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3203A -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3203A
CN112733203A CN202110050250.6A CN202110050250A CN112733203A CN 112733203 A CN112733203 A CN 112733203A CN 202110050250 A CN202110050250 A CN 202110050250A CN 112733203 A CN112733203 A CN 112733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risk value
user
local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02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轩
张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0502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3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3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32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5369 priority patent/WO202215174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8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e.g. flu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将包括所述本地风险值、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对接触数据的实时更新及上链存储,可以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染性疾病有着传染性强的特点,其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最好的预警方式就是避免接触患病者。
现有技术中,为了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展,推出了“健康标识”制度,如“健康码”。健康标识本质上是对被检测人员感染病毒风险高低的表示,监管机构可依据该健康标识输出的信息,针对被检测人员是否具备感染病毒的风险进行初步判断,然后针对判定具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检测。然而,现有基于健康标识判定并输出感染风险的实质仅仅是依赖对地理区域的划分。一旦在某地理区域内出现疫情的确诊患者或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则直接将该地理区域所处较大的地理范围(街道、县、市等)都划分标识为病毒感染的中度或者高度风险范围。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处于该地理范围内生活、但实际并不存在病毒感染风险的部分居民,同样会被判定为具有高度感染风险。如此,在依据现有健康码判断感染风险后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会白白耗费掉大量的人工作业,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在上出现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时,如何准确存储接触数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接触数据存储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
将包括所述本地风险值、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包括:
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所述接触数据包括所述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将所述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配置于用户终端,包括:
接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
接触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包括所述本地风险值、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包括:
接触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所述接触数据包括所述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接触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用户终端,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将包括所述本地风险值、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对接触数据的实时更新及上链存储,可以提高接触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及时对接触者进行感染风险更新、掌握感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用户终端中的接触数据进行存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接触数据存储装置来执行,该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承载有轻量级节点的用户终端中。该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
如图1所示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其中,当前用户可以理解为当前用户终端所属用户,接触用户可以理解为与当前用户接触过的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用户。可选的,密切接触条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对于密切接触的定义,在用户间的距离进入美国CDC对于密切接触的定义的距离则判定为密切接触。
当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发生接触时,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通信信号进行连接后交互,具体的,通过用户终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用户终端通过通信信号扫描,记录所有扫描到的被判定为密切接触情况的用户终端的账户地址,把这些记录存储到用户终端本地。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通过对通信信号进行编码,并将账户地址和编码结果,经过通信广播发送给周围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周围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即可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
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可以唯一标识接触事件。示例性的,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可以包括接触事件发生的时间,还可以包括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发生接触事件时对应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具体的,发生接触事件时对应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可以包括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 Address,IP地址)和/或坐标地址。接触附加信息至少包括接触风险值,接触风险值用来表征用户的感染风险。
示例性的,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间交互时,通信信号可以是蓝牙,也可以是无线热点,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用户终端的无线热点或者蓝牙等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后,即可实现用户终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讯。具体的,用户终端间的通讯过程可参考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Point,AP)的广播功能,作为广播信息的一端可以通过预定义指令广播功能将预定义的指令中携带的接触信息加入信标帧或其他数据包中,并定期的向外广播;而作为接收信息的一端可以定期的打开无线通信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功能,扫描周围的AP信息,并在获取到预定义的指令时保存数据以及执行其他所需的逻辑功能。可选的,用户终端间的通讯过程也可以参考蓝牙的搜索功能,用户双方在蓝牙配对成功的情况下,互相将接触信息加入信息帧或其他数据包后发送给对方,互相接收到数据后保存对方发来的数据并执行其他所需的逻辑功能。在收到对方的地址后,用户终端要将该地址储存在本地,以便自己获得风险值时可以及时将自己的风险值传递给自己曾经接触过的其他用户的账户。
具体的,在用户终端中可能存在恶意发送风险值者,将自己的风险值无选择或恶意发送给自己并未发生接触的其他用户终端,对其他用户终端造成错误的预警而导致对方用户的恐慌。而在用户终端间发生接触时,将对方的地址信息储存在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本地,从而当收到其他用户发来的风险值时可以查询该用户的地址是否储存在本地,保证必须是发生过接触的用户才可以发送风险值。
为了准确更新接触风险值,追踪风险值的传递,进而通过接触风险值准确预估用户的感染风险,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接触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接触风险值的初始值;相应的,可以根据当前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本地风险值的初始值。
为了便于大规模表征感染风险,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的风险等级确定用户的风险值。示例性的,若A省B市C街道由疫情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则对应的,A省B市C街道的用户对应的风险值,也由高风险值调整为中风险值。
S120、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
其中,本地风险值是在当前接触事件发生时当前用户的风险值,接触风险值是当前接触事件发生时接触用户的风险值。
可以理解的,感染风险较低的用户和感染风险较高的用户发生接触后,感染风险较低的用户的感染风险会有所升高。
为了反映接触事件对感染风险的影响,同时提高本地风险值更新效率,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的大小更新本地风险值。具体的,若本地风险值小于接触风险值,则将接触风险值作为本地风险值;若本地风险值不小于接触风险值,则禁止更新本地风险值。
示例性的,用户A和用户B发生接触事件时,A的风险值为4,B的风险值为10。若以用户A为当前用户,则用户B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A的本地风险值为4,接触风险值为10。显然,解除风险值10大于本地风险值4,则接触事件发生后更新本地风险值为10。若以用户B为当前用户,则用户A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B的本地风险值为10,接触风险值为4。显然,本地风险值10大于接触风险值4,则接触事件发生后不更新本地风险值。
为了进一步细化区分感染风险大小,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引入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的平均值,若本地风险值小于接触风险值,则将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的平均值作为本地风险值;若本地风险值不小于接触风险值,则禁止更新本地风险值。
示例性的,用户A和用户B发生接触事件时,A的风险值为4,B的风险值为10。若以用户A为当前用户,则用户B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A的本地风险值为4,接触风险值为10,则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的均值为7。显然,接触风险值10大于本地风险值4,则接触事件发生后更新本地风险值为7。若以用户B为当前用户,则用户A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B的本地风险值为10,接触风险值为4。显然,本地风险值10大于接触风险值4,则接触事件发生后不更新本地风险值。
S130、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其中,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可以包括接触事件发生的时间,还可以包括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发生接触事件时对应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相应的,本地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发生的时间,还可以包括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发生接触事件时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
当本地风险值更新完成时,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可以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本地基本信息和从接触用户获得的接触基本信息在内的接触数据打包,并将打包后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存储。
为了有效保护用户间发生接触事件时接触信息的匿名性和安全性,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还可以根据接触双方的公钥和包括本地风险值、本地基本信息和接触基本信息在内的接触数据,生成数字签名后的接触数据,并根据智能合约的要求向服务器端发送数字签名后的接触数据,供服务器在共识机制验证正确性和真实性后将接触数据写入区块链。
其中,智能合约是由服务器部署在区块链上的,用于保证所有参与节点都按照既定逻辑执行。由于参与校验的节点为多个服务器节点,如果某个节点的智能合约被修改,服务器节点可以对它进行监督,因此无法通过服务器节点们的校验而不会被承认,即修改无效。智能合约要求发生接触事件的用户双方互存对方的接触基本信息,更新风险值,将接触用户的公钥、自己的公钥和接触数据组合起来,并在数字签名后发送给服务器。所谓共识机制,可以理解为,在拥有记账权的服务器节点将接触数据写入区块后,需要其他服务器节点与它达成共识机制,之后才能将区块加入到区块链中。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接触用户双方的公钥和接触用户双方之间的联系被泄露时,接触信息仍然是不可被外人查看的情况,在用户终端将数字签名后的接触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接触信息通过哈希函数来再次加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用户终端,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对接触数据的实时更新及上链存储,可以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达到了及时对接触者进行感染风险计算、掌握感染情况的效果。通过分布式存储接触用户的地址等接触数据并采用对等网络(Peer to Peer,P2P)的方式通信,也减轻了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和安全隐患。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从众多的候选用户中准确筛选出接触用户,保证风险值传递的准确性,在进行接触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用户的通信信号强度,确定各候选用户与当前用户的通信距离;根据通信距离,从至少一个候选用户中筛选接触用户。
当当前用户和候选用户发生接触时,通过用户终端的无线热点或者蓝牙等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后,即可实现用户终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讯。具体的,若用户终端间采用无线热点连接通信,用户终端可以定期的打开WIFI接入功能,扫描周围的AP信息,根据WIFI强度确定各候选用户与当前用户的通信距离。若通信距离在预设的接触阈值范围内,则从候选用户中筛选出接触用户。若通信距离都不在预设的接触阈值范围内,则候选用户中不存在接触用户。也可以参考蓝牙的搜索功能,用户双方在蓝牙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候选用户的用户终端的蓝牙信号强度,确定候选用户与当前用户的通信距离;若通信距离在预设的接触阈值范围内,则该候选用户是接触用户。若通信距离都不在预设的接触阈值范围内,则候选用户不是接触用户。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接触数据存储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用户的用户终端定位坐标,确定各候选用户与当前用户的物理距离;根据物理距离,从至少一个候选用户中筛选接触用户。若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和候选用户的用户终端的物理距离在预设的接触阈值范围内,则该候选用户为接触用户,否则不是接触用户。
当医院等权威机构诊断出某用户拥有风险时,可以在不泄露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向该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发送与风险情况对应的风险值。为了避免没有风险值的用户终端恶意发送风险值造成恐慌,服务器只给医院、卫健委等权威机构开放对诊断出感染用户发送风险值的权限。
当用户在被诊断出感染的情况下,该用户的风险值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历史接触数据不再准确。为了保证历史接触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风险回溯。在进行风险回溯时,用户终端需要向在窗口期内发生过接触事件的至少一个接触用户发送风险回溯事务请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需要获取风险回溯事务请求;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包括接触用户在接触事件对应的标准风险值;根据标准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并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其中,标准风险值可以理解为,与当前用户发生过历史接触的接触用户在当时发生接触事件时对应的历史接触风险值。
具体的,进行风险回溯需要回溯窗口期的时间,并从回溯后的时间开始至收到风险值为止的这段时间中,向本地储存的历史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发送相应的标准风险值。在这种传递过程中,风险值会随着传递的次数增加而递减,直至递减为0,这样符合一个用户与第一感染用户中间间隔的接触用户越多,其感染的风险越低的实际情况。窗口期根据不同疾病的防疫窗口期会有所不同,具体某种疾病的传染窗口期可以由医学权威部门裁定。
相应的,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其他用户发来的标准风险值后,用户终端将来源地址和自己之前存储的历史接触用户的地址做一遍遍历对比,这样可以避免某些恶意的用户终端向没有与自身发生过接触的用户终端发送风险值值而引起恐慌的情况。
根据标准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本地风险值小于标准风险值,则将标准风险值作为本地风险值;若本地风险值不小于标准风险值,则禁止更新本地风险值。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引入本地风险值和标准风险值的平均值,若本地风险值小于标准风险值,则将本地风险值和标准风险值的平均值作为本地风险值;若本地风险值不小于标准风险值,则禁止更新本地风险值。
为了便于完成风险回溯事务,进而保证历史接触数据的准确性,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根据标准风险值更新接触用户在接触事件的接触附加信息时,关联生成风险回溯事务请求;其中,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风险值。
其中,关联生成风险回溯事务请求可以理解为,在根据标准风险值更新接触用户在接触事件的历史接触风险值时,关联生成与接触用户在窗口期内发生接触事件的风险回溯事务请求。
示例性的,用户A被权威机构更新了本地风险值,回溯窗口期,在窗口期内,用户A与用户B、用户C、用户D均发生历史接触事件。以用户B为当前用户,用户A为历史接触用户,根据历史接触用户A在对应的历史接触事件的标准风险值,更新当前用户B的本地风险值,同时生成与用户B相关的风险回溯请求,用于回溯更新在用户B的窗口期内与用户B发生过历史接触事件的其他用户的接触附加信息。若用户B在窗口期内与用户E、用户F、用户G均产生历史接触事件,则需要根据用户B在对应历史接触事件的标准风险值,分别更新用户E、用户F和用户G的本地风险值。其中,用户B在对应历史接触事件的标准风险值是变化的,会随着传递的次数增加而递减。这样符合一个用户与第一感染用户中间间隔的接触用户越多,其感染的风险越低的实际情况。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接触数据进行存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接触数据存储装置来执行,该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承载有区块链节点的电子设备中。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具备一定数据运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的服务器。
如图2所示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包括如下步骤:
S210、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接触数据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其中,当前用户可以理解为当前用户终端所属用户,接触用户可以理解为与当前用户接触过的满足密切接触条件的用户。可选的,密切接触条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于密切接触的定义,在用户间的距离进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于密切接触的定义的距离则判定为密切接触。
接触基本信息,可以理解为,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发生接触时,通过用户终端的通信信号进行连接后交互,获取的接触用户的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数据的事件标识,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可以唯一标识接触事件。可选的,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可以包括接触事件发生的时间;或者可选的,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还可以包括当前用户和接触用户发生接触事件时对应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具体的,发生接触事件时对应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可以包括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的IP地址和/或坐标地址。相应的,本地基本信息为当前用户自身存储在本地的信息,也可以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本地风险值是当前用户与接触用户接触时自身的风险值,用来表征用户的感染风险。
为了将接触数据存入区块链,需要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数据存储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身份标识(Identitydocument,ID),用来唯一标识用户终端。相应的,区块链节点接收到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后,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接触数据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S220、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在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后,进一步的,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将接收的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接触数据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对接触数据的实时上链存储,可以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达到了及时对接触者进行感染风险计算、掌握感染情况的效果。
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防篡改性,为了保证上链数据的准确性,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之前,还需要对本地风险值进行验证。在对本地风险值进行验证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当前时段内当前用户与至少一个历史接触用户在对应历史接触事件的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接着,根据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确定历史调整风险值;最后,根据当前时段内当前用户的历史初始风险值和至少一个历史调整风险值,对本地风险值进行验证。
风险值在传递时,会被服务器按接触用户地址,当前用户地址,历史接触风险值来组成历史接触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该数据库用来追踪风险值以保证用户间的风险值传递准确无误,以便于检测感染风险。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维护的向当前用户账户地址传递的全部风险值计算历史调整风险值,根据历史调整风险值对历史初始风险值进行调整,并对比当前用户的历史本地风险值和调整后的本地风险值来确定是否在风险值的传递阶段出现误差。
在根据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确定历史调整风险值时,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若历史本地风险值小于历史接触风险值,则将历史调整风险值为历史接触风险值和历史本地风险值的差值;若历史本地风险值不小于历史接触风险值,则历史调整风险值为0。
示例性的,当前时段内用户A和用户B发生过历史接触事件时,A的历史风险值为4,B的历史风险值为10。若以用户A为当前用户,则用户B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A的历史本地风险值为4,历史接触风险值为10。显然,历史接触风险值10大于历史本地风险值4,则历史调整风险值为两者的差值,取6。若以用户B为当前用户,则用户A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B的历史本地风险值为10,历史接触风险值为4。显然,历史本地风险值10大于历史接触风险值4,则历史调整风险值为0,不用对历史本地风险值进行调整。
为了进一步细化区分感染风险大小,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引入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的差值的一半,若历史本地风险值小于历史接触风险值,则将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的差值的一半作为历史调整风险值;若历史本地风险值不小于历史接触风险值,则历史调整风险值为0,无需对历史本地风险值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当前时段内用户A和用户B发生过历史接触事件时,A的历史风险值为4,B的历史风险值为10。若以用户A为当前用户,则用户B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A的历史本地风险值为4,历史接触风险值为10。显然,历史接触风险值10大于历史本地风险值4,则历史调整风险值为两者的差值的一半,取3。若以用户B为当前用户,则用户A为接触用户,相应的,当前用户B的历史本地风险值为10,历史接触风险值为4。显然,历史本地风险值10大于历史接触风险值4,则历史调整风险值为0,无需对历史本地风险值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用户间风险值的传递准确无误,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遍历区块链中的接触数据,与数据库中的风险值传递信息做对比,来保证具有风险值的用户接触过的用户都被传递了风险值而没有遗漏,同时也保证了不该得到风险值的人不会被误传风险值。
为了准确估计当前用户的健康情况,在存储接触数据的过程中,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触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示例性的,接触数据中的风险值可以设置高、中、低三个区间,可以理解的,风险值高的健康等级低,相应的,风险值低的健康等级高。可选的,可以将本地风险值与至少一个预设风险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当然,本申请仅以三个区间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风险值区间的数量进行调整,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医院等权威机构可以根据诊断结果确定用户的健康等级。当医院等权威机构诊断出某用户拥有风险时,可以在不泄露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向该用户的用户终端地址发送与风险情况对应的风险值。为了避免没有风险值的用户终端恶意发送风险值造成恐慌,服务器只给医院、卫健委等权威机构开放对诊断出感染用户发送风险值的权限。
当用户在被诊断出感染的情况下,该用户的风险值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历史接触数据不再准确。为了保证历史接触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风险回溯。在进行风险回溯时,区块链节点需要接收本地风险更新数据,并将本地风险更新数据上链存储。其中,本地风险更新数据由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响应于风险回溯事务请求,根据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接触用户的标准风险值对本地风险值进行更新后生成。示例性的,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本地风险更新数据确定更新后的本地风险值并与当前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实施例三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将接触用户的用户终端统称为接触终端,将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统称为当前终端。
S301、接触终端根据接触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接触风险值的初始值;以及,当前终端根据当前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本地风险值的初始值。
S302、接触终端生成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
其中,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S303、接触终端将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发送给当前终端。
S304、当前终端根据发送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当前终端和接触终端间的通信距离。
S305、根据当前终端和接触终端间的通信距离确定接触用户。
S306、将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存储在本地。
S307、判断本地风险值是否小于接触风险值。若是,则执行S308A;否则,执行S308B。
S308A、将本地风险值更新为接触风险值。
S308B、禁止更新本地风险值。
S309、生成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的接触数据签名;
S310、对接触数据进行数字签名。
S311、当前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包括接触数据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
其中,数据存储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身份标识。
S312、区块链节点根据数据存储事务请求中的接触数据确定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
S313、根据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确定历史调整风险值。
S314、根据历史初始风险值和历史调整风险值对本地风险值进行验证。
S315、若验证通过,则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S316、将本地风险值与预设风险阈值进行比较。
S317、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
S318、接触终端调整自身标准风险值。
S319、向当前终端发送包括标准风险值的风险回溯事务请求。
S320、当前终端根据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的标准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
S321、当前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本地风险更新数据。
S322、区块链节点根据本地风险更新数据确定更新后的本地风险值并与当前终端的终端标识关联存储。
S301-S308适用于根据即时接触事件相关的接触数据更新风险值的情况,S318-S322适用于回溯时根据非即时接触事件相关的接触数据更新风险值的情况,两个过程可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接触数据的实时更新及上链存储,可以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达到了及时对接触者进行感染风险计算、掌握感染情况的效果。通过分布式存储接触用户的地址等接触数据并采用对等网络的方式通信,也减轻了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和安全隐患。
实施例四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图,该实施例适用于对用户终端的接触信息进行存储的情况,该装置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承载有区块链轻节点的用户终端中。
如图4所示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接触信息获取模块410、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420和接触数据发送模块430。其中,
接触信息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420,用于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
接触数据发送模块430,用于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接触数据的实时更新及上链存储,可以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
进一步的,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420,具体用于:
若本地风险值小于接触风险值,则将接触风险值作为本地风险值;
若本地风险值不小于接触风险值,则禁止更新本地风险值。
进一步的,接触风险值根据接触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
本地风险值根据当前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通信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用户的通信信号强度,确定各候选用户与当前用户的通信距离;
接触用户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距离,从至少一个候选用户中筛选接触用户。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回溯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险回溯事务请求;其中,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包括接触用户在接触事件对应的标准风险值;
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标准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并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相应的,回溯请求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根据标准风险值更新接触用户在接触事件的接触附加信息时,关联生成风险回溯事务请求;其中,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风险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数据存储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图,该实施例适用于对接触信息进行存储的情况,该装置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承载有区块链节点的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接触数据获取模块510和接触数据存储模块520。其中,
接触数据获取模块510,用于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接触数据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接触数据存储模块520,用于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其中,接触数据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接触数据的实时更新及上链存储,可以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防止他人对区块链存储的数据的恶意修改,提升接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准确确定接触者及其感染风险提供依据。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历史接触事件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时段内当前用户与至少一个历史接触用户在对应历史接触事件的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
历史调整风险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确定历史调整风险值;
本地风险值验证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段内当前用户的历史初始风险值和至少一个历史调整风险值,对本地风险值进行验证。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健康等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触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
相应的,健康等级确定模块,包括:
风险值比较单元,用于将本地风险值与至少一个预设风险阈值进行比较;
健康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更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本地风险更新数据;其中,本地风险更新数据由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响应于风险回溯事务请求,根据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接触用户的标准风险值对本地风险值进行更新后生成;
更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本地风险更新数据上链存储。
上述接触数据存储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具备执行应用程序升级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的用户终端设备,包括:输入装置610、输出装置620、处理器630以及存储装置640。
其中,输入装置610,用于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
输出装置620,用于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30;
存储装置64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30为例,该用户终端设备中的输入装置61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与输出装置620、处理器630以及存储装置640相连,且处理器630和存储装置640也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630可以控制输入装置610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还可以控制处理器630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还可以控制输出装置620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该用户终端设备中的存储装置64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接触数据存储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4所示的接触信息获取模块410、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420和接触数据发送模块430)。处理器6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64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用户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触数据存储方法。
存储装置64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等)。此外,存储装置6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64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3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施例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包括:输入装置710、输出装置720、处理器730以及存储装置740。
其中,输入装置710,用于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
输出装置720,用于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30;
存储装置74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730为例,该区块链节点设备中的输入装置71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与输出装置720、处理器730以及存储装置740相连,且处理器730和存储装置740也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节点设备中的处理器730可以控制输入装置710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还可以控制处理器730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还可以控制输出装置720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该区块链节点设备中的存储装置74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升级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5所示的接触数据获取模块510和接触数据存储模块520)。处理器7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74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区块链节点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触数据存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区块链节点设备可以是具备一定数据运算和存储能力的服务器。
存储装置74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7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74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3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接触数据存储装置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根据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接触风险值,更新本地风险值;将包括本地风险值、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应用程序升级装置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包括: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接触数据包括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将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
将包括所述本地风险值、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包括:
若所述本地风险值小于所述接触风险值,则将所述接触风险值作为所述本地风险值;
若所述本地风险值不小于所述接触风险值,则禁止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风险值的初始值根据所述接触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
所述本地风险值的初始值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健康状态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候选用户的通信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候选用户与所述当前用户的通信距离;
根据所述通信距离,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用户中筛选所述接触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风险回溯事务请求;所述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包括所述接触用户在所述接触事件对应的标准风险值;
根据所述标准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并发送至所述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风险回溯事务请求,包括:
在根据所述标准风险值更新所述接触用户在所述接触事件的接触附加信息时,关联生成所述风险回溯事务请求;
其中,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所述接触用户的接触风险值。
7.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所述接触数据包括所述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将所述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接触数据上链存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时段内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一个历史接触用户在对应历史接触事件的历史本地风险值和历史接触风险值;
根据所述历史本地风险值和所述历史接触风险值,确定历史调整风险值;
根据所述当前时段内所述当前用户的历史初始风险值和至少一个所述历史调整风险值,对所述本地风险值进行验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触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触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包括:
将所述本地风险值与至少一个预设风险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健康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本地风险更新数据;其中,所述本地风险更新数据由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终端响应于风险回溯事务请求,根据所述风险回溯事务请求中接触用户的标准风险值对本地风险值进行更新后生成;
将所述本地风险更新数据上链存储。
12.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用户终端,包括:
接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用户对应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和接触附加信息;其中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所述接触附加信息包括接触风险值;
本地风险值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所述接触风险值,更新所述本地风险值;
接触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包括所述本地风险值、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和本地基本信息的接触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上链存储。
13.一种接触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区块链节点,包括:
接触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当前用户的数据存储事务请求,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与对应接触用户之间的接触数据;所述接触数据包括所述接触用户的接触基本信息、所述当前用户的本地风险值和本地基本信息;所述接触基本信息包括接触事件的事件标识;
接触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接触数据上链存储。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接触数据存储方法。
CN202110050250.6A 2021-01-14 2021-01-14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733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0250.6A CN112733203A (zh) 2021-01-14 2021-01-14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115369 WO2022151741A1 (zh) 2021-01-14 2021-08-30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0250.6A CN112733203A (zh) 2021-01-14 2021-01-14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3203A true CN112733203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59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0250.6A Pending CN112733203A (zh) 2021-01-14 2021-01-14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3203A (zh)
WO (1) WO20221517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1741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南方科技大学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06334A1 (en) * 2016-01-14 2017-07-20 Stuart Tin Fah Huang Proximity Trac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1415755A (zh) * 2020-04-30 2020-07-14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流行病防护的辅助监测系统
CN111462918A (zh) * 2020-03-29 2020-07-28 北京天仪百康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情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524613A (zh) * 2020-04-27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轨迹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653358A (zh) * 2020-05-29 2020-09-11 鹏城实验室 感染风险评估方法、第一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73904A (zh) * 2020-09-10 2020-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监控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5261A (zh) * 2020-09-23 2020-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潜在感染者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03231A (zh) * 2020-10-10 2021-01-0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1439B2 (ja) * 2013-06-04 2019-05-15 プロテウス デジタル ヘル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ータ収集および転帰の査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1354472A (zh) * 2020-02-20 2020-06-30 戴建荣 一种传染病传播监测预警系统和方法
CN111341463B (zh) * 2020-03-17 2023-08-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疫情排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3203A (zh) * 2021-01-14 2021-04-30 南方科技大学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06334A1 (en) * 2016-01-14 2017-07-20 Stuart Tin Fah Huang Proximity Trac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1462918A (zh) * 2020-03-29 2020-07-28 北京天仪百康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疫情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524613A (zh) * 2020-04-27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轨迹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415755A (zh) * 2020-04-30 2020-07-14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流行病防护的辅助监测系统
CN111653358A (zh) * 2020-05-29 2020-09-11 鹏城实验室 感染风险评估方法、第一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73904A (zh) * 2020-09-10 2020-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监控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5261A (zh) * 2020-09-23 2020-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潜在感染者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03231A (zh) * 2020-10-10 2021-01-0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1741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南方科技大学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1741A1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2168B (zh) 一种机器学习任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155509B (zh) 用于基于动态个人信息来提供连续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06888430B (zh) 一种可信的传感云数据收集评估方法
CN111652446A (zh) 传染病感染风险的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3577A (zh) 一种用于传染病人跟踪及感染风险检测的方法
CN111768594B (zh) 密切接触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20810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controlling epidemics
CN11188148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Xiong et al. REACT: Real-time contact tracing and risk monitoring using privacy-enhanced mobile tracking
WO2022142443A1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3231A (zh) 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8573B (zh) 一种设备指纹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947259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健康数据校验方法、设备及服务器
CN112738121A (zh) 密码安全态势感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3203A (zh) 接触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1144B (zh) IoT设备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Ye et al. A framework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nitoring with automated contact tracing—A case study of COVID-19
CN108959873B (zh) 远程医疗系统认证方法
Juneidi Covid-19 tracing contacts apps: technical and privacy issues
CN117081861B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数据管理系统
CN113286302A (zh)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蠕虫检测的基于区块链的节点身份认证方案
Dua et al. Combating software and Sybil attacks to data integrity in crowd-sourced embedded systems
US11764980B2 (en) Digital contact tracing security and privacy with proximity-based ID exchange with a time-based distance-bounding
CN114640541A (zh) 一种分布式架构中微服务之间认证的方法
CN116226818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投票方法、投票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