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2948A -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2948A
CN112732948A CN202110036874.2A CN202110036874A CN112732948A CN 112732948 A CN112732948 A CN 112732948A CN 202110036874 A CN202110036874 A CN 202110036874A CN 112732948 A CN112732948 A CN 112732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information
sequence
character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68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2948B (zh
Inventor
马良有
钟志坚
孙炎森
徐晓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68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294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03687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7329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2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2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2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2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26Character encod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判断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若存在,则将所述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并基于该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获取验证结果。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如果存在一字两码或者一字多码的情况下,对用户身份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007年6月,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建成运行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联网核查系统),连接了全国17万个银行机构网点。银行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规定需要核对相关自然人居民身份证的,可通过该系统核查相关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信息,从而方便、快捷地验证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件的真实性。联网核查的基本方法是,银行机构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向联网核查系统提交相关个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号码。当系统核对一致时,反馈核对一致的提示以及相关个人的身份证照片;当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或者公民身份号码不存在时,系统进行相应的提示。
银行柜面通过高拍仪/身份证阅读器读出客户身份证芯片中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发往联网核查系统,联网核查系统返回核查的结果,只有提交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完全一致,才能核查成功。在背景技术中,一些存在一字多码的生僻字,在扫描身份证后发往联网核查系统,却报出“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需要银行柜员能手工修改生僻字的PUA编码为对应的Unicode正式码,则联网核查成功,查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如果存在一字两码或者一字多码的情况下,对用户身份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
判断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若存在,则将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
基于预处理序列和标识信息验证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证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照、军官证、武装警察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信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包括:
分别查询文字信息中的每个文字是否存在于第一数据库中和/或第二数据库;
若至少一个文字存在,则判断文字信息中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为一字两码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为一字三码数据库;
预处理序列包括存储格式序列和对应的编码序列,存储格式序列的位数和文字数量一致,存储格式中的每一位用于表示相对应文字位置的类型;
编码序列为按照文字顺序,基于存储格式序列对文字分别进行编码后得到的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预处理序列和标识信息验证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包括:
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获取与标识信息对应的身份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包括:
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确定在身份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不存在,则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直到遍历完编码序列中所有的元素;
若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编码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均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不存在对应的记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存在,则将所述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证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照、军官证、武装警察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包括:
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分别查询所述文字信息中的每个文字是否存在于第一数据库中和/或第二数据库;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若至少一个文字存在,则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为一字两码数据库,所述第二数据库为一字三码数据库;
所述预处理序列包括存储格式序列和对应的编码序列,所述存储格式序列的位数和文字数量一致,所述存储格式中的每一位用于表示相对应文字位置的类型;
所述编码序列为按照所述文字顺序,基于所述存储格式序列对所述文字分别进行编码后得到的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验证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若存在,则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身份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不存在,则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直到遍历完所述编码序列中所有的元素;
若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编码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均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不存在对应的记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一种身份验证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一种身份验证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文字信息中存在第一类型文字时,对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并基于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解决了涉及“一字多码”生僻字客户办理银行联网核查身份证业务时,由于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生僻字由一个编码被更新为另一个编码,人为造成了与身份证芯片不一致,导致联网核查失败,影响生僻字客户开展金融业务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型文字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型文字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型文字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判断模块结构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验证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如图1所示的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信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证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照、军官证、武装警察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社会保障卡。
对应的,每种身份证件都对应有唯一识别用户的标识,居民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均含有居民身份证号码,用于标识中国公民的身份。
其他的,军官证用于标识军人的身份,护照用于标识外国公民的身份,武装警察证用于标识武警身份、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用于标识港澳居民身份、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用于标识台湾居民身份,其他的还有驾照,医保卡等。每种身份证件都有自己的号码规则,基于不同的场景,可以识别不同的身份证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是公司或者法人,则营业执照和公司名称可以标识企业,企业的组织代码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身份证标识。
步骤S12、判断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包括:
步骤121、分别查询文字信息中的每个文字是否存在于第一数据库中和/或第二数据库;
步骤122、若至少一个文字存在,则判断文字信息中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步骤123、若均不存在,则判定文字信息中不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文字类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型文字和第二类型文字。其中,第一类型文字被定义为一码多字类型,其中,一码多字包括一码两字和一码三字。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存储一字两码文字以及与对应的编码的第一对照关系,第二数据库存储一字三码的文字及与对应的编码的第二对照关系。如果有更多的情况,分别存储到不同的数据库。
对涉及“一字两码”/“一字三码”(下面简称“一字多码”)的情况说明如下。
1995年的GBK规范和2000年的GB18030-2000国家标准造成了52个汉字的“一字两码”,如
Figure BDA0002893489270000061
等。
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始换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上的手写生僻字(又称“冷僻字”)在换发二代证时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未收录该生僻字,经上报公安部同意后,将由人口信息字库和输入法厂商使用GB13000标准(等同Unicode编码)中的PUA区自定义编码对该生僻字安排一个临时编码(PUA编码)。随后,经有关部门提交到Unicode/ISO组织,该生僻字被正式收录后,就有了Unicode正式码,于是形成“一字两码”现象。可能因为管理台帐等原因,有3个汉字编了2次PUA编码,导致“一字三码”现象。
据统计,超过6000万人的名字中使用了生僻汉字。涉及“一字两码”/“一字三码”(下面简称“一字多码”)生僻字的身份证不在少数。
示例的,如图2所示的GB18030附录E部分截图,该部分“一字两码”是由GBK规范制定者造成的。
示例的,如图3所示的部分一字两码示意图,该部分“一字两码”是由人口信息系统造成的。
示例的,如图4所示,图4为目前发现的人口信息系统“一字三码”生僻字。
具体的,以公民身份证为例说明一码多字的情况。如果遇到生僻字,身份证芯片中保存的有可能是生僻字的PUA编码,而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中该字的编码有可能被更新为对应的Unicode正式码;理论上也存在反过来的情况。假如一个银行的客户在银行柜面通过高拍仪/身份证阅读器读出姓名发往联网核查系统,却报“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若银行柜员能手工修改生僻字的PUA编码为对应的Unicode正式码,则联网核查成功。若一个客户姓名含一个“一字两码”生僻字且是上述情况,则可能需要核查2次才能成功;若一个客户姓名含一个“一字两码”生僻字和一个“一字三码”生僻字且是上述情况,则可能需要核查2×3=6次才能成功。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联网核查系统要求姓名完全一致,而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PUA编码字又可能被更新为Unicode正式码或制发身份证时为Unicode正式码而过后却被更新为对应的PUA编码字,人为造成了与身份证芯片不一致。据悉人口信息系统目前的“一字多码”生僻字超过3000个。
步骤S13、若存在,则将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
如果识别身份证名字中不含一码多字的情况,直接将身份证件信息中的文字(身份证中是姓名)和身份标识(身份证号码)联网核查系统,在姓名和身份证号一致的情况下,返回和身份证号对应的照片。
如果名字中间有一码多字的文字,则需要执行预处理的过程,得到预处理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处理序列包括存储格式序列和对应的编码序列,存储格式序列的位数和文字数量一致,存储格式中的每一位用于表示相对应文字位置的类型;
编码序列为按照文字顺序,基于存储格式序列对文字分别进行编码后得到的集合。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具体对每一个姓名字符分别进行编码;
具体的,对包含“一字多码”生僻字的姓名,查“一字多码”对照关系(包含上述的第一对照关系和第二对照关系)得到每个姓名字符位置的一个或多个编码记为Ci[]数组,记录编码数减1得到一个数字序列Nm,证件阅读器读出的姓名编码对应Ci[]数组下标0从而得到一个全0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作加1操作是如下的规则:
对每一个姓名字符,如果不属于“一字多码”,则这一位它是1进制数,永远为0,加1时保持为0然后进位;
对每一个姓名字符,如果属于“一字两码”,则这一位它是2进制数,取值为0和1,为1时再加1回到0然后进位;
对每一个姓名字符,如果属于“一字三码”,则这一位它是3进制数,取值为0、1和2,为2时再加1回到0然后进位;
当这个全0的一串数字不断进行加1操作到达数字序列Nm时,循环完成,过程中得到的每位数字作为下标查Ci[]数组就得到了该“一字多码”生僻字姓名的编码组合。
例如,假设有一个姓名“张李
Figure BDA0002893489270000082
[钅从]”,参考表1,可以看出每个文字的类别。第3个字是“一字两码”字,第4个字是“一字三码”:
Figure BDA0002893489270000081
表1
Ci[]数组如下(与计算机语言无关的伪代码):
第一个文字C1[]={5F20}
第二个文字C2[]={674E}
第三个文字对应的C3[]={E863,4DAE}
第四个文字对应的C4[]={E3FE,E579,2B4E9}
数字序列(也就是存储格式序列)Nm:0012
如表2所示,循环得到的数字与对应的姓名编码组合(编码序列):
编码序列元素 姓名编码组合
0000 5F20 674E E863 E3FE
0010 5F20 674E 4DAE E3FE
0001 5F20 674E E863 E579
0011 5F20 674E 4DAE E579
0002 5F20 674E E863 2B4E9
0012 5F20 674E 4DAE 2B4E9
表2
步骤S14、基于预处理序列和标识信息验证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4包括:
S141、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具体的,该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确定在身份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不存在,则基于标识信息和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直到遍历完编码序列中所有的元素;
若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编码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均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不存在对应的记录
S142、若存在,则获取与标识信息对应的身份图像信息。
示例的,如果该方法用于银行系统,则该步骤包括:向公安身份证信息服务器发送身份证号和姓名编码后,由公安身份证信息服务器进行查询并反馈查询结果,例如是身份证的照片。
如果该方法应用于公安身份证信息服务器,则可以主动查询,并得到对应的身份证照片。
S143、若不存在,则提醒不存在该用户对应的记录。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果是身份证号与姓名与身份证信息服务器中不完全匹配,则发送查询异常的消息。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验证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1,被配置为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52,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预处理模块53,被配置为若存在,则将所述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
验证模块54,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证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照、军官证、武装警察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模块结构图,判断模块包括:
查询子模块521,被配置为分别查询所述文字信息中的每个文字是否存在于第一数据库中和/或第二数据库;
第一判断子模块522,被配置为若至少一个文字存在,则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为一字两码数据库,所述第二数据库为一字三码数据库;
所述预处理序列包括存储格式序列和对应的编码序列,所述存储格式序列的位数和文字数量一致,所述存储格式中的每一位用于表示相对应文字位置的类型;
所述编码序列为按照所述文字顺序,基于所述存储格式序列对所述文字分别进行编码后得到的集合。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验证模块结构图,验证模块54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541,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获取子模块542,被配置为若存在,则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身份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判断子模块541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不存在,则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直到遍历完所述编码序列中所有的元素;
若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编码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均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不存在对应的记录。
示例的,将前面步骤得到的姓名生成的姓名编码组合中的第一个提交联网核查,如果核查成功,则退出。如果核查失败且报“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对于姓名编码组合中的下一个进行查询,直到最后一个。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身份验证装置,所述身份验证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获取模块51、判断模块52、预处理模块53和验证模块5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客户端对云桌面进行操作时,在鼠标DPI设置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时延较大使得客户端显示光标移动卡顿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一种身份验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一种身份验证方法。本文中的电子装置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因人口信息系统目前已造PUA编码生僻字超过4700多个,被Unicode正式收录后造成的“一字多码”生僻字超过3000个,后续Unicode版本还将继续正式收录其它PUA编码生僻字。柜员缺乏这些编码知识,相关客户机读身份证联网核查不成功时靠柜员手工修改姓名编码组合难以做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系统后台自动化实现,柜员、客户可以无感知,极大地提升了柜员、客户的体验,解决了之前的迫切需求。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若存在,则将所述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
基于所述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证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照、军官证、武装警察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唯一识别用户身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包括:
分别查询所述文字信息中的每个文字是否存在于第一数据库中和/或第二数据库;若至少一个文字存在,则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为一字两码数据库,所述第二数据库为一字三码数据库;
所述预处理序列包括存储格式序列和对应的编码序列,所述存储格式序列的位数和文字数量一致,所述存储格式中的每一位用于表示相对应文字位置的类型;
所述编码序列为按照所述文字顺序,基于所述存储格式序列对所述文字分别进行编码后得到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身份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包括: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存在,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记录;
若不存在,则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预处理序列中编码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记录,直到遍历完所述编码序列中所有的元素;
若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编码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在身份数据库中均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则确定在所述身份数据库中不存在对应的记录。
8.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身份证件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文字信息中是否存在第一类型文字;
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存在,则将所述身份证件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序列;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处理序列和所述标识信息验证所述身份证件信息,并获取验证结果。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
10.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
CN202110036874.2A 2021-01-12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329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6874.2A CN112732948B (zh) 2021-01-12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6874.2A CN112732948B (zh) 2021-01-12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2948A true CN112732948A (zh) 2021-04-30
CN112732948B CN112732948B (zh) 2024-05-1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889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data compression merge/purge techniques for document image databases
EA034354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рки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документа
US20030183685A1 (en) Coding, tracking and reporting negotiable items and related non-negotiable documents
US20160342999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inking customer information
US200800919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printed page authentication, unique code generation and content integrity verification of documents
US20060015733A1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the material reduction of counterfeit and identity-maker fraud
CN112882699B (zh) 基于流程配置引擎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0857334B1 (en)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repository system
US10083765B2 (en) Methods for securely processing information having handwritten data
US20030056171A1 (en) Electronic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CN114358798A (zh) 一种基于图片识别的企业信息认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32374A1 (en) Fraud prevention for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
US201202782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liant integrated paperless workflow
US11854005B2 (en) Embedded data transaction exchange platform
CN115439264A (zh) 一种保险业务定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63737A (zh) 针对多格式数据智能匹配模板快速采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US20210256149A1 (en) De-tokenization patterns and solutions
CN116503184A (zh) 一种财税票务一体化管理平台
CN112732948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32948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51303A (zh) 一种电子凭证识别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2027000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risk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extual analysis
CN111429110B (zh) 门店标准化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wis et al. Authenticating motor insurance documents using QR codes
KR102101456B1 (ko) 문서 파일 및 비정형 이미지 파일에서의 개인정보 노출 여부 진단에 대한 오탐율 저감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