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8322B -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8322B
CN112738322B CN202011545172.9A CN202011545172A CN112738322B CN 112738322 B CN112738322 B CN 112738322B CN 202011545172 A CN202011545172 A CN 202011545172A CN 112738322 B CN112738322 B CN 112738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user
data
inform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51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8322A (zh
Inventor
赵桂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51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8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8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8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3Line monitoring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aller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5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72Subscriber line supervision circuits, e.g. call detectio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42Notifying the called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175Call or contact centers supervis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时,展示案件详情页面;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若否,获取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对电话号码进行处理生成脱敏号码与加密号码;将脱敏号码展示在案件详情页面;在检测到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通过电话平台建立通话;判断通话是否成功接通;若是,在通话终止后接收返回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对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通话数据;根据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第一催记信息。本申请能够有效避免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泄露。本申请还可以应用于区块链领域,上述脱敏号码等数据可以存储于区块链上。

Description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企业而言,电话活动涉及客户咨询、产品推广、客户回访、满意度调查、债务催收等业务,是企业开展业务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当用户具备催收业务的处理需求时,在用户与待催收客户进行电话活动的过程中,业务系统通常会直接将待催收客户完整的电话号码展示给用户查看,以方便用户能够根据该电话号码在需要时联系该待催收客户进行交互。但这种号码展示的方式很容易泄露待催收客户的联系方式,使得待催收客户的敏感信息无法得到保护,且待催收客户的敏感信息的泄露还会导致出现不法分子受到骚扰或诈骗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在用户与待催收客户进行电话活动的过程中,业务系统通常会直接将待催收客户完整的电话号码展示给用户查看,这种号码展示的方式很容易泄露待催收客户的联系方式,使得待催收客户的敏感信息无法得到保护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催收外呼请求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所述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判断所述身份验证结果是否为验证通过;
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从预设的业务权限分值表获取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
基于预设的业务操作权限表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不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存储的多个提问数据并展示,其中,所述提问数据中包含与所述用户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提问数据;以及,
生成提问数据选择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提问数据中选定指定提问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选定所述指定提问数据的选择花费时间;
判断所述选择花费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花费时间阈值;
若所述选择花费时间小于所述花费时间阈值,则判断所述指定提问数据是否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
若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则生成回答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输入与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对应的反馈答案语音数据;
对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信息,判断所述文本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正确答案数据相同;
若所述文本信息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相同,则从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以及,
获取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对应的预存储的授权声纹特征向量;
计算所述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与所述授权声纹特征向量之间的声纹相似度;
判断所述声纹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
若所述声纹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生成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否则生成验证不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可选地,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
若是,显示呼出方式提醒框,其中,所述呼出方式提醒框包括呼出线路选择项;
接收所述用户触发的基于所述呼出线路选择项的选择指令;
获取与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指定呼出线路;
将所述指定呼出线路作为所述目标呼出线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通话评价数据;
将所述解密通话数据与所述通话评价数据存储于预设的文档中,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
获取预设的邮件登录信息,以及获取与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
根据所述邮件登录信息登录至邮件服务器;
通过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通话未成功接通,向所述电话平台发送连续呼叫指令,以基于所述连续呼叫指令控制所述电话平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对所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出;
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
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
若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失联待催收客户的第二催记信息;
存储所述第二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可选地,所述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
若每一次通话状态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还款配合度差客户的第三催记信息;
存储所述第三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三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预设的催收短信;
基于所述电话号码,向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所述催收短信。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处理催收外呼业务请求时,如果判断出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时,会将获取到的与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进行脱敏处理和加密处理后再提供给用户使用,在保证用户可以顺利地发出与待催收客户之间的通话的情况下,由于用户能够看到的电话号码是经过脱敏处理的,使得用户无法准确得知该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有效地避免了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泄露,保证了待催收客户的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在用户完成了与待催收客户的通话后,还会进一步将该通话对应的催记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使得目标用户可以清楚了解本次催收业务的实际催收情况,进而可根据实际催收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催收处理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包括:
S1: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S2: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S3: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S4: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S5: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S6: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S7: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S8: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S9: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S10: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S11: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如上述步骤S1至S11所述,本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虚拟装置,例如软件代码实现,也可以通过写入或集成有相关执行代码的实体装置实现,且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上述通话处理装置具体可为业务系统。本实施例中的通话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泄露,保证客户的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具体地,首先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上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上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另外,上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可为用户登录进业务系统中的软电话界面后,点击与催收外呼的图片,并在相应的业务数据输入框内输入至少包含用户信息与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的信息后生成的。上述用户具体可为坐席员。如果接收到上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上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上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上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然后基于上述用户信息,判断上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其中,可通过对上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进行解析处理以提取出上述用户信息。另外,可通过查询预设的业务权限分值表来获取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以及通过查询业务操作权限表来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进而对这两个分值进行大小比较以实现智能快捷地判别出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如果上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上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上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上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其中,可以基于上述姓名信息从预设的客户号码数据库提取出上述电话号码。还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机构来获取上述电话号码。机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预先设置,例如可以为保险公司。由于客户在购买保险时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即电话号码。通话处理装置可以与该相关机构的系统建立对接,进而通过该相关机构的查询接口来实现快速准确地查询出与该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另外,可基于预设的脱敏算法来对上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上述脱敏算法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对上述电话号码进行替换处理、对上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对上述电话号码进行模糊处理、基于随机字符置换上述电话号码、用户自定义脱敏算法。对电话号码进行替换处理即为通过预定的字符(如字母、数字、符号等)对电话号码进行替换;对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之后只能通过解密处理来查看脱敏处理后的电话号码;对电话号码进行模糊处理即为将电话号码处理为不易查看的模糊状态;基于随机字符置换电话号码即为通过随机字符来对电话号码进行置换;用户自定义脱敏算法即为用户自定义的其它脱敏算法。举例地,假设该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为“12812345678”,通过用户自定义脱敏算法对该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后,可以得到脱敏后的电话号码“128****5678”,也即为与该电话号码对应的脱敏号码。此外,通话处理装置可以预先生成一对公私钥,保留私钥并将公钥提供给电话平台,通话处理装置使用私钥对该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号码并发送给电话平台。该电话平台可以使用该公钥对该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即上述电话号码。且通话处理装置可以不对前端开放查看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查看权限。在得到了上述脱敏号码后,将上述脱敏号码展示在上述案件详情页面。其中,在用户具备号码查看权限时,通话处理装置也仅仅会传输与上述电话号码对应的脱敏号码到当前的案件详情页面,且与电话平台的之间的交互为由通话处理装置获取电话号码并进行加密,将生成的加密号码发送给电话平台以执行相应的呼叫,从而可以防止用户可以通过按F12打开开发者工具的方式看到完整的电话号码,且用户也无法通过案件详情页面来看到完整的电话号码,有效地保证了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数据安全性。在检测到上述用户触发的对于上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其中,可以在当前界面展示可选的多个呼出线路以供用户进行选择,或者也可由通话处理装置基于历史处理经验自动选取出该目标呼出线路。之后将上述加密号码与上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上述电话平台对上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上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上述解密号码与上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其中,在确定好对于电话号码的加解密方式后,通话处理装置会将电话号码的解密方式提前发送给电话平台,以使得后续电话平台能够基于该解密方式来顺利地对接收到的加密号码进行解密以得到上述解密号码,也即上述电话号码,进而完成对于该电话号码的外呼处理。并进一步判断上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如果上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上述通话终止后,接收上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上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其中,电话平台会对上述通话进行录音,生成与本次通话对应的通话数据,且电话平台会进一步对该通话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避免通话数据在数据传输中被泄露。并且在确定了通话数据的加解密手段后,电话平台会提前向通话处理装置返回关于通话数据的解密手段,以便通话处理装置后续能够基于该解密方式来顺利地对接收到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以得到解密通话数据。在获取了上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后,再对上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最后根据上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上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上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其中,催记信息是指对于本次催收业务的有效信息的记录信息,例如可包括约定还款时间、不愿意还款等信息。本实施例在处理催收外呼业务请求时,如果判断出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时,会将获取到的与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进行脱敏处理和加密处理后再提供给用户使用,在保证用户可以顺利地发出与待催收客户之间的通话的情况下,由于用户能够看到的电话号码是经过脱敏处理的,使得用户无法准确得知该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有效地避免了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泄露,保证了待催收客户的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在用户完成了与待催收客户的通话后,还会进一步将通话对应的催记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使得目标用户可以清楚了解本次催收业务的实际催收情况,进而可根据实际催收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催收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包括:
S300:对所述催收外呼请求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所述用户信息;
S301: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S302:判断所述身份验证结果是否为验证通过;
S303: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从预设的业务权限分值表获取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
S304:基于预设的业务操作权限表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S305: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S306: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不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S307: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如上述步骤S300至S307所述,上述基于上述用户信息,判断上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对上述催收外呼请求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上述用户信息。然后基于上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上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对于上述预设规则不作具体限定,可以通过判断上述用户信息是否存在于预设的授权身份信息数据库内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或者还可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活体检测、问题提问、声纹验证等方式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等等。并判断上述身份验证结果是否为验证通过。如果上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从预设的业务权限分值表获取与上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其中,上述业务权限分值表为预先创建的记录有各员工信息及其一一对应的业务权限分值的第一数据表。之后基于预设的业务操作权限表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其中,上述业务操作权限表为预先创建的记录有各业务操作及其一一对应的业务权限分值的第二数据表。并判断上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是否小于上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如果上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不小于上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上述用户具备号码查看权限。而如果上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小于上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上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本实施例通过查询业务权限分值表来获取与用户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以及通过查询业务操作权限表来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后,对这两个分值进行大小比较便可智能快捷地判别出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将重要的电话号码泄露给非法用户的情况,保证了客户的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1,包括:
S3010:获取预存储的多个提问数据并展示,其中,所述提问数据中包含与所述用户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提问数据;以及,
S3011:生成提问数据选择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提问数据中选定指定提问数据;
S3012:获取所述用户选定所述指定提问数据的选择花费时间;
S3013:判断所述选择花费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花费时间阈值;
S3014:若所述选择花费时间小于所述花费时间阈值,则判断所述指定提问数据是否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
S3015:若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则生成回答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输入与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对应的反馈答案语音数据;
S3016:对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信息,判断所述文本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正确答案数据相同;
S3017:若所述文本信息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相同,则从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以及,
S3018:获取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对应的预存储的授权声纹特征向量;
S3019:计算所述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与所述授权声纹特征向量之间的声纹相似度;
S3020:判断所述声纹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
S3021:若所述声纹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生成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否则生成验证不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如上述步骤S3010至S3021所述,上述基于上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上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获取预存储的多个提问数据并展示,其中,上述提问数据中包含与上述用户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提问数据。另外,上述目标提问数据可作为验证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的数据,如果用户没有正确地从所有提问数据中选取出该目标提问数据,则会直接判定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以及生成提问数据选择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上述用户从上述多个提问数据中选定指定提问数据。然后获取上述用户选定上述指定提问数据的选择花费时间。其中,可通过计算用户触发选定指令时的第一时间与展示上述提问数据的第二时间的差值来作为上述选择花费时间。并判断上述选择花费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花费时间阈值。其中,上述预设的花费时间阈值用于表示正确选择出与目标用户对应的正确提问数据一般需花费的时间,具体数值可根据经验数据进行设置。如果上述选择花费时间小于上述花费时间阈值,则判断上述指定提问数据是否属于上述目标提问数据。如果上述指定提问数据属于上述目标提问数据,则生成回答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上述用户输入与上述指定提问数据对应的反馈答案语音数据。之后对上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信息,判断上述文本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正确答案数据相同。如果上述文本信息与上述正确答案数据相同,则从上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以及获取与上述正确答案数据对应的预存储的授权声纹特征向量。后续计算上述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与上述授权声纹特征向量之间的声纹相似度。其中,对于上述声纹相似度的计算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优选地,可采用距离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855792210000141
来计算出上述声纹相似度,a为上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b为上述授权声纹特征向量。最后判断上述声纹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其中,对于上述相似度阈值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为0.9。如果上述声纹相似度大于上述相似度阈值,则生成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否则生成验证不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提问数据的选择花费时长验证、答案验证以及声纹验证等多重身份验证方式来实现对于用户的准确的身份验证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由于响应了非法用户输入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而导致不良后果,有效地保证了请求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6,包括:
S600: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
S601:若是,显示呼出方式提醒框,其中,所述呼出方式提醒框包括呼出线路选择项;
S602:接收所述用户触发的基于所述呼出线路选择项的选择指令;
S603:获取与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指定呼出线路;
S604:将所述指定呼出线路作为所述目标呼出线路。
如上述步骤S600至S604所述,上述在检测到上述用户触发的对于上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判断是否接收到上述用户触发的对于上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如果接收到上述用户触发的对于上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则显示呼出方式提醒框,其中,上述呼出方式提醒框包括呼出线路选择项。上述呼出线路选择项包括有多个呼出线路,且还可同时显示出各个呼出线路当前的忙碌情况。之后接收上述用户触发的基于上述呼出线路选择项的选择指令。最后获取与上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指定呼出线路,并将上述指定呼出线路作为上述目标呼出线路。通过本实施例,用户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当前催收外呼业务的呼出方式进行选择,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地,装置也可智能地为该催收外呼业务分配座机路线作为对应的呼出线路。具体的,可自动检测当前的座机路线是否为空闲状态,若是则可智能地将该座机路线确定为目标呼出路线,使得待催收客户的客户终端的来电提示显示为固定电路,进而能够降低待催收客户的拒接率,提高催收成功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1,包括:
S1100: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通话评价数据;
S1101:将所述解密通话数据与所述通话评价数据存储于预设的文档中,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
S1102:获取预设的邮件登录信息,以及获取与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
S1103:根据所述邮件登录信息登录至邮件服务器;
S1104:通过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如上述步骤S1100至S1104所述,上述根据上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上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上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接收上述用户输入的通话评价数据。其中,上述通话评价数据为用户基于通话的交互实际情况所记录生成的与待催收客户的还债意愿相关的评价数据,例如该评价数据可包括还债配合度高或还债配合度低或无还债意愿等。然后将上述解密通话数据与上述通话评价数据存储于预设的文档中,生成与上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其中,上述文档可以预先生成的用于记录催记的文档模板文件。之后获取预设的邮件登录信息,以及获取与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并且根据上述邮件登录信息登录至邮件服务器。最后通过上述邮件服务器将上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上述目标邮件地址。本实施例通过将用户生成的通话评价数据以及通话数据结合生成相应的催记信息,保证了催记信息包含的内容的丰富性与准确性,并将该催记信息发送至目标邮件地址,使得目标用户能够基于该催记信息清楚地了解到本次催收业务的实际催收情况,进而可以根据该实际催收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催收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8之后,包括:
S800:若所述通话未成功接通,向所述电话平台发送连续呼叫指令,以基于所述连续呼叫指令控制所述电话平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对所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出;
S801: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
S802: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
S803:若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失联待催收客户的第二催记信息;
S804:存储所述第二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如上述步骤S800至S804所述,上述判断上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生成与通话未成功接通对应的催记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如果上述通话未成功接通,向上述电话平台发送连续呼叫指令,以基于上述连续呼叫指令控制上述电话平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对上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出。其中,对于上述时间间隔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为5分钟。另外,对于上述指定次数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为3次。然后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之后基于上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如果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则生成将上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失联待催收客户的第二催记信息。最后存储上述第二催记信息,并发送上述第二催记信息至上述目标邮件地址。本实施例在上述通话未成功接通后,后续还会智能地继续对上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叫,但如果出现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则会生成将上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失联待催收客户的催记信息,并将该催记信息发送至目标邮件地址,使得目标用户能够基于该催记信息清楚地了解到本次催收业务的实际催收情况,进而可以根据该实际催收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催收处理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801之后,包括:
S805: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
S806:若每一次通话状态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还款配合度差客户的第三催记信息;
S807:存储所述第三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三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S808: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预设的催收短信;
S809:基于所述电话号码,向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所述催收短信。
如上述步骤S805至S809所述,上述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可包括生成与通话未成功接通对应的催记信息的过程。具体地,首先基于上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如果每一次通话状态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则生成将上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还款配合度差客户的第三催记信息。然后存储上述第三催记信息,并发送上述第三催记信息至上述目标邮件地址。之后获取与上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预设的催收短信。最后基于上述电话号码,向上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上述催收短信。本实施例在智能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对上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出后,如果出现了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的情形,则会生成将上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还款配合度差客户的催记信息,并发送该催记信息至目标邮件地址,使得目标用户能够基于该催记信息清楚地了解到本次催收业务的实际催收情况,进而可以根据该实际催收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催收处理的成功率。另外,在待催收客户不接听呼叫的情况下,还会智能地调整催收策略,通过短信催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催收提醒,由于终端一般都具有在屏幕上直接显示短信内容的功能,从而待催收客户很大概率能够看到催收短信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催收提醒的成功率,也能提高后续的催收呼叫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话处理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区块链领域,如将上述脱敏号码等数据存储于区块链上。通过使用区块链来对上述脱敏号码进行存储和管理,能够有效地保证上述脱敏号码的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
上述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等。
区块链底层平台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服务、智能合约以及运营监控等处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负责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身份信息管理,包括维护公私钥生成(账户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用户真实身份和区块链地址对应关系维护(权限管理)等,并且在授权的情况下,监管和审计某些真实身份的交易情况,提供风险控制的规则配置(风控审计);基础服务模块部署在所有区块链节点设备上,用来验证业务请求的有效性,并对有效请求完成共识后记录到存储上,对于一个新的业务请求,基础服务先对接口适配解析和鉴权处理(接口适配),然后通过共识算法将业务信息加密(共识管理),在加密之后完整一致的传输至共享账本上(网络通信),并进行记录存储;智能合约模块负责合约的注册发行以及合约触发和合约执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某种编程语言定义合约逻辑,发布到区块链上(合约注册),根据合约条款的逻辑,调用密钥或者其它的事件触发执行,完成合约逻辑,同时还提供对合约升级注销的功能;运营监控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发布过程中的部署、配置的修改、合约设置、云适配以及产品运行中的实时状态的可视化输出,例如:告警、监控网络情况、监控节点设备健康状态等。
参照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第一展示模块2,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第二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第一获取模块4,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第二展示模块5,用于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确定模块6,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第一发送模块7,用于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第三判断模块8,用于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接收模块9,用于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处理模块10,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第一判断模块、第一展示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展示模块、确定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三判断模块、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与第一生成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1至S11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催收外呼请求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所述用户信息;
验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身份验证结果是否为验证通过;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从预设的业务权限分值表获取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业务操作权限表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不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解析单元、验证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二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与第二判定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300至S307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验证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存储的多个提问数据并展示,其中,所述提问数据中包含与所述用户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提问数据;以及,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提问数据选择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提问数据中选定指定提问数据;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选定所述指定提问数据的选择花费时间;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选择花费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花费时间阈值;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选择花费时间小于所述花费时间阈值,则判断所述指定提问数据是否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则生成回答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输入与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对应的反馈答案语音数据;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信息,判断所述文本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正确答案数据相同;
提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文本信息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相同,则从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以及,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对应的预存储的授权声纹特征向量;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与所述授权声纹特征向量之间的声纹相似度;
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声纹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
第三生成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声纹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生成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否则生成验证不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获取子单元、第一生成子单元、第二获取子单元、第一判断子单元、第二判断子单元、第二生成子单元、第三判断子单元、提取子单元、第三获取子单元、计算子单元、第四判断子单元与第三生成子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3010至S3021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
显示单元,用于若是,显示呼出方式提醒框,其中,所述呼出方式提醒框包括呼出线路选择项;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触发的基于所述呼出线路选择项的选择指令;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指定呼出线路;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指定呼出线路作为所述目标呼出线路。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第三判断单元、显示单元、第一接收单元、第三获取单元与确定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600至S604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通话评价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解密通话数据与所述通话评价数据存储于预设的文档中,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邮件登录信息,以及获取与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
登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邮件登录信息登录至邮件服务器;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第二接收单元、存储单元、第四获取单元、登录单元与发送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1100至S1104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话未成功接通,向所述电话平台发送连续呼叫指令,以基于所述连续呼叫指令控制所述电话平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对所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出;
记录模块,用于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若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失联待催收客户的第二催记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第二发送模块、记录模块、第四判断模块、第二生成模块与第三发送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800至S804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包括:
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若每一次通话状态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还款配合度差客户的第三催记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三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三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预设的催收短信;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话号码,向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所述催收短信。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话处理装置中的第五判断模块、第三生成模块、存储模块、第二获取模块与第四发送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通话处理方法中对应步骤S805至S809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输入装置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电话号码、脱敏号码、加密号码、通话数据以及第一催记信息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图文输出设备,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使文字与图形在显示屏的屏幕上显示出来。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用于把数据、指令及某些标志信息等输送到计算机中去。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通话处理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通话处理方法的步骤: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装置、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具体为: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线路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处理催收外呼业务请求时,如果判断出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时,会将获取到的与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进行脱敏处理和加密处理后再提供给用户使用,在保证用户可以顺利地发出与待催收客户之间的通话的情况下,由于用户能够看到的电话号码是经过脱敏处理的,使得用户无法准确得知该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有效地避免了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的泄露,保证了待催收客户的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在用户完成了与待催收客户的通话后,还会进一步将该通话对应的催记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使得目标用户可以清楚了解本次催收业务的实际催收情况,进而可根据实际催收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催收处理的成功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催收外呼请求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所述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判断所述身份验证结果是否为验证通过;
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从预设的业务权限分值表获取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权限分值;
基于预设的业务操作权限表获取与号码查看业务操作对应的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
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不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若所述第一业务权限分值小于所述第二业务权限分值,则判定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得到对应的身份验证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存储的多个提问数据并展示,其中,所述提问数据中包含与所述用户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提问数据;以及,
生成提问数据选择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提问数据中选定指定提问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选定所述指定提问数据的选择花费时间;
判断所述选择花费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花费时间阈值;
若所述选择花费时间小于所述花费时间阈值,则判断所述指定提问数据是否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
若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属于所述目标提问数据,则生成回答提醒信息并展示,以便所述用户输入与所述指定提问数据对应的反馈答案语音数据;
对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本信息,判断所述文本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正确答案数据相同;
若所述文本信息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相同,则从所述反馈答案语音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以及,
获取与所述正确答案数据对应的预存储的授权声纹特征向量;
计算所述待验证声纹特征向量与所述授权声纹特征向量之间的声纹相似度;
判断所述声纹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
若所述声纹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生成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否则生成验证不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
若是,显示呼出方式提醒框,其中,所述呼出方式提醒框包括呼出线路选择项;
接收所述用户触发的基于所述呼出线路选择项的选择指令;
获取与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指定呼出线路;
将所述指定呼出线路作为所述目标呼出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通话评价数据;
将所述解密通话数据与所述通话评价数据存储于预设的文档中,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
获取预设的邮件登录信息,以及获取与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邮件地址;
根据所述邮件登录信息登录至邮件服务器;
通过所述邮件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通话未成功接通,向所述电话平台发送连续呼叫指令,以基于所述连续呼叫指令控制所述电话平台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对所述解密号码进行指定次数的呼出;
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
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
若每一次通话状态均为关机或停机状态,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失联待催收客户的第二催记信息;
存储所述第二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一次呼出的通话状态进行记录,得到相应的记录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记录数据,判断每一次通话状态是否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
若每一次通话状态为接通但未接听或接通但拒绝接听,则生成将所述待催收客户标记为还款配合度差客户的第三催记信息;
存储所述第三催记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三催记信息至所述目标邮件地址;
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预设的催收短信;
基于所述电话号码,向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所述催收短信。
8.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包括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待催收客户的姓名信息;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催收外呼业务请求,展示与所述姓名信息对应的案件详情页面,其中,所述案件详情页面不包含有所述待催收客户的电话号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号码查看权限;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具备号码查看权限,则获取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电话号码,并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数据脱敏处理生成对应的脱敏号码,以及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加密号码;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脱敏号码展示在所述案件详情页面;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触发的对于所述脱敏号码的呼叫指令时,确定目标呼出路线;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号码与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发送至电话平台,以使得所述电话平台对所述加密号码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解密号码后,通过所述目标呼出路线建立所述解密号码与所述用户对应的坐席号码之间的通话;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通话是否成功接通;
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通话成功接通,则在所述通话终止后,接收所述电话平台返回的与所述通话对应的加密后的通话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通话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解密通话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密通话数据,生成与所述待催收客户对应的第一催记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催记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目标邮件地址。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45172.9A 2020-12-23 2020-12-23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38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5172.9A CN112738322B (zh) 2020-12-23 2020-12-23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5172.9A CN112738322B (zh) 2020-12-23 2020-12-23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322A CN112738322A (zh) 2021-04-30
CN112738322B true CN112738322B (zh) 2022-11-04

Family

ID=7560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5172.9A Active CN112738322B (zh) 2020-12-23 2020-12-23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8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8092A (zh) * 2021-09-01 2022-01-18 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基于声纹的目标人物识别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24845B (zh) * 2021-10-14 2024-04-12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运用密文手机号进行通话分析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4468A (ja) * 2007-08-09 2009-02-26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電話システム、電話装置、電話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9688279A (zh) * 2018-08-31 2019-04-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话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145A (zh) * 2018-11-15 2019-05-21 西安天钥科技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脱敏服务器、坐席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10565A (zh) * 2020-06-18 2020-08-07 北京灵伴即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的客服系统及客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4468A (ja) * 2007-08-09 2009-02-26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電話システム、電話装置、電話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9688279A (zh) * 2018-08-31 2019-04-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话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145A (zh) * 2018-11-15 2019-05-21 西安天钥科技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脱敏服务器、坐席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10565A (zh) * 2020-06-18 2020-08-07 北京灵伴即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的客服系统及客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322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6523A1 (en) Storing and retrieving sensitive information
US20200380520A1 (en) Informational and analyt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suring the level of trust, control and secure interaction of counterparties when using electronic currencies and contracts
CN112738322B (zh)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MXPA04011561A (es) Uso de red telefonica conmutada publica para la autenticacion y autorizacion en transacciones en linea.
US200300743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as a signature to a contract
CN110505201A (zh) 会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K3176779T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ITIVE AUDIO ZONE RANGE
Khelifi et al. M-Vote: a reliable and highly secure mobile voting system
CN112434335A (zh) 业务问题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73088B (zh) 语音通话的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075431B1 (en) Image capture to enforce remote agent adherence
Chetalam Enhancing Security of MPesa Transactions by Use of Voice Biometrics
US11948365B2 (en) Frictionless authentication and monitoring
CN109857941A (zh) 一种保单信息的录入方法及装置
US1018234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JP7245390B2 (ja) 同一性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Boateng et al. A fraud prevention and secure cognitive SIM card registration model
US818574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 locking using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ecksum
CN114418380A (zh) 基于联邦学习的用户评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10350020A1 (en) De-identified Identity Proof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3919953A (zh) 跨链生成智能合约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62184A (zh) 基于签署用印的面签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US2010000551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ociate to associate authentication
RU2613033C2 (ru) Система удаленной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личности пр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и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подписи
KR102468849B1 (ko) 동일성 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