取得表示属于新集合的笔画要素的数据(以下,称作新集合数据42)。该新集合数据42是能够确定笔画要素的数据,例如可以是笔画的识别信息即笔画ID。在图2及图5的例子中,第一取得部30取得笔画ID=01-18作为新集合数据42。
在步骤S3中,主机处理器18确认支援元信息的输入的模式(以下,简称作“输入支援模式”)的开启·关闭。在该输入支援模式为“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3:OFF),省略步骤S4的执行而进入步骤S5。另一方面,在输入支援模式为“开启”的情况下(步骤S3:ON),进入下一步骤S4。
在步骤S4中,属性推定部34基于构成在步骤S1中指定的新集合的多个笔画的位置或形状的相互关系来推定应该向新集合赋予的属性。在此,属性推定部34使用通过机器学习而构筑的识别器70(参照图7A)来推定新集合的语义学属性。以下,关于属性的推定方法,一边参照图6A-图7B一边详细说明。
图6A及图6B是示出相对于识别器70的输入数据的生成方法的一例的图。更详细而言,图6A是示出副组74的选择方法的图,图6B是示出副组74中的特征量的提取方法的图。
如图6A所示,属性推定部34从由18条笔画要素(笔画ID=01-18)构成的组72中选择1个由规定的笔画条数构成的副组74。在此,设为提取了具有从ID=01开始的连续的5个ID=01-05的5条笔画。
如图6B所示,属性推定部34设定将属于副组74的5条笔画全部包罗的正方形区域,定义与该区域对应的二维坐标系(以下,规格化坐标系;X’-Y’)。该规格化坐标系的原点O’相当于处于与传感器坐标系的原点O最近的位置的正方形区域的顶点。规格化坐标系的X’轴与传感器坐标系的X轴平行,并且规格化坐标系的Y’轴与传感器坐标系的Y轴平行。另外,X’轴、Y’轴的标尺以使形成正方形区域的4个顶点的坐标成为(0,0)、(1,0)、(0,1)、(1,1)的方式被规格化。
属性推定部34参照笔画数据51(图2),取得传感器坐标系中的笔画的起点Ps的坐标值(X,Y)及终点Pe的坐标值(X,Y)。并且,属性推定部34通过实施坐标系的线性变换而分别导出规格化坐标系中的笔画的起点Ps的坐标值(X’,Y’)及终点Pe的坐标值(X’,Y’)。
图7A及图7B是示出语义学属性的推定方法的一例的图。更详细而言,图7A是示出识别器70的结构例的图,图7B是示出直方图的导出方法的图。
如图7A所示,识别器70例如由阶层型神经网络构成,该阶层型神经网络由输入层76、中间层78及输出层80构成。识别器70的运算规则由学习参数的集合体即学习参数组46的值确定。学习参数组46例如可以包括记述相当于神经元的单元的活性化函数的系数、相当于突触结合的强度的加权系数、构成各层的单元的个数、中间层78的数量。学习参数组46以通过学习的结束而确定了各值的状态保存于存储器20(图1),根据需要而适时地被读出。
输入层76是输入与笔画的端点相关的特征量的层,在本图的例子中由20个单元构成。该特征量是由将[1]起点Ps的X’坐标、[2]起点Ps的Y’坐标、[3]终点Pe的X’坐标、[4]终点Pe的Y’坐标按照笔画ID的顺序排列的20个成分构成的输入向量。
输出层80是输出表示语义学属性的标签值的集合体(以下,称作标签组)的层,在本图的例子中由6个单元构成。该标签组是由表示[1]文本(英语)、[2]文本(日语)、[3]图(图形)、[4]图(插图)、[5]数学式、[6]化学式的似然度的6个成分构成的输出向量。
识别器70将从副组74生成的特征量从输入层76输入,经由中间层78,将与副组74对应的标签组向输出层80输出。例如,在各标签由[0,1]的范围定义的情况下,选择标签的值成为最大的语义学属性,例如“文本(英语)”。
如图7B所示,属性推定部34识别了最初的副组74的语义学属性后,将笔画ID每次错动1个,选择由5条笔画(ID=02-06)构成的下一副组74并进行上述的识别处理。然后,属性推定部34对多个副组74的识别结果进行总计,制作以语义学属性的个数为“频率”的直方图。在本图的例子中,推定为直方图的频率成为最大的“文本(英语)”是应该向新集合(图6A的组72)赋予的语义学属性。
在图4的步骤S5中,主机处理器18使用于输入元信息(例如,注释)的输入用窗口82显示于显示面板22上。该输入用窗口82例如显示于不与由套索Ltmp包围的封闭区域重叠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输入用窗口82内配置有2个用户控件84、86和记载为[OK][中止]的按钮88。第1个用户控件84例如是构成为能够输入语义学属性的下拉菜单。第2个用户控件86例如是构成为能够输入值属性的文本框。
在输入支援模式是“开启”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经由了图4的“步骤S3:ON”的情况下,在用户控件84的输入栏中,作为初始值(也就是说,推荐值)而显示在步骤S4中推定出的语义学属性。另一方面,在输入支援模式是“关闭”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经由了图4的“步骤S3:OFF”的情况下,在用户控件84的输入栏中,进行表示未选择属性的状态的显示(例如,空白显示)。
用户在被提示了符合自身的意图的语义学属性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用户控件84的操作。另一方面,用户在被提示了不符合自身的意图的语义学属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选择期望的属性的方式操作用户控件84。
在步骤S6中,主机处理器18确认是否接受了数据输入的确定操作(更详细而言是[OK]按钮88(图8)的触摸操作)。在还未接受确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6:否),直到接受该确定操作为止停留于步骤S6。另一方面,在接受了确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6:是),进入在图11中后述的步骤S7。
图9是示出内容与2个套索Lprv、Ltm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设为:用户对由套索Lprv包围的笔画集合进行了第1个注释操作,之后,对由套索Ltmp包围的笔画集合进行了第2个注释操作。通过第1个注释操作,对以ID=11-17、19-23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语义学属性(Sem)是“无”且值属性(Value)是“铅笔”的元信息。通过第2个注释操作,对以ID=01-18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语义学属性是“文本(英语)”且值属性是“无”的元信息。
图10是示出与图9对应的墨水数据50的记述例的图。该墨水数据50由笔画数据51和元数据52构成。元数据52构成为包括2个元数据大块(meta chunk)53、54。第1个元数据大块53记述向套索Lprv所表示的笔画集合赋予的元信息。第2个元数据大块54记述向套索Ltmp所表示的笔画集合赋予的元信息。
<第一动作的效果>
如以上这样,该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是生成包括元数据52的墨水数据50的装置,元数据52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该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具备:第一取得部30,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新集合的笔画要素的新集合数据42;属性推定部34,基于构成新集合的多个笔画的位置或形状的相互关系来推定应该向新集合赋予的属性;及数据生成部38,生成用于将推定出的属性向新集合赋予的元数据大块53、54(第一元数据)。
或者,根据该墨水数据生成方法及程序,1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主机处理器18)具备:第一取得步骤(图4的S2),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新集合的笔画要素的新集合数据42;推定步骤(图4的S4),基于构成新集合的多个笔画的位置或形状的相互关系来推定应该向新集合赋予的属性;及生成步骤(后述的图11的S10、S11),生成用于将推定出的属性向新集合赋予的元数据大块53、54(第一元数据)。
由于这样构成,所以能够自动地选择考虑了多个笔画的位置或形状的相互关系的妥当性高的属性,用户的属性的输入作业被减轻。
另外,也可以是,属性推定部34构成为包括输入与笔画的端点相关的特征量且输出语义学属性的标签组的识别器70。通过着眼于笔画的端点与语义属性之间的关联性,语义属性的推定精度提高。
另外,也可以是,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还具备构成为能够将多条笔画在显示区域内同时显示并且能够通过用户的手写输入而从多条笔画中选择属于新集合的笔画要素的UI部28,UI部28进一步显示能够输入向新集合赋予的语义学属性的用户控件84,数据生成部38生成表示使用用户控件84输入的语义学属性的元数据大块53、54。由此,进行利用了用户接口的语义学属性的顺利的输入。
另外,也可以是,UI部28将由属性推定部34推定出的语义属性作为用户控件84的初始值而显示。由此,不需要从用户控件84的初始状态起的变更操作的可能性升高,并且能够对用户提供变更的机会。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第二动作]
接着,关于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第二动作,一边参照图11的流程图及图12-图17一边说明。该“第二动作”意味着基于通过第一动作输入的元信息而生成墨水数据50的动作。在此,数据生成部38进行每当赋予元信息时逐次更新墨水数据50的“流动型”的数据处理。
<第二动作的说明>
在图11的步骤S7中,第二取得部32取得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笔画的集合(以下,称作现有集合)的笔画要素的数据(以下,称作现有集合数据44)。该现有集合数据44与新集合数据42同样,是能够确定笔画要素的数据,例如可以是笔画的识别信息即笔画ID。
在步骤S8中,集合判定部36使用在图4的步骤S2中取得的新集合数据42和在步骤S7中取得的现有集合数据44,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具体而言,集合判定部36判定现有集合符合新集合的(1)上位集合、(2)下位集合及(3)不处于包含关系的哪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在多个现有集合的情况下,集合判定部36对各现有集合进行包含关系的判定,请留意这一点。
在步骤S9中,集合判定部36确认是否存在与新集合具有包含关系的现有集合。
图12是示出内容与3个套索Lpr1、Lpr2、Ltm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此,设为:用户进行了第1个-第8个注释操作后,对由套索Ltmp包围的笔画集合进行了第9个注释操作。通过第9个注释操作,对以ID=19-24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语义学属性(Sem)是“图”且值属性(Value)是“无”的元信息。为了便于图示,省略了第3-8个套索的记载。
如从本图所理解的那样,由套索Lpr1(第一注释操作)指定的现有集合包括ID=19-23的笔画要素,但不包括ID=24的笔画要素。另外,由套索Lpr2(第二注释操作)指定的现有集合不包括ID=19-24的笔画要素。在该情况下,认为在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没有包含关系(步骤S9:否),进入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数据生成部38生成记述在图4的步骤S6中输入被确定的元信息的元数据大块55,配置于按照预先确定的元信息的赋予顺序的位置。
图13是示出与图12对应的墨水数据50的记述例的图。该墨水数据50由笔画数据51和元数据52A构成。元数据52A由包括元数据大块53、54、55的9个元数据大块构成。第1个元数据大块53记述向由套索Lpr1指定的现有集合赋予的元信息。第2个元数据大块54记述向由套索Lpr2指定的现有集合赋予的元信息。第9个元数据大块55记述向由套索Ltmp指定的新集合赋予的元信息。为了便于图示,省略了第3-8个元数据大块的记载。
在本图的例子中,由于设置将新赋予的元信息向下方的位置逐次追加的规则,所以第9个元数据大块55向元数据52的最末尾的位置追加。与本图相反,在设置将新赋予的元信息向上方的位置逐次追加的规则的情况下,元数据大块55向元数据52的开头的位置追加。
另一方面,图14是示出内容与3个套索Lpr1、Lpr2、Ltm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该图14仅在套索Ltmp的指定范围不同这一点上与图12不同。通过第9个注释操作,对以ID=19-23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语义学属性是“图”且值属性是“无”的元信息。
如从本图所理解的那样,由套索Lpr1指定的现有集合将笔画要素(ID=19-23)全部包括,所以符合新集合的“上位集合”。也就是说,认为在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步骤S9:是),进入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数据生成部38以依存于作为新集合的上位集合或下位集合的现有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4(第二元数据)的方式生成元数据大块56-58(第一元数据)。以下,关于元数据大块56-58的生成方法的具体例,一边参照图15-图17一边说明。
图15是示出与图14对应的墨水数据50的第一记述例的图。墨水数据50由笔画数据51和元数据52B构成。元数据52B由包括元数据大块53、54、56的9个元数据大块构成。元数据大块53、54是与图13的情况相同的数据,因此省略说明。
第9个元数据大块56记述向由套索Ltmp指定的新集合赋予的元信息。在本图的例子中,尽管存在将新赋予的元信息向下方的位置逐次追加的规则,第9个元数据大块56却以向元数据大块53内并入的方式追加。
这样,数据生成部38在判定为在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符合的现有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3内的位置生成新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6。通过该记述例,在墨水数据50的生成时,也能够将具有包含关系的元数据大块53、56彼此建立对应。
图16是示出与图14对应的墨水数据50的第二记述例的图。墨水数据50由笔画数据51和元数据52C构成。元数据52C由包括元数据大块53、54、57的9个元数据大块构成。元数据大块53、54是与图13的情况相同的数据,因此省略说明。
第9个元数据大块57记述向由套索Ltmp指定的新集合赋予的元信息。在本图的例子中,尽管存在将新赋予的元信息向下方的位置逐次追加的规则,第9个元数据大块56却向元数据大块53的正下方(元数据大块54的正上方)的位置追加。
这样,数据生成部38在判定为在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符合的现有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3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位置生成新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7。通过该记述例,在墨水数据50的生成时,也能够将具有包含关系的元数据大块53、57彼此建立对应。
图17是示出与图14对应的墨水数据50的第三记述例的图。墨水数据50由笔画数据51和元数据52D构成。元数据52D由包括元数据大块53、54、58的9个元数据大块构成。元数据大块53、54是与图13的情况相同的数据,因此省略说明。
第9个元数据大块58记述向由套索Ltmp指定的新集合赋予的元信息。在本图的例子中,第9个元数据大块58按照将新赋予的元信息向下方的位置逐次追加的规则而向元数据52D的最末尾的位置追加。不过,元数据大块55在<traceView>标签内以参照了元数据大块53中包含的笔画集合的识别码(在此是组ID=g1)的形态记述。
也就是说,数据生成部38在判定为在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参照元数据大块53中包含的现有集合的识别码的形态生成新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8。通过该记述例,在墨水数据50的生成时,也能够将具有包含关系的元数据大块53、58彼此建立对应。
这样,数据生成部38通过根据步骤S8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而生成了元数据大块55、56-58后(步骤S10、S11),进入下一步骤S12。
在图11的步骤S12中,数据生成部38输出在步骤S10或S11中制作·更新后的墨水数据50。关于该“输出”,具体而言,可举出向存储器20的保存、向数据文件的写入处理、向外部装置的发送处理。由此,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的动作结束。
<第二动作的效果>
如以上这样,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是生成包括元数据52的墨水数据50的装置,元数据52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具备:第一取得部30,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新集合(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新集合数据42(第一集合数据);第二取得部32,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现有集合(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现有集合数据44(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集合判定部36,使用分别取得的新集合数据42及现有集合数据44,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数据生成部38,通过根据集合判定部36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新集合的第一元数据(元数据大块55、56-58)。
或者,根据该墨水数据生成方法及程序,1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主机处理器18)执行:第一取得步骤(图4的S2),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新集合的笔画要素的新集合数据42;第二取得步骤(S7),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现有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现有集合数据44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判定步骤(S8),使用分别取得的新集合数据42及现有集合数据44,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新集合与现有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生成步骤(S10、S11),通过根据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元数据大块55、56-58。
由于这样构成,所以能够通过解析元数据52的记述形态来掌握笔画的集合彼此的包含关系,能够进行考虑了该包含关系的元信息的各种各样的处理(具体而言是编辑支援(例如,元信息的相互参照)、自动编辑(例如,元信息的结合·置换·继承)等)。由此,能够提高元数据52的生成时或生成后的墨水数据50的处理性。
另外,数据生成部38在判定为在现有集合与新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依存于作为上位集合或下位集合的现有集合的元数据大块53的方式生成元数据大块56-58。通过在元数据大块53、56-58之间设置依存关系,更容易掌握两者的包含关系。
[变形例]
以下,对将墨水记述语言是WILL的墨水数据60按照JSON的记载方法而生成的例子进行说明。
<墨水数据60的生成例>
图18是示出内容与3个套索Lpr1、Lpr2、Lpr3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设为:用户对由套索Lpr1包围的笔画集合进行了第11个注释操作,对由套索Lpr2包围的笔画集合进行了第12个注释操作。通过第11个注释操作,对以ID=01-06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种类(Type)是“单词”且值(Value)是“This”的元信息。通过第12个注释操作,对以ID=07-09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种类是“单词”且值是“is”的元信息。
设为:用户进行了第11个-第18个注释操作后,对由套索Lpr3包围的笔画集合进行了第19个注释操作。通过第19个注释操作,对以ID=01-09为笔画要素的集合赋予种类是“文本行”且值是“无”的元信息。为了便于图示,省略了第13-18个套索的记载。
在此,数据生成部38进行蓄积了由用户赋予的元信息后在规定的定时下将墨水数据60一并更新的“储存型”的数据处理。在该情况下,数据生成部38取得集合判定部36的判定结果,在满足上述的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以包括阶层地记述符合的元信息的元数据大块65的方式生成墨水数据60。另外,数据生成部38也可以根据与对上位集合或下位集合已经赋予的元信息的关系来决定还未赋予的元信息,自动地追加用于赋予该元信息的代码文68。
图19是示出与图18对应的墨水数据60的记述例的图。墨水数据60构成为包括分别记述笔画及笔画集合的笔画数据61和记述语义学属性的元数据62。元数据62由包括元数据大块63、64、65的9个元数据大块构成。第11个元数据大块63记述向由套索Lpr1指定的集合(tg11)赋予的元信息。第12个元数据大块64记述向由套索Lpr2指定的集合(tg12)赋予的元信息。
第19个元数据大块65记述向由套索Lpr3指定的集合(tg19)赋予的元信息。在本图的例子中,第19个元数据大块65按照将新赋予的元信息向下方的位置逐次追加的规则而向元数据62的最末尾的位置追加。不过,在元数据大块65内,使用“has_subgroup”追记有将2个集合(tg11、tg12)定义为下位集合的阶层化数据66。
另外,在元数据大块65内,追加有表示上位集合(tg19)的值是“This is”的代码文68。该“This is”是将下位集合(tg11)的值即“This”与下位集合(tg12)的值即“is”结合而成的字符串。
其结果,如图20所示,对以ID=01-09为笔画要素的集合(tg19)作为元信息而赋予“种类:文本行”,并且作为元信息而自动地赋予“值:This is”及“副组:tg11、tg12”。在本图的例子中,在值是“无”的情况下自动地赋予“This is”的元信息,但也可以不按照用户的意向来赋予元信息。
这样,数据生成部38在判定为在第一集合(tg19)与第二集合(tg11、tg12)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参照第二集合的识别码(tg11、tg12)的形态生成第一集合的元数据大块65。通过该记述例,在墨水数据60的生成时,也能够将具有包含关系的元数据大块63-65彼此建立对应。
<变形例的效果>
如以上这样,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是生成包括元数据62的墨水数据60的装置,元数据62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其中,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0具备:数据取得部(第一取得部30、第二取得部32),将表示属于笔画的集合的笔画要素的集合数据(新集合数据42、现有集合数据44)针对每个集合而取得;及数据输出部(数据生成部38),基于取得的每个集合的集合数据,输出包括表示多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元数据62的墨水数据60。
或者,根据该墨水数据生成方法及程序,1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主机处理器18)执行:取得步骤(图4的S2、图11的S7),将表示属于笔画的集合的笔画要素的集合数据针对每个集合而取得;及输出步骤(图11的S12),基于取得的每个集合的集合数据,输出包括表示多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元数据62的墨水数据60。
由于这样构成,所以能够通过解析输出的元数据62的内容来掌握笔画的集合彼此的包含关系,能够进行考虑了该包含关系的元信息的各种各样的处理(具体而言是编辑支援、自动编辑等)。由此,能够提高元数据62的输出时或输出后的墨水数据60的处理性。
另外,数据输出部也可以输出包括通过表示集合的包含关系的数据构造来记述语义学属性的元数据大块65的元数据。
标号说明
10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12 触摸面板显示器,18 主机处理器,20 存储器,28UI部,30 第一取得部,32 第二取得部, 34 属性推定部,36 集合判定部,38 数据生成部(数据输出部),40 描绘处理部,42 新集合数据(第一集合数据),44 现有集合数据(第二集合数据),50、60 墨水数据,51、61 笔画数据,52(A/B/C/D)、62 元数据,53、54、65 元数据大块(第二元数据),55-58、63、64 元数据大块(第一元数据)。

Claims (14)

1.一种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所述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取得部,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一集合数据;
第二取得部,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
集合判定部,使用由所述第一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一集合数据及由所述第二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第二集合数据,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
数据生成部,通过根据所述集合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所述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生成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以依存于作为上位集合或下位集合的所述第二集合的第二元数据的方式生成所述第一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生成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元数据内的位置生成所述第一元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生成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元数据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位置生成所述第一元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生成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以参照所述第二集合的识别码的形态生成所述第一元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生成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没有包含关系的情况下,在按照预先确定的元信息的赋予顺序的位置生成所述第一元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基于构成所述第一集合的多个笔画的位置或形状的相互关系来推定应该向所述第一集合赋予的属性的属性推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属性推定部构成为包括输入与笔画的端点相关的特征量且输出语义学属性的标签值的识别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UI部,该UI部构成为能够将多条笔画在显示区域内同时显示,并且能够通过用户的手写输入而从所述多条笔画中选择属于所述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
所述UI部还显示能够输入向所述第一集合赋予的语义学属性的用户控件,
所述数据生成部生成表示使用所述用户控件输入的语义学属性的所述第一元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UI部将由所述属性推定部推定的语义属性作为所述用户控件的初始值而显示。
11.一种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所述墨水数据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数据取得部,将表示属于笔画的集合的笔画要素的集合数据针对每个集合而取得;及
数据输出部,基于由所述数据取得部取得的每个集合的所述集合数据,输出表示多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元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水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输出部输出包括元数据大块的所述元数据,所述元数据大块通过表示集合的包含关系的数据构造来记述语义学属性。
13.一种墨水数据生成方法,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所述墨水数据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1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
第一取得步骤,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一集合数据;
第二取得步骤,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
判定步骤,使用分别取得的所述第一集合数据及所述第二集合数据,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
生成步骤,通过根据所述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所述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
14.一种墨水数据生成程序,用于生成包括元数据的墨水数据,所述元数据记述笔画的每个集合的元信息,所述墨水数据生成程序的特征在于,使1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
第一取得步骤,取得表示属于还未被赋予元信息的第一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一集合数据;
第二取得步骤,将表示属于已经被赋予了元信息的第二集合的笔画要素的第二集合数据针对笔画的每个集合而取得;
判定步骤,使用分别取得的所述第一集合数据及所述第二集合数据,通过比较双方的笔画要素来判定所述第一集合与所述第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及
生成步骤,通过根据所述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而不同的形态的记述来生成所述第一集合的第一元数据。
CN201980061745.XA 2018-11-02 2019-10-07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127402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7701 2018-11-02
JP2018-207701 2018-11-02
PCT/JP2019/039463 WO2020090356A1 (ja) 2018-11-02 2019-10-07 インクデータ生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201A true CN112740201A (zh) 2021-04-30

Family

ID=7046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1745.XA Pending CN112740201A (zh) 2018-11-02 2019-10-07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755195B2 (zh)
JP (3) JP6918252B2 (zh)
CN (1) CN112740201A (zh)
DE (1) DE112019005487T5 (zh)
WO (1) WO2020090356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4761A1 (en) * 2006-01-26 2007-07-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rategies for Processing Annotations
CN104541288A (zh) * 2012-08-10 2015-04-22 株式会社东芝 手写文档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5745608A (zh) * 2013-11-19 2016-07-06 株式会社和冠 用于墨水数据生成、墨水数据呈现、墨水数据操纵以及墨水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00994A (zh) * 2016-01-07 2018-10-23 迈思慧公司 用于数字墨水交互性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3682A (ja) * 1995-03-22 1996-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手書きストローク編集装置
JP5787843B2 (ja) * 2012-08-10 2015-09-30 株式会社東芝 手書き描画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86487B1 (ja) 2015-03-31 2016-03-16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インクファイルの出力方法及び出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4761A1 (en) * 2006-01-26 2007-07-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rategies for Processing Annotations
CN104541288A (zh) * 2012-08-10 2015-04-22 株式会社东芝 手写文档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5745608A (zh) * 2013-11-19 2016-07-06 株式会社和冠 用于墨水数据生成、墨水数据呈现、墨水数据操纵以及墨水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65502A (zh) * 2013-11-19 2016-07-13 株式会社和冠 用于墨水数据生成、墨水数据呈现、墨水数据操纵以及墨水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00994A (zh) * 2016-01-07 2018-10-23 迈思慧公司 用于数字墨水交互性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兆英等: "数字墨水平台及其应用", 《科技资讯》, no. 33, pages 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67473A1 (en) 2023-11-16
WO2020090356A1 (ja) 2020-05-07
JP2021184271A (ja) 2021-12-02
JP6918252B2 (ja) 2021-08-11
JP2023153238A (ja) 2023-10-17
JP7332657B2 (ja) 2023-08-23
JPWO2020090356A1 (ja) 2021-10-07
US20210191613A1 (en) 2021-06-24
DE112019005487T5 (de) 2021-08-05
US11755195B2 (en)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3543B1 (ko) 디지털 잉크 상호작용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365075B (zh) 用于选择图形对象的方法和对应装置
US10346681B2 (en) Method and computing device for optically recognizing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KR20160101683A (ko) 공식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184610A1 (en) Shaping device and shaping method
KR20220024146A (ko) 자유 핸드라이팅 모드에서 텍스트 핸드라이팅 입력의 처리
CN114341954B (zh) 文本行提取
US114292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editing handwriting input elements
US918327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handwritten document
US992797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generating chart object
US20140285425A1 (en) Shaping device
JP7448132B2 (ja) 手書きの構造分解
CN112740201A (zh) 墨水数据生成装置、方法及程序
JP665533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方法
CN111492338A (zh) 集成式文档编辑器
KR102207514B1 (ko) 맞춤형 필터링 기능이 구비된 스케치 검색 시스템, 사용자 장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그 서비스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EP4047465A1 (en) Modifying digital content
JP20131824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180725A1 (ja) 文字認識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JP2016110389A (ja) 検索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