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7029A -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7029A
CN112737029A CN202011590005.6A CN202011590005A CN112737029A CN 112737029 A CN112737029 A CN 112737029A CN 202011590005 A CN202011590005 A CN 202011590005A CN 112737029 A CN112737029 A CN 112737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charging
supporting
electronic devic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0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7029B (zh
Inventor
全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00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7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7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7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放置面,所述放置面适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具有充电接口;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设相连以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切换;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对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其中,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夹角。根据本申请的充电座,功能更加多样,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充电座仅具有充电功能,功能单一,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时,需要另外配置电子设备的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使得用户使用电子设备增加了额外的支出,用户的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座,结构简单,功能多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放置面,所述放置面适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具有充电接口;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设相连以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切换;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对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其中,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夹角。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座,支撑部件位于壳体的外侧,支撑部件与壳体可转动地相连以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切换,阻尼部件对支撑部件和壳体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这样用户对支撑部件和壳体手动施加外力时需要克服该阻尼力才能使得支撑部件与壳体转动,从而使得支撑部件与壳体之间形成夹角,这样支撑部件和壳体相对倾斜,从而可以利用支撑部件支撑在桌面上或者利用支撑部件的远离壳体的一端以及壳体的远离支撑部件的一端共同作用支撑在桌面上,同时电子设备可以放置在放置面上,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由于支撑部件和壳体相对转动时阻尼力的存在,在充电座支撑电子设备时,支撑部件和壳体也不会朝向收纳位置转动。由此,不但充电座的结构简单,而且充电座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还可以具有支架的作用,无需用户另外配置支架,功能更加多样,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座处于支撑位置;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支撑部件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部件未示出;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支撑部件未示出;
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阻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阻尼部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图11所示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和支撑部件未示出;
图1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与电子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与电子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与电子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图18所示的D-D方向的剖视图;
图20是根据图18所示的G-G方向的剖视图;
图21是根据图20所示的E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图23所示的F处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部件未示出;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支撑部件未示出;
图27是根据图26所示的H-H方向的剖视图;
图2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和支撑部件未示出;
图2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示意图,其中,充电座处于支撑位置;
附图标记:
充电座1;壳体10;放置面101;充电接口102;容纳槽103;第一槽部1031;第二槽部1032;第三槽部1033;第一长边105;第二长边106;第一短边107;第二短边108;避让孔109;支撑部件20;第一支撑部201;连接轴2011;收纳槽2012;避让口20121;滑槽20122;第一限位凸筋20123;第二限位凸筋20124;第二支撑部202;滑块2021;防滑部2022;阻尼部件30;第一转轴301;轴孔3011;第二转轴302;阻尼件303;弹性密封圈3031;阻尼脂3032;弹片304;阻尼凸筋3041;配合孔3042;配合轴305;凹槽3051;电路板40;无线充电模块50;电池60;磁性件70。
电子设备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2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的充电座1,充电座1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
如图1-图3以及图16-图1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的充电座1,可以包括壳体10、支撑部件20和阻尼部件30。壳体10具有放置面101,放置面101适于放置电子设备2,壳体10具有充电接口102。
具体而言,支撑部件20位于壳体10的外侧,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可转动地相连以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切换,阻尼部件30对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这样用户对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手动施加外力时需要克服该阻尼力才能使得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转动,从而使得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夹角,这样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相对倾斜,从而可以利用支撑部件20支撑在桌面上或者利用支撑部件20的远离壳体10的一端以及壳体10的远离支撑部件20的一端共同作用支撑在桌面上,同时电子设备2可以放置在放置面101上,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支撑,由于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相对转动时阻尼力的存在,在充电座1支撑电子设备2时,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也不会朝向收纳位置转动。由此,不但充电座1的结构简单,而且充电座1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充电,还可以具有支架的作用,满足电子设备2的横放和竖放,无需用户另外配置支架,功能更加多样,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座1,支撑部件20位于壳体10的外侧,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可转动地相连以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切换,阻尼部件30对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这样用户对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手动施加外力时需要克服该阻尼力才能使得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转动,从而使得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夹角,这样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相对倾斜,从而可以利用支撑部件20支撑在桌面上或者利用支撑部件20的远离壳体10的一端以及壳体10的远离支撑部件20的一端共同作用支撑在桌面上,同时电子设备2可以放置在放置面101上,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支撑,由于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相对转动时阻尼力的存在,在充电座1支撑电子设备2时,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也不会朝向收纳位置转动。由此,不但充电座1的结构简单,而且充电座1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充电,还可以具有支架的作用,无需用户另外配置支架,功能更加多样,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支撑部件20呈U形形状或平板状。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放置面101间隔开的容纳槽103,在收纳位置,支撑部件20收容于容纳槽103内。由此,通过设置容纳槽103,从而可以减小充电座1的体积,使得充电座1不额外占用空间,便于用户携带。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以及图7-图8所示,壳体10的背离放置面101的一侧表面朝向靠近放置面101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所述容纳槽103。具体地,容纳槽103的下侧槽壁敞开,容纳槽103的在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也敞开,支撑部件20与容纳槽103的上槽壁可转动地相连。由此,结构简单。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0呈U形形状,容纳槽103形成为与支撑部件20适配的U形槽。例如,如图23和图25所示,壳体10的背离放置面101的一侧表面朝向靠近放置面101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所述容纳槽103,容纳槽103沿着壳体10的周向延伸呈U形形状。具体地,如图25所示,壳体10形成为长方体状且壳体10的外周壁包括第一长边105、第二长边106、第一短边107和第二短边108,容纳槽103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槽部1031、第二槽部1032和第三槽部1033,其中,第一槽部1031邻近支撑部件20的第一长边105设置,第三槽部1033邻近支撑部件20的第二长边106设置,第二槽部1032邻近支撑部件20的第一短边107设置。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具体地,第一槽部1031的远离第三槽部1033的一侧敞开,第三槽部1033的远离第一槽部1031的一侧敞开,第二槽部1032的远离第二短边108的一侧敞开。由此,结构简单。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槽部1031邻近支撑部件20的第一短边107设置,第三槽部1033邻近支撑部件20的第二短边108设置,第二槽部1032邻近支撑部件20的第一长边105设置。具体地,第一槽部1031的远离第三槽部1033的一侧敞开,第三槽部1033的远离第一槽部1031的一侧敞开,第二槽部1032的远离第二长边106的一侧敞开。由此,结构简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0通过阻尼部件30与壳体10可转动地相连。由此,结构简单。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0-图12所示,阻尼部件30包括:第一转轴301、第二转轴302和阻尼件303。其中,第一转轴301设在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其中一个上,第二转轴302的一端设在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另一个上,也就是说,可以是第一转轴301与支撑部件20相连,第二转轴302与壳体10相连,或者可以是第二转轴302与支撑部件20相连,第一转轴301与壳体10相连,第二转轴302的另一端插入轴孔3011内,第二转轴302相对第一转轴301可转动,阻尼件303设在轴孔3011内且位于第一转轴301的内周壁和第二转轴302的外周壁之间,阻尼件303为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由此,结构简单。
具体地,阻尼件303包括弹性密封圈3031,弹性密封圈3031过盈配合在第一转轴301的内周壁和第二转轴302的外周壁之间,由此,一方面利用弹性密封圈3031与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的过盈配合,从而可以为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的转动提供阻尼力,另一方面由于弹性密封圈3031具有弹性,在用户施加外力时克服该弹性密封圈3031施加给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的阻尼力,弹性密封圈3031产生一定的变形即可使得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的转动,从而使得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夹角,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支撑,由于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相对转动时阻尼力的存在,在充电座1支撑电子设备2时,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也不会朝向收纳位置转动。由此,弹性密封圈3031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可选地,弹性密封圈3031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由此,成本低,弹性好。
具体地,阻尼件303包括填充在第一转轴301的外周壁和第二转轴302的内周壁之间的阻尼脂3032。由此,有利于保证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的运动更加平稳、顺畅、准确。
进一步地,弹性密封圈3031密封在轴孔3011的敞开端处,阻尼脂3032填充在轴孔3011的由第二转轴302的外周壁、第一转轴301的内周壁和弹性密封圈3031限定出的空间内。由此,在提高阻尼力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轴孔3011的密封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0的沿着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的一端通过阻尼部件30与壳体10转动相连,支撑部件20的沿着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的另一端设置连接轴2011和连接孔的其中一个,壳体10上设有连接轴2011和连接孔的另一个,连接轴2011与连接孔转动相连且间隔配合。具体而言,例如,如图3-图4所示,支撑部件20的沿着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的一端通过阻尼部件30与壳体10转动相连,支撑部件20的沿着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另一端设置连接轴2011,壳体10上设有连接孔,连接轴2011与连接孔转动相连且间隔配合,由此,连接轴2011与连接孔在转动时,不存在阻尼力,这样用户对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手动施加外力时克服该阻尼部件30的阻尼力使得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转动即可。由此,结构更加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0的沿着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的两端分别通过阻尼部件30与壳体10转动相连。由此,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转动的阻尼力更大,从而在充电座1支撑电子设备2时,更加保证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不会朝向收纳位置转动,有利于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可靠支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图24所示,阻尼部件30包括弹片304和配合轴305,弹片304弯折设置以限定出配合孔3042,配合轴305的一端与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其中一个相连,弹片304安装在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另一个上,配合轴305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在配合孔3042内。
具体地,如图18-图20所示,阻尼部件30包括弹片304和配合轴305,弹片304弯折设置以限定出配合孔3042,沿着支撑部件20的转动中心线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配合轴305,壳体10上设有两个弹片304,两个弹片304与两个配合轴305一一对应,每个配合轴305过盈配合在对应的配合孔3042内。
具体而言,例如,上述的第一槽部1031的邻近第三槽部1033的一侧槽壁以及第三槽部1033的邻近第一槽部1031的一侧槽壁处分别设有避让孔109,支撑部件20呈U形形状,支撑部件20的相对侧壁的端部分别设有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的配合轴305,壳体10内的邻近避让孔109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弹片304,支撑部件20的两个配合轴305、两个避让孔109和两个弹片304一一对应,每个配合轴305穿过对应的避让孔109后与位于壳体10内的弹片304过盈配合。
由此,配合轴305过盈配合在配合孔3042内,从而在转动配合轴305时,配合轴305与弹片304之间干涉,弹片304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形成较大的摩擦力,进而提供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相对转动的阻尼力。由此,结构简单。
可选地,弹片304为金属弹片304,弹片304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壳体10。由此,弹片304的结构强度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配合孔3042的内周壁设有阻尼凸筋3041,配合轴305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沿第二转轴302的周向间隔开的凹槽3051,位于相邻的两个凹槽3051之间的第二转轴302的外周壁被构造成为阻尼面,阻尼面与阻尼凸筋3041抵接,在收纳位置,阻尼凸筋3041位于其中一个凹槽3051内,在支撑位置,所阻尼凸筋3041位于其余的凹槽3051的其中一个内。
由此,当离开收纳位置时,阻尼凸筋3041逐渐地从初始位置的凹槽3051内脱离并且逐渐地与阻尼面抵接,在继续转动支撑部件20时,阻尼凸筋3041与阻尼面产生干涉,弹片304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形成较大的摩擦力,进而提供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相对转动的阻尼力,在支撑部件20转动到支撑位置时,阻尼凸筋3041卡入另一个凹槽3051内以使得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相对位置得以限制。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阻尼凸筋3041位于凹槽3051内,从而可以避免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时阻尼凸筋3041和阻尼面始终产生摩擦力而导致的弹片304的变形,有利于提高弹片304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可以实现对支撑部件20和壳体1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具体而言,例如,凹槽3051为两个,两个凹槽3051之间的圆心角为75°。在收纳位置,阻尼凸筋3041位于其中一个凹槽3051内,在支撑部件20相对壳体10转动75°时处在支撑位置,阻尼凸筋3041位于另一个凹槽3051内。由此,当离开收纳位置时,阻尼凸筋3041逐渐地从初始位置的凹槽3051内脱离并且逐渐地与阻尼面抵接,在继续转动支撑部件20时,阻尼凸筋3041与阻尼面产生干涉,弹片304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形成较大的摩擦力,进而提供支撑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相对转动的阻尼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支撑部件20包括: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第一支撑部201与壳体10可转动地相连,阻尼部件30对第一支撑部201和壳体10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第二支撑部202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支撑部201以调整支撑部件20的长度。由此,通过调整支撑部件20的长度,从而可以调整充电座1对电子设备2的支撑高度,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201上设有收纳槽2012,收纳槽2012延伸至第一支撑部201的沿着第二支撑部202的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以形成避让口20121,在收纳位置,第二支撑部202收纳在收纳槽2012内。具体而言,例如,第一支撑部201的远离壳体10的一侧表面朝向靠近壳体10的方向凹入以形成收纳槽2012,收纳槽2012延伸至第一支撑部201的沿着第二支撑部202的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以形成避让口20121,在收纳位置,第二支撑部202收纳在收纳槽2012内。由此,结构简单,而且不额外占用空间,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收纳槽2012的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滑槽20122,第二支撑部202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滑块2021,滑块2021与滑槽20122滑动配合。由此,通过设置滑块2021与滑槽20122,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的滑动连接,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第二支撑部202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滑槽20122的在与支撑部件20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筋20123和第二限位凸筋20124,第一限位凸筋20123位于第二限位凸筋20124的远离避让口20121的一侧,在收纳位置,滑块2021限位在第一限位凸筋20123和滑槽20122的正对避让口20121的一侧槽壁之间,在支撑位置,滑块2021限位在第二限位凸筋20124和滑槽20122的邻近避让口20121的一侧槽壁之间。由此,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筋20123,从而可以保证只有在对第二支撑部202施加外力时,第二支撑部202才相对第一支撑部201滑动,避免第二支撑部202相对第一支撑部201的随意滑动,确保在收纳位置,第二支撑部202可靠地位于收纳槽2012内;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凸筋20124,这样支撑位置时,滑块2021限位在第二限位凸筋20124和滑槽20122的邻近避让口20121的一侧槽壁之间,从而在充电座1支撑电子设备2时,避免第二支撑部202滑动到收纳位置,有利于提高充电座1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02上设有防滑部2022。由此,通过设置防滑部2022,从而可以便于用户的手等置于防滑部2022滑动第二支撑部202,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图27-图28所示,充电座1包括:电路板40,电路板40位于壳体10内,充电接口102与电路板40电连接。由此,有利于保证充电座1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充电座1包括:无线充电模块50例如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模块50设在壳体10内且与电路板40电连接。具体而言,当需要对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2上的无线充电结构与无线充电模块50进行配合以对电子设备2进行无线充电。由此,结构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以及图13、图27-图28所示,充电座1包括:电池60,电池60位于壳体10内,电池60与电路板40电连接。由此,通过设置电池60,从而可以将充电座1当成充电宝使用,便于用户携带,在没有外接电源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充电,进一步地增加高充电座1的功能。
具体而言,当用户需要使用充电座1的充电宝功能时,对于具有无线充电结构的电子设备2来说,可以利用无线充电结构与无线充电模块50的配合,实现无线充电,而对于不具有无线充电模块50的电子设备2来说,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接口102和电子设备2的接头,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2充电的目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具有无线充电结构的电子设备2假如具有数据接口,也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接口102和电子设备2的数据接口,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2充电的目的。
当用户需要通过充电座1并且利用外接电源对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时,此时充电接口102可以通过数据线与适配器相连,适配器可以插入外接电源,并且利用无线充电模块50进行无线充电。
当用户需要通过充电座1并且利用外接电源对电池60进行充电时,此时充电接口102可以通过数据线与适配器相连,适配器可以插入都外接电源上。
可选地,电池60为多个,例如两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由此,有利于提高充电座1的电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有适于与电子设备2磁吸的磁性件70。由此,通过设置磁性件70,从而在利用充电座1支撑电子设备2时,可以避免电子设备2从充电座1脱离。
可选地,磁性件70为多个。多个磁性件70间隔开设置。由此,有利于提高对电子设备2的吸附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放置面,所述放置面适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具有充电接口;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设相连以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切换;
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对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
其中,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放置面间隔开的容纳槽,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支撑部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阻尼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在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轴孔;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在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插入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相对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
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设在所述轴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内周壁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壁之间,所述阻尼件为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内周壁之间的弹性密封圈和/或填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内周壁之间的阻尼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沿着所述支撑部件的转动中心线的一端通过所述阻尼部件与所述壳体转动相连,所述支撑部件的沿着所述支撑部件的转动中心线的另一端设置连接轴和连接孔的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连接轴和连接孔的另一个,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接孔转动相连且间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弹片和配合轴,所述弹片弯折设置以限定出配合孔,所述配合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弹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壳体的另一个上,所述配合轴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的内周壁设有阻尼凸筋,所述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周向间隔开的凹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壁被构造成为阻尼面,所述阻尼面与所述阻尼凸筋抵接,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阻尼凸筋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凹槽内,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阻尼凸筋位于其余的所述凹槽的其中一个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阻尼部件对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壳体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调整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沿着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以形成避让口,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第二支撑部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在与所述支撑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凸筋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的远离所述避让口的一侧,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滑块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和所述滑槽的正对所述避让口的一侧槽壁之间,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滑块限位在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和所述滑槽的邻近所述避让口的一侧槽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防滑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多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适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磁吸的磁性件。
CN202011590005.6A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Active CN112737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0005.6A CN112737029B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0005.6A CN112737029B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029A true CN112737029A (zh) 2021-04-30
CN112737029B CN112737029B (zh) 2023-06-30

Family

ID=75607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0005.6A Active CN112737029B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70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3053A (zh) * 2022-08-05 2023-04-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支架及连接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7376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arging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8226602U (zh) * 2018-03-26 2018-12-11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US20190326767A1 (en) * 2018-04-10 2019-10-24 Eagle Fan Adjustabl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111765353A (zh) * 2020-07-31 2020-10-13 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翻转式支撑机构及无线充电座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7376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arging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8226602U (zh) * 2018-03-26 2018-12-11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US20190326767A1 (en) * 2018-04-10 2019-10-24 Eagle Fan Adjustabl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111765353A (zh) * 2020-07-31 2020-10-13 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翻转式支撑机构及无线充电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3053A (zh) * 2022-08-05 2023-04-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支架及连接壳
CN116033053B (zh) * 2022-08-05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支架及连接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029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0176B1 (en) Battery charger
US8067922B2 (en) Universal battery charger with adjustable pocket
CN105762560A (zh) 万用插座
CN112886311B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02495792U (zh) 带旋转插头的移动电源
CN112737029A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EP1235312A1 (en) Power conversion adapter
US20230069686A1 (en) Charging base
KR101734562B1 (ko) 차량용 무선전력전송기
EP1615410A1 (en) Desktop holder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79164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lectable battery connection structure
CN213185915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KR101658200B1 (ko) 모바일 단말을 위한 휴대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US20200366109A1 (en) Portable power bank
CN112769176B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CN215601074U (zh) 一种具有充电时防脱功能的移动电源
CN107785945B (zh) 一种接口位置可调的底座
JPH06349527A (ja) 充電装置
CN217387613U (zh) 一种充电头
JP3458061B2 (ja) 充電器
CN216489847U (zh) 电容笔无线充充电盒
JP2003051875A (ja) 無線電話機用充電装置
CN216215937U (zh) 充电宝
CN212354986U (zh) 便携式设备充电收纳装置
CN220402108U (zh) 壳体组件和储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