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9188B -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9188B
CN112739188B CN202011558964.XA CN202011558964A CN112739188B CN 112739188 B CN112739188 B CN 112739188B CN 202011558964 A CN202011558964 A CN 202011558964A CN 112739188 B CN112739188 B CN 112739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ir
pipe
coiled pipe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89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9188A (zh
Inventor
马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mk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mk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mk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mk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89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9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9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9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1Rooms or chamb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Air circulating in closed loop within enclosure wherein heat is removed through heat-exchang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27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54Refrigerating circuit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包括固定底板、电磁屏蔽室、负压室、方形出气管、冷却板、送气管和集水盒,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内部底壁上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电磁屏蔽室的背面安装有负压室,所述负压室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所述电磁屏蔽室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方形出气管,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另一侧表面连接有送气管,所述负压室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负压室的底部安装有集水盒,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内部安装有储物柜。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固定底板,可通过两侧表面的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可带动电磁屏蔽室内部气流进行压缩运动,从而将内部拐角处的热空气也搅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的全方位抽取,实现高效全面的散热制冷。

Description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进步与仪器的优化,但是万物皆有两面性,在电气元件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加大便利的同时,其自身携带的电磁辐射对我们的身体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改善这一境况,电磁屏蔽设备应运而生,通过密封环境以及特殊材料的配合,可将外界的、内部的电磁辐射进行拦截吸收,可以阻止电磁辐射的继续传递,从而起到相应的电磁屏蔽保护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密封环境的设置,导致电磁屏蔽设备内部热量无法及时疏散,导致密封环境内其他电气设备的非正常运转,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电磁屏蔽设备进行散热处理。
现有的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211450503U公开了一种隐藏高散热型轨道灯,“包括灯体组件、支架和轨道组件,灯体组件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内的发光组件和设置于筒体内的散热部件,筒体内还设置有电路安装槽,发光组件安装于电路安装槽上,散热槽的一端与筒体电路安装槽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高散热型轨道灯,该一种隐藏高散热型轨道灯可以很好的解决有效解决了由于散热器设置在筒体的外部,散热面积不够大,从而导致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从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虽然散热器位于装置的内部,但是由于装置内部散热的空间内气流大多呈现静态,容易造成装置内部拐角处的热空气难以得到降温散热处理,存在散热死角,散热效率不高;
2、对比文件CN210514412U公开了一种可以分层防护的电磁屏蔽室,“包括内屏蔽室、第二防护层和导线,所述内屏蔽室内侧设置有第一防护层,且第一防护层底部设置有接地线,所述第二防护层与第一防护层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防护层前侧均设置有防护门,且防护门外侧均设置有导电橡胶,所述第二防护层设置在外屏蔽室内侧,所述第二防护层与第一防护层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防护层前侧均设置有波导管。该可以分层防护的电磁屏蔽室,设置有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第二防护层设置在第一防护层前侧,防护门、波导管和波导窗设置在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连接处,外屏蔽室先进行吸收反射电磁信号,内屏蔽室进行二次防护,使内屏蔽室防护更完全”,但是该装置内部双层防护层为平行布置,这就导致当电磁屏蔽室内部和外部的人员同时进出电磁屏蔽室时防护门的遮挡效果不足,在此过程中人员容易受到电磁屏蔽室内部外泄的电磁辐射影响;
3、对比文件CN210379753U公开了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包括主体、盖板及水冷管,所述盖板设置于主体上方,所述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散热腔,所述水冷管固定于散热腔内,所述水冷管两端穿过主体延伸出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及水冷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主体表面设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散热腔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设置于主体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散热型光纤水冷板,提高热量在光纤水冷板中的传递速度,减少热量在光纤水冷板中方便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提高光纤水冷板的散热效率”,但是水冷管是封闭的,导致内部冷却液的更换难以实现,更加难以保证重新灌注冷却液时灌注量的掌控,容易引发管道的膨胀炸裂以及不必要的冷却液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包括固定底板、电磁屏蔽室、负压室、方形出气管、冷却板、送气管和集水盒,所述电磁屏蔽室的背面为敞口设计,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内部底壁上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电磁屏蔽室的背面安装有负压室,所述负压室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所述电磁屏蔽室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方形出气管,且方形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负压室的内部,方形出气管与负压室的连接位置位于冷却板的后方,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另一侧表面连接有送气管,且送气管的尾端延伸至负压室的内部,送气管与负压室的连接位置位于冷却板的前方,送气管与方形出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所述负压室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空气压缩机,且空气压缩机位于冷却板的侧后方,所述负压室的底部安装有集水盒,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内部安装有储物柜,且储物柜位于固定底板的前方;
所述固定底板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有三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与固定底板平行布置,安装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安装底板和固定底板的顶部表面设有嵌合槽,安装底板和固定底板的顶部通过嵌合槽安装有隔板,隔板的高度小于电磁屏蔽室的高度,隔板的内部填充有3M导电布;
所述电磁屏蔽室的内部安装有一号屏蔽门和二号屏蔽门,二号屏蔽门位于一号屏蔽门的后方,二号屏蔽门位于固定底板的前方,二号屏蔽门与固定底板垂直分布,二号屏蔽门与一号屏蔽门镜像分布,一号屏蔽门和二号屏蔽门的内部均安装有定位板,其中一号屏蔽门中的定位板与电磁屏蔽室的一侧内壁连接,二号屏蔽门中的定位板与电磁屏蔽室的另一侧内壁连接,定位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板,定位板和滑动门板的表面均涂抹于有电磁屏蔽涂层,滑动门板的正面均焊接有把手;
所述冷却板的内部设有若干通风槽口,冷却板的正面固定有蛇形管,蛇形管的直径高度小于通风槽口高度,蛇形管的尾端连接有向上的等直径直管,蛇形管的内部存放有制冷剂,蛇形管的内部放置有T型堵头,T型堵头下半部圆盘的直径与蛇形管的直径相同,直管靠近顶端的内部安装有观察窗,直管的顶端安装有出口塞,出口塞的底部环绕安装有螺纹橡胶圈,出口塞的直径大于T型堵头的上半部圆柱直径,小于蛇形管的直径,蛇形管的一端连接有进口,且进口的端口处延伸至负压室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负压室的后壁安装有负压风机,负压风机位于空气压缩机的后方,负压室的一侧外壁设有洞口,洞口的尺寸与进口的尺寸相同,洞口的内部通过密封条与进口密封连接,负压室的底壁设有洞槽,洞槽位于集水盒的上方,洞槽位于蛇形管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方形出气管的内壁填充有一层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送气管的表面环绕安装有一层铜箔,送气管的内壁缓环绕安装有纵向布置的拦板,拦板的长度小于送气管的半径长度。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顶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管道与蛇形管的内部连接,空气压缩机的顶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位于进气口的一侧,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直管的内部连接,管道的表面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集水盒的内部安装有坡面板,集水盒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部延伸至集水盒的内部,出水管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的,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在利用本装置进行电磁屏蔽以及相应的装备散热操作时,首先启动负压室内部的负压风机,借助负压风机产生的抽吸作用,将电磁屏蔽室内部的热空气通过送气管和冷却板内部的通风槽口传送至蛇形管的正前方空间,使其经过蛇形管的表面时完成热量交换,鉴于制冷剂遇热蒸发形成气体,从而可对经过的热空气进行制冷处理,随之将冷却后的气体通过方形出气管传送回电磁屏蔽室的内部,完成相应的散热制冷处理;
S2、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变成气体后通过管道进入进气口内部,并经过空气压缩机压缩处理后,制冷剂气体重新变成液体,经由管道从出液口内部流回蛇形管内部,从而辅助蛇形管实现持续性的高效降温,制冷散热功能;
S3、与此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隔板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电磁屏蔽室内部的空气进行往复压缩,加速电磁屏蔽室内部空气运动的速度,从而可将电磁屏蔽室内部角落处的空气也带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将电磁屏蔽室内部的空气全方位的抽取制冷,加强装置的散热制冷效果;
S4、在装置使用过程中若是电磁屏蔽室外部的人员和内部的人员同时打开一号屏蔽门和二号屏蔽门来实现进出的目的时,由于一号屏蔽门中的定位板对应二号屏蔽门中的滑动门板,二号屏蔽门中的定位板对应一号屏蔽门中的滑动门板,二者重叠阻拦,因此可在两扇门同时打开时,依然能够凭借镜像布置的两组定位板实现屏蔽,避免进出同时操作带来的电磁辐射外漏的威胁,加强了装置的电磁屏蔽保护功能;
S5、在蛇形管内部的制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保证制冷剂的有效制冷,此时关闭蛇形管与出液口和进气口连接管道表面的阀门,随后外接自吸泵,通过进口延伸出负压室外部的部分向外抽取蛇形管内部的制冷剂,抽取完毕后断开自吸泵,通过进口向蛇形管内部灌注新的制冷剂,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会推动T型堵头移动,随着灌注时间的加长,蛇形管内部制冷剂逐渐灌满,在灌注过程中通过观察窗观察T型堵头的移动,当观察窗的内部出现T型堵头后,此时蛇形管内部制冷剂即将灌满,应降低灌注速度,避免灌注过头,减速灌注后观察出口塞内部是否冒出T型堵头,当T型堵头冒出出口塞内部,此时蛇形管内部制冷剂已灌满,须立即停止灌注,避免制冷剂的盲目灌注造成蛇形管内部液体压力过大引发膨胀破裂以及不必要的制冷剂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安装有固定底板,启动动电动伸缩杆,带动隔板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电磁屏蔽室内部的空气进行往复压缩,加速电磁屏蔽室内部空气运动的速度,从而可将电磁屏蔽室内部角落处的空气也带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将电磁屏蔽室内部的空气全方位的抽取制冷,加强装置的散热制冷效果,在此过程中隔板内部的3M导电布为电磁吸波材料,可将电磁屏蔽室内部仪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吸收,阻止电磁辐射的横向传输。
2、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电磁屏蔽室,当电磁屏蔽室的外部与内部人员同时进出电磁屏蔽室的内部时,双方人员握住把手,带动与之对应的滑动门板移动,分别打开一号屏蔽门和二号屏蔽门,方便人员进入,在此过程中,一号屏蔽门内部的定位板和二号屏蔽门内部的定位板镜相对称布置,因此外部人员进入时,二号屏蔽门内部的定位板可通过表面的电磁屏蔽涂层为其提供纵向的电磁屏保护,而内部人员外出时,一号屏蔽门内部的定位板可通过表面的电磁屏蔽涂层阻止电磁屏蔽室内部的电磁辐射纵向外泄,因此起到了双重防护作用,有效避免了人员同步进出时可能存在的电磁辐射外泄以及屏蔽不足的影响。
3、本发明通过安装有冷却板,由于蛇形管与通风槽口之间的高度差,可使得经过蛇形管表面的热空气可以最大程度的与蛇形管接触并在制冷后通过冷却板进入负压室内部空间的后方,以便方形出气管对其进行运输传送,而蛇形管内部的制冷剂在遇上热空气时,液态的制冷剂遇热气化,在此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完成制冷的目的,在制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蛇形管内部的制冷剂予以替换,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会推动T型堵头移动,随着灌注时间的加长,蛇形管内部制冷剂逐渐灌满,在灌注过程中通过观察窗观察T型堵头的移动,当观察窗的内部出现T型堵头后,此时蛇形管内部制冷剂即将灌满,应降低灌注速度,避免灌注过头,减速灌注后观察出口塞内部是否冒出T型堵头,当T型堵头冒出出口塞内部,此时蛇形管内部制冷剂已灌满,须立即停止灌注,避免制冷剂的盲目灌注造成蛇形管内部液体压力过大引发膨胀破裂以及不必要的制冷剂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磁屏蔽室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形出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却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送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集水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负压室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T型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101、电动伸缩杆;102、安装底板;103、万向轮;104、嵌合槽;105、隔板;106、3M导电布;2、电磁屏蔽室;201、一号屏蔽门;202、二号屏蔽门;203、定位板;204、滑动门板;205、电磁屏蔽涂层;206、把手;3、负压室;301、负压风机;302、洞口;303、洞槽;4、方形出气管;401、保温棉;5、冷却板;501、通风槽口;502、蛇形管;503、T型堵头;504、观察窗;505、出口塞;506、进口;6、送气管;601、铜箔;602、拦板;7、空气压缩机;701、进气口;702、出液口;8、集水盒;801、坡面板;802、控制阀;9、储物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包括固定底板1、电磁屏蔽室2、负压室3、方形出气管4、冷却板5、送气管6和集水盒8,电磁屏蔽室2的背面为敞口设计,为内部热空气的转移提供通道,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底壁上安装有固定底板1,通过内部电动伸缩杆101的伸缩运动,可带动电磁屏蔽室2内部气流运动,从而将内部拐角处的热空气也搅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301的全方位抽取,实现高效全面的散热制冷,电磁屏蔽室2的背面安装有负压室3,可为冷却板5、空气压缩机7和集水盒8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负压室3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5,可对经过的热空气进行制冷处理,从而辅助装置实现散热目的,电磁屏蔽室2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方形出气管4,且方形出气管4的一端延伸至负压室3的内部,方形出气管4与负压室3的连接位置位于冷却板5的后方,将制冷降温后的冷空气传送回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实现热交换,电磁屏蔽室2的另一侧表面连接有送气管6,且送气管6的尾端延伸至负压室3的内部,送气管6与负压室3的连接位置位于冷却板5的前方,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部分热空气传送至装置外部,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冷却板5的制冷压力,送气管6与方形出气管4的内部安装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通过方向相反的单向阀,可保证送气管6内部的气体只能从电磁屏蔽室2内部向负压室3内部转移,方形出气管内部的气体只能从负压室3内部转移至电磁屏蔽室2内部,进而实现二者的功能区分,负压室3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空气压缩机7,且空气压缩机7位于冷却板5的侧后方,通过空气压缩机7可对蛇形管502内部受热气化的制冷剂进行液化处理,从而辅助装置实现对应的持续制冷,负压室3的底部安装有集水盒8,可对蛇形管502表面积聚的冷凝水进行收集,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安装有储物柜9,且储物柜9位于固定底板1的前方,内部存放有防辐射服,储物柜9位于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的中间位置,方便过往的人员将内部的防辐射服穿上或者脱下,实现中转交换。
固定底板1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有三组电动伸缩杆101,电动伸缩杆101远离固定底板1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底板102,安装底板102与固定底板1平行布置,安装底板10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03,安装底板102和固定底板1的顶部表面设有嵌合槽104,安装底板102和固定底板1的顶部通过嵌合槽104安装有隔板105,隔板105的高度小于电磁屏蔽室2的高度,隔板105的内部填充有3M导电布106,启动动电动伸缩杆101,带动隔板105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进行往复压缩,加速电磁屏蔽室2内部空气运动的速度,从而可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角落处的空气也带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301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全方位的抽取制冷,加强装置的散热制冷效果,在此过程中隔板105内部的3M导电布106为电磁吸波材料,可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仪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吸收,阻止电磁辐射的横向传输,此外隔板105的设置,则为仪器的安装悬挂提供支撑,嵌合槽104的设置则为隔板105的嵌合安装提供前提条件,万向轮103的设置可使得安装底板102的移动更加省力便捷,而安装底板102则和固定底板1一样,为隔板105以及表面的悬挂安装器件提供支撑作用。
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安装有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二号屏蔽门202位于一号屏蔽门201的后方,二号屏蔽门202位于固定底板1的前方,二号屏蔽门202与固定底板1垂直分布,二号屏蔽门202与一号屏蔽门201镜像分布,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的内部均安装有定位板203,其中一号屏蔽门201中的定位板203与电磁屏蔽室2的一侧内壁连接,二号屏蔽门202中的定位板203与电磁屏蔽室2的另一侧内壁连接,定位板2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板204,定位板203和滑动门板204的表面均涂抹于有电磁屏蔽涂层205,滑动门板204的正面均焊接有把手206,当电磁屏蔽室2的外部与内部人员同时进出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时,双方人员握住把手206,带动与之对应的滑动门板204移动,分别打开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方便人员进入,在此过程中,一号屏蔽门201内部的定位板203和二号屏蔽门202内部的定位板203镜相对称布置,因此外部人员进入时,二号屏蔽门202内部的定位板203可通过表面的电磁屏蔽涂层205为其提供纵向的电磁屏保护,而内部人员外出时,一号屏蔽门201内部的定位板203可通过表面的电磁屏蔽涂层205阻止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电磁辐射纵向外泄,因此起到了双重防护作用,有效避免了人员同步进出时可能存在的电磁辐射外泄以及屏蔽不足的影响。
冷却板5的内部设有若干通风槽口501,冷却板5的正面固定有蛇形管502,蛇形管502的直径高度小于通风槽口501高度,蛇形管502的尾端连接有向上的等直径直管,蛇形管502的内部存放有制冷剂,蛇形管502的内部放置有T型堵头503,T型堵头503下半部圆盘的直径与蛇形管502的直径相同,直管靠近顶端的内部安装有观察窗504,直管的顶端安装有出口塞505,出口塞505的底部环绕安装有螺纹橡胶圈,出口塞505的直径大于T型堵头503的上半部圆柱直径,小于蛇形管502的直径,蛇形管502的一端连接有进口506,且进口506的端口处延伸至负压室3的外部,通风槽口501的设置,方便了负压风机301产生的负压风力通过冷却板5对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进行抽吸传送,由于蛇形管502与通风槽口501之间的高度差,可使得经过蛇形管502表面的热空气可以最大程度的与蛇形管502接触并在制冷后通过冷却板5进入负压室3内部空间的后方,以便方形出气管4对其进行运输传送,而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在遇上热空气时,液态的制冷剂遇热气化,在此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完成制冷的目的,在制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予以替换,以保证制冷剂的制冷效果,此时此时关闭蛇形管502与出液口702和进气口701连接管道表面的阀门,随后将进口506外接自吸泵,抽取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等到抽取完毕后断开自吸泵,通过进口506向蛇形管502内部灌注新的制冷剂,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会推动T型堵头503移动,随着灌注时间的加长,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逐渐灌满,在灌注过程中通过观察窗504观察T型堵头503的移动,当观察窗504的内部出现T型堵头503后,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即将灌满,应降低灌注速度,避免灌注过头,减速灌注后观察出口塞505内部是否冒出T型堵头503,当T型堵头503冒出出口塞505内部,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已灌满,须立即停止灌注,避免制冷剂的盲目灌注造成蛇形管502内部液体压力过大引发膨胀破裂以及不必要的制冷剂浪费。
负压室3的后壁安装有负压风机301,负压风机301位于空气压缩机7的后方,负压室3的一侧外壁设有洞口302,洞口302的尺寸与进口506的尺寸相同,洞口302的内部通过密封条与进口506密封连接,负压室3的底壁设有洞槽303,洞槽303位于集水盒8的上方,洞槽303位于蛇形管502的下方,通过内部扇叶的转动,负压风机301可产生负压风力,为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转移至负压室3内部进行制冷处理提供动力源,洞口302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不打开负压室3的情况下可直接对蛇形管502进行制冷剂的更换,而洞槽303的设置,方便蛇形管502表面积聚的冷静水直接滴落至坡面板801的表面,实现冷凝水的收集。
方形出气管4的内壁填充有一层保温棉401,通过隔绝方形出气管4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保证了方形出气管4内部输送的制冷气体的温度不会受到外界空气热传导的作用升高,从而顺利返回至电磁屏蔽室2内部进行制冷降温处理。
送气管6的表面环绕安装有一层铜箔601,送气管6的内壁缓环绕安装有纵向布置的拦板602,拦板602的长度小于送气管6的半径长度,当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在送气管6内部运输传送时,通过内部拦板602的阻拦,可降低热气流的运输速度,进而延长了热空气与送气管6表面铜箔601的接触时间,由于铜箔601具有较强的导热性,又暴露在空气中,可加强其散热功能,进而使得二者之间的热传导加强,可将送气管6内部传送的热空气进行提前降温处理,降低蛇形管502的制冷散热压力。
空气压缩机7的顶部设有出液口702,出液口702通过管道与蛇形管502的内部连接,空气压缩机7的顶部设有出液口702,出液口702位于进气口701的一侧,出液口702通过管道与直管的内部连接,管道的表面均安装有阀门,当蛇形管502内部的之制冷剂气体经由管道进入进气口701内部后,通过空气压缩机7进行压缩处理使其重新转化成液态并经由出液口702通过管道输送回蛇形管502内部,实现新一轮的制冷降温操处理,从而辅助装置进行重复兴、可持续的制冷散热操作。
集水盒8的内部安装有坡面板801,集水盒8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部延伸至集水盒8的内部,出水管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802,当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经过冷却板5后,蛇形管502表面空气中的水汽会冷凝成液态水滴,附着在蛇形管502的表面,积聚一段时间后会经过洞槽303滴落在坡面板801的表面,坡面板801的斜坡设计可将进入集水盒8内部的冷凝水快速引流至集水盒8的底部,在集水盒8内部收集满冷凝水后打开控制阀802,即可将集水盒8内部收集到的冷凝水全部排出,以便进行后续的冷凝水收集处理。
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在利用本装置进行电磁屏蔽以及相应的装备散热操作时,首先启动负压室3内部的负压风机301,借助负压风机301产生的抽吸作用,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通过送气管6和冷却板5内部的通风槽口501传送至蛇形管502的正前方空间,使其经过蛇形管502的表面时完成热量交换,鉴于制冷剂遇热蒸发形成气体,从而可对经过的热空气进行制冷处理,随之将冷却后的气体通过方形出气管4传送回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完成相应的散热制冷处理;
S2、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变成气体后通过管道进入进气口701内部,并经过空气压缩机7压缩处理后,制冷剂气体重新变成液体,经由管道从出液口702内部流回蛇形管502内部,从而辅助蛇形管502实现持续性的高效降温,制冷散热功能;
S3、与此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101,带动隔板105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进行往复压缩,加速电磁屏蔽室2内部空气运动的速度,从而可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角落处的空气也带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301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全方位的抽取制冷,加强装置的散热制冷效果;
S4、在装置使用过程中若是电磁屏蔽室2外部的人员和内部的人员同时打开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来实现进出的目的时,由于一号屏蔽门201中的定位板203对应二号屏蔽门202中的滑动门板204,二号屏蔽门202中的定位板203对应一号屏蔽门201中的滑动门板204,二者重叠阻拦,因此可在两扇门同时打开时,依然能够凭借镜像布置的两组定位板203实现屏蔽,避免进出同时操作带来的电磁辐射外漏的威胁,加强了装置的电磁屏蔽保护功能;
S5、在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保证制冷剂的有效制冷,此时关闭蛇形管502与出液口702和进气口701连接管道表面的阀门,随后外接自吸泵,通过进口506延伸出负压室3外部的部分向外抽取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抽取完毕后断开自吸泵,通过进口506向蛇形管502内部灌注新的制冷剂,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会推动T型堵头503移动,随着灌注时间的加长,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逐渐灌满,在灌注过程中通过观察窗504观察T型堵头503的移动,当观察窗504的内部出现T型堵头503后,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即将灌满,应降低灌注速度,避免灌注过头,减速灌注后观察出口塞505内部是否冒出T型堵头503,当T型堵头503冒出出口塞505内部,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已灌满,须立即停止灌注,避免制冷剂的盲目灌注造成蛇形管502内部液体压力过大引发膨胀破裂以及不必要的制冷剂浪费。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利用本装置进行电磁屏蔽以及相应的装备散热操作时,首先启动负压室3内部的负压风机301,借助负压风机301产生的抽吸作用,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通过送气管6和冷却板5内部的通风槽口501传送至蛇形管502的正前方空间,当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在送气管6内部运输传送时,通过内部拦板602的阻拦,可降低热气流的运输速度,进而延长了热空气与送气管6表面铜箔601的接触时间,由于铜箔601具有较强的导热性,又暴露在空气中,可加强其散热功能,进而使得二者之间的热传导加强,可将送气管6内部传送的热空气进行提前降温处理,降低蛇形管502的制冷散热压力,当进入负压室3内部的热空气经过蛇形管502的表面时完成热量交换和制冷降温处理,随之将冷却后的气体通过方形出气管4传送回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完成相应的散热制冷处理,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变成气体后通过管道进入进气口701内部,并经过空气压缩机7压缩处理后,制冷剂气体重新变成液体,经由管道从出液口702内部流回蛇形管502内部,从而辅助蛇形管502实现持续性的高效降温,制冷散热功能,与此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101,带动隔板105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进行往复压缩,加速电磁屏蔽室2内部空气运动的速度,从而可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角落处的空气也带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301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全方位的抽取制冷,加强装置的散热制冷效果,若是电磁屏蔽室2外部的人员和内部的人员同时打开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来实现进出的目的时,由于一号屏蔽门201中的定位板203对应二号屏蔽门202中的滑动门板204,二号屏蔽门202中的定位板203对应一号屏蔽门201中的滑动门板204,二者重叠阻拦,因此可在两扇门同时打开时,依然能够凭借镜像布置的两组定位板203实现屏蔽,避免进出同时操作带来的电磁辐射外漏的威胁,加强了装置的电磁屏蔽保护功能,在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保证制冷剂的有效制冷,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会推动T型堵头503移动,随着灌注时间的加长,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逐渐灌满,在灌注过程中通过观察窗504观察T型堵头503的移动,当观察窗504的内部出现T型堵头503后,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即将灌满,应降低灌注速度,避免灌注过头,减速灌注后观察出口塞505内部是否冒出T型堵头503,当T型堵头503冒出出口塞505内部,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已灌满,须立即停止灌注,避免制冷剂的盲目灌注造成蛇形管502内部液体压力过大引发膨胀破裂以及不必要的制冷剂浪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包括固定底板(1)、电磁屏蔽室(2)、负压室(3)、方形出气管(4)、冷却板(5)、送气管(6)和集水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背面为敞口设计,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底壁上安装有固定底板(1),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背面安装有负压室(3),所述负压室(3)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5),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方形出气管(4),且方形出气管(4)的一端延伸至负压室(3)的内部,方形出气管(4)与负压室(3)的连接位置位于冷却板(5)的后方,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另一侧表面连接有送气管(6),且送气管(6)的尾端延伸至负压室(3)的内部,送气管(6)与负压室(3)的连接位置位于冷却板(5)的前方,送气管(6)与方形出气管(4)的内部安装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所述负压室(3)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空气压缩机(7),且空气压缩机(7)位于冷却板(5)的侧后方,所述负压室(3)的底部安装有集水盒(8),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安装有储物柜(9),且储物柜(9)位于固定底板(1)的前方;
所述固定底板(1)的两侧表面分别固定有三组电动伸缩杆(101),电动伸缩杆(101)远离固定底板(1)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底板(102),安装底板(102)与固定底板(1)平行布置,安装底板(10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03),安装底板(102)和固定底板(1)的顶部表面设有嵌合槽(104),安装底板(102)和固定底板(1)的顶部通过嵌合槽(104)安装有隔板(105),隔板(105)的高度小于电磁屏蔽室(2)的高度,隔板(105)的内部填充有3M导电布(106);
所述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安装有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二号屏蔽门(202)位于一号屏蔽门(201)的后方,二号屏蔽门(202)位于固定底板(1)的前方,二号屏蔽门(202)与固定底板(1)垂直分布,二号屏蔽门(202)与一号屏蔽门(201)镜像分布,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的内部均安装有定位板(203),其中一号屏蔽门(201)中的定位板(203)与电磁屏蔽室(2)的一侧内壁连接,二号屏蔽门(202)中的定位板(203)与电磁屏蔽室(2)的另一侧内壁连接,定位板(2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板(204),定位板(203)和滑动门板(204)的表面均涂抹于有电磁屏蔽涂层(205),滑动门板(204)的正面均焊接有把手(206);
所述冷却板(5)的内部设有若干通风槽口(501),冷却板(5)的正面固定有蛇形管(502),蛇形管(502)的直径高度小于通风槽口(501)高度,蛇形管(502)的尾端连接有向上的等直径直管,蛇形管(502)的内部存放有制冷剂,蛇形管(502)的内部放置有T型堵头(503),T型堵头(503)下半部圆盘的直径与蛇形管(502)的直径相同,直管靠近顶端的内部安装有观察窗(504),直管的顶端安装有出口塞(505),出口塞(505)的底部环绕安装有螺纹橡胶圈,出口塞(505)的直径大于T型堵头(503)的上半部圆柱直径,小于蛇形管(502)的直径,蛇形管(502)的一端连接有进口(506),且进口(506)的端口处延伸至负压室(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室(3)的后壁安装有负压风机(301),负压风机(301)位于空气压缩机(7)的后方,负压室(3)的一侧外壁设有洞口(302),洞口(302)的尺寸与进口(506)的尺寸相同,洞口(302)的内部通过密封条与进口(506)密封连接,负压室(3)的底壁设有洞槽(303),洞槽(303)位于集水盒(8)的上方,洞槽(303)位于蛇形管(50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出气管(4)的内壁填充有一层保温棉(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6)的表面环绕安装有一层铜箔(601),送气管(6)的内壁缓环绕安装有纵向布置的拦板(602),拦板(602)的长度小于送气管(6)的半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7)的顶部设有出液口(702),出液口(702)通过管道与蛇形管(502)的内部连接,空气压缩机(7)的顶部设有出液口(702),出液口(702)位于进气口(701)的一侧,出液口(702)通过管道与直管的内部连接,管道的表面均安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8)的内部安装有坡面板(801),集水盒(8)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部延伸至集水盒(8)的内部,出水管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80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在利用本装置进行电磁屏蔽以及相应的装备散热操作时,首先启动负压室(3)内部的负压风机(301),借助负压风机(301)产生的抽吸作用,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热空气通过送气管(6)和冷却板(5)内部的通风槽口(501)传送至蛇形管(502)的正前方空间,使其经过蛇形管(502)的表面时完成热量交换,鉴于制冷剂遇热蒸发形成气体,从而可对经过的热空气进行制冷处理,随之将冷却后的气体通过方形出气管(4)传送回电磁屏蔽室(2)的内部,完成相应的散热制冷处理;
S2、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变成气体后通过管道进入进气口(701)内部,并经过空气压缩机(7)压缩处理后,制冷剂气体重新变成液体,经由管道从出液口(702)内部流回蛇形管(502)内部,从而辅助蛇形管(502)实现持续性的高效降温,制冷散热功能;
S3、与此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101),带动隔板(105)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进行往复压缩,加速电磁屏蔽室(2)内部空气运动的速度,从而可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角落处的空气也带动起来,方便负压风机(301)将电磁屏蔽室(2)内部的空气全方位的抽取制冷,加强装置的散热制冷效果;
S4、在装置使用过程中若是电磁屏蔽室(2)外部的人员和内部的人员同时打开一号屏蔽门(201)和二号屏蔽门(202)来实现进出的目的时,由于一号屏蔽门(201)中的定位板(203)对应二号屏蔽门(202)中的滑动门板(204),二号屏蔽门(202)中的定位板(203)对应一号屏蔽门(201)中的滑动门板(204),二者重叠阻拦,因此可在两扇门同时打开时,依然能够凭借镜像布置的两组定位板(203)实现屏蔽,避免进出同时操作带来的电磁辐射外漏的威胁,加强了装置的电磁屏蔽保护功能;
S5、在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保证制冷剂的有效制冷,此时关闭蛇形管(502)与出液口(702)和进气口(701)连接管道表面的阀门,随后外接自吸泵,通过进口(506)延伸出负压室(3)外部的部分向外抽取蛇形管(502)内部的制冷剂,抽取完毕后断开自吸泵,通过进口(506)向蛇形管(502)内部灌注新的制冷剂,在灌注过程中,液态的制冷剂会推动T型堵头(503)移动,随着灌注时间的加长,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逐渐灌满,在灌注过程中通过观察窗(504)观察T型堵头(503)的移动,当观察窗(504)的内部出现T型堵头(503)后,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即将灌满,应降低灌注速度,避免灌注过头,减速灌注后观察出口塞(505)内部是否冒出T型堵头(503),当T型堵头(503)冒出出口塞(505)内部,此时蛇形管(502)内部制冷剂已灌满,须立即停止灌注,避免制冷剂的盲目灌注造成蛇形管(502)内部液体压力过大引发膨胀破裂以及不必要的制冷剂浪费。
CN202011558964.X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Active CN112739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8964.XA CN112739188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8964.XA CN112739188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188A CN112739188A (zh) 2021-04-30
CN112739188B true CN112739188B (zh) 2022-11-11

Family

ID=75615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8964.XA Active CN112739188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9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607B (zh) * 2021-08-17 2022-10-18 南阳市一通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变频器用隔爆控制柜
CN113835305A (zh) * 2021-09-22 2021-12-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光刻机电路板冷却装置
CN113612141A (zh) * 2021-10-09 2021-11-05 江苏特力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电力设备短路警报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19494U (zh) * 2017-04-13 2018-01-23 广州冰凌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柜循环制冷装置
CN209824319U (zh) * 2019-04-02 2019-12-20 上海研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电磁屏蔽室
CN111157771A (zh) * 2018-11-08 2020-05-15 上海音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低频电磁屏蔽室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43425U (zh) * 2016-04-19 2016-10-12 东莞市全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传导屏蔽室
CN207443311U (zh) * 2017-09-20 2018-06-01 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屏蔽室
CN209211976U (zh) * 2018-11-02 2019-08-06 北京至诚安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冷通道双门互锁电磁屏蔽机房
CN209894909U (zh) * 2019-04-10 2020-01-03 武汉武高国电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局部放电测试的低气压凝露屏蔽室试验装置
CN210514412U (zh) * 2019-07-27 2020-05-12 东台市苏宝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分层防护的电磁屏蔽室
CN210428341U (zh) * 2019-08-31 2020-04-28 广州科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卡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19494U (zh) * 2017-04-13 2018-01-23 广州冰凌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柜循环制冷装置
CN111157771A (zh) * 2018-11-08 2020-05-15 上海音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低频电磁屏蔽室
CN209824319U (zh) * 2019-04-02 2019-12-20 上海研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电磁屏蔽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188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9188B (zh) 一种高散热型电磁屏蔽设备及散热方法
CN110631268B (zh) 一种真空集热蓄热型空气源热泵
CN211055846U (zh) 一种油田储油罐热泵加热装置
CN218407735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压缩机
CN104197604B (zh) 一种装有制冷和保冷结构的节能环保型冷藏库
WO2016010181A1 (ko) 냉동기용 제상 시스템 장치
CN216717131U (zh) 一种翅片换热器除霜装置
CN112762638A (zh) 一种蒸发冷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0336982B (zh) 一种冷冻物流仓库用除雾防冻安全感应装置
CN108105843A (zh) 一种液体蓄热蓄冷一体机
CN208804844U (zh) 一种冷凝热的收集装置
CN209897512U (zh) 一种电气设备节能机柜
CN114068143A (zh) 可实现远程故障监控的变压器安全系统
CN21795762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伺服驱动器
CN210292478U (zh) 一种新型冰箱散热结构
CN210328362U (zh) 水冷式电柜
CN204043275U (zh) 装有制冷和保冷结构的节能环保型冷藏库
CN110455041A (zh) 基于热回收及光热技术的冷冻干燥方法
CN204958777U (zh) 聚合箱
CN220639548U (zh) 一种应用热管的充电桩顶部散热系统
CN21812313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压器
CN217058085U (zh) 冰箱
CN111238118A (zh) 一种可移动式节能制冷柜
CN21134584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220173683U (zh) 一种车载修井机散热防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Address after: No. 41, Youhe West Road, Pinggu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10120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MK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1, beiningfang factory building, Nan'an village, Xintang Town,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SHIK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